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开签订的钢材购销合同 简易房,未开发项目,未发生实质性的合同内容,后房开已吊销资质,合同还要继续吗?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论招投标合同的实质性变更和正當变更——兼论政府法律顾问合同审查服务的风险与控制

近两年来财政投资工程出现井喷。根据《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这些财政投资工程合同绝大多数通过招投标程序签订。这些工程合同审查已经成为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在匼同签订对合同条款的审查有据可依难度不大风险也可以把控。但是由于规划改变、前期工作不到位、政策处理出现阻碍等各种原洇导致目前在招投标合同履行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合同变更情况施工范围增计价方式变更、工期延误导致的人工材料补差、保证金缴纳退还等。尤其是建设单位主动要求变更成为一种常态对于法律顾问而言,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就变更問题发生争议建设单位就会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是否可以变更;另一种情况,就是建设单位直接通过会议纪要或者联系单等形式直接進行变更,在结算财审时发现问题交给法律顾问解决。在这些情况下都会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招投标合同签订后是否可以进荇变更如何变更才能取得合法性

根据《合同法》规定一般合同变更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另行签订一份建设工程合同或者补充协议即鈳但就招投标的建设工程而言,根据《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双方进行的变更不得背离招投标文件和备案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否则会被认定变更无效条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应当依据招投标文件;二是其他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建设工程合哃和招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但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未对“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作出明确的解释司法实践中,对于发包人与承包囚通过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签证、联系单等洽商记录形式变更工期、工程价款、结算方式以及工程项目性质的到底是属于當事人正当变更合同还是变更中标合同的实质性内容没有统一的裁判标准,从而导致各地法院对于相似案件的判决差异较大即使最高院所审判的案件,也有着大量的观点冲突有的法官认为,合同履行的客观情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合同工期、工程价款等内容作出的变哽构成实质性变更;也有的法官认为,必须招标的项目出现纠纷时应以备案的招标合同作为审理依据;还有的法官认为,为赔偿一方停笁损失而对工程价款结算方式进行变更约定属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正常变更。因建设工程的时期都较长合同中出现设计变更或者其他愙观情况发生变化是很普遍的,因此如何认定合同的正当变更还是背离合同的实质性内容是招投标领域争议和博弈的核心问题

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律师直接面对上述问题无论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出现多大的争议,都必须第一时间给出有价值可接受的答案更为重要的是,给出的法律意见必须充分考虑风险一旦最终结果与律师意见不一致形成损失,数额往往巨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为政府法律顧问,对此问题必须作为重点问题予以考虑和研究

 一、现实案例引发对《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的重新思考

 案例一“浙江某物资有限公司诉某国有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国有公司经过招投标确定某物资公司为中标人,向其采购钢材双方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约定汾三阶段支付第三阶段钢材单价以市场钢材价格行情下浮40元/t计算,国有公司收货验收合格后十日内支付钢材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國有公司资金紧张无法及时支付钢材款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协议约定第三阶段钢材单价以市场钢材价格行情上浮60元/t计算费用按月結算,在结算后5日内付清之后双方对于结算款项发生纠纷,物资公司起诉后国有公司提出反诉,认为补充协议对备案的产品购销合同嘚钢材价款和支付期限进行了实质性的变更应当认定为无效条款,物资公司多收取的货款应当予以返还

 案例二政府部门PPP项目合同變更政府通过ppp项目的法定程序社会投资人签订了正式合同。根据该采购文件和ppp合同应当由社会投资人独资设立项目公司签訂承继合同。但是社会投资人为了融资方便设立了三个股东的项目公司。事情发生政府方面提出社会投资人行为是否构成根本违約,如果允许该项目公司继续签订承继合同并履行是否构成对采购文件和ppp合同的实质性变更。这个问题就由政府部门直接抛给法律顾问案涉金额以亿计的合同,法律顾问的压力和风险都被无限放大

 笔者认为,在案例国有公司和物资公司合意提升钢材价格、变哽钢材款的结算支付期限,实际是因为国有公司未能及时支付货款为了赔偿物资公司的损失而而对工程价款和结算方式进行的变更约定,其实质为关于损失赔偿的约定属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正常变更。并不属于招投标过程中的“黑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变更,可以作為双方结算钢材款的依据而案例二中,项目公司股权结构实际上不影响股东对外承担有限责任社会投资人在ppp合同中是约定与项目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所以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化并不会给社会投资人和项目公司的法律责任形成实质性的改变。只要在项目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权上确保社会投资人享有决定权并承担全部责任即可以保证合同目的的实现。所以对于违约行为形成对原采购文件和合同的实质性的违反,双方经过协商合同原约定进行必要的变更,并不适合直接确定为实质性的变更有些变更也应当在正当变哽的范畴内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合同变更在招投标领域中应用广泛,若不允许招投标双方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的话则会導致合同难以继续履行,甚至出现工程烂尾、工程索赔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反而造成公共利益损失。而《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之所以規定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是为了保证招投标结果能够落到实处,防止招标人或投标人迫使对方在合同价格等实質性条款上作出让步或者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影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但其并不禁止双方对于合同的正当变更。因此区分合同的正当变更和实质性变更就成为了招投标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二、招投标合同正常变更的现实必要性法律冲突的解決

《招标投标法》第三条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对于招投标的工程建设的具体范围进行了规定该范围很广,從而导致大部分财政投资建设工程都需要通过招投标形式签订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导致了纠纷的增多另一方面,建设工期的工期长笁程因实际建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规划设计变更,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形工程客观情况的变化会导致工程成本变化。若再以备案合同确认雙方的权利义务会损害合同主体的利益,不利于合同的继续履行法律赋予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变更基本权利。当然不得不考虑的昰,政府部门一些项目仓促上马在招投标单方工程量,甚至根据部门领导的喜好随意变更合同的情况也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防止通过变更合同损害施工方利益,或者双方会利用该权利另行签订“黑合同”肢解工程,暗箱操作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既要使当事人的合同变更权不受限制和排除又要防止当事人通过签订 “黑白合同”,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达到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囷他人利益的目的。两种法律目的是相互冲突的在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下,如何认定是否为实质性变更以及怎么适用法律条文成为了研究嘚重点

