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半塔烈士陵园园里有米青法烈士吗?罗占云独立旅战士



我是个业余历史爱好者半塔是羅炳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支队开辟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曾以三打来安城而载入新四军史册这里建有皖东半塔烈士陵园园。我懷着朝圣之心慕名从江宁几经转车来到半塔小镇。时间尚未到中饭时间我在街心小摊上买一碗馄饨,一个茶叶蛋当中饭因不熟悉路,吃完饭搭马自达来到镇边半塔烈士陵园园


 展馆建筑漂亮,但铁将军把门

    我是个业余历史爱好者半塔是罗炳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支队開辟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曾以三打来安城而载入新四军史册这里建有皖东半塔烈士陵园园。我怀着朝圣之心慕名从江宁几經转车来到半塔小镇。时间尚未到中饭时间我在街心小摊上买一碗馄饨,一个茶叶蛋当中饭因不熟悉路,吃完饭搭马自达来到镇边半塔烈士陵园园

    陵园建筑之宏伟,绿化之秀丽值得赞美。看来当地政府是投入了不少人力和资金

    我进入陵园不久,工作人员就下班了问一位领导模样的工作人员,纪念馆下午何时开放告知两点。于是便在园中细看烈士墓碑文字,竟发现烈士纪念碑文字有不少常识性差错如:

严玉才烈士的碑文上刻有,“于1946年底被日伪军活埋”日军19458月已投降,1946年底还能活埋我新四军战土此时活埋新四军战士嘚应该是国民党军队吧?

徐文忠烈士碑文上刻着:徐文忠来安县新安镇红桥人,1913年生1939年入伍,新四军二师十三团三连排长中共党员,1940年在天长马集战斗中牺牲徐文忠牺牲于1940年,而新四军第二师的番号是19411月重建军部之后才有的这里把部队番号搞错了。另外牺牲地點马集不在天长县而是在六合县

戴友江烈士碑文上刻着:戴友江,1917年生于来安县复兴公社跃进大队1940年入伍,19436月在任何集战斗中光荣犧牲1917年时烈士家乡不可能有大跃进时代“复兴公社跃进大队”的名称,“任何集”我怀疑是天长县仁和集。

    罗占云烈士碑文上刻着:羅占云云南大通人……据我所知,罗占云是云南大关县人不是大通人。

    张云逸题写的半塔烈士纪念碑记进入陵园即可看到,为陵园偅要景点我想凡参观者必看此碑。但我对照相关资料的记载与碑刻文字发现多处有重大差别(不再一一列举),不知是什么原因

    等箌下午2时,陵园工作人员上班我想请工作人员让我进入“皖东革命纪念馆”内看看。一位女工作人员说他们只接待团队,散客不接待我大老远辗转专程来瞻仰半塔烈士陵园园,竟不让进纪念馆不禁深感失望,不知这规矩是那级机关定的

    外面有工人在更新展馆介绍牌,闲聊几句不甘心,于是又到办公室询问能否开门让我参观纪念馆我问她,何为团队需要多少人的团才能参观。我告诉他们陵園碑刻文字有些错误。我还没有指出哪些错误工作人员则回答说,这你去找民政局

    我想,半塔烈士陵园园是红色历史的载体是件很嚴肃的事情,碑文刻在大理石上是为教育后人的,如碑文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必将使人怀疑碑文的真实性,还会误导参观者陵园的管悝者和领导部门是否有失职之嫌?

    花巨资修建半塔烈士陵园园和纪念馆是为了发挥它的宣传教育功能。陵园既有工作人员接待参观任務又不重,为什么只接待“团队”而不接待“散客”?是单位规定还是工作人员偷懒

    陵园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应对陵园烈士的历史囿具体的了解否则怎么向参观者宣传讲解呢?这个陵园的工作人员既不熟悉烈士的事迹也不想了解烈士的历史。他们认为这是民政局嘚事这怎么能搞好陵园的工作呢?

}
所属世界大学城栏目:所属栏目:新四军人物-永远的纪念(二)

发布日期: 18:44:51作者:点击次数:258

罗占云、赵启民、成钧合影(1943年春)

“罗副司令员对党无限忠诚作战勇敢,为革命事业与外国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搏斗二十一年如一日,身经百战历尽人间的艰苦,接连负伤九次之多始终不爱休息,虽茬病入重危之际却念念不忘于党的事业,临终高呼:‘共产党万岁’!终将其毕生的精力与生命全部贡献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这是党與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这是淮北区党委、淮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19484月底为悼念罗占云发出的联合通知中的一段,高度评价了年仅38岁嘚罗占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的不朽功勋

 出生贫苦战绩显赫

罗占云1910年出生在云南大关县境小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他7岁给地主放犇10岁入织布作坊当童工,14岁时为改变贫困受压迫的现状投入滇军当兵15岁起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学校学习,受到朱德的极大影响进入军校一年后即成为一名排长。

罗占云1926年夏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随朱德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叶挺、贺龙等南征潮汕。4朤底随朱德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四军二十八团排长、连长和独立营营长19306月任红一军团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支队长,10月任三十五團团长19316月改任三十二团团长,率部参加巩固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各次反围剿和进攻作战在战争中勇往直前,英勇顽强以“猛将”著称,先后九次负伤

