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不回向也能获大益红印吗

本文基本脉络:1、净空法师先讲三轮体空

施者、受施者、所施物,这是三轮对以上三轮,不著相,这是体空2、福德,就是布施时三轮不空——三轮念念不忘——得世间有漏福报  功德,就是布施时三轮体空——三轮不落痕迹——了生死、出三界3、回向本质——扩大慈悲心开拓心量——福德、功德贡献众生——我只求心量广大、明心见性。4、个人总结:回向的直接目的是修炼三轮体空,终极目的是明心见性  做到三轮体空的回向,得到功德;做不到三轮体空的回向,得到福德;对福德、功德都不贪著,又是修炼三轮体空。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正循环。净空法师:(本文节选自《如何净化社会风气》学佛问答)  什么叫三轮呢?   譬如你修布施,有能施(我布施、我能施);一定有对方接受我布施的,他是接受,当中一定有布施的物品,这叫三轮。能施、受施、以及所施之物,这叫三轮。体空是这三桩事都不可以着相。我们做好事,绝对不着相,我做了多少好事,人家接受我的布施,我对他有恩惠,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那你这三轮就不空了。不空怎么样呢?不空就是世间有漏的福报,是属于福德边上事情,不是功德。如果你修布施都不着相了,布施完了之后乾乾淨淨,心里面痕迹落,给诸位说,那你修的是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可以证菩提果;福德不行,福德只是享受来世的福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只不过如此而已!所以三轮体空的意思要得。      回向是扩大自己的慈悲心。我们凡夫心量很小,起心动念都为自己,很少替别人想,更难替社会大众想。心量小是很的过失,所以你修行不能开悟、不能证果,最大的障碍,你心量太小了,这(心量小)是错误。佛告诉我们,我们本来的量很大,经论上常说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周是周遍,周遍恆河沙数的诸佛世界,那是我们的心量。现在们这个心量小得可怜,两个人都不能相容,夫妻都打架,还要闹离婚,你说你这个心量多小!      回向真正的目的是拓开心量。无论你修的是功德,无论修的是福德,果报我自己不享受,我将这个果报贡献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众生。贡献给法界,这个范围就更大了,真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回向实际,回向实际是自己希望求就是无上菩提、明心见性,实际就是心性,我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标,求明心见性。所有一切果报都希望能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回向的用意是拓开心量,恢复自己的真心本性,是这个意思。那么一般人回向达不到这个目的,他那个回向心量还是很小,做一点功德回向父母,回向我将来升官发财,还是搞自己,还是小心量,没有佛菩萨这样开阔的心胸。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瞭的。

       这前面说过,简单的讲,功德跟福德在事上讲是相同的,用心不一样,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如果三轮体空那就是功德,

三轮不空那就是福德。譬如你修布施,这是最简单的例子,修布施着相是福德,不着相是功德

敬告各位佛友、朋友,也许您人生有很多的苦恼及不顺心事,没关系告诉您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点击下面链接进入

施食常见疑问及心理顾虑,遇人阻挠怎么办?

有师兄问我,如何去病,众生可怜呀,教你们一个方法吧:施放面粥-去除一切重大疾病:

施食专辑里有更多施食的文章,给您增加信心

欢迎来访,本博客可在百度直接搜索文字  天祥菩提精舍

欢迎经常光临,更多善文分享:一点就到

}

034、印光大师:为什么要念观世音菩萨以救劫难?

035、印光大师:面对各种灾难,切记勤念南无观音菩萨

036、印光大师: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

037、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六种感应的行迹

038、印光大师:什么人方便于教人念佛?

039、印光大师:为什么说教人念佛功德无量?

040、印光大师: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

041、印光大师:怎样劝父母亲属念佛?

八、敦伦尽分 断绝爱欲

042、印光大师:念佛人如何尽孝?

043、印光大师:肉食奉养父母不但不为孝而实为扳亲堕落

044、印光大师:念佛人尽谊尽分的要求是什么?

045、印光大师:念佛最切要之妙法是什么?何为学佛人日用所当遵守

046、印光大师: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

047、印光大师:如何教育子女保养精神?

048、印光大师:破淫欲九想观

049、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唯净土法门最为第一

050、印光大师:净土法门为佛法之归宿亦世法之源本

051、印光大师:念佛一法于在家善信最为合机

052、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净土法门于在家人更为要紧?

053、印光大师:修净土须以事为修持之方

054、印光大师:修净业人应守什么样的家风?

十、戒杀吃素 诫食肉边菜 杀业最障碍往生(鸡蛋不能吃,牛奶不宜喝!)

055、印光大师:在家念佛人为什么要以五戒为根本?

056、印光大师:念佛戒杀吃素是天下治乱之本

057、印光大师:念佛吃素为护国息灾之根本

058、印光大师:杀业最障碍往生

059、【诫食肉边菜】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印光大师

060、印光大师:熟读《南浔放生池疏》就能戒杀吃素

061、印光大师:念佛人如何吃素?为什么切戒在家杀生?

062、印光大师:吃素之人可以吃鸡蛋吗?

063、印光大师:吃素之人可以喝牛奶吗?

064、印光大师:动物油及肉汤能食吗?

065、印光法师开示——衣丝绵者,以所杀蚕命,实非小可。至于服阿胶,更非所宜问者,此与吃肉有何分别?

066、印光大师:吃素人如何保养?

067、印光大师:有病及遇危险灾难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

068、印光大师:念佛人如何正确对待病苦?

069、印光大师:病重的时候如何发心,如何念佛?

070、印光大师:有病即作将往生想能与佛感应道交吗?

071、印光大师:极重罪人若能一念回光,志心念佛,也能带业往生吗?

072、印光大师:临终十念往生必须是净心

073、印光大师:有人害怕自己工夫浅薄,业力深厚不能往生,错在哪里?

074、印光大师:念得分明听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

075、印光大师:往生正因是什么?

076、印光大师开示往生正因(当生想了脱生死的一定要看看)

十三、有真信愿 决定往生

077、印光大师:有信愿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

078、印光大师:念佛未能心中清净,也能得往生吗?

079、印光大师:念佛没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

080、印光大师:念佛人以世间法为己任有何重要意义?

081、印光大师:修净业三福对往生有何重要意义?

082、印光大师:念佛人应如何以身示法?怎样才能令念佛不间断?

十五、出苦之苦 勿自诳诳人

083、印光大师:“我业重,恐怕不能往生”,这种想法对吗?

084、印光大师:修净土人必须屏除万缘才能念佛吗?

085、印光大师:如何正确认识念佛之辛苦?

086、印光大师:念佛人不要染上自诳诳人的坏习气

十六、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

087、印光大师:为什么无论业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088、印光大师:“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089、印光大师:念佛决定往生的条件是什么?

十七、推荐善书(家庭教育)

090、印光大师谈《太上感应篇》

091、印光大师:《安士全书》,为天下古今善书之冠。

092、印光法师的严厉斥示:近来女界直成妖精,其装饰更下劣于娼妓。

093、《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094、印光大师斥责吃肉喝酒的邪见

095、细论外道邪魔–印光大师文钞选

001、印光大师:此间发心念佛七宝池中就生一朵莲花

众生愿生西方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召感弥陀慈悲誓愿摄受心。两心相应,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慈悲誓愿摄受。故此间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倘精进不退,则其华渐见广大,待至其人临终,佛与圣众,即执此华,接引往生。宋荆王夫人,笃修净业,姬妾使侍,无不率行,有一姬妾,无疾化去,夫人夜梦亡妾,殷勤致谢。又引其西行,见一宝池,其量广大,中一大华,光明殊胜。妾曰,此夫人生处也,其中周围所有之华,皆蒙夫人教,及展转相教以发心者。夫人醒已,悲喜交集,未几,值诞生日,念佛立化。(《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219页汪含章夫人往生记)

002、印光大师:念佛应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还是阿弥陀佛四字?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却礼拜,其行便难十分恳切。久则涉于悠忽浮泛。

(文钞三编卷一第二四一页‘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半,或将止,则念四字。若始终不念南无,便为慢易。经中凡有称佛名处,无不皆有南无,何得自立章程。(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003、印光大师:哪些人是净土法门所摄之机?

上中下三根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

须知无量法门,皆须自力断惑证真,方出生死。求其摄生普遍,利济无方,上中下三根同修,初中后始本不二,不断烦惑,不历异生,即得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唯净土法门为然也。以故上根如文殊、普贤之俦,下根如五逆十恶之辈,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以其至简至易,至顿顿圆,故能如大地之普载万象,大海之普纳众流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五第1052页吴淞佛教居士林发隐序)

004、印光大师:一般念佛人有哪些通病?

“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方能得其真实利益。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方有笃行。行之极极,一心可得也。

末法众生,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全然不知。故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

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方有笃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然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燃,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不独净宗修观为然,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置之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悉皆不知,方能大彻大悟,非行起解绝乎?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非行起解绝乎?愚谓“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故致能所双忘,一心彻露。行若未极,虽能观念,则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全是知见分别,全是知解,何能得其真实利益。唯其用力及极,则能所情见消灭,本有真心发现。故古有死木头人,后来道风,辉映古今,其利益皆在极之一字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02页复范古农居士书一)

005、印光大师:初学念佛人不当求一心,老修念佛人当重视一心

印光大师:既然往生不必一心不乱,那可以一任随便吗?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

汝不察光意,遂谓一任随便。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使信愿真切,决不至泛泛然随便,而均不得往生也。理本无障,因汝以无理为理,而自生障碍,又复尤谁。(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印光祖师: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执之语,未免有大妨碍。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从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静固好。不能静,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且念佛一法,圆该一代一切法门。而静之一字,尚隔其外。岂可谓为净宗真善知识。祈二次再版,删去此四大要诀。庶初机不至受病,而通人无由见诮也。弘法利生,大非易事。稍有偏执,其弊丛生,不可不慎。(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玉峰法师偏执过甚。四大要诀,实为谬误。许多人皆以为要妙,亦系心粗所致。夫“不观想,不贪静境,不求一心,不参是谁,直下念去”,实为要务。但不可谓彼皆是邪耳。彼以求一心为邪,彼毕生用晨朝十念工夫,十念法中,有藉气束心,令心归一之说。彼自行之而自斥之,诚为一大憾事。以故光绝不一提彼者,恐人受彼偏执之病也。(文钞三编卷三·复郑慧洪居士书五)

006、印光大师:念佛欲得一心应该怎样行持?

