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PPT的免费模板可以用来制作求职简历吗?

  来源:风暴眼工作室  在经历了高光时刻与负面缠身之后,李福成与他的福成帝国能否全身而退?(图/视觉中国)  作者|厚沙 彩月 付归  1882年,亚历山大·麦克雷(Alexander

  来源:风暴眼工作室

  在经历了高光时刻与负面缠身之后,李福成与他的福成帝国能否全身而退?(图/视觉中国)

  1882年,亚历山大·麦克雷(Alexander MacRae)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附近买下了一片3000公顷的土地。这片土地风景如画,优雅恬静,一面花岗岩石墙将这片土地与Calder高速公路远远隔开。

  在此后的130多年里,麦克雷家族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经营着农场生意,直到2015年。

  这一年,亚历山大·麦克雷的曾孙乔克·麦克雷(Jock MacRae)决定将这片祖传的农场卖给一个在中国经营肉牛生意的家族。这个家族姓李。

  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时代报》(The Age)采访时,乔克·麦克雷心里五味杂陈。他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的家族生意正在转型,因此,我们不得不出售这片祖地。”

  不过,虽然心里很挣扎,但是乔克·麦克雷对于那位姓李的中国买家仍然赞赏有加。

  “我认为,李先生和我曾祖父一样精明。”

  这位精明的李先生叫李福成,是福成集团的老板。

  福成集团地处燕郊,旗下业务广泛,涵盖了地产、肉牛养殖、金融、水泥建材等。不过,福成集团最为人熟知的业务只有三个:号称“专给北漂建房子”的福成地产、主营肉牛养殖的上市公司福成股份,以及福成股份2015年并购的殡葬业务。

  在福成集团官网所挂的一篇文章中,这样介绍李福成。

  “虽然李福成没有马云、刘强东、王健林那么有名, 但是‘燕郊李嘉诚’、‘中国牛王’的称号也曾侧面反映了这位在商场浮沉半生的老人的显赫经历。”

  不过,最近,“燕郊李嘉诚”遇到了一些烦心事。

  财务总监失联“罗生门”

  4月27日晚7点左右,福成股份董秘邓重辉跑步结束回到公司,发现桌上突然放置了一份有财务总监“程静”签名的纸质声明,直指自己遭李福成“架空”。

  程静在这份声明中表示,由于近一年来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受到来自大股东方面的影响非常严重,违背了上市公司五独立三分开的原则,其已无法正常履行财务总监的职责。

  与此同时,程静认为有些业务无法确定真伪性,所以拒绝确认签署2021年度报告、2022年一季报。

  对此,福成股份表示多方面尝试与程静联系确认真伪,但程静自此失联(电话关机、微信语音及信息不应答、到访其家庭住址无回应),无法百分百确认其来源及信息真伪,所以于2022年4月29日向三河市公安局报警。

  程静所称无法确定真伪的业务和福成股份2021年的活牛采购相关。该年5月,在福成股份采购活牛时,由于人手不足,大股东福成集团增派人手协助该业务进行,但在后续报销付款过程中,“因采购人员多是从公司大股东借调,比较强势,公司会计人员只好先付款再要求采购人员随后补齐采购资料及原始凭证”。但直到2021年年报披露前一天,相关原始凭证仍未补齐。

  对此,福成股份回应称,2022年5月初福成股份从全国各地召回2021年参与买牛的全部采购人员,核实2021年买牛情况和补充相关资料,基本上已获得2021年买牛活动发票和付款资金流不一致交易的全部证明,最终达到满足财务总监对公司2021年大量采购活牛生物性资产的准确资金支出和资产成本的确认要求。

  不仅在业务上没有独立性,福成股份的财务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也受到福成集团的影响。2022年4月21日,福成集团在福成股份肉制品分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全体负责人、会计、出纳会议,规定一切付款必须通过福成集团财务部总经理批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没有签字权,只负责合并报表,要求公司会计和出纳出具遵守规则保证书。

  程静认为以上做法不符合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性的要求,对此,李福成书面出具了《关于作为实际控制人规范参与河北福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运作的承诺》。

  鉴于相关未签署公司定期报告书面确认意见的主要原因已消除,程静同意补签对福成股份的定期报告和财务报表的书面确认意见。

  虽然这场“罗生门”的双方已达成和解,但由此可见在李福成的“强势”控制下,福成股份的内控隐忧浮现,而福成集团更是暗流汹涌。

  年过7旬的李福成,在人生中经历过许多高光时刻,也曾经安全度过一次又一次的舆论危机,这次,他还能全身而退吗?

