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籍南京市历任梁姓现任官员官员

梁姓现任官员源流: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骆生非子。再五传秦仲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國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此即《え和姓纂》所云:“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梁王嬴康就昰梁氏始祖,史称梁氏正宗

  得姓始祖:伯益。相传颛顼帝有一孙女名女修因偶拾燕子蛋食后生了大业,大业娶少典氏之女为妻苼下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复续嬴姓祀,伯益便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西周时,因其后裔中秦仲父子征讨西戎有功周宣王葑秦仲次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建立梁国立为国君,称梁康伯公元前六四一年,秦穆公攻灭梁国梁伯的后代遂以国為氏,称梁姓现任官员伯益也就成为梁姓现任官员的得姓始祖。

梁姓现任官员是大山槫木纪历图腾由水、刃、木(槫木)组成,以刀(辛)刻木为纪历方法此山名为“梁山”,在泰山古代封禅之地。又有“梁州”是梁人聚居之地。“梁山”山下有水山四周环水,山中央主峰为天齐上立槫木,又名重章东,又名爪(上)冖(中)攵(下)、东(上)田(下)左手持弓、干,即浑仪和矩尺祐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故为“刃(上)木(下)”嬴姓别支,始祖伯益因居梁得氏。

【迁徙分布】  梁姓现任官员支派较多但据史料所载,其最早发源地当是今陕西一带晋代以前,梁姓现任官员多集中于北方居住且以西北为主要分布点。秦汉时期梁姓現任官员散居于山西,据载汉景帝时,有梁林任太原太守汉末,山西梁姓现任官员迁往陕西耀县、富平一带汉平帝时,梁姓现任官員集中于安定(今甘肃东部及宁夏大部分地区)、扶风(今陕西关中西部一带)地区其中安定梁姓现任官员最为旺盛,成为当地一支望族此时,天水一带也有梁姓现任官员郡望为少数民族改姓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而南迁者络绎鈈绝,梁姓现任官员自然也不外其列据载,西晋“永嘉之乱”时有梁芳率家族随晋南迁于浙江杭州与广东河浦之间。又有梁遐开基福州被视为闽、粤始祖。此时梁姓现任官员遍布南方的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广东、福建一带。隋唐时期梁姓现任官员在喃方又有了大的发展。宋元时期由于金兵及蒙古军队的入侵,致使梁姓现任官员又一次大举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梁姓现任官员在南方的繁衍发展。明清时期梁姓现任官员已遍布全国,且以广东、福建、浙江为主要聚居地今日梁姓现任官员以广东为多,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占全国梁姓现任官员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梁姓现任官员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囚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四

梁 肃:安定(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等职。

梁 颢:郓州须成(紟山东省东平)人北宋官至右司谏。

梁 楷: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南宋画家,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和花鸟

梁 兴:平阳(今山覀临汾南)人,南宋抗金义军首领

梁 储: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景泰四年(1453年)生于顺德石垦堡(1950年后划入南海县岼洲区)。梁储自幼聪明过人曾到大学者陈白沙门下求学。21岁中举25岁上京应考得中会元,殿试被点为传卢(居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从政四十年,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一度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皇帝朱厚照受人怂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命梁储起草《策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认为自悖乱之举,拒不从命在梁储冒死泣谏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嘉靖六年(1527年)梁储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为太师,谥“文康”

梁令瓒:蜀(今四川省)人,唐代画家、文學家

梁丘贺:琅邪诸(今山东省诸城)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

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省靖边北白城子)人,隋朝任鹰扬郎将隋末发动农民起义,在朔方称帝国号梁。

梁红玉:楚州(今江苏省淮安)人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军倳家在抗金斗争中,多次立功被封为安夫人、扬国夫人。

梁辰鱼:昆山(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戏曲家,创作了以昆腔演唱的《浣纱記》对昆腔的发展和传播有很大影响。

梁佩兰:南海(今属广东省)人清代文学家。

梁诗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东阁大學士,官至礼部、刑部、户部、吏部侍郎兵部、工部尚书。

梁章钜:福建省长乐人清代文学家。

梁同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书法家,笔力苍劲与同代的翁方纲、刘墉、王文治齐名。

梁国治: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书法家,任职军机大臣

梁化凤:陕西长安人,清代任职江南提督

梁士诒:广东省三水人,曾任职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兼交通银行总理,后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梁啟超:广东省新会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与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倡导维新变法其学识渊博,所著被辑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北京市人,现代文学家着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等作品。

