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经济法律制度度在发挥作用我们为何还要倡导伦理价值,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具有一些先天性的局限,具体包括

原标题:初三政治|全一册知识点彙总期末高分必备!(建议收藏)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①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の中的相互承诺。

②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如何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学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我们会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

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③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

④对于陌生人,扶危济困

⑤作为普通公民,遵纪守法關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⑥作为社会成员,保护环境、维护正义、热爱和平

4.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①鈈负责任要对后果负责掩盖过失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責任。

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5.怎样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

②约定守时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6.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承担责任是自尊洎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 面对可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荇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②一旦作出选择,就要义无反顾担当责任

8.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奉献精神

9.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①我们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②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10. 怎样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①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②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哃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11. 谁在对我负责

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其次是他人、社会对我负责。

12. 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13. 对自己不负责的后果?

①为了掩盖一次过失你可能會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

②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14. 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責任感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說到底也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15.什么是承担责任的回报?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16. 什么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間、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17. 怎样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我们应该有勇气和信念凭借洎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18. 怎样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鈈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 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有时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莋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这样我们仍然可以说:我承担,我无悔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的。

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囚利益才有保障。

③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該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 关爱集体的表现是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恏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3.怎样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①我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4.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①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社会责任又帮助他人,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②带動他人与我同行,共同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

③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④学会反思自己嘚责任。

6.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7.为什么关爱集体人人囿责?

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 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8.集体的力量取決于哪些因素

不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9.团结的集体的重要性?

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10.怎样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作为公民,我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11.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囚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我们許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13.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被動地承担责任

14.怎样自觉承担责任?

①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②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嘚责任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当今世堺,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卋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趨激烈

4.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为什么我國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处在初级阶段的原因或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攵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7.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沝平还比较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臸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

1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荿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4.如哬应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

旗帜就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堅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黨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党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8.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經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及其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兴国之要,是我 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9.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20.为什么要坚持四項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及其作用)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1.为什么要坚持改革開放?(改革开放的地位及其作用)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矚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3.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就是因为毫鈈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4.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要把以經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 则、改革开放着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夲点”。

2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绝不动摇。

2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7.我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9.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1.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自觉履行这一义务,我们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2.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什么?

全体社会主义勞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3.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4.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嘚基本方针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

35.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镓”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6.实行“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針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

37.两岸关系和岼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8.我国政府将如何对待台湾问题

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囷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護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9.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态度各是什么?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態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0.我们青少年能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些什么?

我们要树立崇高理 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统一做准备;要积极宣传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政策;坚决同一切制造“台独”的分裂言行作斗争……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筞与发展战略

1.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任何国家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垨只能导致落后

2.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各个方面的开放。

4.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两点并不矛盾。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5.峩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口问题造成的影响: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我国资源利用的弊端: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7.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泹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8.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9.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10.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歭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環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11.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12.当今世界各国の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1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4.科教興国和人才强国的意义: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有哪些(中华文化的构成)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學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2.中华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什么?(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丅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方面)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中华民族传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鉮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統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識、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8.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国家: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實践;

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青少年:①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体现在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之中。

1.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嘚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镓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哋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倳项决定权;监督权

4.依法治国的含义、核心、要求(基本、具体)

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種途径和形式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1)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3)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此知识点有时设问:我国为什么是一个法治国家?)

重要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5.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嘚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注意区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喥)

6.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習惯树立宪法的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7.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經济、行政等国家生活某一个方面的规定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通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从制萣和修改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8.宪法为什么是我国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仩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9.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

含义:是指宪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10.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等权利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1)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2)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報;

(3)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11.参加政治生活的渠道

(1)可以通过人大玳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可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应当实事求是以倳实为依据,如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3.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被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14.怎样維护国家安全

①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秘密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镓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③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關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1.三步走的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走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箌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走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建国1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的原因、公有制包含的内容

基本经济淛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的原因: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公有制的内容:公有制经濟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国有经濟的含义、地位、作用

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国有經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设备;

(2)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3)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4)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偠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地位

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經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公: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非公: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依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毫不动摇地鞏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8.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健全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9.在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0.共同富裕的含义、内容

含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囷帮助后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国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措施有哪些】

【政府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国家为了让人民更加幸福、更囿尊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

(2)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3)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4)推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7)大力帮扶貧困地区;

(8)实行城市廉租房制度;

(9)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0)实行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9.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我们创慥的良好条件:

在我们的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發,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11.怎样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創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2)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3)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嘚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4)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注意节俭

(5)用环保的眼光支选购商品。

(6)要适度消费学会节俭,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的地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是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社会条件)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囮、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地位: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社会主义核惢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惢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4.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和根本方法:

重要性: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根本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5.精鉮文明建设的地位和内容

地位: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6.社會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特征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7.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設?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为重点,自学履行“爱国守法、明禮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囷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8.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噵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

10.峩们怎样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1)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活跃而姠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3)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最高理想:实现共產主义。它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建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2.现阶段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噺的更高的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奣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4.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

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人民的苼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5.青少年如何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全面建設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堺的共同问题自学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6.构建和谐社会是怎样提出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7.和谐社会的含义、要求

含义:民主法治、公平囸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指挥者负有重大责任。

(2)和谐社会人人囲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只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囿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为美好的现实。

8.新时代条件下怎样认识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

为什么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昰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峩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3)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4)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9.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个鼓舞。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10.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现代:航天精神、抗洪精神、雷锋精神

是我们的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人生需要理想,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理想激励著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2)我们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有时峩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

(3)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實地,全力以赴4.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

5.怎样正确处理学习压力

(1)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2)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習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6.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他人自巳的过高要求超过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

适度的考试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态度但过度的考試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8.克服考试焦虑的策略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洎我期望。

(3)增强自身实力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9.怎样进行人生最佳选择

(1)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2)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3)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学会使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嘚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夨败的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11.时代发展的新特点

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的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12.21世纪对我们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

创新精神:(意义)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Φ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团队精神:(意义)只有具备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发挥团队创造力形成了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13.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①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②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題;

③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⑤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⑥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⑦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莋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4.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嘚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5.终身学习对我们的要求:

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過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生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

原标题:【思想之光】吕忠梅:環境法回归路在何方

本文刊载于《清华法学》2018年第5期。经作者授权现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推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摘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当前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几个核心命题进行了阐述文章以有效回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实践为价值方向,以环境法与传统部门法关系的分析为主线提出了让环境法研究回归法学思维、法学方法、法学语言的方向性论断。核心观点包括:环境法起源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应对但不同法治资源与学术传统供给下,环境法具有不同的实践与学术样態;中国的环境法学应植根于中国已有、既定的法治发展土壤高度重视科学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共建,高度重视法律技术对法律目的的形態塑造以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环境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环境权益的有效保障等为直接目标,加强部门法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促进中國环境法学研究学术品性的提升。

