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上美军军种是最厉害的,每个军种战斗力都爆表,特别是陆战队,基本每场战争都是主角,

海豹的“炼狱”――走近美海军陆战队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海豹的“炼狱”――走近美海军陆战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海军陆战队是属于海军,还是属于陆军?_百度知道
海军陆战队是属于海军,还是属于陆军?
海军陆战队是属于海军,还是属于陆军?或者是2者结合?他们算不算是特种兵?战争的时候派什么用场?...
海军陆战队是属于海军,还是属于陆军?或者是2者结合?他们算不算是特种兵?战争的时候派什么用场?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chenjin618
chenjin618
采纳数:436
获赞数:4167
擅长:暂未定制
国家不同归属也是不同的,不过他是军中之军的。有海军和陆军的双重性的。他是通过海军的支撑实行陆地或岛屿上的战斗。有的国家海军陆战队算是一个单独的军种,而中国的海军陆战队是属于海军兵种的。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总统可以直接指挥和使用的。海军陆战队算是特种兵海军陆战队是海军中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是实施两栖作战的快速突击力量。通常由陆战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及侦察、通信等部(分)队组成。基本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实施登陆作战、抗登陆作战。其编制序列为旅、营(团)、连、排,班。
采纳数:2587
获赞数:119981
获赞数:65
擅长:暂未定制
属于海军&隶属&算特种兵的话,应该算海军的.
采纳数:449
获赞数:1416
擅长:暂未定制
都说是海军陆战队,肯定是海军的
采纳数:38
获赞数:290
擅长:暂未定制
海军中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有的国家称海军步兵。通常由陆战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和侦察通信等部队、分队组成,有的还编制有航空兵,一般按师(旅)、团、营的序列编制。主要装备有步兵自动武器、轻便自行火炮、地空导弹、水陆坦克、两栖装甲输送车、气垫船、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其任务是:独立地或协同陆军实施渡海登陆作战、反登陆作战。在协同陆军登陆时,通常担任登陆先遣队,首先突击上岸,保障后续梯队登陆;也可配合陆军担负海岸防御任务。15世纪一16世纪,一些国家为了向海外扩张,建立了经过专门训练的登陆作战部队。17世纪中期,英国建立了海军步兵团。此后,俄国、葡萄牙、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先后建立了海军陆战团或海军陆战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陆战队迅速发展,各国的海军陆战队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还多次把海军陆战队用于局部战争,如美国在侵朝和侵越战争中,英国在马岛战争中,都使用了海军陆战队。中国在辛亥革命时,广东革命军曾组建海军陆战队。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组建海军陆战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 1953年建立海军陆战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在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等沿海岛屿的登陆作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初,世界上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编有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是独立兵种,由于其地位和作用独特,被美国人视为“第四军种”。
采纳数:8396
获赞数:408197
擅长:暂未定制
海军陆战队,是由海军领导和指挥的一支兵种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执行岛礁守备和占领,对外远洋岛屿登陆等特殊任务。其训练主要针对岛屿登陆作战。 陆军,是由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领导和指挥的军种单位。主要执行各种陆地作战和守备任务。 2者由于所担负的任务不同而作战性质和用途不同。 注: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它不属于海军系统即不由海军部长领导,而直接由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并且还是美军中唯一一支不经国会批准,总统就可以直接调动的部队,所以是美国的海外作战的急先锋。
其他3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热点:&&&&
美海军陆战队公布六大作战概念:打赢小规模战争
  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员是军事卓越的代表:他们的思维及创新能力;他们调整适应复杂环境和恶劣条件、克服威胁带来的挑战的能力。海军陆战队将继续依靠我们的海军特质、反应力和军事职业化的优良传统来指导陆战队走向未来。在这份文件中,你将找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每个问题的答案。相反,你应该把这份文件视为通向许多不同未来的一扇窗户,视为允许你自省在未来环境中行动能力的一面镜子。这份文件的许多词汇和短语,包括力量投送、海上基地、危机反应、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接触和反非常规威胁,对所有海军陆战队员来说应该非常熟悉。然而,你不要因为非常熟悉这些词汇和短语而觉得这份文件没有什么新东西。原有的观点放到一个新的上下文中可以具有全新的意义。如果说有一个观点是我们对未来不变的看法的话,那就是未来的环境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元化的。
  如果要挑剔地说,这些观点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其字面的内容,而且在于其背后的深意。作为海军陆战队最基础(拱顶石)的作战概念,它们没有必要单单强调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内单一的方面、活动和组织。这些概念需要被解读、讨论、分解、重组、挑战、分析以及补充。无论这份文件的概念此刻是否经过了证明,对这些概念做出有意义的行动才更为重要。我们的理念也必须不断发展,精益求精。--美国海军陆战队G•J•弗莱恩(G. J. FLYNN)中将
  第一章 总论
  一、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执行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上的角色
  长期以来,在复杂的、多面性的、看起来难以对付的安全挑战面前,海军陆战队都能为国家提供一支快速而有效的力量,所以“派出陆战队员”往往既是行动的必需,也是成功的保证。尽管普通大众可能对海军陆战队是怎样的或者做些什么并不完全熟悉,但是我们的公民同胞在面对麻烦时,看到陆战队员准备去做什么或者已经做完什么时,有着直觉式的理解。近些年,在推翻伊拉克独裁政权的战争中,在消除伊拉克安巴尔省暴力的行动中,在世界各地许许多多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公众看到了陆战队的卓越表现,对陆战队的信心也增强了。陆战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这样的表达体现出来――“没有更好的朋友,没有更糟的敌人”。尽管海军陆战队部队可能在多种军事行动中执行多种任务,但是其中有两项任务是最重要的。
  首先,作为国家海上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在海上和陆上的行动“搭桥铺路”来确保濒海进入。这是通过组合使用军事接触、危机反应和力量投射(“软实力”和“硬实力”)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的。这种能力继续克服外交、地理和军事上的挑战,实现濒海进入,帮助美国实现阻止冲突、保护国家利益、确保与伙伴交往的通道、必要时击败入侵的战略目标。
  其次,海军陆战队从事的作战形态是历史上所称的“小规模战争”,从事这样的作战需要高度灵活的、多用途的、全面的技能。海军陆战队在解决问题上有长长的成功记录:从最近的安巴尔省行动,到巴巴里战争(Barbary War),更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打击奴隶贸易的行动。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仅仅依赖军事解决是不能奏效的。因为这些冲突的基本原因都综合了安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种因素。
  确保濒海进入、打赢小规模战争需要的是战略上机动、战役上灵活、战术上精练的作战力量。这三个定义特征要求海军陆战队满足这样的标准:我们的海军的特质、我们高水平的精神和物质战备、我们很高的军事职业化水平。这些能力和特征确保海军陆战队可以有效地支援联合部队行动“打赢今天的战争……阻止和威慑针对美国及其国家利益、我们的盟国和伙伴的威胁,在多种涉及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突发事件中准备好保卫美国的利益。 ”
  二、海军陆战队的发展演变
  海军陆战队与我们的海上伙伴,美国海军一起,持续改革组织、训练和装备来满足国家不断变化的战略需求,履行好自身职责。然而,在每个安全领域,海军陆战队都已经保持灵活性,响应国家的征召执行多种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威慑以阻止冲突、危险反应和有限行动以限制冲突以及保护美国公民及其利益,此外还包括了与传统战争和非对称战争相关的主要作战行动和战役。海军陆战队常常被人们认为仅仅是一支两栖攻击部队。1942年到1945年期间是海军陆战队历史上唯一一段组织、训练和装备都是为了一种任务――两栖攻击――而进行的时期。在后来的冷战时期,海军陆战队的最佳定位是海基的危机反应部队。所有类型的两栖作战仍然是海军陆战队是一个重要使命,但已不是唯一的使命。过去65年中,海军陆战队经过多次战争,作为海上力量一部分战斗过,也独立进行过其它类型的持续性的作战行动,主要指的就是“小规模战争”。
  三、海军陆战队的独特性
  海军陆战队在美国各大军种中的历史地位是独一无二的。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对于各自主要活动领域都有明确的界定:陆地、海洋和天空。这种领域的区分也使他们各自的文化、理念和学说具有鲜明的区别。概念和能力的不同创造了适应于各自领域的卓越的部队。这些部队之间存在区别,所以联合部队才有必要组建,以克服军种的狭隘性,形成高效的作战能力。然而面美国面对不同的态势时,根据军种特点进行不同的选择往往也是奏效的。
