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芯片设计仿真EDA软件公司哪家比较好?

以美国为首的芯片强国对出口中国的高端芯片 “卡脖子”,让更多人意识到国产高端芯片自主可控重要性的同时,芯片产业链中小而精的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关键作用也成了关注的焦点。

芯片设计环节繁多,精细且复杂,EDA 工具对于提升芯片设计效率,优化芯片设计,保证芯片功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三大 EDA 公司(Synopsys、Cadence、Mentor)占据全球 EDA 市场超过 60% 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芯片设计公司都需要三巨头的 EDA 工具。因此,美国用 EDA 就能很容易卡住中国芯片行业的脖子。

国产化率仅 10% 左右的国产 EDA,面对发展了二三十年的 EDA 三巨头的技术和商业壁垒,想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率面临极大挑战。庆幸的是,开源的趋势,AI 和云技术的突破,给国产 EDA 带来了换道超车百年一遇的好机会。

EDA 国产化率 10% 左右,突破面临瓶颈

EDA 处于整个芯片产业链的上游,特点是小而精。据市场研究和顾问公司 Gartner 今年 1 月的初步统计结果,全球半导体收入 2020 年总收入达到 4498 亿美元,比 2019 年增长 7.3%。

仅看 EDA 市场,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吕芃浩去年给出的数据是,2019 年全球 EDA 市场规模为 102.5 亿美元,中国 EDA 市场规模约为 5.8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5.6%,国内 EDA 厂商总营收不到 4.2 亿元,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0.6%,国产化率仅 10% 左右。

“10% 左右的国产化率,华大九天贡献了大部分。因为国内很多 EDA 公司都是以出售点工具为主,华大九天有面向模拟芯片的整套工具,所以市场的认可度更高。”吕芃浩称:“国产 EDA 除了在模拟芯片领域有所进展,国微集团,概伦电子的部分工具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以芯华章为代表的公司把一些自研的 EDA 工具进行开源,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吕芃浩认为 EDA 10% 的国产化率很难突破,已经进入瓶颈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 IC 设计公司数量虽然有 2218 家,但营收过亿的只有 200 多家,无论从技术还是财力水平,大部分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可能不会用正版软件,市场增长有限。

另一方面,国产 EDA 还没有实现数字芯片设计工具全流程,国内营收过亿的芯片设计公司还是会优先选择三巨头的 EDA 产品。

也就是说,国内的 EDA 市场增量有限,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吕芃浩认为,“EDA 的国产化率要进一步提升,必须要实现数字全流程,一旦实现了全流程,就可以迎来快速爆发期。然后,还需要改善生态。”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邸志雄也认为,国产 EDA 公司最艰难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是生态问题。“国内 EDA 公司需要获得芯片设计公司、晶圆代工厂的信任,才能解决生存问题。”邸志雄表示。

“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大部分芯片设计公司都意识到 EDA 可控的重要性,这是国产 EDA 获得入场券的前提。”

拥有 20 多年国际领先 EDA 企业技术开发及公司运营管理经验,2020 年创立芯华章的王礼宾表示:“以前国内做 EDA 的公司不多,也主要是做单点工具。现在 EDA 受到国家重视,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 EDA 公司都希望能够做的更完整,但贪大求全也不可取。”

国际形势的变化逼着中国芯片产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国产 EDA 也迎来了一个绝佳机遇——开源 EDA。

开源给国产 EDA 打破巨头技术

开源技术已经发展了多年,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是目前软件可以快速、低成本实现的一个关键。Linux、GNU、Android 以及各种开源 AI Framwork 往往能够产生革命性影响。如今,EDA 开源也在快速向前推进。

其中的原因,邸志雄认为:“芯片的研发周期至少一两年,成本很高,技术门槛也很高,严重阻碍了芯片设计领域的创新,这两个项目从 IP 和 EDA 两个维度缩短芯片设计流程,节省研发时间。我认为从 RISC-V 指令集到 POSH 再到 IDEA,这其实就是一个开源生态,能够共同推动芯片行业的繁荣。”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通过 IDEA/POSH 两个开源项目的实施,可供使用的开源 EDA 数量增加了近一倍。

“国内的 EDA 工具产业现状是技术进入门槛高、人才方面师资与课程缺乏,开源可以打破技术和商业壁垒,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高效的激发并加速创新,快速建设国内集成电路设计生态圈。”王礼宾认为。

