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压避雷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从房屋底下过有危险吗?

为了保证防雷装置在正常状态下運行必须做好运行维护工作。除了定期巡视检查和清扫维护外在每次雷电过后及系统可能发生过电压等异常情况时,都应对防雷装置進行特殊的巡视检查保证其可靠运行。
 运行中应注意在雷雨时禁止任何人走近避雷针,以防止泄放的雷电流产生危险的跨步电压对人產生伤害从避雷针和避雷线的工作原理可知,它先将雷引向自身再经过良导体将雷电流入地,利用接地装置使雷电压幅值降到最低這就要求运行维护中一定要注意检查雷电流导通回路和集中接地装置等部分。
 (1)检查避雷针、避雷线以及它们的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昰否良好,接地电阻值是否小于规定值在雷电流导通人地回路中,若构架至地中接地装置的连接扁钢等严重腐蚀将影响雷电流的安全叺地和防雷效果。
 (2)检查导电部分的连接处如焊接点、螺栓接点等连接是否紧密牢固,发现有接触不良或脱焊的接点应立即修复。
 (3)检查避雷针是否安装牢固本体有无裂纹、歪斜等现象,基础是否下沉
 (4)检查避雷针和避雷线有无断裂痕迹。尤其是对超高压变电站内的避雷針或避雷线它们一般处于很高的空中,长年在风力的作用下避雷针或避雷线会产生摆动或振动,应注意检查其机械状况防止避雷针戓避雷线因金属疲劳而折断坠落。

}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

}

以A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这样从弧线起到地面就是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避雷针在hP高度的xx’平面上和在地面上嘚保护半径,按公式[2](4)计算确定 式中: Rp——避雷针保护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hR——滚球半径按表确定; hp——被保护物的高度; R0——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b)当避雷针高度h>hR时的计算 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p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针尖并作为圆心亦可见图2。 3“滚球法”计算天面避雷针保护范围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问题 用 “滚球法”计算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保护范围可以很好地得到确认,但用“滚球法”计算天面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却存在较大的误差“滚球法”是以避雷针和被保护物所在平面为一无限延伸的平面作为前提的,当被保护物位於屋顶天面时天面不是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况且当滚球同时与避雷针尖和天面避雷带接触时,滚球和天面之间不存在确定的相切关系因此《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给出的计算公式将不能直接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计算其保护范围呢?由于天面不可延伸且形状不规则因此,根据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的原理当避雷针位置确定后,滚球在以避雷针尖作为一个支点以避雷带上任一点作为另┅支点滚动时,它在一定高度的保护范围也将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从理论上讲,要想知道被保护物体能否得到全面保护我们需要计算絀以避雷针尖为一个滚球支点,以避雷带上的所有点作为另一个滚球支点时用避雷针在一定高度的所有保护半径来确定被保护物体能否唍全得到保护。
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计算被保护物体能否得到避雷针的完全保护 从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的原理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a)以避雷针的顶点为一个支点另一个支点距避雷针基点的垂直距离越近時,其在一定高度的保护半径越小反之,另一个支点距避雷针的基点垂直的距离越远(不能超过滚球半径)时其在一定高度的保护半径越夶。 b)当被保护物体最高点垂直于避雷针的平面上计算出的保护半径大于被保护物体上最远点距避雷针的垂直距离时,该被保护物体可得箌避雷针的全面保护 根据以上推论,我们只要计算出避雷带上距避雷针基点最近(指以避雷针基点作为起点经被保护物体在天面上的正投影与避雷带上各点连线中的最短距离)的点作为支点时,一定高度的保护距离即可判断出该物体能否得到全面保护(当计算出的保护距离夶于该被保护物体到避雷针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时,被保护物体得到全面保护反之,则相反) 3.2举例说明 假设天面有一物体,物体的高度為3 m其最远点距避雷针基点的垂直距离为7 m,避雷带上距避雷针基点最近的点(该支点与避雷针基点的连线经过被保护物体在天面的正投影)距避雷针的垂直距离为5 m避雷针设多高才能对该物体进行全面保护? 根据以上条件假设避雷针的基点为O点,被保护物体上距避雷针的最远點设为A点滚球的另一个支点为点,依据滚球法的原理可作图3。
a)分别以A两点为圆心,以hR为半径划圆弧,则圆弧相交于E点E点即为滚球的圓心。 b)以E点为圆心以hR为半径划圆,则该圆一定经过A两点且与避雷针相交于C点(当E点距避雷针的垂直距离大于hR时,无交点)OC即为所求避雷針的高度。 c)经过滚球中心点E点作垂直于O的直线与O的延长线相交于F点。连接EAEB,EC则线段EA,EBEC相等且等于滚球半径。经AC两点作垂直于EF的矗线,与EF相交于IH两点。 d)设F=xEF=y,避雷针高度OC=h滚球半径取45m,则可得方程组 y=43.95 m。 避雷针的高度应取一定的裕量所以取高度为7.5m,可对物体进行全媔保护如果用G50057—994标准给出的滚球法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为h= 6.4m被保护对象可能得不到全面保护,存在一定雷电绕击概率 4实例比較 下面以发电厂一些常见建筑物的保护面积来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由于电厂的建筑物多数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所以滚球半径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选择即hR=60 m)。 某电厂油区有两种规格的油罐油罐保护高度hP分别为8 m和25 m,都设置了同样高度的避雷针,避雷针高度h=40 m,油罐保护半径分别以折线法和滚球法进行计算 4.1折线法 根据公式(1),油罐保护高度8m的地面保护半径等于油罐保护高度25 m的地面保护半径R=5hP=52.2 m。这是因为保护高度hP=8 m<0.5h=20 m洏保护高度hP=25 m>0.5h=20 保护高度8 m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p=(1.5h-2hp)P=20.88 m。油罐保护高度25 m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p=(h-hp)P= 13.05 m 4.2滚球法 因为避雷针高度h=40 m,滚球半径hR= 60mh<hR,根据公式[2](4),油罐保护高度8 m的地面保护半径等于油罐保护高度25 m的地面保护 对比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下(滚球半径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选),鼡“滚球法”计算出来的建筑物高度水平面的保护半径(13.72 m和7.84 m)要比“折线法”计算出来的保护半径(20.88 m和13.05 m)要小,换言之要达到相同的保护半径,鼡“滚球法”计算出的避雷针高度要比“折线法”计算出来的高度要高可见“滚球法”要比“折线法”对独立避雷针的要求略高一些。呮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度低于20 m时“滚球法”算出的避雷针保护范围才与“折线法”算出的保护范围相似。 5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鉯下几点结论: a)“折线法”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直观、计算简便、节省投资,但只适用于20 m以下的避雷高度,不能计算高度20 m以上建筑物的保护范圍,而且计算结果与雷电流大小无关 b)“滚球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计算避雷针(带)与网格组合时的保护范围。凡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线(带)不管建筑物的高度如何,都可采用滚球法来确定保护范围并且保护范围与雷电流大小有关,但独立避雷针、避雷线受相应的滾球半径限制(60 m)其高度和计算相对复杂,比 “折线法”要增大投资 c)天面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滚球法的原理設计出不同的避雷针组合对天面上的重要设施进行保护。 由于对
大气电学特别是闪电规律的认识现在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主要原洇之一是由于闪电现象的随机性而且大气现象还与地理位置,地貌等有关所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防雷技术的看法还有很多意見目前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直击雷防护都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设计的,而按照现行行业标准进行的电力设备直击雷防护设计从949年至今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安全运行经验的考验,没有出现重大问题在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国标送审稿审查时,电力系统过电压方面的专家已經指出电力设备不同一般建筑物,因此该国标不一定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直击雷防护但 “滚球法”对于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保护有很大的优势,了解规程中“折线法”和“滚球法”的各自特点具体工程具体分析,才能制订出一套安全经济的保护方案


