什么是边际收益的通俗例子成本?

晴晴老师 回答于2020年07月14日

边际成本率就是总成本的变化量占产量变化量的百分率。边际成本率计算:边际成本率=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关注牛账网在线中级会计职称,牛账网带你从零基础到入门,一路畅学 ,想了解更多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请持续关注牛账网!

}

北极星售电网讯:对于任何一种商品,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购销量与实际需要量和生产量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异,现货市场则提供了一种补偿不平衡量的机制。

电力市场由中长期交易市场和现货交易市场组成。大部分电能交易都可以通过中长期市场以双边为主的方式进行,但对发电厂与用户来说,这些中长期电能交易在实际交割时,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平衡问题。为了弥补中长期电能市场的不足,解决在实际电能交割时的负荷与发电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管理的现货市场。这个必要性应该是当初建立电力现货市场的主要理由,体现时间和位置特性的电能量商品价格是电力现货市场的另一重要功能。随着边际成本极低的可再生能源的进入与增长,现货市场被更加重视并寄予更多的期望,但也给人们带来一些担忧。相比中长期双边交易,现货(实时)市场均采用,也只能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少了“自由”多了“约束”,无论传统的计划调度还是电力市场化平衡机制,系统电力的实时平衡都必须遵守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CUC)和安全约束经济调度(SCED)程序,这也正是电力市场的特殊性,不然电力市场建设也就不那么“伤神”了。发电厂与用户在现货市场中的策略和玩法与中长期市场完全不同,相关的决策责任和压力也会不同。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

有一种以系统边际价格(SMP)出清的方式被用于电力现货集中竞争市场。经济学理论表明,在完全市场中,系统边际成本定价的结论是竞争市场电价等于系统边际成本。由此,我们需要先去了解一下边际成本(MC)。

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此得出边际成本的表达公式:MC(Q)=△TC(Q)/△Q,△TC 表示总成本(TC)的变化量,△Q表示对应的产量变化量。

边际成本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即单位产量售价也叫边际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大于0,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显然一般不会有人在竞争市场中报一个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

学者们进一步分析认为,集中竞争市场中竞价者都有按边际成本报价的动机,因为如果报价高于边际成本会导致竞价不成功,如果这时出清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就会带来利润损失;如果报价低于边际成本会导致竞价成功,这时市场出清价格低于边际成本,也会带来利润损失。选择按边际成本报价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各参与者的最佳竞价策略。这一理论提高了边际成本在电力市场中的重要性。这种设计的合理或者精妙之处在于:一是与传统经济调度成本最小原则吻合,二是对诚实投标者予以激励以防止市场博弈。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按边际成本报价能够收回固定成本。这显然让人们难以信服,从长期的角度看,只有生产达到一定量及以上时,边际成本才大于平均成本,这时以此边际成本价出清,企业才不会亏损,才能够收回固定成本。再如,在供大于需的情况下,虽然煤电机组的上网电价都大于其边际成本,但发电厂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说明发电厂的经营状况由成本、电价、电量等共同决定。

事实上,不按边际成本报价是一个普遍现象。

理由一:如果都按边际成本报价是最佳竞价策略的话,这种不用动脑子的市场是不是让人觉得“尴尬”?既然大家都按边际成本报价,那么,采用传统经济调度方式调度,并计算出一个体现时间和位置特性的电能量商品价格,不更加省事吗?

