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刊在生活,家庭,世界方面该如何做

——塔尔德与涂尔干的历史性大辩论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与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一译埃米尔·迪尔凯姆)的历史性辩论影响了一个学科的走向。这场辩论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持续到塔尔德去世的一九。四年。最终,涂尔干在这场辩论中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涂尔干社会学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的核心之一。而塔尔德,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科学界声名鹊起且红极一时之后,其名字逐渐淹没在社会科学发展的洪流中,他与涂尔干针锋相对的理论和方法也鲜少受到关注。更为遗憾的是,尽管塔尔德生前的声誉高于同时期的涂尔干,但后人未能给予他同时代人所给予他的尊重。很多时候,人们记住塔尔德(但更多时候是未曾记住)仅仅因为他是涂尔干的犀利批评者。

关于塔尔德与涂尔干论辩的记录并不多。塔尔德的拥护者克拉克编著的《传播与社会影响》,收录了塔尔德与涂尔干一九。三年十二月在高等教育研究会上的讲话。这是为数不多的公开论战的记载。而统观各类资料,什么是社会及社会事实?社会学何为?其与心理学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贯穿于两个人辩论的始终。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可以由两人对模仿的观点和态度折射出来。塔尔德构建了从模仿到社会的理论路径,并对模仿的重要性予以推崇,却遭到涂尔干的多次批评和否定。那么,涂尔干的批判是否能够说明模仿论难以立足甚至存在重大缺陷?若非如此,从模仿到社会何以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该如何审视塔尔德理论的学术地位,并思考两人不同的学术命运?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法国人发现对社会学的热情的年代。在此之前,社会学还没有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并且任何一所大学都尚没有以社会学命名的职位。随着关于模仿的论文陆续在《哲学评论》发表,塔尔德于一八九。年出版了他的《模仿律》一书,这也意味着塔尔德的社会学体系此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值得一提的是,涂尔干的第一部著作刚面世)。在第一版序言中,塔尔往澜明了他雄心勃勃的社会学计划的目标:“我尝试勾勒一种纯粹的社会学,也就是粗线条描绘的普通社会学。按照我的理解,这样一门学科适用于一切社会,包括古代、今天或者未来的一切社会,正如普通生理学适用于一切物种一样,它当然包括现存的、灭绝的或可以想象的一切物种。”(第一版序,16页)作为这一计划的核心部分,塔尔德系统阐述了他的“社会模仿说”理念。

“社会模仿说”的认识论始于重复性。在塔尔德看来,物理世界的振动、生物界的遗传都是基于重复的法則。而任何一门学问的前提,则是基本的可计量现象能够多次重复。科学亦是如此。社会学以人为对象,其作为科学则必须找到人身上某种典型的具有重复特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必须要与人身上的生物现象(如亲属关系)和物理现象(如人群的拥挤)有所区别。此外,还要和他的“内心”(intra-mental)即心理现象区别开来。如此一来,剩下的就是“心际”(inter-mental)现象,即人受他人影响的现象。综合这些要求和条件,塔尔德发现,发生在人身上的重复现象就是模仿,“社会重复就是模仿”,“心际”影响产生的基本过程也是模仿。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模仿。

那么,什么是模仿呢?在《模仿律》正文中,塔尔德始终没有给模仿下定义。在一八九五年发表的第二版序言里,他赋予“模仿”一个自认为“非常精确、非常典型的”意义:“一个头脑对隔着一段距离的另一个头脑的作用,一个大脑上的表象在另一个感光灵敏的大脑皮层上产生的类似照相的复写。”进而他说道:“我所谓的模仿就是类似于这种心际之问的照相术,无论这个过程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被动的还是主动的。”(第二版序,7页)在一八九八年发表的论文《社会学》(收录于《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塔尔德在“照相术”的解释基础之上进一步阐释,指出模仿“是给予或接受的一个心理印记,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接触传播的印记……这种心理印记有两个特征。首先,它是一个印记,是言语、宗教仪式、指令的行为、传授的思想、习得的产业或艺术过程,包括灌输的好坏皆有的东西——底片的复制、一个副本、一个副本的副本。其次,这个印记是心灵的、精神的、心理的印记”(80-81页)。在此,塔尔德所指的是模仿在个人身上产生的结果,即一种类似于照片上印记的心理印记。

塔尔德认为,从远古时期起,模仿就是客观的、广泛流布的。模仿是所有社会相似性的原因:一切或几乎一切社会相似性都来自模仿,正如一切或几乎一切生物相似性是靠遗传获得的。人与人之间,即使存在互助,但只要他们之问不存在通过模仿而学到的相似性,这样的关系就不足以使他们结合而组成社会。例如,同一个工厂的工人,由于他们见面是为了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所以他们构成的是商业社团或工业社团,而不是纯粹而简单的社会。塔尔德还多次以基督教的传播为例,来说明社会究竟是如何经由模仿而产生的。他说:“到十二世纪的时候,基督教的宣传产生了最深刻的精神同化,从皇帝到农奴的空前的精神同化。正是由于这个权利的网络,欧洲才从西到东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即基督教世界的社会,和罗马帝国盛期一样庞大的古罗马精神的世界。”(《模仿律》,47页)也就是说,欧洲社会或者说基督教世界的社会的生成,是由于基督教思想的扩散及其产生的精神同化。如此,人与人之间因为对基督教的共同信仰而产生了社会联系,“路易十四和他的臣民之问存在社会关系,是因为双方都是同样的古典教育和基督教教育的产物”(《模仿律》,48页)。此亦可见,教育是扩散和同化的重要路径,相似性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按照塔尔德的逻辑,对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来说,教育可以使他们通过模仿性的接触同化于高一级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向他们灌输了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思想、欲望和需求,灌输了构成社会成员精神和特性的要素。总之,模仿产生了相似性,有了这种相似性之后,社会开始萌芽,或者社会得以产生。

如此,塔尔德给社会下了定义:“社会是由一群倾向于互相模仿的人组成的;即使彼此不进行实际的模仿。他们也比较相像,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又是同一个范本的历史悠久的副本。”(《模仿律》,50页)继而,塔尔德又指出,这一定义与其说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的定义,不如说是社会性(sociality)的定义。因为社会的构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即交往(association)。在不同程度的交往中,模仿性传播得以进行。总之,“社会就纯粹是模仿性的组织”(《模仿律》,52页)。

模仿的对象是两个基本的心理单位,即信念或欲望。信念包括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也包括司法信仰和政治信仰等;欲望则表现为某种需要,如经济需要和审美需要。前者主要靠传授或说服等方式传递,后者主要靠指令来传递,如业已提及的教育所传递的就是欲望。塔尔德认为,信念和欲望被模仿和传播,“社会运转根据的是这些信念或欲望是对立还是一致”(《模仿律》,105页)。换句话说,社会不是由任何外在的物质或结构赋予它们意义或方向,而是信念或欲望这两个心理量增长或削减的过程。社会学的统计学就应该衡量这些上升或衰退的趋势,勾勒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在其中,新发明(“发明”是塔尔德学术体系中的另一重要概念,但可以说,塔尔德论述发明,是为了阐明模仿的意义)会刺激新的欲望和信念,扰乱旧欲望和旧信念的平衡。从诸如此类的叙述中,我们随处可见他对心理学概念和事实的依赖。塔尔德始终认为,要透彻理解他所感觉到的社会事实,必须了解奥妙无穷的心灵事实,因为在他看来,表面上看最简单、最浅显的社会学也深深地扎根于最深层的、内在的、隐蔽的心理学之中。尽管如此,社会学需要关心的心理现象,仅仅是头脑之问传输的心理现象,因为说到底社会过程就是“心际”关系。

塔尔德曾担任预审法官近十八年,在任内,他观察到模仿在犯罪行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确信犯罪是通过暗示、欲望和模仿等社会原因产生的,模仿是犯罪的根本原因。从《模仿律》中对历史现象的检视,对西方文明的追溯,对语言发展的审视和对艺术、法律、制度演化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塔尔德看来,模仿不仅影响着犯罪等社会现实,也可以用于说明一切社会现象。模仿主导着社会、文化和历史等一切领域。

涂尔干一向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对待塔尔德精心构筑的社会学大厦,并在各处或明或暗地批评塔尔德的模仿理论。从《自杀论》第四章“模仿”来看,涂尔干对塔尔德的模仿说的批评集中于五个层面。