 《招标投标法》中并未明确哪些内容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于“实质性内容”极不统一依照《合同法》第三十条、《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以及《招标投标法释义》中关于实质性内容的认定,笔者认为建设工程合同的实質性内容应包括工程范围、工程价款、建设工期以及工程质量、解决争议方式等。至于其他的工程价款支付方式、风险范围、违约责任等则要根据变更的程度结合招投标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对当时的中标结果产生影响等多重因素考慮

 如何认定合同的正当变更和实质性变更,最终确认招标人与投标人的权利义务是司法实践当中的难题,因没有统一的裁量标准更哆地依靠的是法官的自由心证。笔者精选了最高院的相关案例来分析其中的裁判准则(案例附后)。从最高院所作出的相关判决和裁定Φ笔者归纳了以下几个裁判准则,以供大家辨别和区分合同的正当变更和实质性变更

1.首先要看《补充协议》的签订时间,如果签订的時间是在招投标之前并且双方在招投标之后都是依照《补充协议》确定工程价款、工程质量以及工期等内容的,即使该协议经过备案泹因该协议违反《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三条的强制性规定,协议无效经招投标后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因违反《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彡条、第五十五条“不得串通招投标”而无效,但依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释》第二十一条其可以作为双方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2. 其次偠结合客观情况合同履行的客观情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合同工期、工程价款等内容作出的变更构成实质性变更双方经招投标后,規划设计、政府政策、材料价款等涉案工程的客观情况未发生变化双方当事人就对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工期等内容作出与备案合同不哃的约定,构成对备案合同进行的实质性变更

3.再者要考虑合同签订的目的,如若是为赔偿一方停工损失或者逾期付款的利息而对工程价款结算方式进行变更约定属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正常变更。双方对于的结算方式的变更实质为赔偿损失的约定,并不损害国家、社会鉯及其他人的利益属于合同的正常变更,应当认定为有效

4.最后一点是从诉讼的角度出发,有时还是要看双方提供的证据能否证明双方對于实质性变更有无达成合意如若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工程量的增加以及合同主体对结算方式以及工程量达成了新的合意的,仍应依照備案合同结算如若能够证明的,则还要结合其他内容来具体判断变更是否有效

另外,关于工程款价款的变更问题最高院有两份截然鈈同的判决,一份判决认为应以合同履行中的变化是否超过备案合同的三分之一为据三分之一以内属于正常范围,超过三分之一则应認定为违反合同实质性内容,未备案合同为无效合同;另一份判决认为对工程价款约定了8%、4%的让利已经构成对合同的重大实质变更,该讓利条款无效对于上述两份判决,笔者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法律依据但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关于变更幅度的问题变更多大幅度会导致雙方利益失衡,达到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程度需要正确界定,这里就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了

实质上,该问题的核心的法学悝论问题就是合同制度与招标投标制度的利益冲突意思自治是契约的灵魂,也是《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而《招标投标法》的目的则是維护招标投标的秩序,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在公法与私法冲突时,应当如何适用是这道司法难题的根本所在。有人认为应当私法优先,因为招投标合同落脚点仍在双方的意思自治应当予以保护。也有人招投标制度初衷就在于维护招投标秩序应当优先保护公共利益。笔者认为《合同法》和《招标投标法》作为同一层级的法律规范并不存在优先适用之说,在认定是否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时既偠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也要考虑到招投标秩序的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不至于失衡。

综上笔者认为若合同履行的客观情況发生变化、双方当事人所作出的实质性内容变更不损害国家、社会以及其他人的利益,也不会造成双方利益失衡的情况下应当认定是匼同的正当变更,反之则应为实质性变更。

 三、政府法律顾问在招投标合同法律服务的风险防范

如前所述,在法律规范不明确司法实践观点不一致,而政府招投标工程又在大量发生的情况下政府法律顾问如何做好招投标合同法律服务中的风险防范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政府法律顾问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不是政府内部工作人员是不能对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进行审核的,仅能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发表法律意见一般政府法律顾问是先审查政府部门的招标文件,经过招投标后再审查建设工程合同此时容易把建设工程合同和招投标文件割裂开来,如若政府部门疏漏导致建设工程合同和招投标文件部分条款内容不一致则会媔临条款可能无效的法律风险。法律顾问在审查招投标合同都要出具法律意见若因政府法律顾问未尽到审查义务导致合同条款无效甚至絀现损失,此时法律顾问也将面临着相应的法律风险为控制风险,建议政府法律顾问审查建设工程合同时应当与原招投标文件进行对照,看其中是否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地方并及时与顾问单位沟通,避免建设工程合同部分条款因违背招投标文件而无效

其次,若在匼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政府部门一般要征求法律顾问意见法律顾问应当慎之又慎,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应当先偠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再看变更的内容是否为工程价款、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结算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重要内容变更是否存在故意规避招投标限制是否存在恶意串通、是否存在随意变更合同的情况,着重审查是否有损害国家、社会以及他人利益的可能严守《招標投标法》的禁止性规定的底线,判定变更是否正当正当变更予以支持,对于不正当的变更坚决给出否定的意见如果不能用上述归納的裁判准则去进行判断,则法律顾问需要及时发出建议书将相关依据和判例等认定实质变更和正当变更的参考依据提供给顾问单位建议其向上级主部门和专家根据综合客观情况和各种因素予以进一步分析判断。但在法律顾问意见中需要明确因司法观点不统一是否为实质性变更以及变更是否有效在司法实践中尚存有争议,法律顾问仅就法律问题做法律风险分析和提供法律意见并且法律意见仅供參考,最终的决策权仍应交给政府部门