那么,开源 EDA 能够帮助国内 EDA 产业迅速实现数字全流程吗?王礼宾表示:“我觉得这取决于技术的导向和资源投入,芯华章有系统性的想法,但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投入也会越来越多。还要看到,不同的 EDA 涉及的环节不同,开源的难易程度以及开源所能带来的生态促进作用不同。”

邸志雄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开源的点工具如果没有统一的接口,想要将点工具串起来很难。另外,已有的开源单点 EDA 工具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商业的流片验证。同时,在模拟芯片设计 EDA 工具与数字芯片物理实现 EDA 工具,特别需要开源工艺库和 PDK 支持。

吕芃浩指出,开源是国产 EDA 实现数字全流程的一条路,但现在大家都是起步阶段,有积累的情况下,实现完整的全流程会更快一些。

既然如此,为何还说开源是国产 EDA 的绝佳机会?虽然 EDA 开源不能在短期内就让国内 EDA 产业补足短板,但能从源头上解决国产 EDA 发展的人才之困。高端人才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大的挑战是业界共识,对于小而精的 EDA 产业更是如此。

“在国内的教学体系中,EDA 教师一般隶属于微电子或计算机学科,不管在哪个学科,EDA 都属于小众,国内能够开设 EDA 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缺乏 EDA 教材,并且,对 EDA 感兴趣的学生也很少。”邸志雄说。

“有了开源 EDA,首先是案例有了,可以给理论课与实验课比较好的支撑。另外,也能让学生了解 EDA 内部算法。还有,开源 EDA 也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商业工具。再加上集成电路提升为一级学科,有了这些支持后,我认为不管是开设 EDA 课程开始出版教材,都是利好。”

开源 EDA 也会对相关研究有积极作用。据悉,很多研究者的论文都基于开源 EDA 展开研究,但开源 EDA 被收购之后往往就走向闭源。“如果开源 EDA 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比较完整的 EDA 环境和流程,对于而言就可以有一个基准的参考模型,进而可以验证算法或模型的有效性。因此,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对开源 EDA 需求的迫切性都很高。”

开源 EDA 不仅能够降低学校人才培养的难度,也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 EDA 行业,加速创新。王礼宾说:“EDA 是跨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的交叉学科,开源等于给了一个产品的母版,降低了研发的门槛,还可以激发和加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爱好者的创新,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开源的实践,培养出很多 EDA 人才。”

“当产业界拿到了更好的开源产品,会加大开源 EDA 软件的使用频度和广度,这样的大范围应用,会为开源 EDA 提供更多的测试数据,进一步催熟开源 EDA 工具的发展和创新,最后形成正反馈的 EDA 开源生态。”王礼宾进一步指出。

国内的 EDA 公司不仅抓住了开源 EDA 的机遇,还可以借 AI、云计算等新技术换道超车。

国产 EDA 将换道超车

作为开源 EDA 的先锋派,芯华章在 2020 年九月上线了中国首个开源 EDA 技术社区 EDAGit,并且开源了两款 EDA 工具。王礼宾介绍,目前芯片公司在一个芯片项目中投入的精力大量是用于验证,因为芯片失败带来的损失轻则是一次投片数亿元的费用打水漂,重则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或者公司的信誉,导致客户的流失,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验证,特别是硬件验证,是科技领先的重要制胜点之一。

芯华章已经开源的两款 EDA 工具都与验证相关,EpicSim 是基于经典 EDA 方法学并进行强化、创新的开源仿真工具,仿真器是功能验证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另外一款开源工具是形式验证 “灵验”,形式验证的优势在于完备、穷尽的验证,不需要复杂的环境搭建,设计收敛效率高,适合用于早期的模块验证。

“芯华章所专注的数字验证领域,与晶圆厂和先进制程之间没有直接的紧密关联,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人才。对于后端与晶圆厂对接的布局布线等环节,就必须考虑到打通开源产品在不同的工艺节点上的应用。”王礼宾说。

“我们开源的 EDA 工具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芯片项目的早期验证和院校教学当中,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推动资源整合优化,让芯片设计者和 EDA 工具的研发人员都用上芯华章开源的 EDA 工具,这样会很快形成一个新的技术生态圈,激发这两类人群的创新活力,实现 EDA 技术壁垒和商业壁垒的突破,提高集成电路创新链整体效能。”

邸志雄说:“芯华章的数字验证工具实现了国内从无到有的突破,其‘灵验(EpicFV)’开源形式验证 EDA 也是全球第一款。验证类型的工具销售额占所有 EDA 工具销售额的 30% 左右,需求量大且市场价值高。”

