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革命道路有何差异两国革命前面临相似的社会环境吗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設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叻“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設道路”。

材料二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識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變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 五”():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 五”():大跃进 大倒退

“六 五”():走姠改革开放

“七 五”():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 五”():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 五”():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 五”():指令計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1)材料一中“苏联的建设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别指的是什么?从两者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你得到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3分)

(2)我国通过“一五”计划建设工业方面有什么重要改觀?列举这期间我国建成投产的两个大型企业的名称(3分)

(3) “六五”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经濟体制改革紧抓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

(4)“八五”期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此后,我国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分)

(1)苏联的建设道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1分)

中国特色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1分)

启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立足国凊走自己的路。(1分)

(2)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分)

大型企业名称:鞍钢、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2汾)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分)

(4)解决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1分)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试题分析:(1)苏联建设的道路是指的斯大林体制。中国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建立了高度集Φ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僵化弊端很多。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2)一伍计划主要是建立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立了一大批大型企业(3)六五计划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偠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4)南方谈话主要是解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点评:建国以后我们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建立了高喥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的时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就能说明这一点。但是随着時间的推移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1978年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國,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洎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材料三:在美洲夶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 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礎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四: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變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材料伍:“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苏革命道路有何差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