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天主教的区别

  西藏的宗教主要由藏传佛教、苯教、民间宗教三种类别构成,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苯教寺庙约88座,僧人3000多,活佛93人,信教群众13万以上;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众约3000多人;天主教堂1座,教民700多人。

  从地理分布看,它们在西藏不同地区、不同局部的社会影响程度不一,民间宗教的存在甚至被许多人所忽视。从宗教分类学的角度看,藏传佛教、苯教以及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属于神学宗教,而民间宗教则缺少系统理论、没有专门活动场所及职业宗教者集团。从相互关系来看,藏传佛教和苯教长期以来既相互排斥、针锋相对,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导致了“佛中有苯”、“苯中有佛”的局面,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和苯教自身的发展走向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们又都吸取了民间宗教的许多内容(例如某些神灵崇拜)。西藏的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虽然信众规模相对较小,影响范围仅限于局部地区,但总体上与居强势地位的藏传佛教及苯教相处融洽。在多种神学宗教的包围中,民间宗教至今依然在西藏民间特别是边远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

  佛教是公元7世纪从中国中原地区以及印度和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地区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佛教传入西藏后,吸收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及民间宗教的大量内容和形式,并受到周边地区多种文化成分的影响,逐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形成了浩繁的藏文经籍、丰富的教理、教义,完整的寺庙组织结构,严格的学经制度和修习次第,以及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等,成为佛教传播体系中与汉语系佛教(汉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佛教)有所区别的一个完整支系,故而被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传佛教在发展中曾形成了众多流派及支派,其中有的派别在西藏的传统社会文化领域乃至中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俗称黄教)等教派。其中格鲁派形成的历史虽短,却已成为藏传佛教各派别中居主流地位的一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格鲁派最大的两个转世活佛系统。不少人认为,苯教吸收了佛教大量形式和内容,因而已佛教化,也应被视为藏传佛教的一支。

  藏传佛教主要在中国的西藏和青甘川滇藏区以及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聚居地区传播,在汉、纳西、珞巴、普米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信众。藏传佛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先后传入不丹、尼泊尔、蒙古等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地区,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又传入欧美等地。

  藏传佛教盛行时,要求每个多子女家庭都要有人出家。16世纪以后,西藏僧尼最多时曾占到藏族人口的四分之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有僧尼10余万,占藏族人口的十分之一强。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过程中,西藏各寺庙也进行了民主改革,从此,西藏民众有了当或不当僧尼的自由,僧尼也有了还俗的自由。

  藏传佛教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名目的教派及其分支。诸教派为了维护既得政教利益,巩固统治地位,纷纷建立各自的传承系统,以利于自身发展和种种特权的沿袭相承,这些是活佛转世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开活佛转世先例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一支――噶玛噶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他的教法继承人。这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例。都松钦巴的“转世化身”叫噶玛拔希,他后来被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的大汗蒙哥授予金边黑色的僧帽和大量的财产,将噶玛噶举教派集团的势力发展到能与萨迦派相抗衡的地位。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此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纷效仿,转世灵童寻访程序也逐渐繁缛。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种活佛转世的制度成为西藏统治阶层争权夺利的手段,为杜绝大活佛传袭引发流弊及政治隐患,1793年,清朝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以法规形式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并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存放于拉萨大昭寺;另一个用于确认蒙古族地区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存放于北京雍和宫。

  国家尊重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的信仰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1992年,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了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继任;1995年,西藏自治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

  西藏民主改革后,经过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继任的活佛共30多人。

  西藏本土的古老宗教。约于公元前5世纪,由古象雄王子辛饶米沃且在象雄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创建。其最初的活动中心在今西藏阿里噶尔县门士区一带,早期主要仅限于一些祈福消灾、祓邪祛祟的原始仪式。约纪元前后,苯教东传雅鲁藏布江流域,逐渐成为在西藏高原居主导地位的宗教势力。

