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线下营业网点的服务质检有什么智能化解决方案推荐?

  中车福伊特传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福伊特”)是2019年在中德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由中国中车和德国福伊特两大集团强强联合组建的高端制造类合资企业,见证着中德两国经贸领域深入合作的崭新征程。中车福伊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握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发扬中德合资的优势,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升经营品质,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产品涉及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压缩风源、新能源等市场领域,具备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一、鉴往知来  智造更进一竿

  中车福伊特拥有着中德双方两大集团的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在实际生产中,多步骤的生产工艺及较长的加工时间导致产品间接成本占比较高,而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下,无法通过大批量产的方式分摊高额的固定成本,因此间接成本已经成为成本管控及价格制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的分配间接成本,建立适合中车福伊特生产特点并满足管理需求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中车福伊特一直使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北自所)RS10-ERP系统进行实际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工时将当期实际制造费用分摊至产品进行核算,但在企业产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制造费用的分摊不够合理,出现产品成本波动较大的问题,不利于成本分析和管控。

  为了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稳步快速发展的目标,中车福伊特选择再次与北自所合作,基于以往相互信任、互促双赢的合作基础,双方项目组在极高的默契配合之下,本次合作的RS10业财一体化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进展迅速,精准锁定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痛点,针对当前企业开展的全程不合批新业务,结合北自所RS10系统实际成本模块“按工作中心标准小时率计算制造费用”的新算法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并按订单范围精准分析当期实际成本,为实现中车福伊特的整体“智造”目标,提供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助力!

  二、剖析需求  精准建言谋策

  2.1 剖析企业本质需求

  (1)实际生产成本核算方式需求

  ①需要将材料成本采用消耗发生制进行核算。

  ②制造成本使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计算,并将发生费用归集至工作中心。

  ③实际费用与标准费用之间的差异可以明细展示,并能够进行分摊。

  (2)实际生产成本统计需求

  ①产品成本计算中产生的每一步骤可在系统中查看明细信息。

  ②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可以识别成本差异原因。

  ③能够按订单维度进行全程不合批成本分析,并按产品结构展现。

  (3)作业计划调整需求

  ①当出现某车间生产能力不足情况时,且其他车间并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会发生临时外协业务,此时需要系统支持将一个任务下的某自制序中部分生产数量调整至外协加工。例:当前工序已生产一部分后,因本车间设备损坏,公司内其它车间并无富余产能或不满足生产要求。

  ②当出现某车间生产能力不足情况时,但其他车间可以满足生产要求时,会发生临时调整到其他车间加工的业务,此时需要系统支持将一个任务下的某自制序中部分生产数量调整至其他车间加工。例:当前工序已生产一部分后,因本车间设备损坏,公司内其它车间有富余产能。

  2.2 明确项目建设目标

  ①采用物料实际消耗和标准成本法核算实际成本,提升制造费用分摊的合理性。

  ②工序外协的委外加工费能够直接归集到所属成本核算对象。

  ③对核算对象的材料成本进行分析。

  ④能够按照销售订单统计订单发生的实际成本。

  ①可在系统中对产品实际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查询。

  ②能够按照项目(销售订单)统计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

  ③采用制造BOM展开的形式展现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④系统能支持将已经开工的生产任务中的一部分零件送出外协或其他车间加工,完善工序作业计划调整的方便性。

  ⑤支持工序外协交接账查询。

  2.3 建设方案核心要素

  1)实际生产成本核算方式调整

  改变现在以实际费用分摊计算费用成本的方式,通过工作中心各项费用的标准费率和产品的定额工时或实动工时,来计算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零部件的费用成本。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作为当期损益进行处理。

  2)新增订单成本核算方式

  为了更加精准地分析每个订单的实际成本,增加以订单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式,装配车间的计划和生产模式调整为以订单为对象的计划和生产模式。

  3)针对订单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① 订单成本分析:分析制造过程中的物料损耗和废品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设计变更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② 订单成本统计:统计订单的物耗成本、委外成本以及制造费用。

  ③ 产品成本统计:需要从以各个成本明细项构成的横向维度,及根据制造BOM卷积构成的纵向维度,对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全方面的分解,达到产品全成本分析管控的目的。

  4)优化作业计划调整功能

  实现车间作业计划分批功能:当加工过程中出现设备异常等情况,需要将剩余未加工完的全部或部分任务外协时,由车间计划员线下提出申请,供应链计划部相关人员可以调整工序到外协或其他车间。

  三、千锤百炼  优化业务流程

  为实现ERP系统的进一步“智造”,北自所基于中车福伊特现有复杂业务,针对其财务核算特点,不断锤炼优化整体业务流程与细节,具体涵盖了以计划管理、车间作业、财务核算为主体的业务功能。

  (1)基础数据设置:财务控制部对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进行定义,包括成本项目、成本明细项目、工作中心小时费率等数据。

  (2)计划管理:供应链计划部的计划员编制主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MRP计划,并下达车间进行执行,通过新增调整作业计划参数,来支撑以订单为对象的成本核算方式。