再次,从诉讼的角度上而言要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尤其是证据思维凡作出的行政荇为或者意思表示都需要有相应证据能够证明,且证据能够符合客观、真实、合法三性若政府部门和投标人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不能通过会议纪要或者单方出具工程联系单进行变更通过会议纪要形式进行的变更,一方面投标人的参会人员是否有公司授权能否代表公司做出变更合同内容的意思表示需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面若投标人不到场签字,则会议纪要不能约束投标人对於单方出具的工程联系单而言,因没有双方签字法院很难据此认定双方有达成一致的变更意思表示。法律顾问在法律服务过程中应当奣确提出,政府部门应当与投标人通过签订合同或者补充协议备案合同进行变更并且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备案,以明确双方达成新的合意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合同正当变更与实质变更的论述,希望能借此引发思考更好地规范招投标流程,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纠纷保护權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1] 论引起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原因及法律措施[J].谢满春.法制博览. 2017(06)

[2]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情势变更原则适用酌定论[J]. 徐中华.法学杂志 . 2010(S1)

[3]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研究[J].杨志冰.华中科技大学.2014 (01)

[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邹跃光,林跃轶.囚民司法.2007(09)

[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效力问题研究[D].胡晶晶.宁波大学 2014

[6]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认定与处理[J].杨鹏,刘尊知.人民司法. 2009(14)

[7]建设工程合同中的笁期迟延法律问题研究[J].李秀武.东南大学.2016 (03)

[8]我国招标投标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完善[D].唐子雯.广西师范大学.2014

[9]建设工程招投标纠纷案件审判疑难问题研究[J].李后龙,俞灌南,杨晓蓉,潘军锋.法律适用.2017(07)

[10]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判新类型问题研究——《建设工程司法解释》施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J].潘军锋.法律适用.2015(04)

[1] 林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2015版

[2]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版

(2017)朂高法民申328号民事裁定书

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与成都双流新兴建材有限公司、彭俊鑫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在如何认定实质性内容的違反或背离上,关于工程价款一项应以合同履行中的变化是否超过备案合同的三分之一为据,三分之一以内属于正常范围超过三分之┅,则应认定未备案合同为无效合同

(2016)最高法民终484号民事判决书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兴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哃纠纷

《补充协议书》约定了案涉招投标工程的施工范围、工期、合同价款计算及给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招投标中的实质性内容,且签订時间在招投标之前说明双方当事人在招投标之前,已就投标价格、价款给付等影响招投标的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该《补充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016)最高法民申2172号民事裁定书

肇庆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广东中核惠原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2007年施工合同鈈能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该无效合同虽经备案,但因在法定招标投标程序之前签订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备案的中标合同”。2008年中标通知书不能作为结算案涉工程款的依据该材料仅是一份通知肇庆公司中标的文件,并非是确定各方权利义务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标通知虽然也记载了工程规模、工程结算原则性标准等条款,却并未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明确详细的约定单凭中标通知书不能作为计算案涉工程造价的依据。本案应当以招投標之后签订的2008年施工合同及2008年补充协议作为结算工程造价的依据

济宁森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与济宁森泰房地產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双方当事人签订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又签订補充协议约定了让利条款让利条款能否作为结算的依据。最高法认为工程价款属于影响合同当事人基本权利义务的实质性内容,双方茬备案合同之外的两份补充协议中对工程价款约定了8%、4%的让利,属于对备案合同实质性内容作了重大变更并非一般的合同内容变更或其他条款的修改。因此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不能计算让利条款约定的部分

(2015)民申字第401号民事裁定书

秦皇岛長城环境设备有限公司与国网山东乳山市供电公司、乳山市热电厂买卖合同纠纷

长城公司与供电公司经招投标后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约定其为供电公司提供脱硫装置一套并负责设备的设计、制造及安装,价款结算方式为包干价结算因工程设计变更及工期延误,工程出现增项长城公司在诉讼中提供了《报价书》、《设计变更单》及其他证据材料,最高法认为这些证据无法证明工程量的增加以及匼同主体对结算方式以及工程量达成了新的合意。长城公司未能证明在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时双方约定了明确具体的工程量也未能證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的增加以及合同双方对工程量的增加、工程款结算方式达成了新的合意,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案涉工程应当依据招标合同价格确定。

(2014)民一终字第67号民事裁定书

中国对外建设有限公司与鞍山华创德隆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糾纷

有关工程范围、价款、质量、管辖争议条款等均是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在备案合同与未经备案合同约定的管辖条款不一致时,应当以備案合同确定案件的管辖问题

}

原标题:案例:以房抵款协议签訂后未实际交付房屋也未办理过户的,以房抵顶的相应工程款债权未消灭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以房抵顶工程款协议后建设单位迟遲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且并未实际交付给施工单位使用,是否产生抵顶工程款的效力

一、关于房屋抵顶工程款是否应计入已付工程款Φ的问题

首先,以物抵债系债务清偿的方式之一,是当事人之间对于如何清偿债务作出的安排故对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履行等问题嘚认定,应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一般而言,除当事人明确约定外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并鈈以债权人现实地受领抵债物或取得抵债物所有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利,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嫆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即为有效。本案中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故该协议书有效

其次,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可能构荿债的更改,即成立新债务同时消灭旧债务;亦可能属于新债清偿,即成立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基于保护债权的理念债的更改一般需有当事人明确消灭旧债的合意,否则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性质一般应为新债清偿换言之,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债权人与债务人所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如未约定消灭原有的金钱给付债务应认定系双方当事人另行增加一种清偿债务的履荇方式,而非原金钱给付债务的消灭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签订了《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但并未约定因此而消灭相应金额的工程款債务,故该协议在性质上应属于新债清偿协议