发真实心,真为了生死。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50页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007、印光大师:随念随听之法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即随念随听之一法也。随念随听,比随息好。恐汝不善用,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

当念佛时,或声或默,均须摄耳谛听,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过。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即此随念随听之一法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818页净土法会课仪跋)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掐珠不过为防懈怠,掐之有碍,则不必掐。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光《文钞》随念随听之法,恐汝不善用,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59页复周寿超居士书)

008、印光大师:念佛只图快、图多有什么缺点?

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方可谓为真念佛人。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84页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19页复唐能诚居士书)

009、印光大师:记数念佛何论呼吸,何须想佛?

念佛记数,为妄心难制者设。此系随便念,何论呼之与吸。

念佛记数,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何定呼吸?汝系学炼丹运气之人,故稍见一二字相似于彼,即谓是彼之功夫。念佛记数,为妄心难制者设。能如是念,如是记,如是听,决定心渐调伏,此处谁令汝加一想佛二字乎?此系随便念,何论呼之与吸。呼吸若使之长久,则伤气受病,不可不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928页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二、都摄六根 念佛三昧

010、印光大师:念佛最妙的方法是什么?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36页复幻修大师书)

所言念佛妄想多,当一心念,摄耳谛听,字字句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心自归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听即都摄六根之法。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用之皆有益而无弊,凡一切人皆以谛听告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72页复拜竹居士书三)

011、印光大师:“都摄六根”的下手处是什么?

摄耳谛听,志心谛听,久久便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95页与张静江居士书)

念佛下手,最要莫过于听。听则心沉而一,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23页 复常逢春居士书七)

012、印光大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怎么做?

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23页复徐志一居士书

013、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

因为听之一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不比观想等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损。

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不比观想等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损。以故不可令不知教理、不明性体之人,修观想等法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478页复刘惠民居士书)

014、印光大师:为什么念佛时反觉妄想多多?

念佛知有妄,是念佛之好处。不念佛时,完全在妄想窠里,故不知也。知妄想多多,故精进念佛,方谓真念佛人。

又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不见有灰尘。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太阳光,则见光中之灰尘,飞上飞下,了无止息。而光未到处,仍然不见有灰尘。是知念佛时,觉得有妄想,还是念佛的好处。不念佛时,完全在妄想窠里,故不知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85页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念佛知有妄,是念佛之好处。若不念佛,汝何由知如是之多妄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78页 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015、印光大师:念佛时如何消灭妄念?

欲消灭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

欲消灭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21页复修净师书)

016、印光大师:如何对治念佛时杂念纷飞现象?

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唯恐即堕恶道,励志念佛。久则自可澄清。

持佛号时,杂念纷飞,此是多知多见,心无正念之现象。欲此种境象不现,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唯恐即堕恶道,励志念佛,了不起他种念头。久则自可澄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08页复丁普瀞居士书)

017、印光大师: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心清月现,各现浅深不同。唯佛方为究竟清现。

心清月现,何可死执以论。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清现也。若如法说,其余一切皆非清现,唯佛方是清现。莲池大师所说,便成错谬。不知自己完全未开正眼,故有此种盲论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现,乃观行之清现。声闻断见思,乃相似之清现。菩萨在内凡位,从初信至七信,亦与声闻同。八九十信破尘沙,证法空,何可云破法空乎。初住即破无明,证法身,此分证位之初位。至十信,十行,十回向,等觉(等觉,乃分证位之后位。分证位,凡佛所证者,皆证之,但未圆满究竟证耳。)四十一位,乃分证之清现。唯佛方为究竟清现。且即一位中,尚有无量无边浅深之不同。譬如外国人到中国,一到中国界上,即可云已到中国。而从兹尚有数千里之途程,方可到中国京都。在汝意既云到,即无所谓途程。既未得道,说清现便成错谬。且于仗佛力带业往生之事相违。其咎在汝好充通家,非莲池大师所说有不恰当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12页复温光熹居士书十)

018、印光大师: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什么境界?

是一心境界。此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前,不起心动念念,则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89页复马契西居士书五)

019、印光大师:什么是念佛三昧?

三昧即三摩地。亦云正定正受。谓一心念佛,不为外境所动。

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11页复杨炜章居士书)

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正受。谓一心念佛,不为外境所动,不为杂念所侵,故名正定正受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73页复拜竹居士书三)

020、印光大师:念佛没有一心之前不可求感通

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

接手书,知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刻期掩关,以祈遂此大愿。光阅之不胜欢喜。所谓最后训言,光何敢当,然可不尽我之愚诚以奉之乎?虽固知座下用此种络索不著,而朋友往还,贫富各尽其分,则智愚何独不然。但尽愚诚即已,不计人之用得著与否耳。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52页复弘一法师书)

021、印光大师:怎样才能摄心归一?为什么不可定求瑞相?

欲得摄心归一,需生死心切,恳切至诚,著实从心中念,切勿滑口读过。或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22页复朱德大居士书)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无知识人,每每小看。汝已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要入耳,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以心一起念,便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里之声,乃极明了事。早晚立一功课,或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赞佛偈,念佛或一千、八百、五百,随各人工夫立。若忙极,则用晨朝十念法念。除早晚功课外,行、住、坐、卧都要念。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以心若归一,自与心浮散时不同。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至诚恳切听,决不至起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最妙之法。(《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401页复吴希道居士书)

022、印光大师:念佛为什么不可著外境相?

念佛著外境相,易著魔境而不了知,则殆矣。切嘱切嘱。

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须志诚恳切,摄心而念,不可著外境相。否则心地不通,观道不熟,魔境现前,亦不了知,则殆矣。切嘱切嘱。(《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87页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023、印光大师:念佛如何防止著悲魔和欢喜魔?

念佛悲痛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常常如是,否则必著悲魔。凡有适意事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著欢喜魔。须至诚恳切念佛可防止。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著悲魔。凡有适意事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著欢喜魔。(《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26页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024、印光大师:念佛现黑影是怎么回事?

此影殆宿生有缘之孤魂。当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不负现影一番苦衷。

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缘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为伊于课诵回向后,又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则于彼有益,庶不负现影一番苦衷。(《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49页复杨佛典居士书)

025、印光大师:念佛人见到善恶境界时该如何对待?

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念佛人切勿欲得境界,以免成障碍也。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谓业消智朗,然有浅有深,不可即生满足想。摄心正念,善境或愈显,或即泯,切勿以为念。但使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即已。见善境,心地清凉,了无躁妄取著之心,亦不必定是入定。此是了知唯心所现,不是对境无心。……圣境若现,知属唯心,取著则非唯心矣。以初心一见圣境,多多不知唯心,故生取著。一生取著,则不是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著魔发狂。”……境现而勘,汝谓是分别。汝既能见境,勘又何碍。勘者非特起别种法,乃摄心于佛,不令起二念耳。由汝不识勘之事,意谓另有勘之一法,反成分别。念佛人并不是一笼统,无分晓。乃于一切境,如镜照相,相来即现,相去即无。汝所说者,通是未著魔而欲著魔之话,非防著魔之话。以汝躁妄心,急欲得此境,故反成障碍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93页复温光熹居士书三)

026、印光大师:念佛人见境界如何保持正念?

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之深恩耳。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彼著魔发狂,丧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欲兴此感想,则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强盗来,自己先将家中护兵,移之远方,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31页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027、印光大师:念佛发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著魔发狂,不可救药。良以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来报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遂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窍,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其一心念佛之利益,与躁妄心想见境界之祸害,《文钞》中皆屡言之。祈以此信抄而寄去,又须令其力依吾说,不以此境为是。即再发现,亦不生喜,亦不生惧,则其境自消。如贼入人家,认做自家人,亦受害。知是贼而妄恐怖,亦受害。若不喜不怖,概不理会,彼便无立脚处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29页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028、印光大师:念佛的秘诀是什么?

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竭诚尽敬,妙妙妙妙。知此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十余年前与吴璧华书末云:“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无选择者,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藏教)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28页复明性大师书)

029、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

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只要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尘劳即为解脱。

接手书,知治习之心,唯勤唯切,而消习之效,未得未见。其故何也,盖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将此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念,作口头活计,故无实效也。倘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如是则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岂必屏绝尘缘,方堪修道乎?盖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尘劳即为解脱。(《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31页复宁波某居士书)

030、印光大师:善导为何提倡专修?永明为何提倡圆修?