  (3)车间作业管理:任务下达生产部门后,各生产车间计划员根据接到的生产任务,进行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生产。生产过程通过领料、派工、报工、质检等作业,产生工废清单、料废清单、定额工时/实动工时、本月物料消耗数据、车间物料在制数量账、车间产品在制数量账等文件。

  (4)生产入出库:供应链计划部门的仓库管理员负责对车间的生产领料单或完工入库申请单进行实物确认并记账,产生生产领料出库单或完工入库单,作为成本核算的数据来源。

  (5)财务核算:财务部的材料会计、往来账会计可依据对采购业务和外协加工业务的核算,产生材料实际价及委外加工费。

  (6)当期业务发生统计与维护:财务部成本核算会计汇总并校验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7)实际成本核算:财务部成本核算会计依据校验后的业务数据进行实际成本核算。

  (8)成本统计分析:财务部依据成本核算结果进行成本分析。

  (9)费用差异统计:财务部成本会计通过系统统计出各车间的费用差异。其中,费用差异是指按照工作中心小时费率计算出的制造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异。

  (10)账务处理:财务部成本会计依据产品销售出库单结转生产成本。财务部根据结转的结果进行项目成本统计。财务部成本会计依据费用差异统计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四、增效创益   业财胜利会师

  北自所将几十年来在制造业领域沉淀的工业软件实施交付经验和过硬的业务能力,与中车福伊特先进的产品成本管控理念相结合,成功为中车福伊特实施了RS10业财一体化项目。本项目为中车福伊特引入了生产项目维度进行全方位管理,实现了销售订单变现过程的全流程跟踪管理,统一了企业内部沟通语言,规范了各业务单元的统计分析口径,为项目管理、进度跟踪、项目成本统计、订单盈利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作业计划调整功能全面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作业计划调整灵活度需求,可以快速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突发情况,切实保证了实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基于项目维度的实时报表成为内部管理的重要抓手;新开发的成本核算功能实现了在生产不均衡情况下对产品成本数据的有效分析,为成本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

  项目实施前后企业经营指标上的显著变化:

  1. 产品交付及时率提高2.69%,项目交付准时率提高7%:通过生产项目管理模式的导入,公司逐步确立了以项目部为主导的一系列交付保障制度和措施,以项目看板为抓手,及时发现和处置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产品交付及时率从93.06%提高到95.75%,项目交付及时率从93%提高到100%。

  2. 采购到货及时完整率提高2.74%:基于关键部件全程不合批的管理模式,采购订单与项目信息一一对照,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采购到货情况实时统计,对超期到货物料提前干预,全面确保了采购到货的及时率,公司到货及时完整率从94.10%提高到96.84%。

  3. 作业计划准确率提高4.35%:灵活高效的作业计划调整模式打通了生产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车间生产的业务流与ERP系统内的信息流保持一致。帮助公司实现了从基于经验管理向基于系统管理的跨越,新管理模式显著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报工周期由原来的7天缩短到了小于1天。

  4、委外总成本整体降幅较大:系统上线后,生产精细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财务可以更为细致、准确的分析委外成本数据,为成本的管控提供了抓手,通过对委外价格及自制成本的对比框定了委外限价,委外总成本得到更有效的管控,整体成本降幅较大;同时,产品成本的精细化核算也帮助财务准确分析订单盈利能力,为产品报价、确立降本挖潜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在北自所项目组和中车福伊特项目组的精诚协作下,按照项目目标优化了销售、生产、采购、存货、成本五大功能模块的63项功能,新建立了16张管理报表和看板,为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生产状态和成本构成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在管控方面,根据业务需要更新发布了新版权限矩阵,调整了审批流6个,提高了审批效率。以生产项目管理和产品成本管理两大业务为主线,从业务的视角梳理并重构了既有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执行效率,是业务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数据化、数据可视化的典型案例,也是北自所“咨询先行,软件固化”实施方法的又一次完美体现。

  RS10业财一体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ERP系统优化升级的应用需求,让中车福伊特再次深刻体会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能够为企业带来切实增长的效益,也让北自所始终秉承的“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客户效益”这一服务理念再次得到印证。最终在该项目中,凭借着双方的通力合作,提炼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成本管控模式,保障了中车福伊特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为北自所未来的市场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车福伊特传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车和福伊特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产品涉及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压缩风源、新能源等市场领域。公司具有国际化的文化视野和技术资源,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先进的企业管理、广泛的客户市场、国际一流的技术平台,是国内独有的中方控股、外方管理的合资合作典范企业。

  公司自主研发的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齿轮箱已经完成80万公里实际线路测试;自主研发的一级能效压缩主机产品引领了压缩机行业高效节能新方向;自主研发的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产品覆盖了功率等级2.5兆瓦-5.0兆瓦、扭矩2300千米牛-6000千米牛陆上风电全系列机型,完全满足陆地风机配套需要,正在向更大功率及海上风电进发。

