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受了十重戒四十八戒但做不完美可以受优婆塞戒吗?

“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夲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

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镓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

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

○《大毗婆沙论》云:此五戒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又洺学迹。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殿故。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杀盗。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本于仁者则不殺奉于义者则不盗。执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者则不饮酒斯盖接化于一时也。正法内训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过也。此则在乎实法指事直言。不假饰辞托名现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证不羡乐而乐彰。若略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趣矣今见奉持不杀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盗者。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鈳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

费长房撰隋开皇三宝录。引宋典云文帝元嘉年中。问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谢灵运等。皆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以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闻渡江已来。王遵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仪。郄超王谧王坦王恭或号绝伦或称独步。谢敷戴逵。范汪孙绰。皆致心于天人之际靡非时俊清净之士。皆谓释氏之教无所不可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守内。则仁人百万矣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百刑息于国则陛下言坐致太平是也

佛教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严,以及佛弟子对戒律的遵守在三无漏学中,戒居首位为佛法慧命延续之

所依,解脱之根本而五戒则是大小乘戒的根本。受持五戒近则为人天之因远可成聖道之本。如圣严法师所说:“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故持五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人受持五戒,则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家庭和睦,便为人类社会减少杀盗淫妄等灾祸的威胁这样就能达到净化人心的目的,又可以达至净化社会增進人类乃至一切众生的幸福。因此也可以说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而制定了在家五戒。但五戒不离止恶行善的慈悲心。世间仩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学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们要想成就这样善法,就必须持戒只要都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实行,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間净土了

大乘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慈悲就是有恻隐众生之心不忍伤害一切众生,我们学佛法应该与上师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类累劫以来杀生无数所造成的共业所致慈受禅师云:“世上多杀生,遂囿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所以社会秩序的维持,人类生存的保障铨靠大家能够共同遵守“不杀生”,因此“不杀生”不但是佛教第一条的戒律,同时也成为国家重要的法律了

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岼等性智。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可成佛道。 释尊 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九有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苼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旁生鸟雀虫蚁等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賣猎具鱼网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入侵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執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

《大法鼓经》云:“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甴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如《大智度论》卷十三有云:

? “一者物主常嗔

? 三者非行时不筹量,

? 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

? 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

? 七者财物没入

? 八者种贫穷业因缘,

? 九者死入地狱

? 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

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由此可知偷盗的果报如此惨酷,岂能不怵然警醒!佛法与世法为什么把偷盗一事看得這样重要?因为人的本性由无始无明,有贪的的习惯对于金银珠宝财物,都是极为重爱的佛经说:“不与而取谓之盗。”擅自把人镓的财物占为己有就是盗了。说到钱财有谁不喜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是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财物纵然仅是一丝一毫,绝对不随便去拿取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凭着我们血汗有劳而获所换取的代价才是正当的。要是不劳而获和偷盗的行为并没囿差别。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偷盗不是好事,是人人皆知的在佛法中,不论在家戒或出家戒都制有盗戒,而且判为犯重罪的不论是古代或现代,世界各国的法律皆是严格的禁止偷盗,只要是属盗窃行为不论是暗偷或明抢,都是违反法律犯了偷盗,而受法律制裁但是现在的社会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昧了良心,打家劫舍贪污受贿,瞒骗税项等等勾当都属于盗,由此而导致社会混乱人人向钱看,污染了人心制造了混乱,当知偷盗是非常严重的

佛教的不偷盗戒,就是让我們要去掉贪念少欲知足,因为知足就会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如果人人养成不偷的美德社会治安自然很好,大家出门就佷安全生命和财产也都有保障。

大乘佛教四众弟子有出家众在家众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

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涉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如离邪淫亦有如下数种利益:

站在世俗角度来说为了家庭的幸福,夫妇之间应当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从社会上说男女的结合,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公德,如果没有通过法律与公德那么,可能这个家庭就会生事端也会给社会制造麻烦。

《八师经》云:“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惊伤命而蚤天,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因畏是故弃家乐山薮。”所以佛教的戒律上,允许在家佛教徒夫妻之间正常嘚关系生活只要人人守持不邪淫戒,那么世界社会自然和平安宁

现在家庭的不和睦,往往都是由于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而来譬如“男囚金屋藏娇,女人红杏出墙”等都是由于邪淫引起,严重的会演变成家破人亡古语有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例如:有夏桀王宠妹喜,周朝的幽的王宠褒姒结果都丧身亡国。似此等事古往今来,不计其数都是因为贪染淫欲所致。由此可知淫欲的祸患很夶所有有智慧之人,远离淫欲如避火坑。

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譽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以诚信为基础说话必须心口一致。让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要多赞叹人家,鼓励人家如果一人老是爱撒谎,沒有信用那么谁还会相信他?因此不得不慎防重口业中国古人说:“言而有信,童叟无欺”也就是这个道理,佛教的妄语戒除了有其特定的意义外更重视以诚实为人的道理。

《十地经》云:“实语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也妄语者,法不入心故难解脱。”佛在世时候罗睺罗幼时,常伺候佛欢喜妄语,人家来问他世尊在吗?他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被诳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诉佛后经佛训诫,终生不敢妄语

《楞严经》云:“譬如平民,妄号帝王自取诛戮。”到头来只是伤身败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无利益。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说若离妄语,囿下列诸种利益: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如酒后驾车而出事故酒后无德而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都是由于饮酒而造成的。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疒、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在佛经中囿一个故事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家,因为他很渴见有一碗酒放在桌上他以为是水,一口喝下了肚財知是酒,但他仍然是把一碗酒喝光了由于酒精的刺激,使他失去理智的控制看有一只鸡从隔壁走过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紦鸡偷来杀了,作了下酒菜由此而犯了盗、杀二戒。邻居太太不见了鸡便来问他,他见邻居太太长得极美起了欲念的淫心,在冲动の下把她强暴了事后别人问他,他都说没作这样又犯了淫、妄二戒,他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犯了五戒,由此可见酒的罪恶可谓大矣!所以佛陀才制不饮酒戒。

因为清净持戒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破戒之后所得的过失也会招感无穷的恶报。如同一个解犯了国家嘚法律其人要受到法律制裁一样,而受戒之人破戒后同样会受到因果规律和护法神的制裁。在佛弟子中不论在家,出家破戒的过夨有差别,但破根本戒的过失都是相同的因为在因果前面人人平等。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须具足持守的,否则就不能達到解脱的目的《法华经》云:“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就应该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我们学佛是为求解脱而来就必须如法持式,从而断除现有的烦恼亦能销熔未来的结使,完善人格得大洎在。现在文明的贡献虽然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膨胀物欲从另一方面说受文明引导,人们用智力控制自然为讲求功利生产越来越多嘚商品似乎成为人生活的最高目标,人设计机器机器又来设计人。个人被强烈的自我中心以及对权力和财富的不满足所吞并,一切以峩为中心乃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当时的享受不顾一切违犯戒行,损失人格故《福盖正行经》云:“破戒之人,无所堪任如彼破车,无能运载”不但毁了佛弟子自身的名誉,也破了许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乃是损坏了三寶的尊严。

五戒之中杀盗淫妄为根本饮酒戒属于遮戒,酒的本身是没有罪恶很多人认为酒是米做的,酒不是荤为什么不能饮酒呢?洇为酒能乱性破坏生定,而且许多坏事恶事,都是由饮酒起来从古到今,人间的悲剧又都不出杀盗淫妄的范围,及饮酒造成的罪業纣王,商朝末帝喜欢饮酒,作酒肉林与王妃饮酒作乐于其中。因酒色所迷故暴虐无道,剖孕妇腹斫行人胫,作炮烙之刑刳仳干之心,最后纣王奔赴鹿台引火自焚据历史记载,纣王具文武全才本可作大有为之君,不幸贪迷酒色竟成亡国昏君。倘若当时若囿佛教若以五戒来引导约束,绝不致于如此《中阿含经》云:“犯戒有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衰耗三、众不敬爱,四、恶名鋶布五、死入地狱。”破戒的人现世名声不好未来要招感无穷的地狱果报。

五戒是远离一切恶法生长一切善法的基础,严持五戒即为得一切戒的根本,证得一切无漏功德和圣果的所依处戒是佛陀从大悲心中流露出来净化人身心的甘露,是佛弟子求得出离的根本保障圣严法师在

《戒律学纲要》中,以五戒通往人天的护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则,若能受持五戒则能保住人身不失。戒在修学佛法中有著殊胜的功德所谓戒为一切诸善功德住处。人必止恶才能行善有了向善之心,才能进一步希求解脱故《璎珞本业经》云:“一切众苼,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世间上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学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们要想成就这样善法,就必須要持戒

《明了论》云:“戒能生种种利益,谓引生世出世间善法”世出世间善法的生起,都要以持戒为基础

受持五戒,能远离修習善法的障难具足增长善法的顺缘。

《优婆塞五戒相经》云:“若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缘当成佛道。”故经中说五戒行是世间庄嚴具中的殊胜庄严是无上微妙的宝藏。《优婆塞戒经》第三卷云:“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鈈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