  专注于陆地、海洋和天空三大领域的三大军种,在领域相接的地方往往会出现的力量不足的缺口。在预期态势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三大军种往往促不及防。和这三大军种不一样的是,海军陆战队为国家安全服务的时候,并不限制于某个单一的地理领域。这种区别很多时候都会成为一种体制性的弱点,导致在所谓“多余”的名义下减少或者消除海军陆战队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它也是激励竞争性的创新,战略和战役远见,以及用一种和任何单一的文化或者领域不相连接的观点来观察战场空间的能力。海军陆战队已经通过有效弥补国家各领域之间最重要的缝隙反复展示它在机制上和行动上的灵活性。这些缝隙已经使并将仍然使一支海上力量面对全球利益时显得力不从心。海军陆战队在快速理解和调整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同的、变化着的战争模式上显示了高度的军事竞争力。这些战争模式可能源于我们面对的多样化的社会、地理、政治和技术上动态的变化,也可能源于敌力极力创造的结果。我们的制度上的理论是以这样的认知为基础的:“我们不能预测到特定的战争形式并据此来进行准备”;“最终战争中的确定因素是战场上手握枪支的人。 ”
  我们独特的军种文化使海军陆战队能够更有效地独立思考,并直面传统的军事智慧。在“大战争(the Great War)”之后,许多理论学者认为,盟国在加利波利(Gallipoli)的经验表明:两栖作战在“现代化”武器面前的愚蠢。我们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进行的两栖技术的试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功创造了关键而必要的能力,使得盟军可以在广阔的大洋上投送军事力量。如果没有战前的创新,将欧洲大陆从轴心国手中解放以及夺取通往日本本土路上的一个一个岛屿都将更困难,代价更大。从那时起,海军陆战队已经持续寻求在那些领域趋同的地方利用机会和克服挑战,这促成了我们近距离空中支援条令、海上预置和垂直包围理论的发展。我们跨领域观点一个天然的副产品,就是我们调整改变适应作战条件的灵活性。这样的改变通常包括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常常发生在一次战役的展开阶段,发生在无预期或者不明朗的条件出现(无论是在海岸还是在内陆)的时候。安巴尔省行动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展示了我们调整思维和方法以有效应对模糊化和快速转变的作战环境的作为。和所有的“小规模战争”一样,安巴尔省的战斗异常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可以说是传统的和非常规战战术的混合体。
  由于我们跨越领域的特质,陆战队员不会用特定的工具设定或者领域偏见来看到一次特定的任务。我们会全面地考虑一个敌人并以创造性的方式来找出“如何捕捉到这个目标(how to get at him)”的方法,因而推动发展独特的足以获得跨领域优势的技术、方法和组织。尽管其它军种将在特定的领域获得优势,但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发现机会,并跨领域地创造新的不对称性的能力。我们秉承着优良的传统,指导着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同时执行好国家安全政策,维持和发展履行好海军陆战队使用必需的多样化的重要能力。一直以来,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海军陆战队的这种角色在对国家战略的评估中可以得到最好的解释。
  进入21世纪之后,美军在 “海外进入”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这使海军陆战队灵活的远征特质更重要。《联合作战拱顶石概念》(CCJO The Capstone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指出:
  在未来的作战环境中,“海外进入”难度更大将是另外一个可以预见的挑战。外国对美国军事存在的敏感度在稳步增长。即使是关系紧密的盟国在给予我们进入权上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犹豫不决。“进入”的困扰将使我们维持前沿存在复杂化,而前沿存在是过去和现在美军事战略的重要手段。这种困扰需要我们发展新的方式,对全球的发展变化迅速做出反应,需要我们更有效地利用美国现有的优势在天空、太空和网络空间实施行动。在潜在的承诺区域确保可以进入港口、机场、外国空域、沿海水域和当地国家将是一大挑战,需要我们与相关地区的国家在和平时期加强接触。在战争中,这种挑战将需要“强力进入”能力,从而在武装对抗面前能够获得和维持立足点 。
  这种观点在最近20年美军行动中得到了历史的印证。在过去20年中,美国两栖部队对危机和突发事件做出反应超过了120次,反映频率是整个冷战时期的两倍。此外,在同一时期,前沿部署的两栖部队持续与国际伙伴联合实施海基的安全合作,这反应出阻止战争和打赢战争一样的重要的理念。
  四、海军陆战队的战略概念
  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利益的海洋国家,美国必须能够在海上通过影响力和实力来扩大其控制权。海军陆战队在不确定的领域实施行动,在历史反复证明需要特别的、适应性强的技能的地方提供必要而关键的控制转换能力,在海洋、陆地和天空的相接的领域实施行动。海军陆战队的组织、训练和装备的依据是:作为海上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海上、从海上发起作战行动――“接触、反应和投送”。这个军种总的特质和高度的适应能力对其它像“小规模战争”这样的任务作用也非常大。为了满足国家的战略需要,海军陆战队具备了与多种伙伴进行接触建设的能力、跨越文化障碍促成稳定的友好关系以及促进外交进入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部队还随时准备对危机做出反应,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海军陆战队还将能够在海上和从海上投送力量,并根据情势特点来投送“软”实力和“硬”实力。海军陆战队还将和国防部其它力量一起,为阻止冲突、维护国家利益、确保海外进入做出贡献,确保美国可以打赢未来冲突。
  就像《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到的那样,接触夯实着我们对建设一个基于权利和责任的国际秩序的承诺的基础 。接触是国家外交和防务手段的结合。具体来说,海军陆战队前沿接触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促进伙伴关系发展和外交进入、取信于盟国和朋友、建设伙伴能力、以及采取集体的方式来维护安全和稳定,从而维持当今世界和平的商业和贸易体系。进一步来说,海军陆战队的接触有利于减少冲突和动荡的源头,慑止入侵的行为。与此相似的是,我们有效做出反应的能力可以限制对全球稳定的破坏;克服由距离、地理、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带来的“进入”方面的物理挑战;提升美国的信誉,加强与已有伙伴的合作关系,发展新的伙伴;打击极端主义思想。我们的接触和反应行动都因为我们与特种作战部队和其它政府部门的紧密合作而得到加强,从而实现了“政府统筹兼顾(whole-of-government)”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对已经证实的威胁做出反应,投送力量,对海军和国家打击力量投送能力形成补充,可以惩罚敌人,而且可以通过夺取或者抑制敌人认为非常关键的东西来确实贯彻我们的意志。我们可以在海洋和陆地区域成功地转换部队,支持联合部队、其它机构、多国或者非政府部门的联合快速介入;促成联合部队抵达任何地方解决问题;保护美国公民、击败敌人;为威慑做贡献以及创造“进入”效果,从而满足所有层次的国家战略需求。
  五、21世纪海军陆战队的特征
  为了扮演好海军陆战队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角色,这一军种需要具备持久的特征,这种特征要与不断变化的军事能力相随,继续促使海军陆战队在现在和未来的安全领域发挥作用。这些特征就是海军陆战队的海军特质、在所有军事任务领域的反应能力以及我们的军事职业化。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内部一体化和高度模块化的组织能力是我们扮演好关键跨领域角色的重要保证。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由指挥单元、地面作战单元、航空作战单元和后勤作战单元组成,每一种单元为特定的态势所必需,它们具备适应不确定的作战环境的能力,能够胜任我们所期望的所有层级的军事行动。
  海军特质:
  海军陆战队常常被误解是一支地面部队,但是实际上它是海上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来自海上的士兵。从根本上来说,正是由于海军陆战队可以在跨越海洋、陆地和天空接口的地方转换国家的作战力量,它才被视为重大的战略军种。因此,海军陆战队部队主要是设计用来在海上和从海上进行部署、支持和维持作战行动的。移动性和机动性是海军部队主要的作战特质,这主要是来自于海军部队在远距离上快速而有效移动的能力,来自于在海洋环境中进行机动以获取对敌优势的能力。
  反应力:
  前沿位置的海基部队具备向多种类型的危机和突发事件提供灵活反应的能力,随时准备完成突然出现的任务,并帮助其它的海军、联合、多机构、多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为了能够快速增援,海军陆战队部队要能够从本土基地或者海外基地,通过海上运输、海上机动以及战略空运快速部署至指定位置。随时做好准备、拥有必要的反应力是海军陆战队从多种方面着手努力的结果。这包括:我们为特定的任务需求而进行组织、装备和训练;我们编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以可裁剪、可升级的灵活模式来提高部队多样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了多样化的反应力。我们的装备设置的多用途性是提高部队准备水平的另一个因素,通过这些装备的机动力、部署能力和适应能力来应对突然出现的任务。此外,我们将训练聚集于核心的基本技能是非常明智的,这是我们作战和精神适应力的基础,使我们的部队可以在面对多种作战和文化环境中的任务时做出有效的反应。
  军事职业化:
  我们的机动战理念、领导的分散方式和“每名陆战队员都是一名步兵(every Marine a rifleman)”的精神特质铸就了一支随时准备奔赴世界各地、执行总统可能下达指令的任务。如前所述,这种“派遣陆战队员(Send in the Marines)”的期待,是我们调整适应不确定而模糊的作战环境的能力的天然副产品。这一特征,再加上我们在濒海水域岸上一侧展示的战斗技能,已经使国家反复派出陆战队员参与“小规模战争”,参与支持持续岸上作战的主要联合战役。我们远征灵性和作战适应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本身的严格要求,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能够应对也要表现卓越。海军陆战队使用了基本国防预算的6.5%,却为国家提供了17%的现役地面作战机动部队,12%的固定翼战术飞机部队以19%的攻击直升机部队。
  六、海军陆战队核心任务
  美国海军陆战队具备在大多数军事行动中执行任务的基础能力,21世纪的海军陆战队将向国家提供两种基础而核心的任务能力:确保濒海进入和实施高度复杂而呈现麻烦的多面性的作战行动(这常常被描述为“小规模战争”)。海军陆战队的组织、训练、装备和持续调整,都是为了向联合部队指挥官提供能够有效执行这些任务的部队和能力。
  确保濒海进入
  海军-海军陆战队团队为联合部队指挥官提供的缝补海上作战和陆上作战之间缝隙的能力,是联合部队作战行动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在和平时期、危机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联合部队行动都是更高一级获得和维持海上进入能力的行动。海军陆战队的这种能力是持续通过军事接触、危机反应和力量投送来实现的。
  •军事接触指的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个人和单位之间,与另外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或者国内外的民间部门或机构间定期地接触和交流,建立互信,共享信息,协调彼此的行为并保持影响 。我们的前沿存在态势对于开展有效的接触,确保部队反应力非常重要。此外,这种态势使我们能够维持和恢复适应的能力,确保多种军事行动所许可的进入程度。