首先,涂尔干影射塔尔德“如此习惯地使用一些术语而不给术语下定义”,以致不加区分地使用了模棱两可的术语。涂尔干指出,在通常意义上,模仿指向三类不同的事实,但却只有一种事实是模仿。且看这三类事实:一是因不同的意识之问出现的拉平现象使所有人的思想和感觉趋于一致的状况,如群氓现象或革命集会;二是按照习俗和惯例行事,如以祖先为榜样,和追随普遍流行的时尚;三是重复前面发生或我们曾经听说过的行为,如看到一个人打哈欠、笑和哭,我们也这样打哈欠、笑和哭(《自杀论》,107-108页)。按照涂尔干的分析,只有第三类事实才是模仿。也就是说,人们惯常使用的模仿概念具有滥用的嫌疑,而塔尔德没有仔细辨析,将模仿的外延扩大了。一如前文所述,塔尔德最初确实未对模仿进行界定,当他意识到有必要对之予以说明的时候,他用“照相术”来做比喻,强调心际之间的影响过程。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模仿的界定不再停留于“社会重复就是模仿”的表面层次,用“心理印记”予以补充说明也证明了这一点。涂尔干抓住是否重复这一点,以此排除第一类事实。这并未跳脱出塔尔德的意指,却忽略了塔尔德对模仿的心理的、精神的深层层面的强调。倘以此来审视第一类和第二类事实,很难说共同的思想和感觉的形成,以及按照风俗或时尚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两者不存在心理层面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当然,涂尔干否定第二类事实是模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论据,即认为它们虽然是重复的行为,但只是其他的集体行为或集体影响的结果。

由此引出其二,即涂尔干批评塔尔德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在涂尔干看来,有些现象的确是重复的模仿现象,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社会事实,而只是社会事实影响的结果。涂尔干指出:“当人们遵循某种风尚或遵守某种习惯时……这种重复也不是出于人们所说的仿效的本能,而是一方面出于同情,这种同情促使我们不去伤害伙伴们的感情,以便更好地和他们交往,另一方面出于对集体的行为方式或思考方式的尊重和集体对我们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以便防止分裂和在我们身上保持这种尊重的感情。”(《自杀论》,111页)简言之,“这是出于尊重和害怕舆论而行动,而不是出于仿效而行动”。进一步而言,模仿是逻辑、判断和推理的结果,而不是丝毫无意识的行为。既然模仿不是无意识的,重要的是了解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对习俗和时尚的轻信和顺从。也就是说,模仿不能由模仿自身来解释,而应该由其他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可见,涂尔干已经从对模仿概念的分析跳跃到讨论模仿是否是一种社会事实。在涂尔干那里,社会事实的特点是压抑和强制,就此而言,塔尔德在第二版序言中已经提出过反对,认为这是在忽略轻信和顺从态度的白发性的一面。

其三,涂尔干指出,模仿毫无社会性可言。这表现为模仿可能在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个人之问发生,而且仿效的传播本身也没有能力使他们相互联系起来,“一个喷嚏、一个舞蹈似的动作、一阵杀人的冲动,都可以从一个人转移给另一个人,而他们之间只需要偶然和短暂的接触”(《自杀论》,106页)。也就是说,偶然的不稳定的模仿并不能创造社会。因为在涂尔干看来,社会是必然的实体。

其四,涂尔干在声称模仿不具有社会性时,还有另一个指向,即模仿只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个相关对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无关紧要的。按照涂尔干的认识,前者研究的是影响个体的原因,后者研究影响群体的原因。塔尔德的理论体系确实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但若将塔尔德的社会学降格为心理学却是不合适的。塔尔德对心理事实的重视,恰恰源自他对社会个体的关怀,而这种关怀又设定了社会学的使命。他认为,社会学倘若不能使个体获得解放,不能够逐渐解放他心灵深处最自由的冲动、最大胆的内省,社会学就无甚意義。而社会学如能开发深层的心理特征——人格和文明的共同特征,就不仅可以收获纯粹而强大的个体主义,而且可以收获圆满的社会性(第二版序,14页)。在后来的表述中,塔尔德声称自己构建的是一种心际心理学(intermental psychology)。心际心理学不是心理学的一个子集,它希望掌握的是个体之问传递的东西,并理解这种联系本身。

最后,涂尔干质疑模仿可以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在《社会分工论》中有所陈述的这一判断,在《自杀论》中得到加强。涂尔干应用自杀率的地理分布的相关数据,推断出“自杀根本不是大致上围绕着某些中心发生,并从这些中心逐渐均匀地扩散开来,而是以差不多(仅仅是差不多)同样的数量成批地发生的,没有任何中心”(《自杀论》,126页)。既然没有任何中心,也就意味着自杀现象不是从某一个地点传播或扩散开来的,因此显示不出模仿的影响。然而,涂尔干却承认模仿很可能引起许多个别情况,承认自杀的传染是从个人到个人。与此同时,他一再强调,模仿不会传播自杀,以致影响社会自杀率。在此,涂尔干的逻辑让人感觉有些混乱和困惑。既然自杀可以在个人之间传染,不就证实了模仿会传播自杀吗?塔尔德以此为据,认定涂尔干实际上已经承认模仿在自杀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实际上,涂尔干想要表达的是,模仿不是自杀的原始因素,而只是使一种状态更加明显,这种状态才是引起自杀的根本原因。但假若如此,是否可以说,无论这种状态或根本原因是什么,模仿至少在其中起着中介的作用?而涂尔干在全然拒绝模仿对自杀率的影响之后断然认为:“既然模仿在这一方面没有社会影响,那么它在其他方面就更不会有影响了。”(《自杀论》,132页)或许这种判断让塔尔德很不舒服,他曾以一种决然的语气表示,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这种“武断”的想法。因为他坚信,模仿在语言、宗教、艺术等的形成和传播中起着无限大的作用。

涂尔干反对模仿可以用于解释自杀率的变化,是为了导向并践行他在《准则》中提出的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即“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作为《准则》的实证范例,涂尔干将引起自杀率变化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如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因素。而在塔尔德看来,社会环境恰恰是需要解释的东西。社会环境是如何被塑造的?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谈何理解社会?

归根结底,可以看到塔尔德和涂尔干围绕模仿问题的辩论的实质,在于对“社会”的不同理解。对于塔尔德来说,不能将社会视为一种给定的、孤立的、自成一体的领域,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社会的内在的生成过程,模仿就是这一过程中最普遍的现实,个体之间通过模仿而产生社会联系,并聚合而成社会。而涂尔干则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并非个体的简单聚合,而且可以超越个体并对个体施加外在强制。因此,个体层面的现象或个体之间的互动如模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再者,在涂尔干的观念里,社会并不存在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社会已然是一种既定的事实。至于社会究竟是怎么构成的,个体与社会之间如何勾连,对于类似的问题,他总是避免回答或者含糊其辞。例如,当他用集体感情(collective feelings)作为个体与社会的关联时,《自杀论》自始至终也没能告诉我们集体感情是如何产生的,而只是在脚注中承认:“我们只是含糊地知道这个词的含义。确切地说,造成这种集体状态的结合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结合的要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占优势的状态,这些问题太复杂了,不可能仅仅通过内省来得到解答……我们只是试图说明,除了仿效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自杀论》,115页)塔尔德称涂尔干对社会的理解具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理解社会的两种不同观念和向度分别映射到《模仿律》和《自杀论》的写作中,前者以一种充满了类似意识流的文学表达风格,如夸张的语言和诗一般的修辞,来呈现社会白发的生成性;而后者则设法体现某种科学理性,包括严谨的方法、逻辑推理、验证和论证的规范程序。值得省思的是,志在构建一门纯粹社会学的《模仿律》,当在采用如此杂糅的叙述风格的时候,是否本身已经离它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了?有人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塔尔德在十九世纪研究社会的文学和科学取向之间的紧张关系中犹疑不决、未能取合。当然,就《自杀论》而言,其能够成为社会学经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要确定那種自愿结束个人生命的行为是由他人造成的,是需要大胆的理论想象和破除成见的勇气的。而这一旦取得成功,必将让人印象深刻。从这一角度而言,涂尔干思想的创造性相较塔尔德而言,显然更胜一筹。而塔尔德的思想则相对朴素甚至平庸了些。但问题是,自杀现象真的与模仿没有关联吗?“维特效应”在社会现实中可以找到不胜枚举的证据,这不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塔尔德的模仿说吗?