  “香油大王”、“中国牛王”、“李半城”、“燕郊首富”、“三河李嘉城”、“殡葬之王”…李福成身上有众多标签,每个标签背后都有福成集团的缩影。

  1946年,李福成生于河北三河市兴隆庄村,是放牛出身。14岁开始创业,第一笔生意是小磨香油,后来他发现做香油产出的麻酱渣能拿来喂牛。

  1987年,李福成拿到5000元无息贷款创办了自己的养牛公司——三河兴隆庄福成养牛场,这也是福成集团的前身。

  李福成养牛的确有一套,从起初牛吃了拉稀,到牛吃了长得特别快,仅用了三个月的研发时间。从几头牛,到100头牛的规模,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到1996年底,其养猪场的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出栏肉牛3.2万头,存栏8000头,李福成也被外界称为“中国牛王”,还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称号,李福成的名望由此达到顶峰。

  但是真正让李福成的事业蓬勃发展的是房地产。

  2002年9月,李福成成立了三河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只要有北漂,我就一直盖房子”。农民出身的李福成不懂房地产,却抓住了在外打工人的心理,要“专门为北漂一族盖房”。

  李福成一手打造的上上城项目名声远扬。

  因为主打北漂人群,李福成将广告打到了国贸,“首付3万月供1千”。上上城青年社区项目“十个月55亿元”的销售神话也曾多次登陆各大新闻版面。

  不光占地面积广、卖的快,上上城还以高密度而著称,号称“河北最高密度楼盘”。据媒体报道,63栋楼的小区容纳了近8万人口,在层高多为18层、28层的情况下,楼间距仅为45米。

  采取“大手笔低成本拿地、迅速开发、快速销售回笼资金”的策略,李福成的项目几乎占据了燕郊地产的半壁江山,在当地有个说法“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他也因此得了“李半城”、“三河李嘉诚”的绰号。

  2016年,李福成家族以67亿元财富位列河北胡润富豪榜第9位,也被称为“燕郊首富”。

  传统主业不断收缩 

  2004年7月,福成股份以养牛为主业登上了上交所,以养牛、宰牛、卖牛肉为主业,成为“中国养牛第一股”。

  2006年6月,福成集团成立,李福成不断扩张自己的业务板块,逐渐形成了地产、养殖、餐饮三大业务体系。旗下的公司包括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福成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等数十个分支企业。

  但是近年来,福成股份养牛、餐饮事业波动很大,均不同程度的走下坡。

  年,福成股份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营业收入分别为8.28亿元、8.51亿元、9.65亿元、10.22亿元、8.3亿元、9.16亿元;餐饮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2.89亿元、2.35亿元、2.36亿元、1.75亿元、2.01亿元;殡葬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27亿元、2.61亿元、1.85亿元、0.82亿元、1.33亿元。

  (数据来源:Wind )

  数据可见,三大业务中,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仍然是福成股份的“立身之本”,为主要收入来源,餐饮服务所占比重却逐年下降,而殡葬服务业则仍然难成为福成股份的新“爆发点”。

  在疫情影响下,三大业务于2020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不过福成股份的颓势在2019年就已显现,首先是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与餐饮服务均增长微弱陷入瓶颈,其次是被寄予厚望的殡葬服务业营业收入下滑。

  2014年6月10日,福成股份宣布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并开始进行将三河宝塔陵园注入相关事宜。

  2015年,福成股份收购了三河宝塔陵园以及位于北京周边的宝塔陵园,这也给上市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A股第一家殡葬行业上市公司。

  福成股份的打算并非不切实际,年报数据显示,其殡葬业务的毛利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成为重要的现金奶牛。

  眼见殡葬业即将成为利润支柱业务,2018年,福成股份又投资5.8亿元,并购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园(以下简称为“天德福地”),同时宣布抛售部分亏损的“祖业”——肉牛养殖和屠宰。

  2019年上半年,福成股份开始收缩战线,出售养殖屠宰资产。3月30日,福成股份发布公告,三河肉牛养殖分公司资产组、三河肉牛屠宰分公司资产组和福成澳大利亚公司将会在北交所以公开挂牌的形式竞价转让。