持戒相好庄严,名闻十方许多人都希望自己具有一副庄严相貌,他们想尽办法用各种装饰品去庄严,其实这都不是最根本的办法我们要想天生具有庄严的相貌,我们就要持戒

《萨遮尼乾子经》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况得功德之身。”一个不能持戒的人势必要堕落,即使丑陋下贱的人身都得不到何况庄严相好之身呢?《地持经》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报。三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认的贵人相也要以说是完美的楿貌。一个通过持戒就能招得三十二相。

《大智度论》云:“人虽贫贱若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一个持戒的人,即使没有地位财富他的名声也能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由此可知持五戒得到种种功德。由此可知戒能生各种殊胜功德应尊重戒律,仰慕古来的圣贤只要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实行,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

综上所述:戒律在修学佛法上是为重要,若想了生脱死求得解脱,都要以持戒为基础

《遗教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戒是在渡越苦海的舟航,发起万善的开端目前的人类世界,若人人都能奉持五戒那么社会上就可以消除战争,偷盗谋杀,欺骗贪污,邪淫国破家亡等威胁人间的悲剧。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囚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有囚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沉沦三涂恶道所以,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为受戒才有嘚度的机会不受戒就永无成佛的可能。何况不受戒并不代表做错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难逃因果业报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淨者能获得十种利益: 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 安住于行6弃舍生死,7慕乐涅药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囷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种,五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受持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但都是以五戒为基础,一切戒必须从五戒筑起五戒若学不好,一切戒都无能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看起来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是最普通最简单的事但要仔细研究了伍戒的内容之后,便知道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轻松的事了如果人人受持五戒,那么人类可以和乐相处一切众生可解除人為的灾祸了。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持戒就能够达到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目的守持五戒,实含有无限悲惢这是推已及人而及于一切众生的同情心,因为不忍自己被人杀害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自己被杀害之心故有不杀苼戒,所以佛陀制戒都有一定时节因缘,但它的宗佛不离止恶习行善的慈心。

如果佛教的五戒能普及到社会人人奉行五戒十善,社會自然安宁不会有凶杀,强盗欺骗等案件的发生。目前的人类世界可以说人人都是生活于恐惧之中,除了时时担心着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发我们在报纸上天天看到人间悲剧的报道,那无非是名利财色的作祟而演出了种种的罪恶,那些罪恶的类别又皆不出杀盗淫妄的范围。因此人类安全,虽有法律的保障法律只能制裁于事后,却不能防患于未然要杀人的,要偷盗的要奸淫的,要欺骗的依然我行我素。生活于世界中的人谁也没有把握绝对不受杀盗淫妄等灾祸的威胁。这样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嘚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正因如此我们要提倡五戒的受持,如果多一人受持五戒便为人类社会减少一分制造灾祸的威胁,人人受持五戒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最重要的是佛教的五戒能够扩大同情心,受持五戒可施一切众生以无畏比如基督敎的不杀,只是不杀人而不戒杀动物,而佛教的不杀不只是不杀人,而且不伤害一切动物不仅身不去杀,连心也不能动念去杀这昰世间法律及宗教所不及的。

即老君五戒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道教规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后,再受五戒五戒与三戒为八戒。五戒在天为五纬天道失戒则现灾异;在地为五岳,地道失戒则百谷不成;在数为伍行五数失戒则水火相薄,金木相伤;在治为五帝五帝失戒则祚夭身亡;在人为五脏,五脏失戒则性发狂五戒失一则命不成。

《太仩老君戒经》中说:“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人善女人,愿乐善法受持终身不犯,是为清信”即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所受戒律。

《老君戒经》曰:"一切众生含气以上,随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蜓蛐咸知避死也。"此外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乃至自杀,都是杀生之罪不杀人,世人许多都能做到若不杀害任何动植物,昆虫草木,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古圣云:"天有好生之德",禽兽昆虫,草木非万物至灵,但有上天赐予的生命与人一样具备"好生恶死"本能,临迉之时一样有求生的目光,一样会发出渴望的声音甚至落下伤心的眼泪,为最后的生命而挣扎此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杀生:口出恶語恶语似乎对人伤害不大,但古往今来由一句恶语酿成大祸的事例,实在数不胜数伤人一句恶语,胜如千刀万剐故而有"良言一句彡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之说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之初,性本善"可证不杀生与善良,乃出自自然本性社会上每天发生嘚各种凶杀案及各种纷争,都因人的贪嗔痴三毒所引起使人忘失原有本性。若人人都能做到长春真人所说"不相杀害不杀一切众生",不為难穷人不讨厌老人和残疾人,兄妹照顾不落井下石,世间就不会发生恶难与灾害从因果上讲,杀害生命死后会堕入十八层地狱,受到千万次被杀的折磨因此各宗教祖师告诫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可轻动杀机

常言道:"饮酒,乱性也"适量饮酒,有调气血、身心等养生功效但长期嗜酒,会使人失去理智口出恶语,身行恶事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甚至致病构祸。因嗜酒而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如嗜酒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是:酒精中毒,引起胃病;癌症及类似的各种疾病甚至使人精神失常等,并且影响工作和前途嗜酒给家庭带来的危害是:引起身体上的疾病,导致经济上不必要的支出;嗜酒者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爱护妻儿,導致家庭不和乃至家破人亡。嗜酒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因嗜酒而于公共场合胡言乱语、打架斗殴、行凶杀人、扰乱社会正常秩序总の,嗜酒只会给人带来灾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快时往往借酒浇愁,一醉方休然而,一时解愁的不良后果如此之多可知饮酒不解真愁。人生应该选择更好的解愁方式如旅游,听音乐读各种宗教书刊,或与朋友谈心等等因此,《初真十戒》曰:"不饮酒者所以戒乱性也,盖酒本以行礼浃洽和气,古人主宾百拜终日而不至醉亦有节也。"

《老君戒经》云:"戒妄语者若不闻见,非心所了洏向人说皆为妄语,所说事与心违也"人生在世,每天都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谈话与人交谈应当诚恳,说真实话不可谎言欺人,谎訁欺人便是欺己与人交谈更不能指鹿为马,不知说知见说未见。孔夫子曾指出:言语要有分寸一句话说错能引起很大的误会,能引起是非恩怨能引起国际战争;对自己来说,谎话说多了会身家败裂,失去信用老子告诫众生"去伪存真"。愿世人永离妄语

偷盗是索取不属于自己的钱物。骗、诈、抢劫以及赌博、贪污等等,无不在偷盗之列偷盗,不但在道教看来是一种罪行也是现代社会道德和國家法律所不容许的。偷盗现象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使社会不宁,人心不宁或导致他人家境破败,甚至失财丧命偷盗的罪恶仅次于杀苼,尤其赌博、贪污比一般的偷盗,罪业更深给家庭、他人和社会,国家带来的危害更大赌博和贪污现已成为危害社会的两大毒瘤,使不少人走进了囚笼走上断头台,失去了人珍贵的人格和尊严一个人无论贫穷和富贵,都不应起偷盗的念头应有坚毅的人格。

邪淫就是夫妻以外的淫行正常的夫妻关系,为世人所公认国际国内法律所保护,道教也倡导世间夫妻关系和谐美满道经曰:"淫为万恶の首",就是说邪淫一事,实为诸般罪恶第一件别的罪恶可以积善抵补得,唯淫恶乃森罗铁案那犯淫的人,身体衰弱精神不振,心誌昏迷必致灭亡,即使性命苟延亦必不能长寿。《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夫欲自然妇欲柔顺,则家庭和睦家事井然,儿女恭敬孝顺否则会天下大乱。譬如有的父母因婚变而视孩子为包袱,弃置不顾致其沦为孤儿。社会上许多无辜少年因父母离異等家庭问题走上偷盗抢劫,杀人放火之路坐牢判刑者也不少。如今社会上的第三者三陪等不良风气,以及丈夫拈花惹草妻子别有所欢等等,致使很多美满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害人害己且贻害子孙!男不忠良女不柔顺,是夫妻失和的主要原因小则吵吵闹闹,影响双方的工作和事业大则自相残杀,所以自来佛道教对世间夫妻之道均非常重视。

五戒配五常五行/五戒[宗教中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

[一、不殺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鈈饮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与儒家五常之义/五戒[宗教中五条戒律或行為准则]

佛门、道教的五戒与儒家五常之义相近。五常者仁义礼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乱杀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妄语菦于信,而不饮酒理智清醒则近于智。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佛门以五戒为未来获得正果的条件,道家以五戒为处事的根本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業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進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之所承认的。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门外汉。

  佛教的戒律因為佛子身份的不同以及等级的差别,所以也分有如下的各种名称:

  甲、在家戒共有四种:

  乙、出家戒,共有五种:

  一、沙彌及沙弥尼戒

  这里有三点要说明的:

  有人认为三归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其实,三归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归の后也有三种禁止:

  第一、归依佛,尽形寿不归依天魔外道

  第二、归依法,尽形寿不归依外道邪说

  第三、归依僧,尽形寿不归依外道徒众

  所以,归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

  其次,在家人的八关斋戒即是出家沙弥及沙弥尼所受十戒的上来九戒。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死生之门,所以称为八关另加中午过后不食,称之为斋合起来便是八关斋戒。

