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会计法规体系的有律体系有什么特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部队后勤部: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制定实施《会计人才规划》,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会计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会计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切实加强对《会计人才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实际,抓紧制定《会计人才规划》实施方案;要大力开展持续深入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会计人才规划》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财政部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一、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三、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着力培养造就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
  (四)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
  (五)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
  (六)着力统筹开发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
  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
  (七)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
  (八)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
  (九)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
  (十)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十一)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十二)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十三)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
  (十四)建立会计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十五)发挥会计行业协会、学会职能作用
  (十六)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五、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工程
  (十七)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十八)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
  (十九)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人才培养工程
  (二十)会计名家工程
  (二十一)应用型高级会计学科建设工程
  (二十二)现代农村会计人才支撑计划
  (二十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
  (二十四)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控评估体系
  (二十五)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人才工作总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人才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而且关系到全国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会计人才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为基础、以不同类别和不同层级会计人才评价标准为核心、以会计人才管理制度为支撑的会计人才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二是会计人才管理体制初步理顺。建立了以财政部政策指导,各地财政部门组织落实,会计行业协会、会计学会、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国家会计学院、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会计人才管理格局。三是会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近千万会计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4万人;注册会计师行业30多万从业人员中有9.2万执业注册会计师;副教授职称以上会计教育工作者约1万人。四是会计人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稳步提高。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五是会计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会计人才在推动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提升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会计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会计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会计人才市场管理有待加强,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日益频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会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更加凸显,会计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和单位间竞争的焦点之一。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我们要认真贯彻《人才规划纲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统筹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出,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会计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遵循会计人才发展规律,大力推进会计人才战略,健全体制机制,优化结构和布局,创新培养使用模式,强化国际交流,形成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以打造高层次会计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会计人才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服务发展,以用为本。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为会计人才拓展事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并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会计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体现会计人才价值的会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会计人才建设各项制度,营造会计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才的创造力。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以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工程为重要平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带动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统筹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会计人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道德精神,实现会计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

  ——会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会计人才素质大幅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增长50%;继续增加各类别初、中级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趋于合理。

  ——会计人才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面向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高新技术、金融保险等重点领域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着力培养造就60000名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2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100名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等高端会计人才,建成一批会计人才高地,造就一支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力争高层次会计人才总量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会计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不断健全。会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会计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三、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着力培养造就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是指大型企事业单位中精通财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着眼于提高我国大型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建设力度。到2015年,新增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30000人;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30000人。

  (四)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是指职业道德良好、专业素质优秀、执业经验丰富、谙熟国际规则,能够在国际会计审计市场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和业务骨干。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精神,加快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努力形成领军人才辐射带动、开拓国际,优秀人才奋力拼搏、大展宏图,潜在人才不断积聚、蓄势待发,行业队伍人才济济、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到2015年,培养造就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2000人,推荐其中50名左右的高端人才到国际性或区域性会计审计组织任职或服务。

  (五)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是指具备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完备的知识结构,活跃于国际学术领域的会计理论和教育工作者。着眼于提高会计理论创新能力和会计审计标准制定国际话语权,通过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理论高层次人才,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持续繁荣发展。到2015年,新增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40人;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60人。

  (六)着力统筹开发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具有人员多、分布广的特点,是我国会计队伍的主体力量。要加快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的培养,为单位会计基础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形成不同类别和层级会计人才的合理布局,为高级会计人才提供重要储备。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着力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同时,重视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初中级人才的培养,促进会计人才资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努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水准高、业务娴熟、技能综合、职业判断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队伍。到2015年,实现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才比例为5:35:60;到2020年,使这一比例为10:40:50。

  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

  (七)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会计领军人才是高级会计人才中能够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高端会计人才,是会计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级和区域性的会计领军人才。财政部要着眼于加快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健全会计领军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淘汰机制、使用机制,使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和永久性政策措施。要推动实现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制度、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有机衔接。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比照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做法,大力培养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

  (八)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总会计师是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承担着经济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工作,应当具备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财会、金融、法律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要适应现代会计职能重大转变,积极推动修订《总会计师条例》,进一步强化总会计师职能,提升总会计师地位,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总会计师。财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为用人单位科学选聘总会计师提供制度保障。

