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员工怎么维权

遭遇公司裁员,如何得到自己应得的赔偿?

  公司裁员,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裁员一个礼拜之前:

  听说公司要裁员,公司给出的消息是补偿是丰厚的。到底怎么个丰厚法不得而知。正好我的朋友里面有律师有HR,开始打听这里面的潜规则。

  1、HR比律师有用

  如果你在大公司里面,在离职这件事上,找个好的HR给你做参考,比一个律师要好的多。一般的大公司在大规模裁员的时候都会很正规的,违法的事情很少会干。HR对于这种事情要清楚的多。而小公司偷鸡摸狗的事情蛮多的,律师可以确保公司不会违法的扣除你的应得利益。每天都有高品质正能量文章加微信pk7997。

  2、你不签字,公司不可能裁掉你。

  这是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特别是那种签过两次合同的员工,基本上你可以申请转为无限期合同。只要你不出错,公司没有理由裁掉你。

  前些日子,有几个同事跟公司闹,没有签字就不来上班了。赶紧追了个电话提醒,如果你不去上班就是旷工,公司完全可以不给赔偿的裁掉你,更得不偿失了。一个月过去了,这几位同事还在上班,工资什么的照拿。是不是很爽!

  裁员48小时之前:

  也就是周三的时候,有人透露说公司会在礼拜五通知大家和HR面谈。而公司则会在周四的凌晨发全球新闻,通知裁员10%的消息,中国区预计会有300人丢饭碗。说实话,这个时候还是蛮纠结的,心里一直没底,但是好在有朋友做律师,专门打劳务官司的。还有朋友在别的公司做HR的,裁人无数。一左一右两大护法在,心里立马有了着落。

  老板找我谈话,问我怎么样,会不会想不开什么的。我直接回答:没什么想不开的。公司这么多年对我都不错,我不会闹的。基本上的权益满足就走。谈判桌上见吧,我可能会带个律师什么的。于是这句话,直接导致了裁员当天是公司总裁找我谈的离职,而不是HR的同事。

  确定了几点自己用得着的信息:

  1、大部分公司走的都是协议离职的路线,如果是正式裁员且10%以上的,要劳动局或者工会批准。一些大公司没有工会,或者压根就不敢往上报,这就成了你要挟公司的一条。

  2、HR在裁员的时候,压力比你还大,裁不掉你他就完蛋。所以裁员这件事情上,基本上说是个心理战的过程。

  3、就和我们做市场活动一样,HR裁员也需要预先报个预算上去。这个预算不会和实际有太大的差别,所以想补偿得太离谱的同学还是现实一点。

  4、关于互相吓唬的事情,如果你是公司的机要部门,手里有公司的料,公司一般会较忌惮你,所以谈条件也好谈一些。而普通员工的话,女性就买个尿检,装怀孕。HR说他在这事上折过很多次,不是不裁了,就是多补偿几个月的。

  裁员2个小时之前,上午,楼下咖啡厅:约了个HR的朋友在公司的咖啡厅见面,此时基本上我已经确定了一些资料。打印了公司的劳动合同和薪水单给他看,所以现在可以先算一下我的大致赔偿了。

  一共分为4个部分:

  1、公司的赔偿是(N+2)个月的薪水。

  N是你在这个公司工作的年数。而这个薪水和你平时拿到手里面的不一样,一般要高出一些。它的计算方式是你平时前12个月收入总和除以12。这个收入包含你每个月税前收入总和,包括住房公积金、医疗补助、股票、车补、饭补甚至是手机补助,以及所有过去12个月的奖金,年中双薪。这样算下来,如果你的薪水过万的话,裁员的月薪计算要两倍于你的单月税后。当然这个是公司自己设定的优惠补偿,一般大规模裁员都是这样。而普通的法律上的规定也是这么算,但是有一个限额,北京市大概是1.2万的月薪,超过这个就只能按照1.2万去算。所以说走法律规定索赔是很亏的。

  N的数字是你的在职年限。如果你中间呆的公司被人收购了,之前公司的工作年限也要计算在内。比如我本人从ATI到AMD,ATI之前的年限也要算进去。

  N+2的2是个很弹性的数字,有的公司是N+1。但是如果不是一个月提前通知的话,就应该多一个月,也就是+2。不少公司福利好的也有+3+4甚至是+6,都是怕大规模裁员员工闹事。另外一点这个2里面的数额,是根据你上一个月的收入总和来算的.。我比较幸运的是上个月刚发完奖金,所以数额蛮大的。

  打个比方,比如我在一家公司5年,一个月薪水税后一万,税前含各种补助是1.5万,那N的部分就5X1.5=7.5。而辞职之前公司恰巧发了5000的奖金,那么+2的部分就是每个月2万,所以最后的初步补偿是7.5+4万。