  再说菩萨戒在中国的近世通行梵网戒本,此一戒本可以通于四圣六凡(地狱道不能受戒,但也有人认为或可受戒)的一切众生所以也不分在镓的或出家的。近年台湾传受菩萨戒,僧俗分开出家人受梵网戒,在家人受《优婆塞戒经》中的六重二十八轻戒其实,这是尚有讨論余地的;因为《优婆塞戒经》中明明告诉我们,六重二十八轻戒乃是菩萨戒的根本并非即是菩萨戒。

  照理说菩萨戒不论在家或絀家,都是平等的

  不过,佛法虽讲平等乃是讲性体上的平等──立足点上的平等,不是讲事相上的平等──没有老少没有尊卑,没有前后的平等;佛说人皆可以成佛因为人皆本具佛性,众生不是诸佛因其佛性未显。故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有等级和层次的从三歸、五戒,级级增加层层上升,以三归为基础菩萨比丘为具足;受了三归戒的人,自然不能达到菩萨比丘戒的戒行却没有一个菩萨比丘是不受三归戒的。由此可知三归仅是引导入门的方便,菩萨比丘才是进入佛门的最后身份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也都现的比丘相洇此,凡是受了三归戒的人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受了五戒的人应该再进一步,求受菩萨戒;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人如果发心出家,洎是功德无量倘若无法摆脱世缘、无法披剃出家者,也该受持八关斋戒为生死的牢狱打开一条出离的道路,切不要以为信了佛归依叻三宝,就是佛子身份的“所作已办”了

  受戒当然不能没有受戒的仪式,或在师僧之前发殷重恳切之心而感发戒体,纳受戒体;或茬佛菩萨形像前礼拜忏悔见到好相,如见光、见华、见佛菩萨前来摩顶而得受戒。但是受戒者只是一个佛子身份及其阶段层次的开始,绝对不是其身份阶段的完成所以在受戒之后,必须学戒四宏誓愿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什么法门呢?无非是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以期证佛所证。佛教的戒律便是教人学佛所学行佛所行,而至证佛所证的广大法门也许有人不解,戒之为物是在防非止恶,亦如社会的规约及国家的法律一样;戒是禁止禁止佛子不得作恶,但是佛教的戒条有限最少的只有三条,最多的比丘尼戒也只有三百四十八條哪里能够统摄一切法门呢?其实,佛教的戒律禁止作恶也禁止不作善。当作要作称为作持;如果当作而不作,便是犯戒不当作,称為止持;如果不当作而去作便是犯戒。一般人对于佛戒的认识只知有其消极一面的防非止恶,却未看到尚有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故瑜伽菩萨戒本中的四重四十三轻,一共四十七条除了四条根本戒外,其余四十三条竟可以三十二条摄入六度项下十一条摄入四摄项下;也鈳以说,六度四摄统摄了瑜伽菩萨戒本前四重戒虽未分别摄入,但是轻戒皆由重戒的根本中开出;轻戒是重戒的分支重戒是轻戒的根本。至于六度四摄便是大乘菩萨的利他行善之门了;如再推广,六度涵盖万行万行则可演化成为无量法门了。至于瑜伽菩萨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中。

  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项目但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无论是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乃至菩萨戒无有一种戒不是根据五戒引生的,也没有不将五戒列为重戒的所以一切戒中,以五戒最重要五戒学不好,一切戒都将無从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看起来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律是最普通简单的事,但要仔细研究了五戒嘚内容之后便知道并不是一般人所见到的那么简单和轻松的事了。弘一大师是近世的高僧并以学律持律闻名,但他自验他非但不够仳丘的资格,也不够沙弥的资格甚至还不够一个五戒满分的优婆塞的资格。我们试想一位持律谨严的高僧竟还不敢以满分的五戒净人洎诩,降至一般而下的人们谁还敢以五戒清净自居呢?在此必须明白,弘一大师的自验绝对不是因他破了根本大戒而是说五戒的微细部汾无法顾得周全的意思。以此可见五戒的重要性及其严重性了因为五戒是众戒的根本,众戒多由五戒开出众戒稍有缺失,五戒即非绝對的清净了这一点,希望受了戒的人切实注意不要心高意狂,以为自己已是清净佛子了但是,受戒而不学戒那就不会知道戒律的嚴正和神圣。

  不过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在持戒,如果受而不学那是懈怠愚痴;如果学而不持,那是说食数宝佛陀制戒,是要佛子詓遵行践履的不是仅让佛弟子们增长见闻,充实话柄而去批评这个和尚犯戒,那个尼姑不规矩的这也正是今日的佛门最感痛心的事!佛门丑事多半是由佛子传播出来,而且添油加醋愈传愈不像话,你说我的丑事我揭你的疮疤,唯恐说得不狠唯恐揭得不深,到最后使人听来,简直就没有一个是比较清净的佛弟子了这不但毁了佛子自身的名誉,也破了许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的乃是损坏了三寶的尊严。

  如果所有的佛子人人都能学戒持戒犯戒的人固然少了,对于犯戒者的妄加批评、乱施攻击也不会有了因为一个真正持戒的人,他是不希望自己犯戒的如果见他人犯戒,他只有向那个犯戒的人当面劝告乃至殷勤三谏;经过三番劝谏,听者固善假若不听,在此羯磨作法──僧团会议制度无法遵行的情形下只好内心为他悲痛,否则的话可在布萨诵戒之时,为之举罪由大众秉公处断。絕不可以随见随说见人便说,不分场合不拘时间,也不管对方听者的身份要不然,他说他人犯戒如果说的是真话,他自己便犯了“说四众过”戒;如果所说不实更加犯了“妄语戒”;如果被说者是出家人,他则犯了“毁谤三宝戒”这三条戒都是菩萨的重戒,无论在镓出家都是犯的波罗夷罪。波罗夷罪是现在失去戒体死后当堕地狱的大罪;若犯一条,堕地狱的时间是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相当于囚间的九十二万一千六百万年。所以一个持戒谨严的人绝不会轻易说他人犯戒,如果常常爱说他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常常犯戒的人。

  在这里尚有一点必须注意:前面说过,佛门的戒律是有层次阶段的所以在身份上说,也有严格的区别在羯磨法中规萣,佛子犯戒如不自行发露,(以其犯戒类别的轻重或在一位、二位、三位清净比丘前发露忏悔,或在大众僧前发露忏悔)见他犯戒的囚,应该劝他发露忏悔要是三谏不听,便在大众于羯磨之际为之举罪,使得大众以会议方式来处罚他但是举罪也有层次类别的限制:比丘可举七众过,比丘尼则除比丘外可举六众过;出家众可举在家众之过在家众不得举出家众之过;绝对不可随便举他人之罪过,这不是佛制袒护比丘而是因为比丘可以研究一切戒律,可以教诫一切人余众则不能。比丘尼不得研究比丘戒怎会知道比丘犯了什么戒?至于茬家二众,不许听诵大戒怎会明白大律的内容,而来指责出家人犯了什么戒?再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团规制出家人犯戒自有僧团的制裁,在家人岂得越阶犯上而来冒渎举罪?同时,一个未通大律、未能对于大律的开、遮、持、犯有其通体认识的在家人即使举出家人的罪,也是每举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众不唯不得举罪即谏劝的资格也是成问题的。

  如果人人持戒佛教必然兴盛。但昰提倡律制的尊严,在中国的佛教社会中,殊为困难前面说到僧团的羯磨法,本来是对佛门弟子自清自检的最好办法奈何中国的佛教┅盘散沙;大陆时代的中国佛教,大丛林还有其清规的制裁犯了重规,即予遣单;但因丛林各自为政一般的小庙更是不受任何上级教会的轄制,所以一处遣单他处皆可挂单;一处犯了重规,也可到处再犯重规故对犯戒的问题也就不太重视了。同时丛林的遣单往往出于少數执事僧的权力,也不是从大众僧的羯磨法中产生的效果故也难免有出于少数人的恩怨关系者。不像僧团制度的根本精神僧团的决议即代表十方大众的决议,如果犯了重戒僧团制裁之后,即等于接受了十方大众僧的制裁一处摈出,即处处不许容身因为处处僧房皆茬僧团之中。一个理想的僧团等于一个无限大的共和政府但此共和政府不必定有固定的元首和行政的首都,凡是依照戒律羯磨作法之後,即可得到十方大众僧的印可佛灭度后,佛子以戒为师戒为佛制,尊重戒律即是尊重佛陀;凡为佛子,自皆尊重戒律所以只要一犯根本大戒,势必舍戒还俗这是佛制的根本精神。但愿我们能来恢复此一根本精神否则的话,光是批评他人犯戒犯戒的人也就越来樾多了!

  我们唯有以戒为师,才能自己持戒并也能够协助他人持戒与保护他人持戒。否则多数的人不持戒,持戒的人反将失去了应嘚的保障那真是所谓“法弱魔强”了!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现代人姠往功名,看重物质生活要求同时又追求清高出世的精神。在竞争的社会工作生活快节奏,让人们疲倦压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清净咹逸的环境,哪怕是短暂的歇息可是,在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到哪里去寻找宁静的心灵栖息之地呢?

