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有哪些气候特点?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

【甲】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并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由于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故二十四节气也就以这一带为依据建立起来。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二至和二分这四个大节气。当时是利用土圭(一根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测量日影的长短来确定的。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最长的一天是冬至;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季节变换中,土圭影子适中,昼夜平分的那两天就是秋分和春分了。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四季。到秦汉年间,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物候、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同时对同纬度的日本、韩国、朝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乙】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很有特点,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又称八位,其命名令人一目了然。另外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和作物的长势及成熟情况,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还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十二个节气则反映了降水现象、气温的变化以及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从以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中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         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当然,我们必须关注的是两千年的气候变迁,其实用性有所下降。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有差异,东西各不同。故陆游诗里对此有点睛之句:A 还由于同一纬度高度不同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因素,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难怪诗人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B ”

    【丙】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中国人善于遵从自然之令,来调整农业生产和生活。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在大部分地域,节气还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因之而产生的民俗、民谚,已然成为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如“C ”又如柿子有润燥止咳的作用,因此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一说。与此相似的习俗,可谓林林总总,诸如立春吃春卷,立秋贴秋膘,冬至吃饺子……一年365天,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也不再是机械、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每过15天,生活这个舞台的背景就会被更换一回,那是鸟飞鱼跃,绿满窗前,天心月圆。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诗:“D ”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二十四节气?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

2.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在【乙】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空。

3.根据下列各句内容,请分别选择填入文中ABCD四处。

①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正盛开。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

2020小暑是哪天?2020年小暑节气是在2020年7月6日,星期一,农历五月十六,今年的小暑节气后一天就是高考第一天,所以要参加高考的考生们要注意防暑哦!

2020年小暑节气是在2020年7月6日,星期一,农历五月十六,今年的小暑节气后一天就是高考第一天,所以要参加高考的考生们要注意哦!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个特点。

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

芒种是什么时候?芒种节气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啊?二十四节气有哪些节气因为有节气歌的原因,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要说到具体的每一个节气是什么时候,每个节气有什么意义,那么就很多人都是除了几个热门的节气对秋天的节气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今天起名网为大家介绍芒种节气是几月几日相关的问题,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芒种节气。


芒种(Grain in Ear)今年是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一。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历法的节日,即通俗所说的阳历,大概在每年的6月5日或者6日,其时太阳位于黄经75°。“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下面给大家汇总了了接下来几年的芒种时间表。

芒种是哪天之2016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下面大家再来看看今年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什么时候吧。

  阴历日期:腊月(小) 廿六 星期四

  2、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雨水

  阴历日期:正月(大) 十二 星期五

  3、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惊蛰

  阴历日期:正月(大) 廿七 星期六

  4、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春分

  阴历日期:二月(小) 十二 星期日

  5、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清明(假)

  阴历日期:二月(小) 廿七 星期一

  6、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谷雨

  阴历日期:三月(大) 十三 星期二

  7、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夏

  阴历日期:三月(大) 廿九 星期四

  8、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满

  阴历日期:四月(小) 十四 星期五

  9、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芒种

  阴历日期:五月(小) 初一 星期日芒种是几月几日

  10、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夏至

  阴历日期:五月(小) 十七 星期二

  11、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暑

  阴历日期:六月(大) 初四 星期四

  12、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大暑

  阴历日期:六月(大) 十九 星期五

  13、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秋

  阴历日期:七月(小) 初五 星期日

  14、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处暑

  阴历日期:七月(小) 廿一 星期二

  15、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白露

  阴历日期:八月(大) 初七 星期三

  16、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秋分

  阴历日期:八月(大) 廿二 星期四

  17、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寒露

  阴历日期:九月(大) 初八 星期六

  18、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霜降

  阴历日期:九月(大) 廿三 星期日

  19、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立冬

  阴历日期:十月(小) 初八 星期一

  20、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雪

  阴历日期:十月(小) 廿三 星期二

  21、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大雪

  阴历日期:冬月(大) 初九 星期三

  22、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冬至

  阴历日期:冬月(大) 廿三 星期三

  23、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小寒

  阴历日期:腊月(大) 初八 星期四

  24、2016年二十四节气表:大寒

  阴历日期:腊月(大) 廿三 星期五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一般来说,在芒种后期,从我国的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古代形容梅雨的诗句要属《千家诗》中,赵师秀《约客》一首最为著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根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中有关入梅日期的统计:一般武汉是在6月16日、安徽安庆6月15日、南京和上海是6月17日。在湖南、江西、浙江大部,梅雨一般比长江流域来得早几天。但降水日数很少的年份也出现过,气象学上把这段时期没有连续性降水的情况,称为空梅。梅雨之后是长江中下游的伏旱期,如果空梅,这一地区将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夏旱。

芒种期间,华南汛期虽说处在晚期,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惕局地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有城市排除积水、农田排涝和抢救遇难群众,都会列如应急预案之中。

历史上1954、1991和1998年,梅雨期间的暴雨都引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今年5月发布的洪涝灾害统计,1998年因洪水死亡4150人,损失人民币2550亿元。当然这种情况的形成,一定是冷暖空气势力都较强,势均力敌所致。起名网提供

另外,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明节气气候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