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类破坏地球,那么人类活在地球上的的意义是什么?

1.生态效率2.环境规划3.环境问题4.A声级5.环境代价6.某区域等标污染负荷7.可更新资源 8.土地盐渍化 9.非特异性损害10.光污染 11.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12.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 13.自然保护区 14.食物链 15.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16.自然资源 17.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18.大气污染 19.BOD  20..需氧污染物 21. 环境质量 阳伞效应  53. 除尘装置的分级效率 55. 危险废物处理的固化法 56. 可更新资源 57. 环境激素58. 清洁生产 59.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59. 环境/生态环境59.重金属土壤背景值 60. 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61. 富营养化/赤潮 62.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63. 环境代价64. 重金属迁移  65环境影响评价 66. 环境激素 67.

1.什么是热污染?人类活动从哪些方面影响环境造成热污染?
2.何为等标污染负荷?简要说明如何确定一个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
3.固体废物的主要利用途径有哪些?
4.什么是环境容量?影响环境容量大小的因子有哪些?

5.大气污染事件大都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6.什么是环境容量,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7.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8.何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9.大气污染怎么进入植物体内的?它对植物产生的危害的种类和症状是什么?
10.何为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有何异同?
11.园林绿地衰减噪声的机理是什么?
1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管理的“三化”的目的各是什么?如何实现?
13.化石燃料开采、运输、加工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有那些的?

14.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自净过程

1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

16.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7.温室效应成因及其危害

18.电除尘器的原理及优缺点

19.我国生态平衡失衡的标志和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

20. 水体污染的类型及其特点

21.食物链对环境的影响

22.人体对环境致病基因的反应过程

23. 污染物质迁移的类型

24.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25.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26.试用公式表示声波的声链(C)、波长(λ)、周期(T)、频率(F)之间的关系。

27.交通工具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8.环境质量评价从时间上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29..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哪几种?

30.环境污染物有什么特性?

31. 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个方面介绍主要的废水处理方法

32. .环境污染物有什么特性?

33. 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哪几种?

34. 交通工具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5. 分析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有何不同。

36. 当前的主要环境污染物和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37. 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

38. 光化学烟雾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征,最终产物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39. 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40. 当前的主要环境污染物和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41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以下是2009年浙江大学环境学考研试题

42.论述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及它们体现在了哪些法规中。(15分)
43.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亲脂性异源物质往往比亲水性异源物质更具有毒害性,举例说明。(15分)
44.什么是BOD和COD,它们的差值和比值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为什么在测定中一般用BOD5代替BOD。(20分)
45.论述环境监测的技术程序。(20分)
46.土壤污染物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农作物安全有什么影响。对于土壤污染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20分)
47.与好氧处理系统相比,厌氧处理系统有什么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25分)
49.什么是酸沉降。为什么说酸沉降能减轻大气污染。从对土壤和水环境污染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说酸沉降是把短期的大气污染变成了长期的污染。(25分)
50..为了实现2008年绿色奥运,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10分)

以下是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环境学概论考研试题

51. 简述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与保护途径。(10分)

52.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15分)

53.根据噪声污染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体现控制噪声污染。(15分)

54.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试述其成因及主要调控措施。(15分)

55.大气中有哪些主要污染物?简述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机理。(15分)

56.试述煤炭在开采、运输、堆放、燃烧各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20分)

以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9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环境科学概论

57.《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是谁?内容主要讲什么

58.大气臭氧层在什么位置?近年来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1.试论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异同。

2.热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3.废水水质指标主要有哪些?并选六种指标说明当这些指标不满足排放要求时,分别可考虑用什么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4.
什么是酸雨?并简述其成因及主要控制途径.

当前的主要环境污染物和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水体污染?简述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

6.什么是噪声?简述噪声的特征及噪声的控制技术。

7.简述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自净作用。

8.简述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9.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有那几种方法?
10.简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1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12. 简述我国城市河流环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13.试比较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异同(污染源及污染物转化过程、气象条件、危害性)

14.何为飘尘?简述飘尘的危害性,简要介绍工业废气除尘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特点15.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16. 何为白色污染?简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主要管理及技术对策

17.何为环境激素?简述环境激素污染的主要危害性

18.何为土壤环境容量?简要介绍目前我国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试述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林业生产的利弊

19.何为生物多样性?简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0.试述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企业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

21.论述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是环境保护的两种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

22.论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试论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 2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5.分析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有何不同。

26.分析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以后河水中溶解氧变化的一般规律。27.论城市环境。

27.人口增长对资源影响模型

28. 煤从开采到燃烧过程中的硫的变化

29. 谈谈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冲击

30、从环境角度看,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模型。

31. 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原因及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32. 试述环境科学出现的社会和科学背景?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试从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讨论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景?