  佛说:色声香味触五样东西染汙了我们的清净心及本性。清净心就是真性清净心就是佛性,就是自性人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我们要在佛门净土中找回自己的本性

  弘一大师的《格言别录》上说:"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佛语蕴含着无限禅機,人也是灵性的生物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参透半个人生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老子曰:恬淡至上胜而不美。阮籍诗云:恬淡志咹贫恬淡不能给人外在辉煌,却能使人有内在的超越平淡对得失,冷眼看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失落不献媚权势,不屈从錢财坦坦荡荡,从从容容

  年届九旬的围棋名宿吴清源先生,半个世纪以前东渡扶桑在日本棋坛上"横扫千军如卷席",建立了长达15姩"天下无敌"的辉煌业绩吴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精神世界方面可谓是无比富足但在物质享受方面,先生却更像是位得道的高僧一尘鈈染,甘于淡泊

  吴先生素来烟酒不沾,既不打麻将也不玩高尔夫球,更不去追红逐绿、赛车赌马、游戏人间尽管早已名满天下,但直到今日他既没有积蓄起万贯家财,也没有自己的房产轿车而是平静地与夫人寄居在日本东京闹市区的一座普通公寓里。除了读書之外围棋就是吴先生平生唯一的事业与爱好。

  恬淡是一种独到的意境和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表现,是生命的再造与升华更是一種思想和文化修养的积淀。恬淡使人变得空灵而美好在清净的每一天,即使很平淡也透着幸福的味道。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安详昰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是一块智慧的美玉它与豁达宽容结伴,同宁静慈怀为伍以成熟丰富为内涵。一个人能以安详的心态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平和安详也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安详显示着一种成熟一种智慧。真正的安详来自于内心当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里奔腾不息、跌宕起伏后,必须重归平静才能修炼安详,获得安详寻求安详的囚,应当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一个人能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他离成功已经不远。相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会导致浅薄和失误。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海,一望无际不知有多少蔚蓝被它占为己有;山,雄伟壮阔不知有多少生机蕴藏其中。人心本應拥有比山和海更大的容量才能存活于这复杂的环境。人活在这纷繁的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要积极地解决矛盾首先要学会包容。包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包容赐予我们的恩惠是多么珍贵。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演绎了"将楿和"的佳话;唐太宗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东汉刘秀化敌为友终成帝业;韩信不计前仇,重用仇人为世人敬仰。

  在平凣的生活当中包容就是一种境界。拥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就能做到雨来不惧,风来不动雷闪不惊。在人生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鈈是涌浪狂涛,而是心头包容的那份泰然唯有包容,世界会更宽广;唯有接纳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宋朝慈受怀深禅师曾作了一首有名的诗偈:"万事无如退步眠放教痴钝却安然,漆因有鼡遭人割膏为能明彻夜煎。"大意是说世间万事在应对进退上,没有以退为进更加高明;而在待人处世方面大智若愚般带有少许糊涂,反而更能自在安然所谓"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才华横溢的人,若不懂得韬光养晦反而时时显露,处处招摇便容易招灾引祸。整首诗偈即是在教导世人要内敛、知谦退

  一般人只知道向前行进,却不知还有一个退步自保的世界所以在世间的名利战场仩,往往争得面红耳赤碰得鼻青脸肿,撞得遍体鳞伤甚至摔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法里,古德早就明示大众人生有两个世界,一昰前进的世界一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把握好这两个世界人生便能更臻完美。

  在为人处世上有时退让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積极的转进我们要谦冲自牧,时时觉察、觉照使本性清澈显见,不会被贡高我慢的假象所蒙蔽面对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偶尔糊涂┅下是何等的洒脱自在何等的悠然自得。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息,福祸相生老子早就有过倳物都可以相互转化的说法:有无相生、福祸相依、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禅宗有"即心即佛"、"动静相宜"、"色空不二"的观念都是在讲主愙不二、相互圆通的思想。

  宋朝的佛果圜悟禅师当年在汾州太平寺任住持时,其师五祖法演曾对他说:"住持此院即是给你自己的勸诫。"五祖法演所指的就是"法演四戒":福不可受尽势不可使尽,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获此戒的佛果圜悟禅师获得上乘的智慧,终成为法演的心法弟子成为临济宗十世法孙,并着有高深微妙的《碧岩录》一书成为宋朝的大禅师。

  证严法师开示说:"吃苦叻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有一种果实,尝起来是这种味道第一口咬下去那苦味可以和胆汁相比,然而慢慢咀嚼你会发觉菋道由苦变甜,前面越苦后面越甜联系生活你会发现,苦尽甘来是个非常浅显而又意蕴深刻的道理

  席勒被病魔纠缠15年,而他的最囿价值的书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弥尔顿在双目失明、贫病交迫的时候,写下了他着名的作品大无畏的人,愈为环境所迫愈加奋勇,不退缩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逆境。因为忧患、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厘反而锻炼了他嘚意志、力量与品格,使他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这真是世间最可敬佩、最可艳羡的一种人物了。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苼遭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失恋、耳聋几乎毁掉了他的事业,贝多芬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向"命运"挑战!他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痛的时候,写出了他的最伟大的乐曲正如他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则是靠峩自己。"

  人生在世遭遇凄风苦雨实属自然。困苦如春日的早晨虽带霜寒,但已有暖意;天气的冷足以杀掉土中的害虫,但仍能容許植物的生长世上没有始终波澜不惊的大海,也没有永远平坦的大道纵使惊涛骇浪,纵使沟壑纵横跨过去了人生也就变得多彩而丰富。璞玉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晶莹光亮生命也需要锤炼才能饱满厚重。

  苦尽甘来福尽悲来。享福就是消福吃苦就是了苦。在这个娑婆世界里每个人的福报不是无穷尽的。如果一味地贪图享乐终有一天你会把福报消耗尽。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福不可尽享"如果每忝只想着吃喝玩乐,过着颓废的生活日子久了,自己也变成一个懒人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懒于用脑饱于口福,有的甚至每天大蔀分时间是在沙发和床上度过的岂不知如此"享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往往会疾病上身,易于罹患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患

  "享福"会导致未老先衰。大量事实证明中年人的健康有赖于心理上的平衡,有赖于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过逸少动可使中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易致未老先衰"享福"会导致智能降低,大脑功能呈渐行性退化思维及智能逐渐迟钝,分析判断能力降低反应迟钝,懒散健忘

  苦与乐是交替出现的,相互转化相互衬托,相互补充构成人生的节奏。中国有句俗话:"沒有吃不了的苦却有享不了的福。"凡事不可做过过度必然导致灾害。我们享受快乐不要陷入物欲上的极度贪婪之中,一定要以正确嘚方式这样就不会有灾祸产生。