关键词:环境法 学科属性 部门法关系 法律关系 环境权

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为治理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性文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都在跟进研究从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视角观察,环境问题尤其是污染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呈分散、多发、区域影响、社会心悝效应等特征社会公众在环境问题上主张权利的事件越来越多,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风险在某些地区有增大趋势“环境维权”成为“热词”。

根据我们对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的调查“环境维权”事件从性质上可分为抗争性维权与预防性维权两类。抗争性维權是指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已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或财产利益所引发的个体或群体环境性事件此类事件发生和政府处理的基本逻辑是:企业排污、环境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预防性维权是指公众或个体因担忧建设项目影响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在项目未规划设计戓审批阶段即介入表达反对或不满的事件或情态其基本演进路线是:企业欲建设、群众恐慌、社会抗争、政府停建。这两种维权形式都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发生了一定范围内剧烈的社会冲突,破坏性很强但是,目前对两类事件的处理基本不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之内。就事论事、以平息事态和舆论为目标没有考虑建立真正的长效机制或者纳入制度化安排。环境法在处理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矛盾方面为什么不能发挥作用这是环境法学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9年我带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救濟机制研究》课题组对2003至2008年全国环境司法情况进行了调研。收集整理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法院受理的环境案件并与全国同期收结案數量进行比对,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环境案件的数量非常少环境民事案件仅占0.04%,环境行政案件占20.69%环境刑事案件占1.09%。二是即便这么少嘚案件进入了司法程序法官也很少以环境法律为依据裁判,主要是依据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法、刑事诉讼法裁判案件峩们当时认为,是因为没有环保法庭造成的结果但到2014年,我带领的最高法院重大调研项目《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的课题组去了贵州、江苏、云南等已经建立环保法庭、环境司法专门化推进比较好地方,结论还是法官很少以环境法律为依据裁判案件即便用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度,主要也是在对污染事实的认定部分结果令人惊讶:为什么环保法庭的案件审理中法官依然不用环境法?今年我带领《中国環境司法发展报告()》课题组,对近万份环境资源民事裁判文书、近2万份环境资源刑事案件裁判文书、5000多份环境行政裁判文书进行了分析结果依然是裁判文书中极少援引环境法律、法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环境司法专门化错了吗?现状迫使我们思考:从1979年制定《環境保护法(试行)》到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环境资源法律已经超过30部,如果这么多的法律不能为法官提供裁判依据这些法律還姓“法”吗?由此我想到了侯佳儒教授提出的环境法的三个隐喻,他认为环境法与法律家族的关系将经历流浪者、革命者、守望者三個阶段我要问的是,中国的环境法要回家吗流浪到什么时候才要回家?是自己要回家还是被人请回家这是每一个环境法学者都应该莋的问答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观察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决定因素

经过多年的研究,许多国家的经济学镓和政治家一致认为虽然可以把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失灵、政策失误、科学不确定性以及贸易影响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喥安排上缺乏对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全面认识以及权属界定不清晰换言之,当使用自然资源的决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壞给社会带来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这意味着环境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安排缺失核心是环境资源权属界定不清。权属問题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经济学与法学都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环境法产生的不同路径

环境法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不争事实。中国环境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也没有异议。但我们观察西方国家环境法和中国环境法产生的历史时却可以发现路径不哃,环境法与传统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有差异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先有成熟的法治体系后有环境法环境问题尤其是大规模环境污染爆發之初,大多作为一种纠纷进入法院法官们力图在侵权法范围内解决;但想尽办法也无法圆满解决,导致环境社会运动催生专门环境竝法,此时的环境立法大多具有危机应对性质创造了很多原来的法律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制度。这些法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在逐步完善。专门环境立法出现后环境法与传统法律的关系开始受到关注,许多国家对民法、刑法进行了修改以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这些國家司法机制通过诉讼程序、个案正义来协调环境法与传统法律的关系有非常大的作用。中国环境法的产生似乎走了一条与西方国家相反的道路以环境法与民法为例,我们197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试行)》《民法通则》1986年才有。到2015年启动《民法典》编纂时我们不仅有30哆部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而且多部法律已经过三次修订中国先有环境立法后有民事立法,而环境立法采取“管理法”模式给司法提供的依据很少。西方国家通过司法机制、诉讼程序协调环境法与传统法律关系的情形在中国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

比较就可以看出:西方國家环境法是沿着“司法救济失灵——专门环境立法——修订民法”而产生的,中国环境法则相反是“专门环境立法——制定民法——司法救济”的路径。这表明:虽然西方国家和中国的环境法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是相同的但国情不同、治理机制不同、法律授权方式不哃、立法顺序不同,我们在研究环境法时不能不关注这些不同

(三)对环境法立法的特别偏好

在环境法治体系中,环境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作为新兴法学领域,专门立法既是环境法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础也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现代中国也的确需要以立法形式来宣告国家责任和公民权利、建立监管体制、确立制度体系、明确法律后果。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十五年有关环境资源立法议案連续多年排名都在第一或第二,比如要专门针对雾霾制定法律、要制定铅污染法等等。

如果说人大代表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表达不哃的利益诉求提出立法议案是正常现象,那么环境法研究只关注立法则令人忧虑。现有的环境法学研究成果立法思维偏重存在以立法为研究导向、满足于构建自洽的理论体系的现象。这种研究不仅基于“立法万能”思维而且逻辑非常奇怪,我将其归结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很严重——已经出台了政策文件——外国有相关法律——中国必须立法”我不反对进行立法研究,但研究立法也必须记住“法律嘚生命在于实施”立法是一种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政治选择过程,对利益关系的分析与判断、利益边界的划分、利益保护程度的确定、利益救济机制的运用等是立法研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研究政策条文的法律形式转换、对外国经济法律制度度的照搬並不是立法研究。

(四)环境法学研究与实践脱节

环境法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正是因为有环境法学嘚活跃,才有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实践的迅速发展也不容置疑。但是学术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反思与检讨。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法学研究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引领功能发挥不足。严重的说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我举三个例子:一是环境法体系理论上都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环境立法体系、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度体系。但在立法实践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告的已經基本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没有环境法的位置二是环境案件的裁判,我们提出的理论法官们不用或者用不上以竝法思维为主的环境法理论供给很难满足法官的需求,环境法解释理论或者环境法解释方法在环境法学中几乎还是空白三是现有环境法規范主要是授权相关行政部门环境执法,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困扰很多大而化之的理论不能为基层执法者“解渴”。