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乃弥陀化身,其所示专修,最吃紧。

卐莲净土诗小序,前两行发明遮表一心,亦属谬论。善导专修净业,可名表专一心。永明万善圆修,何名遮专一心?直是一错到底。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要之人未到大彻大悟地位,其立言决难无弊。譬如井蛙,只见一井量之青天而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34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031、印光大师:修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随己身分而立功课。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况往生咒,系净土法门之助行乎。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一门深入,万善圆修均可。若弃舍净土,于别种法门一门深入,并万善圆修,均不可。以仗自力,决难现生了脱故也。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修净业者,有专修、圆修种种不同。譬如顺水扬帆,则更为易到。亦如吃饭,但吃一饭,亦可充饥。兼具各蔬,亦非不可。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况往生咒,系净土法门之助行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22页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金刚等持诵,亦不必废。但以持经咒之功德,通用于回向往生,则六度万行,皆为往生助缘,是为圆修。(《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276页复慧海居士书五)

032、印光大师:念佛与阅经读论是什么关系?

念佛之人阅经读论,必先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否则会正助倒置,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

念佛之人,先要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后遍阅经论,皆足以为发明净土之义,与切修净土之行。若不知净土之所以然,则一经研穷经教,便以经教之义理为高深,以净土之义理为浅近,而正助倒置,或将净土置之脑后。则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念佛不昏即散,是以泛泛悠悠之心了事之现象。若能如堕水火、遇盗贼,以急求救援之心念,自无此种毛病。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58页复某居士书)

033、印光大师:正确阅经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令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犹能少种善根,倘全如老学究之读儒书,将见亵慢之罪,岳耸渊深。以善因而招恶果,即此一辈人也。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唯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之功德等。若诵者恭敬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著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横兴,无可如何耳!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此老语录,已入清藏。谭埽庵以名进士,皈依座下,为制道行碑,有一万余言。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75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034、印光大师:为什么要念观世音菩萨以救劫难?

观世音菩萨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纵令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力,往生西方,则是因宿业而殒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鉴此愚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2018页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卷八 净土法门与至诚行持

第一章 念佛修持,诚敬为本

035、印光大师:面对各种灾难,切记勤念南无观音菩萨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亦未尝无感应也。(文钞三编卷一?复蔡锡鼎居士书二)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现在大家通在患难中,当为一切人说解除患难之法,唯有改过迁善,敦笃(音顿堵,敦厚笃实)伦常,至诚恳切,称念观音名号,为唯一无二之妙法。无论水火、刀兵等危险,及怨业病,医不能疗者,倘肯依上所说,决定会逢凶化吉,在危而安,及怨业消灭,不药而愈矣。(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天灾、人祸,不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轻,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文钞三编?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祈遍令乡人同戒杀生,念观世音圣号,以期疫疠消灭。果能恳切志诚,决定有大效验。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人各志诚持诵,若或疫死,天地亦当易位,日月亦当倒行。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书十四)

念观音,不独邀净友念,当于村中及近村宣告,无论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各人家里,一路做事一路念。于行住坐卧中常念,决定可以不遭瘟疫。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汝邀净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办法。顶好吃净素,如其不能,亦须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当此凶险之时,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能救护。(文钞三编?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人之所致也。欲挽劫运,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与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不可。现今之世,常在患难中,唯有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可以倚靠,当常持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转移。又祈与诸眷属,及亲友、乡党,皆以是为倡导,则其利大矣。(增广文钞?复马舜卿居士书)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fá伐),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音渠,大路),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观音灵感录,观音慈林集,可以知其大略。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音是护,依靠),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文钞续编卷下?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27年)

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校(比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经中于救苦救难之事,绝少发挥。观音救苦救难之事,则大乘经中屡屡发挥。如法华经普门品,楞严经第二十五观音耳根圆通章,华严经善财参观音章(第二十八参),大悲经则专说大悲咒及观音救苦之事,悲华经说观音因地发愿救苦之事,其他经中说者甚多。因此因缘,世无不知观音救苦救难者。当此大劫,令上等人(乃上等智识)念佛则易。下等人(乃下等智识)以经中未曾说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观音也。(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


036、印光大师: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陀山者,乃菩萨应迹之处,欲令众生投诚有地,示迹此山。岂菩萨唯在普陀,不在他处乎?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此义甚深,当看印光《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根性,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如世病有千般,则药有万品。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正)复郦隐叟书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正)南五台观音示迹记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续)历朝观音像序

  ●吾人之心,与菩萨之心,同一体性。吾人由迷悖故,仗此心性,起惑造业,受诸苦恼。若知即此起贪瞋痴之心,即是菩萨圆证戒定慧之心。则起心动念,何一非菩萨显神通、说妙法乎?(三)复卓智立书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见《正编·石印普陀山志序》。)亦未尝无感应也。(三)复蔡锡鼎书

  ●良以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但众生在迷,不生信向。譬如虚空,以物障之,便成隔碍。若穿一小孔,即得一小孔之空。穿一大孔,即得一大孔之空。若完全撤去障碍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矣。是以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正)观世音感应颂重刻木板序

  ●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正)复邓伯诚书一

  编者敬按:华严会上,大士告善财云:“我住此大悲行门,普现一切众生之前。”然则吾人一言一动,何时何地而不在大士慈悲身中?特历劫昏迷,如生盲人,日对阳光而不自觉。猝遇危难,一切尘劳妄想,顿伏不起。唯求救之一念,如烈火迅发,如急流奔驰,不觉与大士立时相应。而巍巍神力,遂具足当前,受用无尽。以上云云,系许止净居士于《普门品》后,阐扬大士救苦之灵感,最为形容尽致者。特撷要附志于此,用增信向。

  ●沪战时,闸北房舍,多成灰烬。独余皈依弟子夏馨培之寓所,未曾波及。盖当战事剧烈时,彼全家同念观世音圣号。且最奇异者,战事起后第七日,渠一家人,始由十九路军救出。及战停归家,室中诸物,一无所失。非菩萨之佑护,何能如此?渠供职《新闻报》馆已数十年,夫妻均茹素,念佛甚虔。是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遇有灾难,一称圣号,定蒙救护也。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音处处去救,乃众生心中之观音救之耳。(三)息灾法会法语

  ●观音圣号,乃现今之大恃怙,当劝一切人念。若修净业者,念佛之外,兼念。未发心人,即令专念。以彼志在蒙大士覆被而消祸耳。待其信心已生,则便再以念佛为主,念观音为助。然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耳。(三)复周伯遒书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心甚切,与此方众生宿缘深故。不可见作此说,便谓佛之慈悲,不及观音。须知观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释迦佛在世时,亦尝令苦难众生念观音,况吾辈凡夫乎?(三)复宁德晋书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生西当以信愿为本,若遇危险念观音,有信愿,命终决定生西方。或只专一念弥陀,有苦厄,亦必解脱。(三)复如岑法师代友人问书

  ●救灾,当以尽人能念者,为有大益。若《摩利攴天咒》,所印虽多,亦难于大劫临头时用,宜取消。令人念观音圣号,虽三岁孩童也能念。且勿谓《攴天咒》之利益大,念观音之利益小。纵此咒即观音示现,亦当以念观音为事。汝信心虽好,不知一法普摄一切法之至理,及不知要紧之时,愈约愈妙。儒教亦云:“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汝若知此义,当以光言为至论。(三)复边慧通书〈印光大师文钞摘录〉

037、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六种感应的行迹

  观世音菩萨,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

(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

冥感冥应者,过去生中曾修竭诚礼念等行,今生虽未修习,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觉,祸灭福臻,业消障尽等。

冥感显应者,宿生曾种善根,今生得蒙加被。

显感冥应者,现生竭诚礼念,不见加被之迹,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

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显蒙加被,转祸为福等。

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获种种益也。

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略书梗概,以勖来哲。)

——《文钞》之《石印普陀山志序》

观世音菩萨感应众生的行迹的情形,有明显感明显应,暗冥感暗冥应,暗冥感明显应,明显感暗冥应,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明显应,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暗冥应的不同。

(明显感明显应的意思,就是现生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便承蒙观音菩萨加持保护,而得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以及业障消除完尽,获得福报增长、智慧明朗等等利益;

暗冥感暗冥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修行过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的行持,今生虽然没有修习,由于过去世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得以承蒙菩萨加持保护,不知不觉中,祸乱消除福报降临,以及获得业障消除等等利益;

暗冥感明显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种植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今生得以承蒙菩萨加持保护;

明显感暗冥应的意思,就是此生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虽然其人没感觉到菩萨加持保护的行迹,而冥冥之中,承蒙菩萨大慈悲神力,获得凶灾退避、吉庆照临、业障消除等等利益;

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明显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种植过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今生又能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而明显得到菩萨的加持保护,获得转变祸秧为福祉等等利益;

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暗冥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种植过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今生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虽未见明显的菩萨感应的行迹,而冥冥之中,承蒙菩萨慈悲神力加持,获得种种利益。

懂得了这个道理后,便知道功德不会白白地抛弃,果报不会无缘无故地获得,纵然毕生不见菩萨加持保护的行迹,也会努力修持,不至于心生埋怨,半途而废。总之,感应的道理,微妙而难以思议。在此略微例举大概,以此勉励修学佛法的后辈贤哲。)

038、印光大师:什么人方便于教人念佛?

吾常谓世间有二种人,最易劝人为善念佛。第一看相者。见好相,令极力修持,保全好相。见坏相,令极力修持,则相当变好。二是行医者。汝行医肯发心利人,实为便利。人当病苦临身,一闻有得安乐法,无不生信心者。大危险症,令彼念佛,并念观音,必可有效。即命尽当死,亦有效。

汝行医肯发心利人,实为便利。人当病苦临身,一闻有得安乐法,无不生信心者。大危险症,令彼念佛,并念观音,必可有效。即命尽当死,亦有效。乃转危为安,始命终也。吾常谓世间有二种人,最易劝人为善念佛。第一看相者。见好相,令极力修持,保全好相。见坏相,令极力修持,则相当变好。医生尚须人请,方好说。看相者,无论何人,一见面,都好说。惜看相者无真本事,只知求利,弄到一生,总是无所成就。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77页复唐瑞岩居士书二)

039、印光大师:为什么说教人念佛功德无量?