  (九)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开展会计人员评选表彰工作有利于激励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勇创佳绩,更好地参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财政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方法,努力将全国会计人员评选表彰与国家级劳动表彰奖励相衔接。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参照财政部的做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实际情况,依法健全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制度,大力开展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通过开展全方位和经常化的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会计人才培养、成长环境。

  (十)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会计职称制度是长期形成并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培养、选拔不同层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政策措施。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国际惯例,不断完善和提升不同层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着力改革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要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推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国际认可。

  (十一)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从业资格是依法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严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要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依据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一大纲、统一题库、统一标准。要加快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要重视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员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严格境外会计资格市场准入,加大会计市场监管力度。

  (十二)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实现会计人员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安排。要修改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指南,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要严格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制度,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引入远程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培训方式。要采取评估、考核、备案、公示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施教机构乱收费、乱办班、虚假培训等行为。

  (十三)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财政部门要推动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和促进专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积极实施会计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十四)建立会计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建立会计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财政部门要完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发挥会计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功能,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会计人才交流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现代会计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会计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

  (十五)发挥会计行业协会、学会职能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级会计行业协会、会计学会在培养各类会计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的服务凝聚会员、壮大队伍。要不断改进会员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会员分级管理,满足不同层级会员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需求。

  (十六)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是实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场所。要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国家会计学院和各地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步伐,优化管理体制,提升教学能力,充实师资队伍,争创一流会计人才培养基地。要升级教学软硬件水平,重视师资库、教材库建设,使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会计人才发展要求相适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各类会计人才。

  五、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工程

  (十七)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培养2000名左右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担当会计行业领军重任。其中,着眼于提高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造就9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培养造就2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形成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培养造就7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着眼于丰富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培养造就200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

  (十八)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着眼于全面提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能力素质,促进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国家会计学院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教学资源优势,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1万人左右的规模,对全国所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开展轮训。

  (十九)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人才培养工程。全面落实国办56号文件,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以排名前200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前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重点,大力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岗位练兵与脱产集训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战锤炼相结合、境内学习与境外深造相结合、自主培育与合理引进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尤其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

  (二十)会计名家工程。着眼于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树立会计行业楷模。着力发现、培养、举荐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杰出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形成会计名家库,发挥会计名家引领作用。

  (二十一)应用型高级会计学科建设工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导向,促进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以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财政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在积极推进会计学一级学科申报和建设工作的同时,加强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学位教学质量,推动落实国家会计学院专业学位授予权,稳步扩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促进会计专业学位系列加快发展,实现会计专业学位教育与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双向挂钩”,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会计教育的实务导向。

  (二十二)现代农村会计人才支撑计划。着眼于深化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治理工作,提高农村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扎实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充分利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培训平台,按照每年6万人左右的规模,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全国支农惠农财政、会计政策培训,到2020年,力争对全国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主要村干部、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代理会计、负责人轮训一遍。

  (二十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财政部负责统筹协调《会计人才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应当以《会计人才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会计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形成全国会计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体系。各用人单位应当重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单位会计人才发展规划,为会计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平台和经费支持,切实发挥会计人才作用。

  (二十四)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控评估体系。财政部、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建立《会计人才规划》实施的过程跟踪、执行监督、信息反馈机制和定期评估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要根据反馈信息以及《会计人才规划》评估和监控情况,对实施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位。

  (二十五)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财政部、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应大力宣传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会计人才规划》的重大意义、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重大工程,宣传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会计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法律调整的影响和法的思想影响。法的作用可以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
2、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
3、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问题二:法律树立权威所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二十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问题三:我国法律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般法理书中对于法律的功能都是差不多的,可以分为5个: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
这5个功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的话:
1、指引作用:体现在用法律指引自己应该如何行为
2、评价作用:体现在通过法律判断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
3、预测作用:体现在掌握法律以后,就可以预测到某种行为会否受到法律制裁,
4、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教育所有公民如何守法
5、强制作用则体现在,对个别违法犯罪的人,法律会强制性地制裁他们.