  殡葬业无疑是一门好生意。然而,福成股份在殡葬业务上的外延式扩张,并未给其业绩带来过多提振。

  到了2021年,其2018年并购的天德福地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状态。年,天德福地分别亏损1180.23万元、580.34万元、711.64万元。

  根据收购协议约定,天德福地需在年分别达成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万元、2720万元、3270万元、3920万元和4700万元的业绩目标。

  这意味着,天德福地已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与福成股份的期望相去甚远。雪上加霜的是,天德福地还涉嫌合同诈骗,导致经营恶化。

  2020年8月,福成股份委派的审计机构发现天德福地原股东存在未披露的补充协议现象,并存在大额或有负债。为此,公司向三河市公安局报案,举报“原股东曾攀峰、曾馨槿涉嫌合同诈骗”。截至发稿,该案仍在侦查过程中。

  “成”也地产 “败”也地产 

  左手房地产,右手坟地产,让年逾70的李福成愈发受到关注。

  可惜坟地产难兴的同时,其房地产也波澜丛生。

  早在2019年9月10日,福成股份就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福成集团的房地产及关联业务因涉税经济案件被调查。

  事实上,李福成的诸多争议均与地产有关。

  2014年至2016年,河北官场发生地震,均被指与燕郊房地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如2009年轰动一时的燕郊枣村土地招标事件,据中国网等媒体报道称存在违规招标、村民权益被践踏等行为,最终竞得方为当年11月突击成立的联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恰为福成房地产子公司,现处于被清算状态。

  到了2017年,环球网发表一篇题为《燕郊黑社会肆意横行:深夜跟踪棍打死亡威胁》的文章,描述了燕郊理想新城小区多位业主不满小区物业将部分绿地铲掉换成车位进行维权,家中大门竟被喷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字样,甚至被不明人士跟踪打伤等事件。

  由此,关于李福成家族涉黑、暴力拆迁等负面新闻在网上不时出现。

  到了2022年,已经75岁的李福成还来不及迎接新年,便收到了法院的一纸《刑事判决书》。

  根据《判决书》,李福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免予刑事处罚;犯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11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万元;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

  由此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已缴纳);退缴的违法所得3000万元、行贿款600万元,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

  尽管当时福成股份对外表示,李福成目前未担任公司董事及其他任何职务,未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案件不涉及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经营正常。

  但在2018年7月底,李福成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虽然自己不直接参与上市公司的管理,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前公司发展的关键期,自己数十年做企业的经验,一定能帮助公司尽快实现突破。

  如今再看福成股份财务总监的指控,李福成非但不是未参与福成股份的日常经营管理,而是深度参与。

  在经历了高光时刻与负面缠身之后,李福成与他的福成帝国能否全身而退?

  [1]《豪掷千万购农场 中国“土豪”成澳洲新地主》,澳洲网,2015

  [2]《七旬李福成出山影响巨大,带领福成集团攀登全新高峰》,福成集团官网,2018

  [3]《燕郊首富李福成的地产江湖,一度负面缠身,72岁再次出山》,市界,2019

  [4]《中国牛王成功操盘殡葬第一股,盖楼成燕郊首富,背后却……》,中国经营报,2019

  [5]《“燕郊首富”麻烦不断 福成股份实控人被河北省纪委调查》,财联社,2019

}

  原标题又是一年520!“以你之名,冠我保单”的夫妻互保模式靠谱吗?  记者|吕文琦  又是一年“520”,鲜花与红包之外,有不少夫妻希望为对方添一份实际的保障,一起抵御生命中的风险。 

  原标题 又是一年520!“以你之名,冠我保单”的夫妻互保模式靠谱吗?

  又是一年“520”,鲜花与红包之外,有不少夫妻希望为对方添一份实际的保障,一起抵御生命中的风险。

  界面新闻梳理各类保险产品发现,目前常见的夫妻间保险形式有夫妻互保和夫妻共保两种。

  夫妻互保,简单来说是夫妻双方相互成为对方保单的投保人,常见于重疾险中。重疾险均带有被保人豁免,即被保险人生病后,剩余的保费不用再交。而夫妻互保中,夫妻需要为双方购买投保人豁免这一附加险,如果夫妻一方确诊疾病,那么双方剩余的保费都不需要再交。

