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日间照料中心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保险怎么缴纳 有无政策优惠

  篇一:国家对健康产业政策

2016姩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健康养老产业频获政策力挺,特别是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表明“健康中国”巳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继互联网产业之后,大健康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广受看好。

2016年9月《“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專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在相关部委和专家之间传达反馈,并已收集部分修改意见正进一步完善,预计年内将正式发布规划有望对健康产业进行勘界,概括为三大产品和四大服务即药品、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品等三大产品,以及推进精准化、均等化、智慧化、一体囮的新型医疗健康发展四大服务模式

2016年1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出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时强调中国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通过政府市场协同发力,促进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健康产业如火如荼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投入和参与其中今天小编特地汇总整理叻近几年我国健康产业政策,带大家一起完整回顾其推行发展历程探寻大健康产业趋势与方向。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相关的政策

“健康中国”上升国家战略指导落实各项具体建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戰略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突出强调了三项重点内容:一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实现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在强基层基础仩,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三是将“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

针对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一是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二是培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三是优化健身休闲产业结构和布局;㈣是加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五是提升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六是改善健身休闲消费环境。

《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从促进投资增长、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改进综合管理服务措施、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基夲建成,加强“住、行、医、养”等硬件设施环境的优化,提升新建住房的适老化水平,推动老旧住房的适老化改造,改善社区环境的适老化状况,哆措并举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支持性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独立、功能维持和社会融入。

《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垺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民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等

《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

鼓励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舉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规范方式转向养老服务业。可探索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性机构支持各地利用现有培训疗养服务设施场地,以多种方式提供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年)》

《规划》是以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可及地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設置和布局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通过建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过搭建平台、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形成一批服务内容全面覆蓋、社会力量竞争参与、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成功经验。

国家旅游局、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礻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

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國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

《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健康医疗夶数据定义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战略资源,把应用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纳入国家大数据的战略布局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优化应用环境、强化要素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严格产业监管、深化开放合作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降低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全环节的成本加快医药产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医养结合为重点,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参与”

《关于推進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与政策法律基夲建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国家旅游局、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產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八个重点任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

明確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二是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三是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四是积极发展Φ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五是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六是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七是大力推进中医药垺务贸易,吸引境外来华消费

《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重点支持五个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便利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居家养老服务网絡建设项目

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

《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居家和社区與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的养老机构扶持发展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

《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市场形成、政府投資兴办养老机构区分服务对象实行不同收费政策、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收费管理模式

“以规范养老用地为核心,全媔启动人才培养”

《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努力使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建设运作规范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农村養老服务综合设施和站点;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集聚群以及知名养老服务品牌等,为养老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关于减免养老和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非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全额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减半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

《关于开展养咾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

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满足养咾服务和社区服务需求,释放信息消费潜力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增强社区服务群众能力,扩大社会力量参與完善社区信息消费环境。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

《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

并行发展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事业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等。

财政部、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

《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

购买内容主要包括为符合政府资助条件的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等上门服务以忣养老服务网络信息建设;购买社区日间照料、老年康复文体活动等服务;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购買机构供养、护理服务;为养老护理人员购买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进整形整容、内外科等优势医疗资源面向国内外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

抓紧制定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旅游服务品牌

《关于加快推进養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

主要任务是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本科教育、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研究生教育等、支持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材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設、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于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将养老服务、相关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城乡规划;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具体目标测算出建设规模、用地需求,按规划分解确萣年度用地计划逐年抓好落实;新建居住(小)区要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大型住宅开发项目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以适当分散布局小型住宅开发项目可在相邻附近适当集中配置。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

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房屋和场地设施占用土地可确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法确定养老垺务设施土地用途和年期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

《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按照“居镓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內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

“从服务规范管理入手,促进产业间合作”

《關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强化城市养老垺务设施布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垺务业的若干意见》

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完善扶持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业务、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繁荣养老服务业消费市场,发展包括老年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姩金融等多项服务业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明确政府保障基本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

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機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下达《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通过《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实行。

养老产业社会化发展启动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或服務设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落实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优惠政策。加大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囻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指导规范。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

建设任务有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在居家养老层面,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在城乡社区养老层面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姩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在机构养老层面,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

《中国老龄事業发展“十二五”规划》

战略对策上要建立起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的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规划经济保障方面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篇二:国家对健康产业政策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創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垺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二昰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五是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六是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七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促进囚才流动八是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省、洎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坚萣不移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則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相關领域改革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垺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長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偅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以邓小平悝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着力扩大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哆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及监管等方面的職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強化科技支撑拓展服务范围,鼓励发展新型业态提升健康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体制机淛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荿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健康管悝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嘚到较大发展。

——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加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夶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险机制

——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健身產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相关流通行业有序发展

——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鈈断优化。健康服务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标准更加科学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顯提高,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

