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飓风的飓风和东太平洋的台风 他俩的整体走向都是由东向西吗?

【摘要】 台风可分为一般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所谓台风,一般指在西和印度洋部形成的强大风暴。那么,史上有记载的最强劲、最具破坏力的台风有哪些呢?下面笔者根据有关资料,不妨简单盘点一下。

核心提示:台风可分为一般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所谓台风,一般指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部形成的强大风暴。强台风则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41.5~50.9米/秒)的热带气旋。当强台风继续加强,就会转为超强台风,其风速大于51.0米/秒,风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故超强台风的风力和破坏力,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家知道,台风尼伯特是2016年第1号超强台风,从7月6日夜间生成并在极快时间登陆,先后给我国台湾、华东沿海地区及东部海区带来较大风雨的影响。那么,史上有记载的最强劲、最具破坏力的台风有哪些呢?下面笔者根据有关资料,不妨简单盘点一下。

1、2010年的“梅姬台风”

台风梅姬于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而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2、1959年“维拉台风”

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3、1961年的“南施台风”

南施台风是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风暴在9月7日形成,在9月17日消散,维持了10天。南施在日本本州登陆之前,影响了关岛和日本的琉球群岛,并为该区造成巨大损失。南施的一分钟最高平均风速为约345千米每小时(215英里每小时)或185节,可能成为全球有纪录以来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由于南施为日本带来严重破坏,故日本气象厅为它命名为第二室户台风(日语:第2室戸台风),是为气象厅8个命名台风其中之一。

4、1983年“佛利斯特台风”

1983年9月,超强台风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发展,这是有记录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热带气旋,气压以24小时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

这一热带风暴在当年9月28日袭击日本,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37千米,整个日本降雨量高达48.3厘米,毁坏46000间房屋。这场风暴总共造成伤亡21人,损坏程度为中等。

5、1959年的“萨拉台风”

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

整个韩国,泛滥的洪水与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无家可归;此外,洪灾还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数千座房屋无一完好。

6、1973年的“诺拉台风”

诺拉的风眼可达30℃,胜于任何热带气旋。当风速达298千米每小时,它就形成超强台风。1973年10月10日,诺拉在抵达中国东南地区时减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7、1979年的“泰培台风”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最猛烈的热带气旋,风暴直径为2220千米,几乎等于美国大陆的一半长度。

据测量,风暴中部气压为870毫巴,表层风速为每小时190英里,共造成日本与美国关岛86人死亡。泰培也属严密监控的热带气旋,美国空军曾进去执行过60次任务。泰培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继续,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

8、1991到1994年间的“约翰台风”

台风约翰,是持续最久、波及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厄尔尼诺现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间,威力最强时相当于5级飓风。

约翰活动期间,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席卷了13280千米,然后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区,共持续31天。因为同时活跃于东西太平洋两个地区,因此约翰既是飓风,也被称为台风。由于大部分时间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对岛造成的损害不大。

}

[导读]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不同地域称呼不同。

台风(飓风)在全世界的活动强度分布图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

台风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动主要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等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登陆陆地的热带气旋会带来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亡,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及地球自转的角动量由赤道地区带往较高纬度。

当热带气旋登陆或北移到较高纬度的海域时,因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高温高湿条件,会很快消亡。大量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赤道辐合带中,赤道辐合带的北侧是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的移动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 导,向偏西方向移动,这类热带气旋常会在我国东南沿海至越南沿海登陆。有时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当热带气旋移动到副热带高压西缘时,受那里的偏南或西南气流引导,热带气旋会转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动,登陆我国鲁辽沿海或朝鲜、日本,甚至在日本以东洋面上北上。

}

为什么“山竹”这么一个温柔的名字,台风却如此凶猛?

台风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命名的?

难道是因为长得像?你是否也一样,有被孩子问“疯”的时候。那一刻,心里刮起的台风不亚于山竹吧。

还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小编找了个比较有意思,适合孩子观看的漫画来解答这个问题,你也跟孩子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近日,全球风王“山竹”接连登陆菲律宾和中国,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过境之处造成严重损失。一般来说,当台风造成重大灾害时会被除名,“山竹”会被除名吗?

那么,台风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台风的名字,都是事先确定好的

并不是台风快来的时候,大家脑洞大开,随意给它们起个名字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高产地区,每年登录我国,就有6、7个之多

而多年以来,西太平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对出没在这里的台风叫法不一

同一个台风,往往就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

于是为了避免名称混乱,大家就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

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处的亚太地区14个成员国或地区提供

以便各国一起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并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这种命名方法

不过台风的名字也不会被永久使用,它们也会有退役的那一天

江湖上一致认为,一个优秀的台风,应该是不占假期,不占假期,不占假期!

环流影响,危害减弱,下雨交差

皆大欢喜,领导防风有功

市民没有损失,全家家里休息!

而一个不合格台风的下场

当一个台风对某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重大灾情

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申请

比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

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

截至2016年,台风家族累计开除了近30个不怎么优秀的台风

到这里,你终于可以回答孩子,为什么这次台风叫山竹,而不是榴莲了!

因为榴莲上次考试不及格!

在2006年底,榴莲台风在菲律宾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惨剧,成为菲律宾史上最严重的风灾之一,因此泰国政府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更名的要求。

从2013年开始,榴莲台风就成为了前任,取而代之的是山竹台风。

来源:长阳在线网 网络 责任编辑:林育辉


发送邮件至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太平洋飓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