我们了解到,芯华章的 EpicSim 工具已经被商业芯片设计公司采用,并且在实际设计中也达到了仿真速度提升两倍的目标。

“坚持开源这条路,肯定是 EDA 国产化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吕芃浩说。

除了开源,AI 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也能帮助国产 EDA 换道超车。王礼宾认为:“国外 EDA 巨头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和架构,想要追赶巨头肯定需要很多年。但新技术和新架构可以让我们不必采用以前的方法,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出发,开发出更先进的 EDA 工具。”

比如芯华章使用到的 LLVM 技术,传统的 EDA 工具只支持 x86 架构服务器,如果要应用到 ARM 或 RISC-V 架构的服务器,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移植。采用 LLVM 架构,从一开始就能很容易支持不同架构,可以省去后期的移植,实现换道超车。

至于 AI 技术的作用,邸志雄认为,AI 不能从根本上推动 EDA 工具的发展,但可以看作一个类似预测的黑盒,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吕芃浩的观点是,全球都在研究 AI 技术与 EDA 技术结合,国内的 AI 技术全球领先,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加快追赶步伐。还有不可忽略的云技术,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上设计芯片能够减少芯片设计流程中耗时较多的芯片设计验证时间。

EDA 技术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必须进行革新,产业链才能够得到整体效率的提升。2021 年是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首次明确指出需要在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上进行突破。

在 EDA 国产化率不高、巨头有强大的技术和商业壁垒的情况下,开源是国产 EDA 换道超车的好路径,十四五纲要也将开源技术上升到国家层面。芯华章率先在国内上线开源社区,并免费开源两款数字验证 EDA 工具,对于降低 EDA 行业的门槛、培养人才以及加速创新都有积极作用。

开源、AI、云计算前沿技术的突破,让中国 EDA 行业迎来了百年一遇换道超车的好机会。吕芃浩预期,按照现在的进度、趋势以及市场信息,加上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国产 EDA 在 5 年内基本实现全流程应该没有问题。

打破 EDA 巨头的壁垒挑战重重,但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

}

在《中国EDA产业浪潮,春风化雨新十年(上)—发展机遇篇》一文中,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国EDA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重大机遇,本文则将重点关注本土EDA产业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EDA是无法单独存在的,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很难实现具体的应用需求,它必须和半导体上下游不断的进行互动,形成螺旋式发展态势。这时,生态圈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把EDA与上游设计公司和下游晶圆厂“捆绑”起来,再结合PDK认证,来实现信用的背书,简化了半导体产业链设计生产的流程。

具体来说,EDA工具必须得到晶圆厂的工艺节点认证,设计公司才敢使用,否则因为设计差错带来的损失谁都无法承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晶圆厂对于EDA工具的评估和认证也是非常谨慎的,他们会优先选择EDA大厂,因为软件质量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使用这些工具的设计公司众多,能够为晶圆厂的生产带来广泛的客源;而对于一些新进的EDA公司,由于背后使用的客户有限,晶圆厂兴趣度就大减,合作的积极性就较低。

因此,代文亮博士指出,国内EDA企业要获得真正的商业化市场化,生态圈的建设,尤其是在晶圆厂评估认证方面存在的挑战一定要克服。目前国产EDA公司中获得晶圆厂认证的并不多,只有华大九天、概伦电子、芯和半导体等少数几家,这也成为判断国产EDA公司的产品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刘伟平将国内EDA企业的短板归结为三方面:

据赛迪智库统计,2020年我国EDA行业人数总规模为4400人,其中供职于本土EDA企业的仅有2000人,而Synopsys一家公司在全球就有超过1万名员工,差距十分巨大。其中,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和人才流失比较严重,被认为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两大原因。

EDA工具需要产业生态,尤其是芯片制造企业的配合才能真正地应用于产业。国产EDA厂商由于缺乏与头部制造企业的合作,导致与工艺(特别是先进工艺)的适配缺失,这是国产EDA厂商面临的重大障碍。

国内EDA企业的产品推出时间较短,有些甚至还在开发中,产品与应用缺少迭代磨合,产品成熟度差。刘伟平呼吁EDA企业应该十分注重与产业伙伴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共同探讨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要深入进行产品应用磨合,加速产品成熟。