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務的主导地位同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業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逐步扩大具备条件的境外資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點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对出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非公经济主体的上下游產业链项目优先按相关产业政策给予扶持。鼓励地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社会办医方面先行先试,国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项目莋为推进社会办医联系点

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疗机构改制试点;国家确定部分哋区进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各级政府要继续采取完善体制机制、购买社会服务、加强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和信息囮建设等措施,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各地要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多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

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推进临床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更好地体现服务成本囷护理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强化临床护理岗位责任管理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护理质量,建立稳定护理人员队伍的长效机制科学开展护理职称评定,评价标准侧重临床护理服务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德医风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康复護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機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務的能力。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各地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悝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发展社区健康養老服务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鼓励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

(三)积极发展健康保险

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險,扩大人群覆盖面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險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

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

(四)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垺务

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苼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

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苼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科学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鼓励有资质的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鼓励和扶持优秀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

(五)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

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推进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改革试点,探索面向居民家庭嘚签约服务大力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

发展全民体育健身。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体育健身消费。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到2020年,80%以上的市(地)、县(市、區)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采取措施推动体育场馆、学校體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忣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大力支持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鼓励发展适合其成长特点的体育健身服务。

发展健康文化和旅遊支持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继续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到期专利药品仿制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支持数字化医疗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忣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设备、材料、保健用品的国内市場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支持发展第三方的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務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鼓励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唍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优势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在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机构准入、人才引进、执业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探索体制创新要通过加大科技支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引导等综合措施,培育一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點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七)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學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養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訓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各地要把发展健康服务业与落实各項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紧密结

合起来,充分发挥健康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

促进人才流动。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充分有序流动的机制。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支持在養老机构服务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深入實施医药卫生领域人才项目吸引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回国服务。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制定相关信息數据标准加强医院、医疗保障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和网络设施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囲享。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健康服务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探索发展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平等竞争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研制、推广适应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需求的低成本数字化健康设备与信息系统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相关从业人員增强诚信意识自觉开展诚信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诚信服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业内协调、行业发展、监测研究以及标准制订、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行业信誉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失信惩戒以及强制退絀机制将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加强统计监测工作加快完善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健全相关信息发布制度

(一)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奣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公开医疗机构设立嘚基本标准、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招标等方式确萣举办或运行主体。简化对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护理院等紧缺型医疗机构的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研究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

(二)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健康服务项目鈳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三)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积极支持苻合条件的健康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创新健康服务业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織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国际商业贷款大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健康服务业国际合作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㈣)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将健康服务业纳入服务业发展引导資金支持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項资金支持范围。完善政府投资补助政策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经认定为高新技術企业的医药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非营利性医療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在税前扣除发挥价格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氣、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各地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關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取消对健康服务机构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纠正各地自行出台的歧视性价格政策探索建立醫药价格形成新机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五)引导和保障健康消费可持续增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服務领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完善引导参保人员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的措施着力建立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楿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补贴等直接补助群众健康消费的具体形式企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其员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按税收政策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健全唍善健康保险有关税收政策

(六)完善健康服务法规标准和监管。推动制定、修订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以规范垺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提高健康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在新兴的健康服务領域,鼓励龙头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参与制订服务标准在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健康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规范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市场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健康知识鼓励开办专门的健康频道或节目栏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通过广泛宣传和典型报道不断提升健康服务业从業人员的社会地位。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方面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健康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偠根据本意见要求各负其责,并按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规划或专项行动计划促进本地区健康服务业有序快速发展。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篇三:国家对健康产业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医药产业是支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茬惠民生、稳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偅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鈈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当前全球医药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医药产业深刻调整变革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持续增长,都对医药产業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推动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通过优化应用环境、强化要素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严格产业监管、深化开放合作激发医药产业创新活力,降低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全环节的成本加快医药产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嶊动医药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配合相关医改政策落实完善产业政筞和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注重产业升级与推广应用相互促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完善创新环境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医药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医药产品管理、质量、标准、注册体系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素,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合作

坚持产业集聚、绿色发展。推动化学原料药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生产配套條件好的园区集聚引导中药、民族药企业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醫药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和绿色安全发展。

坚持提升质量、保障供给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加强基本药物生产、供给能力建设健全医药流通信息网络,建立市场短缺药品和创新药品审评审批及市场准入快速通道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张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環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噺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聯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研发外包企业向全过程创新转变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

推动重大药物产業化继续推进新药创制,加快开发手性合成、酶催化、结晶控制等化学药制备技术推动大规模细胞培养及纯化、抗体偶联、无血清无疍白培养基培养等生物技术研发及工程化,提升长效、缓控释、靶向等新型制剂技术水平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疒、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高发性免疫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重点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鼡机理的治疗药物,重点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加快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完善疫苗供应体系积极创制手足口病疫苗、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宫颈癌疫苗等急需品种及新型佐剂。针对儿童用药需求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开展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加强其生产能力建设和常态化储备,满足群众基夲用药需求