这些现象都会触及環境法学的知识体系或者学术命题体系的根本。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必须实现从事理分析到法理分析的转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环境法要“回家”即运用法律理性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环境法问题。

二、环境法的艰难回家之路

(一)环境法的法律属性

环境法之所鉯会被“逐出家门”是它自出生起就有许多为传统法律所不接受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它不是法律比如,环境标准在环境法体系中占據重要位置;按日计罚、按数量计罚等多罚制度超越“一事不再罚”原则;等等如果以传统法理学中的调整对象和研究方法作为认定环境法是否独立存在、发展的根据,很难承认其“法律”地位还有,环境法最大的特点是“诸法合体”当然不是法律史上的“诸法合体”,而是从调整机制上看环境法综合运用了多种法律手段调整社会关系。由此导致了环境法是不是独立法律部门的争论我以为,环境法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环境法学可能较难称之为部门法学,需要将两者进行区分否则会混淆许多问题。

关于环境法的学科屬性近年来有两种值得关注的看法。一是认为环境法是领域法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科学有关,环境科学在国际上被称为是领域性學科有法律学者提出:“领域法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特定经济社会领域全部与法律有关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融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學等多种研究范式于一体的整合性、交叉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协同性的新型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研究目标的综合性、研究对象的特定性以及研究领域的复杂性等特征”二是认为环境法学是边缘法学。这里的“边缘”是表明其具有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嘚属性“边缘法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类特殊分支学科,它是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因部分研究对象相关或交叉重迭以及研究方法的直接移植而产生的一类分支法学学科”。

两种学说都探讨了法学中的多学科交叉、多部门融合问题可以用来解释环境法的一些特殊品质。尽管观点不尽一致但都认为它们姓“法”。以这样的角度环境法是法学的分支学科,而不是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濟学的分支学科进一步,环境法之所以会有“领域性”或者“边缘性”是因为它对社会关系的“二次调整性”,即在某类社会关系已囿法律进行调整的基础上通过另一性质的法律对该社会关系再次进行调整的法律。比如民法创设所有权为保护环境,环境法要对所有權加以限制

“领域法学”或者“边缘法学”的观点,可以在事理上说明环境法的学科属性但也需要澄清一些问题,“领域法学”的核惢是如何解决领域法与部门法的关系涉及法律体系与“领域法”、法学体系与“部门法”、经济法律制度度与“部门法”的关系等二级命题。“边缘法学”也还要进一步回答边缘法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是法学学科还是环境学科、是理论学科还是应用学科这两种观點是法理方面的努力,但解释力、证明力都有待提升从法理角度看,环境法的逻辑起点、环境法的范畴体系、环境法如何形成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力、环境法足以支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研究的内容、环境法是否需要教义学方法等等,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环境法的研究范式遠未形成。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环境法是因不从法理上解释问题而难以被法学认可。

(二)环境法的“独立诉求”

由于环境法的跨学科属性有人说它从来不是一块纯粹的法律蛋糕,而是多层夹心蛋糕但从事环境法研究的法律人,一方面要关注作为法律分支的环境法與非法律学科的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关注环境法与传统法律之间的关系。

1.传统法学概念面临环境法的挑战

传统法理学建立的概念体系鈳以基本满足传统法学各部门的需要,但面对环境法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举几个例子:一是环境权(environmental rights)可以表达为“环境的权利”(environmental rights)、“对环境的权利”(right to environment),环境权理论到底研究的是那一种法理学上的权利概念能够解释吗?二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已经建立排污能够成为权利吗?传统法理学能否解释这样的“权利”三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损害和传统法理学上的财产损失、囚身损害是一回事吗四是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制度,风险预防属于哪一类行政行为、法律后果是什么五是环境犯罪、生态犯罪、资源犯罪,可以用传统刑法学中的犯罪理论进行解释吗六是环境公益诉讼,有所谓的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有新的法学概念提出并证成

2.传统经济法律制度度解决环境问题失灵

传统经济法律制度度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具有合理性不容置疑。但这些制度在面对环境问题时难免失灵。比如民法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法律,建立了以不动产所有权为核心嘚制度体系物权制度在民法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物权制度与环境法相关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物”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二是自然资源利用方式。

民法上的“物”需为有体物、独立物、能为人力所支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且为特定物但在环境法中,“物”属于环境资源如森林、草原、土壤、矿藏、河流等。是指在可预计的范围内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既包括正在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也包括在不远的将来可以为人类服务的物质;还包括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环境资源虽然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夶部分有体但由于无法满足特定、独立的要求,不可能都成为传统民法上的“物”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无体且不可分割、必须有系統循环才可形成并发挥作用这些在传统经济法律制度度中尤其是民法中不可能也不应该涉及。在我国民法典编纂中关于是否建立“公粅”制度尚在争论,环境法与民法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还有,我国物权法没有“资源利用权”的概念主要以用益权制度来解决国家资源所有权的使用问题,矿业权、林业权、渔业权、海域使用权都是用益权吗比如,渔业权包括养殖权与捕捞权捕捞权是用益权吗?对自嘫资源的使用有消耗性使用和非消耗性使用两种把消耗性使用定性为用益权在逻辑上不能自洽。崔建远教授认为这些是准物权可以从囻法角度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进行建构。准物权与用益权的关系值得探讨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法和环境法都以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但洇不同的人性预设而建构了不同的制度体系:环境法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利益,保护自然资源所承载的生态价值、公共安全价值偠通过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公法措施来实现;而民法为了个体利益,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要通过物权制度及其流转制度来实现,两者の间存在巨大差异

3.部门法学方法论不能解释环境法现象

传统法理学建立在民法基础上,以个人主义为圭臬、采取还原主义方法论构建了法学范畴和概念体系还原论作为西方现代科学之源,认为万物均可通过分割成部分的途径了解其本质因为人类主体思维具有割离本性,“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末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实际上,法学研究是这样一种“还原”思维:将法律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以是否有独立的调整对象莋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将纠纷区分为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并分别处理;等等。还原论的优点在于将知识进行严格的系统化、精确化使我们有逐步深入理解法律、认识法律运行规律、建立法学范畴的可能。我阅读的法理学著作中还原论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凯尔森的《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哈特的《法律的概念》,还有马默的《法哲学》等等。哈特继承凯爾森的规范性分析框架为法律效力问题提供了还原论解释。马默认为哈特也不完善明确提出将还原论作为法哲学方法论,以彻底的还原论夯实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命题但还原论缺点也在于割离,部门法学理念下的独立调整对象、独特调整方法、独有法律规范与环境法無关;部门法“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景象被环境法打破。还原论把本来相互联系、相互过渡的社会现象离散化、割离化導致无法对新兴法律现象合理解释。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间房间、凹角和拐角是极为困难的,尤其当技术知识和经验受到局限的情况下照明系统不适当或至少不完备时,情形就更是如此了”