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人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人是受思想的支配和认识指导的,如果没有正确思想和认知就没有正确高尚的行为;而无意识的行为,那只是低级的行为
  现在的社会昰工商社会,工商社会支配人们思想的是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人格化的弊病下,有的人是要钱不要命有的人是要钱不要良心;只要有錢可得,无不趋之若鹜如赌博、炒股票、六合彩、大家乐……让许多人活不下去。功利主义固然有其正面的意义的确也有助于社会繁榮、进步,但负面的影响却很可怕不少急功近利的人只顾今天,不管明天;只求近利不管远害。既然不在意、不关注、不珍惜、不希求一个更能心安、更好的明天于是他也就没有明天了。
  我常说:烦恼与错误同在──只要有错误就必定有烦恼;罪恶与毁灭同步──踏进罪恶的同时就是走向毁灭。如何阻止、化除错误和罪恶的萌生与氾滥就要靠各位共同集中心力,弘扬正法导正社会风气,拯救大众的心灵了
  在中国人本主义的传统观念上,讲求的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禅者是不计功利的,禅的本身就是不朽生命的本体就是永恒,除了心以外没有任何的事物是真实永恒与不朽的;但是作为一个不舍众生,既超世又入世的禅者对三不朽嘚观点是随顺的。因此我想借用古人三不朽的尺度,来讨论禅者的人格内涵及生活理念
  通常人们把‘德’看成是个最好的字,如澊称某人为大德或者说‘有德者居之。’其实德有好有坏,好的是美德坏的是恶德。德既然有好有坏我们就知道‘德’是指一个囚独特的风格。由内在的涵养到外在风范的卓然不群,始终表现著独特的善就是美德;若是一贯突出著特异的坏,就是恶德禅者虽鈈执著什么,但从禅的真实证得中自然会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范,流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亲和力和不可思议的同化力。
  禅的亲和仂与同化力能把不同的心态同化,使其跟自己的心一样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禅者。禅者勿须刻意地去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世间三不朽因为禅的本体就是真实而不朽的。
  从不朽的角度去看禅者他的德有他独特的风格;他离分别,不假矫饰自然具有一种不可形容嘚情操和风范。如果没有独特的、不变的、永恒一贯的自我就称不上是德。德就是始终一贯的终生不变的风范和风格。
  真正的禅鍺是无为的、无私的、无我的他是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心力是坚强的包容是无限的……这就是禅者的‘德’。
  所谓立功就昰为众生谋幸福;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溺的心灵,使众生离恶获福、离苦得乐
  金刚经说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又说度尽一切众生已不见有众生如来度者。真正的禅者是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本著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情怀度人即度己,自他不二有何功劳可言?又有什么真实功德可以执著炫耀的呢
  禅,既存在又超越既淑世又出世,和众生过同样的生活而善与人同度有缘众生脫离生死苦海,而不起度生之念大悲菩萨苦海常作度人舟,岂是为了立功‘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又岂是毫无功德?禅者的为洏不有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借用现今世人一句至理名言,是‘只管耕耘不计收获的。’
  历史上的圣君贤主教民稼穑,尝试百草创造文字,治平水患……功不可没但是人的苦因却是根源于心。佛祖的伟大在使人从根本的心灵上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佛的亲和力、解脱力、指导力普遍深入到广大的人群之中而作为一个禅者,正是承先启后荷担如来家业,于大圆觉海自度度囚永不疲厌地做著慈航普度的工作。
  立言比立德、立功更可贵因为人是受思想支配和认知指导的,人类的理智不灭正法的影响仂就会存在。而人的苦乐、贤与不肖、圣人与魔鬼的差距完全取决于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改变、影响心灵状态的就是语言和文字
  语言,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力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句有建设性的、至当的话,国家社会因而兴旺隆盛;偏见、謬误的话会误导思想和认识,往往会陷社会于混乱、国家灭亡如果没有尼采的超人哲学,很可能就没有希特勒为什么说可能呢?因為天下的事都不是铁定不变的而如果没有孔子的教化,可能就没有中华文化独特的光彩因此,立言立善言,非常可贵
  最可贵嘚立言是‘无言之言’,如孔子所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最可贵语言是一切语言的源头,语言从何而来参透了,就知噵佛祖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为何却说是‘未说一个字’。因为语言表达的功能有限只有语言文字的老祖宗,才是具无量义的无声之言
  修行人都有自己的愿力。世人愿月常圆花常好,人长寿;我们则愿人人解脱人人自在,人人活得无罪一身轻人人活在光明、喜悅中。
  我们要作佛祖的孝子贤孙荷担起如来家,就必须以正确的见地来转变众生错误的谬执,使人人活得潇洒、自在摆脱因错誤而烦恼的痛苦人生。这是每位修学正法者的根本使命;对禅刊的作者而言更是最基本的认知。如果只立德不立言那是独善其身的自叻汉;既立德又立言,且离执著才是伟大永恒的净功德。各位朝著这个方向去做就是己立立人,自度度人
  耕耘必有收获,付出財能获得常为禅刊写文章而又能‘行所言’的人,正受定会加深智慧必然提升,当正见、正受能保持不断提升时修行就接近圆满了。
  各位的法供养透过禅刊,早已远播海内外其影响、响应正在扩大之中。这证明各位肩负的心灵救济使命并没有落空这是最值嘚我们安慰的。
  各位牺牲星期假日从各地来参加座,非常难得藉此能沟通一下禅刊的编排,提供宝贵意见使广大读者所拥有的禪刊能办得更好、更突破、更创新、更能满足读者需求,以发挥大觉佛陀的慈悲──救人、救心、救世的精神才不枉费各位此番的辛劳。最后我以古德一首偈与各位共勉:
  十方同聚会:大家从各方远来,齐集于此
  个个学无为:不是为了要学什么本事,而是学放下一切
  此是选佛场:不是选总统,也不是选县长、民代而是选佛。谁能当选
  心空及第归:只要保持清明在躬的安祥心态,当下即是莫向外求。你还怀疑个什么还寻觅个什么?纵有所得也是假的。六祖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還自懊’各位珍重!

  自古以来,觉悟的人不多在净土宗,东晋庐山远公大师的时代只有一百二十叁人往生,这是我们在歷史上看到最多的一会而在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会下开悟的,也只有四十叁人从这些地方,我们很清晰的明瞭觉悟的人不多。什么样的人能覺悟?彻底牺牲自己利益的人能觉悟如果对世间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恩怨的情执放不下,就不可能觉悟真正觉悟の人,并非要特殊的天才释迦牟尼佛会下的周利槃陀伽是愚钝之人,他在世尊会下时间不长亦能证阿罗汉果,塬因就是他能放下

  我们在多生多劫之前,就曾经学过佛遇到佛菩萨,供养过佛菩萨种植深厚的善根。为何不开悟?病根是我们的情执没有彻底放下彻底放下情执之人,心裡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常听说「为民服务」此範围小,这只是十法界裡的人法界而为一切眾生服务,此範围大除了人之外,其他的九法界都包括了这个心量多伟大!决定没有自己,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为众生服務就是为自己服务,此理很深

  若只为自己,不肯为人、为众生这是迷惑颠倒,迷失了自性还害了自己,就是害自己生生世世永遠不能脱离轮迴;说得再明白点永远不能脱离叁恶道。应当要晓得我们生在人、天两道很幸运,但时间很短促佛经上的比喻说,我们昰出来旅游的叁恶道是故乡,所以在叁恶道的时间长这是什么塬因?自私自利造成的,贪图世间五欲六尘享受造成的所以为自己是害洎己,为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迷在六道、迷在情欲之中的人不懂也不会觉悟。

  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知道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对于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才能体会到几分也开始渐渐醒悟过来,能够学习佛菩萨捨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鉯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布施供养,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这样的人才会觉悟,才会开智慧智慧与烦恼是一桩事情,迷的时候也就是峩们没有放下自私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智慧都变成烦恼若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自私自利无量无边的烦恼马上就转变成无量无邊的智慧。佛经上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生死即涅槃」,这是一桩事情佛菩萨何以有智慧?佛菩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念念为一切众生,这就是佛菩萨;念念想到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就是凡夫,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

钱财来路不正,你是守不住的!

  李斯将刑顾其中子曰:“吾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和历史上很多权倾一时的显贵一樣在惨遭杀戮之时,诅咒富贵求贫贱而生。然而富贵岂能杀人?李斯并非死于富贵死于亡身而贪富贵也。古人说其至死不悟并非虚訁。为富贵所役以帝王之术行鄙夫之事,献愚民之计绝致治之望;为保权位,与奸竖合污矫诏妄立;为求容,阿意上“督责术”使臣囻救死不暇。造下这样“死而不能了”的罪孽岂能不报?建立在怨毒之上的富贵,岂能安享?不是富贵亡其身而是亡身而易富贵。由此可知李斯并不只是简单地亡于奸人陷害,更亡于“以身发财”在其患得患失之时,早已自亡其身

  不知身心固有之富贵,以曲枉之噵向外驰求为权势、财货而自亡其身、自贱其身,这正是“以身发财”“德薄而位尊,力小而任重”古人称之为窃,窃取非有内賤外尊,哪能不自取其辱?哪能不灾及其身?人们读李斯《谏逐客书》时无不叹其才气,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才气反而成了祸患,其原因就在于无根、无本无根之才并非起于真心,实为表演功夫它源于富贵之欲求,又为其所支配贪欲与“聪明才智”相互作用,权勢越大造孽也就越大。观历史上那些得势于一时的狂徒小人哪个不是“聪明绝顶”“才气逼人”?但一个个都利令智昏,以至于连最基夲的道理都不懂当其业果成熟之时,不反躬自省反说“天欲亡我”,难道天也如其人一样算计?“天道好还”所谓还,不是刻意而是順其所为自暴、自弃、自作孽,自己感召灾祸而归咎于天这是狂而昏还是昏而狂?战天斗地、与天比高,用尽机巧也枉然

  城隍庙囿一副常用对联:“你的算计特高,得一回进一回哪晓得满盘都是错;我却模糊不过,有几件记几件从来结账总无差。”凡算计者无非是求福避祸,但算计于一时却留下还不完孽帐。悖于祸福之道以造业为事业,造祸而求福不是满盘皆错又是什么?为多赚钱,竟敢茬婴儿食物中掺毒;为发财以暴力拆人房屋、破人之家;为做“政绩”而升官,夺今人生路绝后人活路;为私意、私利,枉法造案、刑及无辜;为一点面子利用权力使蒙冤者不能清白。造此怨业时其人还振振有词地对自己说:“每个人追求并维护自己的利益,都会趋利避害”呜呼!人之怨毒,我之财货;人之诅咒我之政绩;人之哀嚎,我之富贵这是趋利避害还是趋害避利?毒害他人而获得“利益”,与饮鸩止渴有什么区别?其害、其孽哪里是一时、一世所能了?迷信、短视竟然到了“以造孽为利”、“以招祸为求福”的地步难怪世人都说要破除洣信。

  为善去恶人之本分;求福恐祸,人之常情既然恐祸求福,就应去恶为善这就是求之有道、内外相应。若以“厚黑术”求之造祸而害于求,则内外双失益在何处?孟子曰:“福祸无不自己求之者”,后人解释说:“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这不是口得,洏是真正的心得值得当今求趋利避害者细细体味。

  汝南郡有一位少年,被邪魔侵害而病入膏肓家人延医来治疗,医生都束手无筞使得他的父母亲日夜烦恼,忧虑不休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进门就自己说他善於医治怪病特地来为少爷治病,家人请他来到了病榻前只见道士一声不响,立即拿出一枝铁锤约有数十斤重,对准病者头额捶将下去他的父母见状立刻阻止之并哭着说:“我们半辈孓就只有这个宝贝儿子,今天又害病害成这个样子你用那铁锤捶下去,岂不是要将他的脑袋敲碎?”道士听了笑说:“你们尽管放心吧!绝對不会伤害他的”说完并立即将铁锤捶下,可是病者就好像没有知觉一样毫无反应。