问题四:“依法治国”与“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

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
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和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
中国 ***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包括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国的“法治小康”战略目标。法治小康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法治保障。法治小康,在价值层面追求的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幸福博爱、和谐有序,充分实现人权与人的尊严.
在制度层面追求的是人民 *** 、宪法法律至上、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治权,努力建成法治中国;在实践层面追求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依法办事,努力实现良法善治。与此同时,法治小康又通过依法治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规范手段、教育强制功能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引领、促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式和路径依赖,要正确处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坚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充分发挥立法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应当先修改法律,先立后改。
可以通过解释法律来解决问题的应当及时解释法律,先释后改;需要废止法律的要坚决废止法律,先废后改,以保证各项改革依法有序进行。坚持在现行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宪法和法律预留的改革空间和制度条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对确实需要突破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改革试点,如果通过解释宪法,通过法律的立、改、废、释等措施不能解决问题,也可以采取立法授权试点改革的方式,经有关机关依法授权批准,为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合法依据。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方略和法治这个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守法、带头守法。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落实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以及建设法治国家、法治 *** 、法治社会的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统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 *** 、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问题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依法治国是起什么作用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1、“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稳与改的张力,保持质与量的平衡,需要高超的方法论;
3、让改革和法治互相助力,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以改革魄力完善法治,需要缜密的辩证法;
4、让经济与生态价值合流,在量化的标准中体现出人的尺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自然达成社会财富的累积,这是深刻的发展观;
5、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包蕴着宽阔的历史视野、睿智的哲学判断。

问题六:会计法律体系的四个层次分别由谁制定 ?作用 ?法律文件 ?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它是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是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根本大法。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调整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会计法律制度,其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都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由财政部制定,主要包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比如:《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经授权的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律制度。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问题七: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
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观点。统治阶级制订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而顺利的实现统治,巩固统治。
法律的的本质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 、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 、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在经济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和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引导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 *** 利和自由。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在文化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准则,引导和保障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问题八:四个全面的含义是什么?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问题九:宪法第五十四条,国家安全法第一条分别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1)宪法第五十四条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国家安全法第一条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2)要有高度的维护祖国安全的责任感;树立保守国家秘密的意识;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
(3)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审定工作结束,现正式发布。

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充分反映了石油石化企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企业创新,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就,体现了当前企业管理的最新趋势,特色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强,有很好的推广示范作用。

2019年收到石油石化会员企业申报成果277项,审定优秀成果167项,占申报总数60.29%。收到石油石化会员企业申报论文819篇,审定优秀论文491篇,占申报总数59.95%。收到石油石化会员企业申报著作29部,审定优秀著作18部,占申报总数62%。优秀编辑2名。

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 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目录

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 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目录

1. 油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姜昌亮 李福田 冯庆善 陈朋超 张栋 张玉志 严都晟 冯文兴 刘建平 贾绍辉 余海冲 兰浩

2. 提升中石油海外可研项目规范化管理的体系建设与实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际项目评价研究所

王建君 范子菲 史洺宇 罗彩珍 陈荣 曾保全 易成高 许海龙 陈烨菲 丁伟 孙杜芬 张宁宁

3. 大型油气田土地“五化”管理与实践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生态资源管理部

王天臣 曹庆有 霍秀艳 魏佳 邹晓风 马光明

王春晖 郭斌 韩文举 徐彦冬 张洪涛 刘艳冰

4. 油气田地面工程“联合设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崔兰德 赵建彬 邹应勇 孙凤枝 董泰斌 吴向臣 蒋余巍 蒋小兰 王玉柱 张波 李莎 马琰

5. 基于深度融合创新的混合所有制在惠州炼化二期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董孝利 宁东 陈淳 何仲文 徐玉高 赵岩 王琼 杨宏滨 曹孙辉 邢农 毛晨新 黎玉颖

6. 边际稠油开发四位一体管理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勇 范智慧 魏新辉 李敏 李墀欣 贾风先 吕振峰 肖武 张世明 薛兆杰 李伟 姜涛

7. 石油钻探企业以提升创收创效能力为核心的内部资源共享管理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