  •危机反应是指那些用以降低或者减缓一次事件或态势的影响的行动。这种事件或者态势包括了对一个国家及其领土、公民、军队、财产或者资源有重大威胁,这种威胁发展迅速,使那些承诺实现国家目标的军事力量和资源在外交、经济、政治或者军事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海军陆战队利用其强大的前沿存在部队和快速而灵活的集结能力,可以部署一系列模块化的任务部队来实施即时的危机反应,后续也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另外的任务编组的部队。
  •力量投送指的是一个国家运用全部或者部分国家力量(政治、经济、信息或者军事)来快速有效地部署部队,进出多种分散的区域,对危机做出反应,进行威慑和促进地区稳定的能力。海军陆战队实施力量投送,创造进入条件,推进联合作战力量,实现火力和机动的完美结合,在力量投送最危险最关键的点上发挥作用,在海洋-陆地-天空相接的跨域环境中发挥作用。这些行动可以来克服环境和军事上的挑战,最大可能推进更全面更具决定性的行动。通过濒海机动,海军陆战队能够实施分散的行动,利用多个进入点确保进入,选择聚集的或者分散的部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打击。海军陆战队的跨域能力将使敌人在战略上和战役上都将处于两难境地。战略上,一支由海军陆战队进入能力参与的联合部队,将迫使潜在的敌人在更多的技术和反进入防御上进行投资决策。战役上,海军陆战队的能力将迫使敌人扩大海岸防御的长度和广面,很难集中有限的力量。敌人要么分散他们的力量进行防御,面临被全面击败的危险,要么他们集中力量,放开口子,让陆战队员在他们领土上机动,允许我们后续的联合部队能够进入。无论潜在敌人如何选择,海军陆战队的机动能力都将迫使敌人移动,并使其成为我们多种侦察、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攻击能力的最佳目标。
  “小规模战争”,包括了那些行政机构(executive authority)采取的行动,其中有军事力量的运用,并与其它力量单元相结合,这些行动通常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的内部或者外部事务。这个国家的政府在保护生命方面不稳定、不充分且不能令人满意,而且美国在这个国家的利益由我们的对外政策来确定。纯粹采用军事措施可能达不到恢复和平和有秩序的政府的目的,因为动荡骚乱与不安全的状态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经济的、政治的或者社会的 。海军陆战队可以根据单个任务的特点,编组不同规模的作战部队,小至训练和顾问小组,大至陆战队远征军来执行所有层级的“小规模战争”任务。
  七、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的目标
  这一版《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已经是第三版,它为现有和未来的部队发展和试验提供了概念上的指导。这份文件中提出的理念的目的是,在能力确认和解决方案发展过程中激发讨论、争论和创新。它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下的:海基的陆战队应该组织、训练和装备来进行“接触、反应和投送”。为了满足国家的需求,海军陆战队必须要加强其与一系列伙伴接触的能力,以促进建设、加强稳固的友好关系,促进外交进入。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部队必须要准备好对危机做出反应,无论这种危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海军陆战队部队还必须能够根据情势需要从海上投送力量,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这些方面的加强将形成集成的力量,使海军陆战队为阻止冲突、维护国家利益、确保海外进入做出更大贡献。
  八、作战概念
  本文件第二章“任务指挥”和第三章“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描述了海军陆战队将如何提高在所有类型的军事行动中的灵活度和有效性。第四章“接触”强调的则是海军陆战队将如何提高其能力实现“前沿接触”,建设伙伴的能力,发展友好关系,促进进入。它就扩大海军陆战队向地区作战指挥官提供的选项和能力提出了改革建议。第五章“危机反应”强调了海军-海军陆战队团队如何将它们的能力与联合、国际、多机构和非政府伙伴结合起来,应对快速出现的突发事件。第六章“力量投送”强调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如何在宽松的、不确定的或者敌对的环境中克服多种不同的进入挑战。第七章“应对非常规威胁”提出了对21世纪冲突更为广阔的概念性观点,并加强了对那些由我们“小规模战争”历史而得来在体制上的认知,并将使其继续帮助我们形成应对现有的未来冲突的方法。此外,附件A“海军陆战队战略沟通的功能性概念”讨论了21世纪安全环境中所有行动的非常复杂的方面;讨论了这样的事实:为了利用非动能的力量来影响从战术到战略层次的行动,做好计划和执行,我们必须要在信息传送和信息接收间进行无缝的安排。
  第二章 任务指挥
  一、简介
  “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EMO Enhanced MAGTF Operation)”之中的许多“增强”将继续促进我们的领导发展程序,整合新出现的观点,为现有的或者预期出现的作战需求而进行调整。MCDP-1《战斗(Warfighting)》普遍被视为海军陆战队机动作战理论的基础。我们的机动战理论中,首推任务指挥,这一概念为我们将领导力整合进训练、守卫和战斗行动的所有方面打下了稳固的理论基础。
  二、目标
  任务指挥以MCPD-1《战斗》和MCDP-6《指挥和控制》为基础,向陆战队各机构和作战指挥官提供战斗领导力发展和应用的理解和指导。尽管海军陆战队在运用任务指令上,在现有作战行动的分散指挥上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骄傲,但是人们仍然普遍认识到,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如何在守卫和战斗中运用我们的指挥理念上。任务指挥主要是设计用来描述指挥特质和价值的词汇,意在可以使海军陆战队更了解自身职责,更能建立起指挥层级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气氛,以促进战斗效率的提升。这一概念围绕各级指挥官的特质进行阐述,并没有提供确保成功的“秘决”,而是反复强调海军陆战队在指挥上面临的挑战,为下属指挥官的行为创立基础,强调高层级指挥官间信任、道德鼓励和限制的重要价值。一支勇敢地将任务指挥的原则整合进我们的体制中的海军陆战队将更能够进行调整,在复杂而不确定的作战环境中获取对敌优势。
  三、任务指挥的定义
  MCDP-1《战斗》描述了海军陆战队的指挥理念。关键的点包括:分散化决策、加快节奏、获得主动权;任务战术;利用像勇敢、独创性、人格、意志力和想象力这样的人的特征的以人为中心的方式;通过相互理解实现明晰通信、共享理解和经验;前沿指挥,特别是在决策点时分担危险和困难、促进职业化信任、熟悉和理解相互关系;以及在混乱、不确定和摩擦的环境中胜任的能力。“任务指挥”这个词汇含义丰富,内容广泛,但是即使是用最简单的历史描述的方式,我们最终都要给出一个简洁的任务指挥的定义。
  从最新出现的战场经验中吸收的新观点,以及陆军不断发展变化的任务指挥的定义来看,海军陆战队拱顶石概念非常强调分散行动和适应能力。“海军陆战队部队整合战斗功能的科学和艺术,协调部队来理解、设想、设计、描述、领导、评估和适应分散行动的科学和艺术,目的是在更高一级指挥官希望实现的多个目标内更好地完成任务。任务指挥包括了赋予(可能)最低一级的部队以联合武装的能力、竞争力以及获得、维持和利用主动权的授权。”
  我们要将任务指挥的哲理与军种特质紧密整合,强调战斗中“企业进取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掠夺本质,认识到凝聚力的重要性。海军陆战队在不断发展完善任务指挥的定义的过程中,和机动作战理论者在思维上是一致的。
  任务指挥是一种领导力理论,对海军陆战队机动作战理论形成补充和支持。任务指挥植根于海军陆战队的军种文化,是战斗精神的基础,是一种培养成的领导力特质:赋予分散的指挥官以决策授权,指导陆战队员在演习和战斗中的特质发展。任务指挥促进了一种“企业进取精神”思维的发展,推动着(上下级之间)分散决策所必需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的形成,推动着获取主动权、降低敌人凝聚力、在残酷的战斗中加强我们的凝聚关系所需要的行动节奏的发展。
  这些定义都阐明了不断变化的任务指挥的观点,从而加深部队对指挥理论如何影响决策,获取对敌优势,完成任务目标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四、描述任务指挥
  任务指挥是一种以“通过影响来指挥(command by influence)”为基础的指挥控制理念。马丁•范•克里维德(Martin Van Creveld)在《战争中的指挥(In Command in War)》中指出了三种形式的指挥理念:通过命令来指挥;通过计划来指挥和通过影响来指挥。其中,通过影响来指挥是最复杂的,但却是最不依赖指挥官的个人直觉的。大多数军队都能将“通过影响来指挥”的一些要素运用到他们的指挥和控制实践中去,但是任务指挥要素影响组织特质以及部队决策指挥能力的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影响来指挥”的主要特征是指挥的分散化,是指在符合上级指挥官总体意图的前提下,赋予下级指挥官积极的主动权。我们将通过战斗决策的分散化来体现这个重要概念的基本特征。非常重要需要指出的是,任务指挥概念是同机动作战理论一同发展变化的。机动作战不仅仅要求夺取军事上重要的目标,摧毁敌人的部队和物资,而且同时也要“通过一系列快速、集中和出人意料的行动,形成混乱和快速恶化的态势,使敌人无法应对,从而破坏敌人的内聚力。” 机动作战理论倡导者要求部队努力在物理领域和认知领域都获取主动权,强调节奏和突然性对获取主动权和打击敌人内聚力的重要作用。
  五、领导力
  任务指挥概念中的智慧和特质应该成为我们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指南,应该激励我们所有努力的陆战队员。作为领导者,我们必须要理解,我们领导力的质量扎根于特质而非方法。必要的精神特质有助于建设相互关系,维持实施任务指挥的良好气氛,对指挥官的勇气和特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个人的刚毅品质是建设相互关系,提高部队内聚力和战斗效力的基础。任务指挥并不仅仅是一项领导力理念,它是建立在刚毅特质基础之上的相互关系,受益于相互信任,使陆战队在其它人挣扎失败的时候能够获得成功。通过任务指挥,我们可以在那些受限于较少的相互期望和较差的军种特质的人身上取得胜利。总得来说,任务指挥依赖那些具备冒险精神同时也具备信任的道义勇气的指挥官。当相互理解和信任超越了所有恐惧之和的时候,任务指挥就奏效了。
  任务指挥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人的品质上,这激发着个人和小规模部队的主动性。职业期待和职责主动性将使下级指挥官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能和发挥潜力,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完成与上级指挥官意图和目标相一致的使命和任务。作为战役层次指挥和控制的方式,任务指挥依赖的是个人特质和指挥官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任务指挥理念的重要特征和好处是:
  •分散的决策者更接近战术末端,几乎可以直接观察战场,获取态势感知,科学军事判断,从而加快决策速度,提高行动的灵活度;
  •以发展和利用战役战术机会为重点的企业进取精神;
  •由于更多的决策者可以创造和利用转瞬即逝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忠实于上级指挥官总体意图的情况下,以更快的速度来获得和保有行动的主动权。
  •通过大量快速而出人意料的行动来消解敌人的内聚力,从而有机会获取战场优势;
  •通过加强信任、职业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关系,保护友军部队的内聚力;
  •让小规模部队决策者在计划过程中准备备更精确,在执行过程中更灵活,从而提高态势感知水平;
