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两个朋友几年前合开了一个饮料店,刚开始生意还不错。后来因观念不合,我撤了?

马上就是2022年的年primeday,各大公众号开始分享爆单秘籍,但是也有清醒的公众号表达了对于2022年中庆的悲观。 走访了身边的小伙伴,普遍还是比较保守,大家没有因为年中庆而大力备货,更多的是把这次当成了一次清货的机会,一些工厂朋友也表示同比去年的这个时间段,客户下单量下跌了很多。跟着订单量下滑,未来的行业利润,叔的预测也是持续走低。

太多的东西,叔也看不懂,但是有一条一定是---未来跨境的利润会继续下滑。

有一点是,大家会通过低利润来抵消风险,抵消重资产。例如,宁可海外仓中专,也不会全部身家都直接压在亚马逊的仓库,尤其是今年的重灾区产品,玩具,安全类产品。北美市场对于玩具和头盔类安全产品似乎上升到了针对天朝国家的政治高度。

最近,叔经常去东莞的朋友家蹭饭, 2室一厅,背靠湖面,大阳台,家具齐全,不要2999,也不要2499,只要1999,是的,你没看错,不到2000的房租,你就可以过上人的生活。 而且这里的电费是真的人性化,朋友每天3个空调齐开每个月电费只有300,这让住在深圳的叔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一个不做饭只是晚上回家睡觉的人也可以交出每个月300多的电费。

在深圳坂田这个盛产蟑螂的鸟笼房里,你说1600要找一个一室一厅的鸟笼房,不会有任何回复,得到的只有中介那鄙视的目光。

尤其是随着早一批跨境人生儿育女,鸟笼房那狭小的空间早已无法满足孩子活动的空间。

叔现在有时候就是想出去走走,旅游,不管玩什么,只要离开深圳这个地方,我的内心就是得到宽慰,为什么? 也许很多年纪小的小伙伴还没有感觉,但是当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才真正意识到,人生除了亚马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留恋的东西。

叔很多时候也在思考,我为什么留在深圳,因为供应链?去TM的供应链,深圳周边的3C产品早就成了红海重灾区,叔认识的3c工厂和卖家都在转移阵地。

因为物流? 这也是扯淡,不说深圳,现在的武汉长沙成都厦门郑州找货代真是不要太容易,唯一不足之处就是价格偏高,但是这也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朋友? 不好意思,早一批的跨境人心中只有家庭和孩子。

所以,你为什么就在深圳的这个让你喘不过气的城市里?

唯一的答案就是,圈子,是的,正是因为深圳是中国跨境电商的大本营,跨境卖家齐聚,所以可以认识很多卖家,大家交流心得,分享体验,共同进步,但是这并非适合所有的卖家,尤其是对于一般规模的小公司以及打工人,每个人的圈子基本在一定年龄后会遇到瓶颈,这个圈子的东西不是你硬挤的,你的水平在哪里,你的圈子基本就锁定在那个范围,尤其是电商人,其实可以接触的人脉还是很小的,所以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深圳这个地方,也不是那么香了。

油管上有个有个录音,大舌头录音,虽然很多观点不敢苟同,但是他对于深圳的定位----就是个mass grave,还是有那么点苟同的。 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来填坑,但是永远填不满。

从17年开始,叔身边有一些小麦陆续了离开了深圳,有回到湖南老家的,有去了佛山的,有去了东莞的,深夜还在办公室搬砖的叔,偶然看到他们的朋友圈,也会有一丝羡慕,夜色下去湖面散步跑步的, 每天下午就切换到度假模式去喝奶茶的,一家四口去商场的。