刘光木 范先祥 刘云卿 刘荣军 马强 闫东海 刘龙 谭涛 付明顺

8. 中亚天然气管道跨国一体化调控体系建设与运行

孟繁春 张鹏 姜进田 潘涛 刘锐 向奕帆 杨金威 周翔 邓琳纳 孙强 叶建军 周勇

9. 页岩气施工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何强 曹晓丽 高世富 陈永兴 向超 肖姣姣 李佼

10. 以管资本为导向的投资管控体系优化创新与实践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

孙大陆 陈彦 张蓓 邵丽华 陈永利 张仰胜 刘潇 周洋 唐永祥 李雁玲 张松林 尹琳

11. 基于复杂环境的吉国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

关新来 周亮 孟繁春 金庆国 王善珂 潘文龙 曹颖伟 孟祥海 徐建辉 张路 姚新平

12. 互联网+智能财务在招标管理中的应用

段凯 田卫东 王蔚 刘韬 陈瑜鹏 刘继伟

13.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题的创新与实践

丁华 徐文学 肖春景 邱海斌 马燕酚 崔敏 王竞媛 王先元 雷云 余惠萍

14. 基于扭亏脱困为目标的炼化企业转型发展

中石化南阳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陶光辉 张初阳 李文祥 王伟 金书勤 鲍新哲 陈耀东 张玉赞 孙剑锋 赵满伟 齐道锋 马海伟

15. 推进地质驱动与问题导向的处理解释一体化管理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张越迁 凌勋 谢安 宋志华 魏晨成 潘龙 张鑫 王峰 李震华 朱斌 周亚丽 杨万祥

16. 大型物探企业以动态激励为核心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曹志高 陈志敏 张全红 李忠红 周立法 郭建海 王鑫

17. 以示范引领为核心的“三基”工作创新实践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吴玉玲 唐立永 贝远根 王岭岩 姚宗安 程杨利 王燕丽 韩丽霞 翟继红 隋小龙 杨晓莉 职春娜

18. 管理创新驱动海上老油田增储挖潜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部

柯吕雄 景凤江 王建丰 刘建忠 刘明 王龙根 余炎冰 闫为格 李祎 王传军 张文龙 李苗苗

19. 大型炼化项目建设阶段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金彦江 黄让敏 宋官武 李多顺 岳鹏智 陶耀威 李志刚 白丽娟 许军 肖茂

20. 油气田企业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精准管理

王万迅 张影 王丽敏 李思奇 刘康 孙健 刘素娟 李栋 高振友 冯运凯 黄铠 张睿荫

21. 采油系统基层建设完整性信息化闭环管理

尹旭 王伶威 张石磊 张格明 梁君 丁雪峰 焦宏宇 刘寅飞 王桂红 吴勇

22. 大型钻探企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

马永峰 纪宏博 王华东 王英君 雷春荣 冯光 孙启宏 齐志博 李世杰 张骅毅 任晶 李媛媛

23. 构建集团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体系的管理创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部

郭强 高唯 李玲 黄渤 范宇婷 王嘉 竹蔚文 彭秋生 张忠 游莉 涂强

24. 设备管理培训与企业专业管理融合体系构建与实施

章治国 徐钢 王建军 何承厚 刘保书 易轶虎 李锐 胡翔 冯絮影 刘桂霞

25. 以挺进深水为目标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管理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金晓剑 陈荣旗 朱晓环 李相春 高峰 刘培林 李怀亮 宋峥嵘 高原 储乐平 曹为 刘立伟

26. 城市型炼厂以共融共生为导向的发展质量提升管理

李汝新 何瑛 殷涛 邱宇 徐青青 吴选化 许超 赵洁 叶亭宇 范莉平 宋婷婷 吴新霞

27. 过程控制在石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

李军 李绥红 杨长清 曹生江

28. 油田企业六化招标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招标中心

高铁流 宋娜 焦宏宇 张鹏程 丁雪峰 杨悦东 赵欣 李赫 刘杨 高金玲 蔡宁宁 刘晓萍

29. 石油钻探企业法律风险网络化防控体系构建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朱春荣 蔡激扬 陈建福 熊伟 白晓洪 李跃文 杨与嘉 张远莉 舒进 李军花