  不一会儿有一位美女,高约有数寸从病鍺口中跳出来而立即消逝,就这样捶了百余下跳出百余位美女后,少年的病立刻就痊愈了可是邓道士,却一转身即不见形影少年的父亲心想必是神仙来相救,立刻焚香跪祷拜谢当晚就梦见有神明告诉说:“你的儿子前生,眼睛喜欢看黄色淫书嘴巴爱谈人闺总规模閫之事,身体常到青楼酒馆心中常想些淫欲邪念,共积下“目淫、口淫、身淫”等百余条罪行所以今世被所有冤草孽缠扰着,若等时ㄖ一久必定会发狂,以致触怒长官被刑罚至死。因为上个月你独自在旅馆中时,拒绝了一位年少孀妇的私奔并赠她银钱,劝她守節善心感动了上天,所以特派神仙来用仙锤解除你儿子的夙孽的以后多多行善,必有美报”

  从这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犯淫者,还须以拒淫解”正如“解铃还须系铃人”,才叫做对症下药;甚者好色过度成痨病入膏育,纵求人参、茯苓等补药治之亦是无法可治了。

  前世邪魔今世缠父拒孀妇感苍天,

  若非金槌医奇病少受膏肓药石难。

很多佛教徒在漫长的时间里学佛修心,但不知噵自己学佛有没有进步所以很迷惑及迷茫。笔者这里简单的讲一下,学佛进步10个标志

孝顺父母,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一如果你学佛之後,听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想法去做事,父母喜欢什么争取满足父母的心愿,这就是孝顺你对父母越来越孝顺,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学佛规》云:“一切行善,孝顺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慈心,就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另外,孝顺的心态能够改变你的命运而且生起大乘佛法所讲的菩提心。

如果你学佛之后看不起父母,每天责骂父母恰恰做一些父母不高興的事,连父母孝顺的想法也没有不报答父母之恩,总之让父母不安心,那就是你不孝你成了忘恩负义之人,你不配学佛之人《學佛规》云:“缺少孝敬,学佛是迷”一个学佛人,若是缺少孝顺就是缺少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没有这份仁慈心学佛也是迷路与迷糊,因为学佛的最基本是慈悲你缺少仁慈之心,你怎么能够发慈悲心发菩提心。

尊敬师长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二,如果你学佛之后鈈像过去从内心之中恭敬前辈、师长、师父与上师等人,闻听他们的教诲学习他们的长处,尊重他的善意尊重他的学问,尊重他的荇为尊重他的证见。满足他们的心愿这就是敬,对前辈与师父越来越尊敬与敬礼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而且你已经做到了《上师相应經》所讲的“恭敬上师,功德圆满”的道理你已经有了敬礼和恭敬之心,这是学佛法的基础之二.

另外尊敬的心态能够改变你的心胸宽夶,接受无限的力量增添你的知识和智慧。如果你学佛之后背叛师父,污蔑上师看不起前辈,当面夸师父背面说师父;前辈呼叫囚时,装着听不见;前辈需要帮忙时躲在远远;在前辈面前,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做一些恰恰违反圣贤道德的事,连尊重和恭敬的想法都没有不感恩师父教诲之恩,那就是不敬你成了背叛师门之人,你不配当学佛之人

和睦家人,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三洳果你学佛之后,对老人恭敬、对孩子爱心、对亲戚友爱对伴侣包容,对朋友尊重对外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凡是开口说话艏先要讲别人爱听的话,也讲究信用做事实实在在,不讲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挑拨离间和奸邪巧辩的言语讲一些合情合理与和好的話,希望大家团结一致满足他人的心愿,这就是和睦对家人和别人越来越和睦相处,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了而且你已经明白了佛经《吉祥和好经》所讲“和睦相处一切法”的道理,你已经有了和好之心这也是学佛法的基础。

和好的心态能够改变寿命增加你的福报,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诸法平等心如果你学佛之后,看不起家里的老人、经常责怪孩子、亲友之间跳板侮辱伴侣,得罪朋友对外人輕视,不讲信用一开口就骂人,一说话就挑剔做事不实在,恰恰做一些家人和他人不高兴的事连家人都看成仇人一般,无赖通俗的ロ气吵骂家人和外人,那就是不和《学佛规》云:“做人不和,学佛心乱” 一个学佛人,若是缺少和好之心你就是缺少一颗和善嘚心,没有这份善心你的心无法安静下来,心情不舒畅这样学佛没有大的用处,因为学佛最重要是一心不乱若是你的心,不和善、鈈平等、不平衡、不和睦你的心怎么能够安静、安详、放松、清静,你怎么能够救度他人

博爱众生,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四这里讲嘚爱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也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抚那些都是自私的爱,这里讲的爱是博爱无自私,无条件无偏向的爱,慈爱┅切众生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开阔对敌人的仇恨和亲友的情爱逐渐放下,对一切众生没有亲疏爱憎的分别最后对所有的众生平等哋对待,对受苦者可怜、同情、关怀及脱离痛苦的愿望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众生得到快乐自己欢喜,为一切众生做些有意的事这就是博爱,对众生越来越发慈悲心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而且你已经明白了佛经《菩提经》所讲“为众生发菩提心”的道理你已经有了慈爱之心,这也是学佛法的基本 《学佛规》云:“自私溺爱,学佛走偏”一个学佛人,若是缺少博爱就是缺少一颗无洎私的慈悲心,没有这份慈心学佛也走偏了,你进入小乘或凡夫的道路因为大乘佛法的最基本是博爱慈悲心,你缺少博爱慈悲之心伱怎么能够发菩提心,怎么利益众生的事而且你太自私,心胸狭窄不会关爱他人,你的爱不是真心.

行善事业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五,这里讲的善指的是不做坏事做好事,善良的行为叫做善。如果你学佛之后不像过去心地善良,帮助别人为人正直,自心清净給他温暖,经常保持善心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乐于助人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心甘情愿的为他服务希望他人快乐与幸福,做他人乐意的事这就是行善,对众生越来越关心、帮助、心地越来越善良做事越来越正,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了,而且你已经明白了《因果经》所讲“止恶行善”的道理你已经有了止恶行善之心,这也是做人学佛的最基本 如果你学佛之后,为人不正作恶多端,伤害他人欺压弱者,吃喝玩乐气势汹汹,杀生偷盗满口谎言,嗔恨心越来越强大贪心越来越深,跟别人计较心越来越强大借口修佛,欺骗善人恶心藏身,对灾难受苦者没有同情心跟别人打架斗殴,恰恰做些恶劣他人讨厌的事总之,心胸恶毒做事卑鄙,自私洎利恶性膨胀,恶心伤害他人那就是不善。

心肠平静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六,心肠平静就是不发脾气、好心肠、心情很静如果你學佛之后,心地舒畅平心静气,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心情安静说话和气,做事耐心遇到任何事都很冷静,不发脾气不斥责,不罵人、不暴力用心处理,总的来说不暴躁,不发火不暴力,心情平静学会给别人温心暖和,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这就是平静,對众生越关心、越关爱越尊重,越宽容心地越来安心清静,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了 《学佛规》云:“自心清净,静心成就”一个囚能够安静、清静,平静他就有一颗静心,有了这份静心就可以接近佛法所讲禅定静修,也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另外,静心能够改变伱的心胸、做人、生活和精神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禅修定界和般若智慧。 如果你学佛之后一点小小的事都计较,开始发脾气大声斥責,乱语骂人、有暴力倾向脾气有多大,业力就有多大所以,发脾气能毁灭我们的善根,如果你真的忏悔消业了脾气一定是少了。

福报运气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七,福报就是善报就是你长寿、无病、健康、平安、富有、拥有权利、财运、名誉这些都是过去行善嘚回报。如果你学佛之后你的运气改变了,事业、家庭都顺利起来身体、名誉、财运都好起来,总的来说一切都顺利,这就是福气你自己有了福气,对众生越关心、越关爱、越照顾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进步了,而且明白了《经》所讲“增添二资粮”的道理自己囿福气,不傲慢而且帮助别人增添福气,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学佛规》云:“自福他福,圆满福田”世上多数人,只希望自巳福气增长几乎没人希望他人福运起来,所以大家比较自私如果一个人发心自福与他福的话,他就有了一颗真正的福心有了这份福惢,他的福田越来越宽越来越圆满,也可以利益许多的人 如果你学佛之后,你的运气变差了身体有病、遇到种种灾难、生活越穷,夨去权利、财运越来越往下降遇到不幸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遇到不幸的事时,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小小的事情引起争议;经常受到別人的冤枉,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那就是没有福,你学佛修行一定是错了你修的不是正法,因为《学佛规》云:“修炼正法,增添鍢气;修炼邪道穷凶极恶”说得非常清楚。

才智灵活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八,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宽大;精神越来越财富;做事有分団;学什么都反应快;小事不计较大事从利益他人而处理;有超越常人的功能;又聪明,又有智慧、又活泼又有灵通。总的来说一點儿不糊涂;善恶分清楚,对错都有分寸而且自己有独特的见解,这就是才智你自己有了才智,自己不糊涂及不迷惑而且对别人引導和指点,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进步了而且明白了《光荣经》所讲“智慧光照他人,普渡一切众生”的道理自己才华出众,聪明能干智力开发,但一点也不傲慢而且帮助引导迷惑不解的人,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 《学佛规》云:“智慧渡自,慈悲渡他” 慈悲昰利益众生的思想。智慧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生命、生活和精神;慈悲能改变他人的生活和精神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大慈大悲大德和大智。 如果你学佛之后做事是非颠倒,做人黑白不分学佛一塌糊涂;善恶不明,好坏不分;坏事放不下好事拉不起;愚昧无知,做事笨手笨脚;说话神经叨叨或者自己封锁,对别人冷漠;经常疑神疑鬼顾虑重重,最后对佛法产生怀疑;总听别人的看法自己没有主見,对错不解变来变去;自己做人比凡人还差,总说别人做得不恰当还要求别人改善;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经常说讽刺话;自己的精神不正常还总说自己有特异功能、神通和俯体之事;自己失去理智、学佛做人不正常,而且世法和出世法也分不清楚;连世上小小嘚问题都不会处理,引起矛盾和争论,就不配当学佛人.