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通州王铁珊,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地土匪甚多,彼设计剿灭,所杀无算。前年得病,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鬼甚众,皆来逼恼,随即惊醒。如是三昼夜,一合眼即见此象。人已困极,奄奄一息。其夫人劝令念佛,随念数十声即睡著,因睡一大觉,而精神渐健,病遂痊愈,即长斋念佛。使此时无人以念佛告之,恐万不能至今日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76页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龙舒净土文》云:能劝一人修净土,以此善缘,消释罪恶可也,增崇福寿可也,庄严往生功德亦可也,追荐亡者亦可也。然必至诚发心,无不获其功果。况劝一人以上,至五人十人乎。又况使其受劝者,转以相劝,递相继续而不已乎。如是则西方之说,可遍天下,苦海众生,可尽生净土矣。劝人善道,名为法施。此净土法门,为法施之大者。遂超出轮回,非其他法施之比。故其福报不可穷尽。故大慈菩萨劝修西方偈云:“能劝二人修,比自己精进。劝至十余人,福德已无量。如劝百与千,名为真菩萨。又能过万数,即是阿弥陀。”观此则知西方之说者,岂可不广大其心,而使人人共知此道,以积无量福报乎?

040、印光大师: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

◎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三)节录大师自述

◎他人教人,多在玄妙处著力。光之教人,多在尽分上指挥。设不能尽分,纵将禅教一一穷源彻底,也只成一个三世佛怨而已。况尚无穷源彻底之事乎。(正)复马契西书十一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念佛一事,约现生得利益,必须要至诚恳切常念。若种善根,虽戏玩而念一句,亦于后世定有因此善根,而发起修持者。故古人大建塔庙,欲一切人见之而种善根。此一句佛,在八识田中,永久不灭。是知肯念佛固好。不肯念,为彼说,彼听得佛号,亦种善根。听久则亦有大功德。(三)复张朝觉书

041、印光大师:怎样劝父母亲属念佛?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故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一则可悦亲心;二则一人念,未生信心之人,便觉无有兴趣,由多人念,则便觉有兴。劝时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

自己改恶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亲故并有缘之人,亦当以此教之。其反对之人,当作怜悯想,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唯与世法有碍,亦不与佛法相合。素位而行,方为得之。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故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舍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劝人念佛之功,净土书中说者甚多,恐费笔墨,故不详书。(《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88页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汝且莫心高,欲作大通家居士。但一心念佛,并在家于夜间,劝令母与眷属同念。汝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何不念吾亲已老,敢不多方劝诱,令其同我念佛,并诸眷属皆令念佛。一则可悦亲心;二则一人念,未生信心之人,便觉无有兴趣,由多人念,则便觉有兴。暇时将《净业指南》,及光《文钞》之合于初机者,详细为令母及各眷说之。倘能生信心以生西方,则其孝为何如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92页复蔡契诚居士书四)

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62页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八、敦伦尽分 断绝爱欲

042、印光大师:念佛人如何尽孝?

念佛人尽孝莫过于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父母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

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56页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出世间之孝,其迹亦同世间服劳奉养,以迄立身扬名。而其本则以如来大法,令亲熏修。亲在,则委曲劝谕,冀其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吃素则不造杀业,兼灭宿殃。念佛则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果能深信切愿,求生西方,必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托质九莲也。从兹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娑婆之众苦,常享极乐之诸乐。亲没,则代亲笃修净业,至诚为亲回向。心果真切,亲自蒙益。若未往生,可即往生,若已往生,高增莲品。既能如是发心,则与四宏誓愿相应,菩提觉道相契,岂独亲得蒙益,而己之功德善根,莲台品第,当更高超殊胜矣。而况以身说法,普令同伦发起孝思乎?此其孝方为究竟实义。非若世间只期有益于色身及现世,竟遗弃其心性与未来而不论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168页循陔小筑发隐记)

043、印光大师:肉食奉养父母不但不为孝而实为扳亲堕落

劝父母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之为究竟有益之孝。世间习俗为亲谋者,属皮毛上事,尚有加亲之罪。如以肉食奉养为孝,实为扳亲堕落。

汝书与四十元,俱收到。汝之为母之诚,可谓至诚无加。然当以此诚,劝母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之为究竟有益之孝。世间习俗为亲谋者,属皮毛上事,尚有加亲之罪(如以肉食奉养为孝),扳亲堕落(如临终预为揩身换衣。闲谈安慰及哭泣,并丧祭用酒肉、及待客等)。此种整理,在俗人不知,固不足责。若佛弟子,犹狃于习俗,则是借此以博孝亲之名,实则破坏亲之出苦之路,成就亲之堕落之方。其为孝也,与罗刹女之爱,无有少异(罗刹女攫人将食之,曰我爱汝,故食汝。世间此种孝子,则万有九千九百多。或有一二不如此者同,亦未可知)。今为汝寄《饬终津梁》并《丧祭须知》。另寄书三包,以答汝五元之敬。阅之,自不至以孝累亲堕落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47页复李德明居士书一)

044、印光大师:念佛人尽谊尽分的要求是什么?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然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随分随力执持佛号,决志求生。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之念)。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2页一涵遍复)

然人生世间,不可无所作为。但自尽谊尽分,决不于谊分之外,有所觊觎。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随分随力执持佛号,决志求生。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顺水扬帆,更加橹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32页复宁波某居士书)

045、印光大师:念佛最切要之妙法是什么?何为学佛人日用所当遵守

如子忆母,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一切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学佛人日用所当遵守之洪猷。自行如是,化他亦然。倘舍此而欲越分立功,纵有小益,必伏大祸。且勿谓为老僧迂谈,则幸甚幸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77页致崔德振居士书)

046、印光大师: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印光大师》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印光大师

047、印光大师:如何教育子女保养精神?

如何教育子女保养精神?【印光大师力荐】

父母疼爱儿女,自小在各方面都严加管教,可是对色欲不谨会伤身害命的重要事情,大多数父母却不能明确地进行教育。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或者是因为认为孩子在没有结婚之前,年纪还小,这方面还没有开窍,不可以明说;等到儿子娶妻后,又认为他已是大人了,再说又碍媳妇的情面,不方便详说。

殊不知子女年纪轻,社会经历不深,对那些从古至今由于贪淫好色而招祸死亡的报应事实,还没有亲眼目睹,广泛听闻,因而还不大相信。再加上又不去详细认真阅读远离色欲、戒除邪淫的善书,加上世俗的邪说和恶友的胡说,于是就认定性生活是快乐的事情,因此恣行淫欲,导致伤身毙命。由于不教子女而绝了后嗣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实在是可悲、可惜,使人落泪呀!

当父母的人应在子弟十四五岁时暗中留心观察,了解他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子女开始进入性发育期,就要在其换洗衣裤的时候,仔细检查,是否有遗精等污迹。若发现有这种情况,马上援引古代圣贤的训诫,对他明讲,详细告诉他好色必死的道理,引证因好色而导致惨死之人的事例,使子女知道利害,这样就能保养精神了。若是已经娶妻,尤其应当不怕烦琐,婉转开导教育,父亲劝勉儿子,婆母劝勉媳妇,并且尽快将远离色欲、节制性欲、戒除邪淫的各种善书,给媳妇讲解,使其媳私下规劝丈夫。万万不可因为懒惰、怕麻烦、碍于情面等,而造成终生的痛悔啊!

(辑自《寿康宝鉴》白话版·印光大师荐)弘化社编辑

048、印光大师:破淫欲九想观

九想观(此观修成时,方才醒悟人身后的无量凄惨,是为断绝爱欲的方便法门。)

人想死亡日,浴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祥。究竟百年后,同入火葬场。菩萨九观想,苦海大津梁。

静观刚死的人,挺直仰卧,寒气彻骨,一无所知。应当想到我这贪财恋色之身,将来死时必然也是这般模样。

静观尚未入殓的尸体,一至七日,黑气腾溢,转成青紫色,很是可怕。应当想到我这如花美貌之身,将来死后必然也是这般模样。

静观死去的人,开始腐烂时,肉腐成脓,势将溃流,肠胃糜烂。应当想到我这风流俊雅之身将来必然也是这样的情景。

静观腐烂的尸体,停放的时间一长,但见黄水流出,臭不可闻。应当想到自己现在虽是香洁之身,将来必然也是这样的。

静观停放时间久,已经腐烂的尸体,遍体生虫,到处钻啃,骨节之内,就像蜂窝一样。应当想到我这夫妻和美之身,将来也必然是这样的。

静观腐烂的尸首,皮肉被虫钻咬已尽,只剩筋连着骨,如像绳索捆柴,得以不散。应当想到我这偷香窃玉的邪淫之身,将来必然也是这样。

静观死尸,筋已烂坏,骨头散乱,不在一处。应当想到我这崇高富贵的身体,将来必然也是这样。

静观死尸,被烈火所烧,焦缩在地,或熟或生,不堪入目。应道想到我这文章盖世之身,将来或许也是这样。

静观枯骨荒草丛中的破坟弃骨,日晒雨淋,其色转白,或复黄朽,人兽践踏。应当想到我年华易逝、老迈将至之身,将来必然也是这样。

-------节选自印光大师编订《寿康宝鉴》

049、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唯净土法门最为第一

净土法门。若凡若圣,或智或愚,同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临欲命终,随佛往生,亦登不退,故最为第一。如来之恩,广大周至。虽天地父母,莫能喻其万一也。