  2、未修年假也是一个很大的数。

  一般来说,年假里面要按照X2或者X3来算。如果你有20天年假的话,至少是2个月的薪水。而这部分争议蛮大的,可以就这个和公司好好谈。

  3、年底双薪也要折合现金补偿。

  比如6月份裁员的话,那就是一半的年底奖金数额。

  4、当月的工作时间也要算进去。

  比如是月中辞退,那么要给你半个月的工资。

  提醒一下:股票可以先不用卖,你离职了,股票也是你的。

  裁员开始:HR通知我,公司副总裁要见我,在预料之中。我想先看看条件再和HR谈,但是没想到的是,一进去,总裁直接把文件递给我了。眼睛大概一瞄,发现跟我自己算的N不一样。我算的是7,而公司给我算的是10,他们把我在ATI之前的那家公司也给算上了。心里一阵狂喜。再看了一下N的数额,也比我自己算的要高不少,可能是我当初忘记算股票的数额了。其他方向大致相同。算了算,比我早晨预估的要多了5万,比我一个礼拜之前预估的要多了20万,签字走人不磨蹭了。心虚的是,我是公司当天第一个签字的,接下来是我老板,他是第二个签字的,本来之前说好的共同攻守大联盟也不理会了。

  补偿金要不要交税?

  简单的说低于12.5万不用交。50万以内的补偿,通常交的个人所得税比较合理,大概在2-5万之间。高于这个数就难说了。比如100万的补偿要交45万的税。悲催么?

  走出公司,心里无限舒畅。不仅是因为平白无故的多了一笔钱,主要是自己可以从新选择了。在一家AMD这样的外企里面,感觉很好混,毕竟普通员工一个月不到两万的薪水,就请不到什么人才么。消费者管AMD都叫农企,这也不是没原因的。也没什么竞争的危机,感觉自己的能量也就是用了10%都不到。不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的老板人实在太好了,有原则,有计划,够疯狂。老板好,公司差,走不走呢?如果不是这次裁员,我可能一辈子就在这温水煮青蛙了。我记得某猎头说过,4年一跳是比较健康。

  再见农企,再见亲爱的同事们。拜拜ATI,希望AMD以后不要把你弄死。

  更新几点重要的被我忘记的内容:

  我们平时说的N+1的赔偿意思是:N=你的工作年限。N+1的赔偿是:(你的工作年限+1)乘以你的平均月赔偿工资。N的算法没到一年按照一年算,超出一年,哪怕是一天也按照加一算。比如我在一个公司工作了一年零一日,那么这个N是2。

  如果公司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你,那就再多赔偿一个月,就是N+2。

  如果公司违法裁员(请参照劳动法相关条款),比如裁退怀孕员工,那补偿就是2N+1。

  裁员前记得备份重要邮件(要挟公司),打印员工手册(没有或者写的很离谱都可以走法律途径),每月薪水的详细清单,以备打官司用。和HR谈话的时候记得录音。

  如果你的合同已经签过两次,就应该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员工,可以赖着不走。公司无权不让你上班,不能收你门卡,不能收你电脑。

  碰到公司裁员10%以上的时候,对于员工特别有利,这个时候通常企业为了减小影响,会给出更好的赔偿(比如我们这次),如果是单独裁员的话通常没这么好。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这个时候,看到很多老员工“请裁”,跟老板关系好的,叫HR裁了他,拿了几十万补偿,转眼第二天去另外一家公司上班去了,多爽。

  最后,祝现在还在公司坚持一个月上班的同事战斗愉快。多拿几个月薪水再走,上班不用干活看报纸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啊!

  Q:关于装孕妇是否合理

  A:关于装孕妇这件事,不适用于小公司,而且还有可能上猎头的黑名单。除非你确定了,你们公司的HR是软柿子,或者有先例,就可以试试看。AMD的HR和法务属于软的不能再软的柿子了,所以装孕妇的员工很多。

  Q: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

  在签订2次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后,是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合同的,前提是由员工提出来签订无固定期的,不然公司仍然可以签订有固定期限是合同,不是签过2次之后都可以叫无固定期合同的。在HR给员工的合同续签表上看清楚,如果没有明确的标明签订的是无固定期的合同,员工可以要求写明,不然签的就是有固定期的啦。

  A:关于这点我有点疑问,我记得从劳动法上来看,签署过两次固定期限的合同,公司是不能再继续签署固定期限合同了。员工提出无固定期限,公司不同意的话也要转成无固定期限的。

  Q:为什么AMD要裁员这么多的同时,还要招实习生呢?实习生干杂活便宜?