丁仲对此有着类似的看法。“传统EDA厂商的护城河很深,用户不到迫不得已(除非被禁用),在项目成功率和产品上市周期的双重压力下,没有太大动力选择国内EDA软件用于产品设计。”因此,丁仲说,在EDA三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如何让国内用户(IC设计公司和晶圆厂)愿意用,经常用,敢用,放心用,是国内EDA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贺青也总结出了自己心目中国内EDA企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人才难题:吸引人才难,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流失率高、人力成本飙升;二是资源与需求矛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精细化分配资源,满足长期大量的开发需求;三是战略定力和长期坚持:目前处于行业增长热潮,外部诱惑众多,EDA企业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行芯的做法是在优势资源的加持下,持续吸引海内外优秀行业人才加盟,逐步完善人才梯队的建设,制定详细的EDA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计划、竞赛挖掘培育等。

“这更像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林俊雄表示,对于新创的EDA企业来说,一个新的EDA工具需要贴近客户,和客户一起验证产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产品而被市场接受。只有EDA工具足够好,客户才有一起验证的意愿,但这的确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磨合。

在郭立阜看来,尽管本土EDA企业成长空间大,但也面临规模、人才、技术、市场容量以及客户接纳周期长等多方面的短板,如果一切开发都从零开始,周期势必会非常长。因此,他建议称,如果能以开放的心态怀抱相关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基于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自主开发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平台,再通过相应的并购整合,加速整个产品和工具链的开发,将是一个非常可行且可控的方式,这也是合见工软成立之初选择的阶段性发展模式。

在与之同步的研发过程中,不断地将产品迭代和客户实践紧密结合,会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模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了方向和优先级错误带来的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初创企业的产品开发风险。

“由点及面”,形成产业合力

相比Synopsys/Cadence这样的企业来说,国内EDA企业大多数还处于“点工具”阶段。从积极角度来看,“点状突破”意味着不盲目追求大而全,易于企业立足并找到突破口。但另一方面,这是否也说明当前我们的EDA产业还缺乏系统整合力与产业合力?

代文亮博士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说EDA事实上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领域,涉及到几百个环节,绝大多数的EDA公司从初创期开始,都有其特定擅长的领域,然后在某个细分领域立足之后,再通过并购整合壮大,这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国际头部EDA公司的重要发展模式。例如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Cadence经过了60多次并购,Synopsys的并购次数更是接近百次,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芯片设计全流程。

而国内EDA行业,比较成熟的企业也只有十多年的开发经验,更多的公司是最近几年才成立,大家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清晰定位,在发展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求壮大。他相信,十年的时间,在国内各个EDA细分领域里,一定会出现不少杰出的公司,到时候才是整个市场整合的最佳契机。

作为EDA行业的“老兵”,徐昀的看法是:首先,点工具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是全流程中的核心或者引擎,而且点工具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必须具备扎实的研发基础,通过和客户打磨并快速迭代来实现点工具在市场中的成熟应用;其次,在点状突破的同时,不能缺失对全流程解决方案的布局,每一步都要做好平台依托的基础,提前规划好点工具产品间的兼容与互通;此外,筛选性地投资与并购互补型的产品,而不是盲目扩充产品线,也是打造全流程的助力点,从而形成由点到面的全面突破。

为此,合见工软在2021年发布了多款点工具产品,并布局于同一平台,同时完成了对几家公司的投资,其中一家是上海阿卡思。成立约两年左右的上海阿卡思,主打形式验证产品,与合见工软自主研发的验证产品实现了互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ynopsys和Cadence的成功可以定义为商业化平台整合先进点技术的成功案例。但目前中国尚没有此类型的平台化EDA公司,需要政府对平台化、生态化EDA趋势的政策及可落地的实质性支持。

所以,梁璞认为,国产EDA首先把自己的产品做精做强是最重要的。产业合力需要国产EDA公司之间的协作发展,更需要用户能够积极接纳国产EDA,这个情形下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最重要的催化剂。相信在政府的扶持下,未来5-10年形成完整可靠的工具链生态是可以期待的。

“从技术研发的角度上来看,‘点状突破’是正确也是无奈的选择。”罗晶说,正确,是因为EDA技术本身就是由很多技术点构成;无奈,是我们的研发人才基础、工业Know基础、知识产权环境都无法支撑全面开发。

根据国外EDA行业的发展经验,未来5-10年内,中国头部EDA公司有望在形成局部技术领先与全面的商业规模优势后,利用商业用户基础对小型但有技术优势的“点工具”公司进行协同整合与产业合力。也就是说,这种EDA大公司利用规模化商业优势对小公司进行整合是具备优势的,反之,简单粗暴地利用资本整合多个既没有商业规模也没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并不能催生出高水平的EDA公司。

点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已启动的产业链整合,是林俊雄对国产EDA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原因所在。他分析称,尽管新创公司大部分还处于“点状突破”阶段来实现立足点,但配合国内上下游的支持和政策利好,相信很快会看到许多新创产品日臻成熟。另一方面,国内较成熟的EDA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整合EDA产业链,透过扩张产品、铺开点工具和公司并购,这些企业可以提供更优化、更自动化的产品,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方便性和价值。

既然目前国内任何一家之力都无法覆盖整个EDA产业链,各自都有自己专注和擅长的领域。那么,不同EDA公司间该如何协同,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国产EDA产业链,从而加速用户使用国产EDA工具的进程呢?