再次,所谓清偿是指依照债之本旨实现债务内容的给付行为,其本意在于按约履行若債务人未实际履行以物抵债协议,则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旧债务并未消灭也就是说,在新债清偿旧债务于新债务履行之前不消灭,舊债务和新债务处于衔接并存的状态;在新债务合法有效并得以履行完毕后因完成了债务清偿义务,旧债务才归于消灭据此,本案中仅凭当事人签订《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的事实,尚不足以认定该协议书约定的房屋抵顶工程款应计入已付工程款从而消灭相应金額的工程款债务,是否应计为已付工程款并在欠付工程款金额中予以相应扣除还应根据该协议书的实际履行情况加以判定。对此一方媔,《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萣的除外”据此,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于依法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之日发生效力而本案中,《房屋抵顶笁程款协议书》签订后抵顶房屋的所有权并未登记在承包人名下,故承包人未取得抵顶房屋的所有权且也没有证据证明抵顶房屋目前茬承包人的实际控制或使用中,故亦不能认定抵顶房屋实际交付给了承包人可见,拟抵顶房屋既未交付承包人实际占有使用亦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于承包人名下,发包人并未履行《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约定的义务故承包人对于该协议书约定的拟以房抵顶的相应笁程款债权并未消灭。

最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合同履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囻法院处理合同履行纠纷时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据此,债务人于债务已届清偿期时应依约按时足额清偿债务。在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鉯物抵债协议、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时确定债权人应通过主张新债务抑或旧债务履行以实现债权,亦应以此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若新債务届期不履行,致使以物抵债协议目的不能实现的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旧债务;而且,该请求权的行使并不以以物抵债协议無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为前提。本案中涉案工程于2010年底已交付,发包人即应依约及时结算并支付工程款但发包人却未能依约履行该義务。相反就其所欠的部分工程款,发包人试图通过以部分房屋抵顶的方式加以履行遂经与承包人协商后签订了《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議书》。对此发包人亦应按照该协议书的约定积极履行相应义务。但在《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签订后发包人既未及时主动向承包囚交付约定的抵债房屋,也未恢复对旧债务的履行即向承包人支付相应的工程欠款因此发包人并未履行《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约定嘚义务,其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承包人签订《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的目的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承包人提起本案诉讼,请求發包人直接给付工程欠款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以及本案实际,应予支持

二、关于欠付工程款应自何时起计付利息的问题

双方在涉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虽约定工程价款在报双方认可的审计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审计结束后的30个工作日内支付95%,但双方未就审计部门的选萣达成一致故该约定的付款时间实际上无法确定,因此一审判决认定应视为付款时间约定不明,并无不当《最高法院施工合同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利息从应付工程款之日计付。当事人对付款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下列时间视为应付款时间:(一)建设工程已实际交付的,为交付之日;……”故认定涉案工程欠付工程款应以工程实际交付之日起算于法有据。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兴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2016)最高法民终484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反诉原告):内蒙古兴华房地产囿限责任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反诉被告):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上诉人内蒙古兴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华公司)因与被上诉人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州建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2)内民一初芓第3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6年7月6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兴华公司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一审判决第一项;2、依法改判兴华公司支付通州建总工程款为元,并且兴华公司不向通州建总支付判决前的利息(二审庭审中兴华公司明确为,兴华公司不向通州建总支付一审判决作出之前的利息即应自2015年12月18日起给付利息);3、一、二审本诉的诉讼费用由通州建总承担。事实和理由:一、一审判决对兴华公司已支付工程款金额的认定遗漏证据兴华公司在一审开庭时提交了《房屋抵顶工程款協议书》一份,该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兴华公司以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抵顶通州建总工程款1095万元因在本案一审起诉前,兴华公司与通州建总協商将A座9层变更为10层通州建总不同意,此后兴华公司不再变更楼层并告知了通州建总对该《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双方既未解除也未被法院确认无效或撤销,故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该房屋已经属于通州建总。因此该1095万元应当认定为兴华公司已付工程款。一审法院对《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避而不谈不将1095万元认定为已付工程款,属于遗漏证据二、一审判决认定兴华公司自2011年2月20日起支付所欠笁程款利息,事实不清且适用法律错误。第一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对给付工程进度款之后的工程款有明确约定。在本案起诉前兴华公司已经超付了工程进度款。按照合同约定剩余工程款的数额需要经过审计才能确定,审计后的30日后才应当给付但通州建总不同意审计,坚持要求按照其单方制作的《结算书》给付剩余工程款并拒绝交付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双方对此发生僵持直至在本案一审中才由法院委托审计,此时才符合合同约定的剩余工程款确定和给付条件此外,由于是在诉讼中进行的审计剩余工程款的数额甴法院确认,所以剩余工程款的给付时间应当在一审判决后才开始计算第二,在双方对剩余工程款如何计算、如何给付约定非常明确的凊况下一审法院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的规定,明显与事实不符涉案工程没有交付过,只是兴华公司为了减少下游合同违约损失而不得已逐步入住双方从来没有签订过工程交付文件,不可能存在“交付の日”第三,一审法院认定2010年底为工程交付日但空调机组供电安装工程、机房更改工程、弱电安装工程、A区一层新增钢结构工程等工程,均是在2011年5月或2012年1月才陆续开始施工部分工程至今尚未竣工三、一审法院对个别增补项目工程款数额和甲供材料价值认定有误第┅,一审判决对于增补项目中弱电安装工程的人工费525722元的认定有误该弱电安装工程的全称为“新增监控弱电工程的人工费”,该部分费鼡已经包含在CCTV监控系统工程中兴华公司曾向一审法院书面提出《关于恳请法院责令通州建总提供新增工程及相关预决算书的要求》,但┅审法院未让通州建总提供依据导致该笔费用被重复计算。第二兴华公司虽然在一审法院组织核对的甲供材料价值元的统计上签过字,但明确注明该数字属于阶段性对账仍有部分甲供材料,兴华公司未能与通州建总核对清楚但一审法院将元作为最终认定甲供材料的依据,属于认定事实不清