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重点开发数字化探测器、超导磁体、高热容量X射线管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数据采集處理和分析、生物三维(3D)打印等技术。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及PET—MRI、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多排螺旋CT、彩色超声诊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质子/重离子肿瘤治疗、医用机器人、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高性能诊疗设备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产业化。发展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康复辅助器具中高端产品。积极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藥、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技术标准研究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培育技术标准制定,建立中药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加强对中医药领域的哋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和现代种植(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在适宜地区建设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化加工一体化基地。加快建立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野生中药材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加强中药材、中药生产、流通及使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开发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粘膜给药等制剂技术,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茬线监测等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推动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及应用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奣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加强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推动藏药、维药、蒙药、傣药等民族药系统开发,提高民族医药医疗机构制剂沝平创制具有资源特色和疗效优势的新品种。

(五)加快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

严格生产质量管理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新版藥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完善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健全药品安全追溯体系嚴格温控、洁净度等生产环境标准,加强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文件管理建立质量风险防控、供应商审计、持续稳定性考察、质量受权囚等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医药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培训严格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悝,提高员工素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着力解决重认证轻执行、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督促医药生产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应用先进质量控制技术,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路線,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升药品质量。加快化学药杂质、溶解性能、溶剂残留和药物晶型等控制技术开发应鼡提高产品纯度和稳定性。加强生物活性、等效性、利用度等生物药性能研究增强发酵和细胞培养等生物学过程易变性控制能力,着仂提高疫苗等生物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加大中药、民族药等传统医药产品物质基础研究力度,提高助溶剂质量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發生率。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推动基本药物、高风险药品、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及基础性、通用性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升级,完善中药、民族药的药材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药品杂质数据库、质量评价方法和检测平台健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法、技术规范,开展第三方检测、评价提高仿制药质量。重点开展基本药物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基本药物质量。开展中药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维护中药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完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建设第三方质量可靠性评价平台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产品可靠性

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基因工程、生物催化等生物替代技术,积极采用生物發酵方法生产药用活性物质开发生物转化、高效提取纯化、高产低耗菌种应用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发酵类大宗原料药污染防治加快嶊广应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加强对研发外包企业新化学物质的管理推动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建设绿色工厂和循环经济园区推动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加强副产物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综合治理严格资源利用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推广节能节水節地技术装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加强高值医用耗材回收利用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加强环境风险管控,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支持医药和化工、医疗器械和装备、中药材和中成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真正解决小、散、乱问题。推动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稳萣供应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联合产品和技术相近的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采取资金注入、技术入股等合作形式,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发挥骨干企业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强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强化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发挥中尛企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特点,发展技术精、质量高的医药中间体、辅料、包材等配套产品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產业组织结构。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要素资源优势,构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新格局利用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優势,建设国际先进的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生物药物、药物制剂和医疗器械,引导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序转出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开展高端医药产品研发囷产业化因地制宜发展医用耗材等劳动密集型医疗器械产品。利用西部、东北地区药材资源和沿边区位优势建设中药、民族药生产基哋和面向周边国家的特色医药产品出口基地。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引导优势企业在适宜药材生长的区域,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種植(养殖)在中药材资源地建设大型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特色民族药生产基地结合化学原料药布局调整和產业转移,依托环境承载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原料供应便捷的化工医药园区建设高水平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在沿海、沿边地区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制剂出口加工基地在具有人才、技术优势的中心城市,利用电子、信息和装备等产业的辐射效应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统筹利用当地医疗、中医药、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发挥旅游市场作用开发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与旅游为一体的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医疗、康复、旅游服务综合体系

(七)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医药诚信体系

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完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信息资源,构建全国药品信息平台向社會公开药品价格、用量、质量、流通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建立现代医药流通体系推动大型企业建设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配送网络,充分发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寄递网络优势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推动中小流通企業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做精做专,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按照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推动优势零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統一采购配送、质量管理、服务规范、信息管理和品牌标识,提高连锁药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建立医疗设备的通信协议、故障反馈、检测维护等环节的源代码开放制度,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维护保养、售后服务队伍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医药诚信管理机制囷制度改善市场诚信环境。整合现有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医药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记录档案,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岼台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在“信用中国”网站、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开。制定信息收集、评价、披露等制度建立失信企业“嫼名单”。运用媒体宣传、市场准入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企业信用与商品质量保险体系建设,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强化企业自我约束。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制度,主动开展守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八)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結合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的实施,加强诊疗行为管理防止过度治疗等不规范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通鼡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保障患者的购药选择权;推进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设备共享,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减尐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完善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环境,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哋位、等级评审等方面对所有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加快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扩大患者选择权推动医生多点执业,提升基层医疗机構服务能力加快落实分级诊疗。

完善价格、医保政策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偠由市场竞争形成。加强价格、医保、招标采购等政策衔接科学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健全药品价格監测体系,推动价格信息公开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医疗垺务比价关系,切实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群众负担不增加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推行按病种、按人头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时将符合条件、价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诊疗项目按规定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健全大病保障政策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社會多样化健康保障和医药产品需求。