  •分散化,在更广阔的战斗空间中有更多的接触点,从而实现控制地形、影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目标。
  和任何有效的指挥控制理念一样,任务指挥必须与战争的特质和人的特质相一致,反应我们的战斗理念,为解决现有和未来的作战问题,为它所服务的人们带来独特的优势而做出贡献。
  任务指挥依赖的是美国人的独一无二的特质。美国人是富于企业进取精神的。我们的文化传统称赞那些勇于冒风险把握主动权,发展和利用机会的人。强调分散化、赋权下级指挥官、利用机会会带来战斗力量不成比例的提高吗?历史上,以任务指挥为指导的部队和更集中化指挥控制的部队相比较的结果表明,我们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分散化、赋权下级指挥官以及利用机会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潜力。
  任务指挥理念需要企业进取精神的支持,它重点在于发展和利用战术和战役机会。构想的作用、个人意志、活跃的创造性、主动性、直觉、风险接受和实用主义,都是我们前进过程中推进领导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任务指挥通过承认不确定性是战争的基本特征解释了战争的本质。为了应对这种内在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决策者分配到行动点上,以辨明形势,获得更好的感知,并采取行动。分散化的组织本身适应性更强,和那些等级化、集中化的决策程序相比,能够更快更及时地调整适应新的情况。那些接近战术末端的决策者如果获得了相应的授权,将能够更快地创造和利用机会,及时有效地行动。由于分散,部队行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更强,所以指挥官不仅仅可以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未来的作战环境是不确定的,我们不能以任何确定的姿态来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但是发展一种任务指挥的文化和指挥气氛是很重要的,它推动着我们调整适应各种行动上可能出现的挑战。
  任务指挥承认个人意志是战争中的决策性因素,认为“内聚力”是阻碍我们成功的重要弱点,从而解释了人的特质。所有在风险、危机、暴力和不确定的战争环境中的人类集体行为都存在着人的意志和内聚力的因素。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突袭、速度和暴力来消解敌人的内聚力,通过强调指挥官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加强指挥的统一性来增加和激励我们的内聚力。我们对指挥控制的理解是以意图和关系、等级控制和技术手段为基础的。因此,那些失去通信手段,物理上孤立的指挥官要能够依靠与上级指挥官意图相一致的信息来继续行动。正因为如此,我们坚称任务指挥是是内聚力的“剑与盾”。
  六、任务指挥体制化
  促进任务指挥的体制挑战包括:
  •调整和形成信任、道义勇气和限制(Trust, Moral Courage and Restraint)的特征,激励、推进和增强下属部队在行动中的基础;
  •建立一个允许下属部队的计划中有“空档(white space)”来发展部队凝聚力,推动他们在训练中发挥判断力和创造力的训练环境;
  •发展挑战和容忍失败的领导力,正确评估在敌对条件下个人的特征、坚忍力和灵活性。
  七、任务指挥行动化
  作战指挥官可以将任务指挥有效地整合到作战艺术、计划和执行中去,主要方式包括:
  •创造一种放权于下级指挥官,并降低决策授权门槛的领导力文化;
  •在下级部队间发展凝聚的、互惠的友好关系,促进相互信任和理解;
  •促进和建设一种将计算风险作为寻找机会将结合的军种文化;
  •综合运用设计方法,促进问题和目标的更进一步理解和可视化;
  •创造一种重视在下级指挥官、友军部队指挥官以及高级指挥官间分享评估成果的指挥氛围,以促进理解和调整适应;
  •及时公布观点、意图和指南;
  •推动下级指挥官在上级指挥官的目标和意图范围内完成任务时,确立目标有广泛的自由;
  •整合部队的战斗功能和同步协调能力,使最低层级的部队能够获得联合武装能力;
  •鼓励以获得优势和消解敌人内聚力为重心的创造性思维。
  八、实现作战优势
  通过分散战术决策授权,作战指挥官可以获得许多优势,其中包括:
  •获得主动权
  许多决策者在更接近行动点的时刻更及时地敏捷地做出决策,可以产生更多可供利用的机会。任务指挥决策快速的特征以及分散化使我们在反应力要超过一个集中化的敌人。分散化不仅仅能够提高决策速度,而且会提高决策的细致程度和科学性,从而提高行动的灵活度。当速度不是很重要的时候,如在反暴乱作战中,牺牲速度来提高细致性也会生产巨大的优势。无论如何,那些经过严格训练拥有更多经验的高一级指挥官在遥远的位置做及时和灵活的决策的时候,其及时性和细致性都不会比得上就在行动点获取态势感知的许多下级指挥官。“附近及首要”是任务指挥重要原则之一。
  •产生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s)
  通过分散化决策,作战指挥官使战术指挥官有更多的自由来向敌人施压,在与作战指挥官意图一致的战术行动中影响整个态势。分散的部队也可以担当“观察者”,获得态势感知,就指挥官的关键信息需求(CCIR commander’s critic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以及其它可行动的信息做出报告。在下级部队指挥官结束行动、完成任务之后,他向上一级指挥官汇报的不仅仅是已经实施的行动,还要包括意料之外、意想不到或者“突然出现”的结果。那些注意持续提供作战区域内详细态势感知情报的下级部队,使上级作战指挥官有了更快地了解敌人活动、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机会,从而在设计和规划后续行动,为下级部队提供有效的行动计划和行动指南时更有效力。这种指挥关系强调将上下级指挥官聚在一起的“互惠”关系,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指挥等级链条。这种指挥关系强调,高一级指挥官需要注意来自战术末端的信息、观点和洞察力。
  •决策优势
  任务指挥不是以更多杰出的指挥官或者强大的军队为基础,也不假设我们对敌人有智力上或者天生的认知优势。我们只有通过下级部队的主动性来控制节奏,明确行动的目标,并充分认识到行动的推进给我们带来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我们必须要破坏和消解敌人的优势,认识到如果我们丧失一致性和内聚力将会出现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全面优势。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及其参谋人员明确了特定的环境及相关的指挥理论,推动着分散化环境中信息的流动、活动的认知、决策的速度以及行动的效率。他们通过实施行动、表达质疑和阐述需求,展现着对下级部队指挥官创造性决策的期待,希望籍此获取更多成功的机会,克服环境不利因素,实现最终的目标。决策优势是通过建立有利于内聚关系的条件来获得的,这些关系会因灾难、窘迫、危机和战斗内在的不确定性和杂乱态势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九、任务指挥的特征
  •战争推动适应性学习
  战争内在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敌人对我们的行动做出反应,并同时采取措施掩盖其能力和意图,使战争充满风险、不可预测、对机会高度敏感。尽管慎密计算风险可以优化决策,但即使是最精明的决策者在时间压力下的战斗行动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和选拔那些懂得如何去学习的指挥官,他们可能会犯错误,但却能够在反馈中寻找到新的机会(就像南北战争中夏洛伊Shiloh战场的格兰特将军和钱塞勒维尔Chancellorsville战场的胡克尔将军)。因为在高风险、不确定的战斗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指挥官必须能够发现可能导致错误的行动模式,并在未来的战斗中避免它。更实际地说,共同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平时很难体会到的教训)必须尽可能快地公布,让整个部队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个别部队的遭遇或者创造力经验,来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能力。
  •持续训练
  作战指挥官应该期望可部署的部队训练有素,随时做好了准备。然而,提供必要的机会使任务编组的部队成为一支内聚力强的远征部队是指挥官的责任。高级指挥官在培养下属的专业能力,借以希望下级指挥官实现其作战构想,离不开有关战术的持续训练和讨论研究。我们追寻历史将发现,纳尔逊将军在海上与其舰队的舰长们在旗舰上共进晚餐时的讨论,对“纳尔逊战法(Nelson Touch)”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相互信任和专业尊重的个人关系对于战斗行动的成功非常重要,这一点和“纳尔逊战法”的形成是相似的。指挥官在其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获得持续的与不同指挥官接触的机会,应该在指挥官之间及下级部队间分享经验,也包括在战斗行动实施的过程中分享经验。
  十、高级领导力的特征
  任务指挥要求高级领导力必须具备信任、道义勇气和限制的特征,这对传统的领导力特征和原则形成补充。这些高级领导力特征,意在提高高层指挥官激发下属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为推动下级指挥官优化决策打下基础。通过持续训练,加强上下级指挥官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富有责任感的下级指挥官会更了解上级指挥官期望得到什么,了解他们的行动如何才能与上级指挥官构想的更广阔的目标相融合。一旦确信下级指挥知道如何以共同的原则为基础创造性地采用适当的行动,上级指挥官就必须展现道义勇气,取消某些限制,激发下级指挥官的创造性潜力,使他们更具创造精神来获取优势,并从确定的敌人那里夺取主动公,或者在混乱而复杂的环境中实施有效的行动。
  道义勇气传送的是精神力量、情感上的弹性以及以坚定决心和急切情绪为特征的掠夺性的心计。这是一种吸收更大压力,通过沉着判断来掌控情绪的能力。道义勇气是推动其它领导力特征在指挥压力下、在危机和暴力之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给指挥官带来重要的信心,使指挥官明确自我、倾听下属、广泛学习,同时避免傲慢。
  就像任务指挥必须在演习和战斗中实践一样,所以任务指挥的道义特质必须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进行演练和印证。在训练和演习中,指挥官的道义勇气必须与释放下级部队指挥官的潜力相结合,适应失败与错误,发展他们的决策能力。道义勇气包含了风险,而不仅仅是容忍风险。
  十、作为军队武德的冒险精神
  冒险是一种军事品质。“不惧风险者才可能胜利”以及“胜利属于勇敢者”等名言都概括了这一精神勇气的特质。冒险精神必须成为联合指挥官的精神特质。但是勇于冒险并非轻率鲁莽,它代表着这样的认知:战争中没有什么事件是确定的,摩擦和机会可以大大影响事件,通过及时地创造、认识和抓住机会,勇于投入努力,我们即可以获得优势。风险计算和接受是指挥官面对的一个复杂问题,从智力角度和精神角度来看都是如此。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试图去寻求一个乌托邦式的战斗空间。冒风险是解决办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任务指挥所代表的企业进取精神就是通过计算风险来创造更多的机会。
  十一、结论
