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业绩增长883%的上市公司?

摘要:今年的前三季度已过去,与LED显示行业相关联的多家上市企业的三季报陆续出炉。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供需关系趋于缓和,许多企业业绩有所回升,一起来看看具体表现:

    今年的前三季度已过去,与LED显示行业相关联的多家上市企业的三季报陆续出炉。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供需关系趋于缓和,许多企业业绩有所回升,一起来看看具体表现:

LED显示量产基地,第1期投放期为年,预计2022年达产后产能将达到:自发光模组1600kk组/月,背光模组20000套/月。此外,国家能源集团生产运营协同调度信息化系统项目以及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项目,意味着市场对于利亚德Micro LED的认可,也意味着批量订单已经出现。

    据了解,营收下滑主要是夜游和文旅板块由于项目结算推迟导致确认收入减少,海外疫情原因导致海外收入持续下降导致。净利润下滑除受营收下滑的影响外,夜游和文旅项目毛利率下滑也是另一原因。

    据了解,洲明科技通过在全国31个省市开展“星火计划”、“燎原计划”及“渠道共进会”,大力推进渠道下沉与渠道赋能整合,并在研发人员、研发费用方面增加投入,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增加约883万元,致使营业成本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公司业绩表现疲软,但积极参与投资及筹资活动。例如,洲明科技投资10亿元的Mini LED显示产业基地正式投产,在福永总部与大亚湾基地新增8条Mini LED显示智能化产线,全面扩充产能;2020年1月,公司曾公告计划投资22亿元用于建设中山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布局Mini LED的研发及量产等。

    公告显示,为应对疫情影响,抓住市场新机遇,艾比森聚焦中国市场,把在欧美、日本的高标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带回中国市场,调整销售结构,提升市场占有率,主动下降毛利率约三个百分点。

    艾比森启动CD337项目,建立覆盖全国337个地级市的经销商渠道,累计增加费用近5,000万元,导致公司费用率提升。

    此外,艾比森持续增加各种战略投入,包括针对不同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产品管理、产品研发、市场策划、销售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引进投入,IT系统建设等,对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联建光电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95,477,319.64元,同比下降6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8,207,579.53元,同比下降987.10%。第三季度营收304,784,765.46元,同比下降60.45%,环比增长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841,916.27元,同比下降905.83%。

    据了解,联建光电今年为多个大型项目提供LED显示屏解决方案,获得好评。公司表示,将紧紧抓住市场机遇,未来业务发展及战略布局紧紧跟随从小间距到Mini & Micro LED的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合作开发、自主研发等方式,布局Mini/Micro LED领域市场,并持续关注新技术(如裸眼3D、AR/VR、GOB、影院LED显示等)的发展方向,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支持业务持续增长。

雷曼光电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6,700,355.88元,同比下降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3,218.50元,同比下降98.48%。第三季度营收263,842,355.87元,同比增长4.25%,环比增长1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44,264.37元,同比下降122.63%。

    报告显示,公司近年来境外收入占比较高,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海外销售订单部分延迟出货,客户需求下降,导致营收下滑;同时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的影响,收益有所下降。

    为抓住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机遇,快速实现国内市场覆盖,雷曼光电在全国六大片区设立营销中心,加大重点人才引进,费用率有所上升,国内事业部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3.9%。

    报告期内,雷曼光电重点加大基于COB技术的Micro LED超高清显示国内市场各细分领域的覆盖,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9.6%,基于COB技术的Micro LED超高清显示业务前三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9.3%,其中国内市场较上年同期增长70.0%,国内显示市场份额有效提升,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奥拓电子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6,610,006.06元,同比下降3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03,623.76元,同比下降84.18%。第三季度营收260,782,829.23元,同比下降34.70%,环比增长14.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71,967.12元,同比下降84.46%。

    报告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项目实施延缓,LED显示业务出口收入同比减少;受智慧照明行业调整和宏观政策影响,智慧照明业务收入同比减少。由于近期人民币升值,美元汇兑收益同比减少约1300万元。