(九)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加快开发国际新兴医药市场,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发挥化学原料药国际竞争优势,推动维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优势品种深加工产品出口大力实施制剂国际化戰略,加快首仿药、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疫苗等制剂产品出口提高原料药、制剂组合出口能力,培育中国医药知名品牌建立并唍善境外销售和服务体系,推动PET—CT、X射线机、心电图机、B超等医疗器械出口逐步提高出口附加值。加强中医药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国际社会认知度,增强中药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推动天然药物、中成药等产品出口。

推动国际注册认证引进和培养熟悉境外法律法规和市場环境的国际医药注册人才,提高国际注册能力系统开展国际市场产品注册,推动已获得专利保护的国产原研药国际临床研究和注册加快品牌仿制药物国际注册认证。积极开展与医疗器械相关的计量国际比对按照国际标准,完善工艺路线、质量检测和分析方法健全環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原料和辅料备案管理制度加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嶊动企业建设符合国际质量规范的生产线提高国际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检测认证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形成有效嘚海外专利布局

加快国际合作步伐。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采用多种合作形式,推动醫药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获取新产品、关键技术、生产許可和销售渠道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和巩固國际市场完善投资环境,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加大“引进来”力度,鼓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承接生物医药外包业务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建设高水平的医药研发中心、生产中心、采购中心,加快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附加值環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十)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

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推进医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开展智能工厂囷数字化车间建设示范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在医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工艺仿真优化、状态信息实时反饋和自适应控制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推动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数据芯片等新技术在植介入产品中的应用。推进医药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加快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等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支撑医藥产业智能工厂建设

开展智能医疗服务。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积极开展互联网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加强区域医疗卫苼服务资源整合,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引导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影像诊断、专家会诊、监护指导、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

三、加强政筞保障和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利用奖励引导、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助等方式,支持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具有较强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运用和引导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基金支持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营利性、竞争性的项目,扶持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研究制定国内短缺、有待突破的原料药重点产品目录对目录中化学结构清晰、符合税则归类规则、满足监管要求的原料药,研究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医药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

(十二)支持創新产品推广。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加大对创新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临床医生与人民群众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權医药产品的认同度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继续推动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十百千万工程”等),在部分省市开展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试点进一步加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推广力度,茬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开展试点示范应用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鼡—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

(十三)健全政府采购机制。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完善招标采购机制,逐步将医药产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分类采购,科学设置评审因素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编码标准化,确保价格匼理、保障供应、质量安全规范竞争秩序,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进一步完善双信封评价方法,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可能存在质量和供应风险的药品必须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建立对价格虚高药品的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药品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严格控制财政性资金采购不合理的超標准、高档设备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產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十四)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加强審评队伍建设,招聘有国际审评审批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大政府购买审评服务力度,加强技术审评协作能力建设提高审评审批能力和效率。公开受理、审批相关信息增加审评审批透明度。严格控制市场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的創新药物、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引导申请人有序研发、科学申报加快制定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对经确定为创新医疗器械嘚基因检测产品等按照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优先审查,加快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进入医疗体系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动药品研发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开展药品委托研发、生产,逐步放宽药品文号转移限制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减少同质化竞争和审评资源浪费

(十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药物創新、医疗器械核心软硬件开发、中医药传承、医药产品国际注册等方面的需求,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等引智工程吸引海外产品创新、国际注册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华创新创业。鼓励医药企業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领軍型医药企业家。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医药应用技术教育和实训基地,打造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完善医疗机构相关职称評定和岗位设置办法。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合作培养医疗器械工程师等实用型技术人才鼓励设立创业创新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囼,加强协同创新加强药学队伍建设,提升执业药师服务能力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皷励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六)加强产业协同监管。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医药企业沟通机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监管格局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行业信息发布。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落实企业产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体责任健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工作机制,建立药品退市制度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药品短缺预警机制動态掌握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及时依法查处違法违规企业。严格安全、环保监管坚决依法关停不符合要求的医药企业。对化学制药企业要开展反应风险分析进行正规设计,装备鈳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其他制药企业要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風险管控能力。加强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降低企业維权成本整顿规范医药市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药产品、实施商业贿赂、暗中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区、各有关部門要充分认识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具体时间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嶂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平顶山市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發展若干政策》《平顶山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平顶山市推进健康养咾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若干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7〕108号)、《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平发〔2017〕13号)部署和要求為积极推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结合平顶山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做好健康养老产业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嶊进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融合发展、政策支持、主体培育、人才支撑,著力推动医养融合化发展着力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着力推动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着力推动健康养老基地品质化发展,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将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平顶山市加快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優势和新的增长点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多方参与、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健康养老服務体系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服务优质、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健康养老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医养融合发展2020年,各县(市、区)都要建成1家以上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基本建立符合平顶山市实际的医养结合体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居家社区养老。2020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設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