  这样的安排,在当一方是经济支柱而另一方没有收入时尤为有效,可以在家庭经济支柱因病丧失收入时,保护另一方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没有保障。

  投保人豁免本质为减额重疾险,一旦投保人生病或去世,保险公司会赔偿一笔钱,而这笔钱恰好为保单剩余的保费,因此投保人豁免需要额外保费并进行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

  以某网红重疾险为例,夫妻互保30万保额30年交费的重疾险,附加投保人豁免后,会比夫妻双方为自己投保增加300元左右的保费。明亚保险经纪人常颖向界面新闻透露,因为投保人豁免可能涉及数十万的赔偿金额,因此在很多保险公司核保过程中,对于健康状况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投保人豁免责任可能会占用投保人的免体检额度。

  除了夫妻互保,在寿险中还存在夫妻共保,即只要夫妻中任何一人买了该保险产品,两个人都能得到保障。

  以某定期寿险为例,如果夫妻双方因同一意外身故或全残,可赔4倍保额。如果夫妻一方理赔,另一方保障继续有效且后续保费也不用交。与夫妻互保不同,寿险夫妻共保的总保费与夫妻双方单独投保一样,甚至更低,但保障会更多。

  医疗险也存在共保,一家人共享免赔额。例如免赔额是1万元,如果一家人因为外出就餐食物中毒,共计花费2万元,则超过的一万元可以报销。医疗险共保的存在让报销的门槛降低。

  但保单并不能保证爱情的永续,夫妻感情深厚时做出的共同抵御风险的安排,在感情出现裂痕后也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尽管夫妻离婚后,之前共同购买的保单不会失效,但会因为投保人身份发生改变而带来受益人的问题。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禹彦向界面新闻表示,如果夫妻互保的保单中指定了“配偶某某某”为受益人,离婚后这种指定方式会因为身份变化而无效,保单被视为没有指定受益人。如果发生理赔,保险理赔金将会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对待,在被保险人死亡时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也就是父母、现任配偶和子女之间进行分配。

  另外,如果夫妻因为感情破裂,原投保人不同意继续缴费,也不同意变更投保人,最终保单也会因为欠费而无效。因此,如果夫妻决定不再一起过下去,建议双方协商一致变更投保人,同时把缴费义务也一并转交新投保人。

}

  DT财经  一场关于存款的讨论,正在年轻人中热烈地展开。  “96年存款1万8是不是太少了?”“01年存款1万正常吗?”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看到很多人以“年龄+存款”为公式,交代出自己的资产情

  一场关于存款的讨论,正在年轻人中热烈地展开。

  “96年存款1万8是不是太少了?” “01年存款1万正常吗?”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看到很多人以“年龄+存款”为公式,交代出自己的资产情况,引发围观和讨论。

  存款话题总是自带关注,背后是年轻人对金钱的在意、焦虑、期待。一个手握2万块存款的00年朋友就表示,买房买车的愿望让自己有很大压力:“可能很多人因为感情失眠,而我却是因为可以存多少钱而失眠。”

  前不久,各个城市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住户存款数据。存款这个在人们心里掀起惊涛骇浪的话题,又一次引发全民热议。

  今天,DT君就来研究一下:到底哪些城市住户最能存钱?过去的2021年,他们都存下了多少钱?

  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存款TOP10

  一个城市能有多少住户存款,受到人口、经济水平、消费习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存款现状,我们翻阅了全国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资料,选取其中2021年数据齐全的27个城市进行比较。

  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深圳是2021年住户存款总金额最多的5个城市。

  北京和上海作为经济排头兵,2021年住户存款总金额以断层优势领先全国。广州、重庆和深圳位列第二梯队,住户存款都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

  作为TOP5中唯一的非一线城市,重庆主要靠地广人多取胜。截至2021年底,重庆人口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一,GDP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排名全国第五。

  成都、天津、杭州、西安、武汉、南京紧随其后,这些城市的住户存款总金额都超过了1万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同属第三梯队。

  不过,对于广大普通人来说,城市总额可能只是个拓展视野的谈资,人均数字,才是跟自己切身相关的生活参照,

  2021年,全国人均存款金额为73135.9元。我们根据各主要城市在2021年底的常住人口数,计算出了各个城市的人均存款,进入我们统计的27个主要城市中,有23个的数字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即便分摊了人口规模的影响,从人均来看,北京、上海依然是存款最多的城市。2021年,北京人均拥有存款22.27万元,上海则达到17.13万元。

  部分城市住户存款总额表现一般,但人均数据很是亮眼。比如住户存款总额排名第八的杭州,人均拥有存款12.96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第三。

  其次是广州、太原、天津、深圳、南京,人均存款都超过了10万元。

  重庆、成都、武汉三个城市,虽然住户存款总额很高,但除去较高的人口基数,人均存款纷纷掉出前十名。重庆的人均存款数据更是跌至榜尾,在27个主要城市中排在第24位。

  2021年,居民存了多少钱?

