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伦理怎么理解?


从樊楼到《水浒寻宋》——宋史名家虞云国新书分享会
时间:
6月5日(周五)19:00
地点: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
主讲人: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平乐》完结收官。这部影视剧展示了诸多宋代日常生活的侧面,但剧中的许多细节充其量是点到即止,对于想要了解宋代生活全貌的观众来讲,还是略显片面和单薄。比如在一闪而过的镜头中,酒楼门前的“脚店”二字有什么含义?清风楼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宋代的早市和夜市各有着怎样的热闹景象?这些问题可以在宋史名家虞云国的新作《水浒寻宋》中一一找到答案。本期陆家嘴读书会,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史研究会理事虞云国携新作《水浒寻宋》前来,从东京城中最豪华的酒楼“樊楼”讲起,详细介绍宋代的酒楼文化和商品酒销售情况,同时结合自己年少时的“水浒”情结,探讨《水浒传》的多种读法及《水浒寻宋》的特点。读者不妨跟随虞云国教授的脚步,深入体验宋代市民阶级的衣食住行玩,饱览两宋风华。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中产阶级的狭小日常与二战后美国时代变迁
时间:
6月5日(周五)19:00
地点:新京报·文化客厅线上微信群
既擅长短篇小说,又精于长篇小说,并在两种体裁上都取得极大成就的作家,除了马尔克斯,便是厄普代克了。今年,由厄普代克亲自选取编辑整理的《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中译本出版,让我们得以感受厄普代克对日常生活的刻画功力。新京报·文化客厅第40期,我们联合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到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小白,与大家共读《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解读小说文字与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
康德哲学中的“过度决定”问题
地点: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直播
主讲人:韩林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线上讲座,本次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林合主讲康德哲学中的“过度决定”问题。
地点:以明读书会线上微信群
嘉宾:付敬辉(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师)、王钊(四川大学副研究员)、马洁(自由职业者)
近些年致力于复兴博物学文化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华杰及其团队,把他们对西方博物学的一些研究,写成一本书——《西方博物学文化》。通过这本书,我们会认识到一些西方博物学家及相关的博物学文化。今天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参与本书写作的三位嘉宾,带我们一窥西方博物学的魅力。
百年变局:八位资深、新锐学者之间的对话
时间:
6月5日(周五)、6日(周六)19:30-21:30
嘉宾: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贾晋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谢耘(中国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评委会主任)、刘玉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新冠疫情加速变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青年学者贾晋京、刘玉书、王鹏等合著的《百年变局》一书,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该书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领域展开,探讨未来的中国将向何处去。为此,围绕此书,四位资深学者与《百年变局》四位作者进行对话,并将进行新书网络直播发布与研讨!


世界在诗里——读《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
地点:思南书局·诗歌店微信读者群
主讲人:蓝蓝(诗人、童话作家)
《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是著名诗人蓝蓝为孩子精心选编的童诗佳作暨精彩讲解,遴选了歌德、泰戈尔、宫泽贤治、谷川俊太郎、北岛等中外著名诗人的百首经典童诗。周五晚,我们请来诗人蓝蓝,她将为家长和孩子们介绍读诗的方法,引导大家走近童诗的世界。同时,我们将向读者开放名额,请有兴趣的家长或孩子也参与读诗和分享。
政府不是无所不能,公共领域发挥活力——重读罗威廉《汉口》看中国城市的管理
时间:
6月5日(周五)20:00
地点:同光行动·青苑线上书友群
主讲人:王笛(澳门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
《汉口》是罗威廉关于近代汉口社会研究的第二部著作。书中深入研究了19世纪汉口的城市结构、社区状况、各阶层的处境和冲突,以及官方和地方精英对城市的控制等等。6月5日晚,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王笛将围绕“政府不是无所不能,公共领域发挥活力”,与各位读者重读美国历史教授罗威廉著作《汉口》,从中一窥中国城市的管理。