再论教育的话,深圳的私立学校,能上的台面的,一个学期怎么也得个4万吧,但是隔壁的东莞,2万的私立学校已经是高质量。

有一个段子,一个富豪看到一个乞丐在嗮太阳于是鄙视乞丐不思进取,乞丐反问富豪,你在干什么呢? 富豪轻蔑的说我在工作,乞丐又追问富豪“你拼命的工作为了什么呢?” 富豪随口说“为了可以享受生活” 乞丐大笑“我现在就是在享受生活啊” 富豪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也搬了一个折叠床躺在了乞丐旁边晒太阳。

的分享,未来的跨境,就是大跨境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从三点来解释。

第一点。 我们都知道,产品是电商的最重要的,但是问题来了,你能拿到的货物,可能别人也能开模甚至模仿,而那些门槛儿高的产品,你又拿不到,这就是一个悖论。

第二点。 选品,不知道大家是怎么选品的,电商的选品无非是追踪平台热点,但是当你发现某个潜力产品后,一定意味着同一时刻,已经有很多卖家看到了商机,最优又变成了低价内卷。

第三点:亚马逊封号潮之后,卖家深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而且当下亚马逊流量走低,大家又把亚马逊做成了重资产,FBA意味着不断的压货,最后依靠单一流量难以把库存清掉,辛辛苦苦几十年赚到的不是变现能力,而是一堆库存,所以未来的跨境,路在何方?

这里有一个参考,那就是,传统贸易公司。

这里举一个例子,还是我的前公司,他们是做传统贸易起家,在欧洲有很多线下的实体店合作伙伴,前东家的模式就是,国外客户给方案,我们来实现,未来的产品设计理念是什么,他们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所以选品上,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其次,产品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磨具费,依靠国外客户的海量订单(虽然利润极低)已经覆盖住,所以公司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来研发新产品。 签个协议,我们可以在亚马逊上自己销售或者私底下转手给子公司,子公司就这样在不出任何磨具费的情况下拿到了经销权。

第三,当亚马逊等平台销量下滑无法消化海外FBA库存后,前公司依靠国外实体经销渠道,又将亚马逊的库存低价转让给他们。是不是解决了上面头痛的难题?

当然,长远来看,未来的跨境,注定是亚马逊、独立站、tick tock三驾马车并进的局面。

铺货是个电商模式,上至深圳大麦,下至小城小麦,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简单的分析下历史上的铺货模式们。

环球易购:是最早到下的铺货大麦,我们不说环球的管理混乱,环球当初是想成为一个中心,类似淘宝,给全天下的跨境公司提供erp跟海外仓产品,所以无差别的屯了大件小件货物,最后被总资产压死,这是无差别铺货的一个案例。

北方无货源:这是一个群体,在18年的时候达到巅峰,主打模式就是,类似我今天想做垃圾桶,我就用erp把淘宝上凡是卖这类产品的卖家产品都铺到亚马逊,实现产品图片复制节省时间、货源稳定的特点,但是退出舞台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侵权严打封了很多账号,同时自发货运费上涨,导致北方无货源集体没落。

深圳有棵树:一个喜欢讲故事的公司,成立之初就"志向远大',除了亚马逊还搞了无人机、海豚供应链、医药产品,亚马逊也是类似环球的无脑铺货,但是好在资产没有环球重,而且得益于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的确发了国难财,但是过分的乐观发了太多产品导致库存积压、上市公司对赌失败、一直没有自己的深耕的品牌以及产品线,所以失败。从巅峰的2000多人变成了只有400人的中型规模公司,听说华南城的物业现在还在找他们追回拖欠的房租。 真是应了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都是疫情让有棵树飘了起来)

易佰网络:相对于这个体量,易佰网络是最成功的的铺货代表,他成功的模式,叔觉得,主要是成本控制的好,易佰网络的产品基本上是小件产品,宁可舍弃利润也要发空运,虽然利润低,但是却做到了轻资产,不囤货,资金周展最快的特点,也成功的完成对赌,被华凯全资收购。