    为应对疫情等影响,公司积极研发、推广金融和电信行业防疫大堂助理等智能网点产品、远程会议显示系统、Mini LED智能会议一体机等产品。同时,通过调整市场策略,积极开拓金融科技业务和LED应用国内业务,丰富销售形式,拓展销售渠道,以降低疫情的不利影响。

    解读:疫情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六家LED显示屏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下降。LED显示屏国外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加上为应对疫情所开拓的新业务、新渠道正处于成长期,尚未带来显著的收益成效,而LED显示屏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及开拓所需的成本费用增加,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

    报告期内,东山精密印刷电路板、触控显示模组业务占其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2.02%和15.28%,前者同比增长28.15%,后者同比下降7.83%。LED器件方面,本报告期内所得营收同比下滑26.41%。通信设备组件及其他产品,在当期所的营收与去年同比增长19.22%。

    据了解,木林森今年加快扩大产能建设,投资金额增加。8月,木林森全资子公司与深圳远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Mini LED背光及显示模组研发投产项目展开合作,加快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速下滑,对LED行业尤其国星光电封装主业所在的细分行业冲击较大,其产品国内外订单需求呈阶段性急速收缩,产品终端应用市场内销比例扩大,为抢占疫情期间国内市场的需求份额,国星光电策略性下调部分核心产品价格,加之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导致同比下滑较大。

    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精细化管控,积极提升经营质量,汽车经销业务利润同比增加;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同比下滑49.09%;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1.34%,主要是本期确认转让丹阳信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的收益。

    据了解,LED封装业务由兆驰光元主导,目前已覆盖LED背光、LED照明和LED显示三大领域。兆驰光元曾挂牌新三板,近几年业绩表现强劲,正在筹划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在江西证监局辅导中。

    据了解,瑞丰光电主营业务为LED封装技术的研发和LED封装产品制造、销售,今年下半年订单逐渐恢复,产能利用率上升。

    据了解,聚飞光电半导体封装业务现阶段光器件的封装占比较大,同时在分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积极拓展高端封装及组件。

    解读:七家LED封装企业中,除国星光电外,第三季度营收较上一季度均实现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显示屏供需关系得到改善,需求有所增加,导实现营收增长意味着行业将持续恢复并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三安光电本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较上期期末数增加56.7亿元;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多,研发投入费用比例增加。

    今年6月,三安光电在LED微显示技术领域建立与TCL华星的合作,在厦门建立联合实验室,加速微LED技术的试制和商业化。

    乾照光电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62,299,270.45元,同比增长2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0,531,992.61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其中第三季度亏损62,900,769.79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

    据了解,其他收益同比下滑46.33%,主要系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影响所致。投资收益同比下滑162.58%,主要系上期处置联营企业确认投资收益影响所致。

    在行业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华灿光电LED芯片产品平均价格逐步企稳,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大幅好转,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第三季度扭亏得益于年初公司管理团队调整后带来的一系列战略转型,包括精细化公司治理,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与产业链下游深度合作等。

    据了解,在产品结构方面,华灿光电大大提升Mini/Micro LED等新兴显示产品、高端背光产品以及高光效照明产品的占比。

    据了解,士兰微子公司士兰集昕公司8英寸芯片生产线仍处于特色工艺平台建设阶段,2020年前三季度持续在高端功率器件、高压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发上加大投入,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在产品营收方面,士兰微的营收增加主要是因为各类电路新产品的出货量明显加快,今年底集成电路的营业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提高。

    近期,聚灿光电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获证监会批准。在此次非公开发行中,聚灿光电拟募资10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高光效LED芯片扩产升级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中高端 LED 蓝绿光芯片、Mini LED芯片年度平均销售收入合计57347.64万元,年度平均利润总额合计9403.17万元。

    解读:五家LED芯片企业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与上一季度相比均实现增长,而前三季度净利润除聚灿光电外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或亏损。2020年前三季度出现“投资热”,上游LED芯片企业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据统计,2020年LED芯片企业投资金额已超过165亿元,致使企业净利润受到影响。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2020年前三季度,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LED显示行业经济状况有所恢复,供需关系逐步缓解,虽净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大部分企业营收实现增长,行业发展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在第三季度一系列的产业布局上,LED显示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将有望于年底实现进一步增长。