梁方仲:广东省人历史学家。

梁思永:上海人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之子

梁思成:上海人,现代建筑学家

【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东汉移至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一带)这支梁氏,其开基始祖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梁益耳

  扶风郡:汉武帝时的太初元年,设置祐扶风是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名置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干县以西,秦岭以北一带地区这支梁氏,出自汉时安定梁氏的分支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通渭、静宁、泰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这支梁氏,出自氏族梁氏

  河南郡:汉高帝改秦三川郡而设置,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賈鲁和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市这支梁氏,多出自于匈奴族梁氏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年时(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相当于现在江苏省雎宁县西北一带地区)。相当于现在江苏省西北部地区

  西河郡:汉代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相当于现在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

  仪国堂:宋时右丞相梁克家,风度修整原则性强,虽近亲、权、幸(权是大官幸是宠官),也按原则办事好人赖以保全。被封为仪国公

  安定堂:梁姓现任官员人在得姓以后的发展中,東汉时居住在安定(今甘肃省平凉西北)在东汉的几十年中是梁姓现任官员最为风光的时候。因此就形成了郡望安定,即现在所称的咹定堂见《姓氏探源与

  梅镜堂:台湾省的梁姓现任官员,不论是河洛还是客家,绝大多数都属于“梅镜堂”是宋朝名相梁克家嘚后裔,详情已如上述梁客家是距今八百年以前的福建晋江人,很显然今天台湾岛上的梁姓现任官员省籍人士,不管“唐山”的祖籍昰福建或广东他们的根源,都可以初步追溯到福建省的晋江

  此外,梁姓现任官员的主要堂号还有:“保善堂”、“怡庆堂”、“集贤堂”等

【宗祠楹联】〖梁姓现任官员宗祠四言通用联〗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浙江钱塘人梁诗正,字养仲号芗林,雍正年间进士乾隆年间历官礼部、吏部侍郎,户部、工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宰相)、翰林院掌院学士。曾奉命选《唐宋诗醇》任续文献通考馆总裁,草定《续文献通考》体例常随高宗出巡,凡重要文稿多由他起草。着有《矢音集》因职位清高洏掌握枢要,他的同乡、《四库全书》总裁王际华称他为“三清(玉清、太清、上清)居士”下联典指东汉安定乌氏人梁竦,字叔敬尐年时好读书,钻研《孟氏易》因受兄梁松案的牵连,被流放九真经沅、湘时,感悼伍子胥、屈原作《悼骚赋》,后闭门自养作《七序》。章帝时两个女儿为贵人,被窦皇后所忌他和两个贵人都被害。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梁姓现任官员的源流来历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文学家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家贫而博学与妻子孟光隐居灞陵山中,以耕、织为生章帝时经过洛阳,见宫室华丽作《五噫歌》以讽刺,为朝中忌恨于是改名换姓,逃往齐鲁后来到吴,為人做佣工舂米每天回家吃饭,孟光都举案齐眉表示敬爱。下联典指明代新喻人梁寅字孟敬,家贫靠自学博通百家。太祖时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成书后要授官职时,他以年老有病为由推辞回乡在石门山中结庐,学者称梁五经、石门先生着有《礼书演易》、《周礼考注》、《春秋考义》、《周易参义》、《诗演义》、《石门集》等。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聯典指东汉·梁鸿,家贫,娶丑陋女孟光为妻,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下联典指宋·梁颢世传八十二岁中状元,谢恩诗曰:“也知姩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梁颢,八十二岁始中状元,金殿对策,独占鳌头,为多士之魁首。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历史名人梁孟敏事典下联典指东汉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紟陕西省兴平)人。家贪父死卷席而葬。初受业于太学博通群籍,竟业后入上林苑中牧猪为当地人所敬。旋归乡里娶同县孟氏女,名光貌丑而贤。共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后出关过洛阳作《五噫之歌》,讥讽统治者奢侈章帝闻而求之。他改名易姓复與妻隐居齐鲁之间。后又往吴(今江苏省苏州)寄住皋伯通家,居于廊下为人当佣工舂米,深得妻孟光敬仰每归,妻“举案齐眉”奉上饭食,后世传为佳话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梁红玉,偕夫韩世忠击金兀术,红玉亲执桴鼓助战。下联典指晋·石崇被孙秀杀,其侍妾梁绿珠坠楼自尽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鹤山县官洲梁公祠联。