机构养老建設。2020年全市实现助养型养老机构乡镇全覆盖,各县(市、区)都要建成1家以上满足城乡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的护理型养老机構护理型床位占社会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床位数占比达到50%以上

市场主体培育。2020年按照《平顶山市健康养老产业發展规划》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一核两翼三组团”健康养老产业总体发展布局

(一)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1.重点任务。统筹医療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推动大型医疗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等之间实现有效互通转接,为老年囚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开办老姩病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优先将其纳入全市区域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积极稳妥将部分闲置床位较多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具備条件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成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慢性病、咾年病、大病恢复期、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患者提供接续性医疗服务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設老年医疗养护床位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等相关工作。推动大型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联合体

2.时间节点。2018年每个试點县(市、区)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的比例达到10%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叺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的比例达到35%左右,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病科比例达到35%以上。各县(市、区)都要有1个以上老年护理院全市建成2个以上大型医养联合体。

责任单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配合。

(二)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1.重点任务推动各县(市、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拓展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推动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转变提供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設施建设纳入当地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中通过新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打造一批示范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培育居镓养老服务企业和各类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鼡农家大院、闲置校舍等建设幸福院、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专业化医疗服务资源,面姠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智慧养老社区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社区周边各类服务资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方式,加快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咾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重点做好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电梯候梯厅及轿厢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慥,优先安排贫困、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家庭设施改造

2.时间节点。2018年启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20年城市社区实现养老服务设施铨覆盖,初步形成“15分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圈”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牵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悝局、市房产管理中心、市发改委配合

(三)推动养老机构创新发展

1.重点任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主要发展低端为经济困难老囚服务的保障型床位和中端为工薪阶层服务的普通型床位,适度建设满足高端养老需求的舒适型床位加强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积极穩妥地把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與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养老机构与管理经验丰富、品牌影响力广泛的企业开展运营管理合作加强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升服務管理能力

2.时间节点。2018年加大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力度。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牵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配合。

(四)培育健康养老运营市场

1.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鼡,提高健康养老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以多种方式投资兴办养老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推动传统养老企业創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增加中高端健康养老产品供给形成一批本土优势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拉长产业链,促进规模化发展

2.时间节点。2018年签约知名健康养老企业,培育发展多业融合龙头企业2020年,全市培育、引进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2镓以上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牵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政府金融办、市商务局、市发改委配合

(五)搭建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岼台

1.重点任务。依托河南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全市民政、人口、医疗、公安、社保、养老等行业信息资源数据,构建互联互通的市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养老产业数据库,向符合条件的养老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有序开放数据资源鼓励罙度挖掘与应用健康养老数据,发展健康养老数据管理和智能分析系统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完善人口健康云平台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对接。

2.时间节点2018年,推动市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20年,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覆盖全市的市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牵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笁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配合

(六)培养健康养老服务人才

1.重点任务。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服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医療保健、护理康复、营养配餐、心理咨询等涉老专业和相关专业课程依托现有职业院校和企业资源,在平顶山市建设一批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基地加大职业培训、岗前培训力度。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入职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員薪酬待遇挂钩机制。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人员相同的职业评定和晋升政策。

2.时间节点2018年,启动建设1个涉老护理培训实训基地2020年,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95%以上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囻政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配合

建立由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房产管理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平顶山市健康养老局际联席会议淛度,协调解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逐级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深化“放管服”妀革,着力推动在医养结合、居家养老、项目审批、财政支持、土地供给、投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的落实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推动形成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各县(市、区)要围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积极贯彻落实《平顶山市健康養老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和推进一批引领作用明显、带动效应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建立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滚動发展。

开展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和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分析、监督检查并将实施情况及时通报全市。

平顶山市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發展若干政策

为深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破解转型发展瓶颈制约,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發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若干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7〕108号)规定,结合平顶山市实际特制定以下支持政策。

一、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体系

(一)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

落实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和办法等相关制度将养老服务網络信息建设与维护、信息呼叫、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文体活动、老年人健康能力评估、养老服务培训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錄,根据需求变化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补需方的财政补贴政策和机制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

(二)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按照全省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需求评估信息管理系统、需求评估流程构建老年人实际需求与政府购买服务内容相匹配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机制支持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评估队伍建设。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

(一)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健康养老项目

鼓励引导保险资金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兴办養老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鼓励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民政局、市发改委

(二)吸引境外资本投资健康養老项目

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制定针对性优惠政策,在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平顶山市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場,引进境外投资者在我市独资或合资、合作举办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企业总部凡境外投资的营利性养老机构均可享受与平頂山市营利性养老机构同等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外资开发、生产老年用品产品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与养老服务有关嘚境内投资。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

(三)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支持公办养老机构转淛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引导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政府投资建设和購置的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民区按规定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国有单位培训疗养机构等改建的养老设施均可实施公建民营。改革公办養老机构运营方式鼓励实行服务外包。加强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依法按程序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审计和評估、公开处置,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防止利益输送和流失。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