嘉宾:张泰苏(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王志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晗(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近半个世纪以来,法学研究者们对于“政治世界观如何影响法律制度的结构与内容”这一问题有过多次激烈辩论,涉及法理学、法社会学、批判法学等多种理论视角,且延绵至今。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法律制度如何影响政治世界观的建构”这一反向问题则鲜少有系统讨论。该问题看似可以通过法律的规范性与强制力做简单解答,但细想之下,则会发现相关的法律手段相当多样化。其中最有效的几种和强制力并不相关,反而来源于法律的信息控制能力,因此颇受法学界忽视。那么,该如何在理论层面上整理并描述这些机制,而其背后的政治与社会逻辑又该如何解读?华东政法大学第7期“东方明珠大讲坛”有幸邀请到张泰苏在线主讲《政治世界观的法律建构》,并有几位学者参加本次在线会议。


日本江户时期的博物学博物画
地点:新京报·文化客厅线上微信群、快手
嘉宾:蒋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讲师)、王钊(四川大学副研究员)、杨园(图书编辑)
《江户时期的动植物图谱》是日本早期博物画,江户博物学的集大成之作,书中有大量珍贵的日本草木鸟兽虫鱼的写生图画。近日,该书首次中文引进出版。本周六下午,新京报文化客厅邀请蒋澈、王钊两位博物学史研究者来做客,谈谈日本江户时期的博物学与博物画。
遇见宋瓷——如何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理解它
时间:
6月6日(周六)15:00
主讲人:许晟(学者、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许晟谈的不是收藏,他谈的是宋瓷中的美学意味和文化底蕴。他分享的甚至不是瓷器,而是瓷器在破碎后释放的纯粹特质。
如何学会尊重人——康德与卢梭的思想关系考察
主讲人:李秋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为最早开拓汉语基督教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李秋零先生系统翻译西方宗教哲学和神学著作达数百万字,而他主持的《康德全集》汉译工作无疑是一项需要智慧和勇气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浩大工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以贺麟先生冠名的德国哲学群星系列讲座,李秋零先生无疑是揭开序幕的最佳人选,无论就他的康德翻译而言,还是就他与哲学所的渊源而言。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研究
时间:
6月6日(周六)19:00
嘉宾: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包弼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薛凤(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教授)、魏希德(荷兰莱顿大学区域研究所中国史教授)、陈熙远(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数字人文是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下人文学科的学术增长点,它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范式,注入新活力。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筹)本学期举办了“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邀请五位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以“数字人文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研究”为题,以网络在线研讨的形式向全球直播。
地点:一时瓣课线上微信群
主讲人:胡如隐(读书博主)
没有自己的房间,也意味着没有不被打扰的完整的时间,没有可供自己沉思的精神领地,将近一个世纪前,伍尔夫就意识到了独立的私人空间对女性的重要性,它甚至还影响到妇女所能创造的文学艺术形式。6月6日,一时瓣课特邀豆瓣读书博主胡如隐,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伍尔夫《到灯塔去》《海浪》两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手法,感受意识流写作的魅力。
正在教理科生学术写作的文科生的日常
时间:
6月6日(周六)19:0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实践部0606师友茶座交流群
主讲人: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可以吃吗?请想象一个历史学者指导以下题目:歌剧翻译、京阿尼大火、谐振式无线输电……本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实践部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赵思渊老师做客师友茶座,与大家分享《正在教理科生学术写作的文科生的日常》。
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与伊壁鸠鲁主义的交锋
地点:哔哩哔哩·做伦理学的直播间
主讲人:梁中和(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