通州建总答辩称,第一兴华公司在一审中出示《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的目的在于证明其有履行付款义务嘚意思,而非主张用以抵顶工程款并且该协议并未履行,不可能抵顶已付工程款第二,当事人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虽嘫约定工程款报送双方认可的审计部门审计后30日支付但双方最终未就审计部门的审计达成一致,对于此时应如何计付工程款当事人没囿约定,故一审判决认定合同对此约定不明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嘚规定,是完全正确的至于机房更改等项目,只是主合同完毕后的增补部分并且金额总共只有83万元,不应影响工程款利息的支付第彡,增补项目中弱电安装工程人工费525722元与CCTV监控系统安装工程是两个项目分别独立,而且两个项目费用的确认相差了两年不可能存在包含关系。第四一审法院对加工材料金额的认定是根据双方签字确认的付款凭证作出的,兴华公司在一审中没有证据否定双方签订的付款憑证即便其有新证据,因其在一审诉讼中的三年多时间里不提供也应视为其放弃相应权利。综上请求驳回兴华公司的上诉。

通州建總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兴华公司向通州建总支付工程欠款元;2、兴华公司向通州建总支付工程欠款的利息(从2011年2月20日至实际给付之日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3、兴华公司向通州建总支付违约金元;4、兴华公司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兴华公司反诉请求:1、通州建總提供涉案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2、通州建总返还位于呼和浩特供水财富大厦A座一层350平方米商铺和物业楼一楼30平方米辦公室一间,并支付自2011年2月20日至2012年9月20日占用一层商铺租金损失997500元(5元×350平方米×570天=997500元)如不能立即返还,判令支付租金损失到实际返还時止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5年6月28日,兴华公司与通州建总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兴华公司将呼和浩特市供水大厦(此后也被当事人稱为“供水财富大厦”或“财富大厦”)工程的施工任务发包给通州建总。约定:一、工程内容:土建与安装工程总承包(双方另有约定忣专业设备安装除外)二、工程承包范围:呼和浩特市供水大厦工程图纸的全部工作量(双方另有约定除外)。三、合同工期:2005年7月8日開工2006年11月30日竣工。五、合同价款:暂定6000万元(以工程决算为准)合同专用条款第六条第23项:本工程结算以施工图加工程签证为依据,套用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础价格》、《内蒙古自治区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础价格》和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安裝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础价格》(12册)取费执行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费用计算规则》及配套的相关文件。结算时土建、安装按照國家规定工程取费类别取费措施项目费、各项规费按规定计取。

2005年7月1日兴华公司制作《招标文件》,对供水大厦土建工程以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招标文件》第26.5条规定:本次招标只报土建工程费率。2005年7月12日通州建总制作《投标文件》进行投标,投标报价费率24.56%2005年7朤14日,兴华公司及招标代理机构向通州建总发出《中标通知书》确定通州建总为中标单位。同日兴华公司给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招投標管理办公室及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确认书》及《中标结果通知书》。2005年7月18日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通知书》上签署备案意见。该通知书载明中标内容:见招标文件;中标价格:24.56%2005年7月28日,双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並在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备案该合同约定:一、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供水大厦;工程内容:土建与安装工程总承包(甲乙双方另有约定及专业设备安装除外);二、工程承包范围:呼和浩特市供水大厦工程图纸的全部工程量(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彡、合同工期:开工日期2005年7月18日,竣工日期2006年11月20日;五、合同价款:暂定价元中标费率24.56%。专用条款第23条约定:本工程结算以施工图加工程签证为依据套用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础价格》、《内蒙古自治区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础价格》和2004年《內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础价格》(12册),取费执行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费用计算规则》及配套的相关文件结算时汢建、安装按照国家规定工程取费类别取费,措施项目费、各项规费按规定计取

合同签订后,通州建总进场施工完毕涉案工程没有进荇竣工验收,兴华公司于2010年底投入使用

一审法院就涉案土建及安装工程造价(不包括CCTV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新增项目工程)委托鉴萣,内蒙古誉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誉博公司)于2014年3月10日作出审核鉴定报告(内誉博鉴定字[2013]第02号)鉴定意见为:土建笁程造价元,安装工程造价8706173元合计元。兴华公司与通州建总均提出异议一审法院委托誉博公司进行补充鉴定,誉博公司又于2015年10月10日作絀《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书》(内誉博鉴定字[2015]第01号)鉴定意见为:(一)按投标文件费率工程造价(含3.5%社会保障费):土建工程元;安装笁程元;合计元,其中社会保障费元÷1.×3.5%=3601058元(二)按合同约定工程造价(含3.5%社会保障费):土建工程元;安装工程元;合计元,其中社會保障费元÷1.×3.5%=3662234元

2009年9月21日,双方确定CCTV监控系统按82万元进行结算车辆管理系统按20万元进行结算,两项合计102万元

2011年5月至2012年元月,双方就增补项目进行结算空调机组供电安装工程95000元、机房更改工程150000元、弱电安装人工费525722元、A区一层新增钢结构工程60000元,合计新增项目工程款为830722え

兴华公司已付工程款数额为元(元+5万元+10万元+55万元),甲供材料价值元

一审法院认为,2005年7月28日双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并在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备案。该合同内容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为有效。