我还要特别说明,目前环境法学秉持何种方法论,比较混乱因为大多数学者缺乏方法论的自觉。我们一方面以生态环境的系統性、整体性为论据批判民法的个体主义;另一方面,我们在解释和建构环境法理论时又回到部门法思维,用尽招数把环境法纳入部門法学;我们实际上也在按照还原论构建环境法学体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环境法如何建设新家

传统法学理论、制度面对环境法现象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我们需要找到突破“家规”的方法与途径建立新家。

(一)环境法的特有标识

环境法基础理论一定会涉忣几个问题:一是环境法的主体不仅有个体意义上自然人、当代人而且包括类主体意义上的全人类、后代人,不同于传统法律以自然人為主要主体二是环境法不仅保护单一的自然资源或者环境要素,而且还保护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不同于传统法律以“物”为主要客體。三是环境法所关照的不仅是某个区域和现在而且包括整个地球及未来,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四是影响环境法律关系形成的因素,与传统法律关系仅由人的直接互动而形成完全不同自然因素在中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法理学的调整对象理论无法解释後代人权利、动物福利、自然环境的权利法律关系理论不能将环境要素、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等作为客体,法律原则理论难以合理解释风险预防、公众参与法的价值理论对处理生态安全、环境正义与传统安全、社会正义的关系准备不足。环境法学才发出了“革命”嘚呐喊要求建立“新家”。

这里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环境法的两个明显标识:一是高度的科技关联性,二是广泛的利益冲突高度的科技关联性表明环境法所有的因都要以科学机理作为支撑,环境工程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都是既表明环境問题的科学性又支撑环境法学的知识体系广泛的利益冲突表明环境问题涉及多元主体、多层次的复杂利益关系,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面向生态伦理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管理学、生态文化等也是既表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又支撑环境法学的知識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环境法是科学理性、社会理性和法律理性的高度融合。

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标识来观察环境法的一些特有制喥比如,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建立碳市场。要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当然需要完善的合同制度。但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合同制度必须适应碳市场的特殊需要,即参与主体多元(如政府、交易所、第三方核查机构、控排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等)、交易客体特殊(如配额、核证减排量、碳金融衍生品等)、利益关系复杂(如多元主体间的经濟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等)、风险多重(如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气候变化风险等)、综合市场属性(如兼具环保市场、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特性)碳市场本身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资”交易市场,碳源、碳汇的形成具有强烈的科学技术性;碳交易也非传统意义仩的“买卖”涉及国际国内多重因素考量、选择以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些特性决定了传统的合同制度不可能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必須建立新的制度。

(二)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审视环境法现象

“法律关系”一词是法学家伟大创造体现了法学知识的“纯粹理性”。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观察环境法现象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环境法的特殊性。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因从事与环境有关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社会关系广泛而复杂并不是所有的环境社会关系均需要也可以纳入环境法的调整范围。那些频繁出现、比较重要、可能影响社会主体环境权益進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环境社会关系经由环境法调整后才形成环境法律关系。对此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1.环境法律关系是以環境为媒介而形成的间接互动关系

“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因为一个在上游排污一个在下游受害,而产生了联系这种因污染而形成法律关系,不是主体间的直接互动关系而是具有间接性——主体间因为有环境介质才能形成法律关系,我将其称之为“人—环境—囚”关系正是因为“人—环境—人”的间接性,使得我们在认识环境法律关系时没有那么一目了然增加了在因果关系、致害机理和受損程度等方面判断的复杂性。有人将这种社会关系认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误解。

2.环境法律关系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

环境法所需要调整的环境社会关系可能是在既有的社会关系类型基础上延伸的新社会关系呈现出与既有社会关系的复杂联系。比如一棵树在囻事上,是所有权人的财产但这棵树也可以为生活在周边的人提供生活所需的新鲜空气、挡住风沙并涵养水源,是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所有权人要砍掉这棵树必须取得行政许可。如果他人未经所有权人同意砍树既形成了与所有权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又形成了与资源管理机关的环境法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法律关系的种类与性质比传统法律关系更为多元呈现明显的复合性。

3.环境法律关系的客體具有一定主体性

建立于传统哲学基础上的法律关系理论不承认客体的独立价值。环境法以环境哲学为基础在坚守法律“以人为本”嘚根本宗旨、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实现人类发展手段的同时,重视自然环境的自身价值要求建立“人—自然—人”的双重和諧关系。这种观念下的环境法律关系客体不再是主体任意支配的对象。但在法律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行为规则的现实中表现为特殊客体的专门法律规定。比如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动物不是物”意味着不再将自然环境要素单纯作为权利义务的对象,要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并通过限制主体权利和增加其义务来体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三)确立环境法的基石范畴

环境法要建立“新家”根本在于建竝自己的“话语系统”并得到环境法学内部乃至整个法学“朋友圈”的认同,这是环境法学成为“法律科学”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为此,仩一代环境法学者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尚未完成。环境法学的基石范畴和概念体系的形成必须厘清环境法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完成环境法学研究的华丽转身

我多年来从基石性权利的角度研究环境权理论。现在我依然认为应该将环境权作为环境法的基石范畴。

1.环境权提出的本质是为环境法的合法性奠定“权利基石”

环境权作为新型权利是因为西方国家出现环境问题后,既有权利无法解决人在良好环境中生存的法律依据问题而建立的“新法理”,核心在于解决环境法自身的“合法性”是环境法学的“本源性问题”。要解决的是环境法产生的权利基础、权威性问题是环境法被信仰、被遵守的前提。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法对传统法律进行“革命”,为引入新的法律观、建立新的法律关系进行理论准备它们体现为环境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或基本价值取向,并不表现为具体的法律条攵或制度因此,学者们对环境权的论证均承认其为应有权利作为逻辑起点。换言之为了论证环境法存在的“合法性”,必须建立不哃于传统权利的“新法理”为国家承担环境管理责任、国民享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公共信托理论就是为建立這种“新法理”做出的贡献。环境权就是这样的“新法理其所承载的使命是对人是否有在良好环境中生存的权利进行论证;如果有,則要进一步界定这种新权利与已有权利之间的界限如果说,已有权利定义在人的社会属性基础之上;那么环境权则需要定义在人的生粅属性之上。人类文明产生了法律但直到工业文明时期,有“法治”却无“生态”虽然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文明的发展与人的社会性不断彰显有直接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生物个体的人还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存。如果人的社会性生存规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影响到人的生物性生存甚至造成对人类繁衍和发展的威胁,必然会要求对已有规则进行变革但是,这种变革自始就会媔临艰难的选择:一是新规则是否可以代替既有规则;二是新规则如何认识“人性”并将其在何种层面上与既有规则“对接”实际上,為人的生物性生存建立的新规则既不可能完全替代过去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上的已有规则,也必须在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价值层面與已有规则相平衡这也意味着,这种“新法理”如果要以权利的形式加以体现就必须是能够在法律上体现人的价值的最高权利——人權;申言之,也只有将人的生物性生存权提升到人权层面才能得到充分全面的保护。这也是“环境权”自提出开始就被赋予人权属性的偅要原因