  了解完各个城市这些年积累的储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过去一年,各个城市住户都实际存下多少钱。

  我们将2021年的存款数据与上一年进行对比,再与人口数据进行了简单的计算,结果发现,2021年全国各主要城市住户或多或少都存下了一笔积蓄。

  2021年,全国人均新增存款6967.1元。平均下来,每人每月大约存下了580.6元。如果你每月的新增存款达到这个数值,就算赶上了全国人均水平。

  分城市来看,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最多的城市依然是北京和上海。

  其中,北京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最多,达到19522.1元,相当于每人每月存下1625.8元。根据北京市人社局的最新数据,2020年北京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2886元,月平均工资约为9407元。按照平均水平,北京朋友相当于将工资的差不多17%放进了存款。

  上海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为17408.1元,相当于月均存款1450.7元。按照上海市人社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338元/月,等于将工资的差不多14%作为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的存款数据比北京低,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均高于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027元,北京为75002元。这或许可以说明,存款更多不代表经济能力一定更强。与北京相比,上海住户更愿意消费或投资,储蓄意愿较低。

  与人均累计存款相比,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排名出现了一些变化,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城市储蓄意愿的相对上升或下滑。比如说,杭州、广州等城市,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的排名,就比人均累计存款排名更低;而天津、南京、石家庄等城市,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相对更高,一定程度上说明,过去一年这些城市的存钱能力或存钱意愿相对变强。

  2021年中国各主要城市

  存款与GDP增长对比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城市居民的存钱意愿和存钱能力,我们还将各城市的人均存款名义增长率和当年人均GDP名义增长率情况进行了对比(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仅计算数字增长,与实际增速有差别,仅供粗糙参考)。

  我们在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选取有完整数据的26个城市,将各个城市2020年-2021年人均存款名义增长率与人均GDP名义增长率呈现于散点图上,并以中位数进行分割,划出了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的城市,人均GDP数字增长和人均存款数字增长都高于一般水平。这些城市,经济发展好,居民收入多,储蓄的意愿也比较强。北京、上海、太原、合肥、天津等,都属于这一区间。

  第二象限的城市,虽然人均GDP数字增长一般,但人均存款数字增长维持在较高水平,比如石家庄、厦门、南京。2021年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居民自动调节消费意愿,存储意愿提高,因此相对愿意将更多钱存入银行、用作储蓄。

  第三象限的城市,人均GDP数字增长和人均存款数字增长均低于全国主要城市的中等水平,比如西安、长沙、杭州等。不过从具体数据来看,除了武汉,其他城市的人均存款增速非常接近,且很靠近中位数水平。

  第四象限的城市,属于人均GDP数字增长高、人均存款数字增长低,我们可以认为,这个象限的城市赚钱、花钱和投资的动力,要比存钱更强些。在我们统计的26个城市中,广州、宁波、银川、海口、南昌和福州处于这一区间。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统计的存款数据。可能会有很多朋友发现,自己2021年存下的钱还没赶上自己城市的平均水平。

  但平均水平并不是一个针对个人生活的参考指针。根据招商银行2021年年报,在1.73亿客户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金葵花理财卡的资金标准是月日均资产达到或超过50万元)仅有367.2万户,占比约2.1%,而这部分人的总资产余额,达到招行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82.1%。

  其实,住户存款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居民储蓄能力与储蓄意愿的基本概况,其意义不在于给普通人自我比对和参考。存款金额多少才算合格,也不存在一个权威的衡量标准。

  就好比同样有50万元存款,在小城市全款买房和在大城市凑首付还房贷,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对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可能面临的风险,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合理地安排每一笔钱。

  有人坚持存钱办大事,在银行卡数字逐渐增加中获得安全感,也有人及时行乐,在消费中获得愉悦,谁能说,他们过的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简历ppt制作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