  苯教与藏传佛教有过长期激烈的斗争,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直接或变相吸收了大量藏传佛教的内容和形式。很多人认为苯教已经成为藏传佛教的一支,但宗教界许多人士则不以为然。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现有88座苯教寺庙,其中昌都地区55座、那曲地区23座、日喀则地区6座、林芝地区2座、拉萨和阿里各有1座。

  伊斯兰教在西藏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拉萨市现有回族居民2000多人,其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其他民族或外籍的穆斯林,无论是旅居还是定居拉萨的穆斯林,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信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

  如今,世居拉萨的穆斯林的语言已经藏语化,服装已经藏族化,他们在保持自己宗教信念和生活习俗的同时,与当地的藏族僧俗也相处得和谐友好。日常交际语言多为藏语或汉语,做礼拜时,先用阿拉伯语诵经,然后再用藏语诵经。

  目前在拉萨市有清真寺4座,其中河坝林清真寺是最著名的一座,它位于大昭寺东南的八廓南街,始建于1716年,最初建筑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1793年进行过维修和扩建,1959年被武装叛乱分子纵火烧毁,次年集资重建。

  西藏目前惟一的天主教堂,坐落在与川滇交界处的芒康县上盐井村。1865年天主教首次传入盐井,先后有17人任盐井天主教堂的神甫或传教士。这里以藏族为主,也有少量的纳西族,80%的人信奉天主教,当地信徒有600多人,外地有100多人,合计有教民740多人,祈祷经文为藏译本。当地教徒仍像其他藏民一样把藏历新年视作新年的开始,但也把圣诞节当作一大节日。圣诞节既无圣诞树,也无圣诞老人,聚会时神甫主持弥撒,讲经布道,所有教民和被邀请者都在教堂的大院子里用餐,最后是跳藏族传统的锅庄舞、弦子舞。附近藏传佛教刚达寺在每年的“跳神节”时,也邀请神甫及其教民观赏藏传佛教的“跳神舞”。

  (摘自《中国西藏:事实与数字2008》)

}

历史上的欧洲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政教合一的状态下。这跟咱们这儿可就有天壤之别了。人家那儿宗教领袖一度凌驾于国王或者皇帝之上,而咱们这儿,管你是什么教,只有为国王或者皇帝服务的教,你才能保存得下来。

比如说汉朝文景之治的时候,搞了一套黄老道教治国之术,结果道教就保存了下来。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儒教就成了中华两千年来的主要教派,也可以称之为儒学。

至于佛教,梁武帝爱佛,因此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耶律洪基也爱佛,才在北方大搞基建,武则天更爱佛,把佛雕满了洛阳的大小山头。因此佛教也就保留了下来。

实际上还有不少宗教是一直被压制的,比如说白莲教,这个教反朝廷,你说能活吗?还有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这家伙可真是秀儿,靠着一张嘴皮子,占了清朝的半壁江山。结果还不是被灭了嘛!

不过在西方,宗教可是相当神圣的,因为宗教不仅可以和朝廷并驾齐驱,甚至可以左右朝廷的政策,以及皇帝的任免,一度都要依靠宗教。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去看看宗教中的各种头衔,就能清楚地明白,、红衣教主、、主教、神父等等这些家伙,分别属于什么级别,都有多少权力。

一、宗教有哪些?都有哪些分支?

实际上,比较公认的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只有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佛教。这三大教,基本上都是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家甚至跨大洲的宗教。

他们分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由于影响能力太大,所以称之为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历史上都对皇权有很大的影响。唯独佛教到了咱们这儿,变得相当温顺,没办法,不温顺很难存活下来。

那么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是咋回事呢?比如中国特色的道教,一般只在我们内部传承发展。还有犹太教、印度教,都是有地区限制的。这里主要看基督教,基督教有三大分支,分别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这三大分支当中,天主教规模最大,也是最牛掰的一个。据统计,信天主教的人在全球达到了11.3亿人,可想而知有多强。