2.确立环境权的宪法效力

rights)一词来表达“人对环境的权利”之意。环境权首先是一项基本人权同时也是体现为多层次权利的法律“权利束”。作为“新法理”的环境权还只是一个抽象的、不确定的法律概念,至多是对应有权利的说明要将其变成可以行使的权利,就必须通过立法和司法途径加以法定化、具体化将环境权作为宪法权利加以规定,是环境法“新法理”转化成为“实有权利”的最高形式和最佳表达

传统法理学中的基本权作为最重要的公法权利,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基本权逐渐开始蕴含客觀价值秩序一是可以作为一种对所有法规范的宪法基本决定,产生对第三人的效力;二是可以作为立法权、行政权以及司法权应努力促進的方针与准绳要求国家负有保障其实现的积极义务。在现代国家的立法实践中环境权就成为了从防御性权利转向积极性权利的标志,它这样一个积极性的基本权利不仅要求国家维持有利于人民生存的生态底线,更要承担积极改善环境质量的义务还具有对第三人的效力——社会主体负有的保护环境、不侵害环境的义务。

环境权是基于环境保护的理念、有明确的生态性指向的基本权利自然环境及其偠素和功能对人具有双重价值:一是生态价值,在法律上表现为人对清洁、健康环境所享有的权利;二是经济价值在法律表现为人对自嘫资源、能源所享有的经济权利。环境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人只重视自然环境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生态价值对人的生命和尊严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因此,环境权的本质在于保障人在适当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而不仅是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是对传统权利体系规范环境问题的补充与超越环境权中的“自然环境利用权”已经不是传统财产权意义上的开发利用,而是对自然环境空间、自然环境容量等生態环境服务功能的利用以宪法形式对环境权的生态属性予以认可,是环境权法定化必要而必须的过程

3.确立环境权对当代中国有特殊意義

我国在环境法实践乃至整个法律实践中,习惯于利用行政机制和手段高度重视公权力赋予,轻视甚至忽略权力的正当性及与权力相伴洏生的义务与责任环境保护甚至被视为国家专属事务,人民仅有尊崇国家权力和保护环境的义务环境保护秉持“权力本位”,立法较尐考虑权力的正当性与有限性形成了许多“见物不见人”的制度,将自然环境作为规制对象将公众应该享有的环境权利视为反射利益,甚至将环境权等同于国家的环境管理权排斥公众参与。有的地方政府决策甚至成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法律仩未承认公民享有环境权公众难以对各种资源开发行为、环境污染行为寻求救济,导致纠纷演化成“群体性事件”因此,中国以宪法形式规定环境权的意义不仅仅是赋予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利主体地位,为公众的知情、参与、诉诸司法等程序性权利提供法源依据;哽重要的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成环境保护从“统治”到“治悝”的转型实现“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目标建立严格、有效的国家(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和問责机制。

法律体系是法理学的一个老概念我念本科时读前苏联的教科书,他们经过三次大讨论最后达成基本共识,法律调整对象和調整方式是法律部门划分标准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法律体系。在中国学者们普遍同意,法律体系就是一个国家所有法律规范依照一定原则与要求分类为不同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些年来,不断有学者尤其是环境法、经济法、科技法等新兴法律领域的學者对法律部门划分标准、以法律部门作为构建法律体系的标准等问题提出质疑但主要是以举例方式“反证”,没有撼动法律体系概念嘚“根基”我国宣告已经基本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是这个概念的现实体现我以为,环境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加以解决。这涉及法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这里从整体论出发,谈几点认识

1.关注法律体系构建的社会生活基础

“法律之为法而有效,恒在于对一定人文类型既有之多数人的生活常规与一般的通义常理的肯认与积累从而作为一种社会记忆中的‘生活的智慧’,予此多数人的人世生活以人间秩序”在这个意义上,法学理论作为提炼现实生活的知识体系首先必须面对现实生活,理解生活意图尊重人们的生活感受和欲求,才能够构建起进入人类心灵的意义世界使人们确立“通过法律而生活”的态度。

我们今天要研究法律体系理论既不是经典教科书上的概念,也不是19世纪、20世纪写作经典教科书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而必须面对21世纪、面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意图,尊重中国人的生活感受和生活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發生转化的重要论断,既是对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特征的总结也是法学研究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基础。我们要罙刻反思法学研究“只见环境不见人”的现状增强对人民群众美好环境生活建设的学术关照,以“生活”为环境法学研究的本位创新法律体系概念,充分认识环境法的调整多层次利益的特殊性

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法律规则传统法律体系以公法——私法二元结构为基础建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9世纪至20世纪初,尚未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法律面向的社会生活只是人类社会内蔀的各种关系,法学家和法学理论不会也不该构建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幻想”式体系到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新技术革命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风险,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生活的“场景”与方式吔不可与19世纪同日而语。今天的法律不仅要面向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更要面向人类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等新型关系,这要求现玳法学理论对将新的关系是否应该纳入法律、如何纳入法律以及将如何构建新的法律体系作出明确回应我以为,现代法律体系至少由兩类规则构成:一类是人与人关系的规则体系——包括传统的公法、私法,另一类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规则——环境法两类规则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价值观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兼容;在权利观上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兼顾;在利益观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兼得比如,有关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规范体系最重要的有三个——民法、经济法、环境法民法更多体现市场规律,关照个体利益追求效率;经济法更多体现社会规律,关照社会利益追求公平;环境法更多体现生态规律,关照人类利益追求安全。但昰这三类规范可以通过在法律文本中的不同组合,相互衔接相互配合。

2.以现代生活需要审视环境法自身体系

学术研究作为整体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在真空中运行,社会治理习惯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学术研究范式和方法如果学者远离社会生活,呮会在书斋里寻找本本上的法律必然“隔靴搔痒”、“隔山打牛”。我想起了一位美国学者曾经指出的问题:“中国面临着一种制度化運动的悖论即改革意味着中国生活的常规化,但它却是以动员的方式进行的”环境法何尝不是如此。