江浙铺货大麦:此地卖家也有很多铺货,但是叔觉得,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并非是无差别铺货,而是只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一两个品类里,因为产品是自己的,供应链稳定,所以可以做到产品改进,质量把控,货源充足,同时某产品线一单吃透,就可以迅速的复制到其他平台,做到上面提到的,“大跨境”。

铺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是他不会绝对的离开我们的视线,未来,依然有铺货,就看大家怎么玩了。

如何降低风险把钱安放在口袋里

电子类的,儿童玩具的,人体皮肤等所有敏感类的产品,一定要做,一定要做,一定要做海外仓。(重要事情说三遍)。恶心的亚马逊已经在开倒车的路上越走越远,当下很多产品一旦被平台下架,你连移仓的权限都没有。

未来的海外仓在敏感产品会更加的普及,这类产品追求的不再是利润,而是安全性。

另外,大家的运营打法恐怕也要改变,在2020年以前物流时效稳定的时候,我们常说的是,FBA不能断货,库存一定要充足,但是当下来看,某些产品,断货会成为一种常态。 尤其是多变体的listing,很多人贪婪的以为,每个sku都要吃掉所有订单,所以所有sku无差别备货,这类人在未来会被自己的贪婪所反噬,当你打算了所有sku不断货,也注定了你的某些sku注定要滞销,我们对于多变体产品的定位就是,主打sku尽可能不断货,其他辅助类sku要保守备货,只有断货,才意味着你将滞销、清库存风险降到最低。而且小伙伴们发现没有,今年开始,即使你产品断货,只要到货后你的产品运营手法优秀,产品很快尅回到原来的排名。

产品开发人员的未来职业

会逐渐被淘汰,随着公司的老板的认知,会知道,这种追风的模式必然会不赚钱,不赚钱的模式老板不会喜欢

朋友A招了一个开发,开发给了一个产品,数据看似很好看,A问开发人员,这产品能买多久,现在是赚钱,但是未来呢? 你能预判止损的时间点吗?这背后的逻辑是,深圳的开发,乃至市面上所有的线上开发人员,其开发的模板和思路是一样,最后必定导致你开发的爆款,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把货物发到路上了,最终的结果,赚了一堆库存。我也是比较鄙视那种“任何类目我都行的开发”的言论。

朋友B在2021年发展都不错,是做3C产品的,所以2022年扩展了产品开发团队,招了各种家居、户外的牛鬼蛇神,结果给公司带来了各种滞销品,公司2021年的利润,就这么被这几个大爷给吃掉了。

上次遇到一家工厂,叔向他要了一份产品报价表,结果打开之后,是这样子的

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叔:你是不是发错表了,我要的是报价表,你怎么给了我一个亚马逊产品开发的调研表。

工厂:这就是我们的表,你们亚马逊不是很看中数据和市场分析吗,我们给你准备了一条龙服务,你们自己都不用调研了。

叔:这是产品开发的工作啊,你们怎么会做。

工厂:这还不简单吗,产品开发就是那一套固定的模板+几个常用的工具,我们一天就学会了。

连“德国站卖家少”都给你整出来了,叔就问你,这样的工厂优不优秀。

最近看了一本书,《欧神文集》没错,就是水库论坛的老板。 其中有一篇很有意思,叫做《亲爹给你的教育》

欧神有一次在给他的宝贝女儿剥螃蟹吃,螃蟹黄都给了宝贝女儿,剩下的蟹爪自己啃。宝贝女儿吃饱后回房间写作业,欧神在客厅打扫战场。

不一会,宝贝女儿拿着老师布置的作业给欧神来打分,欧神看都没看,就用圆珠笔画了一个勾,还没来及啃蟹爪的欧神耳朵来传来了宝贝女儿撕心裂肺的吼叫“我的作业啊”“老师说过要家长认真检查的,而且不允许用圆珠笔。我的五角星没有了,我的月度之星没有了”。 欧神当什么事没发生,继续啃他的蟹脚,等到宝贝女儿喊累了,欧神开始教育女儿