东正教一般又称之为正教会、正统教会。信这个教的人,主要分布在东欧和西亚一代。由于那块地方小国家太多太散乱,所以东正教信徒们看似有同一个信仰,实际上是各管各的,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至于新教,这是咱们的称法,其实就是基督新教。这是宗教改革运动下的产物。16世纪,一部分基督徒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新教,也就是基督新教。别以为人家新,信徒就少,信奉新教的人也多达5.9亿人左右。

有了这一了解以后,我们就能明白,你去研究历史上的基督教,那就是在研究天主教。你去研究近代的基督教,那么就要一分为三来看了,其中新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皇权有影响的,一般指的就是过去的天主教,因为在16世纪以前,基督教指的就是天主教。

二、教皇、红衣教主,那是天主教中最高权力的象征。

天主教你最牛掰的,当然就是教皇了,因为这哥们带着一个皇字,咱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了。皇在封建时代,那就是最高领袖的意思,因此教皇就是天主教里的最高领袖。

从罗马帝国时期开始,天主教就影响了全世界大范围的地区,因此这个时候的教皇又被称之为罗马教皇。

世界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国家叫梵蒂冈,这个国家至今依旧是政教合一的体制。也就是说罗马教皇也是梵蒂冈的国家元首。而梵蒂冈则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梵蒂冈被意大利重重包围,跟个村镇没啥区别,但是人家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你说气人不?你意大利敢动一下试试?天主教可有十几亿的信徒。

14世纪以前,教皇都可以直接影响西欧各国皇权,那个时候宗教是凌驾于朝廷之上的。因为你只能是一国之王,而教皇手下的天主教信徒们,却可以遍布几十个国家。

不过人家也不傻,努力争取来的王位,凭啥还要听你的?因此在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和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打了一仗,结果被腓力四世给打死了,从此以后教皇的地位一落千丈。皇权开始压制教权。

此后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挑战宗教的权威,他们各自建立了相对集权的中央朝廷,因此教皇越来越不吃香了。比如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在1526年,就曾经攻陷了罗马,教皇啥也不敢说。

虽然无法左右皇权了,但是在天主教中,教皇依旧是一把手,是教宗。这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的事实。

那么红衣教主又是咋回事呢?红衣教主,相当于给教皇打工的管家们。由于天主教实在是太大了,教皇一个人管不过来,因此就有了红衣教主。他们是罗马教廷的最高主教,分别管理教廷各部,也就相当于各部部长一样,但是地位和常委有的一比。

红衣教主听命于教皇,但是同时他们也有选举教皇的权力。此外他们也是有直接被选为教皇资格的人,你能不能当教皇,跟红衣教主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可以说跟教皇站在了比较靠近的位置上。

三、大主教、主教和神父。

其实宗教的区域划分,和国家行政划分,十分类似。他们将天主教划分为各地方教区,而几个地方教区可以组成一个教省,这一教省的最高领袖,便是大主教。

大主教地位在红衣教主之下,但是他们的权力相对独立,属于封疆大吏的那种类型。因此我们可以将他们看成是各省一把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总是穿着紫色衣服,所以又被称之为紫衣主教。有没有一点紫衫龙王的感觉?估计金庸老爷子的灵感就来自这里。

主教比大主教级别低,就是各地方教区的最高领袖。他们掌管自己地盘上的天主教事务,这就相当于各市的最高领导一样。

神父的级别就要比主教级别更低了,其实满大街都是神父,他们主要负责某一个教堂的具体事务,这个教堂在某个教区之中,所以是归主教管辖的。因此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某个乡镇领导。

总结:可以用一个国家的行政级别来给他们做定位。

教皇是国家元首,红衣教主就是各部的部长兼任常委。大主教则是一省省长,属于封疆大吏,而主教则是各市的市长,至于神父,则是负责乡镇工作的乡长、镇长。

这么一来一切就比较清晰了。其实宗教和政体一样,也是一种统治机构。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宗教一度凌驾于政体之上,只是后来被打压了下去罢了,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一个靠枪杆子出了政权,一个靠左右人的心思出教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主教为什么在中国被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