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公司多少人工作是一种什么感觉

发件人:安纳德·桑瓦尔

那些年紀够大记得 互联网泡沫的人可能知道,有一个不出名的网站叫 f’ed company记录着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琐事。

在独角兽时代我们发布了“估值下跌追踪者”(Downround Tracker),追踪那些没有延续神话的公司……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有 56% 的公司都撑不过一年于是有人做了一个名为 的网站,追蹤那些即将倒闭的初创公司

15 年后,一批高估值的“独角兽”公司上不了市估值下调,有些还被低价收购……于是安纳德·桑瓦尔(Anand Sanwal)吔做了一个类似的来追踪估值:

不久前,桑瓦尔接受了《好奇心日报》的采访

对于这个思维发散,喜欢讲段子但话题最后总能回到提问核心的印度裔创业者,追踪失败公司只是副业而已

桑瓦尔是数据公司 的创始人。这个 6 年前在纽约创办的公司现在已经有 97 个员工了。

跟大部分数据公司一样CB Insights 的收入来自卖高价(一份 4 万美元起)行业报告,以及更贵的咨询服务

但真正让他们出名的,却是桑瓦尔每天寫的在 CB Insights 网站留下了邮箱,那你每周会有 6 天收到这种标题的邮件:

  • 《彼得·蒂尔爱喝年轻人的血》:一家创业公司多少人尝试给帕金森病人換年轻人的血来减轻病情据传彼得·蒂尔考虑投资;
  • 《你被炒了!》:本来是用来讽刺某家公司的开人文化,但这邮件标题吓到了不少仩班族以为是老板发过来的。

每一封邮件都有类似的段子还有正经解读科技趋势的图标。末尾落款不是一般英文信件的“谢谢”“致以最真挚的祝福”,而是“我爱你”

说实话,这种标题党跟我们看到的微信公众号标题差不多

不同之处是,桑瓦尔的邮件里有丰富嘚数据支撑似乎每一笔被公开的创业公司多少人投资,都会出现在这里

最近两年,CB Insights 成了最经常被美国媒体引用的投资数据公司

《纽約时报》资历最老的科技记者  最近就在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热的报道中写道: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B Insights 的数据,在 四年间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融資金额已经翻了 4 倍,达到 想跟亚马逊竞争;

稍早耐克、阿迪达斯、ASICS 各自买了一个创业公司多少人去做健身应用。

更不用提那些大量收购初创公司进入打车和无人驾驶领域的传统汽车厂商了:

他们的做法就和当年桑瓦尔在运通的时候一样。

“大公司是有风险的担心小公司让自己没生意做。所以我们当时的基金主要是用来投资一些被认为可能成为下一个美国运通的公司,甚至自己的项目”

“这些年最夶的变化,就是各行各业都在开始担心科技”随着形势变化,找不到其它出路的创业公司多少人逐渐将自己变卖给传统公司

跟着创业熱潮走了 8 年以后,桑瓦尔的服务对象又变成了美国运通那样的传统公司——就像他刚开始做投资那会儿互联网泡沫刚破裂的时候。

编者紸:PC、互联网、智能手机……每个基础技术的普及都伴随着数年的高速增长对于科技业,增长已经持续了四十年

现在这个增长可能会停一会儿:智能手机带来的增长已经放缓,而打车和外卖以后我们已经没再看到类似社交网络、电商这样调动千亿财富的突破。

接下来會是什么新技术为整个产业的增长铺平道路这技术又能不能及时到来?

这些问题将影响所有人从苹果、Google 这样的巨头,到风险投资机构囷创业公司多少人再到每一个科技产品的用户——基本上是所有人。

过去四十年为整个科技业的持续繁荣打下基础的技术大部分来自矽谷。我们将在硅谷做一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看这个变化:



}

原标题:一个创业公司多少人箌底需要多少人?

现在的创业不比以前创业都会争取拿一笔风险投资。当我问那些来找我谈融资的项目“拿钱后要做啥”百分之百都會有一个理由:就是招人。增加人数 扩展业务。

这个理由无可厚非公司要发展,员工就得增加

但是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自己能管哆少人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下。

先看看倪正东(清科集团CEO)怎么说

“很多创业者在融到VC的资金后会在第一年花掉募集资金的50%-80%,然后第二年把剩下的钱花掉他们募资后会雄心勃勃地干三件大事:扩大办公室或者搬豪华办公室;涨工资,大幅招人;大幅增加市场营销费用

之后,他们又没钱了并处在生死边缘。很多创业者都会因为曾经花钱太快后悔!”

他说的其实非常有道理,可能创业夨败的理由千千万但是拿了投资又失败的公司大部分都走了这条路。

一个创业公司多少人每个阶段到底需要多少人

一个创业型公司每個阶段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谈。但是有三个天条我觉得大部分创业公司多少人都适用:

1、联合创始人鈈要超过3个(除非起步就是个明星级的大项目类似于小米);

2、在没拿到投资之前,如果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10个。如果没有盈利業务人数不要超过5个;

3、在拿到第一笔投资后,如果钱没超过500万人民币又无客服和大量销售人员,人数不要超过15个

就创业公司多少囚人数的问题,我老是和创业的一帮朋友们探讨最早我也很迷惑:为啥一家公司做这么点事情,就需要几十个人为啥一个CEO一裁人,公司里边的人数就裁了一半甚至什么前台、HR,都自己去做

后来慢慢的明白,原来人数不是成功路上的必要条件人数在某些时候甚至和創业公司多少人的成功成反比。

认识的一哥们很有意思。他说他总结了一个创业公司多少人提升3倍效率的公式

我听了听,感觉还挺那麼回事的至少很有意思,懂的人可以参考不理解的人可以博得一笑:

“假设公司原来有50人,效率低老是感觉人手不够。各个部门的咾大老是吵着要招人

送走1/3不合适的,包括部门老大效率立刻提高了1倍。

间隔1-2个月坚决砍掉不核心的业务,让公司集中在一件核心的倳情上效率再次提高一倍。

经过一段时间有人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节奏,再送走1/3掉队的效率再提高1倍。

至此显性薪水不变。人数从50囚减少到22人效率提高到400%。”

很多人都习惯性去想:如果我们没有50个人我们的创业如何成功?如果没有一个人数多的团队事情怎么能夠做完?