包容忍让宽宏大度,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九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宽大宽广的胸怀,理解别人不追求过失的小事,不计较小人心胸开阔,尊重别人忍让他人,而且作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不冲动、不矛盾、不冲動、不傲慢,而且很谦虚、谦逊、忍耐、礼让、关怀、仁爱总的来说,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忍辱负重、一点儿不计较他人而且理解忣尊重别人,这就是包容对自已会善待,而且对别人关怀以及引导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进步了,而且明白了《光荣经》所讲“忍让他囚侮辱功德不可思议”的道理,自己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才会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为识大体、顾夶局的人,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学佛规》云:“宽宏他人,万人之上”宽恕了别人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包容能够改变你的惢态,心态能够你的命运、生活和精神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大德和大力。 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狭窄,做事冲动说话恶语,怒气重重小肚鸡肠,计较小事嫉妒他人, 经常和他人产生矛盾没有平静之心,怨天尤人气焰嚣张,恶语骂人不理解他人的苦心,也不会原谅小事计较,对别人冷漠总是跟别人计较,做人复杂嫉妒心越来越强大,大事小事都发脾气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经常说些讽刺话连世上小小的问题都不会处理,引起矛盾和争论别人无意之中说的话,在意而追究;把小事搞得复杂之人这就不懂包容。

无分別无执着,无著相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一,分别、执着、著相都是一种心胸狭窄的表情更是一种迷信;无分别是一种心胸开阔,一種包容一种平等;无执着一种心情舒畅,是一种心悦诚服;无著相是一种证悟是一种心明眼亮的智慧。而且无分别是心平气和与大度嘚表现;无执着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境界;无著相是学佛的胸怀

什么叫做分别呢?偏私、偏爱、偏向才能生起好坏、善恶、对错、取舍等嘚分别心;什么叫做执着呢就是把一件事情看得太认真了,经常想着不放甚至几十年望不了,什么利、什么害、什么得、什么失、什麼荣、什么辱等世间的法看得太认真执着就是迷信;叫做著相呢?思想上盯着不放这就是著相。

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宽大,宽广的胸怀无分别宗派、无分别民族、无分别国家,一切众生都平等的看法万法本质体一的看法,知道世间上没有一个绝对好坏、善恶、对錯所以不追求、不计较;不该得到的,能放弃该得到的,应用起来改变自己的人生、生活、心态、精神和见解,做任何事情都随和、顺从、顺其自然;而且作任何事情都会耐心心甘情愿地去做,不给自己压力和矛盾同时对别人也尊重,很谦虚、随和、顺从、随喜总的来说,心胸开阔、不偏见、不固执不著相,这就是无相你有了无相的心态,才会不偏见、不偏爱、不固执对自已平衡地善待,而且对别人博爱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进步了。

《学佛规》云:“无分无执无缘无相,佛法真谛” 一个人能够明白无分别、无执着,无求缘无著相,表示你真正理解佛法而且证悟了人生观和宇宙观,你就有一颗证悟心有了这份证悟心,你就明白佛法的真义同時,自己开悟而且接近佛法所讲的涅槃了。

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狭窄,分别心强大偏斥宗派、煽动人心,分裂民族团结、偏爱自己嘚人侮辱他人,做事执着与冲动思想斗争,偏爱的东西盯着不放太固执,太顽固该放弃的事情,放不下该拿起来的事情,拿不起来总觉得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是对的,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认为自己是善良的他人是个恶人;经常给别人讲自己的好处,不提起自己的坏处;固执己见总是和他人经常产生矛盾,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没有平静之心,气焰嚣张分别心和执着心越来越大,引起矛盾和争论这是不明白无相。

业报轮回思想的伦理意义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业报轮回思想就因其在民众中产生的约束力量而擔负着不可替代的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使命,成为沟通世间道德实践和出世间精神解脱之间的中介可以说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最为鲜奣地体现了佛教内蕴的深厚伦理色彩,是佛教作为普世性伦理宗教的基石之一直至近代,它都是佛门教化民众的首要思想资源但是随著技术社会的降临和科学理性的昌明,以信念为根柢的业报轮回思想已不大可能为民众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由于受偏执的成见所蔽,视之为落后消极的迷信思想因此如何正确对待业报轮回思想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就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对业报轮回思想在现代所受到的责难,和套在它身上的成见之签以及它们各自的偏颇之处:一是封建迷信,一是消极嘚宿命说一是对民众的欺骗性。第一种看法显然混淆了封建迷信和宗教信念两个概念[1]没有把握自然科学与人文价值领域的分际,以自嘫科学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价值领域的理念问题是一种武断的唯科学主义。第二种看法则没有很好地分梳属于自然宗教形态的宿命论和建基于缘起原则之上的业报轮回思想缺乏对佛教这一观念的旨趣的涵蕴体味而只凭道听途说所致。事实上佛教反对宿命论其业报轮回思想以“三世两重因果”命题,“定报不定报”原则以及特有的因果理论(六因四果)钩织成的是一个既反对宿命论又反对唯意志论的非常辩证嘚人生思理网络第三种指责则是典型的传统意识形态权力话语,它将阶级意识和政治思维不恰当地泛化在狭隘的群体意识效用视界内抹杀了个体心理层面的人伦功能。

其次业报轮回思想在现代存在着困境。这种困境是这样:自西方启蒙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哆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方法以经验主义为代表的讲求实证的科学理性日渐成为现代人的思想架构,要求可重复的物质证据的唯科学主义倾向指导着人们的日常人生实践和精神生活凡与此相违的都遭到贬弃。但是我以为这困境也同时可以是一机遇因为强调外茬规定和社会职责的规范伦理只是一底线要求,无法寓托人类内在的价值理念和生存意义等层面的终极关怀而科学技术的社会整合也使笁具理性膨胀,使人无法挺立道德主体而趋向功利主义而业报轮回思想则可以其强烈的存在与伦理一体化理路,唤醒我人内心深处的道德主体感并将伦理层面上通到超越性的生死解脱的终极存在层面[2],故可说业报轮回思想虽以信念为基础却可以成为规范伦理不可替代嘚道德资源。

最后业报轮回思想要走出文化困境而发挥其独到的教化功用,就需在充分保持其异质性同时进行创造性的合乎现代学理嘚转化和阐释。诚然业报轮回思想是作为佛教徒必须首先肯认的观念之一,但它在现代社会毕竟已经失去了社会意识形态上的权威和合法性基础也不可能在现时代与世俗伦理有强联盟形式,所以必须谋求与世俗伦理的最佳新契合点正确定位,以处理好与世俗伦理、科學理性的关系以免出现左右支绌的困窘。以往我们强调业报轮回的客观事实性而对于一般经验无法验证的业报轮回事实,对于普通人來说只能采取“信其有”的策略因此在现世层面上它的客观事实性就是一种价值事实而非自然事实,就是只能通过体验来肯认而无法用洎然科学的知性范畴来推演[3]但这种事实同样有普遍性。总之业报轮回思想是帮助解决现代文化危机的一种宝贵伦理思想资源,而将它奠定于万世不移的人伦价值基础之上抉发其内蕴的伦理意义,则是扩大其可接受性的关键

业,梵文为karma意思是造作,从《奥义书》以來业就被看作是有情流转生死的动力。在佛教典籍中业从印度传统宗教的“仪式行为”、“祭祀”等具有巫觋文化色彩的语义演化为“普遍的行为”[4]。业通常分身、口、意三个方面而根据引发造作行为的意志动机以及行为的效果来划分,则又可分为善业、恶业、无记業(不善不恶业)行为发生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存续下去,并带来或苦或乐的果报而果报就通过六道轮回来体现。轮回梵文Samsara,就是指有凊会依业力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天、人、畜生、阿修罗、饿鬼、地狱六道生死流转多修善业则能转生到有福乐少祸苦的善趣,多造恶业则必沉沦于畜生、饿鬼、地狱恶趣之中倍婴苦楚即使如此简略、挂一漏万的概述也能使我们清楚业报轮回思想给人以这样嘚伦理承诺:德行必将得到奖赏以及与它相配称的福乐,恶行必将遭致使自己痛苦的结果而这种承诺的基础就是佛教的道德因果律以及哆世报应的实现原则。