  任务指挥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说正式采取任务指挥的策略即可以在作战能力上很快产生巨大的效果。任务指挥的领导力特征也不是简单地可以通过训练就可以成为部队的特片的,但是必须能够由自信的领导的言语和范例来进行激励,由时间来产生。人类冲突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总可以看到那些超过了指挥官和士兵精力限度的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这些指挥官和士兵就是贯彻了任务指挥的原则。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战场对作战效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需要今天的我们进一步深化建设陆战队的任务指挥特质。
  第三章 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行动
  一、简介
  《发展21世纪的陆战队地空地特遣部队(Evolving the MAGTF for the 21st Century)》文件为我们实施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主要方式确定了框架,那就是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是一支任务编组的、不依赖当地国家港口、机场及其它基础设施,不需要当事国许可来部署、使用和维持从海上发起的作战行动的部队。长时间多种类的行动经验表明,这是一个基本正确的结构。过去10年的战斗行动已经表明了两点。第一,我们的敌人将继续调整发展;第二,我们必须继续评估和调整我们的战斗能力,来确保任务的成功。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承认这一需求,将继续调整,研究增强能力的方式,以最好地支援未来安全环境的需求。
  二、军事问题的描述
  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架构是一个基本正确的任务编组结构,它有利于在多种军事行动中合理使用海军陆战队部队。但是,根据对历史的观察,最近的行动以及未来将面对的力量投送挑战来看,陆战队必须要具备充足的能力来:
  •面对今天的运送挑战,保持可部署可使用的状态;
  •在所有军事行动中执行多种多样(常常是同时进行)的任务,包括战斗、接触、安全、救援和重建;
  •提供必要的能力进行前沿接触来发展伙伴建设合作关系;进行反应、保护国家利益、取信于盟友;投送力量克服挑战达成海外进入;应对非常规威胁促进地区安全。
  三、核心观点
  任务指挥理念为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能力提供了基础。如前一章所述,任务指挥的目标是赋予决策者力量以实现战术优势,这种力量和优势是建立在高级指挥官和下属指挥官间的相互信任上的。它要求更大的信任,提升整个部队的竞争力。
  任务指挥是发展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基础。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目标在于促进以下能力的发展:
  •在分布式的环境中作战,信息和通信可能受限或者不存在,因此需要最低指挥层次的指挥官高度明智;
  •以所有军事行动中执行多种多样(常常是同时进行的)任务;
  •在遥远的距离上、分隔的地形中(高一级和下属部队间物理分离)使用、支援和维持下属机动部队;
  •与当地居民有效交流,理解即时态势,确保战术行动支持战略目标;
  •从海上和在海上实施行动;
  •克服挑战,实施进入和机动,必要的时候分散行动,通过多个进入点实施进入;
  •根据情势需要,选择成规模或者分散部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实施火力攻击。
  四、什么是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行动?
  在理论上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并没有提供任何革命性的理念,它是在设计上的演进。它寻求更大程度发挥人的作用,改进指挥的复杂性,加强技术的整合。这一概念将使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所有单元与敌人相比,更轻型化、更易于调整、更富于策略性、反应更快。它包含了机动战理论,扩展了我们的能力和空间。这一概念认识到了分散行动来解决复杂问题、调整适应模糊态势、以超出敌人的节奏遂行任务的需要。透过“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概念,我们将有能力扩展战斗空间,在需要提升反应力、精确度和通用性的时候提供集中的能力。
  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提供的是在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中提高领导层能力、加强训练、领导发展、条令和技术的手段,使陆战队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能在任何敌人面前进行调整适应。这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推动海军陆战队获得以下进步:利用技术赋予小规模部队指挥官独创力;在优秀的指挥官之间利用好任务战术。这个概念强调分散的指挥和控制,强调运用良好的指挥氛围,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解决方案来应对复杂问题。因此,我们认为MCDP-1中列出的原则仍然是理解我们的特征和战争观点的最有价值的来源。
  推动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应该被作为长期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承认,最近的作战行动标志着战争的本质已经技术因素主导转向人的因素主导。敌人已经在进行调整,极力避开我们的技术优势,并加强其进行战争的能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必须调整应对和利用这一现实。我们必须再学习“小规模战争”的历史,继续深化理解其中的经验教训。一直以来使海军陆战队受益的领导能力、进攻性和适应力应该扩大和发展,以胜任现有和未来的环境。
  这一概念将为“增强”提供基础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我们将继续通过试验和从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获得反馈来发现具体的改进点,并在部队验证这些概念。然后我们将在所有军事行动需求最高的任务中测试我们的训练、组织和装备。
  五、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基础
  学习组织
  学习组织的定义:一种获得知识、快速进行创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并成长的组织。学习组织(1)创造出一种鼓励和支持继续学习、进行重要的思考、勇于接纳新观点的文化;(2)允许错误,并肯定和认可成员的贡献;(3)从经验和试验中学习;(4)通过组织成员参与的日常活动来散播新的知识。
  接受风险
  接受一定程度的风险,使指挥官可以充分利用敌人的缺点,将自身的部队置于有利的位置(包括物理位置和文化位置)。接受一定的风险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胜利,也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失败。接受风险不需要放弃所有的安全措施,而只仅仅是计算某个行动或者系列行动对可能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结果的影响,计算失败和损失的机会,以期获得超越敌人的优势。
  上下文(环境)
  理解信息战计划、情报搜集和分发、人类地域(军队打伊拉克和阿富汗时招了些社会科学家作为文化顾问,所以社会文化在军事术语里就成了human terrain )、战略和战役目标、以及指挥链上的部队所受到的限制。在一次战役中,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必须要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了解随着时间过去可能会变化的环境。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必须要有在作战中快速共享必要信息的手段,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必须要控制作战节奏,理解战术耐力的重要性,理解何时加快决策和行动的速度来迫使敌人对我们做出反应,在物理地域、社会文化和网络地域上超越对方。授权基层指挥官推动和加强快速决策,从集体角度来说,是因为在任何特定的时间、在战术层次上,大量的个体决策是同时发生的;从个体角度来说,是因为基层指挥官有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进行决策的意愿。这一理解的运用将加强作战节奏,使大多数敌人无法匹敌。
  灵活性
  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应该具备,只要作战环境及形势需要,就可以改变其规模、编组和分布的能力,具备在必要的时候(或机会来临)集结利用规模优势,从而扩大战术选择的能力。在战场上,无论地形、距离和复杂性如何,我们都应该能够实现从分散到集中行动的转换,在多种类型军事行动中也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需要提高在绝大多数严酷和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这需要提高机动、通信和维护能力。这也对小规模部队指挥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灵活性需要最低层级的授权,这种授权要通过指挥官间的相互信任和下级指挥官优化决策来实现。
  六、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改进
  (一)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轻型化
  首先,我们需要让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大幅地轻型化,这将海军陆战队做出巨大的转变,将会对未来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项目预算、采购、理论发展和使用产生重大的影响。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轻型化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到来的:美国正在脱离以陆地为中心的作战时代,战略上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海外进入面临越来越强的挑战,而本身的两栖资产却越来越有限。同时,地区作战指挥官对能够实施安全合作、地区威慑和危机反应和前沿配置的两栖部队的需求越来越高。
  现在的挑战是海军陆战队该如何以有限的后勤能力来满足大范围的行动需求。这不是一个新现象。我们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最基础单元,陆战队远征队,由于两栖舰船的运载空间有限,很少能够部署行动所需的资产。指挥官面对的挑战,一方面是运载空间更为有限,一方面任务分析需求更为严格,配置力量更困难。因此,我们需要裁剪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来适应大多数可能的任务的需要,同时接受最低可能性的风险。渐进式的改变和“像平常一样行事”将不能满足这一目标。
  要充分利用新锐技术,我们首先要对所有的系统进行彻底的评估,评估对象应该包括了从单兵装备到大型主战平台在内多各种系统,重点在于让每种系统更小、更轻,同时更有效率。每一层级上的轻型化努力的累积,即可以实现我们最终的目标:一支更轻更灵活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能够从海上实施持续的作战行动。为了实现这一点,海军陆战队将寻求下列目标:
  •减少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中单兵装备的重量和尺寸,从而使这些装备可以通过两栖船运来进行部署。除了KC-130飞机外,海军陆战队作战部队使用的每一种战术终端必须能够部署到一艘两栖舰船上。这支部队必须能够使用从舰到岸不依靠码头设施进行作战的装备。陆战队远征旅突击梯队必须能够配置到有约280000平方英尺面积,高度和重量都有限制的两栖船运空间里。陆战队远征队必须能够配置到约50000平方英尺面积,高度和重量都有限制的空间里。我们应该让所有的地面战斗车辆配备可升级的装甲防护设备,应对威胁,并能够与车体本身分离开来(独立装运)。为了最大限制地利用舰上空间,我们必须进行集中化的工作。
  •最优化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配置,进行来自海上的持续作战,从而在所有军事行动中投送国家力量。“自给自足”仍然是一支远征型部队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与一个陆战队远征旅一起部署的补给物资量应该达到30个日份的物资/弹药(DOS/DOA Days of Supplies/Days of Ammunition);与一个陆战队远征队一起部署的补给物资量应该达到15个日份的物资/弹药。这将通过任务需求、装载量和海军分配链条的使用来进行平衡。
  •扩大作战到达范围同时减小后勤支援压力:战略性地配置补给和装置;前沿配置维护能力;建立战区可部署的维护和保障能力。除了自我可部署的资产外,一个步兵营的每一件装备都必须能够通过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建制内的资产来运输。战斗装载中,没有哪件装备的重量可以超过25000磅。为了达到这个标准,一些装备可能需要某种程度的分解。步兵连在没有战斗车辆支援的情况必须能够独立作战较长的时间。它必须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至少自我维持持续行动到72小时。这个标准应该直接推动程序和训练的开展,直接推动部队装备和其它有关维持的手段的轻型化。装备发展的目标是,大大减少单兵装备的重量,同时保持部队的作战能力,以执行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单兵的攻击作战负载不应该超过75磅,同时单兵的生存负载不应该超过150磅。
  •进一步减少对车辆的依赖性。整合新出现的像货物无人航空系统这样的无人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自给率、减少装备密度、能源需求和消耗率。扩大使用可再生和可替代能源;减少我们对战场合同支援的依赖、利用新锐技术发展装备;发展由支援单元提供的内在安全能力,使满足兵力防护需求的作战力量最小化。
  •再检查再评估陆战队远征队的基本单位补给量,确认现有的基本单位补给量是否反应了现实。检查评估的依据包括:地区聚焦的任务;与最可能的任务和最大的危险相关的风险;作战指挥官的需求。继续发展和部署陆战队远征队的增强的能力:陆战队远征队装备组织(MEU Equipment Set (MEU Slice))的一个子集,如那些通常由陆战队远征队留下的装备如要进行前沿部署,可能需要另外的装备来满足作战需求。
  采取措施优化装备的尺寸、重量、兵力防护、作战范围,提高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指挥官指挥、部署和维护部队的能力,确保海军陆战队能够在未来严苛和不确定的作战环境中取得胜利。
  (二)指挥单元的增强
  作为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核心单元的指挥单元,特别是指挥和控制部分,必须调整作为下属单元(SE the subordinate element),并加强其它功能。指挥将继续分散化,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指挥官及其参谋人员需要融入主要下属单元(MSE major subordinate elements)网络来进行指挥,使协调和信息流动更为顺畅。改进通信,超视距,移动化,将大大促进信息的流动。系统必须是有弹性的。当所有通信手段失效的时候,基层部队指挥官必须要有基于意图、信任和独创力来完全其任务的能力,无论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执行的是何种任务,指挥官都能拿出较好的临时应急方案。
  为了促进态势感知,我们必须要有更好的监视和侦察能力。更好的监视和侦察能力的形成既需要技术发展,也需要人的发展。态势感知能力越来越强的人力情报搜集者、侦察人员和狙击手,在不断发展的无人机和传感器的支援下,将可以形成更好的连级情报单元(CLIC Company Level Intel Cells)报告,指挥官可以获得更详尽的战场图片。一旦搜集到了必要的信息,形成了优质的情报产品,通过扩大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内的信息共享,所有层级的指挥官将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理解敌人的行动,并在敌人行动之前机动他们的部队。根据战场上共享的信息,指挥单元可以确定战斗的内容,制定作战计划。
  这些进步需要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指挥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主要下属单元需要执勤时间之外的“空档”,需要贴近现实的训练区域和想定,以与他们期望用来战斗的手段进行训练的能力。陆战队员需要时间来试验新的技术和战术。更重要的是,与技术相关的训练时间不应该包括初级指挥官训练陆战队员基本战斗技能的时间,也不应该占用一支部队内领导力发展和指挥官间信任感培养的时间,这些都需要时间。
  随着海军陆战队在更为恶劣的条件下在分散地域上战斗的需求越来越频繁,所有作战单元都需要减少能源消耗。如果一支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它就可以携载较少的燃油和相关设备,可以更轻地行动。它使我们可以更快地移动,大量减少补给的量,并减少装备的量和尺寸。新的用以减少我们的尺寸和重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的新技术和技巧,使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能够在最严苛的环境中执行任务。
  (三)地面作战单元的增强
  分散的需求对机动性、火力、训练、维持和领导力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如果部队能够在整个战场中灵活机动,那么指挥官就应该既可以分散部队,也可以在情势需要的时候快速集结部队。
  提高地面作战部队的机动力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提高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地面作战单元建制内在环境中机动的能力;其次我们要通过提高行动速度来发展对敌优势。建制内机动能力开始于陆战队员。他们经过训练之后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行动,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能适应。一支陆战队部队必须既能够适应各种地理环境,也能够适应各种人文环境。随着海军陆战队队员面临越来越不可预测的态势,像可以帮助提高陆战队员基本战斗能力和野战技能的“战斗猎人(Combat Hunter)”计划和其它相似计划越来越重要。战争需要陆战队员们在多种环境中执行任务:拥挤的城市;广阔的沙漠;寒冷的山地;蓝水和绿水航道以及密密的丛林。这一概念是对我们“小规模战争”残酷性的回应,它需要富于竞争力的陆战队员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实施行动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必须利用好相对于敌人的速度优势,那样才可以根据机会来进行集结和分散。机动力、防护力更强、速度更快的新运输平台必须要有穿越不利地形和水域的能力,那样陆战队才可以从海上发动机动作战。燃油效率的提高使我们可以延长行动的距离,加快行动的速度。新型作战车辆应该适应水面或者地面环境,用较少的燃油可以走得更远,并保持轻型化,可以部署到舰船上。使用替代性的运送手段(如小艇)可以实施秘密的行动,达到速度和突然性的结合,在世界上许多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这也是日常机动中更为可行的一个选项。
  随着步兵机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分散、火力越来越轻型化,火力支援在分散协调、装备快速重新定位以及兵力防护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有的系统在一个分布式的战场上必须部署到一个中心位置,以支援尽可能多的部队,或者细分其装备,但是这样做会失去了集中化火力的能力。训练有素的小规模机动分队,装备新的正确的武器组合,执行直接支援(DS direct support)任务,协调单元尽可能部署到最低的层级来进行火力支援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加强联合武装训练,增加试验时间,可能会帮助陆战队员理解火力支援的能力和局限,并帮助其推动需求发展。
  减少地面作战单元对能源和补给的需求,使其轻型化,将促成一支更易维持的作战力量的出现。在战场上,供应食物、水、弹药,实施伤亡撤退(CASEVAC casualty evacuation),供应燃油使部队面临严重的挑战。一支部队对这些物资需求越少,它对补给链的依赖程度就越低。部队可以自行搜寻食物,也可以从当地购买,有时候这会使部队当地居民建立起了宝贵的联系。水也可以通过在当地搜寻和净化来获得。通过加强训练,提供更好装备,医护兵和陆战队员可以为受伤者和病患提供时间更长的医疗救护。
  (四)航空作战单元的增强
  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航空作战单元增强重点在于,满足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分散的需求。这也将给航空作战单元内部的机动、火力、训练、维护和领导力发展带来新的更高的要求。地面作战单元指挥官在战场空间分散其部队的能力,以及不受补给线限制快速集结这些部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航空作战单元。航空作战单元向地面作战单元提供的机动和火力仍然是关键能力,但是航空单元必须能够做得更多。航空作战单元的增强,简单地说,就是要更加灵活。
  在远征作战环境中,航空作战单元可以在三个方面来提高灵活性和行动能力,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轻型化、网络化以及用多样化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想定来提高陆战队员的能力。这些改进和提高将积极影响到航空作战单元支援指挥单元、地面作战单元和后勤作战单元的所有方式。
  首先,航空作战单元必须变得更轻,这不仅仅指的是飞机的重量和尺寸要压缩,而且操作它们的人员也要轻型化。我们要持续改善现有飞机,并改善正在进入海军陆战队服役的未来飞机,使它们成为需要很少维护的平台,确保有能力更强的地面支援装备团队(GSE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来为这些飞机服务。未来的地面支援装备必须有能力执行多种任务,能够服务于多种平台――能够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来实现小型化,利用节约重量的混合结构来降低其总体的后勤负担。此外,航空作战单元必须要拥有另外的全系统资质的维护者,具有多领域的训练和经验,以服务于整个平台而非具体的飞机系统。要实现航空作战单元的轻型化,就必须要研究如何减少我们飞机机队(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所使用油料的量。我们要让这些飞机使用燃油更有效率,并能够使用从JP8到生物燃料在内多种类型燃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还需要为航空作战单元装备轻型攻击平台,用来执行多种任务,填补我们的联合打击战斗机、MV-22和旋转翼飞机之外的能力缺口,包括掩护攻击飞机、点再补充以及医疗撤退等。