33. 请从环境的时-空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讨论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科特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向?

34.分析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5. .什么叫区域环境?试述区域环境的研究方法?对于一个拟开发的地域,如何根据该地域的地质环境基础评价其环境承载能力?如果未曾接触过这方面的问题,你仍然可以利用你的知识来设计一个调查与评价的方案。

36. 请从环境的时-空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讨论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科特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向?

37. 试述环境科学出现的社会和科学背景?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试从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讨论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景?

38. 简述历史上人类环境观的变化

39. 正确理解废物与资源的辨证关系对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40.分析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41. 论述环境管理的概念

42. 论述控制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及有效办法

43. 论大气酸化(40分)

44. 论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5.  什么是绿色壁垒,环境管理和国际贸易的作用和影响 ?

46.为更好的保护我国环境 发展国家贸易 从环境管理角度论述我国应制定怎么样的对策

47.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的流域规划中的应用及其主要前景

48.企业内部的环境审计活动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中的作用

49.请举例说明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50.近年来全球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候变暖趋势加重,试述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51.试述2010年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防治对策。

52.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与综合防治措施。

53.论述水体富营养化及防治措施。

54.如何设计环境规划方案。

55.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

56.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57.述氮氧化物及氟氯烃类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

58.环境功能区划中将水体分为几类?其中二类和三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分别是什么?

59.试述农业污染是我国最严重的污染之一。

60.试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61.论述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是环境保护的两种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

62.论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 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 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 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 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 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 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 小片治理, 大片加重; 上游流失, 下游淤积; 灾害加剧, 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 增长了38%, 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 使耕地表土流失, 带走大量营养物质, 降低土壤肥力, 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 据估计, 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 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 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 既危及行洪安全, 又降低水库库容, 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 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 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 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 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 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 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 简称土地沙化, 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 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 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 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 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 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 耕地减少, 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 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 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 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 自1957年以后,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 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 进入90年代, 更由于大搞“ 开发区”, 占地多达1100万亩。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人均耕地从1952年的
2.82亩下降到1995年的1.18亩。人口、耕地的逆向发展, 一方面形成中国农业极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极低的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 对相对贫乏、潜力有限的耕地资源造成持久的压力。因而带来对土地的掠夺性索取, 重用轻养, 过分消耕地力, 造成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4) 森林资源不容乐观
中国历史上曾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经历代的砍伐破坏, 中国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林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清查(1984— 1988), 我国森林面积为12465万公顷, 覆盖率12.98%,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为31.1%); 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14公顷,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 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30立方米,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我国森林的大量砍伐与农村能源的缺乏有很大关系。我国农村生活用能以非商品能源( 薪柴、结杆) 为主。全国每年消费的3亿多立方米木材中, 约有1/3用于烧柴, 仍不能满足农村基本生活用能的需求。因此,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否则为满足基本需求而大规模砍伐森林的现象将会停止。
森林是维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发展的生态屏障, 具有改变和调节局地小气候, 防风固沙, 保存物种等多项生态功能。而森林资源的日益丧失, 将使其生态功能减弱, 进而引起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的加剧, 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
5) 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我国草地资源约4亿公顷, 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可利用面积43亿亩, 其中北方草地33亿亩; 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不足4亩, 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天然草地的自然条件比较差, 草地的生产力较低, 其中, 中质低产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近1/4, 段质低产草地21.3%, 并且存在着退化、沙化和盐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 对草原掠夺性的粗放经营, 破坏了草地生态平衡, 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恶化,50年代以来, 国家对草场畜牧业投入甚少, 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是发展趋势, 草原严重退化面积9000多万公顷, 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 且以每年130万公倾的速度退化, 全国平均产草量80年代比60年代下降了30— 50%。此外鼠虫害肆虐草原, 牧草损失严重。对草地的过度放牧, 重用轻养以及盲目开垦, 不仅使草地生态退化难以逆转, 还严重影响起畜牧业的发展。
6) 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我国的生物资源相当丰富, 拥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 陆栖脊椎动物超过2300种, 生物多样性具世界第八位。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过渡捕猎、捕捞等, 使我国大量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种群数量减少, 很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据估计, 我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 20%处于濒危状态, 高于世界10— 15%的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它具有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含义。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的关系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 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成为未来生态保护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就保存了其生存的环境。
7)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忆立方米, 居世界第6位, 年均河川径流量约2.7万亿立方米, 人均径流昨不足2300立方米, 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 全国水资源的82%集中在耕地仅占全国36%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水资源的短缺对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影响很大, 短期内难以缓解。
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 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 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 平均日缺水1000万吨以上, 其中100多个城市供水矛盾突出,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亿元; 在农村, 每年因缺水而不得不缩小灌溉面积和有效的灌溉次数, 受旱面积2000万公顷, 造成粮食减产, 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我国一方面水短缺, 另一方面浪费严重, 占农业用水绝大部分的灌溉用水的效率一般只有25-4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 单位产品的用水量高出发展国家几倍到几十倍。同时, 水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水资源的紧缺。今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 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限制因子。
8)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损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以旱涝灾害威胁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 旱涝灾害频繁, 历史上平均每两年发生较大旱涝灾害各一次。1949年以后, 我国灾害发生次数增多, 频率加快, 危害加重, 这与人类各种不合格开发活动导致自然生态失衡有密切关系。