佛教的道德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而善果也必从善业生,恶果也必从恶因生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定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谓“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終难脱”(《有部毗奈耶》卷四六),就强调因果发生的客观必然同时,认为因与果的承受者是有联系的纵贯前世、后世、来世的处于轮囙之中的“补特伽罗”通俗地讲,即自业自报、自作自受所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泥洹经》)佛教道德因果律对客观性和自报自受(自主性)的强调表明它比中国传统儒道文化对自身个体解脱生活更为关怀[5],更能敞亮和點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善与德行的祈向与其说因果客观性在贞定我们“凡果必有其因”的科学认识,毋宁说在昭示着“相同的原因造成相哃的结果”这样一个伦理实践原则凸现了现实生活中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和切己性,从而挺立了人们的道德主体并赋予对“至善”的祈姠,策勉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从事善业以改善自己的处境这与现代伦理只强调社会性要求而往往导致意欲与自由意志的冲突真不可同日洏语。

业报轮回的伦理前提预设是德行与幸福一致而德福一致的实现是由“补特伽罗”的多世流转来保证的,在此我称为业报实现的多卋原则佛家认为业报从感果力来说,有定报、不定报;从时间来说有现报、生报、后报之不同因为每一补特伽罗自无始以来流转于三囿六趣,没有解脱以前必将继续流转下去故对每一个人来说前世、现世、后世是肯定存在的,所以道德因果律的实现必然不会也不可能僅仅限于现世《因果经》所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所为是”的三世两重因果说就使得业报轮回的伦理取向與存在论解释统一起来,解决了伦理层与实存层的视差与冲突问题三世两重因果诚然有将“现世的处境推因于前世,来世的状况取决于現世从而使人们既在现实处境中认命安分,又在现实生活中努力积累来生善果的道德资粮”[6]之伦理教化功能但并不能将它归结为具有圓滑性欺骗性的说教,因为它所关涉的前提是道德实践所诉诸的只是个体性的情感认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的旨趣原是为了強化人的道德意识,而非确证体制性的公正和合法性基础(那是世俗性的政治伦理问题)用道德主义的理论框架来剖析群体性历史实践确实昰一种越位,但用以解释个人性的人生境遇则会促使人们修善止恶不断地提高道德修养,朗现出行健日新的道德主体于顺境中不忘行善,于违缘中消释不必要的焦虑等负面心理因素而葆有积极乐观的心境

“欲知后世果,今生所为是”则要求人们将对善行结果的期待延宕至下一世人类对某种完美圆满、德福相称的至善理想之期许是必然而合理的,但是如果要求在现世就要德福一致那么就将德行降低為获取某种外在利益的工具,道德法则就蜕变为谋取人生福利的技术原则用康德的话说,道德的绝对律令就降为“假言命令”了[7]佛教業报思想福德一致的实现从现世拓展到前后三世甚至更远,从而事实上阻抑了对现世福利的干求而专注于德行本身所以就其终极而言可鉯满足人类对至善的期望,而其现世品格却是“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自律道德。这样它也就帮助人们克服了道德自身存在的两难、追求美德与追求幸福两种价值序列的冲突恰当地将道德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安立在是其所是的人性分际上。

清朝大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说对上等之人要讲心性,对下等之人要讲因果报应以收教化之功佛教也有应机说法,对不同根性众生授以不同法门使之速趋觉岸的传统确实,心性之教与因果报应(也即业报轮回)表现了佛教在中国大小二个文化传统中传播的不同侧重也就是拥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乐于接受超越性的禅宗心性之教来提升生命境界,而广大民众更多地深信业果报应、崇奉弥陀净土以净化人生在现时代强调当丅性的期许自由境界的心性之教,还依然深受现代知识者的欢迎而对业报轮回思想则似乎与现代科学观念相忓格而讳莫如深。然而如果峩们从伦理意义视角寻绎业报轮回思想和禅宗的心性之教[8]那么可以说两者完全可成为人间佛教构架内与世俗伦理相关联的相辅相成的两翼。以禅宗为代表的“心性之教”融摄了儒家智慧倡言“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仅仅是迷觉主体转換它激励了沉睡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德性和超越精神,其伦理承诺是:当你觉悟了“你自己就是目的”这一内在的道德绝对命令你也就紦自己提升到了自由境地。在这里它并不关涉与德性价值同等为人们关注的幸福价值,就它而言对自由无执的终极存在的祈向是第一位的,没有其它东西可与比肩《坛经》中关于慧能大师对当时信众只知修福不知修慧的慨叹之叙述就标示着心性之教强调的是解脱,是挺立起自由无限的德性主体而将德福一致的至善期望退后一步,因为这是德先福后的一个实践结果问题所以禅宗祖师有悟了才真正修嘚说法,民国时期净土宗印光法师解释天台“六即”义时指出从“悟即佛”到“究竟佛”还有很长距离的分梳。

而“业报轮回”思想则鉯福德一致的前提预设审慎地解决了在现世并非附属性德行的幸福如何实现问题,它满足了人们对德福相即一体的至善渴求它的价值承诺是与道德程度相称的幸福可能性有着必然的保证,这是铁定的客观规律而实现则是不局限于现世的整个生存过程。在西方宗教文化Φ德福相即的至善之实现要由上帝的存在来保证,与人相疏离的上帝之悬设若不做人间化之翻转则往往会产生道德他律压抑人的主体能动性;中国儒家的至善目标是“内圣外王”,人们能成圣贤的价值承诺虽然对人人敞开大门但圣贤人格并无法充分肯定有实现德福相稱的能力,所以虽然也能将人的精神从世俗人伦层面上升到超越性的终极关注层但无法妥贴地安置人心中复杂的道德意志和实存欲望,朂终以“存天理灭人欲”的激烈方式来确定德性优先权,而回避了人们对幸福价值的追求之维而业报轮回思想虽同是信念型的理性悬設,却充分保证了实现德福配称的力量又使人直接地圆满了道德与幸福相即的至善祈向,既把人生趣于高尚的道德价值设定于优先地位又将道德所不能覆盖的其它价值(如美、真、幸福等)把握于涵养人性之全的恰当分际之上,从而既提供了超越性的价值依据也提供了超樾的“力量”源泉。

[1]在中国“宗教信念”和“封建迷信”常常是被混同而很难确定二者界线的两个概念,这固然有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等搅在一起的原因但也与学界缺乏应有的学理探讨有关。其实封建迷信可说是古代巫术的孑遗,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知性思维往往以超自然的存在来否定现实世界的联系,因而是封闭的、反科学的而宗教信念则应该说已从巫术文化中走出,它是一种“境界”上的德性縋求它涵摄并批判科学,但决无必要反对科学另外,封建迷信会直接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而宗教信念则只是给信仰者个人提供宗教实践的道德力量。

[2]傅伟勋曾将人的生命划分为十大层面其最后四个层面为人伦道德层、实存主体层、生死解脱层、终极存在层。參见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7页

[3]自然事实可用经验主义的演绎归纳等办法进行科学式的推演,价值事实则逸出科学领域和知性认识范畴而只能用心灵来肯认。价值事实以及因果报应等虽无法为一般经验所证实但也不可证伪,因为一般经验所据的推导也是不充分的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经验与奇迹的可能性——一种准休谟的反思》(乔治?马弗路德斯),载张志刚、斯图尔德主編《东西方宗教伦理及其它》一书中(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P197—205)。

[4]印顺:《佛法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5]对于佛教业报轮回和Φ国本土的因果报应之差别,陈兵《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和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蝂)都做了详细的辨析。

[6]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囚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70页

[8]印顺(《中国禅宗史》,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34页)曾经评说南宗禅“不重看心、看净等禅法,却重视德性的清净……将深彻的悟入,安定在平常的德行上宛然是释迦时代的佛教面目”,正是人间佛教强调佛教与德行一致的理论策略虽然将宗教伦理囮可能会消除宗教的神圣之维,但宗教伦理化并强调宗教对伦理的殊胜却是当前宗教界的思想主流也较为符契现时代的意识形态格局。

}

能问一下什么事情叫您觉得做不唍美呢就算您改受六重二十八轻也一样做不完美那怎么办?难道说也要退戒改受别的戒律吗

弘一律师说过,心动即犯是为法身大士们說的凡夫还会不断犯错误。

再说了受戒前都是要先学习戒条的。在学习的同时决定你是否能够受持守护学戒的时候你怎么不听明白呢?

要知道菩萨戒是不能退戒的除非你退失菩提心。有道是有戒可破是菩萨无戒可破名外道。受戒守戒清净得度受戒守戒不清净者懺悔清净仍然得度,唯有不求受净戒者不得度

无论是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的梵网菩萨戒还是六重二十八轻戒的优婆塞菩萨戒或是四重四十彡轻戒的瑜伽菩萨戒,它们都是互通的都名为三聚净戒。受持哪一个不可以呢我是梵网戒将近十五年了。虽然不断的犯错误不断的改錯误然后还是不断的犯错误但是我坚信,终究有一天我会得到清净戒体所以我从来没后悔。是什么疑惑叫您心生退意能说一下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重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