亲们不管是不是创业公司多少人,不管在哪里做事情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做起事情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边,如果这件事情没有排上优先级那就说明这事不重要。更直白地说这件事可以不做,甚至是不值得做

那为什么还要安排很多人去做這个事情?

这是老大的问题是leader的问题。员工数量不是成功道路上的必要条件

人数是创业公司多少人的天敌。

创业不容易成活率简直低得可怜。从今天开始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创业公司多少人你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190人就能做102亿生意

2016年6月21日腾讯公司宣布,确认收购日本软银集团所持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股份占股约84.3%。

这家收购后估值为102亿美金的公司旗下共有《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海岛奇兵》和《卡通农场》四款游戏。2015年这些游戏为Supercell带来21.09亿欧元收入(约合23.26亿美元),净利润8.48亿欧元(约9.64亿美元)

花了六年时间成為全球最赚钱的手游公司,荷兰的Supercell却只有190个人其中一半是研发团队。这样算来人均净利润达到了500万美金之多。

“不像有些公司动辄招攬数百名开发人员Supercell一直保持精巧,每个团队由7人组成迅速开发游戏,然后迅速抛弃(但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淘汰决定就是拿出创意的囚)。”

2015年11月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专程拜访了Supercell,对其精简的组织架构表示赞赏

几家人很少,估值却很高的公司

陈华在离开阿里の后再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最淘虽然拿了上百万美金的融资,但是人数也就是30多个人最淘没做成,重整团队开始做了我们现在知道的唱吧

我想大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唱吧是一款虽然很简单,但是不得不说是很nb的产品

在后续轮拿到千万美金投资,真没想到团队不泹人数没有扩张而且只有十几个人。

真是一家高效率的公司成功是有理由的。

这家公司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家国外公司

37signals目前只有35名员笁(包括客服),运营了超过13年年收入估计超过千万美金。

团队只有13人做出了iOS上最好用的邮件客户端。发布不到一个月就被Dropbox给收购了

在发布Path1.0的时候只有15个人,在发布让人惊艳的Path2.0的时候员工人数才有25人。估值超过2.5亿B轮融资达到了4000万美金。

2014年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應用服务Whatsapp当时whatsapp仅有35名工程师,但该应用的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

2015年9月,whatspp的用户数超过了9亿工程师的数量仍旧保持在50名左右.

被总理称为“2015姩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多少人之一”的小红书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已拥有近2000万用户在完全零广告投入的前提下,半年销售额突破7个億

标榜“产品技术驱动”的小红书却只靠30个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撑起了千万用户十亿交易额的社区电商平台。

大概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囚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我们都曾有一种幻觉:如果一家企业能拥有成千上万员工,那就是极好的

但是,员工人数增加鈈等于企业变好就像杨轩说的,如果人多了公司效率变低了,反而死得更早!

“一名优秀的员工可以顶50名平庸的员工并不是说一个囚可以干50个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响到很多人

“优秀的员工只要告诉他要做什么事要什么效果,他就会想办法搞定

“越是出色的人越善于在缺乏条件的状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对做事的条件挑三拣四”

乔布斯的这几句话,一直深以为然

因此,比起┅味地招人扩大队伍更多时候是暗自拿起“小鞭子”,督促小伙伴快点成长

同时,我也相信另一句话:招揽优秀人才永远是创业公司哆少人最重要的事

天有多黑,路有多长我陪着你,直到功成名就或者一败涂地。

}

我是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程序员经过上一个公司失败的结局,深知现在的工作来之不易但是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工作,发现和上个公司的处境也差不多--公司基本不怎么忙属于创业型公司,公司的侧重点并不在软件软件只是辅助型工具。因此工作相对轻松正是这种轻松的工作氛围,让我觉得自己好潒是个闲人进公司快两个月了,只是让我做了一个小的功能(具体还不知道用上用不上)以至于整天到公司不是看看论坛就是发呆不知道自己干什么,问头他总是说让我先熟悉一下,有时看看他也是不忙所以我现在整天脑子里胡乱思索,总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老是呆茬同一个地方为什么天天挤着拥挤的公交按时上下班,到公司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为什么要为别人工作,究竟是为什么经常会畅想自己如果去创业会是什么样,还想了一些具体的项目(大都是开店或是把家乡的水果生意做起来)有时候想到一定境界再回到现实生活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其实自己还是非常喜欢编程的尤其是看着自己做的软件被用到现实生活中,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这种两点一線的生活方式我渐渐不喜欢,甚至讨厌由于长时间同一个姿势作业,身体出现一些小状况右手臂一握键盘就很疼,颈椎也是我不敢說是职业病,因为对于工作不到两年的我来说根本算不上但是身体的不是也严重影响到我的心情。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我还要过多久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鼓起勇气放弃现在的生活,去创业或者去做并不是程式化的工作,请为我祝福吧!

发这个帖子只是来吐槽一下现在嘚囧状或许我已迷失方向,又或许我还找到适合我的公司希望有心人指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公司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