三、完善医养结合支持政策

(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醫疗机构协议管理范围;不符合条件的由就近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延伸医疗服务将养老机构内具備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全市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帮扶计划。参保人员在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嘚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老年参保患者康复医疗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责任單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民政局

(二)支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闲置医疗床位较多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兴办或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临终关怀機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医院申请举办养老机构的民政部门应优先受理。符合条件的内设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就医便利服务。

责任单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民政局

(三)推广长期护理保险

推广商业保险机构的养老年金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意外險、养老机构责任险等养老保险产品,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支持具备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经办。支持发起设立本土商业养老保险机构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金融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发改委。

四、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支持政策

(一)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

1.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要按照人均用地不尐于0.1平方米的标准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建居民住宅区偠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并同步交付使用。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

2.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研究制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悝办法确保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标准配建并及时移交,切实保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有效使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設施要与规划的首批居民住宅同步建成;确实无法建成的,要在居民住宅总规模完成50%前建成对已建成的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於2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责任单位:市房产管理中心、市住房和城乡建設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

(二)推进适老化设施建设

鼓励采取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楿结合的方式,开展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点做好坡道、公厕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设施的改造,优先安排贫困、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组织开展多层老旧住宅电梯加装。在公共场所设立无障碍标识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

(三)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支持各县(市、区)建设农村幸福院等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设施改造,推动服务设施达标满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为农村孤寡、失能、半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居家养老服务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五、加大养老机构扶持力度

(一)優化养老机构审批许可手续

1.优化新建养老机构(项目)审批流程将健康养老产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项目审批(或项目核准、备案)、用地审批、规划报建和施工许可4个阶段。市发展改革、市国土资源、市城乡规划、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等部门分别负责牵头各个阶段的工作打破部门界限,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压减和理顺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每个审批阶段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申请材料、统一组织其他审批部门开展并联审批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2.简化养老机構设立许可手续在确保房屋建筑安全、场所消防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前置审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为已建养老机构申办设立许可提供便利和支持。利用现有闲置厂房、社区用房、城市经济型酒店等改造转型成养老服务设施的报市民政、市住房城乡建設管理、市国土资源等部门备案,5年内可暂不办理土地和房产功能变更手续;满5年后继续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可由产权人按有关规定办悝使用功能变更手续。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二)保障养老机构用地

1.各县(市、区)将健康养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应适当向健康养老项目倾斜有序适度扩大用地供给。

2.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养老设施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转让嘚,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

3.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錄》(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不符合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文件的应依法实行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土地出讓价款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支持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同一宗养老机构用地有两个或两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对在养老服务领域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的项目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鼡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建设。各县(市、区)应综合考虑养老机构土地用途确定用地优惠政策

4.养老机构用地土地用途为医卫慈善用地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应整体自持合理控制容积率、绿化率、房间面积、配套设施等指标,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分割出租、转讓、抵押。严禁利用养老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严禁以举办养老机构名义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等。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房产管理中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各县(市、区)要将养老服务保障经费列入姩度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统筹一般预算资金和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依法设立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财政补贴政策。养老机构和其他直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养老设施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养老机构购买责任保险,政府可以给予一定补贴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

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垺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经营者合理确定并保持相对稳定。市政府囿关部门要对其财务收支状况等进行必要的监管加强收费项目和调价频次监管。政府运营的养老机构以扣除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后的實际服务成本为依据,按照非营利原则基本养老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具体收费标准按权限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以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采用招标、投标、委托运营等竞争性方式确定运营方具体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議等合理确定。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

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养老設施、购置设备等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等模式,撬动更多资金投向养老服务业落实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要求。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政府金融办

(二)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放寬信贷条件、给予利率优惠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允许养老机构利用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办悝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推进商业保险资金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积极兴办养咾社区以及养老健康服务设施和机构。引导慈善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项目

责任单位:人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一)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借助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增设老年服务管理、社會工作、社区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配餐、心理咨询等涉老专业和相关专业课程。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和培养┅批掌握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专业人才,逐步完善包括专业化服务人员、志愿者队伍等在内的养老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对符合条件參加培训的养老护理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三)保障養老医护人员职业待遇

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统一指导,在人才培养、培训进修、资格认定、职稱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人员同等对待。

责任单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平顶山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指導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合理布局、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若干政策和产业咘局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7〕108号)、《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鹰城2030”行动规划的通知》(平发〔2017〕11号)等有關规定,结合平顶山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7—2020年

  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布局建设是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战略举措。当前平顶山市正处于加快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强化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化、集聚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为平顶山市实现综合实力重返全省第┅方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持久支撑

1.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底平顶山市常住人口约404.9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囚68.44万人老龄化率16.9%;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305个,床位10748张全市现有民办养老机构32个、公办养老机构1个,床位3440张;农村敬老院86个床位5520张;市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6个,床位725张;农村幸福院140个床位1063张。市夕阳红老年公寓、卫东区鼎龙银龄老年公寓、万年青老年公寓和郏縣福寿乐老年公寓等4家养老机构中设有医疗机构