“从柏拉图到尼采”在线系列讲座第五讲。伊壁鸠鲁秉持唯物论倾向,在希腊化末期已经式微,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其著作逐渐被翻译和阅读,又开始展现其思想锐度。伦巴底(Lombard)的人文主义者雷蒙迪写了理论书信《为伊壁鸠鲁一辩》。随着伊壁鸠鲁思想复兴,伊壁鸠鲁主义与基督教义的适应也得以展开。斐奇诺从柏拉图主义出发,在《柏拉图神学》和《论爱》中对伊壁鸠鲁主义做出理论回应。
霍格沃茨招生办:想加入邓布利多军吗?
地点:一时瓣课线上微信群
主讲人:国王KING(内容创作者)
6月7日,一时瓣课特邀内容创作者、《哈利·波特》十级学者国王KING带领大家重温《哈利·波特》,并传授关于奇幻故事的创作秘诀。
《三室两厅》线上分享会
主讲人:韩博(诗人、作家)
《三室两厅》是韩博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呈现几个年轻人从大学时代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希冀、迷茫、求索、沉浮,描绘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迄今,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之旅。6月7日晚,韩博将会在线上直播,分享他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缘起、意图和思路,以及他对1990年代大学生活和当下社会生活变化的体会与思考。
从军队组织、战术、军礼、赏罚看蒙古帝国为何能够横扫欧亚?
地点:腾讯会议(ID:)
嘉宾:周思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京生(军事史专家)、刘鹤(大学教师、作家、军事历史学者)
13世纪时期,蒙古骑兵在残酷的征服进程中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最终形成了盛极一时的蒙元帝国。关于蒙古骑兵为何能横扫欧亚大陆,以往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军事礼仪和军事法的角度分析其致胜原因,长期以来缺少系统研究和解答。近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周思成的新作《规训、惩罚与征服:蒙元帝国的军事礼仪与军事法》,可谓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本场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本书作者周思成,以及张帆、阎京生、刘鹤等对蒙元史或军事史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跟大家一起探讨蒙元帝国军队所向披靡的奥秘。
地点:哔哩哔哩·做伦理学的直播间
主讲人:谢惠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从柏拉图到尼采”在线系列讲座第六讲,邀请谢惠媛老师来为大家讲解马基雅维利的哲学。
地点:以明读书会线上微信群
主讲人:徐珏(图书编辑)
意大利重量级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最新力作,作为一个展示暮年生活的高手,通过《鞋带》,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婚姻、忠贞、诚实、真相的犀利审视。本次#以明云书房#邀请到该书的编辑,来讲讲婚姻里的那些爱恨情仇。
地点:哔哩哔哩·做伦理学的直播间
主讲人:施璇(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柏拉图到尼采”在线系列讲座第七讲,邀请上海社科院施璇老师来讲解笛卡尔的伦理思想。
附:线下活动预告北京|探寻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文化漫谈
地点: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号朝阳公园下沉广场
主讲人:尤书英(高级经济师、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尤书英老师将会带读者们一同追寻北京千年生命之水的源头,为北京城市文化追根溯源;重温历史、展望未来,让读者们认知、了解、保护永定河。
地点:朝阳区亮马桥路52号燕莎友谊商城四层奈目书店
藏书阁读书会悄悄进入了第14个年头,虽然疫情原因一直都没有线下活动,但是大家都没有停止阅读,相信这几个月一定读了不少好书。6月份我们终于可以组织活动啦!恢复后的第一场活动想听听大家这半年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书。
上海|六朝诗人的失意与诗意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
主讲人:杨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提起中国古典诗歌,大家最熟悉的毫无疑问是流播众口的唐诗,对此前的六朝诗歌——即从晋宋以降直至隋唐统一之前的诗作——则所知甚少。6月6日,我们有幸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焄教授,他将选取陶渊明、谢灵运、谢朓和庾信这四位诗人作为代表,对他们经历的“失意”和探寻的“诗意”加以阐析。


上海|对谈:魔都上海的古今传说及鬼怪视象
地点: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OCAT上海馆公共教育空间
嘉宾:朱琺(小说家、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师)、有鬼君(媒体人)
我们邀请到有鬼君, 与朱琺一起对谈, 以地方性与当下性为坐标点, 将“魔都”一词的语义关系沉浸到志怪小说与民间故事之中, 拂开作为市井的上海面目, 看待另一种更丰富可能性的当地形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理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