公正地说,塔尔德与涂尔干的论辩难分伯仲。因为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实际上是自成体系且非不堪一击的,而涂尔干对塔尔德的模仿理论的批评也并非有的放矢、让人心悦诚服。并且,由于涂尔干的批判建基于社会本体论的思维定式之下,以致存在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不仅如此,严格来说,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并未完全排除模仿过程及其影响。然而,值得同情的是,塔尔德的理论毕竟没能成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有益源泉。对于塔尔德的不被重视,他的忠实的追随者拉图尔认为,对塔尔德遗产的忽视与一种思想的早熟有关,这表现为塔尔德的理论创见远远超过他的时代,以致在当时找不到任何经验上的证明。比如,当他说社会学应该测量信念和欲望的水平时,作为刑事统计局局长的塔尔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了大量统计资料之后,却只能批评法国政府的统计数据中没有关于信仰或欲望的数据,而众所周知,类似资料的系统收集已经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而涂尔干则用塔尔德提供的数据,悉数加以整理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范式。至此,可以说两人不同学术命运的缘由,已然是渐露端倪了。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

}

先驱与过客—生命社与基督教新文化运动(第二章)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China)。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太平天国势力范围(红色部分)

·中西史学界:华洋会剿更强调哪一方?

-反对向洋人求助的曾国藩,恰恰是英国人干预的最大获益者。

-倾其所能希望活动英国支持的洪仁玕,却被他们(西方列强)毁灭。

·目的——协助恢复中国十九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内战(是美国南北战争死伤的30倍)

中国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全球化也谈不上我们有时以为的晚近现象

阐明:内战——国外遥远异地所产生的更广大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通商权&派驻大使

·本书尝试从各个方面来呈现这场战争,并尝试重现“当时的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中国人+外国人

太平天国总理洪仁玕;美国佣兵;西方外交官、传教士;曾国藩

·内战的势均力敌——突出1860年代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干预

西方——“冲进中国拨乱反正的外国人/神”

-战争的结局(而非根源)

-着重在叛军试图以民族诉求来鼓动人心之举(而非叛军的宗教意识形态)

-太平军革命/农民起义


·1847年离开瑞典→香港→广州

·第一个学会客家话的欧洲人(客家教会;《英客字典》)

·1852年洪仁玕——韩山文

2. 1853南京陷落的动态——讯息的不明确

·“迷信与胡说八道”构成的意识形态

·上海、香港的传播→引起西方的注意(欧洲1848年革命)

·《纽约每日论坛报》(New York Daily Tribune)——中国融入全球经济,这是应该在最近的鸦片战争中强迫中国开港通商的最终结果。

·马克思:不仅是叛乱和暴动的合流,而且是“一场令人赞叹的革命”。

西方的未来:“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欧洲人民的下一场起义,他们下一个为了共和自由与廉洁政府的运动,其成败或许更可能取决于目前在天朝上国——与欧洲完全相反的过渡——发生的事,而较不可能取决于如今存在的其他任何政治原因。”(《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种族战争:中国是剧变中的奴隶国

中国原始种族(广西、广东)——中国统治种族

·1853年9月,洪仁玕在韩文山主持下受洗入教。

·《太平天国起义记》(韩文山/文;简又文/译)

4. “上帝会”(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

China”(《中国叛军首领洪秀全以及中国叛乱之缘起》上海版)

·太平天国运动的热情支持者→英语世界的读者

“读者帮助此书之推销,即有功于书中多人之赒济,此可以为慰者也”

·史莱达著,周天和译:《韩山明——瑞典第一位前往中国的传教士》,基督教香港崇真会出版,2008年12月。

·韩山文1854年“瘴气”“痢疾”逝世

·理雅各——苏格兰传教士

·洪仁玕——伦敦传道会传教士的助理

·理雅各:“我所认识最和蔼可亲、最多才多艺的中国人”

9. 两广总督叶名琛的肃清行动

·英国领事——“一连串处决,那是人类信史所记载,在规模和方式上最骇人的处决之一”

·容闳《西学东渐记》——“至则但见场中流血成渠,道旁无首之尸纵横遍地。盖以杀戮过重,不及掩埋”

·广东难民→香港新移民

——传授中国基督教徒学生中国历史与文学

·香港:中国与英国和更大的世界联结的节点

1.1858年洪仁玕离开香港

2. 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列强的“中立”旁观

·[美]伯驾(Peter Parker):清帝国的民心已转向支持叛军。

·[美]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额尔金舰队美国代表的秘书兼翻译):太平政权已“取得独立地位”——预测南京为首的信基督教中国vs北京为首较老的满清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一场仓促发起、没有事先计划的战争,一场完全一面倒的战争。

·1856年 亚罗号事件

·额尔金1857年印度平叛“文明的英国人,身为较高等的种族却自甘堕落”、“基督教的仁心善意全都遭到遗忘”

·占领广东→终止了叶名琛处决太平天国人犯的恐怖计划

·太平经炮击额尔金舰队

·南京交涉——信件往来

·“爷哥带朕坐天国,扫灭邪神赐光荣。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

·共同的信仰——基督教

②基督教(太平天国基督教——英国基督教)

·眼中的中国民众“整个民心对这场冲突的双方都不是很关注”、“心态类似于看待地震或瘟疫或其他天灾的心态”

·对“贫穷阶层”、“未开化南方”的太平军的极度瞧不起

·“一群蠢民”、“”、“一帮吸鸦片的海盗”

·炮击事件——“很卑劣,具体说明了中国人的素质”

6. 额尔金的自我“道德”反思

·“这些古国不想让外界一眼就看透,或许也不想让外界看到他们日益衰颓之文明的破败,至少就中国来说是如此,而我们不请自来,以并非总是最和平的做法,打掉了他们赖以隐蔽自己的屏障”

·“如果有人问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机会,而我们只能答以从我们所发现或制造的废墟中牟取利益塞满口袋,那么我们自身的良心和人类的评断都不会放过我们。”

7.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中国胜利——痛击英法联军

1.洪仁玕的建国计划——《资政新篇》

·传统的朝贡外交是不合当今世界的历史糟粕

·“人类虽下,而志不愿下”——文化相对主义

·主张平等外交——“外国可通和好”、“内修国政,外示信义”

·只有致力于内部改革,把自己建立为新时代的政府模范,中国才能再度博得过去所享有的尊敬。

·基督教——西方诸国强大的关键——特别是新教(天主教法国和东正教俄国国力稍弱)——信奉《旧约圣经》和伊斯兰教、佛教等国家国力无一不衰弱

·满人统治下的中国=人民乖乖接受自己奴隶般地位的波斯

·英国是“最强之邦”——人民聪明+法律体系——重视法律

·美国最公正富足——伟大之处在于行事宽厚和公正——民主

“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事者为公也”

·《伦敦评论》“历来所发布最引人好奇的文件之一”

·强国之道——新兴的全球工业经济

“圣三一”——国之“上宝”

“中宝”——汽船、火车、钟表、望远镜、六分仪、连发枪。

·第一要务——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健全法律体系

专利权——“他人仿造,罪而罚之”——鼓励实业家

·运输革命(水路汽船——铁路——公路)

·民间商人——开办银行、发行纸币

·报章(地方日报——省级月刊)——严惩报道不实——了解真正动态

·基督式的社会机构——禁止溺婴卖子

·极清教徒式的社会——政府动用公权力防止不符合道德的行为

(烟、酒、鸦片;庙宇寺观;风水;游手好闲的惰民)

2.洪仁玕的“天京解围”计划

·攻取杭州的计划(李秀成奇袭杭州)

·苏州-杭州-上海——租借/购买欧美汽船(核心:上海洋人的支持)

·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

·明朝核心省份的南方帝国——清政府失去南方的谷物断粮而灭亡

·女人自杀(投井、上吊、服毒等)——某种对抗叛军的变态防御方法

——清朝推崇女人自杀的美德的极致表现

·攻满城失败后主动撤回南京——张国梁回援杭州

·击破江南大营(张国梁溺死于丹阳——和春自杀于浒墅关)