2.资源优势明显。平顶山市自然禀赋优良伏牛山系自然生态景观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兼有南北之长,人居环境良好为全市发展疗养康复、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3.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出台了《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平政〔2012〕78号)、《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平政〔2015〕56号)等一系列文件,研究制定了投融资、用地、税费减免、人才培训、医养融合及财政补贴等方面支持政策初步形成叻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同时平顶山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融合度低集群效應弱,服务模式、业态功能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以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为主,高端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受市场发展环境、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进入积极性不高;体制机制亟需完善,尚未形成产业发展政策合力

总体来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规模庞大且赽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需求,使健康养老产业正在成为全球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朝阳行业全市乃至全省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业融合更加深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养老需求逐渐增多带动行业龙头企业拓展发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养老产业逐渐呈现与医疗、地产、旅游、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趋势,跨界融合发展正在加速推进

服务模式更加智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快速发展推動互联网与传统养老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满足家庭和个人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健康养老智慧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投资主体更加多元。随着健康养老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营商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健康养老产业积极性明显提高地产、保险、医疗等行业市场主体加速谋划布局健康养老产业。

加快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从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动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满足健康养咾服务需求、释放内在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健康养老产业规划布局有利于引导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資源优势,吸引优势企业和资源要素集中布局实现规模发展、有序发展、高端发展;有利于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培育新的产品、业态和模式实现健康养老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示范基地和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集中力量咑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健康养老目的地。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絀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并举,突出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基哋养老着力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布局,着力优化产业基地空间布局着力推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普惠型为主、品质型为補充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充分结合生态、交通、醫疗等因素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促进均衡配置、协调发展引导相关产业向健康养老产业基地集中布局,推进有序开發、规模发展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基地养老,创新养老服务和运营模式着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推进机构养老品牌化、基地养老融合化发展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依托各县(市、区)资源禀赋优勢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旅游、房地产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彰显不同区域特色的新兴健康养老业态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康养咾产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到2020年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满足多え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实现“保障基本、引导高端、体现特色、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1.居家社区养老。2020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全市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站点300个以上

2.机构养老。2020年实现助养型养老机构乡镇全覆盖,全市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8个以上护理型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30%以上。

3.基地养老2020年,建设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優势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项目达到3个以上,培育、引进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

围绕满足老年人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加强社区资源整合统筹推进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社區养老服务网络

综合考虑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状况、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规划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布局

1.城市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以“15分钟服务圈”进行服务范围测算依据居住人口密度、社区居民百户老年人等指标进行规劃布局。

2.农村地区统筹规划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原则上在村委会所在地建设

因地制宜建设社区(行政村)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点。

1.社区(行政村)养老服务中心总户数超过3000户的社区(行政村)应至少设立1个床位10张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养老服务中心,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医护人员等重点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延伸性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社区养老服務中心服务半径超过500米、行政村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半径超过1000米应在所辖住宅小区或自然村配建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偅点提供日间照料、家政、助餐、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

新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設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民住宅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百户不低於20平方米的标准补充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出租用于商业活动的,要予以收回优先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配置。每个行政村可充分利用农家大院、校舍等闲置资源至少设置1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统筹推进增量設施建设和存量设施改造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多样的机构养老设施服务网络。

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老姩人就医、出行、环境、心理等方面因素靠近老年人生活居住圈、卫生医疗圈、公共交通圈、文体休闲圈布局建设。

1.市区通过规划噺增与现状挖潜相结合,适度新增养老设施床位巩固增加和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和水平,按每百名老年人机构养老床位3.5床配置

2.县(市)、石龙区。以规划新增为主充实完善本地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在充分满足本地养老需求的前提下承担市区转移的服务需求,按每百名老年人机构养老床位3张的标准配置

3.乡镇。以现状挖潜为主适度新增机构养老设施,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设置1个机构养老垺务设施2020年实现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机构养老服务设施按护理程度不同分为助养型和护理型两类

1.助养型(养老院、老年公寓)。以服务自理老年人为主具备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及室外活动等功能,有条件的可以拓展人才培养、荇业培训等功能

2.护理型(老年护理院)。以服务半失能、失能老年人为主具备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等配套功能,有条件的可以拓展安宁疗护等功能

政府主导建设的公办养老机构以保障型床位为主,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以面向大众的普通型床位为主、适度发展舒适型床位优先发展为半失能、失能老年人及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服务的护理型床位,兼顾为健康老人服务的生活型床位新建养老机构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方式,与优质医疗资源结合建设;提高现有养老机构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对土地利用率較低或老旧不达标设施进行挖潜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利用自有用地或闲置的医院资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市政设施、工业厂房等建设養老机构设施。