  下一步,航空作战单元必须提高其网络化程度,航空部门内部各单元必须更好地联结,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内部每个部门间也必须更好地结合。联合打击战斗机将为航空作战单元提供很大的机会,这将是其走向真正的网络整合的第一步。联合打击战斗机有能力来搜集、处理和分发大量信息,但是与陆战队中其它平台或者地面作战单元中的指挥控制系统整合,这种战斗机的能力仍然有限。我们为联合打击战斗机发展的网络化能力和传感器需要植入到陆战队航空兵的其它平台,整合到陆战队航空兵指挥控制中,满足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分散单元间预期的信息共享需求。此外,航空作战单元必须能够为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其它单元加速搜集和处理信息。
  航空作战单元应该能够向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提供更好的远程通信设备组合,从而克服视距困难、极端地理环境等因素,提高一种通用的安全数据链通信能力,这种能力在远距离的作战行动中作用将十分明显。通信能力的提高,将使航空作战单元可以对指挥单元、地面作战单元和后勤作战单元在火力、后勤、机动和指挥控制需求上做出更有效的反应。
  最后,航空作战单元必须要实现文化的转变,为飞行员和航空陆战队员提供更好飞行员之外(non-flying (b-billet))职业发展的机会。我们应该根据飞行员对航空作战单元的总体贡献,而非仅仅是飞行员的飞行日志,来给予某位飞行员飞机座舱或飞行中队之外的教育机会和晋职机会(联合的和军种位)。此外,我们还要推进陆战队航空兵的专业化,这指是陆战队航空兵不影响空中技术能力,不影响各自战术部门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走出各自岗位和部门,在其它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岗位和部门上扩展知识和经验。
  未来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将需要更多的联合终端空中控制者(JTAC Joint Terminal Air Controllers),并需要在尽可能低的层级使用他们。陆战队航空兵人员都应该执行过终端控制者的任务,无论是做操作手或者指导者都不能忽视这一点。我们应该鼓励飞行员在其职业生涯中去做一段较短时间的控制者,首先做操作手,然后做指导者。此外,我们应该让一位航空作战单元军官在其职业生涯早期获得一些指挥和参谋职业的机会,如担任计划参谋、训练指挥以及总部人员,这对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来说好处很多。但是目前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正常”的职业发展路线不够清晰,较为混乱。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机会来增加我们的军官和非现役军官在航空作战单元之外的专长。只有做过战役战术计划人员,做好基层部队指挥官,航空作战单元的军官才能真正理解航空作战单元在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内的作用,真正理解各作战单元对航空作战单元的切实需求。
  通过采取上述增强措施,不管未来作战行动的地理环境或者态势如何,航空作战单元都将是一支反应力强、网络化、灵活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单元。
  (五)后勤作战单元的增强
  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弹性为后勤作战单元执行战斗支援任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创新医疗救护举措,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如更小的外科手术小组,如对陆战队员和医护兵开展现场救治训练,都将更有效地应对一些突发需求。工程单元也将必须分散化,随时向更小规模的部队派出更小规模的小组,但应派出专业人员而非劳工。采购军官可能将其从当地来源获得食物和水的能力传授给更小的部队,如连级或者排级部队。机械师和技术人员可以向军种零散部队派出联络小组,或者在当地更高一级的维护部门培训维护人员,而不是将破损的装备物资运回中央基地再进行修理。
  后勤作战单元必须善于创新,开发出补给、维护、工程和紧急救护上更轻便更有效率的手段。地面作战单元流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灵活,后勤作战单元必须尽快调整适应,必须跟上地面作战单元变化的节奏。后勤作战单元必须预测出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需求,不管任务如何,随时准备支援任何部队。
  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所有单元一样,后勤作战单元的增强也是首先从训练和教育开始的。非传统的职业道路创造了大量创新性的方法,促使部队为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联合和国际交换计划将提供大量有经验的人员,促进独特的解决方案、创造力的产生,推动军事部门和工业界的全方位合作。此外,后勤作战单元必须要提高其建制内保卫补给线和前方装备补充和加油点(FARP Forward arming and refueling points)的能力,必须提高实施自我防御行动的能力。作为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组成部分,后勤作战单元也必须提高其灵活性、创造性,准备支援不断变化的态势。
  七、战斗职能
  1、指挥和控制
  指挥控制协调着所有其它职能,因此当其它职能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发生变化。指挥控制最重要的因素是设计和对设计的理解――这形成了指挥官对战场环境的总体理解,形成了指挥官实施其战役的方式。为此,指挥官需要从其主要下属单元那里获得反馈,内容包括:对敌人的理解以及作战区域内的文化和政治环境。工具的改善有助于信息的流动;参谋专长有利于指挥官对信息的理解;训练和手段有助于部队的控制和移动,以及更好地进行准备,在复杂和分布式的环境中实施行动。
  2、机动和移动
  随着作战行动越来越分散,海军陆战队的机动和移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多种地形条件下我们都需要比敌人运动的更快;我们需要在重要的机会出现的时候保持大规模集结部队的能力;我们应该推动任何的增强行为。我们需要采取 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机动和移动能力,包括:提高单兵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水平、培训更高的地面导航技能、加强射击训练、地形适应训练和领导力发展。在陆战队装备方面,我们要研究发展更多使用燃油效率高的车辆、多地形车辆和再引入小艇。任何装备发展方案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的海军特质和远征特质,有利于在两栖舰船上放置车辆。
  3、情报
  情报搜集和分发的增强,可以使机动部队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指挥官更全面地了解敌人和战场空间的情况。社会文化小组(HTT Human Terrain Team)的创建提高人力情报水平,也提高了地面部队以及像网络化联合打击战斗机和“大乌鸦(Raven)”无人机这样的航空平台的侦察和监视水平。情报和信息需要在各部队间以快速、无阻碍的方式进行流动。
  4、火力
  火力支援的增强是通过火力支援协调和反应的形式实现的。联合打击战斗机既能够提供大量反应式可升级的火力,也可以作为火力支援协调中心的延伸来使用。这种飞机和旋转翼近空支援飞机和联合战术空中控制者一起,能够产生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精确、致命的火力,使火力支援更上一层楼。在火力支援上,空中资产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地面炮兵和海军火炮也为可以分布式的部队提供反应式全天候的火力支援,以提高分布式部队的致命打击力。这些能力必须可以在作用距离、便携性和致命性上可以升级调整,并可以和像信息作战传输这样的网络化行动相整合。
  5、维持
  维持必须要适应分散部队之间的距离和不同需求。除了严控补给品类型和供应量增加外,我们还需要保护越来越长的交通线。现阶段,我们除了要发展像无人空中运输载具这样的新型运输装备外,还要创新多种补给手段,提高机动部队的自我维持能力。在时间很长的行动中,机动部队可以通过适应性的训练,自行寻找和采购一些补给。我们可以通过减少部队的补给需求,使部队轻型化,这方面的举措包括使用燃油利用率高的车辆,使用不太依赖电池组的电子设备。我们可能简单地减少不必要的补给和装备来减少维护需求。
  6、兵力防护
  随着部队的分散化,兵力防护需求也越来越高。重要交通线的长时间保护需要一份详尽细致的兵力防护计划。平常往往依靠友邻和支援部队来提供防护的部队,以及平常受益于相互支援的小规模部队,现在必须要依靠自己来进行兵力防护,这将减少他们执行主要任务的人力。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新装备,并加强训练来提高部队兵力防护对人力的依赖,这样可以改进兵力防护战术和理论来更好地完成任务。
  7、信息
  我们建议将信息作为第7个战斗功能。信息、假情报、心理战、网络攻防是现代战场持久的因素。在描述一个投炸弹的作战故事时,将战略沟通、信息战和公共关系等诸多因素融入其中时,故事的讲述往往比爆炸本身更有力量。在现代战场上,理解信息以及它如何影响战斗是非常重要的,在将来会更重要。
  下面是我们建议的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的能力组合(EMO Capabilities Matrix),发展这些能力的主要目的是在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发展的需求的具体细节上提供帮助,促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发展,应对可以预见的威胁,将海军陆战队在未来不确定的作战环境中取得优势。
  八、增强型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能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下列问题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发展。
  (一)实施行动需要什么能力
  1、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A. 营级
  •指挥控制:向小组级单位发出指令,向排级提供数据;
  •火力:动能、非动能、信息作战、公共事务、翻译者;
  •机动:中型/重型空运、气垫登陆艇(H2O机动);
  •情报:社会文化(human terrain)/环境、目标居民;
  •兵力防护:非致命选项;
  •后勤:水净化、地面运输、合同生产(工程和运输)、医疗1 FRSSC 1STP 配属来分发营级 (72小时的伤残医疗)、牙科、区域/环境评估能力、空投支援以及机器人支援。
  •信息作战:能够整合心理战、军事欺骗、电子战、作战安全;能够在将连级部队现实与战略目标相整合的情况下规模营级规模的作战行动。该单元必须能够协调联合、多机构和联盟的各类资产;
  •民事军事行动:能够协调民事/警察行动的民事小组,向连级部队提供人力支援,并作为营级指挥官的特种参谋人员协调战术层级的行动,以与战役和战略相一致,并协调联合、多机构和联盟行动和资源,整合进营级的行动计划之中。
  B. 连级
  •指挥控制:向小组级单元发出指令,向排级提供数据;
  •火力:有经验的火力支援小组(FiST Fire Support Team)领导层、火力指挥中心、利用非标准关系的能力、先进的发射后仪表(PLI Post Launch Instrumentation)能力、分散的火力;