  A:实习生其实是和政府的合作项目,卖政府一个面子的。谁都知道实习生不好带,没经验,费嘴皮子费精力的,我就带过2个姑娘,好在天资聪颖。没办法,HR塞过来的只好接着带了。公司招人也分几种,一般正式员工的名额几乎没有。如果需要人干活就招合同工或者是从其他人力资源公司借调。

  Q:这些是在跟公司签订无限期合同以后才有的么?如果只是单单跟外服签了合同还可以这样么?

  A:不管你和外服还是跟公司签,都算你的工作年限。一般两次续签之后,就改为无固定期限合同了,一般来说,在一家公司四年以上就可以了。

  Q:出差多,做的东西虚,估计越做路子越窄,27岁,这个年龄的女生跳槽容易吗?

  A:我的问题和你差不多,工作上学不到东西,年纪还越来越大,某些职位上可是越老越不吃香啊。所以说尽量别找冷门行业冷门职业,要有前瞻性和可发展性的行业,做大众类的职业,并把握行业发展时机在恰当的时候跳槽。这样比较好找工作,薪水基本上也处于中等偏上。如果要是剑走偏锋的话,收益高危险也大,除非是自己喜欢的,对么?

  Q:看了这篇日记并没有感到一点收获,反而多少有些小小的厌恶。激情48小时的斗争,到底斗争了什么,看不出来。企业准备好材料,你就签了字。企业不违法,员工不刁蛮,挺好一件事。怎么写得好像员工为正义而战的感觉?!就是有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意思。嗯,这个形容也不见得准确。那个女员工假尿检的建议,可见楼主的素质一斑。纯属个人感想。

  A:纠正你几个事情:

  1、裁员这件事情上,不是为了正义而战,而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战,这无可厚非。为了争取最大的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动用一些非常规,甚至是非法的手段我认为是值得的。

  2、照你说的,企业不违法,员工就不应该刁蛮。企业说裁员,员工就把脖子伸出去说你砍吧,这就是不刁蛮?总部是从总裁到基层一起裁掉10%,而大陆区只是裁总监以下的员工,合理不合理?这种情况下要做顺民么?

  3、我们公司的员工早就知道了,斗争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我的协议我感觉合适签字了,不代表我不会帮其他的同事争取相关的利益。

【遭遇公司裁员,如何得到自己应得的赔偿?】相关文章:

}

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

  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我们在职场中如果遇到无良公司黑心老板剥削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吧

  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1

  1、不要签辞职同意书

  有很多的公司想要开除员工,就会找一些理由让员工主动离职,但是员工一定要清楚,劝退和主动的区别,公司如果是劝退的情况下,有义务赔偿员工违约金,违约金一般都是1-3个月的工资,如果主动离职的话,公司是没有义务赔偿的,所以大家在签离职同意书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

  无论是哪一个公司,在辞退某一个员工的时候,都必须提前一个月的时间,以正式的书面形式通知,并且拿出合理的理由,如果一个家公司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没有理由的辞退,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劳动仲裁的方式,来投诉公司,如果大家在工作当中,也是遇到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不要着急,也不要害怕,用法律来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就可以。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所以,当遭遇违法辞退时,职工可以自己衡量和选择要不要继续做下去,然后填写好仲裁或诉讼请求。

  3、不过试用期,抓住其中把柄

  在大部分公司招聘新人的时候,都会设置三个月到半年的试用期,并且在试用期的时候,薪资都是有很大的折扣,有的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就会钻试用期的空子,不停的在招新人,试用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就会以各种理由,不让这些人转正,然后辞退员工,如果我们可以把握好公司里面违规的把柄,就可以顺利成章地为自己维权。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要求的赔偿金额怎么算呢?当然不能自己随便填啦~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生活不易,却还有无良老板剥削自己,但是不要怕,记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2

  一、 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1、 协商一致解除

  2、 单位违法在先,劳动者单方面提出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如果单位有违法事实,员工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得到经济补偿金

  3、 单位对员工进行无过失性辞退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经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4、 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5、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 可以采纳的办法

  根据前面我列出的情况,题主能采取的办法,只有第一种和第二种。

  1、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题主如果决定离职,又想拿到经济补偿金,可以找单位协商。如果单位同意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就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

  重要提醒:是协商解除,不是员工自己提出离职!自己自愿提出离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2、找到单位违法的证据,员工单方面提出解除

  如果单位违法在先,员工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也能拿到经济补偿金。

  目前来看,既然员工被降薪,如果要找到单位违法的证据,要从降薪上找证据

  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3

  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根据辞退员工需付出的代价不同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需支付辞退员工赔偿的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向辞退员工支付赔偿金。

  二、需支付辞退员工补偿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被辞退员工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经过合法程序辞退员工的;

  (二)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决定不与员工续签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三)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时辞退员工的;