30. 石油企业新型采油厂的构建与实施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

李德儒 程富泉 张兴 李建 韩春岐 张峰 张玉赞 朱亚龙 赵德志 常玉军 张晓炎 宋建华

31. 油气田企业能效管控管理实践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质量设备节能处

曲江涛 夏玮 耿亚伟 程晓丽 葛苏鞍 薛兴昌 来现林 赵福生 尹小静 范海燕 汪洋 包江

32. 催化裂化装置量化生产管理研究与实践

张磊 戴琴荣 王澍 于兆臣 邓宗华 吴章柱 王宝鹏 史光辉 王萌 吴乙博 林雪飞 陈闪

33. 绩效管理一体化重构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

白云仙 何军 张寿高 庞松涛 周新勇 韩世忠 白江伟 李海林 成亮 王玉兰 曾武 马彦花

34. 基于全方位精细管理的“五型”采油厂的构建与实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吕文君 孙林 刘双龙 陈万勇 张井涛 王倩 张雪健 孙继红 张学敏 刘广维 刘静 迟超

35. 低品位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机制建立与实施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公司企业管理处

王寿平 吴玉玲 张洪安 唐立永 张赞武 高燕 李绍兵 张志勇 邓强 胡艳浩 侯倩 孙英姿

36. 石油电力企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五位一体”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电力公司

赵博 李建良 李波 陈统帅 秦学红 张新玉 李晓磊 缪杨 郑双建 赵亮 赵岩 刘志轩

37. 大型炼化企业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提质增效管理

马铁钢 崔积峰 吴小龙 谢迪 杨百忱 胡泊 王威 王志刚 王立新 王凤 范文琦 王长征

38. 中原油田外部市场价值管理体系的创新运用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公司财务资产处

吴玉玲 刘建军 高燕 张赞武 杨慧娟 王燕丽 任克斌 常智军 杜春蕾 高鹰 林振艳 葛智勇

39. 苇海家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

李湃 王振 米京博 梁穆峰 郝曙光 刘海 赵聪 严开明 刘佳鹏 刘涛 郝秋娟

40. 油气田企业以提升产能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水平为导向的风险评估与应用

王小华 陈桂林 李晓锋 王国平 侯孝政 李炼文 景士宏 杨勇 金桂华 任利剑 贺建虎 李飞

41. 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领域全面风险管理实践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

孔令海 阎锡栓 刘海山 吴世伟 吕航 甄莹 姜涛 谢俊成 刘刚 赵雷 王璇政 周振兴

42. 老油田企业以市场化机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吴玉玲 唐立永 刘爱国 黎仕强 常智军 陈世超 李永强 曹庆领 左维芳 程虎 赵明 倪红梅

43. 基于能力导向的炼油工艺战略型人才培训新模式

王子康 赵日峰 许友好 郭英杰 李鹏 张育民 冯会 胡翔 刘志凯 任军辉 裴贵彬

44. 老油田以全面可持续为目标的专业化队伍转型发展

王寿平 石书灿 宣东 董会立 许永胜 赵栋 李建中 刘峰 刘海勇 宋世杰 张连桥 赵俊晖

45. 东部油田页岩油勘探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祝文亮 祝必兴 王建柱 倪金忠 刘次源 李晓祥 谭振华 蔡爱兵 薛宝印 孙宝 彭雪梅 李波

46. 产研一体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实施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赵容怀 满益志 张丽萍 敬巧 陈玉桂 陈鑫 翁乙友

47. 石油工程基层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

陈惟国 吴柏志 朱景川 徐向东 朱于清 文小强 张树华 李翔 吴春贵 左芳 李晓青 吕起磊

48. 西南油气田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财务处

何强 谢建军 周洋宇 鲍思峰 罗果 李勇成 张瑞 陈宇 刘孝峰 敬代骄

49. 构建以科研质效为导向的完全项目管理新机制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杜玉洪 肖阳 闫永军 范炳达 孙建敏 米宠琦 谢佩宇 陈鹏

50. 以提质、提效、提精度为目标的“六精”油藏描述细化管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

