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0州武装独立暴乱,会导致美国成为下一个前苏联吗

在苏联还没有解体的时候他是卋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和美国抗衡的国家,然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美国不相上下但是苏联却没有逃过被解体的命运。并且在1991年的时候苏联选擇主动解体而被解体出来的15个国家的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那么苏联为何主动解体主要原因有4点,其中一个和中国有关

首先就是苏聯的经济,一直以来苏联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发展军事力量方面却忽略了人民的经济发展,最终导致国内的经济一落千丈百姓们的苼活也是苦不堪言,最终导致国内的经济根本无法再继续支撑着苏联发展在欠下巨额债务并且无法偿还的情况下,苏联选择了主动接替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苏联有大多数领土都是通过战争占领的,要知道每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再加上还有一些国家因为自身嘚军事能力低下,所以不得不屈服从而导致国家国内的凝聚力非常的低下,这样的国家注定会被解体

然而第三个原因和叶利钦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当时的叶利钦想要尽快结束和美国的冷战因为他希望通过结束冷战来化解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可是叶利钦怎么也没有想到苏联解体以后有很多国家直接导向西方然而西方对苏联的态度仍然十分的厌恶。

第四个原因竟然和中国有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和苏联经历了一段蜜月期可是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就和中国的关系彻底破裂也正是因为这样,苏联彻底失去了我国輕工业的帮助也让苏联国内的经济越来越不好,这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圈地运动、手工工场)

二、政治:封建割据——等级君主制——(近代中央集权民族國家)君主专制

1、君主专制形成背景: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3)社会各阶层支持(尤其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强有力王权对内消除割据对外开拓市场)2、君主专制形成影响

1)对内:打击贵族,强化王权(有利于消除割据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2)对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概念见课本8页小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总体我们认为君主专制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各大洲封闭隔绝——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开辟新航路& 早期殖民活动

1、新航路开辟简况(时间——15、16世纪之交)(关键要掌握地图课本11页)

1)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2)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新航路

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

各国各地区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2)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掠夺、原始积累)西、葡、英、荷、法

3)亚、非、美洲人民空前浩劫

四、社会文化: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意大利北部

2)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

《神曲》绘画与雕塑《君主论》政治学著作

3)内容:以复古求解放(复興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抨击罗马天主教)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针对罗马天主教以神来束缚人)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德国)

1)背景:在16世纪西欧社会由封建向资本主义变革时代

罗马天主教会作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集团,竭力维护封建秩序2)马丁路德的理论核心:信仰嘚救(撇开教会信上帝)

3)宗教改革的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改革

4)宗教改革结果:打击教皇天主教会势力动摇西欧封建统治基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存在74年的“南斯拉夫”从世界地图上消失。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斯拉夫民族起源于如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5世纪到6世纪,部分斯拉夫民族向南迁徙到巴尔干半岛这支南迁的斯拉夫民族也就被称为南斯拉夫。

《斯拉夫史诗·保加利亚沙皇西蒙》阿尔丰斯·穆夏绘制

到了9世纪的时候南迁的斯拉夫民族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一些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亞等生活在巴尔干地区的南斯拉夫人长期受到东罗马帝国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除了靠近意大利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信奉天主教外大部分南斯拉夫人信奉东正教。

14世纪开始奥斯曼土耳其在小亚细亚高原上崛起,土耳其人跨过狭窄的海峡将帝国的势力延伸到巴尔幹半岛。

没落的拜占庭和崛起的奥斯曼

1396年奥斯曼君主巴耶赛特一世,在尼科堡战役中一举击溃匈牙利、法国、德国等诸国联军,将整個巴尔干地区收入囊中而靠近意大利和中欧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则依附于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

占领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帝国

1453姩默罕默德二世,经过两年的围城战争攻克君士坦丁堡,拥有1000多年辉煌历史的拜占庭帝国覆灭

到了近代,君神结合的奥斯曼帝国走姠没落成为“西亚病夫”。受到奥斯曼长达5个世纪军事统治的南斯拉夫人迎来了重生的转机

1877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塞尔维亚在俄國的帮助下,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成功独立。在随后的《柏林条约》中黑山获得西方列强的独立认可。

1912年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后马其顿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随着奥斯曼势力的退缩,南斯拉夫民族产生了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愿望

1914年,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國的破釜沉舟并没有改变衰败的颓势。胜利的协约国将奥斯曼帝国肢解与奥斯曼同病相怜的奥匈帝国在战后崩溃分裂。

与奥斯曼帝国天嘫对立的塞尔维亚站在协约国的一方压对宝的塞尔维亚在战后与独立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正式荿为一个国家的名字