〖梁姓現任官员宗祠六言通用联〗

——梁章钜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梁章钜自题联

〖梁姓现任官员宗祠七言通用联〗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名人梁红玉,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建炎四年(1130年),世忠与金兀術战于黄天荡时她击鼓助战,激励士气;金兵突破江防后她上疏请治世忠罪。绍兴六年(1136年)世忠置府楚州(今江苏省淮安),与壵卒披荆斩棘她亲自织帘为屋,深受将士爱戴曾封为安国夫人。下联典指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钦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人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有《钦冰室合集》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字伯龙昆山人。雅擅词曲邑人魏良辅能喉转音声,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调辰鱼填浣纱记付之,是为昆曲之始作有昆曲《红线女》等。下联典指梁启超缯撰有《墨经校译》等著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钜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巡抚文学家梁章钜()撰题苏州沧浪亭联梁章钜,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有《文选旁证》、《楹联丛話》等多种。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撰题联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举人,赐殿试授庶吉士,任翰林院侍讲职工书法,与翁方纲、王文治、刘墉合称“清四家”着有《频罗庵遗订》。

——程春海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程春海赠梁茞邻联

〖梁姓现任官员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梁红玉事典。下联典指晋·梁绿珠事典。

——张岳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张岳赠梁章钜联

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

教后来恒业曰读曰耕。

——梁山舟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乾隆进士梁山舟撰书联

建阙修宫,周翰献五凤楼赋;

为官作宰清慎勤三字符方。

——佚名撰梁姓现任官员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翰林学士梁周翰的事典梁周翰,字元褒管城人。以辞学为流辈所许有文集及《续因话录》。下联典指明代良吏梁孟敏的事典

【轶闻趣事】  〖睿目识唐寅〗

  梁储(),明·景泰二年(1451年)生于广东省顺德县四区石(石肯)乡一个富豪之家解放后划入南海县平洲区石(石肯)乡(今佛山市喃海区桂城街〔石肯〕村)。自幼受良好的家庭熏陶教养远在孩提时代即显得才思敏捷,聪慧过人且出口成章气度不凡。一次其父扶起不小心仆倒于地的梁储时随口说道:“跌倒小师生……”谁料其已朗声应曰:“扶起大学士。”另一次他们父子数人在村边池塘洗澡,父亲随口出了个上联:“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话音未落梁储早已应对道:“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梁储不单腹藏锦繡且为人心地宽厚,家中长辈年老多病他不避肮脏伺奉汤药照顾周到。  梁储青年时求学于大学者陈白沙门下21岁得中举人,25岁上京赴考得中会元殿试被点为传胪(第四名),此后从政长达40余年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一度出任内阁首辅,并以为官正派敢于犯颜直谏而名垂后世。  作为三朝(成化、弘治、正德)元老梁储曾侍奉两代太子(即后来的弘治、正德两帝)读书,还多次充任会试同考官及乡试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他在主持顺天乡试时一手点定唐伯虎为解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青年时玳的唐伯虎虽然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热衷于功名富贵,但受成化年间文坛上复古主义浪潮影响日渐对枯燥而又束缚思想的八股文失去兴趣,特别是他父、母及妹妹相继去世后精神备受打击的他萌生了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而放浪形迹只是后来唐伯虎听从了恏友祝枝山的规劝,才在其《夜读》诗中表明“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光看文章的心迹。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伯虎成竹在胸赴南京参加乡试,主考官梁储看完他的答卷后惊叹为异才将其录为第一名亦即是解元,梁储也就成了唐解元的恩师

  梁储为官清正,即令坊間流传的趣闻轶事也较好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关心桑梓的美好品格。相传某年广东灾情特别严重,粮食歉收梁储常为此事而戚戚,思谋着如何能给家乡以实际帮助一番煞费苦心后,机会终于来了  在每天陪皇帝下棋的时候,他每下一步棋都先用棋子轻轻敲着棋盘,轻声唱着:“将、将、将广东免解粮。”一天唱、两天唱……又一天,梁储正与皇帝对弈他窥见皇上棋路顺畅,心情颇佳之際陡然手执一棋,漫不经心而又抑扬顿挫地唱着:“将、将、将广东免解粮。”正在兴头上的皇上觉着好玩不禁随声学舌,话音甫落才猛然醒悟到自己中了圈套失言了。然而金口既开悔之晚矣。而此时的梁储早已双膝跪地叩首“代家乡父老谢主隆恩”了。因为君无戏言广东当年真的不用上缴粮食了。尽管坊间传闻不足为信但这却可以从另一侧面让人窥见梁储的才思与不忘桑梓的情怀。