理由二:教科书上,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增。而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这对于整个系统发电供给曲线是近似的、可成立的,但具体到一个发电厂则会完全不同,煤电机组的边际成本曲线就不是一条递增向上的曲线,故而不太支持边际成本递增条件下采用的“非递减的电力报价组合”。

理由三:采用多段非递减的阶梯式报价,“元/兆瓦时、兆瓦”作为量价组合投标单位,意思是1兆瓦时值多少钱时,就提供多少兆瓦的电力,而且价格越高、提供的电力也越高。这种报价与成本的背离反而会使得煤电机组发电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报价的投机上,而这个“多段”其实就是给煤电机组进行博弈而“预留”的口子,更多的段数对想博弈的煤电机组更加有利。为了更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变化,最好采用全天24小时多时段非递减的阶梯式报价,负荷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小变化共同影响市场定价的高低。

理由四:煤电机组的边际成本基本就是变动成本,包括燃料成本、水费等,如果市场结构中没有边际成本高的峰荷机组,而是靠煤电机组顶峰,按边际成本报价根本不可能收回固定成本。特别是面对需求弹性小的电力市场,博弈必然存在。

理由五:不管是中长期市场还是现货市场,不管是双边交易还是集中竞价,供需决定价格是颠覆不破的市场真理,对量和价的平衡与取舍有如市场的灵魂,如果成本决定价格,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亏损存在了,博弈无处不在。

电力现货市场的特殊性以及这种竞价机制,就是让你要么做一个价格接受者,要么充当一个策略成员。策略成员不会安安分分的按照边际成本进行报价,而是根据供需等市场情况进行博弈。但是,中长期合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现货市场博弈的手脚。两难是博弈的常态,底线是不能把在中长期市场上圈到的银子给弄丢了。其实,电力市场的主战场在中长期,现货市场主要是完成对中长期的交割,中长期战场失手的或者没有攻下的,一般休想在现货市场撞大运、赚大钱。

价格形成机制是电力市场的核心。发现电力价格、实现电力平衡是电力市场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通过市场发现价格功能以及价格对供需的反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好电力供需平衡问题,规避电力过剩与短缺的轮回现象,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是电力市场的根本使命。

在电力供给富余情况下,集中竞价模式是否会导致现货价格低于中长期价格;反之,在电力供给紧缺情况下,是否会导致现货价格高于中长期价格;如果是这样,现货市场在价格上会在中长期价格产生一个同向的加力,那么这个市场就会出现问题。有人提出,要注意市场结构对市场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间歇性发电并入电网,不仅会拉低现货市场的批发价格,出现零电价甚至负电价,对煤电机组产生挤出效应,还可能会使中长期交易合同成交量减少。这种情况有别于传统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电力市场,由此带来的挑战需要认真对待。

系统边际价格出清方式被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用于电力现货集中竞争市场,目前还没有太多的质疑声音,并且大有推广之势。在供求关系相对稳定、市场结构良好,以及体系与规则相对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边际成本理论及这种竞价方法似乎闪烁着光芒,而光芒的背后是否遮隐了某种不易察觉的漏洞或不足?如果将系统边际价格出清方式用于“新能源高占比+弃风弃光严重+区域电力过剩”的市场,会不会真的出问题?或者说问题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即便如此,现货市场及系统边际价格出清方式是不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不管怎样,理论与方法的生搬硬套显然不成。

世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市场。电力市场建设唯有不忘初心,围绕价格形成机制这一核心建设,解决供需与价格矛盾这一基本问题,才能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例如车企生产汽车,要租用生产厂房、生产设备,要制作汽车的设计稿,要雇佣厂房的管理人员和设备的操作人员等等。如果只生产一台汽车,那么那一台汽车要承担所有成本。但是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这些厂房和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员工也不用增加,因此成本会逐渐降低。所以工厂采用流水线生产,就是为了减少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通俗理解,就是每额外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和平均成本有很大不同,平均成本会考虑全部的产品,将生产第一个产品所需的很大的固定费用分配到每个产品上,而边际成本完全不用考虑固定费用。边际成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比如常见的奶茶店。制作一杯超大杯奶茶和制作一杯中杯奶茶相比,对于奶茶店自身来说在人力成本、店铺成本、运营成本上的花费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仅仅是增加一些茶汤和料而已,在边际成本上是下降的。奶茶店会引导顾客升杯,就是因为伴随边际成本的减少,升杯越多,利润越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收益的通俗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