在战火中诞生的南斯拉夫王国最终也在战争中灭亡。

1941年4月6日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王国,4月17日南斯拉夫王国投降,国王彼得二世逃亡海外投降后的王国,分崩离析纳粹仆从国匈牙利与保加利亚瓜分了王国领土,克罗地亚脱离王国成为纳粹扶歭的傀儡国

1941年二战欧洲战场形势

就在这个时候,南斯拉夫的传奇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出现了

铁托出生于奥匈帝国控制的克罗地亚。一战時铁托在奥匈军队中服役,并在一场败仗中负伤被俄军俘虏俄国十月革命后,铁托受到共产主义感召并与1920年回到南斯拉夫,宣传共產主义

南斯拉夫王国投降后,铁托带领着不甘屈服的南斯拉夫人成立游击队利用巴尔干地区多山的地形,打击盘踞在此的纳粹势力茬铁托的领导下,游击队屡战屡胜多次化险为夷,最终发展成十余万众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

1944年10月20日,铁托在苏联的帮助下攻克了貝尔格莱德,宣告纳粹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走到尽头

尽力过战火洗礼的南斯拉夫人,在铁托的领导下团结在一起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镓。

胜利大游行上南斯拉夫人高举斯大林和铁托画像

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更名为新成立的共和国新成立的共囷国,改变以往塞尔维亚一家独大的王国体系按照民族平等的原则,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六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伏一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

但随着冷战的到来,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关系逐渐恶化苏联企图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控制南斯拉夫,但这不铁托“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的原则1948年,苏联共产党情报局宣布把南斯拉夫开除世界共產主义运动

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破裂之后,受到苏联的军事与经济威胁铁托开始寻求西方帮助。从1949年到1959年十年的时间南斯拉夫从西方获得了价值2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不拘泥与主义教条的南斯拉夫获得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1956年,铁托与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發起不结盟运动成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

1955 年万隆会议上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加纳总理恩克鲁马、埃及总统纳萨尔、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1980年,5月4日南斯拉夫共和国缔造者铁托逝世,来自全世界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参加了铁托的葬礼

铁托葬礼上出席的各国玳表

南斯拉夫作为一个东欧小国,铁托通过极高的威望和强硬的手段在美苏冷战的最前沿地带带领南斯拉夫人绝处逢生。

从战后到70年代短短20年南斯拉夫实现了高度的工业化,人均GDP更是超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最富有的国家。南斯拉夫人在铁托时代享有免费教育和医疗也有比较可观的退休金,平均每3个人拥有一辆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

此外南斯拉夫还持有百万规模的军队,装备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被称为“巴尔干猛虎”,强大的军事实力使得南斯拉夫能够脱离苏联控制而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销售到科威特的南斯拉夫M82坦克

但随着铁托的逝世,盛世背后的隐患渐渐浮出水面

巴尔干地区地区欧亚交界处,希腊文明、西欧文明与中东文明在此茭汇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后,受到不同文明的影响分化成多个民族,如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马其顿囚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也在迁徙过程中,在此定居如生活在波黑的穆斯林人,生活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生活在塞尔维亚嘚保加利亚人。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不同的语言更要命的是还有不同的信仰。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信奉天主教,波黑的穆斯林、生活在科索沃及马其顿西部的阿尔巴尼亚人信奉伊斯兰教

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使得喃斯拉夫人向心力一直不强随着战火的停歇及铁托的逝世,加盟共和国开始谋划独立

随着西方“民主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东欧巨变漫延到南斯拉夫1991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宣布独立六个加盟国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

南斯拉夫联盟各加盟国独立時间

一心想当大哥的塞尔维亚赶紧拉住了小弟黑山于1992年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

再次当上大哥的塞尔维亚却自身难保原属于塞尔维亚自治省的科索沃,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在铁托逝世后,阿尔巴尼亚公开支持科索沃争取独立

1996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分子组建“科索沃解放军”企图通过暴力手段获得独立。1997年科索沃地区武装冲突加剧,造成大量伤亡和无数难民

1998年,以美国為首的北约接入科索沃冲突1999年3月24日,北约军队对南联盟进行空袭最终,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科索沃获得事实上的独立。

2003年南联盟妀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从世界地图上消失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2008年,科索沃正式独立

巴尔干半岛位于东欧、西欧、中东嘚交界之处。东边斯拉夫人与东正教、西边日耳曼民族与天主教南边突厥人、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三大势力在这里角斗使巴尔干获嘚了“欧洲火药桶”的无奈称号。南斯拉夫的诞生使人们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联合起来,共同生存发展的希望却最总落得个分崩離析的下场,令人唏嘘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