张灵芝 赵红 庞心强 杨为华 于宏宇 郭达成 迟红梅 孟丽丽 李小星 刘继顺 张群 贾丽杰

51. 以“两级八星”评比助力企业管理提升

李天书 刘荣江 白子武 惠丛军 杜月辉 岳洋 李雪 李宏晖 佟明宏 何毓红 刘英莉 王丽娟

52.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采油生产优化与实施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

于俊吉 许旭华 汤天磊 李东海 周昕瑞 张伟 吴春华 钱玮玮 唐景志 方群 崔娟娟 郑一坤

53. 海外跨国管道财务风险防控的管理创新与实践

李志强 唐静 钱亚林 刘冰

54. 聚焦式管理实现油气田效益最大化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姜平 何胜林 朱绍鹏 何祖深 马勇新 张迎朝 李茂文 李明 李浩 张明杰 李达 李明军

55. 油田电力企业转型升级的“1+5”创新优化管理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电力分公司

魏志远 吴东槐 郭凤群 董浩 谭雅娟 王光临 杨梅 姜荣庆 郭成云 朱蜀东 齐晓宾 王志勇

56. 以推进油田精准开发为目标的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模式创新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冯立 张华春 段宏 罗建明 姜国伟 杨馨 李志明 韩露 马蔚东 刘忠福 周赶超 张云志

57. 以瘦身健体促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实践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

孟军 姚旭 何志刚 黄少琳 王开富 黄萍 尹海洋

58. 基于“两化融合”的智能化采气厂建设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气四厂

王东旭 赵伟兰 张昱 张建平 武海鹏 李志刚 魏敬 朱磊 魏萍 高杰 姚伟 张亚斌

59. 以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产能建设方案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吕建云 王栋明 金来宝 王睿哲 张雪涛 王洋 薛成刚 卫庆广 安欣 刘琛 叶慧洋 李超

60. 基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增值增效管理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油气开发管理部

卢军 张初阳 黎锡瑜 王铭方 邱坤态 李长宏 张玉赞 熊川 余小红 吴红松 张忠 彭文忠

61. 基于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石油天然气设备制造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

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宋有胜 吴航舟 轩飞飞 贺江 侯涛 殷波 刘冬 聂冬

62. 大型炼化企业招标采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李秀伟 崔积峰 谢迪 戴征宇 董智红 李天宇 宋莹莹 周志宏 赵旭 王洪刚 杜立岩 韩阳

63. 油田企业技能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新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刘兴 章胜 祖钦先 马传根 徐宏英 都亚军 李红星 沙宇武 杨相杰 文小强

64. 基于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人力资源考核评价及应用

高淑民 芮华松 魏炳奎 黄勇 刘宏 王龙 陈胜峰 徐建国 熊海庆 董烨 薛恒

65.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循环水装置优化运行管理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化肥厂

郑灿忠 牙尔买买提·吾不力 毛金元 韩广明 陈建生 李韩 姚建卿 王琰 张瑞河 丁振周 张亚妮 景涛

66. “五维融合 三聚创新”做强做优主流舆论的体系构建和实践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高建华 张彦甫 王志良 刘洪波 姜啸啸 赵丹梅 郭莹玉 张莉 郭萌萌

67. 大型炼化企业合同精细化管控机制的创建与实施

陈朝晖 肖春景 张旌 郝延斌 许一薇 雷云 曹永德 冯姝雯 刘琨 张明忠 王金晓 马琳

68. 长输管道企业优化运行、节能降本方案及管理策略

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生产处

王乾坤 刘祁 张世斌 陶江华 何磊 王春明 耿建 李姣姣 马文华 张晏博 黄恩涛 刘海山

69. 保密管理与内控管理融合实践

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

么惠全 任魁 朱风敏 李娜 朱静怡 周媛 彭睿 杨阔 李诗睿 凌贤樑 胡洁

70. 现代化采油厂无人值守站点的创建与管理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郭根升 王栋林 白华伟 王欢 赵小龙 张海峰 俞克东 郭亮 余辉 马强 周彦丽 卢敏