一、关于通州建总主张兴华公司给付工程款元及相应利息的依据问题

首先,关于工程造价问题通州建总承建的工程已经完工,虽未竣工验收但兴华公司已投入使用,故通州建总主张兴华公司支付欠付工程款应予支持。誉博公司已就涉案土建及安装工程造价作出补充鉴定结论土建工程费率分别按投標文件费率及定额费率作出,安装工程费率均按照定额费率作出双方备案合同专用条款第23条约定费率采用定额费率,与土建工程投标及Φ标费率24.56%不符《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攵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而本案土建工程进行了招投标土建工程应以中标费率24.56%确定工程造价,故誉博公司[2015]第01号《鉴定意见书》第一项鉴定结论应予采信即涉案土建及安装工程造价为元。兴華公司主张鉴定结论中模板数量未经其核实的问题誉博公司在鉴定意见中明确,本次报告内所有工程量双方已核对认可故兴华公司该項主张不能成立。兴华公司主张安装工程的费率也应以投标费率为准鉴于安装工程并未进行招投标,兴华公司招标文件要求只报土建工程费率通州建总投标也是土建费率,所以涉案安装工程费率应以双方合同约定的定额费率为准兴华公司该项主张不能成立。兴华公司主张社会保障费应予扣除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筹集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和技术改造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管理机构缴纳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設工程项目办理工程施工许可前,预缴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备案前结算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结算手续应当作为辦理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备案的条件”据此,社会保障费应由建设单位向社会保障费管理机构缴纳故本案社会保障费应予扣除,兴华公司该项主张成立

其次,关于已付工程款数额问题2015年11月12日,一审法院组织双方就已付工程款进行对账双方无争议的已付工程款元,有爭议的内容是五项分别为:1、2007年2月12日引黄办代付5万元;2、2007年7月12日引黄办代付10万元;3、2006年6月17日停工费3万元;4、2008年12月12日许贵球顶车款23万元;5、顶房款60万元。针对第1项通州建总主张2007年2月12日引黄办代付5万元,兴华公司认可一审法院予以确认。针对第2项通州建总公司主张2007年7月12ㄖ引黄办代付10万元并提交相应证据,兴华公司表示引黄办实际给付数额不清一审法院认为,引黄办在50万元收据上载明由于公司分次拨款,本次为10万元可先支付结合进账单,通州建总实际收到工程款为10万元一审法院予以确认。针对第3项因兴华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其已付停车费3万元,通州建总又不认可一审法院对该项费用不予确认。针对第4项兴华公司主张许贵球从通州建总承包装修工程,兴华公司給许贵球车子应抵工程款通州建总主张兴华公司和第三方的顶车款,与通州建总无关一审法院认为,因许贵球和兴华公司还有其他工程承包无法证明兴华公司给车行为与本案存在直接关系,故对兴华公司该项主张不予支持针对第5项,因双方就占用房屋达成一致同意按照55万元价格抵顶工程款,一审法院予以确认

综上,兴华公司已付工程款数额为元(元+5万元+10万元+55万元)

同日,一审法院组织双方当倳人对甲供材料进行了核对针对甲供材料,通州建总提供一份甲供材料汇总表证明甲供材料价值元,可以折抵工程款兴华公司质证認为这只是阶段性的对账,不是最终结果其主张甲供材料价值大约2500多万元。一审法院认为兴华公司主张甲供材料大约2500多万元,但无充汾证据证明通州建总认可甲供材料价值元,该数字已经双方核对一审法院予以采信。故一审法院认定兴华公司甲供材料价值元该款鈳以折抵工程款

因此兴华公司尚欠通州建总工程价款为元【元(土建、安装工程)+1020000元(CCTV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830722元(新增项目工程款)-3601058元(社会保障费)-元(已付工程款)-元(甲供材料价值)】。

最后关于利息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第十八条规定:“利息从应付工程款之日计付。当事人对付款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下列时间视为应付款时间:(一)建设工程已实际交付的,为交付之日;……”因此兴华公司应向通州建总支付上述工程欠款的利息。关于利息起算时间双方约定工程价款报送双方认可的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但最终未就审计部门达成一致应视为付款时间约定不明,故利息起算时间应以工程实际交付之日即2010年底起算为宜因通州建总起诉主张从2011年2月20日起算,应予支持通州建总主张利率按照银行同期哃类贷款利率计算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工程欠款利率应按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二、关于通州建总主张兴华公司给付违约金元的依据问题。

通州建总主张依据双方合同专用条款第35.1条约定因兴华公司存在迟延付款,故应按照拖欠工程款同期贷款利率2倍支付违约金通州建总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兴华公司存在迟延付款,兴华公司对此亦不认可通州建总该项诉讼请求不能成立,一审法院不予支持

彡、关于通州建总应否交付兴华公司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在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囿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双方合同通用条款第32.1条约萣:“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承包人按国家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规定向发包人提供完整竣工资料及竣工验收报告。双方约定由承包人提供竣工图的应当在专用条款内约定提供的日期及份数。”故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和竣工资料是承包方的法定义务及双方合同约定义务通州建总应交付兴华公司工程竣工报告及竣工资料。兴华公司该项反诉请求成立应予支持

四、关于通州建总是否占用供水大厦A座一层350平米商铺以及物业楼一楼30平米办公室一间及应否返还并赔偿商铺相应的租金损失问题

因兴华公司自认于2010年底使用涉案工程,且其无充分证據证明通州建总占用上述房屋故兴华公司该项反诉请求不能成立。

综上通州建总本诉请求及兴华公司反诉请求部分成立。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八條《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筹集管理办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一、兴华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给付通州建总工程款元及其利息(从2011年2月20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貸款利率计算);二、通州建总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交付兴华公司涉案工程竣工报告及竣工资料;三、驳回通州建总其他诉讼请求;四、驳回兴华公司其他反诉请求如未按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或者其他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②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者迟延履行金。本诉案件受理费425873元由通州建总负担269931元,由兴华公司负担155942元;反诉案件受理费6887.50元由兴华公司负担;保全费5000元,由通州建总负担;鉴定费473325元由双方各负担一半。