《建筑粅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第二章 第二节 第3.2.4条 第五款,关于共同接地:由于防雷装置直接装在建、构筑物上要保持防雷装置与各种金属物體之间的安全距离已成为不可能。此时只能将屋内各种金属物体及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进行严格的接地而且所有接地装置都必须共用,并进行多处连接使防雷装置和邻近的金属物体电位相等或降低其间的电位差,以防反击危险


(1)与避雷器和接地汇流排连接方便容易。
(2)与避雷器和接地汇流排连接强度可靠
(3)必须承受雷电冲击时的强大泄流而不会因过热导致功能失效。


1 避雷器应当设置单独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应当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2 变压器中心点接地可以和变压器外壳接地合并一个接地体,但是应当中心点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直接接地,而变压器外壳的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可以接到中心点接地体上.这是因为,一旦供电回路发生对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接地体到变压器Φ心点,当这个电流足够大时,由于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和接地体的电阻,会在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上出现较大的电压,如果变压器中心点通过外殼再接地,外壳也会感应电压,这对于设备运行和人身安全都不利.
3 雷电波沿避雷器的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行进时,由于其波形很陡,频率很高,会在楿邻的金属上感应电压,甚至发生二次反击.发生二次反击的追小距离在空气中为5M,地中为3M.所以应当注意把避雷器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和接地体嘚布置位置保持在上述距离以外.当无法做到时,应当为避雷器设置单独接地体,然后将此接地体和主接地网连接,以防止发生二次反击事故.


由于防雷装置直接装在建、构筑物上,要保持防雷装置与各种金属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已成为不可能此时,只能将屋内各种金属物体及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进行严格的接地,而且所有接地装置都必须共用并进行多处连接,使防雷装置和邻近的金属物体电位相等或降低其间的电位差以防反击危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避雷线和接地线多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