刘伟平对此给出的看法是,国内EDA资源十分有限,合作协同是国产EDA必由之路。这个判断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公司之间的协作要遵从市场规律,鼓励EDA企业之间以整合或互相持股的方式在资本层面展开深入合作,形成企业间的有机结合,更好地进行协同;其二,为了避免“内卷”,合理的引导也十分必要,可以考虑邀请国内使用EDA的若干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内EDA行业的发展规划,从应用来引导EDA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盲目的竞争。

石子信和丁仲从两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方面,不要陷入同质化竞争,目前的EDA三巨头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占据高地,因此国内的EDA公司应尽量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减少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要实现不同EDA企业协同,需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或EDA企业间数据互相兼容,从而支持数据在不同的EDA工具间交互,实现从前端设计到后端设计和验证的全流程无缝衔接。此外,并购后进行资源整合,也可以实现企业协同,促进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

徐昀强调说,研发投入、产品打磨将是国产EDA发展的重中之重。国际三大巨头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接近40%,产品成熟的国际巨头尚且如此,作为起步的国产EDA公司,研发投入需要远远高出这个水平才能打造出被市场认可、经得起客户检验的EDA工具。

因此,只有首先重视研发投入,才能打造出健康发展的EDA产业环境,进而促进国产EDA公司之间的协同发展和良性竞争。其次,还应该通过更开放的生态、更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EDA行业标准,降低初创企业的准入门槛,以推动多元化创新,为完善国产EDA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

“时间站在国产EDA工具这边,我们长期看好本土EDA产业化之路。”贺青对《电子工程专辑》表示,与EDA行业寡头企业相比,本土EDA厂商在产品系统性等方面的布局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本土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EDA点工具,并且凭借点工具的优势,正在朝着局部解决方案、全流程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为此,他给出三点提议:首先,深耕产品与技术。打铁还得自身硬,国内EDA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高度聚焦自身技术优势,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第二,拥抱市场与技术变化。随着摩尔定律放缓,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路径也在发生更多变化,催生了差异化的EDA需求;第三,全方位的开放与合作。优势互补,加强工具协同实践,统一各项技术标准与数据格式,建立国产EDA生态链。

代文亮博士对此给出的建议是,既然市场需要国内EDA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形成尽量完善的国产EDA流程,那就不能遵从传统的做法,任由每家企业野蛮生长,而需要相关部门从全局的角度做出规划,给出精准的政策导向。

这种全局,可以是以大型设计企业的应用需求为驱动的国家或地方专项,提出明确的项目指标和时间节点,囊括进目前国内EDA公司中在各自细分领域领先的企业,以及晶圆制造、封测企业,一同参与开发、协同、推进,在项目中找短板,找断层,从而获得时间优势。

也可以是政府给芯片设计、生产制造、EDA工具各个环节建立良性互动的政策基础,比如适当的采购补贴,由政府主导建设专门的产业平台,建立起设计企业、代工厂和EDA公司之间的桥梁,帮助促进彼此发展和良性生态环境;又或者是政府帮助设计公司减少使用国产EDA的风险成本,用产业政策促进国产EDA与代工厂的技术合作,为国产EDA创造更多的试错机会,在最终用户的实践中迭代进步,与产业链上的各领域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中国的EDA产业是一盘大棋,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我们既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5到10年后,当天下“分久必合”之时,产业链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和特点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当前的国产EDA前进到了哪里?是值得梳理和盘点的。

合见工软第一个突破方向是针对芯片验证的EDA全流程产品,包括功能仿真、原型验证与硬件仿真、形式验证,其他产品方向包括板级系统和封装设计等,各条产品线均期望在短期(2-3年)内达到全球技术领先水平。