——1852年中美洲投入沃克麾下,挑起尼加拉瓜内战,目的是建立“洋基国”

·1860年华尔在上海训练自己的菲利巴斯特

2. 萨维治(Savage)的太平军洋枪队

·杨格非(Griffith John)(威尔士籍公理会传教士)

·假以时日,太平经的胜利将结束中国境内的杀戮和混乱,带来和平与道德的新时代——“他们是最不折不扣的革命分子;杀戮和劫掠都是为完成大业而不得不为。这类运动必然免不了这些恶事,只要这运动本身有正当理由,这些事就说得过去”

·认为太平天国主掌中国后,将为西方的新教国带来多美好的前景。

·妻子艾珍(Jane Edkins):“我要说我骨子里是个叛军,我心里偷偷希望有幸迎接我们”

·洪仁玕书信邀请艾约瑟、杨格非来苏州——会面时指出“不管满清王朝是存是亡,中国都必须基督教化”

4. 西方希望新中国是正统基督教国→对西方友好

·《传教杂志》(Missionary Magazine)“我们确信读者会一起热切祈求上帝的恩典,让这人……历经种种危险仍保住 其高位”

·《传教杂志与纪事》(Missionary Magazine and Chronicle)“这位如今地位崇高的中国人……上帝的旨意独独将他提升到德胜的中国叛乱领袖的政务委员会里显赫且有影响力的最高位……唤起世人对这人热切而诚挚的关心”

·理雅各称洪仁玕离开香港就抱着两个目标——“纠正(叛军的)宗教错误”和“建议走和洋人和解的路线……如此即使得不到洋人协力完成叛乱目标,至少可得到他们的同情”

·英国传教组织联名致函外相——要求在中国内战绝对中立——高举太平天国“明显喜爱基督教”一事作为理由

·艾约瑟翻译《资政新篇》

1. 卜鲁斯的迥异态度

·“类似宗教信仰以及同情心,不足以作为要外国参与内战的理由”

·太平天国“只是一群对抗自己合法政府的武装分子”

·“与外国人平起平坐交往、对基督教的看法较正确也较开门”不足以促成英国与太平天国建立关系

·无法得知洪仁玕是真心还是心存欺骗“存着让基督教世界认同他的念头写这份东西”

·身为中国人(不只是官员、学者、农民)都极认同儒家古圣先贤的理念

·主张:西方列强最不该做的就是介入

·干预失败导致的伤害算是小的;干预成功则远为糟糕,其“必然的结果”将是“内部衰弱的政府;而内部衰弱的政府无异于懦弱的政府、邪恶的政府、残酷的政府”——如果英国不让中国这场叛乱自行走到终点,最好的结果将只是促成更难驾驭的无政府状态,最坏的结果则是使中国人民沦落到受到本该垮台的腐败残酷政府统治。

·密迪乐→两封信函(李秀成、洪仁玕)→卜鲁斯皆拒绝

·《纽约时报》:英国人在打算对北京清廷发动全面战争时把上门的叛军赶走。(《中国叛乱与英法联军》)——列强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让太平军拿下上海县城→通商、传教、中立原则

·太平军与英法军在上海的战斗→激起西方对太平天国的支持

·殖民地部队:阿尔及利亚阿拉伯骑兵、印度锡克骑兵、普罗宾骑兵、范恩骑兵

·广州苦力军团CCC(Canton Coolie Corps)——三千名广州人(客家居多)受雇运送军需品

·不同行业非战斗人员:业余动物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记者、艺术家、摄影师

·意大利摄影师贝亚托(Felice Beato)——清军尸体摆成“美感”的布局

5.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与英法的谈判

·扣押的26人中有15人死亡——鲍尔比(《泰晤士报》记者)

·火烧圆明园——马嘎尔尼的礼物原封不动


第二部分:挽狂澜于既倒

·1838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唐鉴——推举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识才

·严格的选兵标准——农村出身

·统兵者必须亲自招募下属,层层向下——私人关系——家族成员具保

·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体现士大夫理想的军队

→父子关系是社会最根本的道德基础

→“将领之管兵勇应如父兄之管子弟”

·惩罚——是维系群体内和谐的关键

·士兵或基层都不必李慧与之没有个人关系的统兵官的指示——曾国藩若战死,整个湘军就会解散

·薪饷优渥(绿营的3倍)

·思想建设——《晓谕新募乡勇》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尔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能更为分别也。”

·基本单位——营(505人)

·每营4哨(前后左右哨各108人)+营官亲兵(72人)

·每哨8队(2个抬枪队+2个火绳枪队+4个刀矛队)

-每队10兵+队长+专用火夫

-其中抬枪队12人3枪

-每个哨长7名扈从,护勇1人和伙勇5人、伙夫1人

·营官亲兵6队(同时扮演独立的宪兵角色防止士兵犯罪)

-2个火炮队+1个火绳枪队+3个刀矛队

-亲兵10人+什长1人+伙夫1人

·每个营180名长夫(后勤人员)

·配合地面部队的水师(战船+河帆船+旗舰大船)

·1854年:13营陆师+10营水师

5. 湘军与太平军的作战

·靖港之战——曾国藩欲投水自尽

·平乱——爱民(《爱民歌曲》)

·湘军出湘作战的问题——湖北、江西

·三河之战——李续宾自杀、曾国华战死

·江南大营覆灭→曾国藩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领安徽、江苏、江西三省军政

1.李秀成与基督教新教的英美

·写信向英美领事抱怨法国

·“尔我共同崇奉耶稣,尔我关系之间,拥有共同之基础,信仰同一教义”

·罗孝全与洪秀全——研读《圣经》

·罗孝全的个人问题——1852年浸信会与他划清关系

·返回美国南部与西部诸州演讲,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声

·“爱国革命党的首领太平王的宗教导师”

·1856年带着演讲募集的资金返华→1860年抵达南京

·洪仁玕任罗孝全为通译,负责太平天国境内的传教事务——自以为应尊为导师

·礼仪之争——“罗孝全先生,拜天父”

·投书上海及香港的英文报纸

·容闳跟随杨格非前往南京“为了弄清楚太平天国的特质”

·洪仁玕与容闳的相识(香港-南京)

·管理收税和征收必要物资

·乡官的组成参差不齐(农夫、佐吏、商人、村中耆老、僧侣、小贩、赌徒)

·宗教(救赎、天启观)

·驱逐满人、汉人当家的大旗——社会较上层的人士

·开科取士——《圣经》非儒家典籍——1861年纳入中国古代典籍(洪仁玕)

6. 何春发《英杰归真》

·以血脉同根的民族之情争取支持、以清朝掌权的精英分子为诉求对象

·理学——北宋五大学者——宋明反外族

·废除只有偶像崇拜→反驳消灭儒家文明的指控

·孔庙里的圣贤是假神→应遵循孔孟之仁义道德,反对牲礼敬孔孟·该读、该尊敬孔孟的著作,但不该把他们与上帝混为一谈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更久远中国历史的和谐

·《泰晤士报》(鲍尔比被杀害)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文明就是这样对待野蛮的”

·平民院史卡利(Vincent Scully)“烧掉夏宫用意为何?是要博得中国人好感。或要让他们皈依基督教?”

·额尔金的自我辩解——平息英国人对僧格林沁劫持巴夏礼与杀害俘虏的怒火

·可耻——不是为了中国的损失,而是为了艺术的损失。

3. 咸丰帝与避暑山庄

·道光帝选皇太子——恭亲王(开创性政策)与咸丰帝(父皇驾崩伏泣流涕)

·咸丰帝拒绝返京——外国人在北京

·觐见的礼仪问题——设立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

·劫掠品酬付洋人——战利品一分为二(半归清朝国库,半用奖赏战功)

-战功五分之二归中国官兵,五分之三归洋人

·1860年曾国藩《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运津折》

-乾隆帝用荷兰舰队对付台湾的明郑政权

-“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

-“驭夷之道,贵识夷情”

5. 英国与太平天国运动

·贵族院格雷伯爵(Earl Grey)主张中国这场内战其实是英国所造成的

·1853年马克思《纽约每日论坛报》主张,诞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掠夺性贸易政策,破坏了中国政府的稳定,从而导致反清叛乱四处爆发,而如今在太平天国身上,叛乱之势达到最高点。因此,中国过去二十年的苦难和如今蹂躏中国人民家园的可怕战争,都是英国所造成的。

·格雷伯爵:中国是下一个“英属印度”?

