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之后超过30度(包括31度)都是秋老虎吗?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秋,很多人都想问立秋之后天气会凉快吗,其实是不会的,立秋的下一个节气就是处暑了,知道处暑是几月几日吗,其实处暑和立秋都是属于秋季的节气,只是在这个期间天气还是很热的,因此大家经常问处暑是什么季节,处暑是哪个季节的节气,现在知道答案了吗,接下来大家就随百思特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一24日),此时太阳黄经为150度。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炎热即将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时。翱翔在天空中的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枯萎;“禾乃登”的“禾”,这里为黍、租、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立秋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半球移动。由此,北半球太阳辐射继续减弱,而副热带高压向南偏移,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小露锋芒。

到了处暑时节,受冷高压的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的雨季宣告结束,进入一年之中最为宜人的秋高气爽天气。当冷空气影响北方这些地区之时,往往出现刮风天气。

一场秋雨一场寒,若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当风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在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

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夏秋之交出现的这种冷热变化,让人们感到很不适应,如果不注意气温的变化,就很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在南方地区,处暑时节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

但是,到处暑尾声,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不会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还在控制南方地区。初秋之时人们刚刚感受到秋的凉意,但高温天气将会再次出现,如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CC、华南东部出现高于35℃的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

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就容易形成夏秋连旱,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长江中下游地区到了10月份“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而在西北高原地区,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己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

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

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度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度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

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度、华南东部高于35度的天气出现。

处暑节气,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来说,除了及时治疗、尽量不喝酒、避免冷饮冷食、避免过度刺激的辣椒等调味品、少吃伤害消化系统的药物之外,还要消除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各种不良习惯。

秋季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2)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3)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4)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5)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

(6)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

“处暑天不热,热在正午”,到了处暑节气后,白天早晚温度逐渐下降,但中午的天气仍然比较热。而在北方,处暑之后,由于西北季风盛行,从蒙古等地吹到我国大陆,带来凉爽,所以北方地区就会变凉。而且在南方的很多地区,仍然会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天气仍然很炎热,但只有中午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天气比较干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应该是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横扫南下,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暑日过后,基本上再过一周,我国各地的气温才真正进入了秋天的好时节。而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遇到了没有完全后退的湿热空气,空气中就会凝结成水珠,然后形成天气雨水。

处暑温度一般较立秋降低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这几天云南雨水暂歇,高温成为天气舞台上的“C位”。

全省近7成站点的最高气温,

排行前三的元阳、元江、河口气温都超过了37℃。

昨天昆明的气温也冲破了 30℃大关

昆明市气象台预报员李晓鹏:“昆明全部转晴了,没有出现降水,其实是受一个高压系统的影响,所以昆明明显气温回升,我们监测到昆明主城下午四点到五点,气温都在29.2摄氏度,城区的话部分区域受到城市热岛的影响,体感温度会更高一些,全市来讲大部分地区都突破30度,最高在东川区,达到35摄氏度了。”

虽说30℃在全国来说并不算高

20℃出头的昆明人来说

即是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天气

一般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至9月之间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来回摇摆,导致所到地区温度偏高。受其控制区域的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云南普洱多地发布黄色高温预警

红河州多地发布橙色预警

云南又将有一波降雨天气

大云南的天气果然任性,说变就变!

预计,明天滇东北西部、滇中北部、滇西北北部和东部阵雨转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滇西北、滇中以北及滇东北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局地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9-31日我省将出现降雨过程,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北部及滇西地区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需小心防范。

8月29日08时--8月30日08时:曲靖、昆明、楚雄、丽江、大理东部、普洱东部、玉溪西部、红河南部雷阵雨转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它地区多云有小到中雨。

保山:小雨,19~28℃

楚雄:中雨,19~22℃

大理:小雨,17~26℃

芒市:小雨,22~30℃

香格里拉:小雨,9~19℃

蒙自:小雨,20~30℃

昆明:中雨,17~25℃

丽江:中雨,15~24℃

临沧:小雨,18~28℃

泸水:小雨,22~31℃

普洱:小雨,19~27℃

曲靖:中雨,18~25℃

文山:小雨,20~28℃

景洪:小雨,23~33℃

玉溪:小雨,17~24℃

昭通:小到中雨,16~26℃

入秋之后,早晚温差会不断加大

适时添减衣物,避免感冒!

我国大部地区都将经历夏秋季节的转换

感谢收看《微昆明》第2375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寒日日照和冬至日日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