芯和半导体是以电磁、电路仿真技术为核心的EDA企业,拥有覆盖“从芯片、封装到系统”的全产业链仿真解决方案,包括“芯片”、“封装”、“系统”、“云平台”四条产品线,“模拟IC设计”、“射频IC-模组-PCB设计”、“3DIC先进封装设计”、“高速数字系统设计”四大解决方案,共十三款EDA工具。以系统分析为驱动,全面支持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赋能和加速新一代高速高频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EDA公司之一,国微思尔芯与索尼、英特尔、三星、瑞昱、紫光、豪威、君正、寒武纪等超过500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20年中国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的七家都采用了公司相关解决方案。

依托于自主研发的EDA软件,芯愿景现阶段已经形成多套特色化EDA软件产品线。每个EDA产品线针对集成电路分析或者设计中细分领域的需求,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各个产品线能够相互配合,通过组合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目前正在探索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EDA软件的研发中,在下一代智能化EDA领域中进行前瞻性布局。

楷领科技的定位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生态平台,通过优化组合国内外优秀的EDA工具,充分发挥云技术的强大能力,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一站式高性能的云上设计环境。作为一个中立的平台,楷领科技正积极与国内外先进的EDA公司合作,为国内EDA创造更多的客户应用场景,让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从最先进的EDA技术中受益。

随着先进工艺的演进,芯片设计和验证面临的挑战大幅提升。行芯选择芯片数字后端验证领域深耕,专注于芯片物理设计签核与验证,为客户提供领先的EDA签核工具链产品,包括寄生提取、功耗完整性、电迁移、IR压降、可靠性与多物理域等,助力客户实现最佳的功耗、性能和面积(PPA)目标。

国内EDA企业需要克服的短板和挑战很多,最典型的短板与挑战有:缺乏研发人才储备、缺乏真实用户基础、缺乏工业knowHow引导、缺乏核心算法支撑。上海侠为电子有限公司在2年左右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包含电子原理图设计HeroSCH、库管理HeroLIB、HeroPCB版图设计、HeroRouter智能布线器4大模块。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PCB设计的全流程EDA成套软件,并已经有多个用户采用侠为EDA套装软件独立完成了真实的产品设计。

芯片设计的验证贯穿了芯片设计的全过程,包括从前端的功能/原型验证到后端的物理验证,从性能功耗验证再到可靠性验证等等。在采访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内EDA公司都选择验证,尤其是数字电路前端验证作为切入点,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市场和技术发展逻辑?

刘伟平的看法是,选择数字电路前端验证作为切入点,应该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国产EDA工具在验证方面原有基础差,有些内容甚至是空白;二是前端验证,特别是数字电路前端验证工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但作为芯片设计过程中相当耗时且关键的一个环节,芯片验证也面临来自以下五方面的挑战:

2、芯片规模大幅度增加以及功能日益复杂;

3、工艺进步带来的复杂物理效应影响;

4、芯片与封装、应用系统的联合验证;

5、不断涌现的新的设计方法(如chiplet)等。

林俊雄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随着芯片规模不断变大,软件迭代持续增多让验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验证占芯片设计70%以上时间,流片失败造成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更是突显了验证的重要性。除了需求,很多新创EDA公司选择验证作为切入点是因为验证属于芯片设计前端环节,相较而言更自主,更易于独立推广。

不过随着设计变得愈加复杂,不同的设计阶段会有不同的验证需求,芯片设计团队也希望采用多种验证方法学来进行交叉对比。另外,AI在设计分割和仿真算法方面的应用、EDA上云等也都会是今后几年的创新方向。这些较新的技术可以带给客户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便利性,而且国际大厂在这些方面也并没有领先太多,会是国产EDA公司弯道超车的差异化点。

郭立阜则指出,芯片设计的复杂性和集成度不断增加,对于EDA工具而言,带来的永恒挑战是不断追求容量和性能的极致提升。所以对于核心验证引擎部分,最重要的技术挑战分别是容量、速度和灵活性,要把这三点都做到最好,非常不容易。

熟悉验证流程的人都知道,在整个验证工具链中,基于通用计算资源的高速数字仿真器和基于专用软硬件的硬件仿真器、原型验证等高性能验证环境为芯片设计提供了核心的验证平台。而形式化验证、智能仿真激励产生、验证效率管理、软硬件协同验证以及面向应用和任务驱动的各种验证解决方案等都是建立在这个平台之上。

所以,一味讲验证的概念和方法论很容易,但是真正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核心引擎才是基础。以数字仿真器为例,如果利用一些开源的手段例如LLVM,很容易实现在不同指令集CPU环境中的移植,但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达不到商用要求的性能门槛。