1) 乡镇工业环境污染迅速蔓延
1978年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企业数量增长了十倍多。与此同时, 不少乡镇工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资源的合理应用与环境保护, 造成农业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由点到面, 迅速蔓延。
由于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 与农业生态系统联系密切的特点, 且大多采用城市淘汰的落后技术或从事污染密集型行业粗放经营, 对农村环境破坏显著, 局部地区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最新的乡镇工业污染调查显示,1995年全为乡镇工业污染源121.6万个, 比1989年增加了一倍多, 其排放的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法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全国的44.3%、23.9%、50.3%和89%, 其发展趋势之迅猛、影响面之大、后果之严重、治理难度之大, 已使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 农业化学物质污染形势严峻
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品的使用是我国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 但目前, 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所造成的农业自身污染在我国农业环境总体影响中已占相当比例。
3) 整体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城市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也是工业、人口、污染物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从总体看,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城市供水能力、绿化面积水处理能力等成倍增长, 但相对于城市发展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 不论是绿地覆盖率, 还是“ 三废” 处理能力, 水平都很低, 城市环境问
题相当严重, 整体情况没有改善,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发展。
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 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污染呈加重趋势, 工业发展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城市地成水污染严重普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全国城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 以法和酸雨危害最重, 污染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其特点是北方重于南方, 冬春季重于夏秋季, 大中城市重于小城镇。废气、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上升。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 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逐年增加, 一些特大城市中, 氮氧化物开始成为首要污染物, 在煤烟型污染上又迭加上石油型污染, 城市汽车的快速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估计随着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这种污染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日美术界增加, 综合利用率低下。1995年,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 不包括乡镇工业) 为6.4亿吨, 比1981年增长了71%, 综合合利用率仅为40%左右, 历年积存量为66.4亿吨, 人均5.5吨, 土地约5.54万公顷。我国排放的有毒有害废弃物, 大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处置, 不断增长的有毒在害废弃物, 将成为替在危险。
上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问题, 形成了中国顺利进入下世纪乃至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巨大障碍, 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必须把治理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把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基本内容。

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既有客观的因素,比如,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另外,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居

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等;但更多的原因还来自于环保责任的缺席。

在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从而,为了吸引资金特别是外资,不惜牺牲环境,把各种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统统照单全收。从环保责任来说,虽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虽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可面对淮河上百公里污染团等环保事件,至今并未见到有哪位市长、县长主动承担责任。这与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追究相距甚远。

}

人类文明一旦走向终结,哪种生物将会取代人类统治地球?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人类虽然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但不可能永久存在于地球。地球诞生至今已经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目前人类所处的时代正是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期,谁也无法保证,人类文明永远不会迎来终结。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统治了上亿年的恐龙,不就在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之后,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吗?