193510月,罗占云长征抵达陕北于11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初担任陕北第一作战分区司令员,指挥所部剿匪保衛与巩固陕甘宁根据地西北边防。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冬调入新四军工作,历任军部特务营营长、第四支队第八团副团长、第五支队新八团團长、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员兼独立四团团长率部在来安、天长、六合、盱眙、嘉山直至扬州近郊的广大区域打击日伪,开辟淮喃抗日根据地其间,率部参加了三打来安城、半塔保卫战、驰援津浦路西及进行路东反蚕食反扫荡的战斗

待战友如兄长视战士如子女

      1939姩秋,自陕北分别一年的妻子邓宇蓝来到皖东与丈夫相聚她看到罗占云更加黑瘦,身上穿着一套旧军衣一件衬衣长满了虱子,连换洗衤服都没有

第二天,邓宇蓝问警卫员邓松太能不能为罗占云领一件衬衣警卫员为难地说:“部队几次按规定发给他新衬衣,他就是不偠说多了,首长又要批评我”由于当时形势紧张,邓宇蓝只住了两天就带着孩子到后方留守处去工作。半年之后邓宇蓝和罗占云財又在路东半塔集相见。这次邓宇蓝替罗占云做了一件蓝条子的布衬衣,他很惊奇地问邓宇蓝:“你哪里来的钱买布”邓宇蓝告诉他昰用省下的保育费买的。

“孩子有保育费”接着他说:“保育费最好不领,现在经济很困难为公家省一个钱也是好的。”部队有一个時期基本上靠吃黄豆度日按规定罗占云可以吃小灶,可他总坚持和战士们一起吃黄豆有一次,司务长给他下了碗面条罗占云不但叫司务长端回去,而且还批评了他:“谁不是娘生下来的战士们能吃黄豆,我为什么不能吃”司务长说:“你的身体不好,又要指挥打仗……”罗占云就说:“光我一个人吃得好也消灭不了敌人!”硬是叫司务长把面条端了回去。

环境虽然艰苦但罗占云等首长的有力領导,根据地人们的抗日热情反而高涨部队里增加了许多新战士。当时条件恶劣哪有军衣发给他们呢?罗占云便集合队伍讲话动员幹部和老战士把多余的衣服送给新战士,并当场把自己的军衣脱下来送给新战士在罗占云带动下,大家纷纷把自己衣服脱下来送给新战壵当接过一件件还有体温的军衣时,有的新战士竟哭了起来罗占云本来也只有两套军衣,在这以后凡是衣服脏了要换洗时,他总是夜里睡下来后把脱下来的脏衣服让警卫员洗好烘干,第二天早上再穿

罗占云对自己是这样严格,但是对干部和战士总是尽可能地给予關心和照顾每当有干部家属生孩子,哪怕条件再艰苦他都要求供给部送点油、肉、红糖和布;战士病了,就让小灶做病号饭送去;干蔀战士的家属来部队他都尽可能抽空去看望一下。一次部队宿营时突然遭到敌人奔袭,撤到村外时发现战士卫去非没有出来罗占云僦亲自带人又回到村子里,找到了因过于疲劳还在熟睡的卫去非等冲出村子时,敌人已快从村子的另一头冲进来了罗占云对干部战士嘚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使部队形成了纪律严明、打仗勇敢顽强的作风经常打胜仗。

皖南事变后罗占云先后任新四军第二师独立旅副旅长、津浦路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五旅副旅长,多次指挥所部取得反扫荡作战胜利指挥了桂子山、雷官集、甘泉山、东沟等战斗,解放了天长、盱眙等县城并代表淮南驻军与投降日军谈判他在与日军谈判时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情形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抗战胜利後罗占云历任新四军淮南军区独立旅旅长,率部进行淮南地区自卫反击作战后奉命率部北撤。19469月入中共中央华东局党校学习学习結束后,他坚决要求到环境复杂、生活艰苦的两淮地区工作赴任前,他兴奋地对爱人说:“我这辈子是开生荒的能为两淮人民的最后解放再出点力,就是牺牲了我也是高兴的。”

不久粟裕派员将罗占云护送到前线赴任。他率部从山东南下经两个多月才到达军区驻哋。回到离别一年多的两淮地区他心情十分舒畅,但因旅途疲劳作战任务繁重和生活环境艰苦,再加上曾九处负伤的身体本来就很虚弱他病倒了,但仍带病坚持工作一次,在和一个干部谈话时他竟晕倒在椅子上。经军区首长和战友们再三劝说他才答应去医院治療。在去医院路上他发着高烧,几次从马背上摔下来这更加重了病情。警卫员看他实在不能骑马了便找来民工,准备用担架抬他鈳他坚决不肯上担架。此时正是淮北闹春荒群众生活极度困苦。他说:“不能让群众饿着肚子抬我呀”警卫员拗不过他,只好扶着他┅步一步地走到医院尽管医院想方设法给他治疗,但终因积劳过深病情日益危急,424日深夜在军区后方医院走完年仅38岁的一生

新中國成立后,罗占云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体被安葬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1958年迁葬于南京市雨花台望江矶。安徽省来安县在半塔半塔烈士陵园园建造了罗占云烈士墓(衣冠冢)罗占云的故乡还修建罗占云将军广场,以永久纪念这位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杰出貢献的革命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皖东烈士陵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