-中国人口是印度的三倍,切勿忘记英国为治理印度殖民地所付出的庞大牺牲。

-“要开启贸易,就要开火”

·英国政府对太平天国看法——受限于空间与时间

·英国商人·《我们与鞑靼人或中国人的战争?》——Is our war with Tartars or the Chinese·“不仅是反鞑靼王朝的叛乱,而且是最广义的革命”·比拟意大利的统一运动·《都柏林大学杂志》“Dublin University Magazine”·重点不在宗教,而在民族自决

Sykes)·前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太平天国是我中国的“民族党”·对比清军入关灭明“他们平了乱,也灭了皇帝”·满人无法融入汉人社会——满城·洪仁玕是“叛军重振士气的真正原因”·英国“佣兵”“在我们的名誉上留下几乎无法抹除的污点”·在上海“为我们的敌人打仗而杀害有意与我们为友之人的怪事”,完全肇因于卜鲁斯对太平天国的狭隘。·引用杨格非的报告——南京正在恢复生气·外国旅人常常遭到清军打劫,但通常受到叛军善待。·引用罗孝全的话,太平天国想喝英国和气通商。

·第一位离开水道近旁更深入探察太平天国辖地的英国官员

·1861年3月离开上海

·“人民似乎信任乡官”

·26名英国国民押上“人马兽”号带回上海——以违反中立罪审判

·由南北两岸陈玉成、李秀成部为主力同时“合取湖北”。

·巴夏礼与陈玉成在黄州会谈——威胁进攻汉口+中立政策

·安庆的外国走私船——供应物资

·李秀成延迟2个月抵达武昌

·南岸与北岸的交流阻隔

·陈玉成包围曾国荃——三道同心圆式包围圈

2.洪仁玕初次领兵出征

·洪仁玕的征战诗——《钦定军次实录》

-“一枝卓立似干戈,横扫千军阵若何?”

-“吊民伐罪归来日,草木咸歌雨露恩”

·多隆阿之袭击——陈玉成与安庆分割——给洪仁玕出征画下句号

·曾国荃的屠杀——曾国藩语“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3.安庆城外的外国商船供应物资

·曾国藩“我虽辛苦围攻,贼仍供应不断耳”

·总理衙门:恭亲王致函卜鲁斯——抗议外国船在安庆靠岸

·卜鲁斯警告外国商人——英国海军不会保护,也不会要求损害赔偿

·曾国藩“此次安庆之得失,关系吾家之气运,即关系天下之安危”

·爱民——不表示爱那些与叛军站在同一边的人民

·“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弟意如何?”

1. 咸丰皇帝驾崩(1861年8月22日)

·安庆之战获胜——咸丰帝31岁壮年早逝(61在位11年)

·洪仁玕发布檄文:“咸丰幺幺小子,博弈酗酒,取之尽锱铢,挥之如泥沙。圆明园其醉乡也,设男院其渔色也。今则园已灰烬,身堕地狱”,“遗数龄之余孽,难继妖传”,“正可乘势顶天,无愧英雄立世。”(《诛妖檄文》-《太平天国官书十种》)

·李秀成进攻浙江——洪仁玕守卫安庆

·洪仁玕“夫长江者,古号为长蛇,湖北为头,安(徽)省为中,而江南为尾。今湖北未得,倘安徽有失,则蛇中既折,其尾虽生不久。”

——这个古老原则未能说明19世纪上海和其他沿海通商口岸前所未见的经济发展,也未能说明海上贸易在取得武器和补给物资上的新重要性

·李秀成:认识到如今在东部可赢得的财政和军事资源,远多于过去→仍坚守巩固富饶且人口稠密的华东诸省的计划→太平天国的整个战略重心随之移到东边

·洪天贵福与洪仁玕权力斗争

3.洪仁玕与富礼赐的再度会晤

·“我所见过最有见识的中国人”

·“如果整个太平天国都是这样的人,中国很快就会是他们的”。

·英国皇家炮兵上尉布拉基斯顿(Thomas Blakiston)记录这场会晤对话

-太平天国治下的中国步入开明之境

-这本书谈不上在为太平天国本身辩护,而且富礼赐觉得南京有许多令人遗憾之处;但他也看坏清朝,称清朝的腐败是“全国性痢疾”

·富礼赐判定:英国唯一能做的事是冷眼旁观,让这场内战自己打完。

·从大局考虑——外贸短暂受损或传播基督教之类问题都无足轻重。

4.洪仁玕离京期间的外交挫败

·何伯与巴夏礼的无理要求——不得进入上海方圆五十公里以内

·传教士圈子已有一些人在洪仁玕出征期间放弃在南京的居住计划

5. 罗孝全在南京的后续

·抱怨太平天国领袖不接受他的宗教指导——但他继续在英文报纸上为叛军辩护

·为太平天国继续兴兵反清辩解,招来英语报纸主编的嘲笑,尽管随之常招来支持他的人的激烈反弹。

·坚持《旧约圣经》的硫黄烈火观——把太平天国视为在替上帝惩罚罪人

·《德臣西报》“革命,特别是内战,不为一般人所乐见,也肯定始终不为一般人所乐见。”但在中国境内的暴力行动背后,他看到有个“更高的力量”在运作。“上帝未冷眼旁观这场(太平天国)运动,”

·当前在中国进行之事,不折不扣是上帝对不愿侍奉他的清帝国——甚至是中国历代王朝——的惩罚报复。

·“从最崇高战争的角度来看,如果杀掉这国家一半的人,将使另一半的人得以认识何为正义,那其实不是比维持现状来得好吗?”

·主战派——顾命八大臣——曾国藩在朝中最大的靠山(肃顺)

·立皇太子由八大臣辅政的谕旨——肃顺代写

·恭亲王恢复北京的秩序,改组北京卫戍部队

·顾命八大臣的罪名(卖国;劫持洋人;矫诏等)

·五人革职发配边疆;肃顺、端华、载垣死刑

·郭修理希望在南京开设传教团遭拒

1. 马克思关于中英贸易的预言失败

·太平叛乱将大大削弱英国在华贸易,从而“将火星抛到现今工业制度过度负载的地雷上”

·英国对华贸易反而在叛乱期间增长

·1860年太平军横扫江苏时,上海开战之后,丝的出口,反倒在隔年成长三倍。

·中国内战不足以撼动英国既有的全球贸易格局

2. 美国南北战争()

·英国的两大贸易市场:中国和美国

·美国内战→英国纺织品变贵→英国对华出口一落千丈

·兰开夏纺织厂——棉荒

·英国对华茶叶的进口→三分之二转美国→国内市场大倒存货

·两场同时的内战危及英国经济命脉

·最好的办法→扩大对华贸易(进出口贸易+口岸之间贸易+长江沿岸新贸易)

·英国宣布承认南方联邦的交战国地位——武器和必需品的贸易

·《泰晤士报》呼吁给予太平天国类似的权利——主张与内战双方建立有利可图的贸易关系——关键在于中立政策——承认太平天国如南方联邦一样

·呼吁政府承认太平天国在其控制区内的主权地位

·要求严守中立政策——列举英国违反中立的事例·邓洛普的强力奥援

-布坎南(Walter Buchanan)质问英国驻华公使为何如此偏袒清廷

-巴克斯(William Baxter)以南方联邦对比已占据八年时间的太平天国政权;北京对诸多外国人的暴行,太平天国并未犯下

·乐德克上尉向清军守将提出防御建议

·太平军对宁波城秋毫无犯

·太平军与列强达成宁波领事和解——完全没有冲突

·区别于曾国藩攻陷安庆后的大屠杀


·省会建制——两江总督衙门

·帝国文明最具体的象征:府学与试院

·安排曾国荃回湖南招募六千湖南新兵

·回皖中招募全新的地方部队补充湘军——淮军

·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为1838年进士

·曾国藩注重学问——任用李鸿章领兵淮军

[3.辛酉政变新政权与曾国藩

·仍重用曾国藩,并提高职权——节制浙江省军务

·江南四省(安徽、江西、江苏、浙江)

·曾国藩“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

·慈禧为争取曾国藩的效忠而拼命拉拢

·官职“战利品”——南京

·洪仁玕发疯了——杀了他的中国仆人

·到上海租界指控、宣传洪仁玕的作为

·曾为叛军执掌对外宣传大旗的罗孝全→成为对叛军批评最尖锐的人

·虚构的故事——那位“仆人”活得好好的——真相不可而知

·对太平天国对外关系伤害很大

5. 中国沿海的美国南北政权之争

·华尔:北方还是南方派?