}

(GE)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季度营收为171.1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4.9亿美元。季度净亏损27.98亿美元,去年同期录得净利润62.33亿美元。工业部门营收163.29亿美元,同比降低13%;资本部门营收8.78亿美元,同比增长5%。按具体业务划分,发电业务营收39.21亿美元,同比下降3%;可再生能源业务营收3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航空业务营收49.92亿美元,同比下降28%;医疗业务营收43.09亿美元,同比下降9%。

(Siemens)公布截至3月底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集团营收在可比基础上大幅增长9%,达到147亿欧元(约180亿美元)。实体业务调整后的EBITA大幅增长31%,达21亿欧元。第二季度净收益为24亿欧元,超过了2020财年同期净收益6.97亿欧元的3倍,其中包括出售弗兰德所获得的约9亿欧元的一次性收益。数字化工业集团营收在可比基础上增长14%,达40亿欧元。智能基础设施集团营收为36亿欧元,在可比基础上增长6%。交通业务营收在可比基础上增长3%,达23亿欧元。

三菱重工(MHI)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营收36999亿日元(约340亿美元),上年为40413亿日元。净利润406亿日元,上年为871亿日元。其中,电力系统业务营收15460亿日元,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营收6372亿日元,物流、热力和传动系统业务营收8603亿日元,航空与防务业务营收7021亿日元。

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季度集团营收65.26亿欧元(约79.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能源管理业务营收49.49亿欧元,工业自动化业务营收15.77亿欧元。

Energy)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营收64.84亿欧元(约79.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7.8亿欧元。当季调整后的EBITA利润1.97亿欧元,上年同期为8800万欧元。当季净利润3100万欧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42亿欧元。

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54亿元(约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1亿元,同比增长7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4亿元,同比增长108.03%。

瑞士电气设备制造商ABB公司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69.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2.16亿美元。净利润5.0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76亿美元。其中,电气业务营收31.4亿美元,运动控制业务营收16.67亿美元,流程自动化业务营收14.07亿美元,机器人和离散自动化业务营收8.53亿美元。

Electric)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财年营收41914亿日元(约383亿美元),上年为44625亿日元。营业利润2301亿日元,上年为2596亿日元。净利润1931亿日元,上年为2218亿日元。其中,能源与电力系统业务营收12703亿日元,工业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12486亿日元。

(Toshiba)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净销售额30544亿日元(约279亿美元),上年为33899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1044亿日元,上年为1305亿日元。全年净利润1140亿日元,上年净亏损1146亿日元。其中,电子设备和存储业务净销售额7113亿日元,基础设施业务净销售额6709亿日元,建筑业务净销售额5452亿日元,能源业务净销售额4932亿日元,零售和印刷业务净销售额4106亿日元,数字业务净销售额2217亿日元。

(Johnson Controls)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第二财季业绩。季度净销售额55.9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4.44亿美元。季度净利润3.4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3亿美元。

(EATON)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季度销售额为47亿美元,同比下滑2%。其中,电气产品业务集团美洲地区销售额为16亿美元,同比下降9%。电气产品业务集团全球其他地区销售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液压业务集团销售额为 5.61亿美元,同比上涨11%。宇航业务集团销售额为5.19亿美元,同比下跌24%。车辆业务集团销售额为6.54亿美元,同比增长9%。eMobility车辆电气化业务销售额为8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

艾默生(Emerso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季度净销售额41.6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4.31亿美元。当季净利润5.17亿美元,上年同期5.61亿美元。

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255.63亿元(约40亿美元),同比增长73.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482.68%。

(Parker Hannifi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当季净销售额37.4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7.02亿美元。当季净利润4.7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67亿美元。

(TE Connectivity Ltd)公布截至2021年3月26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季度净销售额37.3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1.95亿美元。当季净利润5.06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56亿美元。

村田制作所(Murata)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营收16302亿日元(约150亿美元),上年为15340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3132亿日元,上年为2532亿日元。全年净利润2371亿日元,上年为1830亿日元。

公司(Nidec Corporatio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营收16180亿日元(约149亿美元),上年为15348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1600亿日元,上年为1085亿日元。全年净利润1220亿日元,上年为584亿日元。