净土法门,乃如来普度众生之特别法门也。如来愍念众生,示成正觉。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大根则令其悟一心之具造,断惑证真,以直趣菩提。小器则令其明三世之因果,趋吉避凶,为入道方便。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皆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可出离分段生死。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道不胜习,业能缚心。譬如坯器未烧,经雨则化。虽有前功,了无所益。以是之故,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俾若凡若圣,或智或愚,同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则以已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必蒙摄受。迨至临欲命终,即得随佛往生也。既往生已,则已断惑者,速证无生。具业缚者,亦登不退。从兹亲炙弥陀,参随海众。熏陶化育,染如来之妙香。障尽智圆,复本具之佛性。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如来之恩,广大周至。虽天地父母,莫能喻其万一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五第957页西方公据重刻序)

050、印光大师:净土法门为佛法之归宿亦世法之源本

世法八德、八事离此则不能究竟圆满。断惑证真,超凡入圣离此则不能直下亲得。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为佛法之归宿,亦世法之源本。约俗谛论,举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八事,离此则不能究竟圆满。约真谛论,举凡断惑证真,超凡入圣之妙道,一尘不立万德圆具之真心,离此则不能直下亲得。(《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838页皋东佛学莲社缘起)

051、印光大师:念佛一法于在家善信最为合机

善人修净业正因,基址巩固,故念佛能得真实利益。又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

念佛一法,乃佛法中之总持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语其浅,则妇孺均能修持。语其深,则圣哲莫能了解。而且于在家善信,最为合机。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来称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故凡念佛之人,必须于家庭伦常中,各尽其分。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者是也。又须惩忿窒欲,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修善去恶,尤须在起心动念处,认真省察,笃实扩充而克除之。战兢惕厉,毋或怠忽,是为善人。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之真实利益。如基址巩固,万丈高楼,自可随意建造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975页涵江三江口仙庆寺净业社缘起)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声。非此时处不可念也。睡出声念,不但不恭敬,又且伤气,久则成病。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所谓念兹在兹,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52页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052、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净土法门于在家人更为要紧?

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老实头颛蒙念佛,念到业尽情空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如来藏妙真如性,悉皆觌体全彰。待至临终,定登上品。其或根机陋劣,未能业尽情空。然以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之诚,性能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即得带业往生。净土之妙,妙在于此。(《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615页净土篇序)

053、印光大师:修净土须以事为修持之方

若理事未能大明,一闻理持,便觉此义深妙,兼合自己懒惰懈怠、畏于劳烦持念之情,遂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只成空谈矣。愿以圆人全事即理,为一切人劝,则利益大矣。

又今人多尚空谈,不务实践。劝修净业,当理事并进,而尤须以事为修持之方。何也,以明理之人,全事即理。终日事持,即终日理持。若理事未能大明,一闻理持,便觉此义深妙,兼合自己懒惰懈怠、畏于劳烦持念之情,遂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只成空谈矣。愿阁下以圆人全事即理,为一切人劝,则利益大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04页复范古农居士书一)

054、印光大师:修净业人应守什么样的家风?

学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如是信,如是行,则利益大矣。

但修净业人,著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为有实益。若肯守此平淡朴实家风,则极乐之生,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亦可预断矣。祈切实令社友如是信,如是行,则利益大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22页复江易园居士书一)

云栖大师立法教人,皆从平实处著手。依之修持,千稳万当。断不至得少为足,著魔发狂。(《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54页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不然,恐为所误,自贻伊戚,盖以其知见多而不一也。反不如一般愚夫愚妇之念佛,正心诚意,而受益甚众。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俗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不惧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631页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十、戒杀吃素 诫食肉边菜 杀业最障碍往生

055、印光大师:在家念佛人为什么要以五戒为根本?

戒为佛法基址。在家念佛人如能以持五戒为根本,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迨至临终,感应道交,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佛法法门无量,无一不以戒为基址、净土为归宿者。汝二人既欲皈依三宝,当须认真持佛净戒。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但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层罪过。酒戒乃名遮戒,以佛遮止,不许人喝。未受戒者喝,无罪过。若喝而妄为,则在所为之事上论罪。故虽未受戒,亦不宜喝。若受戒者喝,则止得犯戒之罪耳。然既发心皈依三宝,固当五戒全持。佛大慈悲,虽有一二三四随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势不能持之事,不可以此自宽。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儿不能持杀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49页复王(雨、雪)夕居士书)

056、印光大师:念佛戒杀吃素是天下治乱之本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故念佛行人,当以戒杀吃素,以此功德,作往生助行。

恶业之中,唯杀最多,唯杀最惨。欲得世道太平,人民安乐,必须大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方为根本解决之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72页复沈授人居士书)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非细故也。其有自爱其身,兼爱普天人民,欲令长寿安乐,不罹意外灾祸者,当以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278页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天。然天地既为人生种种谷、种种菜、种种果,养人之物,亦良多矣。而以口腹之故,取水陆空行诸物,杀而食之,以图一时之悦口,绝不计及彼等与吾,同禀灵明之性,同赋血肉之躯,同知疼痛苦乐,同知贪生怕死,但以力弗能敌,被我杀而食之,能不怀怨结恨,以图报于未来世乎?试一思之,能不惴惴。忍以一时悦口之故,于未来世,受彼杀戮乎哉?愿云禅师云:“千百年来碗里羮,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详味斯言,可以悟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274页味精能挽劫运说)

057、印光大师:念佛吃素为护国息灾之根本

凡学佛之人,有一必须注意之事,即切戒食荤,因食荤能增杀机。人与一切动物同生天地之间,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恶业因缘,致形体大相殊异。若今世你吃它,来世它又吃你,冤冤相报,世世相杀,无有已时。果能人人茹素,即可培养慈悲心,而免杀机。否则纵能念佛,而仍图口腹之乐,大食荤腥,能得学佛之利益几何哉?

人与一切动物同属含灵,何忍杀其性命以充自己口腹?己身微受刀伤,即感痛苦,一念及此,心胆凄裂,何忍杀生而食?况杀生食肉之人,积渐感染,易起杀机,今世之刀兵灾劫,皆由此而来。古语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诚不诬也。但世间许多人,虽明佛法道理,而仍视戒杀茹素为难事。民国十年,余往南京访友,友人请魏梅荪来见。魏以信佛念佛,但尚未能吃素。余嘱其熟读文钞中,南浔极乐寺修放生池疏数十遍,当即能吃素。因文中先说生佛心性不二,次说历劫互为父母兄弟、夫妻眷属,互生互杀,互为冤家对头,次引梵网、楞严、楞伽经文为证。熟读深思,不但不忍食,亦不敢食也。后知魏居士未过二月,即不再食肉矣。又上海黄涵之居士,其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为学佛要事。黄涵之函问劝信之法,余令其在佛前,朝夕代母忏悔业障。因母子天性相关,果能至诚,必得感应。涵之依之而行,月余其母即能吃长素。时年八十一,日课佛号二万声,至九十三岁方逝世。故我望一切大众,能从今日起,注意戒杀茹素,并劝自己之父母、子女及亲友,共同茹素,此亦是护国息灾之根本方法。

除戒杀茹素外,亦应护惜物命,买物放生。盖放生之意义,是使大家发心护生,自己放生,当然不再杀生。即使自己不放生,见到他人放生,也不忍再杀生。若人人能护惜生命,不加残害,则物尚不忍杀,何况杀人?自然杀劫可消,而国运可转矣!但世人有一面出资放生,一面仍照常杀生食肉者,如此虽有放生之功德,恐难敌杀生之罪过。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种肉均有毒,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人食之,虽不即时丧命,但积之既久,则必发而为疮为病。年轻女人,大生气后喂孩子奶,其孩每病,盖因生气母奶成毒汁故。人之生气,非致命之痛,毒尚如此,何况猪羊鸡鸭鱼虾等要命之痛,其肉之毒可想而知。人食之,无异服毒,非但增杀业,招罪报于将来,现生亦多病短命,诚甚可怜又可惜也。

或谓猪羊鱼虾之类,本天生以资养人,食之又何罪?妄说此者,皆是不明三世之因果。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杀而食之,即杀我父母。’若亲尝被杀之苦,即望救不暇,何能置辩?劝戒录类编载:‘福建蒲城令赵君,久戒杀生,其妻则酷好食肉。其妻生辰之先,买许多生物,欲杀以宴客。赵曰:“汝欲祝寿,令彼就死,于心安乎?”其妻曰:“此皆迂词,若依佛法,男女不同宿生子,不杀物命,数十年后,岂不举世皆畜生乎?”赵知无法可劝,听之。是夜,其妻忽梦入厨房,见杀猪,则己身即变成猪。杀死后还知痛,拔毛破腹,抽肠裂肢,更痛不可忍。及杀鸡鸭等,亦皆见己身变成所杀之物。痛极而醒,心跳肉颤,尽放所买之生物,从此发心吃长素。’此人宿世有大善根,故能感佛慈悲加被,令彼亲受其苦,以止恶业。否则将生生世世供人宰食,以偿宿债。世之杀生食肉者,苟能作设身处地想,则不难立地回头。若言天生猪羊等物本以养人,则试问:‘天之生人,亦所以养虎狼蚊蚤等物乎?’