“今天我来给你上人生中的重要的一课,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你的作业,根本不重要”。 你上缴的作业,老师根本不会看,即使看了,让她给爸爸打电话。

但是我为了给你吃到螃蟹,我花费2小时,买了3斤龙虾,7螃蟹,1000块钱,你连一声谢谢都没有。

如果我纵容你,将来你父母的恩情,抵不过一次升职加薪。

能判断这一点,才是你未来成就的分水岭。

我今天要教育你的是,学校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老师是很忙的,偷懒是人生的天性。 学生作业由于不计入考核的KPI尤其被忽略的很厉害。

完美主义是人生的大敌,因为人生太完美,一辈子没犯过错误,所以即使读书很好也没啥成就,创业也不适合。我们需要的是“评估不良后果的能力”

当你了解了预习规则,学会评估之后,你才能游刃有余。 袁绍佣兵,方正原属,不肯损失一兵一卒。 曹操用兵,诡道,最终把袁绍打败了

所以你要学会三种能力。。。。。(文字太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查阅了)

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电商的小伙伴,什么最重要呢?

叔年轻的时候觉得,男人要先立业再成家,不仅对自己严格,而且对周边一切的异性也带着同样的标准。

叔曾经觉得只有自己运气差,但是越发的对身边的亲朋以及好友深入的交谈,叔才发现,不幸的家庭十有八九,完美的人生简直凤毛麟角。

大部分身边人的不幸,都是来自家庭。 或性格,或收入,或对家庭的责任,或感情。

现在想来,婚姻这门生意经营起来也并不比亚马逊简单多少。

男生,就是要有自信,遇到的一些跨境小男生普遍因为工资收入低,看不到未来而对心爱的女神望尘却步,其实自信是来自于内心,你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女生,也要放下矜持娇滴滴的面纱,喜欢的男生就大胆说出口,没有什么害羞一说,优秀的男生在学校里也是抢手货,留给你的已经不多,当然对于男生也一样。

感情也是一门学问,你需要不断的打磨,才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年轻人,趁着大好的年龄,放手去爱吧,不要自卑,不要考虑后果,只要不给别人造成伤害,就大胆的去爱。

两个人的相爱,其实也是世俗的一部分,这相当于两个人的资源重新整合,一定可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早点进入爱河,你才可以漫步人生之路。

一位朋友问我,你觉得亚马逊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上个月见到了一位老乡,老乡以前也是做过跨境电商的,现在经营一家设备公司,叔说还好你跳出来的早,今年的行情更差。老乡说,谁不知道你们深圳坂田龙华,都是做电商的,在公司里干个3个月就出来自己创业,这行,门槛太低了,被人做烂是迟早的。

是啊,门槛太低,低到比摆地摊都容易了。

叔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亚马逊,结果亚马逊反手就给了叔一万点暴击,封号、禁售、销毁库存、滞销清仓,这在叔创业以来跟亚马逊的日常打交道方式。

回顾过往,当初跟叔同一批进入跨境行业的小伙伴同事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越来越内向,基本上做的比较一般的人,也都是从来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也就是不那么醒目的人,随着他们自己创业深入,自己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少,最后把跨境电商玩成了单机模式。

叔以前也是个把亚马逊当初技术男的男人,自以为什么都懂才能站在电商巅峰,但是上次朋友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未来是00后的天下,他们跟当初的你一样可以打鸡血的加班。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你更加宽泛”,五十笑一百,今天的00后,再过10年20年,也会被后浪的10和20赶超。

那么你觉得,你最后剩下的是什么?

