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本公司的原因在慢慢进行产业转型,希望能找到一些专利,进行成果转化,希望能给予建议

成都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和“知识产权十条”(全文)成都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和“知识产权十条”(全文)浮光掠影百家号发布会现场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5日讯(记者 赵立莹 摄影报道)7月25日下午,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成都出台《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和《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十条”)2个配套文件。以下为两个文件全文:为贯彻落实《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我市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产业领域和企业规模分级分类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配套补贴,重点支持我市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航空航天等五大优势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在业绩考核时将市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视同利润。二、支持企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按照国家实际到位经费10%给予企业最高100万元配套。三、支持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联合多方力量,鼓励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市本级最高给予2亿元支持。支持在蓉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开发,最高给予50万元补贴。四、鼓励建设国家级重大研发平台。支持在蓉高校院所、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打造国家级重大研发平台,对新获批(授牌)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200万元资助,对新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给予100万元资助。五、健全科技成果评估与孵化服务体系。支持开展市场化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按单个项目评价费用10%给予奖励,单个机构年度奖励总额最高10万元。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开放共享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分别按照服务总费用给予提供方不超过10%和使用方不超过20%的补贴,单个单位最高给予10万元补贴。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给予单个载体每年最高100万元补贴。六、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接轨。支持企业实现重大科技成果产品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择优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吸纳并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按照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3%和2%,分别给予高校研发团队(个人)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补贴,给予企业单个技术合同最高50万元补贴(每个企业单一年度补贴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给予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单个技术合同最高20万元补贴。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设立面向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不低于300亿元。建立规模1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和50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给予科技企业最高1000万元贷款和100万元的债权融资支持。对中小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实现成功挂牌上市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经费补贴,其中对首次挂牌且进入创新层的企业补助50万元,首次挂牌进入基础层的企业补助25万元。八、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对新获批的国家、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50、20、10万元补贴。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激励机制,在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后,鼓励企业对技术经纪人给予不低于3%的股权奖励,市级财政择优给予贡献突出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最高30万元奖励。九、构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加快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展示交易平台,盘活科技成果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成果对接的精准服务,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科技成果交易。十、支持企业开发应用新产品。加强新产品应用示范,促进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市场化应用,按照采购金额20%(生产企业、应用企业各1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为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制定本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一、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机制。支持产业园区或区(市)县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围绕全市重点产业,会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全面梳理和分析产业关键领域全球专利布局情况,以全球视野研判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建立有效支撑的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决策机制。对经评审立项的项目,给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0万元补贴。二、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支持行业骨干龙头企业、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校院所等,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创新难度高、保护范围合理稳定、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期为两年,培育期满后须拥有发明专利70件以上,且涉外专利申请15件以上,企业需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标准认证,项目须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转化实施且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培育中心采取后补助形式,对评审立项并考核验收合格的,给予申报单位100万元奖励。三、培育高价值专利池或专利组合。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会同高校院所、企业围绕产业链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集中许可授权的高价值专利池或专利组合。高价值专利池或专利组合培育期为两年,培育期满后须拥有发明专利50件以上,且涉外专利申请10件以上,企业需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标准认证,项目须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转化实施且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采取后补助形式,对评审立项并考核验收合格的项目,给予申报单位50万元奖励。四、设立成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和市级财政配套资金共3亿元,引导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孵化知识产权驱动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推动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新经济的深度融合。五、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支持专业化、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培育,对专利运营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持有可运营专利数量1000件以上的骨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给予30万元奖励;对专利运营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持有可运营专利数量2000件以上的骨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给予50万元奖励。对年代理发明专利3000件以上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30万元奖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民营专利孵化器,对新认定成都市专利孵化器,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设立且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专利代理或运营机构,给予30万元奖励。