又有一类人,说我之食牛羊鸡鸭等肉,为欲度脱彼等也。此说不但显教无,密宗亦无之。邪说误人,自取罪过,极无廉耻之辈,乃敢作是说耳。夫彼既能以杀食度众,则最尊者父母,最爱者妻子,何不先杀其父母妻子以食而度之乎?须知世之沉潜不露者,一旦显示神通,每即去世示寂,以免增添烦恼。南梁时}

论印光大师评会集本(上)

——谨以此文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

戒幢佛学研究所  宗舜

内容提要:对净土经典“会集本”问题的关注,已成为近年净土宗研究的一个焦点。作为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印光大师,对“会集本”一直立场鲜明,只到生西前数月,他还谈到了这一问题。本文从分析印光大师对“会集本”的三段开示入手,通过对王日休(龙舒)和魏源(承贯)两种《无量寿经》“会集本”的会集理由、会集质量等的解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说明:一,印光大师具有普适性的五点反对会集本的理由,即:(一)古代译经极为慎重,(二)会集佛经极难无误,(三)会集导致妄改佛经,(四)古德不流通会集本,(五)会集本授辟佛者柄。二,会集佛经源自慧业文人的增上慢;三,个人的修行境界不能代表具足正见。文章还根据四库全书本《于湖集》考订出了王龙舒的生年及世寿,解决了净土宗研究中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会集佛经,从宋代直至民国,有着近八百年的历史。但是,从《无量寿经》会集本问世以来,推重和反对的斗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在明代,反对会集本最力的是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在近代,则是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反对会集本的言论,收录在《印光法师文钞》的“正编”和“三编”之中,共有三处。

其一:《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书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亦名《十六观经》,此名净土三经,加《普贤行愿品》,名净土四经。仿单中有《净土四经》一本,其《无量寿经》,系魏承贯删削,又依余经增益。理虽有益,事实大错,不可依从。”[1]

其二:《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书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译经论,皆非聊尔从事。故译场之中,有主译者,译语者,证义者,润文者,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王龙舒《大弥陀经》,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云栖以犹有不恰当处,故此后渐就湮没。魏承贯之学识,不及龙舒,其自任过于龙舒。因人之迹以施功,故易为力,岂承贯超越龙舒之上耶。莲池尚不流通王本,吾侪何敢流通魏本,以启人妄改佛经之端。及辟佛之流,谓佛经皆后人编造,初非真实从佛国译来者。然此经此论,若真修上士观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观之,则未得其益,先受其损。以徒效其改经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专精之行耳。观机设教,对证发药。教不契机,与药不对证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乎。”[2]

其三:《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无量寿经》中,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此是错误根本。故以下辈作下三品,其错大矣。 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中辈则有发菩提心,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三辈,通有发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谓下辈罪业深重,何能发菩提心。不思下辈绝无一语云造业事,乃系善人,只可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将下辈作下品,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在彼意谓,佛定将一切众生摄尽,而不知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彼既以善人为恶人,故云不发菩提心。死执下辈即是下品,故将善人认做恶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临终苦极,一闻佛名,其归命投诚,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奋感激,比临刑望赦之心,深千万倍。虽未言及发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与诚,实具足菩提心矣。惜王氏不按本经文义,而据《观经》,硬诬蔑善人为恶人,竟以恶人为判断。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王氏之误,莲池大师指出,尚未说其何以如此。今为说其所以,由于死执三辈即九品也。书此一以见会集之难,一以杜后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胆大心粗,不足为训。(廿九年八月廿日)”[3]

对于印光大师明确反对会集本的观点,有人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4]有人则作出了一厢情愿的解读。[5]问题的焦点在于,印光大师对于会集本的批评,究竟是仅仅针对王龙舒和魏承贯的会集本,还是针对一切的会集本?印光大师对于会集本的意见,具不具有普适性?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需要弄清印光大师上面三段话的真实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印光大师的原意,我们不妨采取笺释的方式,详细提供背景材料,对印光大师观点的主要部分进行分析。综而论之,印光大师的观点,核心即是翻译和会集的对立问题。

“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译经论,皆非聊尔从事。故译场之中,有主译者,译语者,证义者,润文者,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

在我国古代翻译佛经,大多由朝廷设置译经院以完成译事。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故现存经中,很少有未题为“奉诏译”的。译经院等翻译佛经的处所称为译场。在译场中,职位一般设有九位,各各分掌特殊的任务,组织非常完备。以《佛祖统纪》所载为例,九种职位如下[6]:

1、译主:坐于正面宣述梵文,由通达显密二教者担任。为宣读经典原本,并讲解其意义者。这是译场的核心人物。

2、证义:坐在译主左侧,评量(审查)梵文,或判断译文正确与否,证已译出之文所诠之义。这是审查经典内容,判定其意义有无错误的工作,此职通常由多数人担任。

3、证文:也称证梵本。坐在译主右侧,审查译主所读梵文之正误。这是审核所翻译的语句是否契合梵文原语意义的工作,只有精通梵汉两语者方能胜任。

4、书字梵学僧:为听受梵文而将梵音如实写成汉字者。

5、笔受︰将梵音翻译成汉文者。笔受者要求能精通华梵,学综空有。

6、缀文:连缀文字以成句。这是将梵语意义写成汉文者,人员多时有好几名。

7、参译:对照梵文与汉文之正误者,称为参译,或称证梵语。

8、刊定:削删冗长之文以定句义。

9、润文:坐于南面,为润饰译文者。因为翻译如果仅能正确传达真意,还不能称为完美。只有译文典雅庄丽,才能令读者欢喜受持。所以任此职者,必须擅长修辞属文。人数不定。

另外,有的译场还有“度语”,也称“传语”。因为有时译主不懂华言,即由度语者将其讲述的外国语意义译成汉语。如唐代般若译《四十华严》时,由洛阳的广济担任译语。但译主若为华人,或外国人而精通汉语者,则一般不用“度语”。如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皆未用度语。除直接参与译经的人员以外,朝廷往往还派有“监护大使”,监护大使在翻译成后,担任监阅的职务,常由朝廷高官担任。这时其实已经不需要译文巧拙的审查,仅仅是一种荣誉监督。当某经典译成后,译主如果认为已经完善妥当,即交给监护大使,由监护大使上呈于朝廷,以供皇帝阅览。有的皇帝,也赐以御制的序文。如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后,唐太宗曾赐以《大唐三藏圣教序》。每本经论的翻译,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某个人能够胜任的。据记载,义净译场用“二十余人次文润色”,[7]翻译《婆沙论》时,有“三百人考正文义”。[8]所以印光大师说,“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

而且,从译经的规则来看,古代也有很严格的规定。翻译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鸠摩罗什曾论佛经的翻译说:“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9]这实在是翻译巨擘的甘苦之言。所以古代译经的大德,在译经的过程中,确定了译经的一些规则。如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10]玄奘的“五种不翻”[11]等等。彦琮提出的“八备”,更是对从事翻译者具体的资格要求:

“一圣才亡,法门即减;千年已远,人心转伪。既乏泻水之闻,复寡悬河之说,欲求冥会,讵可得乎?且儒学古文,变犹纰缪,世人今语,传尚参差。况凡圣殊伦,东西隔域,难之又难,论莫能尽!必殷勤于三覆,靡造次于一言。岁校则利有余,日计则功不足。开大明而布范,烛长夜而成务。宣译之业,未可加也。经不容易,理藉名贤。常思品藻,终惭水镜。兼而取之,所备者八: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德五也;耽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炫,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德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八者备矣,方是得人。三业必长,其风靡绝。若复精搜十步,应见香草;微收一用,时遇良材。虽往者而难俦,庶来者而能继。法桥未断,夫复何言。”[12]

这“八备”是指:一要爱法益人,不惧费时长久。二要戒行清净,不为人讥嫌厌恶。三要精通三藏,不畏翻译之难。四要通达世学,译笔文词优美。五要能容不同意见,不偏执自己观点。六要潜心佛学,淡薄名利,不炫耀学识。七要精通梵文,熟悉翻译。八要通达汉语的文字训诂之学。所以,印光大师对于翻译之事看得极其慎重,以致在“复王子立居士书一”中,对于王子立以为只要懂得外文,就可以译经的观点,予以痛斥:

“人贵自知,不可妄说过分大话。观汝之疑议,看得译经绝无其难,只要识得外国文,就好做译人。译人若教他译经,还是同不懂外国话的一样。你要据梵本,梵本不是铁铸的。须有能分别梵本文义或的确、或传久讹谬之智眼,方可译经。然非一人所能。以故译经场中,许多通家。有译文者,有证义者。其预译场之人,均非全不通佛法之人。汝完全认做为外国人译话,正如读书人识字,圣人深奥之文,了不知其是何意义。此种妄话,切勿再说。再说虽令无知识者误佩服,难免有正见者深痛惜。光一向不以为悦人耳目而误人。若不以光言为非,则守分修持。否则不妨各行各道,他日陌路相逢,交臂而去,不须问你是何人,我是谁。”[13] 

“人贵自知,不可妄说过分大话。” “此种妄话,切勿再说。”“若不以光言为非,则守分修持,否则不妨各行各道。”这些极为严肃的语句,在整个《文钞》中是不多见的。甚至说到“他日陌路相逢,交臂而去,不须问你是何人,我是谁”这样要绝交的话,更是发人深思。