}

  以“联动人与万物,启迪美的世界”,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美的加快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步伐。工业互联网给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带来“软硬结合”的蝶变,也成为美的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践行“科技尽善,生活尽美”愿景的新途径。

  7月26日,美的集团在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展示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而这些成果则是其工业互联网的具体体现和成果。

  工业互联网代表着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数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大约为18%,预计到2020年市场将达到6929.12亿元的规模。在中国,随着《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密集出台,工业互联网将迎来爆炸性增长。

  拥有50年制造基因的美的面对这样的态势,准备了四个大招“论持久战”:产品定制化、供应链再造、管理精细化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输出。

  产品定制化:上演一轮加速奔跑

  在电商平台出现之前,产品定制对于家电企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操作。但随着电商平台在家电零售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越来越重,家电厂商掌握的大数据渐渐组合成差异化和规模化生产制造的功能标签。加上消费需求升级下对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格调提升,“以产定销”向C2M模式在家电圈渐渐兴起。

  在工业4.0战略下,美的开始推动智能制造。去年,进入美的怀抱的小天鹅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定制,与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平台合作,基于C2M模式,由用户需求反向倒推工厂进行规模化定制。今年10月,美的空调也将开始推动大规模的定制化,接下来还可定制全系列的定制产品。

  美的集团副总裁、CIO兼IT总监张小懿表示,用户可以在线上、线下渠道下订单,也可以C2M定制,在前装店可定制全屋家电,家居软件设计时把家电设计进去,用户可选不同颜色、形态的产品,一键下单。这种基于用户需求推动家电工厂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模式将会上演一轮加速奔跑,成为美的新一轮的增长支点。

  供应链再造:打通运作的指挥中枢

  美的内部工业互联网实践以及数字化转型已进行了3年,以数字化连接研发、计划、制造、采购、品质、物流、客服等全价值链各个环节,打通制造与生活的“任督二脉”,实现全价值链端到端的全面协同。可以说,从过去的制造业王者转型到现在的定制化新宠,美的供应链再造能力输血满分。

  以美的的标杆型智慧工厂——南沙工厂为例。去年美的南沙空调工厂投入了上亿元,40多类别不同的189台设备实现了无缝连接;5G信号已进入厂区,支持海量的工业数据更快的实时互通;数字仿真技术构建起的数字世界,可对全场设备预测性维护,最短3分钟响应故障;人工智能赋予机器判断、决策的能力,可将空调的外观检测精度提升80%,检测成本下降55%。

  根据美的提供的数据:工业互联网改造后,南沙智慧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库存减少八成;自动配送系统让物流周转率提升2-4倍;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65%,品质提升17%,整体制造效率提高44%;空调内销交付周期实现由过去20多天到最快3天交付,外销交付周期缩短至24天。数字化打通生产、供应、销售和消费者各个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

  管理精细化:运作流程全部智能化

  如果说核心技术和高性能产品是美的“硬实力”的话,那么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和专业的售后服务体系则是美的“软实力”。有了定制需求的“准”和供应链的“快”,那么管理精细化就是平衡的关键。

  管理精细化主要体现在美的生产上去的人工化和服务上的强人性化。比如,空调注塑环节已实现无人化,KUKA机器人把压好的塑料件钳出来,放到自动传送带上,输出到塑料件立体库。AGV无人运输车根据系统指示,把塑料件送至相应库位。还用自动的MES系统跟品质检测设备智能对接,或者通过AI的手段去进行检验,把品控做成去人工化。

  在线下服务推行移动APP“美的通”,改变过去打400电话预约后盲目等待的维修盲区。让全国十万多位工程师来处理售后,两小时路径可见+收费全透明化,还可以在线实时交流,贴心又接地气。同时联通设备智能质检,让工程师携带配件上门,维修整个过程全部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输出:打造“数字化美的”

  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在拥抱工业互联网时痛点与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大型企业往往有着庞杂的内外部体系与繁复的工业场景,技术攻关难点重重;中小企业则可能因为高昂的上云费用与设备人才投入,对工业互联网望而却步。美的作为国内首家自主兼备“制造业知识、软件、硬件”三位一体、实力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可提供单点服务的模式,输出整体解决方案。

  美的旗下的美云智数和库卡已积累相当数量的实战经验,2年来服务于超过150家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涵盖家电、汽车、地产、快消品、能源、航空、电子等20多个行业。中国最大的国产品牌汽车厂之一长安汽车(000625)、中国最大的卫品制造商恒安集团、拥有170多年历史的全球最大的工具产品制造商美国史丹利(002588)百得等企业均有应用。

  美的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始于2012年,至今8年,投入已超过100亿元,现在拥有工业互联网平台、MIoT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和AI平台等多方实力。2019年,美的集团将围绕着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进行拓展,在智能制造与智慧家居的数字化路径上“双驱并行”。美的已经逐步淡化“家电”标签,向全球化科技企业转型。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线客服质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