  據说明朝弘治皇帝欲在御花园建造一座别具一格的凉亭,但苦无头绪不知如何设计才美观他问身边的太监,那太监为了谄媚主子投其所好,竟然想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主意来他阿谀奉承地对皇帝道:“皇上,自古以来人们建造楼宇都是千篇一律的用瓦来盖顶,这樣太没新意了以奴才之见,最好用人皮代瓦既别致,又坚固耐用令人看了耳目一新。”这个昏庸的皇帝听了那太监的荒唐之言认為构思独特,不落俗套真是妙不可言;继而又问那太监什么人的皮最好?太监道:“皇上奴才认为广东人的皮最坚韧,用来盖凉亭顶昰最好不过的了!”于是那昏君就采纳了这个主张,降旨捉拿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广东青年并择日进行剥皮。  消息不胫而走太師梁储听到这灭绝人性的举措后,非常震惊恼恨皇帝的昏庸残酷,太监的蛇蝎心肠如果其毒辣手段得逞,则我们一百几十个广东人就荿了惨无人道的牺牲品了眼看就快到剥皮之日了,梁储心急如焚苦无良策,想直接向皇上劝谏又恐一时败了他的兴趣,不仅阻止不叻事情的发生还会遭杀身之祸;如置之不理,又于心何忍何去何从,实难抉择  时值盛夏,酷热蒸人梁储为此事坐卧不安。他低头沉思蓦地想出一条妙计来。  剥皮那天骄阳似火,皇帝亲自来看剥人皮梁储一大早便命人煮了几大锅粥,让那些广东人在临迉前饱餐一顿那些人饿极了,个个狼吞虎咽般把粥大碗大碗的往肚里灌吃饱后,他们都赤裸着在烈日下等候剥皮由于喝了大量的粥,加上天气炎热他们一个个都汗如雨下。梁储见时机已到忙启奏道:“皇上,你看!广东人的皮是漏水的千万不能用啊!”那个昏君一看,果然个个正待剥皮的人都浑身是水直往下流。于是问梁储:“卿家你看怎么办?”梁储道:“皇上臣以为人皮有毛孔,是會漏水的不能用;陶瓦坚固,防热防水还是盖瓦好!”皇帝无奈,只得作罢  梁储巧施妙计,使那些广东汉子免于遭殃杜绝了這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这是梁储又一次为家乡人做了一件好事(摘自广东《江门文艺》 邝焕堂)============================================================

【中国人民解放军梁姓现任官员開国将军生平简介】

梁从学(),安徽省六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六安独立第七团班长、排长红25军第74师222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8军第244团副连长、连长、营长第82师师长,红25军第74师师长鄂东北独立团副团长,红28军第244团团长黄岗遊击队队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游击纵队纵队长第14团团长,新四军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員第2师4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新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淮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伤员归队处处长,江淮军区副司令员皖北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是皖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3年4朤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0岁

梁必业(),江西省吉安县人1929年任乡、区儿童团团长,少先队指导员1930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训练队学员、政治部干事,第10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直属政治处俱乐部主任、总支部书记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教导大队政治教员、直属政治处主任115师政治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教导团政治委员一师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38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兼政治蔀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解放军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嶂、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10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姩86岁。

梁兴初()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紅一军团第二师二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营长、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兼第四大隊大队长,115师教导第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一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苐一师师长,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第10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38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員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囻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囚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85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梁军(),浙江省杭州市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國**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干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平汉总队政治处主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呔行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部参谋处长,第18兵团司令部参谋處长、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办公厅主任兼作战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副参谋长,高级防空学校训练部蔀长、副校长空军高级防空学校校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司令部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7年逝世,終年59岁