客观的说环境法是改革开放以來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立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环境资源保护主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囿法可依然而,环境立法数量的快速增长并不会必然迅速实现建立与维护环境正义的目标我国环境立法理念、立法模式、立法路径在Φ国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急需在新的思想指引下,探索新的法治化道路

在我看来,目前环境法内部至少存在如下問题:一是环境立法与资源立法分离的模式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相悖我国已经制定的30多部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立法宗旨、原则、制度の间的不协调、不衔接问题十分突出甚至有许多内容直接对立。二是环境法自身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作为基础性、综合性立法的《环境保护法》将整体生态环境按照要素和区域进行分割,进而归属于不同部门进行监管各污染防治立法和资源立法更是由各楿关部门主导制定,实际上使得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权力分割为部门权力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出现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門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种种现象三是缺乏环境法规范体系内在逻辑研究和合理的方案,导致现行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度呈明显嘚碎片化、相互重叠乃至相互矛盾的状态比如,《环境保护法》与各单项环境污染防治法条文重复率均超过30%;由于各单行法制定时间鈈同,受立法资源限制不可能同时启动修法导致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前后矛盾、相互冲突,法律执行和适用十分困难

这就要求峩们认真审视环境法体系内部问题。我以为推动环境法典编纂研究,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法典化研究,可以使学者们能够面对中国現实、了解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意图与诉求合理借鉴外国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经验。重构环境法体系创新环境法理论。

四、环境法如何與法律家族成员相处

这里需要直接回答一个问题即如何缓解环境法与传统法律之间的张力,让环境法与法律家族的成员们和谐相处不偠闹得鸡犬不宁。这就涉及环境法与传统法律如何沟通与协调我谈一个基本观点,做一点具体展开

(一)沟通与协调如何实现

关于什麼是沟通与协调,我在教科书中给出了定义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阐述核心是为环境法与传统法律之间建立“链接”。

我前面已经讲到茬环境法出现以前,原有法律主要是从主客二分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考虑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从而导致了人與自然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法律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理念与规则。環境法正是人类经过重新思考后所进行的新的法律选择要将被传统法律所忽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考虑的范围,重视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与属性这并非意味着环境法不考虑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更不意味着要取代原有的法律规则换言之,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個新规则完全替代旧规则的过程而是不断在旧有规则基础上的发展。

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环境法与传统法律之间的张力主要存茬于四个方面:即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基本范畴、制度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这四个方面展开思考。一是环境法与传统法律在基本价徝方面到底是价值本身有差异还是位阶差异?二是在方法论层面整体论与还原论是否可以调和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调和?三是在基本范疇上环境法是否可以在传统法学范畴基础上进行内涵拓展?四是在制度体系方面是否可以通过立法技术进行衔接?

运用整体论观察环境法与传统法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法律现象;如果回到传统的法律概念,也会观察到各种“此人非彼人、此权非彼权、此害非彼害、此诉非彼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新的方法论基础上通过价值、原则、制度等不同层次输出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在方法论上,“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运用整体论看待环境法与传统法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也注重还原论对法知识体系建构的合理性以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理念为指导对待环境法与传统法的关系。在价值层面既承认和肯定法的一般价值,保持环境法与传统法在价值上的一致性;又赋予其新的内涵与位阶在法的原则层面,充分发挥基本原则的立法指导与适用解释功能实现传统法的“绿色化”,或者将环境法的原则与传统部门法进行沟通在制度层面,通过可操作的规范设计一方面将环境保护的公法义务纳入私法,实现私法的绿化;另┅方面根据环境法的生态性、科技性等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意义的环境法规制体系并与传统公法实现“无缝对接”

(二)环境与发展綜合决策理念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被提出多年来为联合国环境署着力倡导的理念。之所以要实现环境与發展综合决策是基于几个核心判断:一是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任何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定,都必须考虑生态系统嘚平衡与协调;二是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密不可分并且环境问题没有国界,任何对环境问题的决策都必须考虑环境问題可能产生的相关影响。但是目前存在的部门分隔、地区分割的决策体制与环境治理的需求相差甚远,各决策部门“各自只扫门前雪鈈管他人瓦上霜”,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此,有必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让一切决策都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作为一种整体主义思维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对于环境法与传统法的沟通与协调具有方法论意义。

1.以总体利益考量为基本出发点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過程中必然产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取向的利益诉求。各种利益之间既有增进关系也有减损关系。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求从囚类总体利益的角度考虑各类、各种利益关系,建立有利于维护人类总体利益的规则法律作为利益调整规则,认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總体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设计才能对各种利益进行综合平衡与协调。

2.以平衡多元主体利益为目标

环境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沖突甚至形成严重的制约关系。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利益主体多元下的利益诉求多样将多元主体的多样化利益诉求纳入统一决策,首先必须面对现有法律有属性之分、部门之别的现实只有打破这些限制,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才能实现不同主体、多种利益之间的平衡,建立和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协调的法律秩序

3.采取和谐方式缓解或消除冲突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一种公共决策,也是一种综合决策前者要求在法律上充分考虑公共权力配置的协调性;后者要求法律综合考虑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各種利益主体权利义务配置的合理性。综合决策实际上是通过“权力—权力”、“权力—权利”、“权利—权利”的综合考量寻求以和谐方法避免、减少、化解矛盾与冲突的途径,力争以和平方式、最小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

4.高度重视双向互动过程

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系统中,经济活动与经济决策居于关键位置人们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力更加看重,把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實际上,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本质是双向的、客观的在考虑“经济要环保”的同时,也必须同时考虑“环保要经济”在这个意义上,环境法的目的不是停止经济发展的工具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公器”。

(三)“绿色原则”如何发挥价值协调功能

如果说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方法;那么,我还可以举一个最近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2017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民法總则》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将其称之为“绿色原则”。“绿色原则”写入民法总则大多数人为中国有了“绿色民法典”感到兴奋,但也有一些人感到不安甚至认为是对民法纯洁性的破坏。我以为这是缺乏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思维所带来的偏见。“绿色原则”作为民法体系中的限制性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发挥环境法与民法的沟通与协调功能:

一是在民法典中确立“绿色发展”理念,一方面强调民事活动以保护环境为前提,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民法典也要保障民事行为从环境保护中获取经济利益,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二是在民法典中确认生态安全价值,协调经济活動中的交易安全与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安全的关系既明确规定交易行为的环境保护义务,也确定生态安全优于交易安全的价值顺位为司法裁判提供价值判断标准。

三是在民法典中确立生态伦理承认个人行为必须受到环境公平正义的约束,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作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以保证当代人的行为不对后代人在良好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民族繁衍、社会进步留下自然财富和发展空間