印光大师如此痛斥王子立,还有一层深意在里面,即对古代译经大德及其译作的肯定。比如,赞同会集本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无量寿经》曹魏原译本不好。但是,不好在哪里?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王龙舒和魏承贯的会集理由,下面要谈到,这里不分析。黄子超也只是说:“此五本中,互有详略。初心学者,遍读为难。”[14]好象会集本是专为接引初发心学净土者的。梅光羲说得比较具体:“虽曹魏康僧铠师所译,号为详瞻,而汉吴唐宋四本中义旨亦有康本所无者。如四十八愿中最重要者,厥为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两愿,而汉吴本有之,曹魏本所无。”[15]这个理由实在勉强得很。四十八愿中最重要的怎么会是“莲花化生”和“国无妇女”?古往今来,大家公认的根本大愿即是第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就算按黄念祖极为推重的日本净土真宗的说法,“王本愿”乃是第十八愿,怎么排也轮不到“莲花化生”和“国无妇女”。而且,魏译本虽然没有这两愿,却明明白白有“转女成男”愿,其第三十五愿说:“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16]连女人都不“复”了,极乐世界的妇女从哪里来?没有妇女,不化生又该如何生?至于各本的差异,根源在所据底本(梵本)不同。而底本之所以不同,根源在于释尊多次宣讲。既然要会集,就一定要在不同的文字和义理间有取舍。那么,又根据什么判定当取此而舍彼呢?进而言之,取,当然是肯定它可取。而舍,当然是肯定它不可取。但是,这不可取的却偏偏有着原来的梵本作为翻译依据,现在认定它不可取,是不是可以证明不可取的部分梵本不可信呢?再进而言之,如果梵本乃是据佛的说法记载而成,那么,现在有取有舍,是不是说佛的某次说法可取,某次说法不可取呢?仅从这一点来看,主张会集者就已经陷入一个怪圈之中去了! 

印光大师不仅主张尊重原译,也非常担心会集佛经会带来的“开妄改经之端”和“授辟佛者以柄”这两大问题。这是不是杞人忧天?事实证明,只要是会集,都不能避免对佛经“妄改”。对此,我们将在讨论王龙舒和魏承贯的两种会集本时提出证据来加以说明。

“王龙舒《大弥陀经》,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云栖以犹有不恰当处,故此后渐就湮没。魏承贯之学识,不及龙舒,其自任过于龙舒。因人之迹以施功,故易为力,岂承贯超越龙舒之上耶。”

这段话,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一是王龙舒,一是魏承贯。我们不妨分别论述。

其一:王龙舒及其会集本

王龙舒(1102~1173),本名王日休,字虚中,南宋龙舒(安徽舒城)人,故号龙舒居士[17]。宋高宗时任国学进士,曾为儒家六经作“训传”数十万言。后弃儒业,“谓是皆业习,非究竟之法。”其后布衣蔬食,专事念佛,日课千拜,至夜分乃寝。着有《净土文》十卷(也称《龙舒净土文》),“简易明白,览者无不信服。”乾道九年(1173),“一夕厉声念佛,久之,忽曰:‘佛来接我也。’屹然立化。”世寿七十二。[18]

(二)王龙舒的会集理由

王龙舒从绍兴三十年(1160)起,会集[19]《大阿弥陀经》,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秋完成,历时三年[20]。会集的原因,据其《大阿弥陀经序》称:

“大藏经中,有十余经,言阿弥陀佛济度众生。其间四经本为一种,译者不同,故有四名。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乃后汉月支三藏支娄加谶译;二曰《无量寿经》,乃曹魏康僧铠译;三曰《阿弥陀过度人道经》,乃吴月支支谦译;四曰《无量寿庄严经》,乃本朝西天三藏法贤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若不观省者。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予深惜之,故熟读而精考,叙为一经,盖欲复其本也。”[21]

这一大段话,其实要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出入问题,即认为各本内容大略虽同,但颇有差互不齐之处。二是译文水平问题,即认为古代译师文笔过拙,不是文词繁复,使人不喜欢读,就是过于简略,丧失原意。总而言之,即是认为现有的各译都不行,要通过自己的会集来“复其本”。会集的方法,据其自称是:

“其校正之法,若言一事,抂此本为安,彼本为杌陧,则取其安者;或此本为要,彼本为泛滥,则取其要者;或此本为近,彼本为迂,则取其近者;或彼本有之,而此本阙,则取其所有;或彼本彰明,而此本隐晦,则取其明者。大概乃取其所优,去其所劣。又有其文碎杂而失统,错乱而不伦者,则用其意,以修其辞,删其重以畅其义。其或可疑者,则阙焉而不敢取。若此之类,皆欲订正圣言,发明本旨,使不惑于四种之异,而知其指归也。又各从其事类,析为五十六分,欲观者易见,而喜于读诵。庶几流传之广,而一切众生,皆受济度也。”[22]

总结其会集原则,即“取优去劣、用意修辞、删重畅义、疑义付阙”四条。不过,王会本远远没有《龙舒净土文》那么有影响。为《龙舒净土文》题序的不仅有张孝祥、吕元益、刘章等名士,连宗门的大老大慧宗杲[23]也为之作跋。[24]而从现存文献来看,仅在王会本问世后八十八年,法起作跋称赞王会本:

“右龙舒居士王虚中日休,校正四译经文,析为五十六分。无量寿尊因地果海,纶次焕然;安乐世界真景佳致,皎如指掌。披卷详阅,端坐静思,则七宝庄严,混成宇宙。圣贤海会,声教仪刑,密移于此土矣。大哉寿尊之愿力,奇哉净域之境象,美哉虚中之盛心也。”[25]

其后,因王会本“简易明显”,故而从南宋一直流传到明末,时间长达四百五十年之久。影响之大,也是原译本不能相比的。以致莲池大师作《弥陀疏钞》时,尽管不满意王会本的“未顺译法”、“高下失次”等等,但引用《无量寿经》时,也只能“义则兼收五译,语则多就王文,以王文世所通行,人习见故。”[26]这种做法完全是迫不得已,并不是推崇王会本。[27]但是,自从莲池大师提出了王会本的种种问题、并在《诸经日诵》恢复康僧铠译本之四十八愿后,王会本渐渐就被人弃而不用了。

(三)王龙舒会集本的问题

那么,莲池大师究竟认为王会本有些什么“不当之处”呢?《弥陀疏钞》说:

“宋龙舒居士王日休者,总取前之四译,参而会之,唯除《宝积》,彼所未及。然上五译,互有异同。汉吴二译,四十八愿,止存其半,为二十四。其余文中,大同小异。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繇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

又其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28]

莲池大师在其所辑《诸经日诵》之“《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后又说:

“居士之会四译也,言简而义周,辞顺而理显,诚哉大有功于净土矣。惜其中颇有未安。如四十八愿,汉译止开二十有四,四十八者,肇始于魏译,而法贤、流志二师因之。吴译从汉,亦二十四。然四十八愿,今古流通,自因宗祖魏译,奈何居士叙愿,较之魏译,或前着后,或后着前,次第紊乱。以参三译,亦各不协。夫译经必据梵本,居士凭何梵本,而别为次第乎?于理似无妨,于译法大为不顺。

又魏译三辈往生,皆曰发菩提心。居士乃惟中辈有之,下曰不发,上竟无文,全缺差殊,未审何意。用是重录魏译,以付剞劂,庶俾后人知有古文在也。居士神游净域,身入圣流,殆必成心已忘,虚怀不碍。区区效忠之恳,谅其鉴之矣。”[29]

综合莲池大师的观点来看,王会本有下面二个严重问题:

因为过去翻译佛经,都是根据梵本。由王龙舒开始仅仅依据汉译本来会集,实在是非梵非汉的四不象。所以莲池大师说“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而且,对于会集本“或前着后,或后着前,次第紊乱”地打乱了原译本大愿次序的作法,莲池大师极为不满,他质问说:“夫译经必据梵本,居士凭何梵本,而别为次第乎?”的确,作为会集本来说,由于是要“创新”而不是“遵古”,要想做到和原译完全一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从现有的三个会集本来看,在阿弥陀佛大愿部分,没有一本是符合某个原译本的。包括经过慧明、梅光羲共同“参详,又复拈阄佛前”,“千斟万酌”[30]会集出的“以二十四为纲”、“以四十八为目”的大愿,如果用莲池大师质问王龙舒的话来反问夏莲居,“居士凭何梵本,而别为次第乎?”恐怕也是无法回答的。“于理似无妨,于译法大为不顺”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这一问题涉及到对净土教义的理解,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净宗行人的根本,即往生的条件。按照魏译本来看,原本三辈往生都是要发菩提心的。魏译本《无量寿经》卷下说: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31]

而王龙舒错误的会集为,中辈往生需要发菩提心,而下辈不需要发菩提心,上辈则不谈要不要发菩提心。王会本《大阿弥陀经》卷下“三辈往生分第四十三”说:

“佛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志心欲生阿弥陀佛刹者,别为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心无贪慕,持守经戒。行六波罗蜜,修菩萨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是人则于梦中见佛及诸菩萨、声闻,其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为不退转地菩萨,智慧威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于空中,去佛所为近。是为上辈生者。其中等者,虽不能往作沙门、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语,深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此佛,随方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佛亦现其身光明相好,与诸大众在其人前,即随往生,亦住不退转地。功德智慧,次于上等生者。其下辈生者,不能作诸功德,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每日十声念佛,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亦梦见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宝宫宇,惟在于地,去佛所为远。功德智慧,又次于中辈生者。”[32]

从两本对照可以看出,王龙舒在发菩提心问题上错得的确太远。莲池大师仅仅指出了问题,但没有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此,印光大师解释说:

“《无量寿经》中,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此是错误根本。故以下辈作下三品,其错大矣。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中辈则有发菩提心,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三辈,通有发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谓下辈罪业深重,何能发菩提心。不思下辈绝无一语云造业事,乃系善人,只可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将下辈作下品,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在彼意谓,佛定将一切众生摄尽。而不知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彼既以善人为恶人,故云不发菩提心。死执下辈即是下品,故将善人认做恶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临终苦极,一闻佛名,其归命投诚,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奋感激,比临刑望赦之心,深千万倍。虽未言及发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与诚,实具足菩提心矣。惜王氏不按本经文义,而据《观经》,硬诬蔑善人为恶人,竟以恶人为判断。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王氏之误,莲池大师指出,尚未说其何以如此。今为说其所以,由于死执三辈即九品也。书此一以见会集之难。一以杜后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胆大心粗,不足为训。”

王龙舒致错的关键,就是把《无量寿经》所说的“三辈”错误地去配《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九品”,却不知道《无量寿经》“三辈”中的下辈,只相当于《观无量寿经》中的中三品,根本不能机械的理解为上辈就是上三品,中辈就是中三品,下辈就是下三品。会集的结果成了“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所以印光大师一再告诫:“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

[1] 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上册,第21页第7行夹注。苏州灵岩山寺1990年重印精装本。

[2] 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上册,第39页至40页。

[3] 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册,第525页至526页。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精装本。

[4] 如黄念祖,在他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以下简称《大经解》)中,只提到了莲池大师对王龙舒会集本的批评,而不提印光大师对于王龙舒和魏承贯两人的反对意见。《大经解》据上海佛学书局印行本。

如净空,在《净土五经读本序》中称:“夫节会经典,印光大师所不与,尝虑以启人改经之端,致有辟佛之流,籍谓佛经皆后人编造,非从佛国译来者。但以诸译与会集汇而刊之,原译俱在,自不容他人之诬也。且夏氏会集本,非前人所能及,纵后有欲踵之者,使见此本,亦当搁笔,梅撷芸大士赞之备矣。大士并云‘莲公此本欲导行者遍观各译,广获法益,扩心目,坚信向,使无人持诵之古本,光显于世,此其惨澹经营报佛深恩之苦心也!’善哉斯言,印祖如及见之,所虑或可释然。”(第2页)《净土五经读本》据1989年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行本。

见宋/志磐《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三“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太平兴国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诏天息灾等居之,赐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等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第一译主,正坐面外,宣传梵文。第二证义,坐其左,与译主评量梵文。第三证文,坐其右,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差误。第四书字梵学僧,审听梵文,书成华字,犹是梵音。……第五笔受,翻梵音成华言。……第六缀文,回缀文字,使成句义。……第七参译,参考两土文字使无误。第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第九润文,官于僧众南向设位,参详润色。……僧众日日沐浴,三衣坐具,威仪整肃,所须受用悉从官给。”《大正藏》49/中至下。

[7] 见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三“论”。《大正藏》50/下。

[8] 见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三“论”。《大正藏》50/下。

[9] 见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四“传中”。《大正藏》55/下。

[10] 案:这是说梵语佛典在翻译成汉文时之困难所在,共有五种丧失原意的缺点及三种不易翻译之处。见东晋/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收录于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序”卷八。《大正藏》55/2145/52中。

[11] 案:这是说梵语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见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一“十种通号第一”。《大正藏》54/下。

[12] 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译经篇二·隋东都上林园翻经馆沙门释彦琮传四”。《大正藏》50//上。

[13] 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第524页。

[14] 黄子超“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初印原序”,见《净土五经读本》第14页。

[15] 梅光羲“重印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会集序”,见《净土五经读本》第15页。

[16] 见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12/360/268下。

见宋/宗晓撰《乐邦文类》卷第三“大宋龙舒居士王虚中传”:“国学进士王日休,字虚中。君自行之智,化他之悲,已见张于湖序文,兹不再述。公龙舒人,有《净土文》,因以为号。其文盛行天下,修净业者,莫不览之。乾道中,庐陵李彦弼,染时疾垂革,棺椁已备。忽梦一人神清貌古,以手案摩肢体。弼惊问,答曰:‘予龙舒居士也。’弼因以疾告,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差矣。’又曰:‘汝还记阙仲雅教汝捷径否?’弼曰:‘每日念佛不辍。’弼觉,因索白粥食之,病果愈。后见公画像,俨如梦睹。弼敬重公,称生死骨肉,遂遣子侄远从其学。一日忽回,曰:居士于某夜讲书罢,如常礼念。至三鼓,忽厉声称阿弥陀佛数声,唱言:‘佛来接我。’屹然立化。邦人此夜,有梦二青衣引公西行者。又三日前遍别道友,勉进净业,有不复相见之语。噫,自非了唯心本性之道,达生死变化之数,不臻于是。或疑李之梦因想以成,弼曰:‘其指白粥愈病,又安可欺哉。’时丞相益国公周(必大)睹君奇迹,制为之赞曰:‘皇皇然而无求,惕惕然而无忧。闵颓风之将坠,揽众善以同流。导之以仁义之原,诱之以寂灭之乐。’世知其有作,而莫识其无为,故中道奄然,而示人以真觉。李君谨愿,无以报德,遂刊公像并事迹以传远,自是庐陵家家供事之。后九年,盰眙军有信士聂允迪,钦公景行超卓,宜以置之不朽,故勒石于报恩弥陀殿。至庆元四年,越有致政佥判曾公迅,觉世虚幻,清净自居。仰止龙舒,志图西迈。顷以兄宦游得兹石刻,且欲人人思齐,因洊锓木布于江浙。其善诱之心,诚与王君相表里。(宗晓)一日扣公室,即蒙出示。因摭始末,用传不朽云。”《大正藏》47//中。

舜案:王龙舒之传又见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八“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三·往生公卿传(居士附)”(《大正藏》49//上)、卷第四十七“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四”(《大正藏》47//下)、卷第五十三“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三·西游乐国”(《大正藏》49//下)。同一人一事竟然在同一书(且非净土宗着作)中三次记载,可见王龙舒在宋代的影响之巨大。元/普度撰《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派卷第四·龙舒居士王虚中”全用《乐邦文类》之文,见《大正藏》47//下。

舜案:这里所说王龙舒生年及世寿乃新考订得者。王龙舒的世寿,有关传记均不载,但也有线索可寻。张孝祥在《龙舒净土文序》中谈到他见到王龙舒的情形:“绍兴辛巳秋,过家君于宣城,留两月,始见其净土文。”前文并称王龙舒“年且六十,布衣蔬茹。”(《大正藏》47//下)绍兴辛巳为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1年。“年且六十”的“且”是“将近、几乎”的意思(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胡三省注:“且者,将及未及之辞。”)。则在1161年时,王龙舒已经接近六十,年龄当在五十八到五十九之间。而据张孝祥的《于湖集》卷十五“龙舒净土文序”,“年且六十”作“行年六十”(《于湖集》据四库全书本,见《四库全书》/下)。那么,《于湖集》明确肯定了王龙舒1161年是六十岁。据此考订,1173年去世时,王龙舒的年龄是七十二岁。则可推知王龙舒生年为1102年。

[19] 案:王龙舒在《大阿弥陀经序》自称“校正”,云:“其校正之法,……”,“予每校正,必祷于观音菩萨求冥助,……” 后人则于入藏时称其为“校辑”。见《大正藏》12/364/326下至327中。

[20] 王龙舒《大阿弥陀经序》云:“始末三年而后毕。”见《大正藏》12/364/327上栏。其序作于“绍(舜案:原误作‘诏’)兴壬午秋”,“绍兴壬午”即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

[23] 字昙晦,号妙喜。生于1089年,卒于1163年。属宋代临济宗杨岐派,是着名的“看话禅”之倡导者。辑有《正法眼藏》。晚年,住径山,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孝宗归依之,并赐号“大慧禅师”。逝后,后人集其着述讲说,汇编为《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大慧普觉禅师普说》五卷、《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一卷、《大慧普觉禅师书》二卷,以及《法语》三卷等。

[24] 见《龙舒净土文》卷十后附,原文作:“龙舒王虚中日休,博览群书之余,留心佛乘,以利人为己任,真火中莲也。佛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予嘉其志,为题其后。若见自性之阿弥,即了唯心之净土。未能如是,则虚中为此文,功不唐捐矣。庚辰八月二十日,书于刘景文懒窠云。双径妙喜宗杲跋。”《大正藏》47//中。

[25] 案:此跋作于淳佑己酉,即淳佑九年,西元1249年。见《大正藏》12/364/340/中。

[26] 案:引号内文字均引自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卷一之五十三页正面,《云栖法汇·释经》第917页。《云栖法汇》用福建莆田广化寺景印金陵刻经处本。

案:最近有韩福东、刘福州撰《魏源与佛教》一文,发表在《浙江佛教》2000年4期(总32期)上,结尾称:“只是印老认为莲池以王会本犹有不恰当处而不予流通,则有悖于事实。莲池在其着作《弥陀疏钞》中引用《无量寿经》处多采王会本,不仅如此,还曾明言:‘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第157页)这是典型的“秀才认字认半边”的治学方法。莲池大师对王会本的态度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如果只是寻章摘句地截取片言只语,不顾原意,甚至以此讥弹印光大师,只能暴露自己的不学。莲池大师如何评价王会本,下文当叙。

[28] 见《弥陀疏钞》卷一之五十三页正面,《云栖法汇·释经》第917页。

[29] 见《云栖法汇·辑古·诸经日诵下》,第1812页。

[30] 引文均见梅光羲《序》,《净土五经读本》16页。

以上就是由(ftsx.net)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论印光大师评会集本——谨以此文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益红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