二狗子是一个很醒目的卖家朋友,醒目到什么程度? 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为了讨好自己的经理,了解到经理喜欢喝饮料,所以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给经理点一份饮料,为了让马屁拍的正不让人觉得太明显,还故意以自己喜欢喝饮料所以顺手给经理买饮料为理由,一直买到把经理送到了其他公司,靠着这份执念,经理在二狗子创业之后也没少操心。 后来隔壁部门来了一个经理,技术大咖的那种,二狗子依然是动不动就从老家寄来个特产,美其名曰隔壁经理非常照顾自己工作,自己感激涕零,后来隔壁部门经理离职,这个经理本部门的业务员仅仅是在离职当天把自己经理送到门口,只有二狗子请了隔壁经理吃了个送行饭。 叔时常觉得,是这个行业特色呢,还是做亚马逊把自己做成了没有感情。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叔觉得,亚马逊不是技术派,亚马逊就是人情世故。

所以希望电商人可以经常走出去。我们时常可怜当年深圳工厂里的蓝领工人,他们每天重复着拧螺丝的工作,但是你会发现,电商这门行业,你除了衣服的颜色是可以自己挑选的,其实跟当年的工厂螺丝钉工人,本质是没有区别的。

在社会上有一条铁律,就是说好听的话,就能搞定50%的人,你给点东西,就能搞定70%的人。说点好话,再给点东西,你就能搞定90%的人。投其所好的好话,恰如其分的好处,你就会搞定99%的人。剩下的那1%,你就不用考虑了。

现在跟小伙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内卷了吗”

这给我一个困扰,叔想解开内卷之谜,但是内卷话题太大, 外贸,涉及到国际法规,货运,同行竞争,国外消费能力等等,凭借叔最高的学历--9年义务教育实在是为难了我,所以想着用一个通俗的故事来解释。

故事要回到2000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了一些,,

叔他妈(这个词儿听起来不太文雅,根据我们家里的家庭地位,我妈在以下简称当家的,我爸简称二当家的,但是我爸在我们家庭里的存在感可以忽略,所以大家记住,当家的指的是我妈就好了)

当家的在2000年的时候在我们县城经营了一家小药房,为了思考经营之道,当家的每天去附近的麻将馆一边打麻将一边思考如何把药店经营好,然后叫来了我表哥和我外婆来管理药店,通过在麻将馆的收入来补贴药店的营生(又扯到有点远了,还是聊内卷好了)

为了方便叙事,我把当家的这么多年经营药店的经历按照实现线简单的来个总结

第一阶段:2000年,药房里卖的都是品牌药物,例如 广州白云山板蓝根冲剂,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此时的状态是有点微利的。

第二阶段:类似广州白云板蓝根药厂直接把定价权设置的很低,同时其他药房也是成本价销售,板蓝根不再盈利,当家的引进了很多偏门的产品,什么海南感冒灵,深圳护肝片,石家庄妇炎洁,因为别人家没有,我们主推,所以此时状态还是有微利的。

第三阶段:为了增加盈利渠道, 当家的引进了“成人小雨伞”并且代理了某品牌下的用于诊所输液的生理盐水(叔当年经常对着成人小雨伞思考淫生,思考小雨伞包装盒的封面的模特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或者是中国人)。 生理盐水当时是真的暴利,但是很快被同行捅了一刀说当家的缺乏执照(那个时代市场混乱,包括任何销售生理盐水的药店很少有执照),所以赔了一波就不再接手生理盐水。

第四阶段:县城搞了一个药监局,成立当天,所有药房经营者过去庆贺,晚上当家的气冲冲的拖着个棉被就回来了,嘴里念叨着“他妈的一个破棉被耗了老子几万块钱"。。。。

第五阶段: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某天起床出去遛狗,都能发现隔壁街又开了一个药店,此时的生意难以为继,当家的提前进入了养老生活,把店面盘了出去。但是我们家族里还有个亲戚做的还不错,就继续经营着。

第六阶段:时间跨度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因为反复的封锁,作为半旅游城市的叔的老家,大街上都难以见到人影,人们控制消费,连买药的人都减少了很多,叔的家族里的这位最后的经营者也在考虑进入养老生活,佛系经营中。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你会看到很多亚马逊的影子