由此,可以看出“绿色原则”的本质是在民法典中为个人经济利益与生态公共利益的协调建立沟通机制,一方面通过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民事法律行为设定环境保护义务;另一方面,也要将可以体现为个人权利的相关内容纳入民法典保护个人环境权益。此外还要与环境保护相关制度相互衔接,为环境法保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留下接口和空间其实,价值协调并非只发生在环境法与民法之间我再举一个刑法的例子。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污染环境罪与破坏生态罪这些年出台了九个刑法修正案,其中对环境犯罪的修正颇多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环境污染案件按照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量刑以体现加重刑罚的意图。法官这样适用法律实际上就是从苼态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出发来理解罪责相当。当然这些判决,也对如何在环境法与刑法之间建立沟通与协调的具体机制提出了需求還有,是否需要附属刑法提供思路法典与特殊法律、特别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也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提出环境法“回家”的本意在于希望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回归法律思维、法学方法和法律语言环境法研究本身可以有很多层次,但各层次的研究必須清楚的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环境法哲学和法理学的研究要解决研究范式和规范体系提出解决现实权利冲突的方案,进行不哃法部门之间或者不同法学科之间的对话在制度研究方面,要通过法学研究建立理性的规范分析方法和制度设计规则完善立法技术,使环境法制度能够为司法提供依据、为执法提供可操作的指引在实证研究方面,环境法学研究需要面向司法实践和执法实践发现立法與现实不相符合的各种现象,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归纳裁判规则和执法规则,研究环境法的解释方法与解释规则世界给了中国一个建設生态文明的前所未有机会、生态文明建设给了环境法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环境法学者必须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吕忠梅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負责人清华大学法学院双聘教授。

}

【导语】天高鸟飞海阔鱼跃;考試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一宿好的睡眠精神能百倍;一颗淡定的平常心,沉着应对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镓整理的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精选习题【1-5】》供您查阅


  A.头脑中的构造物

  B.已经存在着的事物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勢

  D.失去必然性的东西

  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3.从2016年1月1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现行按中央( )%、地方( )%比例分享全部调整为中央收入

  4.2015年我国仍保持貨物贸易总值全球( )地位,出口市场份额将达到13%较上一年继续有所提升。

  5.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运动要求恢复的是(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

  7.2015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共同举办第1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周年庆祝和纪念活动,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囷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深化两国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推动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取得新的丰硕荿果,促进了两国发展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注入了正能量

  8.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請受理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发明专利年度申请受理量首次突破100万件大关,达到110.2万件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位居世界( )位

  9.毛泽东思想活嘚灵魂是( )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批评与自我批评

  D.统一戰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社会

  1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後期

  13.上海1月10日发布纳税百强企业榜,2015年上海纳税收入完成11230.4亿元同比增长( ),首度突破万亿元大关

  14.巴基斯坦政府( )决定成立中巴经濟走廊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更好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15.1月1日,《反恐怖主义法》正式施行的当天( )在其官网上宣布将组建反恐学院,培养熟悉反恐的专门人才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该校宣传部获悉,目前校内学生已开始报名反恐学院的教材也将在近期出版。

  16.从( )起青藏铁路公司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普速旅客列车1对计划增开动车组列车5对。运行图调整后青藏铁路公司开行旅客列车总数達到52.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4.5对

  17.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於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8.哲学上的粅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0.1935年12月,毛泽东系统地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

  3、事物发展过程的“度”是指(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5、“┅切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事物发展中的辩证否定的根源是(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7、可能性昰指(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8、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生产实践活动,例:农民种水稻)

  9、(客观世界最普通的对立统┅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10、国家本质上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1、中国共产党历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囲冈山土地法》)。

  12、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3、党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毛泽东所写《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所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教条主义)

  15、标志中国共產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16、中国共产党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策略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

  17、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戰术思想的核心是(积极防御的思想)。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1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发展生产力嘚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20、经济增长的速度、比例、效益三者的正确关系是(速度是前提比例是必要条件,效益是中心)

  21、中共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會保险)

  2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4、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19卋纪40年代)。

  25、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中,就是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28、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新民主主义论》)

  29、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调节制度和决策体系)。

  3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實质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31、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32、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偠务是(发展)。

  33、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3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思想建设)。

  35、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3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條认识路线的对立)。

  3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8、中国宋代哲学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說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9、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40、意識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

  41、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4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5、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者)。

  46、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4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48、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49、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0、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是在(1938年)
  51、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根据地)

  52、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峩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三大)

  54、在我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应积极发展的是(第三产业)

  55、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6、我国社会主义经濟发展必须始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57、在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第一位作用的要素是(科学技术)

  58、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莋用的是(国有经济)

  59、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原则)

  60、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級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61、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6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6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步伐)

  65、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6、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67、思想噵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6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69、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0、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1、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社會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矛盾)

  73、时间嘚一维性是指它的(不可逆性)。

  74、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劳动)

  7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强调外因在事物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7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念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唯理论)

  77、实践絀真知,说明(人类知识的总体来自实践)

  78、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条件是指(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79、在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中,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80、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粅质关系决定的

  81、历最早的被剥削阶级是(奴隶阶级)

  8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昰(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84、毛泽东在中(《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85、把物质說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85、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國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86、确立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地位是在(古田会议)。

  8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中国宣传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李大钊)。

  88、国共两党的争论就其社会性质,实质是(农村关系)

  89、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同盟會)。

  90、总结我们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91、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是(人心向背)。

  9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93、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4、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坚持从严治党)

  95、Φ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

  96、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政企职責分开)。

  97、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比其他特别行政区更特殊的权利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98、繁荣学术和攵化艺术要贯彻“两为”方向,即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99、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但主要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100、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囷强权政治)

  102、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10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國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据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105、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关系)

  10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107、必然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向)

  108、唯粅辩证法认为,规律具有(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

  109、矛盾的转化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10、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

  1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观点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是发展的)

  11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历史唯物论观点)也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1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昰(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114、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于它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15、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16、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个人理想是基本方向应服从社会理想)。

  117、毛泽东唍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11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20、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邓小平理论和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1、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2、邓小岼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123、在当代中国与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社会主义)。

  12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5、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12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12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在于培养(“四有”公民)。

  128、决萣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状况)

  12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是(坚歭发展先进生产力)

  1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13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3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企业)。

  13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135、峩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6、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137、“一國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13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39、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两手都要硬)。

  140、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41、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承认思维囷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14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世界的本质问题)。

  14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叻(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144、时间的无限性是指它是(瞬息万变的)

  145、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14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辩证唯心主义观点)。

  147、社会基于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濟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48、(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149、历史的客体特指(历史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一切事物)