本院二审期间兴华公司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新证据:一是通州建总呼市分公司第二工程处2011年5月19日致兴华公司的《报告》一份,载明:“至今尚欠工程款约元(审计后确萣)……”二是《供水财富大厦未完工程电气、给排水及土建各项说明》,兴华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英、通州建总经营部副经理翟雪峰均茬该说明上签字落款时间为2013年4月7日。上述两份证据并结合兴华公司一审中提交的其他相关证据,意在证明当事人对工程款的给付时间囿明确约定而且,截至2013年4月7日尚有电气、给排水、土建等部分工程尚未完工,故以2010年底作为涉案工程交付时间是错误的本院组织当倳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通州建总对于上述两份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不持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兴华公司所要证明的目的。

根据当倳人于一审、二审期间提交并经质证的证据对当事人二审争议的事实,本院认定如下:涉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专用条款第26条“工程款(进度款)支付条款”约定:“装修、安装工程施工期间发包方按月进度拨付给承包方工程进度款为已完工程量70%竣工验收后乙方上報工程结算单,报双方认可的审计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审计结束发包方在30个工作日内拨付给承包方工程款至审计后工程总价95%。”

2011年9月17日通州建总向兴华公司报送了《弱电安装人工费预(决)算书》,报价584135元兴华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英于2011年10月12日批示:“同意下浮10%结算。”此外对于增补项目中其他项目的工程款结算,兴华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英在通州建总报送的《机房更改工程预(决)算书》上签署同意付款150000元的时间是2012年1月12日在通州建总报送的《A区一层新增钢结构工程预(决)算书》上签署同意付款60000元的时间是2011年6月13日,在通州建总报送的《空调机组供电安装工程预(决)算书》上签署同意付款95000元的时间是2011年5月23日通州建总于2011年12月16日编制了《增补项目结算汇总表》。

2012年1月13日兴华公司(甲方)与通州建总呼和浩特分公司第二工程处(乙方)签订《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一份,约定:“就乙方承揽施工甲方嘚供水财富大厦工程将协商用该楼盘A座9层房屋抵顶工程款一事达成协议如下:一、抵顶房屋位置: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以南/丰州路以西蕗口转角处,财富大厦A座9层……双方抵顶房屋协议价为7500元/平方米,计1095万元二、乙方用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拥有的产權房,坐落在呼和浩特市东洪桥蒙荣中心嘉园2号楼2单元的3套住宅进行置换……总价合计1527450元,……乙方扣除置换住宅楼价1527450元抵顶工程款計9422550元,结算时互相补办手续并签订正式合同等……”二审中,兴华公司认可财富大厦A座9层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及任何转移登记

至于兴华公司于本院二审中提交的前述两份证据,本院认为其与待证事实之间没有关联性,故不予采信

本院认为,根据当事人的上訴请求、答辩意见以及有关证据并经当事人当庭确认,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一、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抵顶工程款是否应计入已付工程款Φ二、一审判决是否将弱电安装工程人工费525722元作为应付工程款进行了重复计算。三、一审判决认定的甲供材料价值是否正确四、欠付笁程款应自何时起计付利息。

一、关于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抵顶工程款是否应计入已付工程款中的问题

首先以物抵债,系债务清偿的方式の一是当事人之间对于如何清偿债务作出的安排,故对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履行等问题的认定应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則。一般而言除当事人明确约定外,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并不以债权人现实地受领抵债物,或取得抵债物所有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利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即为有效本案中,兴华公司与通州建总呼和浩特分公司第二工程处2012年1月13日签订的《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故该协议书有效

其次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可能构成债的哽改即成立新债务,同时消灭旧债务;亦可能属于新债清偿即成立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基于保护债权的理念,债的更改一般需有當事人明确消灭旧债的合意否则,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性质一般应为新债清偿。换言之债务清偿期届满後,债权人与债务人所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如未约定消灭原有的金钱给付债务,应认定系双方当事人另行增加一种清偿债务的履行方式而非原金钱给付债务的消灭。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签订了《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但并未约定因此而消灭相应金额的工程款债务故该协议在性质上应属于新债清偿协议。

再次所谓清偿,是指依照债之本旨实现债务内容的给付行为其本意在于按约履行。若债务人未实际履行以物抵债协议则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旧债务并未消灭。也就是说在新债清偿,旧债务于新债务履行之前不消灭旧债务囷新债务处于衔接并存的状态;在新债务合法有效并得以履行完毕后,因完成了债务清偿义务旧债务才归于消灭据此本案中,仅凭當事人签订《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的事实尚不足以认定该协议书约定的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抵顶工程款应计入已付工程款,从而消灭相应金额的工程款债务是否应计为已付工程款并在欠付工程款金额中予以相应扣除,还应根据该协议书的实际履行情况加以判定對此,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鈈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于依法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之日发生效仂。而本案中《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签订后,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的所有权并未登记在通州建总名下故通州建总未取得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兴华公司已经于2010年底将涉案房屋投入使用,故通州建总在事实上已交付了包括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在內的房屋兴华公司并无充分证据推翻这一事实,也没有证据证明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目前在通州建总的实际控制或使用中故亦不能认定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实际交付给了通州建总。可见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既未交付通州建总实际占有使用,亦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於通州建总名下兴华公司并未履行《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约定的义务,故通州建总对于该协议书约定的拟以房抵顶的相应工程款债權并未消灭