广州白云山板蓝根冲剂:就是公模产品。 行业发展期可以赚到钱,但是后期基本是平进平出。

生理盐水:就是我们常说的擦边球产品。 常在河边走,肯定要湿鞋。

药监局:就是类似欧洲vat、亚马逊广告费。 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

隔壁街的药店:就是你的各种竞争对手

最后击垮了我门家族最后一家药房的,就是疫情带来的消费能力下降。、

至于,成人小雨伞, 其实就是小雨伞(T-T)

亚马逊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跨境电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他已经不是普通人想想就可以逆袭的平台,要想活下去,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这几个月一直没写文章,因为不知道该写点什么了。

整个上半年,一向努力奋斗的叔,也变得佛系了,很多年没有打过的游戏,最近也捡了起来,每天开始逗逗鸟,遛遛狗,喝喝茶,看看报纸,参加一些附近的户外活动,像极了“繁忙的”公务员。

也许,我们真的因为亚马逊错过了太多,亚马逊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生活绝对不是只有亚马逊。

是时候过一些自己想要的生活了,降低欲望,甚至搬离这个城市。 你加班,是赔钱,不加班,也是赔钱,所以,加班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玩笑开完了之后,还是要走入正轨,正所谓,放荡的生活,不是为了放荡,而是为了迎接你接下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

总的来说,商业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从古至今,古人对于从事商业的商人行为,称之为经商。我们总能看到古人说,我要去经商了,即使在七八十年代的人们,也更喜欢经商这个词儿,但几乎没有听到古人说我要去创业了,也几乎没有听到现在的年轻人说我要去经商了。

老一辈把做生意说为经商,而年轻人喜欢说创业,区别在哪儿?仅仅是一个词吗?

筷玩思维()认为,这是整个商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竞争而已,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在大环境剧变的情况下不败于环境?这意味着,你是否能让变化为你所用,并如何在变化中迭代自己。

创业的根本在于“创”而不在于业

武汉某处商业街的转角位置有一家生意不错的Today便利店,A发现这家便利店生意不错,于是在该便利店隔壁又开了一家小卖铺,A从常规产品着手,销售同样的饮料、零食、日杂百货等。

从销售产品的角度看,A进入的是商业,是一名常规趋利的商人,而从创业的角度看,他有什么“创”的呈现?并没有!无论是产品价值、商业模式、盈利模式,A几乎都遵循着过往,毫无变化。没有了最核心的“创”,又何来创业的概念?

从标品行业回到非标的餐饮业,什么才是创业呢?

某商业街有三家米粉店,这时候又新开了一家米粉店,假设后来者的商业模式和之前类似,同质化竞争之下,可以说四家米粉店的日子都不好过。甚至也可以说,后来者是一位商人而不是一位创业者。

开业一段时间后,后来者开始思考,面对四家米粉店,消费者怎么选择呢?他发现,前三家仅仅是提供一份普通的米粉而已。这时候后来者找到了机会,从产品、价格、消费场景等方面给出了一个新的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后来者这时候终于成长为创业者了,他的行为从经商升级为创业。因为他在同质化的红海市场中,开创了一个新的机会点。这个机会点简单说就是价值。创业者,就是先创价值而后立业。

1)、创业者于消费者的价值

于消费者的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契合度。

在写字楼商圈,大量年轻的客群都想着更快出餐,假设这个商圈不够大,显然火锅店和人均过百的品类就不太适合;假设整条街都是川湘快餐,此时再新开一个类似食材、类似菜品、类似价格的快餐店也不适合。

所谓的消费者价值,就是以商圈为区域范围,在已有的消费选择中给出新的、更好、更差异化、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所谓的契合度与选择,就是让消费者觉得有理由在你这儿消费,并长期消费下去。

2)、创业者于品类的价值

这里说的价值可以用三个台阶来说明,第一个台阶是在商圈区域范围内让消费者看到你的价值,满足这个要求并不难,比如说某优质商圈没有星巴克,去开一个就行了。又比如说某地有一群上班族天天路过,则可能是一个好早餐店的位置……

第二个台阶是品类价值,比如说辣椒炒肉基本用的是普通猪肉,你是否可以用精选五花或者其它无公害猪肉呢?

