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广告假货为什么不退你们?为什么不管

最近BAT好像成了互联网的重灾区,从百度的广告,到腾讯的抄袭,再到阿里疑似入股今日头条与腾讯对战,让各路媒体人从周一到周五就没有歇息的空闲。

热闹之余,其实不难发现,这BAT天天上头条的热点事实上已经快被互联网吐槽近10余年,为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向着人工智能时代飞奔时,被奉为巨头的他们依然站在人们口中的“原罪”始终无法脱身?

百度的广告:周旋腾挪的盈利机器

过去的一周对于百度公关来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灰色一周了,虽然有着雄安、百度联盟大会等各种利好大戏,但最吸引大家的还是:陆奇、宫斗戏、广告、股价。而且这一连串的内容几乎在恰好的时机恰好的行程了一场充满心机的阴谋大戏:陆奇的离开不仅牵扯出来一个流传了6、7年的宫斗谣言,更是让媒体认为百度的医疗广告东山再起。

事实上,百度的医疗广告是在陆奇离开后才又出现了吗?非也。在2017年年底、以及今年年初依然有不少自媒体人写文表示百度的医疗广告依然存在。只不过这段时间百度的AI战略声量以及陆奇的光环成功的覆盖掉了困扰了百度半年的大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疯狂上涨的股价——仅仅2017年到2018年这一年的涨幅让百度甩掉了2015年不停下滑和萎靡不振的故事表现。

媒体以及公众对百度的拷问问题主要集中在百度的医疗广告是否涉及“双重标准”,以及“偷梁换柱”——广告主可以在搜索结果上显示正规医院名称,但用户点击后进入的却是广告主的网站。这两个问题目前已经被百度官方一一否认,表示不存在PC和移动广告展示的双重标准,以及严禁冒用三甲医院进行广告专跳的行为。

但,这也仅仅是百度广告业务进程中的一个表象,公众以及媒体对于百度医疗广告的不满情绪究其所以更多的是“原则”——为了盈利,百度无法完全抛弃医疗板块的业务,而只能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来处理:魏则西事件后他们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针对魏则西事件中最扎眼的“肿瘤”和“三甲”进行了处理——百度坚决不允许医院以‘三甲医院’的名义及名称投放广告。搜索癌症、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类关键词,也不会出现医疗服务广告。

可是尴尬的是,搜索“癌症”确实看不到广告了,但搜索“肿瘤”、“肿瘤科”这类与癌症息息相关的关键词时,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笔者依然沿用此法尝试可以看到,搜索胃病、感冒、高血压等病因词汇时确实已经无法出现广告,但搜索“肿瘤科、妇产科、心理科、皮肤科、妇科、男科”等关键词时,广告竞价依旧存在。

同时,在医疗广告的展示上也存在各异。在此前包括百度、360等搜索运营商都采用了广告搜索结果下使用“突出底色标识”来提示网友“你看到的是广告哦!”,借此来达到警示的作用。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发挥作用,也获得过公众的部分认可。但现在,这种“突出底色标识”目前也出现了“不稳定的结果”——有的医疗广告确实有突出底色区隔,但有的却与一般搜索结果无异,只是多了“广告”二字。

作为最懂中国人的搜索,百度在中国国民搜索生活中不得不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商业角度上看,我们不会期待他能够做到如微软bing这样“0医疗广告”,因为不现实;但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运营态度最终会将用户的耐心磨尽,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腾讯的抄袭:与“二选一”一黑到底

一个差评的投资引来舆论差评,估计这是腾讯投资团队和马化腾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此次舆论差评最大的恰恰是在社会工作者中“抄袭”深度厌恶者——(自)媒体人,在不缺公众账号的情况下,腾讯差评迅速上了头条,接棒百度广告。

对于此事,腾讯最新的态度是:重新进行尽责调查,或协商退股。在笔者眼里,这个生意最后黄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种小额投资收益远远比不上腾讯惹怒一个中国媒体圈带来的损失。

在差评事件发生后,腾讯的抄袭老毛病又被重提,从QQ到抖音,在网友的心里,包括游戏、以及各种应用在内,被腾讯抄袭的下场非死即伤。仅仅2018年1月到5月,腾讯被指抄袭的新闻事件就达到了3件,其中包括:腾讯“跳一跳”抄袭育碧游戏;腾讯“立知”被指抄袭即刻,上线10小时被下架;以及腾讯微视被指责抄袭了抖音。

微视抄袭抖音更多是腾讯一言不合封杀了包括抖音在内20多个短视频APP外链的附属品,但从此次微信的封杀动作中,我们反而看到了腾讯在运营上的另一个与“抄袭”平起平坐的短板:二选一。