一旦人类消失了,哪种生物将会统治这个星球呢。许多人会很自然的想到黑猩猩,因为黑猩猩是除了人类以外,智力最好的陆地生命了。但是,猩猩到什么时候也还是猩猩,不可能拥有统治地球的能力。猩猩的那点智力还不足以对地球上的生命实现统治。

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知道,人类是如何灭绝的?

这个问题很难,因为以人类目前对地球的统治力,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威胁到人类的地位。无论是全球变暖,空气污染还是粮食问题,都不足以让全人类发生像当年恐龙一样的灭绝。科学家分析,导致人类灭绝的事件可能有三种,我们在每一种情况下,都对地球未来的统治者进行下分析。

第一种,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是当年恐龙的灭绝方式。如果在人类具备殖民其他星球的能力之前,有一颗人类无法解决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地球,的确会引发人类及地球生命的大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生命将会迎来漫长的恢复期,生命力更强的小型哺乳动物将会占据生物链的上风,因为它们的天敌都已经差不多灭绝了。地球将会是小型啮齿动物的天下。经历过漫长的恢复期后,地球生物链将会重新建立,站在生物链顶端的生物可能还会是大型的哺乳动物。

第二种,外星人袭击地球。

外星人是否存在,他们的科技水平是否领先于人类?一旦外星人光顾地球,宣布将与人类争夺地球的统治权,那么人类很可能将迎来灭绝的危险。一旦外星人取得了成功,那地球的统治权毫无意外的将属于外星人。

如果人类之间爆发核大战,人类毫无疑问将会迎来一个核冬天,人类文明也将随之倒退,甚至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可能不存在有统治能力的生物了,所有的生命都在苟延残喘。在这种情况下,老鼠将会在众多生命中脱颖而出,因为老鼠具备很强的耐辐射能力,而且繁殖能力超强。

老鼠可能在辐射条件下迎来新一波的进化,比如体型变大,攻击性变强等,成为一个阶段内,地球实质的统治性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为什么爱因斯坦预言人类(地球)2060年毁灭,你们相信么?

这样的预言,能使人类互爱与珍惜。

脑残者肯定相信,有些人巴不得这个星球早日毁灭,好让他们统治这颗星球,曾经的玛雅文明,神预测,这颗地球在本世纪初就不存在,并精确到年月日,当时的有些愣头青相信了它的神预言,提前消费,大把花钱,更有神者让制造商给他们定制了一艘玻璃钢船,事实捉弄人,这颗星球还在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科学我们应该相信,但星球的运转,以我们人类现有的科技还搞不清楚,不能因为是名人的预言,我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爱氏的预言,也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根据自身局限的知识作出的,这实际上是在提醒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要过分掘取,更不可能毁坏这颗星球,要按自然法则办事,适应环境适宜生存。我相信2060后,这颗星球还是这颗星球,但随着人口的膨胀,地球肯定会改变模样,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善待地球。

我不相信!既然是预言,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前些年不是传说玛雅人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这不都过去十来年了吗?全世界有哪一个人因为这个预言伤到一根毫毛了吗?再说,这个预言本身就具不确定性,有说是爱因斯坦的预言,也有说是牛顿的,还有说是刚刚去世不久的霍金,虽然没有一一求证,但是我敢很肯定的说,那是不可能的事。

假如这几位大佬都预言过,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预言,都是在他们当时的那种社会现状,和世界局势而预言的。比如说原子弹的出现,很可能因为世界的几大阵营之间的矛盾,而动用原子弹让世界毁于一旦。也有可能是根据圣经中的世界末日说,而推算出来的,这就更不可信,圣经本来就是一种宗教学说,属于迷信范畴,现代人更不该相信。当然在那个年代,世界上多地发生瘟疫、自然灾害等等,都会让人们想到,世界好像末日来临的感觉。

所以世界末日的预言出自那个年代,是顺理成章的事,尤其是这些名人的预言,更让人们深信不疑而流传至今。就比如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能掐会算的名人,他们基本都是按照当时的社会想象,推算预估出来的所谓,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神算,到现在就没有几个准确命中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会永远生存在地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