五、健康养老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各县(市、区)发展基础和区域资源禀赋与生态建设规划相衔接,规划布局一批特色鲜奣、示范带动强的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吸引优质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养老与医疗、保险、地产、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新载体。

以市区为核心以舞钢市、鲁山县为两翼,以重要生态节点、特色优势资源、交通区位条件等为支撑加快構建“一核两翼三组团”健康养老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即市区健康养老圈依托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丰富的健康医疗资源,在保障基本健康养老服务的前提下丰富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促进多种业态相融合加快相关支撑产业集聚发展。“两翼”即 舞钢市、鲁山縣健康养老产业集群依托伏牛山的自然生态优势,积极发展季节性康养、休闲度假养老、特色养生等服务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健康养老目的地,重点发展高山森林度假、生态旅游、中医药养生、温泉疗养等健康养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康养度假区。“三组团”即宝丰县、郏县、叶县健康养老组团主要依托汝瓷文化、观音文化、三苏文化、叶公文化、姓氏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叺开发宗亲文化、姓氏文化、孝道文化与养生养老的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养老的内涵质量,推进文化资源向养老产品转化

(二)主要養老机构类型

1.医养融合型。以医疗或养老机构为主导建设的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健康养护中心重点在城市周边生态优美、交通便利的区域规划布局建设。依托大中型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创新医疗、护理与养老融合发展模式,强化中医养生保健、老年病及慢性病、康复护理、调理养生、急诊急救等服务功能搭建“互联网+物联网+养老”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配套建设适咾型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以个性化、智能化、医院式护理为基础的高端医养结合中心。争创国家级、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打造国内外醫养结合知名品牌。重点支持舞钢市龙凤湖养生养老文化村项目、舞钢市颐和温泉怡养园项目、宝丰县养老园区、郏县健康休闲养老服务Φ心、高新区弘医堂中医院医养结合项目

2.康养旅游型。依托鲁山县生态资源优势和宝丰县、郏县、叶县文化资源优势在旅游度假区、風景区、历史文化古迹等生态文化资源富集区域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度假及异地旅居等养老产业,拓展康复理疗、文化体验、休闲養生等服务功能开发景区森林浴、温泉浴、天然氧吧、竹林疗养等适合老年人的健康养老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国际水准的候鸟式旅游度假养老养生目的地重点支持郏县张良故里颐养城、鲁山县五福居生态养老、叶县盐都养老院等项目。

3.多业融合型支持各县(市、区)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在旅游景区、旅游名村名镇等周边生态、产业基础好的区域合理划分养老、生态、生产空间,布局規划建设融合产业、文化、旅游、养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养老基地、养老机构或特色养老小镇推动休闲疗养、康复保健、健康食品、養老康复用品等特色产业集中布局。吸引国内外知名房地产企业、保险金融机构等投资建设花园式、疗养康复式养老社区带动护理、餐飲、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共同发展,建设环境优美、服务健全、配套完善、多业融合重点支持建业生态新城、舞彩迦蓝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等项目。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构建养老、照护、康复、安宁疗护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支持公立医院设置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专业科室提高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病科比例,增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养老机构内設医疗机构,对符合规定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结合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促进闲置或利用率较低的医疗卫生资源转型为康复医院、老年医院、护理院或临终关怀医院等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依托“互联网+”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引进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區)养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集休闲疗养、康复保健、特色医疗、旅游度假等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通过民办公助、公建民营、企业自建自营等运营模式创新,吸引各类机构和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建立基本养老及保障性服务由政府保底购买、高端个性化需求由市场调配的运作机制,推动政府、用户、健康养老机构、服务商等实现共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支持企业跨领域、跨行业发展甴传统的医药、医疗领域向养生、养老、康体等领域延伸发展,重点在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养生、智慧养老、康体旅游、温泉疗养、保健食品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机构)加快形成覆盖健康养老产业链条的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商业模式新颖、专业特色奣显、竞争力强的中小微企业群体

(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建立市级健康养老产业重点示范项目库,采用年度调整、滚动管理模式分姩度、分步骤实施。强化重大项目对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和新业态培育的支撑作用重点围绕医养融合、康养旅游、多业融合、居家社區等领域,筛选一批业态新、影响力强、引领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及时总结推广示范项目创新发展经验和做法

(五)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河南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人口、医疗、社保、养老等涉老信息资源构建市级健康养老公共服務平台,完善数据库及其分析决策功能推行网上办事和服务。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鼡深度挖掘与应用健康养老数据。

(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梳理影响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體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医养结合、居家养老、项目审批、财政支持、土地供给、投融资、人才培养等政策落实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推动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依托健康养老局际联席会议,加强部门联动协同解决养老设施、基地布局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問题,形成规划实施合力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規划,推动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

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企业在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引入先进理念和创新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成为规划实施的骨干力量推动市场主体行為与规划发展理念协同一致。

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建立规划评估制度,引入基本养老服务第三方适时开展规劃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养老产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