360腾讯二选一估计是70、80后心中一个忘不了的记忆,在当时竞争者稀少的互联网,两个根本就挨不上的对手却怼上了,逼着网友来了一次“二选一”的游戏。这个动作在当时被很多人视为360碰瓷,但多年后也证实了,无论是不是对方碰瓷,腾讯在QQ以及微信这两个强大的流量渠道上,面对市场冲击的习惯动作依然是裹挟流量,打造一个看似开放但实则封闭的流量护城河。如今抖音等短视频已经开始尝试通过视频来转跳电商完成打赏外的变现,这点已经与微信大力培养的微信电商生态有着极大的冲突,这场屏蔽大戏就是让商家和用户来一次“二选一”。

无论是抄袭还是二选一,腾讯在这两条路上是天然的招黑体,但这黑或许还会继续。

阿里的假货:虚虚实实间告别爆款消费

今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旗下平台《2017年知识产权年度报告》,当中点名淘宝网制售假货商家向微信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转移。“假货”这个一直以来让阿里头疼的帽子好像终于可以摘下来了。

可惜,淘宝还是“假货”的代名词。同样是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有关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报告,将9家中国市场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其中就包括淘宝网等3家电商平台,以及北京秀水市场等6家线下市场。这在整个名单中占到了约20%的比例。此次淘宝网再次入黑榜的原因是,其平台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美国代表品办公室表示,虽然阿里巴巴已经采取措施,简化了下架假冒伪劣产品的步骤,但这些步骤依然繁琐,不足以终结淘宝网上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对于这个指责,阿里官方则认为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阿里巴巴再次成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高度政治化环境下的牺牲品”。

一面打假,另一面打假折射的是阿里作为电商巨头在商品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困境。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做出过努力,无论是建立审核机制、与政府联手打假,还是培养扶持天猫,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假货销售起到一定的打击和遏制效果。

但是,成立15年的淘宝在打假上却又着系统性的缺陷:例如,在淘宝上发现售假必须购买后才能够申诉,这就造成了打假成本以及周期过高。同时,在售假审核上也是存在不小弊端。2015年马云曾说到:“淘宝有假货,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一直都存在假货,这是人性所决定的!但是消费者相信四五十元就能在网上买到一块劳力士手表,这谁也没有办法。”对于这句话,网友的反应最为实在:如果你们的店铺审核相信“劳力士手表无法只卖40、50元”,让商品无法上架,那么消费者自然就避免伤害了。

如此简单的道理旁观者一眼看清,当局者怎会不知?但淘宝的壮大不仅仅是庞大的用户基础,更是庞大的商家基础,只有这样一个个免费的民间商品搬运工造就了淘宝的原始生态,淘宝可以做到杀一儆百,却做不到一刀切彻底清除问题商品上架。

在拼多多、小程序电商等众多新兴电商业态进攻下,淘宝已经被迫做出表态“不会回到低价爆款时代”,却在另一方面推出特价版淘宝,打通公域、私域内容通道。而传出阿里参与入股今日头条的最新融资也在另一个侧面反馈阿里对社交通道的急切渴望,如若属实,那么这将为阿里带来与微信具备对抗性的社交流量支持。

百度的广告、腾讯的抄袭、阿里的假货,或许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特色生态的缩影,他们身上的是是非非有着互联网企业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灰色,但又有着其他国家相似企业成功案例镜子的反射而无法回避。这三大杀最后究竟会伤了企业自己还是中国网民,前方依然未明。

}

来源: 运营研究社(公众号:U_quan)

7.26 号晚,上海和纽约传出一阵钟声,3 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上市了。

假冒伪劣遍地,这样也能上市?!

拼多多,3 亿人都敢坑的购物 App

其中有一个段子脱颖而出,不露声色地把拼多多黑了:

我就觉得拼多多挺好的,在天猫和京东我都会担心买到假货,但在拼多多,我就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肯定是假货。

其实比起拼多多上的假货,更丧心病狂的是它的文案套路。

经常会诱导你下载 APP,结果下了发现什么都没有,或者是经常在微信群收到一堆砍价的链接,气得想打人.......

Ps:中间有彩蛋,为什么拼多多宁愿被骂,也要发这些文案。

下面小编将自己的血泪教训,向大家演示一遍,我是怎么被这些神文案套路的....

之前肯定有老铁在朋友圈刷到过拼多多的广告。

我也刷到了。然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特么有点扯吧,9 块 9 连个电动车的玩具都买不到。

虽然嘴上说着骗子,但我还是很诚实地点开了广告......

我倒要看看拼多多在耍什么花招,看看能不能写篇套路文章出来。(作为羊毛党,我显然是给自己找了个点开的借口)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于广告门网站&广告门APP发表。如需转载此文章,必须经得原作者授权同意。

}

这么多推广广告,让那么多人都上当了。这些广告平台没有责任吗?... 这么多推广广告,让那么多人都上当了。这些广告平台没有责任吗?

现在都是要钱不要脸的,你们喜欢什么媒体人家就在哪做广告。不然你让那些新媒体靠什么活着啊!睁大自己眼睛看明白就好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钱谁不挣啊,电视的购物频道还天天卖一些骗人的广告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虚假的广告不禁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