又比如说,来成都旅行的人几乎都非吃火锅不可,但总有吃腻的时候,烤匠就从“不吃火锅就吃烤匠出发”,将烤鱼对标了成都火锅;棒阿菡钵钵鸡就将一个路边摊品类做出了品牌的呈现,并把客群锁定在喜爱四川美食的新青年们。

我们再来思考,吃火锅的人必点某个菜,你能否将重心聚焦在这个产品,做出独特的品类出来?如谭鸭血火锅、巴奴毛肚火锅等。

3)、创业者于行业的价值

且不谈黄太吉好不好的问题,黄太吉于品类的价值是将路边摊品类搬到一个新场景中,用互联网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整个行业都将目光放到了未被发现的小品类,继而推动了网红、互联网+这些新思维在餐饮业的落地。

再比如说小天鹅火锅,且不说小天鹅这样那样的问题,小天鹅火锅用鸳鸯锅开辟了麻辣火锅之后的另一选择,此后这个模式进入整个火锅业态,引发了全球火锅革命。

在筷玩思维看来,价值的三个台阶几乎就是判断创业者与否的初阶标准。

在变化中徜徉的商人们,你开了一家公司,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创业者

价值成了创业的初阶评判标准,这就意味着整个商业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

过去从商被称为经商,而现在从商的人们更喜欢用创业这个词儿,为什么呢?难不成是因为创业更好听?

从字面看,商业更重利益,经商基本不离“利字当头”,古人将经商放入“下九流”且不谈,在渠道时代,基本是看到了利益就能从商,比如说餐饮业过往以夫妻小店为主,只要一方做过几年厨师,出来自己开个餐厅完全没问题,说是经商毫不为过。

在当下的“大众创新”时代,落地了“万众创业”这个概念,大量的人往一个通道里面挤,大量的后人推动前人,大量不符合时代的门店开始更新或者倒闭,这时候,经商不再是以利益为主导,而是以价值作为机会点,各位餐饮产业链老板可以问下自己:我究竟创造了什么样的新价值?

没有新的价值,创业这个概念就无法落地。这几乎是对整个商业的重构,比如说,B2C时代走的是先有产品后销售的模式,近些年迭代出了C2B,大量的厂商开始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即使这种需求是变量、看似可控又不可控的。

逐渐的到现在,商人们不再说消费者,而是从“消费者”升级出了“顾客”这个词儿,这意味着,商家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与自己产生强关联(订单)的群体;同样的,“客户”这个词儿也升级为“用户”,以实际产品体验为维度重置了商家对消费者的视角。

从商业的角度看,过往的加盟商现在升级为城市合伙人,加盟商和品牌商是上下级关系,而城市合伙人从字面意思看,下级自主性更高了。

2)、假定你还在用过往的方式进入商业,意味着你是从业者而不是创业者

看似过往整个商业的生产结构至今自上而下都发生了变化,从业者的行为和定义也必定发生同步变化。过往开一家店你就是商人,开一家店就可以说自己在经商,而现在不可以,因为:你开了一家公司,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创业者。

打个比喻,A加盟了一家炸鸡店,由于全是总部管控,于是A就在门店负责炸鸡,由自己老婆负责收银和出餐,即使A炸鸡店的生意不错,那么A是创业者吗?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该店产生的价值是品牌方创造的而不是A自己,从行为的角度看,A充其量就是一个有着老板身份的炸鸡师傅而已。

再打个比喻,在一处新建的楼盘,C开了家便利店,早期由于缺乏竞争对手,C日子过的还不错,他虽然是老板,但由于不招聘员工,平时也就进进货,闲暇时候就打打游戏,这时候,我们将C称为“挂着老板头衔的营业员”,而非创业者。