·北方“萨吉诺”号追捕南方“涅瓦”号

·1862年“特伦特”号事件→上海英美矛盾白热化

-“凡所经之地,其于投诚之百姓则抚之安之,其于归降之勇目则爵之禄之”

-警告“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英法当局宣布上海和相邻地区受联军保护

·华人士兵要求穿着欧式军服

·金主:杨坊——女儿杨常梅嫁给华尔(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博物馆藏少许首饰)

8. 洋人军火商与太平天国

·根据李秀成部队中的洋人而判断“系用钱雇,无足轻重之鬼”

·强调忠心比贪婪更能激励人奋勇杀敌

·“不胜为笑,胜则后患不测”

·重申只让洋人助守上海,勿让他们会剿

·曾国藩与上海乡绅达成合作

-乡绅希望曾国藩到上海保护他们的身家和事业

-曾国藩把上海视为攻打南京的军事经费来源和攻打苏州的可能基地

-该洋行用英国汽船将九千清军从安庆运送到上海

-与巴夏礼截然相反的“中立权利与义务”

-李鸿章抵达上海,接替薛焕担任新的江苏巡抚,节制苏沪

10. 华洋会剿开始了

·1862年2月21日 高桥村之战 (华尔和英法部队的联合作战)

·夏福礼与卜鲁斯信《泰晤士报》:“在此我要……冒昧宣布,毋庸质疑(且我坚持这项看法已十年不变),太平叛乱是史上最虚妄的政治运动或群众运动,太平教义是历来最庞大、最亵渎上帝的强加教义或道德规范”,“他将被我们视为大规模的陆上海盗行径——所有人都感到憎恶的海盗行径——且被与这个庞大帝国通商的基督教暨文明国家以能力所及的所有办法将之从地表扫除。”

·宁波礼炮误击事件——乐德克从友善转为敌对——要求拆除放礼炮城门的炮

·罗素要海军部告诉何伯“英国国旗在长江上必须受到海军保护,英国商业必须全面受到皇家军舰的协助”→在几乎认为英国贸易利益受到太平军直接威胁的任何地方→均授予与太平军交战的自主权

·乐德克修书致太平军——首先“我们保持绝对中立”——但是由于他们拒绝移走面朝洋人居住区的火炮,如果他们此后用那些火炮轰击攻打他们的人(包括朝进犯清军开炮,都视为威胁洋人居住区)将视为对英国的战争行为——立即放弃宁波城

·效忠清廷的杂牌军——绰号“阿爸”的布兴有——英军炮击宁波的借口

1. 1862年英法联军与太平军的宁波之战

·撕破英国的不干预承诺

·《北华捷报》发出抗议的文章

·《陆上通商报告》(Overland Trade Report)“完成这项计划的方式,令英国的威信蒙上无法抹除的耻辱”

·《香港每日杂报》“从没有比联军从太平军手里夺走宁波更虚假、更无缘无故或更说不过去的事……那该记载于史册,让英国皇家海军舰艇遭遇号的乐德克上尉永远蒙羞”

·《纽约时报》指出英国不再是守卫通商口岸,代表开始在中国进行殖民扩张,“这些事件意义深重”

·根本动机:夏福礼、乐德克、河伯——为了改善英国在华贸易而出手干预

2.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态度转变

·阅读夏福礼的报告后认为太平天国成不了气候

·马克思专引夏福礼写给卜鲁斯的信——《新闻报》(Die Presse)“与妄言(太平天国)‘拯救中国’之事的英格兰传教士的错觉不相符……经过十年闹哄哄而煞有介事的活动之后,他们摧毁一切,毫无建树”

·马克思根据夏福礼的说辞推断太平天国是“除了想改朝换代,未体认到任何职责的恶魔”,“他们对人民的危害更甚于旧统治者带来的危害”

·“但只有在中国才可能出现这种恶魔”,“那是停滞型社会生活的产物”

3. 太平天国与英国的经济复苏?

·《泰晤士报》表示:英国经济复苏的唯一途径是消灭太平天国——叛军已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

·上海和宁波的茶叶市场——英国会调涨茶叶税——保住其急需的茶叶贸易收入

·英格兰“追求绝对中立”,却未“关心人民所受的苦”

·干预的主要用意在于人道救助——不仅救助中国农民——也救助英格兰穷人

·基本的经济因素——“考量到英镑、先令、便士”

·悲愤的法军屠杀柘林村

5. 清军屠杀叛军的消息——英美的反应

·赛克斯《伦敦每日新闻》(Daily News)“我不管叛军是偶像崇拜者、佛教徒、儒教徒、穆罕默德信徒,或假基督教徒,他们是人;他们请求我们友善对待,而我们在屠杀他们时所留下的血,其腥气蒸发上天,使我们受到不利的判决”

·《经济学人》严正表示:“真正的政策本应是除非绝对必要,避免干预……以及积极且一贯地阻止英格兰插手(清)帝国事务。”——担心英国深深陷入中国内战

·美国北方记者利用来自中国的悲惨消息痛批约翰·布尔(约翰牛/英国绰号)

·《浮华世界》(Vanity Fair)“那约翰跟那场争吵有什么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周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英格兰人自己的历史——从头到尾——一直都是血、血、血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们对现今美国叛乱活动里必然令人痛苦的事装出极骇怖的样子,的确是强人所难”

·理雅各“英国报纸的报道一直受到扭曲流于偏颇”——主张太平天国对西方诸国友好是出于真心。

·伦敦《旁观者报》(The Spectator)指出关于何伯喜爱逾越命令的作风“不遵守英格兰命令这个慢性印度病已蔓延到中国”

·多隆阿与陈玉成的皖北之战

·安庆失陷后,陈玉成退守庐州,召集太平军和捻军计划四路北征河南、陕西

·三路大军1862年上半年相继北征,陈玉成军则受困庐州

·苗沛霖投清——俘获陈玉成

·河南延津被凌迟处死,享年27岁

·《英王陈玉成口述》“是天意使我如此,我到今日无可说了,久仰胜帅威名,我情愿前来一见。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算去了一半。我受天朝恩重,不能投降。败军之将,无颜求生。但我所领四千之兵皆系百战精锐,不知尚在否?至我所犯之弥天大罪,刀锯斧钺,我一人受之,与众无干。”

7. 曾国藩与近代军事

·对比鲍超与和春、张国梁“然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真美人不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

·对汽船的认识:运送邮件之外毫无用处→1862年安庆上海运输军队→中国人不该仰仗洋人提供汽船,以免向他们租用时任凭坐地起价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直近乎迷信地认为洋人军队、洋船、洋枪炮比较强——曾国藩认为是错觉——“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也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英国语言学家,第一任海关税务总司

·不喜欢被人当做“佣兵”——在清廷底下做事

·“把有身份地位的人说成在亚洲野蛮人底下做事,实在荒谬”

·“目前,欧洲人与亚洲人之间没有平等可言……中国人与我们相比只是小孩;他们往往是难管教的坏小孩,应该把他们当小孩而非大人来对待”

·一队英国炮艇有助于英国在华的长远利益——保护长江通航的安全,消灭沿海海盗

·英国:满清的敌人→卖军火给清廷官方的贩子和有意拯救清廷的人

·赛克斯投书伦敦《每日新闻》:“清廷是地表上最腐败无能的政府;他们拷打并杀害我们军官,杀害战俘,虐待囚犯,在说明他们的残忍无情;而今我们政策的目标,却是让具有这些问题的政府恢复有效率的运作。”

·舰队有七艘在英国购置的军舰

·严重的问题是双方对海军的指挥、用人理解完全不同。清政府原意是由中国人为舰队统帅,英国人任副手,同时得挑选中国人上船学习。然而李泰国早于英国代表清政府与阿思本私自签订合同,内订明海军由阿思本任司令,阿思本只接受由李泰国传递,直接来自中国皇帝的命令;舰上所有人员的任用赏罚,由阿思本全权决定;船上只用洋人;要求中国海关拨一千万两作海军四交由李泰国调用。