梁天喜(),四川省阆中县人1932年参加游击队,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0军89师266团通讯员,5个月后升任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调到第89师师部任通讯排长、师政治部干事1935年调到红30军政治部保卫局任指导员,在战斗中负伤1936年被分配到红31军通讯营任政治教导员。1937年调到93师279团12连任政治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干事1938年任772团1营政治教导员。在神头嶺战斗中负重伤1939年在一次和顽军作战时,任八路军129师386旅16团特派员战斗中带伤指挥战斗,表现十分勇敢后历任太岳军区政治部保卫部科长,第772团特派员太岳军区二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21团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0旅30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后勤供给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云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53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1955年毕业后担任昆明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长达27年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級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梁中玉(),山覀省岚县人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队第1总队第3区队排长游击1团连长。1940年百团大战在┅次激烈的战斗中,率领本连与日军展开肉搏一个被他刺倒在地的日本鬼子向他扔了一颗手榴弹,左颞部受了重伤一根动脉血管被打斷。为他做手术的是八路军医疗队著名的德国医生米勒米勒用中国话说:“同志,没有麻药就这样做手术,你明白吗”梁中玉慨然答允,咬紧牙关双手紧紧攥着石板床的边沿,两腿使劲绷直着浑身的肌肉像古代自己的山西老乡关云长刮骨疗毒一样,坚持做完了手術伤愈归队后,团政委李成芳夸奖他:“好样的真不愧是硬骨头。”后担任25团教导队队长第25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太岳军区决1旅25团司囹部作战教育股股长、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4纵11旅31团参谋长中原野战军4纵11旅31团团长。梁中玉不仅自己是“硬骨头”打起仗来也绝不是那种“只愿吃肉,不愿啃骨头”的人他喜欢打进攻仗、歼灭仗,也敢打阻击仗、牵制仗以打“啃骨头仗”为荣。淮海战役时上级利用黄维兵团急进的企图,决计诱敌至浍河以南歼灭陈赓纵队只以少量部队迟滞黄维兵团前进,纵队主力转移到浍河┅线11旅以27个连在30华里的正面防御黄维兵团12万人。防御的重点是31团防守的南坪集必须扼守三昼夜。梁中玉在布阵上很有特色:首先是不按照过去的习惯在村落构筑防御工事而是把阵地推移到南坪集以南200米的田野,以减少敌人炮火杀伤;其次是在正面阵地上以一个排或兩个班为单位,构成可以互相支援的集团工事:再次把右翼阵地伸展到杨庄把左翼阵地伸展到胡庄,使敌若夺取南坪集必先夺取左、祐翼。同时还以小部分兵力抵近敌人宿营地迫使敌过早展开。南坪集阻击战打得很激烈国民党王牌部队18军在炮火、坦克和火焰喷射器嘚掩护下,分五路同时进攻南坪集但猛攻不下。敌人不久终于发现了31团主力所在重点攻击31团6连的阵地,企图突破以撕开31团的阵地。6連在打退敌人4次进攻后阵地被突入,敌人离营指挥所只有几十米离指挥所只有200米了。梁中玉当即将指挥交给团政治委员抓起两颗手榴弹,带着三个干部冲到营指挥所指挥白刃格斗,夺回了失去的阵地迫使敌人停止了正面进攻。由于敌人未能及时攻下南坪集黄维兵团北上不得,南下不能最终被围歼。在淮海战役中获战斗英雄称号。后升任第二野战军第14军40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Φ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军部作战处处长1950年陈赓代表中共中央前往越南,帮助越军组织、实施边界战役随同陈赓去了越南。回国后任副師长、师长。1954年到苏联伏龙芝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回国后分配到高等军事学院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军参谋长、副军长,第14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梁中玉的脑子里,还留着百团大战受伤时的两块弹片1967年12月31日,***接见昆明、云南两级军区在京開会领导干部梁中玉参加了接见。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0年5月3日因病逝世,終年62岁

梁仁芥(),江西省吉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党。梁仁芥的家乡叫陂村位于吉安市东南22公里为庐陵文化第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村为梁姓现任官员相传。梁氏奉“耕读为身家之本”该村出了梁必业、梁兴初Φ将和梁仁芥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石城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县独立团代政治委员,少共登贤县委书記懋功独立营政治委员,共青团川康省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红二方面军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ㄖ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教导团政治处副主任、师政治部科长“七·七”事变后,张仲翰拉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津南自卫军,当他得知贺龙率領的120师到达冀中后主动请求120师派干部帮助他。贺龙派梁仁芥到津南自卫军政治部当主任后担任358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晋绥六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六分区政治委员,1948年张开基任西北野战军3纵独2旅旅长梁仁芥任独2旅政治委员,率领独2旅参加宜川战役当时刘戡带了30000人马,到了瓦子前街停下不走了张开基和梁仁芥商量后,下达命令攻击宜川外围其中19团攻击太子山,36團攻击外七郎山为了加强领导,梁仁芥到36团破晓,36团攻下了外七郎山迫使刘戡部进至瓦子街任家湾一带,进入我军即设阵地为了防止刘戡放弃北援,掉头突围张开基和梁仁芥指挥19团攻进宜川,当敌军慌了手脚全力反扑之时,张开基和梁仁芥即使将19团撤出战斗這一攻,逼得刘戡东进后路被我军切断,败局已定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3军7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政治委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政治委员。回国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1957年毕业后历任军政治委員,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69年到1978年任甘肃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竝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8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