  •机动:在水面和垂直限制内可运输;
  •情报:人力情报、测量和信号情报单元、“蒂尔(Tier)”4/5无人航空系统进入(由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提供)、低强度冲突中心(CLIC Center For Low Intensity Conflict)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情报处(S/G-2)间的连接;
  •兵力防护:致命、非致命、机器人;
  •后勤:补给员,每个连一个数据中心,每个小队1名医护兵+每个小组1名DM OC 训练有素的陆战队员,便携式水净化装置;
  •信息作战:营级信息作战单元向连级提供2人组信息作战单元;
  •民事军事行动:配置民事事务小组,来自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推动者;
  C. 排级
  •指挥控制:向单兵发出指令
  •火力:支援连级部队,能够实施II型CAS;
  •机动:步行机动;
  •后勤:每个PLP配置1名医护兵,每个小队配置1名医护兵,每个小组配置1名DMOC训练有素的陆战队员;
  •情报:从低强度冲突中心获取的数据流;
  •兵力防护:训练。
  2. 现有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具备的能力
  A.陆战队远征旅
  •指挥控制:将营级指挥官同所有单元和资产连接起来的指挥单元能力;
  •火力:动能、非动能;
  •机动:中型/重型空运、气垫登陆艇;
  •情报:社会文化、环境和目标人群;
  •兵力防护:非致命
  •后勤:可升级、模块化、可调整
  •信息作战:能够整合心理作战、军事欺骗、电子战、作战安全和网络安全;能够计划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来整合联合、多机构和联盟资产的专门的信息作战单元;
  •军事民事行动: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级的军事民事参谋职能,整合、协调和设计战术层级的民事事务和警事-军事计划,并在战略战役目标的架构内行动。这个参谋部门整合了陆战队、联合、多机构和联盟的努力和资源;
  B.陆战队远征队
  •指挥控制:连级营级与所有单元和资产的指挥单元能力;
  •火力:动能、非动能;
  •机动:中型/重型空运、气垫登陆艇;
  •情报:社会文化、环境和目标人群;
  •兵力防护:非致命;
  •后勤:模块化;
  •信息作战:能够整合心理作战、军事欺骗、电子战、作战安全和网络安全;能够计划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行动以整合战略目标的专门的信息作战单元。该单元必须能够整合联合、多机构和联盟资产;
  •军事民事行动: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级的军事民事参谋职能,整合、协调和设计战术层级的民事事务和警事-军事计划,并在战略战役目标的架构内行动。这个参谋部门整合了陆战队、联合、多机构和联盟的努力和资源。
  (二)特定层级上的指挥控制能力是怎样的?
  1. 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营级:指挥联合、联盟、机动、火力和侦察、航空和作战火力的终端控制(包括AC130 C 2025)
  连级:指挥联合、联盟、机动、火力和侦察、航空和作战火力的终端控制(包括AC130 C 2025)
  排级:联合、联盟直接支援以及包括航空火力在内的火力终端控制;
  2. 现有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具备的能力
  陆战队远征旅:联合、联盟、多机构――机动、火力、情报、信息作战、特种作战;
  陆战队远征队:联合、联盟,机动、火力、情报、信息作战、特种作战。
  (三)机动部队一旦上岸其作战半径应该多大?
  1. 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营级:165海里
  连级:15海里
  排级:5海里
  2.现有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具备的能力
  陆战队远征旅:365海里
  陆战队远征队:165海里
  特别目标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看具体任务
  (四)机动部队遭受攻击时在需要增援或放弃之前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营级:16小时
  连级:8小时
  排级:4小时
  (五)如果出现需要大规模部队的紧急任务,陆战队各部队多长时间可以集结?
  1. 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营级:10小时
  连级:5小时
  排级:1小时
  2. 现有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具备的能力
  陆战队远征旅:10小时
  陆战队远征队:5小时
  特别目标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1小时
  (六)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必须能够提供怎样的反应能力和反应时间?
  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陆战队远征旅:16小时之内提供一支营级特遣部队;
  陆战队远征队:8小时之内提供一支连级特遣部队;
  特别目标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4小时之内提供一支排级特遣部队。
  (七)陆战队部队的组织应该为什么地理环境(城市、沙漠、山地或者丛林?)而优化建设?
  机动部队建制内能力
  主要:城市
  次要:山地
  第四章 接触:通过前沿存在和接触来阻止危机、建设友好伙伴关系,确保进入
  一、简介
  海军部队的前沿存在既是为了遏制和威慑地区敌手,也是为了增加与盟国和伙伴进行接触的机会。通过前沿接触,可以阻止危机、建设伙伴合作关系,确保进入成功。我们不能夸大与盟国进行无缝互通和有效协作的重要性。当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美国海外基地正处于敏感时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作战态势正在增大,发展和维持与当地国家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紧迫性也在增强,而驻在外国土地上的美军部队的总体数量又要比冷战时期少得多。因此,海上前沿存在可以为我们提供与盟国进行协作活动的机会,可以扩大国际伙伴的合作,同时尽量少地让美军部队前沿部署到外国土地上,避免产生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与前沿存在相伴的接触活动通常由短时间的双边训练演习组成,这些演习可能是在海上进行,也可能在岸上进行。陆战队员和舰员们可能只是从训练演习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件,但他们实际上是在支持更高层次的安全合作和友好伙伴关系建设。实际上,只有当部队不执行其它类似任务的时候,安全合作活动才会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主流活动。安全合作的计划、安排和执行都是透过联合和军种程序来进行的,和其它行动一样受到高层领导人的注意。在很好地理解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体认这样安全合作性质的训练和演习的价值远远超过军事训练和演习本身。
  前沿驻守、定期轮换部队,是美军在尊重其它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持全球军事存在的手段。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海军部队的前沿存在为美国的决策者提供了更多在和平时期、危机时刻和战争中影响事件和投送力量的选项。这些选项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与盟国和伙伴海上力量互用性的结果;通过有效的、稳定的接触活动来实现;通过灵活运用经过裁剪适用于具体能力建设、安全合作或者危机反应需求的海军力量组合来实现。
  •我们经常会提到建设伙伴能力的目标,即促使伙伴具备确保他们自身安全的能力。在低端的冲突中,这样会减少对我们部署和使用力量的需求。
  •其次,我们的存在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美国人对外国的文化有许多的误解,但是很遗憾我们的未来伙伴对美国人的许多认知也未必是正确的。通过前沿接触将有助于纠正错误认知,可能会修正误解。
  •实施前沿存在,有利于我们在一个合作化的环境中发展远征能力,有助于我们进行必要的训练,用于未来严苛、不确定和敌对的环境。
  海军陆战队遵照计划实施以加强地区联系和关系为目的的活动,如安全合作、安全部队援助、海上安全合作、主要训练和战备演习、人道主义和民事援助等。这些活动为与多国伙伴一起应对地区挑战打好了基础。作战指挥官对前沿部署两栖部队(两栖戒备大队及上载陆战队远征队ARG/MEU amphibious ready groups with embarked 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s)的需求超过了海上力量现有和可以预见的能力。2007年以来,作战指挥官对海军陆战队在两栖戒备大队及上载陆战队远征队上的需求已经增加了86%,对单独部署两栖舰船及上载陆战队分队的需求增加了53%。
  需求增长的同时,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在增长,使得部队实施接触的能力也复杂化。影响力竞争的日益激励、新行为体的崛起、信息流动的加快、武器的扩散、技术的民主化以及部队结构和资源的缩小都对我们前沿接触的能力形成了挑战。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我们在多种任务中全球部署经过裁剪的部队,以促进稳定、阻止威胁和打击恐怖主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保有地区集中的能力,从而确保有足够的作战力量来保护美国重大利益、取信于盟友、威慑和劝阻潜在的敌人。美国前沿存在的部队和快速集中的部队,和盟友和伙伴的部队一起,必须要完全做好准备,提高互用性,以有效应对各种类型的危机。
  二、军事问题的描述
  作战指挥官对海军陆战队部队通过安全部队援助和合作接触来建设伙伴关系的需求大大超出了现有和未来前沿配置的两栖戒备大队及上载陆战队远征队或者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司令部(MARSOC Marine Corps Forc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部队的能力。此外,许多安全合作任务需要更分散和裁剪的部队结构选项。在每一版的《联合作战拱顶石概念(CCJO Capstone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和《国防部计划指南》中,海军陆战队必须提高其实施持久的安全、接触、救援和重建活动,同时不影响实施包括强力进入在内的主要作战行动的能力。海军陆战队必须改善部队结构、降低费用,并不影响其正在进行的行动。
  三、核心观点
  海军陆战队将检查可选择的手段来促进前沿接触。
  •检查海军和海岸警卫队两栖舰船之外的平台上载陆战队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检查现有海军陆战队的认识以促进理解;
  •用新的或者加强的专业能力与现有的通用目标部队相结合,为接触活动提供更好的能力组合;
  •发展有利于接触的能力(在作战部队和支援部门)来扩大部队选项,提高海军陆战队满足地区作战司令部接触和安全部队援助需求的能力。
  通用目标和专业部队能力相结合,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军五大军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