实际上,世界头部的EDA公司也在一直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使用异构、并行计算和AI技术来改善和优化验证引擎,但是基于过去二三十的历史包袱,技术决策和实施效率非常低。而合见工软团队的做法是从零开始设计全新的基础架构和数据模型,可以很好地把并行计算和AI融合到工具的核心,在最适合的场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具的能力和效率。

“芯片验证市场的天花板可以理解为上限没有明显的限制,而后端实现受限于项目数量与设计难度的复合因素,成长空间不如芯片验证市场。“梁璞认为,数字芯片复杂度越来越高,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对验证覆盖率和完备度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对验证资源的投入呈指数增长,涉及人力、IT、还有宝贵的项目时间,而EDA中的验证解决方案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

在芯片设计流程中,后端流程与制造工艺强相关,对EDA公司的技术积累要求极高,既有自身算法的迭代,也要有大量生产流片数据反馈。后端EDA软件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升工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这个方向上,国外EDA大厂正在他们已有的技术积累上持续增强优势,国产EDA追赶的难度很大。

相比后端流程,前端验证与芯片的功能定义强相关,对人的依赖度是非常高的,不同芯片的验证环境实现千差万别,EDA工具很难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所以前端验证团队一般是后端团队的5倍。人数多,需要验证的场景多,这些决定了验证软件的使用基数非常大。验证软件基本不受制造工艺影响,其主要依赖高效的算法实现。国内算法类人才比较多,加上用户需求大,所以验证领域的国产EDA有比较好的发展条件。

梁璞表示,目前芯片验证的挑战主要在验证方法学的进步,很多先进的验证方法学在国外逐渐普及,但国内基本还是10年前的水平。应用好的验证方法学,比如形式验证、PSS,在提升芯片质量和开发效率上是有极大帮助的。

利用云上无限的算力资源无疑是未来验证应该创新的方向,国内EDA处于起步期,没有历史包袱,可以从架构与算法构建时就考虑云原生的技术路线。EDA上云既可以借助云上充沛算力提升工具效率,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灵活的授权使用方式,这无疑对EDA公司和最终用户都是有利的。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作者:邵乐峰

半导体元器件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半导体技术交流,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资讯发布,半导体职业规划,半导体推广,半导体公众平台4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上海分论坛将于2021年6月20日(周日)下午在北京召开“软件定义芯片,敏捷设计与开源EDA之路”深度思辨论坛。本次会议由CCF主办,CCF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会组织,ChinaDA、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

本次论坛缘起2021年5月14日 CCF青年精英大会(YEF)上由CCF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会组织的“芯片智造,敏捷设计与开源EDA之路”技术论坛闭门讨论。以Chisel为代表的高层次设计语言以及基于MLIR的CIRCT(Circuit IR Compiler and Tools)开源编译框架试图整合众多EDA点工具,非常有希望成为芯片敏捷设计的基础设施,赋予软件工程师在72小时内完成芯片设计的能力。然而,芯片的敏捷设计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验证鸿沟;碎片化的开源EDA工具能否被CIRCT整合从而支撑得起敏捷化的设计流程?从微架构的视角,软件工程师能否仅凭工具就完成高质量的芯片设计?本次论坛邀请了从事Chisel与CIRCT开展敏捷设计,开源EDA工具研发以及芯片架构研究的学者专家,围绕上述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探寻芯片敏捷设计的可行之路。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形式:闭门,邀请制

二、会议时间:2021年6月20日(周日)全天

三、 会议地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B座2层

论坛介绍,CIRCT项目介绍

Round 1:敏捷设计编译框架与语言(DSL)

敏捷开发的优势和挑战—以chisel为例

CIRCT:基于 MLIR 的下一代开源硬件编译框架

叶汉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讨论主题:高层次语言如何跨越验证的鸿沟?CIRCT中软硬件设计边界如何界定,如何平衡协同设计?软件工程师能72小时开发出芯片吗?

Round 2:支撑敏捷设计的开源硬件与EDA工具

开源加速器的设计与验证

陈刚,南京EDA创新中心

讨论主题:CIRCT能否整合碎片化的EDA工具,哪些EDA技术是关键?如何加速模拟仿真与形式化验证工具?