京瓷(KYOCERA CORPORATIO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营收15269亿日元(约140亿美元),上年为15990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706亿日元,上年为1002亿日元。全年净利润902亿日元,上年为1077亿日元。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Atlas Copco)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订单增长至304.68亿瑞典克朗,有机增长18%。收入增长4%至260.21亿瑞典克朗(约31.5亿美元),有机增长13%。当季利润41.17亿瑞典克朗,上年同期为38.4亿瑞典克朗。

特灵科技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季度净销售额30.1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41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3.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54亿美元。

阿尔斯通(Alstom)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0/21财年业绩。财年销售额87.85亿欧元(约108亿美元),上财年为82.01亿欧元。全年调整后的EBIT利润6.45亿欧元,上财年为6.3亿欧元。财年归属于集团股东的净利润2.47亿欧元,上财年为4.67亿欧元。

维斯塔斯(Vestas Wind Systems A/S)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当季营收19.62亿欧元(约2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2.35亿欧元。当季亏损5700万欧元,上年同期亏损8000万欧元。

安费诺(Amphenol)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季度净销售额23.7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62亿美元。当季净利润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42亿美元。

富士电机(Fuji Electric Co., Ltd.)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净销售额8759亿日元(约80.54亿美元),上年为9006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486亿日元,上年为425亿日元。全年净利润419亿日元,上年为288亿日元。

(Rockwell Automatio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季度总销售额17.7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81亿美元。当季净利润4.15亿美元,上年同期1.32亿美元。

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8.7亿元(约16.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59.9%。

欧姆龙(OMRON Corporatio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净销售额6555亿日元(约60.3亿美元),上年为6780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624.8亿日元,上年为574.6亿日元。全年净利润433亿日元,上年为749亿日元。

发那科(FANUC)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净销售额5513亿日元(约50.7亿美元),上年为5082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1125亿日元,上年为883亿日元。全年净利润940亿日元,上年为734亿日元。

基恩士(KEYENCE)公布截至2021年3月20日的财年业绩。全年营收5381亿日元(约49.5亿美元),上年为5518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2767亿日元,上年为2776亿日元。全年净利润1973亿日元,上年为1981亿日元。

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为68.22亿元(约10.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2亿元,同比增长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7亿元,同比增长18.85%。

(Caterpillar)公布业绩,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119亿美元,去年同期106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40.11%。

农业机械巨头迪尔(Deere & Company)公布截至5月2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季度总销售额营收120.5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2.53亿美元。当季净利润17.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66亿美元。

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654.71亿元(约102亿美元),同比增长67.88%;净利润33.44亿元,同比增长61.97%。

小松(Komatsu Ltd.)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全年净销售额21895亿日元(约201亿美元),上年为24449亿日元。全年营业利润1673亿日元,上年为2507亿日元。全年净利润1062亿日元,上年为1538亿日元。其中,2021年1~3月合并财报净利润为2020年同期的2.2倍,达到402亿日元。营业收入增长10%,达到6762亿日元(约62.2亿美元)。

(Cummins)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季度销售额60.9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0.11亿美元。当季净利润6.0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11亿美元。

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当季营业收入为333.28亿元(约52亿美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为55.38亿元,同比增长146.16%。

Corporation)公布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季度营收5376.86亿日元(约49.4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395.42亿日元。季度营业利润777.23亿日元,上年同期为304.58亿日元。当季净利润520.41亿日元,上年同期为207.56亿日元。

披露业绩,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9.8亿元(约39亿美元),同比增长80.4%;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82.4%。

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90.50亿元(约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6亿元,同比增长13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增长157.79%。

日本重工企业IHI集团(IHI Corporation)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财年营收11129亿日元(约102亿美元),上年为12632亿日元。财年营业利润279.61亿日元,上年为478.59亿日元。净利润130.93亿日元,上年为82.04亿日元。

(Hitachi)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业绩。财年营收87291亿日元(约798亿美元),上年为87872亿日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4951亿日元,上年为6618亿日元。净利润5016亿日元,上年为875亿日元。其中,建机营收8133亿日元(约74.8亿美元)。

推荐一个电气机械行业资讯账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全球主要电气、机械等工业企业每季度财报汇总,点击阅读原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什么时候披露年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