·难民涌入上海县城和租界

·1862年上海霍乱——番痧(外国传染病)

·传播至长江沿岸、天津、北京等地——雨花台曾国荃部队五六成病倒(鲍超)

·曾国藩认为霍乱是“上天对他领军带兵的审判”——奏请朝廷派另一位能分摊他职责的钦差大臣前来减掉他一半的权力——朝廷回应不是他的错

·霍乱由满洲往东北扩散至于俄国、朝鲜、日本

·英国估算上海方圆六十公里范围内,约有八分之一人口死于霍乱。

2. 多隆阿与曾国藩的矛盾

·多隆阿北击陈玉成后不再理会曾国藩的命令

·在阻绝陈玉成救援安全居功甚大,但是曾国藩将收复安庆的首功归其弟曾国荃

·不满于“支援的角色”——牺牲自己成就曾国藩家族的荣耀

·受命督办陕西军务——陕西回乱

·曾国藩“此所谓骐骥捕鼠也”

·1864年多隆阿在西安盩厔(zhōu zhì)平回乱时战死

3. 曾国藩家族与南京之战

·曾国藩对曾国荃坚守雨花台的担忧

·1858年曾国华三河之战去世

·1862年曾国葆伤寒去世(1829年—1862年)

·宁波慈溪之战:1862年9月21日华尔中枪死亡

·常捷军(中法混合军)请求下,带领常胜军南下浙江地区

·临终遗言——索钱——吴煦和杨坊积欠14万两银子

·法尔思德——因俘虏期间身心受创婉拒

·何伯、卜鲁斯大力支持——希望美国人掌管——杜绝英国欲接管中国的疑虑

-白齐文“更直接的方法”——1863年1月4日去杨坊家动粗、抢走4万两

-李鸿章宣布解除白齐文职务,悬赏5万两猎取其人头

-白齐文挥霍公款,积欠巨债

-卜鲁斯以此为耻——选择有军事知识和懂得俭约方式管理部队的军官掌管

·英国军官贺兰德上尉(Captain Holland)的仓促任职与解职

-毕业于英国伍立奇的皇家军事学院

3.戈登的任职与英国控制中国的嫌疑

·《北华捷报》“要约束文明英国在这一省的扩张,就如同用打包绳捆住高大栎树的纤维一样”,预测“这一省内每个据点的钥匙都将挂在大不列颠的腰带上,然后大不列颠成为这一富饶的中国省份内外事务的大仲裁者”

·伦敦《旁观者报》“中国无疑将受惠于英国一个世纪的统治”,但“那不需要设定一个允许我国国民去治理三亿中国人的政策吗?”

4. 戈登治下的常胜军

·与李鸿章麾下最善战的程学启协同作战

·对自己麾下的士兵与外籍军官不大看得起,称他们是一帮不受管束、爱“不分青红皂白劫掠与屠杀”的杀人犯

·华洋会剿——肃清通往苏州的通道

5. 依然活跃的白齐文

·白齐文避难于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家中

·冀望拿回常胜军这个“肥缺”(薪水一年四千英镑)

·巴结美国公使——赠送许多礼物

·林肯的特使蒲安臣、恭亲王注意到两国同时应对叛乱——清廷与美国北方

·蒲安臣游说总理衙门赦免白齐文之罪——李鸿章断然拒绝

·白齐文找来七十名外籍佣兵(包括遭撤职的军官)并偷走一艘炮艇投奔太平军

6. 白齐文的变节——加入太平天国

·《纽约时报》“如果叛军够聪明,让他尽情发挥所长,恐怕不只在他领导下的太平军会收复已夺走的土地,连上海都可能有危险。”

·《纽约前锋报》更为耸动大喊“美国承接帝国的机会来了”

·建议戈登和他联手一起北征北京,推翻清朝。

·后因被清廷拘捕于厦门,在被押往苏州途中被李鸿章下令溺杀,时年29岁。

·曾国藩甚为开心——证实了他所谓“洋佣兵不可靠”的看法

·强调湘军和非湘军(特别是常胜军)的区别

·担心洋人如约而至南京——意味着抢走大部分战利品

·也斥责常胜军未能如约而至——“危急之际,言而无信,便一钱不值矣”

·提议建立比常胜军大得多的“中英混合编队”

-外籍军官月薪约5800两

·曾国藩打发走他——去找北京的总理衙门谈

·曾国藩瞧不起洋人的文化——没有教养,不守规矩,不懂儒家的忠信之道

-他们的国家大体上利益熏心——特别英法只要有机会占便宜都不放过

·1861年容闳在芜湖开设一家航运公司——6个月内将2000吨茶叶运输上下游

·1863年容闳去安庆湘军大营求见曾国藩——认为曾国藩“简直是、几乎是中国最有权力的人”、“近乎帝王”、“几乎不受限制”

·容闳惊叹于曾国藩身边人才的荟萃与忙碌——“他人品与盛名的磁力”

·曾国藩在容闳拜访后私下向李鸿章透露“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之旗帜,外间疑敝处兵权过重,利权过大”,但他们不知道其实资源不足、兵力太少。

·容闳表示愿回美国,利用在当地的关系,为曾国藩购置建造现代工厂所需的一应设备,以生产西方枪炮、弹丸和火炮供湘军使用

·容闳返美——1864年在马萨诸塞州费茨堡的朴得南公司(Putnam Machine Company)订购到足以建成一座完整工厂的蒸汽动力机器——安排运到上海

·容闳抽时间会到纽黑文(New Haven)参加第十次耶鲁大学校友会

10. 阿思本“吸血鬼舰队的破碎

·英格兰国内相当有名气的公共知识分子

·《布雷克伍德的爱丁堡杂志》(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发表两篇“中国之进步”的文章

-第二篇《太平天国与其疗方》

-“中国政府和人民都要我们在他们危难的时刻出手相助,而他们将会给予我们长久以来所努力争取,且往往用武力去争取的进入机会和通商自由”

-他保证他“以中国境内的欧洲人为兵员的欧华部队”将把蒸汽动力、电力和铁路引进中国,“使这个广大国家敞开大门接受基督教和通商”

·当他真正踏上中国——才知晓李泰国的计划是自己编造的

-清廷无意雇佣欧洲的海军帮忙打仗

·对于如何安置这支舰队,恭亲王和曾国藩意见南辕北辙。

·恭亲王发布谕旨,这支舰队是清廷的资产,先用于平叛,后用于巡弋海疆。

-水兵选自临海的山东,炮兵选自华中的湖南,海军陆战队由满人充任

·曾国藩希望增添湘军水师的实力

-湖南人不懂航海——只用于内陆河湖

-只保留极少数洋人——“始以洋人教华人,继以华人教华人”

-曾国藩可控制整个长江——“长江各项水师出自一家,仍可联为一气”

·曾国藩的想法压过朝廷的想法——说明整个中国谁讲的话最有分量

·阿思本收到恭亲王信函——湘军水师提督担任司令,而阿思本为副司令

-非李泰国承诺的听命于清朝皇帝,而是直接听命于曾国藩或李鸿章

-阿思本抱怨“我来这里是为了效力于皇帝和他底下的摄政,而不是受省级机关的差遣”

·阿思本宣布辞去清廷委任的职务——返回英格兰

·蒲安臣居间调解这支舰队的解散——亏本卖掉,送回印度和英格兰

·卜鲁斯与李泰国所构想的“大英帝国与满清帝国之间温文有礼的合作”——他们已说服英国首相和财政大臣都接受的合作——其实根本毫无基础

·白齐文与太平天国的矛盾

·白齐文再次投降清军——戈登、蒲安臣的保证既往不咎

-条件:必须离开中国,永不得再回来。

·1865年白齐文违反赦免条例,潜回中国募集军队,被清廷拘捕于厦门,

·在被押往苏州途中被李鸿章下令溺杀,时年29岁。

·当地官员称为那艘小船意外翻覆

12. 苏州献城与杀降

·戈登常胜军与程学启淮军的华洋会剿

·苏州守将慕王谭绍光之死

·慕王府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时被叛徒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刺死。

·李鸿章将献城的诸王私下处死——戈登被“失信”而怒不可遏

-戈登写信给母亲“虽然这么想太无人性,但我很希望他受审处死”