Round 3:架构设计的敏捷化挑战

软硬一体的敏捷芯片设计

可重构阵列与设计工具的敏捷生成

讨论主题:从微架构开发者的视角来理解Chisel的不足与缺陷,及其补救方式;哪些模块/微架构可以被敏捷化;

赖晓铮(华南理工大学),陈乐融(赛昉科技),龚睿昊(商汤科技),傅勇(瞬曜电子),

刘贵宅,赵泓搏,史济源(华为),杨晔(芯华章),高鸣宇(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上海期智研究院PI。分别于上海交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从事计算机体系架构与芯片设计自动化(EDA)研究。在DAC,ISCA,Micro,TCAD,TC与TVLSI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 60 余篇。2010曾获 ICCAD 最佳论文提名。据 IEEE 数字图书馆统计,五篇论文在其会议所收录的所有论文中引用数排前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Senior Member,CCF高级会员,上海市浦江人才,借调任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上海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曾挂任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5.08),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任CCF YOCSEF上海副主席,CCF计算机工程与工艺专委会常委,CCF计算机体系结构专委会常委,上海市计算机学会(SCS)体系结构专委会副主任,SCS普适计算与嵌入式系统专委会副主任等。主要从事智能计算、异构计算、深度学习等领域研究,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等基金资助。在IEEE Trans. on SMC、 Information Sciences、ACM Trans. on Internet Technology、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ISPA、COMPSAC、ICA3PP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合著技术专著1部,中国发明专利15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

发言主题1:硬件敏捷开发的优势与挑战——以Chisel为例

2006 年6 月获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理学博士学位。2006 年7 月起至今,先后在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 年曾赴欧洲微电子中心(IMEC)、鲁汶大学进修访问。担任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处理器与SoC 芯片方向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高能效人机交互芯片技术”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感知自组织异构众核智能芯片的互连与存储技术研究”负责人。另作为负责人或核心成员曾承担和参与国基金面上项目、国基金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急管理项目、国家重大专项、863 重点项目、上海市集成电路专项等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80 篇,获25 项国家发明专利。长期致力于开展处理器架构与系统芯片的产学合作与产教融合。已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30 余人,成为谷歌、华为、英伟达、大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重点行业单位的骨干人才。

发言主题2:软硬一体的敏捷芯片设计

北京大学高效能计算与应用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编译技术、高能效计算机系统结构、GPU/FPGA、高层次综合和嵌入式系统研究。梁云博士在编译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及期刊(包括MICRO, HPCA, ISCA, CGO, DAC, ICCAD, FCCM, FPGA, CASES, RTSS, IPDPS, CODES+ISSS, CC, ICCD等会议的技术评议会委员。

研究领域为智能计算机系统与智能算法、物联网安全、计算机体系结构、复杂系统与人工智能、智能医疗与多媒体技术、科学学等。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其后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做博士后。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研究。

(嵌入式系统设计知名会议)和ICCD(计算机设计方向知名会议)会议、NoCS会议收录(片上网络领域顶级会议之一)各收录多篇论文, 一篇为VLSI-SoC会议Invited paper,一篇为NoCS会议Invited paper, 一篇为NPC会议最佳论文候选。一共有6篇CCF A类论文,13篇B类论文。有5项授权的发明专利。主持12项科研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项广东省科技项目,1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1项中央高校经费项目,1项企业项目,获得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人才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发言主题4:开源加速器的设计与验证工具

赵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美国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学,计算科学,博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信息系,博士后。2019年 “《计算机科学》2017年度高被引文章”奖 。研究方向包括开源芯片、开源加速器。包括开源加速器的体系结构、加速算法和应用的研究。在开源加速器的体系结构领域:可拓展构架、受脑启发构架;在开源加速器的加速算法领域:信号处理等算法的硬件加速;在开源加速器的应用领域:脑机接口、深度学习等。

发言主题:EDA开源组件

陈刚 南京EDA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学士,UCLA博士,南京EDA创新中心研发副总经理。陈博士专注于EDA算法,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分布式及异构计算等方向的研究。陈博士目前在EDA创新中心主持数字集成电路全流程以及Foundry EDA的研究与开发。

发言主题:可重构阵列与设计工具的敏捷生成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任副主任。他于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理学学士学位,并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科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获2013年ACM/SIGDA杰出博士论文奖、2016年CCF-Intel青年学者提升计划奖、以及2017年ASP-DAC十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基于FPGA及新型器件的异构计算、以及医学图像分析算法。他曾担任

发言主题:CIRCT:基于 MLIR 的下一代开源硬件编译框架

叶汉辰 UIUC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生,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获得复旦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于2015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学习。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层次综合、硬件编译技术、和深度学习的硬件加速。他曾在DAC、ICCAD、ASPLOS等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担任TCAD、NEPL、FPGA等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他曾获得2018年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201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他曾在Xilinx和SiFive实习,推动硬件编译技术相关的开发和研究。他是CIRCT项目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负责其中高层次综合流程的开发和维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eda软件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