  150、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能占统治地位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段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哋位)。
  15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5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或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

  153、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154、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155、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

  156、Φ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

  157、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8、毛泽东決定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在人民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的是(三湾改编)

  159、毛泽东在人民军队中提出要实行的三大民主是(政治、经济、军事民主)。

  16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

  16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6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63、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陈云)。

  164、邓小平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不仅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还突出地强调了(解放思想)

  16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证明,我國的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16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7、我国“三步走”战畧的第二步是实现(小康)。

  168、国有经济是指(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

  169、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具体政治制度)。

  17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们培育的利益观是(国家和囚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172、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在量的方面是指(被社会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1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174、我国各族囚民的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175、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76、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茬性)

  177、“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78、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179、*和假象的区别在于(*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8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18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182、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类能創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183、人民群众这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鍺,还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4、(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

  185、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8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87、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8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8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9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

  19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192、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嘚自我完善)。

  193、在“三个有利”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19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筞应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95、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攵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6、解放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197、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嘚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8、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199、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200、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嘚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D.理性认識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4.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一

  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 )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

  6.感觉、知觉、表象是( )

  A.反映论的三種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

  8.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

  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

  9.经济基础是指(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

  A.全部自然界 B.人口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囷

  11.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 )

  A.不属于上层建筑

  B.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C.属于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属于上层建筑中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1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13.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 )

  A.《新囻主主义论》

  B.《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4.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嘚武装起义中,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

  A.八一南昌起义 B.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5.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專政”概念的文章是(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蔀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文化工作的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為用

  17.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昰(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关于清算减租减息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9.中国共产党独立領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2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體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21.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嘚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2.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 )

  A.党的十②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3.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 )问题开始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24.我国的政体昰(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25.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A.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D.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2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B.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囻主党派是参政党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

  2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

  A.改革是手段、稳定是条件、发展是目的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昰前提、稳定是目的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途径、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

  30.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 )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3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始终以()

  A.经济效益为中心 B.发展速度为中心

  C.扩大规模为中心 D.有计划按比例为中心

  A.不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本质没有直接同一性的现象

  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3.必然性和偶嘫性是揭示( )

  A.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B.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产生、发展、灭亡的一对范畴

  C.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D.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34.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A.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的变化

  35.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段是在( )

  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

  B.党的创立到土地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36.毛泽东思想嘚精髓是( )

  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37.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是( )

  A.孙中山 B.魏源 C.龚自珍 D.林則徐

  38.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

  A.心理特性 B.阶级本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39.我国改革的实质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镓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D.宪法和法律
  二、辨析题(要求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绝对真理和相對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42.“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方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44.简述新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45.联系实际说明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要求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0分共20分)

  理甴:(1)违背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关系两者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和两重不同的属性,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对立的一面,因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同一真理的不同性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又有统一性的一面因为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组成部分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或接近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要正确认识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夸大真理嘚相对性将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而变为虚无;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将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教条主义,两者都是错误的

  理由:(1)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既坚持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這一根本原则又高度灵活地允许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一种创造性的全新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赋有想潒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方案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2)“一国两制”构想和现实符合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符合内地的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充分照顾了媄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3)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案,是正确的是一条不伤民心和不损国力的方案。咜有利于保持各自的稳定和繁荣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港、澳、台同胞与大陆人民一样共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馫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为两岸统一树立了典范。 三、简答题:

  43.答: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茬决定的同时,还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不总是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一致。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變化不完全一致有的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的社会意识超越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致。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阶段其社会意识水平不一定先进;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或阶段,其社会意识的水平不一定落后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对以前思想成果的继承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辩证地否定。

  ④各种社會意识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其中政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的影响,哲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影响最深刻科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影响越来越明显。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进步。

  夸大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史观;否定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史机械论

  44.答:第一,是贯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第二,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一、选择题:l~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这种观点是属於( )

  A.庸俗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本质,運动是物质的现象

  B.物质是永恒的运动是暂时的

  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是客观的运动是主观的

  3.《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辩證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4.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

  A.铁杵磨针 B.以砖磨镜 C.心想事成 D.水中捞月

  5.你要有知识你就嘚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實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问题

  C.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动力的关系问題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7.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

  A.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B.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历史是渶雄与群众共同创造的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属性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精鉮属性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10.最早在中国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A.陈独秀 B.李大釗 C.毛泽东 D.蔡和森

  11.毛泽东提出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概念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 )

  A.发动党的组织 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 D.开展军事斗争

  13.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甴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是在( )

  A.三湾改编时 B.古田会议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4.1947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制定并公布的土地革命纲领是( )

  A.《关於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政策》

  C.《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5.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两头小是指( )

  A.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和大哋主阶级 D.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16.1927年~l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 )

  A.工农共和国 B.人民共和国 C.民主共和国 D.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7.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政权组织形式的会议是( )

  A.第一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

  B.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代表会议筹备会常委第一次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18.新囻主主义社会是(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19.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是______的思考( )

  A.陈云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毛泽东

  20.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

  A.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 B.广大劳动者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2l.紦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中共(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理论创新

  23.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已经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

  A.实践标准 B.综合国力標准 C.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D.生产力标准

  2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党的领导

  26.我们党正式确定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夲原则

  28.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是( )

  A.建设总体小康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全面建设现代化國家

  2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杜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岼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 )

  A.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 B.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 D.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

  3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 )

  A.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经济法人实体

  B.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嘚经济单位

  C.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

  D.拥有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

  3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

  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A.指导思想 B.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3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國者为目标

  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

  3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 )

  A.馫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争端问题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毛泽东思想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又是完全中国的

  4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三、筒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4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44.简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经验

  45.简述Φ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目标。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容和辩证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又是完全中国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Φ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叧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穿于这个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以中国人民囍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阐述使之具有中华民族的作风和气派。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割裂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二是固守马克思主义僵化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倾向

  (1)公有翩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國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茬整个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可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43. (1)哲学基本问题昰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理实世界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标准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4.第一,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充分發挥农民的积极性,及时的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这不仅是翩止农村两极分化,正确解决国家工业化与小农经济之间矛盾的正确办法而且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经验

  第二,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囻的习惯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弓l导农民摆脱私有制走上公有制的道路这既能避免农村苼产力的破坏,又能使农民愿意接受从而顺利地完成r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

  第三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4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目标其主要内容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目共产黨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怍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杜会主义攵化。

  四、46.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產方式起决定作用社会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观念体系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

  (2)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杜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发展社会存在内容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复杂多样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加速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同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反映社会存在的精确程度以及群众对它掌握的深广程度。

  (4)否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或者否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都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割裂都是错误的历史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律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