71. 石油工程企业品牌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

吴方民 张树华 屈万成 孙梅侠 张斌 黄丽 刘芳 张志广 秦刚 王巍 秦志强 王胜辉

72. 以精细化节能减排为核心的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提质增效管理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仇芝勇 夏晨红 王金波 王志华 王俊杰 王国禄 常荣军 魏心笛 杨文创 潘卫娟

7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成品油市场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付斌 蒋胡民 陈清 杨舰 宛磊 朱萸 王俊鸿

74. “十二五”勘探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珊珊 徐锐 巩伟明 程春阳 宁海翔 白东昆 池慧 尚灿 陈涛 李妍 于倩 彭璐

75. 我国首个国际海上石油运输精品短航线的建立及应用

张洪 金彦江 吴凯 张建新 李多顺 季海伟 王熠 徐海杰 韩沛婷 王彦威 岳鹏智 李洪联

76. 以“三提一降”为核心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建设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

王波 赵跃先 石磊 梁悌 张丽 付博 齐龙 刘轶鸥 姜洋 李亮亮 岳军 孙晓晓

77. 生产装置环保管理新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姜鹏 周建军 王树利 王源 曾俊 尤建忠 孙瑞光 王建红 臧艳妲 詹爱霞

78. 基于持续管控增效的庆深气田“四位一体”管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气分公司

吴康 杜泉锋 梁国峰 于智辉 李伟艳 赵航 谢宗林 沈正波 邢秋雨 王晓晨 耿晓明 郭珂瑾

79. 油田企业以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为目标的临时用地规范管理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公司油地工作处

李晓倩 赵国强 鲁利民 邱泽鹏 李柏森 晁建磊 李伟 李立 李百成 王广营 王艳 刘志洁

80. 油田修井绿色环保作业管理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沈华 葛东文 孟旭彪 孙连会 张远弟 郝国智 王文利 马彦涛 李纬 郭亚静 谢鸣 马靖国

81. 油田开发前期研究集成管理创新实践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赵春明 王永利 尚洁 曲兆光 钱欣 陈国成 万宇飞 史玮 周新刚 王文光 马金喜 朱睿

8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整体优化

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财务处

武国顺 李建国 王延昌 马明生 张娟 赵永庆 徐彭 宋亚杰 周建勋 方炜 王振 樊玥

83. 基于“一库三平台”构建高效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

孙大陆 郭新军 张仰胜 徐绍坤 褚天

84. 天然气长输管道空天地一体化管道巡检创新与应用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张东明 王建辉 李学平 金金 任波

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

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目录

1.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减排力度评价研究》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王利宁 杨雷 陈文颖 单葆国 张成龙 尹硕

2. 《国际大石油公司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做法及启示》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刘月洋 余岭 石洪宇 康煜 薛源

3. 《中国全要素天然气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

4.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四川省LPG物流水运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5.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6.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 《全球物探市场现状和竞争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史子乐 施继承 黄艳林 冯永江 李静

8. 《油价触底回升后我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对策与建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9. 《油砂产业成本构成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乔璐 常毓文 王恺 吕鑫 唐葆君 易洁芯

10. 《海外油气资产剥离评价指标体系与多维度动机导向筛选方法研究》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梁涛 朱恩永 周丹 蒋敦羽 刘春凤 常毓文

11. 《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技术内涵及其对中国能源行业的启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子健 李树峰 蒋平 彭云 毛亮 郜峰

12.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分类定级管理初探》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彭正新 窦亚丽 王小荣 刘三学

13. 《石油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趋势探析》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

14. 《深化已开发油气田效益产量评价对策与建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曲德斌 董伟宏 张爱东 郭福军 赵蒙

15. 《对中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思考》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16. 《我国技术要素价格市场化定价方法研究——以油气技术为例》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姜子昂 周建 辜穗 胡俊坤

17. 《海外“小大非”项目股东行权策略实践思考》

18. 《财务公司服务集团国际业务多元化创新管理方案研究》

19. 《基于技术发展和储量动态变化的石油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易洁芯 谭昆 彭云 吴剑 李嘉 王恺