-戈登宣布不再效力于李鸿章

·戈登的义愤蔓烧整个洋人圈——上海十国领事联合声明谴责李鸿章“令人发指、极端背信弃义的作为,很可能促使西方诸国收回对清廷的支持,收回勇武军官对清廷一直以来的援助”

13.苏州杀降与英国对华政策

·《泰晤士报》充斥暴怒与复仇情绪的夸张故事——戈登及英格兰军官拿枪猛射李鸿章的官兵,想阻止那场屠杀而未果。

·苏州杀降引发英国民众对自己国家在中国内战中扮演的角色由支持一改反对

-表明这是李鸿章与曾国藩主导的战争,而非戈登的战争

-尽管在华那些骄傲的英国代理人一再反驳说不是佣兵,但其实他们就是佣兵

·《纽约时报》“欧洲这两个强国若想成功平靖这帝国的局势,只有对它投入强大兵力一途——而若一次方式达成此事,随之几乎必然发生的事,乃是中华帝国永远臣服于欧洲强权之下”

·《经济学人》“我们在中国要做的事是通商,不是统治”

·巴麦尊政府眼见民意支持骤降,立即撤销允许英国军官在清军任职的两道枢密令,更另外下指令给上海的英国当局“明确撤回戈登少校的休假和为中国皇帝效力的许可”

·德文波特选区的议员费兰(William Ferrand)支持一项认为“本国进一步干预中国内战不明智且没必要的”象征性决议,宣称巴麦尊的对华政策“不只受到平民院朝野双方议员的谴责,还受到本国全体民众的反对”。

·罗奇代尔选区的议员科卜登(Richard Cobden)要求英国政府在中国采行其在美国实行的同一个不介入政策,并认为卜鲁斯的政策已经“瓦解”。

·赛克斯上校痛批英国“站在清廷一方的直接干预和屠杀太平军”政策,搬出戈登写给某位传教士的私人信件内容“如果当初拿虚掷在清廷一方的苦心的一半,用在叛军身上,这个国家老早就天下太平了”。

·巴麦尊首相重拾不介入政治——仍允许保护上海,对抗对上海的直接攻击,但不再参与通商口岸以外的战事。

·英国开始积极参与剿灭太平军的几年里——英国对华贸易总收入增加了2倍——巴麦尊受到唾弃的政策其实成效卓著——顶住了美国内战对英国经济的冲击

·洪仁玕自从罗孝全1862年离开后,与外界少有往来

·罗存德与洪仁玕在南京的交流

·1863年6月8日曾国藩日记“皖南到食人”——“人肉价格猛涨”

·“乱世而当大任,岂非人生之至不幸哉!”

·凋敝最终使叛军无法生存——“贼行无民之境,犹鱼行无水之地,贼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实处必穷之道,岂有能久之理?”

·1863年6月13日,曾国荃攻下雨花台上的石造要塞

·1863年11月,曾国荃扎营南京城东孝陵卫

·“英王一去,军势军威同时堕落,全部瓦解”

·洪仁玕离京至丹阳、常州搬救兵失败,留住湖州。

·1864年2月,曾国藩攻下天保城

·左宗棠在宁波法华混合队支援下攻下杭州

·曾国荃想独占攻克南京的功劳

-不接受李鸿章淮军来南京助攻

-曾国藩“何必全克而后美名哉?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哉?”

-李鸿章体谅恩施的尴尬处境,找了不便前来的理由得以使曾家得以独力攻京

·曾国荃用古老的办法对付城墙——挖地道通到城内

·1864年7月,曾国藩攻下地保城

·李秀成与幼天王化妆湘军逃离——逃出城3日被村民抓住交付曾国荃部队

4. 湘军对南京的屠杀

·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载“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

·《象山县志》黄淑华(朱东安《曾国藩传》)

·曾国藩闻讯李秀成——五万字供状《李秀成自述》

·洪仁玕在湖州最后一次见到洋人——协防湖州城的内利斯(Pattick Nellis)

·“我碰到的洋人每一个是好的”

·洪仁玕携幼天王南撤江西石城县被清军捕获——南昌被凌迟处死


1.最有权势的人——曾国藩

·曾国藩于1864年7月抵达南京接管该城

·不只是胜利的一刻,也是恐惧的一刻。

·曾国藩成为当时全中国最有权势的人

·华中和华东实质上成为他的军事独裁统治——他始终未完全听命于朝廷

·解散湘军,交出兵权——继续担任坐镇南京的两江总督——督导华东的重建

·他仍是效忠于幼皇帝与摄政慈禧太后的子民。

·中国皇帝不值得艳羡,而该令人可怜。

·攻下南京城不到一个月→向朝廷请病假归隐

-“金陵克复,兄弟皆当引退,即以此为张本也”

-“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弟虽至愚,岂不知远权避谤之道?”

·这场内战夺走的人命最广受认可的估计是万人

·1969年美国一项研究成果:晚至1913年,也就是清军攻下南京50年后,中国人口仍未回到1850年之前的水平

·1999年中国学者研究:受害最烈的五省(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在年间,人口少调约8700万,其中570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其他人则是因为降低的出生率而五院出世。对于这场战争对所有身份造成的人口冲击,推测是7000万人死亡,人口总共少掉1亿。

·数据——这场据认为是人类史上夺走最多人命的内战中,中国所蒙受的破坏和社会混乱的程度是前所未见

·混乱和暴力程度惊人,最令人惊愕的结果——清朝保住江山——而且不是苟延残喘几年,而是又存世了半个世纪到1911年

·清朝打赢了太平天国的战争?

-曾国藩的湘军和英国人的随意干预两者联手——为拯救清朝而战

-曾国藩受到了许多好处——高位、肯定、道德和学术成就组成的体系

-英国“深信”保住清朝——确保英国对华贸易继续增长——弥补其他地方(特别是美国)之严重损失的唯一办法

·太平天国的覆灭——导致英国对华贸易大幅增长的“一场空”

-长江恢复航行安全,外国航运业的优势随之大减

-难民离开上海,上海的房市崩盘

·战争的荣景为漫长的衰退所取代——英国前两大商行在衰退期破产

·讽刺:巴麦尊体察到让中国恢复安定其实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介入中国内战——未能让他们从清廷获得预期的善意或好感

·太平天国是所有文明有礼者或受到良好治理者的公敌——英国的人道之举

·华尔和戈登被昂然标举为华洋合作的可喜象征

·战争的话语世界——太平叛乱(而非中国内战)——意即英国站在清朝那一边

·英国驻华领事富礼赐游历太平天国领地,在1867年为《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会会刊》(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Asiatic Society)刊文驳斥英国境内的传统观点,认为消灭太平天国并未使中华帝国走回正轨——指出对华贸易的衰退

6. 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

·革命党——看起来像典型的太平天国分子

·痛斥曾国藩是古往今来最大的汉奸

·1909年伊藤博文接受英国采访指出:“反清革命活动”,”其实老早就该发生”——中国这批新一代革命分子只是在完成太平天国于五十年前开始的工作,而且坚信如果当初外人不阻挠太平天国,他们早已成功——“你们西方人,特别是你们英格兰人,与中国交往时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协助满清镇压太平叛乱”——“自那之后满清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

·满清覆灭,中华民国取而代之,而中华民国几乎是甫一成立就分崩离析,陷入内战,中国受苦于数十年内战,国力衰弱,面对外敌的持续入侵束手无策,将在接下来的二十世纪里,竭力恢复其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于世界舞台上曾长期占有的显赫强势地位。

·归咎于大无畏的传教士助理洪仁玕——他深信他很了解英国人,能充当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桥梁——提倡对洋人安抚与开放的政策,从而最终害了他自己的人民

·归咎于盛行内向的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他在上海和北京短暂驻足之后就认为清廷是文明之邦,力抗一群没有国王或治理理想的乱民,据此让他的母国政府相信,必须站在他认为中国境内唯一可长可久的政权那一方,介入中国内战。

·洪仁玕与卜鲁斯的共通之处:自认对于对方文明里良好且可认识的事物有他人所没有的深入了解——第二个共通之处——错得离谱

·我们认为跨越文化与距离的联结——我们对人的德行根本上同一的希望,我们认为在同一德行下所有人没有差别的信念——有时其实只是我们虚构的东西

·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我们与另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在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其中的类似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自己的倒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有什么忌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