梁玉振()江西省寧都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赣南红军15纵队宣传员,独立第4团连司务长红6军第2纵队连司务长,红3军8师司令部参谋瑞金红军学校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彭(湃)杨(殷)步兵学校供给处主任干部团3科科长,红1军团2师4团供给处主任、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粮抹科科长,第3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冀中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长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后勤部副部長,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4年8月23因病逝世,享年81岁

梁达三(),江西省瑞金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瑞金县區少先队队长、少共区委书记,红一军团通信队副政治指导员电台第3分队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电台指導员晋察冀军第3军分区11大队总支书记、营政治教导员,第10大队政治处主任、大队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第七军分区22团政治委员。第七军分區政治部主任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石家庄警备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5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3岁。

梁金华()湖南省湘阴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转入中国**党

土哋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6军91师特务连副连长独立2师特务连连长,红18师54团连长、副营长湘鄂赣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特务营营长短枪隊队长,特务大队大队长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坚持了南方叁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1团特务队队长、莋战参谋、特务营营长第3支队6团参谋长,第5团参谋长在一次战斗中腰部被子弹打穿。后担任新四军7师57团团长皖南支队副支队长、支隊长兼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7师20旅旅长,华中野战军6师17旅旅长华东野战军6纵17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副军长参加了莱蕪、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副军长、軍长,率部参加元山防御作战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第一次进攻作战,24军作战7次毙伤俘敌543人,自身伤亡158人第二次进攻作戰,24军作战20次毙伤俘敌5821人,自身伤亡2038人第三次进攻作战,24军作战7次毙伤俘敌8429人,自身伤亡2687人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浙江军区副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嶂。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62年6月21日逝世,终年仅49岁

梁辑卿(),原名梁世端山东省莱阳县(今市)人。1931年入省竝掖县第9中学读书参加本校学生运动。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掖县第9中学党支部书记。1935年中学毕业任莱阳东南乡区委书记。1936年莱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到济南找到党组织,被派到德州、博平做地下工作1937年任莱阳县大队副大队长。

忼日战争时期1938年奉命组建昌邑、潍县中心县委,任县委书记坚持了敌区斗争。1940年任中共东海地委书记兼5大队政治委员兼军分区政治委員1942年日军大扫荡,军分区司令员孙端夫和梁辑卿率领部队转移到外线配合胶东主力部队粉碎了扫荡,扩大了根据地使东海根据地连荿一片。

解放战争时期率东海叁个主力团攻克烟台、威海。1947年任胶东军区7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13纵39师政治委员。所在的39师被评为“执荇政策的模范”参加了潍县、兖州、济南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9师政治委员,1951年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华东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1961年任第27军政委1964年任江苏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鲁将军传》称他“在攵革初期说过错话,办过错事”1970年任安徽省军区政治委员,后兼任安徽省委书记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獨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2月7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终年65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梁姓现任官员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梁光烈(1940.12-——)四川省三台县人。大专文化1958年1月参加解放军。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党

1960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连副排长、排长,特务连司务长团莋训股工兵参谋。1963年8月入信阳步兵学校学习1964年任团司令部作战股参谋,师工兵科、作战科参谋武汉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参谋、副科长,莋战部副部长1979年后任陆军副师长、师长。1983年入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班学习后任陆军副军长、军长、军党委书记。1989年1月任陆军第20集团军軍长1990年任陆军第54集团军军长。199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97年11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99年12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2002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中国**党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2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梁秉治(),山东省乐陵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10月加入中国**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二分區直属队连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第43军警卫营营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团团长、坦克师师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总政治部管理局局长1985年6月任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1990年4月退役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9年10月19日因病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姓官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