20. 《全球油气生产弃置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公司

李嘉 彭云 蔡德超 徐海东 王宝毅 梁涛

21. 《两个“面向” 两个“四位一体”——海外项目精准有效防控HSE风险的研究与实践》

中油国际(伊拉克)哈法亚公司

赵宏展 贺晓珍 杨意峰

22.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及经验借鉴》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23.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要诀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杨艳 刘嘉 吕建中 高慧 赵旭

24. 《中哈天然气管道管输费深化研究》

赵玉虎 章闪 晏欣 薛磊 姜保军

25. 《我国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问题与建议》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

26. 《石化企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7. 《新形势下桶油成本趋势分析及管控探讨》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

王欣 魏丽 李洪成 赵海邑 王天然

28. 《物探公司的红海和蓝海战略探讨》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施继承 黄艳林 史子乐

29. 《基于效益效率双提升的集成管理创新在油田开发前期研究中的成功实践》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曲兆光 钱欣 陈国成 万宇飞 王文光 马金喜

30. 《推动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公司成都压缩机分公司

任钦虎 王晓艳 黄玫 柏力 黄彬

31. 《海外投资企业税务风险及管控研究》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

32. 《大型炼化企业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人事处

33. 《基于长期边际成本的煤层气开发井型优选方法研究》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造价中心

代由进 李世群 夏良玉 李晶鑫 吕阳

34. 《低油价下国际油公司资产优化特点及启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5. 《中国天然气体制改革进展与前瞻探析》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周娟 王庆 王馨 廖阔

36. 《以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为导向的物资管理研究》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采办部

周瑞瑞 俞健 刘含阳 吴冬梅 王侃 杨怡倩

37. 《井控设计现状与质量管理提升对策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滕新兴 毛蕴才 张晓辉 杨德凤 张绍辉

38. 《转型时期国际天然气市场发展态势及气价预测研究》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贵州销售公司

39. 《2017年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与2018年战略动向分析研究》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吴谋远 余岭 熊靓 刘月洋 李春烁

40. 《大型国际LNG项目模块化建造管理实践》

姜宁 李林 许涛 郑春来

41. 《大庆油田全面预算管理探索与实践》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资产部

42. 《浅谈大庆油田高效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资产部

43. 《石油企业运用绿色金融初探》

44. 《境外石油管道企业“两金”管理研究》

中油国际管道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45. 《PMC模式在中海油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成功实践与推广研究》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46. 《海上采油平台工程阶段完整性管理分析》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47. 《建立社会责任评价与五维度平衡计分卡实践》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开发技术公司

48. 《海外油气项目控制权分配与风险应对探析》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法律支持中心

49. 《极地钻机作业HSE主要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50. 《低油价下大庆油田开发经营策略探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1. 《信用风险管理在企业的信息技术实践及大数据技术应用展望》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

52. 《基于物联网的炼化企业安全管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信息管理部

53. 《量子化管理在石油企业的应用与创新实践——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为例》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规划计划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

张孝林 李彦普 朱锴剑 曾勇 周炳成 徐辉

54. 《中国石油油气田产能建设投资管理探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规划计划处

刘景旺 张国伟 罗成玉 吴少刚 李耀锋 韩承骋

55. 《海外LNG项目经营策略的思考—以A项目为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易洁芯 王恺郜峰 常毓文 梁涛 李嘉

56. 《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与启示》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57. 《石油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建设与应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新彬 林雅玲 张晓苏 刘彦 谷江锐

58. 《国际石油公司天然气战略剖析》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59. 《壳牌ORM项目管理方法在长北二期ODP编制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长北作业分公司

蒲晓英 杨海飞 史福军

60. 《中国LNG动力船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61. 《中石油海外全项目数据库结构设计与数字化管理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克铭 邹倩 王作乾 李文正 方立春

62. 《中方担任作业者的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研究》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

单吉全 王栋 徐雍强 吴俞霏 余东哲 马晓蓉

63. 《石油金融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服务中心

李伟 程艳丽 王德美 林杰 郑旭辰

64.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服务型共享数据中心构建研究》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5.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石油物资装备战略采购成本管理研究》

王琳 陈英 孙铭谦 高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属于会计法规体系的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