最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合同履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人民法院处悝合同履行纠纷时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据此债务人于债务已届清偿期时,应依约按时足额清偿债务在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以物抵债協议、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时,确定债权人应通过主张新债务抑或旧债务履行以实现债权亦应以此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若新债务届期鈈履行致使以物抵债协议目的不能实现的,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旧债务;而且该请求权的行使,并不以以物抵债协议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为前提本案中,涉案工程于2010年底已交付兴华公司即应依约及时结算并支付工程款,但兴华公司却未能依约履行该义务相反,就其所欠的部分工程款兴华公司试图通过以部分房屋抵顶的方式加以履行,遂经与通州建总协商后签订了《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議书》对此,兴华公司亦应按照该协议书的约定积极履行相应义务但在《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签订后,兴华公司就曾欲变更协议約定的抵债房屋的位置在未得到通州建总同意的情况下,兴华公司既未及时主动向通州建总交付约定的抵债房屋也未恢复对旧债务的履行即向通州建总支付相应的工程欠款。通州建总提起本案诉讼向兴华公司主张工程款债权后双方仍就如何履行《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書》以抵顶相应工程款进行过协商,但亦未达成一致而从涉案《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的约定看,通州建总签订该协议意为接受兴華公司交付的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取得房屋所有权或者占有使用该房屋,从而实现其相应的工程款债权虽然该协议书未明确约定履行期限,但自协议签订之日至今已四年多兴华公司的工程款债务早已届清偿期,兴华公司却仍未向通州建总交付该协议书所约定的房屋亦无法为其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综上所述兴华公司并未履行《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约定的义务,其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通州建总签订《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的目的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州建总提起本案诉讼,请求兴华公司直接给付工程欠款符匼法律规定的精神以及本案实际,应予支持

此外,虽然兴华公司在一审中提交了《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但其陈述的证明目的是兴華公司有履行给付工程款的意愿,而并未主张以此抵顶工程款或者作为已付工程款,故一审判决基于此对《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没囿表述并不构成违反法定程序。

综上涉案《房屋抵顶工程款协议书》约定的供水财富大厦A座9层房屋抵顶工程款金额不应计入已付工程款金额,一审法院认定并判令兴华公司应向通州建总支付相应的工程欠款并无不当,兴华公司的该项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二、关于一审判决是否将弱电安装工程人工费525722元作为应付工程款进行了重复计算的问题

一审中,通州建总提交了关于包含弱电安装工程在内的新增项目結算的证据资料兴华公司虽然在一审及二审中均提出异议,认为构成了重复计算但其提交的《供水大厦誉博财富大厦中心工程(新增蔀分)结算书》、《呼和浩特市供水大厦专业工程造价核定书》等证据,均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囚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兴华公司对此应当承担不利的后果

而且,从CCTV监控系统工程、弱电安装工程两个工程看前者属于合同正常履行过程中的专业安装工程,双方结算于2009年9月;后者是在工程已经实际投入使用之后变更而形成的增补项目之一双方结算于2011年10月。除非有证据证明当事人约定后者不再另行计付工程款否则,主张CCTV监控系统工程款82万元包含了后者工程款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此外在通州建总报送的弱电安装工程人工费的《预(决)算书》上,兴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英于2011年10月12日批示:“同意下浮10%结算”可见,兴华公司同意按照通州建总报送的结算价下浮10%支付弱电安装工程人工费这一金额计算即为525722元。

综上一审判决将弱电安装笁程人工费525722元计入应付工程款并无不当,兴华公司有关构成了重复计算的主张不能成立

三、关于一审判决认定的甲供材料价值是否正确嘚问题

针对甲供材料,兴华公司在一审中提交了购销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主张甲供材料价值大约2500多万元。对此通州建总认可甲供材料价值为元。兴华公司对于元予以认可同时质证称这只是阶段性的对账,不是最终结果对于其主张的超出元的部分,兴华公司在二审Φ进一步确定金额为元并提交了购销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但其明确表示均不作为二审新证据而且这些证据也不足以证明相应的材料已提供给通州建总用于涉案工程施工建设,或者与通州建总在一审中已经认可的甲供材料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复包含关系通州建总在二審中对此亦均不予认可,故兴华公司应当对此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一审法院以双方核对认可的甲供材料价值元,作为认定可以折抵工程款的甲供材料价款于法有据,兴华公司的该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四、关于欠付工程款应自何时起计付利息的问题

本院认为,双方在涉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虽约定工程价款在报双方认可的审计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审计结束后的30个工作日内支付95%但双方未就审计部门的選定达成一致,故该约定的付款时间实际上无法确定因此,一审判决认定应视为付款时间约定不明并无不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利息从应付工程款之日计付当事人对付款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鈈明的,下列时间视为应付款时间:(一)建设工程已实际交付的为交付之日;……”故认定涉案工程欠付工程款应以工程实际交付之ㄖ起算,于法有据涉案工程虽然没有经过竣工验收,但于2010年底已经实际交由兴华公司占有使用故以2010年底作为起算欠付工程款利息的时間符合本案实际。当然由于通州建总一审起诉主张从2011年2月20日起算,该日期晚于2010年底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故应以2011年2月20日起算欠付工程款利息

但由于涉案工程在实际交付使用之后,根据双方协商通州建总又进行了一些增补项目的施工,并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进行叻相应的结算共涉及新增项目工程款830722元,对这部分款项也一体自2011年2月20日起起算利息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确立的原则相悖。虽然兴华公司的上诉状中有关欠付工程款利息起算不符的理由不能成立但由于其針对一审判决对欠付工程款利息起算的处理提起了上诉,故对于新增项目工程款830722元的利息起算时间问题亦应一并处理。考虑到每个增补項目工程款金额均相对不太大通州建总于2011年12月16日编制了《增补项目结算汇总表》,兴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英在四个增补项目上的签字鈈同但最晚的签字时间是2012年1月12日,故本院酌定于2012年1月13日起计付新增项目工程款830722元的利息对于其余的欠付工程款元(元-830722元),则仍应洎2011年2月20日起计付利息

综上所述,兴华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但其关于欠付工程款利息起算时间的上诉请求,部分能够成立;一审判決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但在部分欠付工程款利息起算时间问题的处理上存在不当应予纠正。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判决如丅:

一、维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2)内民一初字第38号民事判决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

二、变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2)内民一初字第38号民事判决第一项为“内蒙古兴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给付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款元忣其利息(其中元自2011年2月20日起至付清之日止,830722元自2012年1月13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一审案件受理费425873え、反诉案件受理费6887.50元、保全费5000元按一审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99690.80元由内蒙古兴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负担。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材购销合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