在一段时间后,喜士多、Today便利店等大牌进来后,C小店的生意就明显下滑,这时候痛定思痛,为了突围,C从产品着手,以小众的进口商品、网红商品作为差异化成功立足,C开创了商圈内新的便利店的产品模型,这时候,C终于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对比分析后其实非常明显,经商在当下就是从业,在新的剧变浪潮之下,假定你还在用过往的方式进入商业,意味着你是从业者而不是创业者。从业型经商者是找到一个常规模式,遵循它然后获利,创业者是找到一个机会点,改变或者重构它以构建自身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环境升级、变化丛生,创业者手中的最强之矛与最强之盾

创业这个词儿,重点在于创,而不在于商,在于先价值而后利益。

在当下万众创业时代,一旦一个新的机会点冒出来,所有的“潜在创业者”就蜂拥而上,更别说传统行业了,传统行业问题更大,几乎是一锅水养一池鱼。

比如说酸菜鱼快餐崛起的这两年多,整个品类的入局者从沧海一粟到恒河沙数,虽然入局者不少,却少有从业者能给品类构建护城河,似乎从业者们更喜欢追随大众而非遵从创业的本质。

2013年,在互联网逐渐更受商业重视的时候,一撕得公司横空出世,该公司推出的拉链式纸箱直接颠覆了传统纸箱行业,之后,该公司的拉链纸箱从1.0版本逐渐升级和迭代,以服务企业端和消费端为主,更从环保的理念出发,拉链式纸箱成了新颖而有趣且更加环保的新包装材料。

再比如说捞王锅物料理用一本圣经管理企业,构建了爱的基因,其门店以手工操作为亮点,包括汤底也弃用了中央厨房走门店现熬的模式;李二鲜鱼火锅无论是在二三线城市还是已经进入的一线城市,都以“鲜”为主导,打造了人均不过百的高性价比模式;杨国福麻辣烫将路边摊麻辣烫品类拾起来,在不到3000家门店的时候,就斥资3亿自建可供给20000家门店的食品调味品研发生产基地……

创业时代已然到来,整个商业的逻辑看似被重构又看似一成不变,一方面是大竞争到来让所有看得到的蓝海变成了红海,另一方面,红海之中又好像隐藏着巨大的机会点,如纸箱行业几十年、数百年不变而“一撕得”却能撕开整个红海,又比如说在一片料理包锅底、甚至老油锅底的火锅行业,捞王锅物料理用门店现熬的方式突围。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红海之中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从业者思维的经商模式不会有机会,唯有创业者才能抓住红海的突破口。

在红海翻腾的当下,能否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能否为品类创造价值、能否为行业创造价值,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入口而已,比如说日渐式微的黄太吉和小天鹅等,在符合价值的三个台阶之后,还得看创业者是否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构建了护城河。

在餐饮行业,这个护城河是什么呢?可能是文化,可能是食材秘方和烹饪方式,也可能是某个独特的体验场景,更可能是某个IP……

但无论是什么,这个护城河一定要够深、够宽且能持续迭代和进化,否则,“后来创业者”批量涌入,一旦护城河被攻破,你就从创业者跌落到从业型的经商者,直到被淘汰出局。

这不应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在一个不变且难以攻破的传统红海市场,从业者找不到机会摇摇头走开了,这时候,创业者走过来撕破了一个小口儿,从消费者价值出发逐渐上升到了品类价值,最终重构了整个行业的经营逻辑,但对于创业者来说,价值呈现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趁手武器而已。

创业者要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活下来,除了有长矛还得有盾牌,这个盾牌就是企业的护城河。从业型经商模式已成过去,唯有创业者长存。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假设再有自标“创业者”的人说,“失败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你就可以说,“你根本就不是创业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朋友合伙开的店现在要退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