  (四)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时辞退员工的。

【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不想付赔偿金怎么办】相关文章:

}

导读:裁员一直是让职场人士胆战心惊的话题,当员工面临裁员的时候,不要逃避而要利用强而有力的法律武器为自己保驾护航。一、常见的几种裁员类型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劳动合同

  裁员一直是让职场人士胆战心惊的话题,当员工面临裁员的时候,不要逃避而要利用强而有力的法律武器为自己保驾护航。

  一、常见的几种裁员类型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条款中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

  总之,企业如果不符合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就不能依据经济性裁员的规定单方来裁员,而必须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若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就要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如果企业确实属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单方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根据第二十六条规定: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只有在双方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企业才可单方行使解除权,但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

  除了经济性裁员外,目前比较常见的裁员还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企业因经营波动产生冗员。比如,企业改制了,需要减员增效等等。这是劳动者权益最容易受到侵犯的一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形,要记住,企业必须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如果企业单方面结束劳动关系,是违法的,员工可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解决。

  第二种类型:情势变更,需要减员。这种类型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即企业有正当理由,比如有一块业务被收购,而对方并没有同时收购员工。按照法律,企业应该先与员工协商变更员工的岗位。如果员工不愿意去新的岗位,企业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按规定作出经济补偿。

  第三种类型:劳动合同到期,劳动关系依合同自然终止。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无须提前通知,也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公司可以辞退职工呢?详情请参考企业哪些情况下可以辞退职工?

  二、遭遇裁员,你要注意什么

  如果遭遇经济性裁员,你要注意些什么,从哪些方面保护自己的权益呢?陆敬波律师认为,员工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裁员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

  按照法律规定,企业裁员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员工的意见,包括员工对裁员决定和被裁员工的处理方案的意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这是法定的必经程序,很大程度决定着裁员决定的合法性。

  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办法。

  详细的企业裁员流程请参考:用人单位裁员应遵循的程序

  (二)裁员方案是否保障员工的法定权利和利益

  公司的裁员决定与被裁员工处理方案,均应保障员工权利和利益,劳动者可仔细对照:

  第一,看自己是否属于可以被裁员的范围。依照《劳动法》,有四类对象是不得裁员的,包括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况。如果你属于其中一类情况,单位就不应将你列入裁员名单。

  第二,公司应提前30日通知被裁员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第三,你有被老单位优先录用的权利。如果你在被裁员以后的半年内,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了,但不满意。这时,你发现老单位(裁减你的单位)又在招人了,可以重新报名应聘,而单位有优先录用你的义务,当然,劳动合同要重新签订。

  第四,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按被裁员工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计算。这里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而非单指基本工资。如果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按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补偿的期限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满一年,就有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第五,要注意用人单位是否为你足额缴纳了。公司应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直至员工离职的最后一天。如果单位没有提前30日通知你,你可以要求单位另外再补缴一个月的社会保险。

  第六,要求单位为你办好退工手续。退工手续对被裁员工至关重要,办好了退工手续,员工才可以领取或重新就业。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7天内要办退工手续,包括给劳动者退工单第三联、发还填妥招工退工期限并盖了章的《劳动手册》和在相关职介所办妥退工手续、在社保中心封存劳动者社保关系。如用人单位不及时办妥退工手续,影响有关员工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就业,可追究用人单位经济责任。

  第七,要防止个别单位在裁员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法。个别用人单位在裁员过程中,要求劳动者在辞职书上签字,目的就是为了逃避相关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劳动者在裁员期间,千万不要轻易提出“辞职”之类的报告。那样马上会被作为“辞职”的个案处理,而关于裁员的一切保护性措施,你将不能享受。

  三、遭遇裁员,维权小贴士

  以下两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案例,请劳动者提起十二分精神,以防权益受到侵害。

  1、有的国有企业,原本与员工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过改制,国企变成了股份制公司,于是要求变更合同,将无固定期限合同作废,改成一年一签的合同。如果员工不同意,就被裁掉。

  这种做法是违法的。(1)企业转、改制或资产重组的,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另有明确约定。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规定,对从原主体企业分流进人改制企业的富余人员,原主体企业与其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对分流进入改制为国有法人控股企业的富余人员,原主体企业和改制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与其重新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用工主体由原主体企业变更为改制企业。(2)如未经协商也无其他约定事项的,原劳动合同仍然有效,转、改制或资产重组后的单位及劳动者双方都应当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2、有的企业要求以一定数量的补偿金,强行买断员工的工龄。如果员工不同意,也会被裁掉。

  这种做法也是违法的。员工如果不接受,可以提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补发工资。

  想了解关于解雇裁员的更多咨询问答,可以上找法网免费法律咨询平台,找法网将为你提供专业的律师解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公司裁员怎么投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