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开展托管服务,对托管服务小微企业达到200家、500家的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奖励。六、培育公共服务机构、试点示范市场和品牌服务机构。新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等国家级公共服务机构,给予100万元资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资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市场,给予10万元资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新认定的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和各专项服务试点示范机构,给予10万元资助。七、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资助;被市知识产权局牵头评定的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培育和试点企业,两年培育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5万元资助。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标准认证的,给予8万元资助。八、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技术标准研制。对国内职务发明的发明专利申请给予800元/件的资助,授权的给予3000元/件的资助;对涉外职务发明的发明专利申请,区分不同国家和地区,最高给予10000元/件的资助,取得授权的最高给予30000元/件资助,同一发明专利最多给予进入3个国家或地区的资助;对年度非同一涉外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0件的,给予5万元资助;超过20件的,给予10万元资助。鼓励企事业单位研制技术标准,制定或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位列起草单位前三名的,分别给予最高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的资助。九、完善维权援助服务机制。建设成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智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维权援助智库入库机构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服务、维权途径比选和方案策划咨询服务、维权流程咨询服务等,年服务企业50家以上,服务100次以上的,给予5万元资助。成都企事业单位作为原告(或请求人)主动维权,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经法院终审判决胜诉的,给予维权代理费30%的资助,每件案件最高资助15万元,每家企事业单位每年最高资助30万元。服务机构帮助成都企事业单位作为原告(或请求人)主动维权,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经法院终审判决胜诉的,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年度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分别给予服务机构50万元、20万元奖励。十、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查处、纠纷调解体系。采取委托执法方式,构建“全域成都”执法保护体系。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拓宽专利权利人依法快速维权渠道,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专利纠纷机制,利用“全域成都”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开展知识产权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由成都市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浮光掠影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淡泊是最好的明志,宁静是最好的归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企业如何对其知识产权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_百度知道
企业如何对其知识产权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经济 · 实用型法律服务商
未来法律成立于2015年 ,是专注于商业法律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产品促进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满足市场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
您好,以下转自光明报,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影响制约转化运用的核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严重降低创新收益的预期,从而降低创新投入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现行法律法规缺乏惩罚性规定,《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赔偿实行“填平原则”,《转化法》草案也规定对虚假欺骗转化行为实行“填平”原则,对权利人的保护力度较弱。知识产权实际侵权赔偿标准过低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的积极性。据统计,我国专利侵权实际赔偿额平均只有8万多元,商标只有7万元,著作权只有1.5万元,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虽然建立了与世界一致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仍缺乏统一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试点建设知识产权法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没有解决知识产权侵权审判标准不统一和赔偿标准不统一问题。同时,我国还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法官队伍,行政执法缺乏调查和法定处罚手段,而且行政与司法衔接不够。第二,供需矛盾问题是影响制约转化运用的根本问题。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知识产权不能有效运用,其重要原因在于存在严重的供给与需求矛盾,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高校和科研机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大科技成果和核心知识产权供给不足,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企业也存在创新能力弱,对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需求不足的问题。但主要的问题是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很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规划、工程、计划甚至是领导人指示的产物。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根本动力,任何科技成果转化都必须识别市场需求和符合有效需求。实际上,现有的很多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合作或者委托研发合同方式进行的,如德国弗朗霍夫学会85%的研发资金来自于企业,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主要的转化方式。第三,缺乏有效转化运用模式是影响制约转化运用的突出问题。机构团队和能力是促进转化运用的重要条件,我国高校科研机构没有建立一家像发达国家那样,具有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转移和投资功能的技术转移办公室。知识产权权利分散是制约转化运用的突出问题,国外一些基于技术标准的专利池或专利组合运营企业,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许可协议,极大提高了转化运用的效率,而我国没有一家专利池或专利组合的许可企业。产学研合作是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创新联盟、技术联盟等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的有机组合问题尤其是专利池或专利组合许可、共享与收益分配问题。信息和风险不对称是制约转化运用的客观问题,而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大多是简单第三方模式,缺乏有效解决信息与风险不对称问题的手段和能力。创业难是制约转化效率的主要瓶颈,国际经验证明,知识产权转化的最好方式是对它进行投资,而我国绝大多数转化运用机构缺乏投资功能,投资基金又与转化运用机构分离,现有法律政策缺乏对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创业落地环节的支持。第四,缺乏合理利益分配制度是影响制约转化运用的关键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必须对职务发明人和所在单位同时进行有效的激励。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收益分配政策兼顾了各方积极性,职务发明人基本可以分得扣除成本后收益的1/3左右。然而,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坚持合同优先原则,没有兼顾各方利益,没有规定奖励报酬上限,导致一些单位和地方给发明人的奖励比例过高,一些地方甚至高达95%,影响了单位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利于转化运用组织机构、人才团队和能力建设。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实际上都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虽然一些法律允许给予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但这并不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本意,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根据职务发明人本职工作和实际贡献的职务发明权利共有制度。第五,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完善是制约转化运用的重要问题。我国转化运用的有关法律可操作性存在不足,原则性和上位性规定较多,缺乏实施细则,而且大量使用政策性语言,缺乏限制和规范性规定。科技法、知识产权法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和冲突问题,概念各不相同、知识产权处置权不一致,职务成果奖酬比例也不一致。我国缺乏有效促进转化运用的政策体系,财政投入政策用纯投入方式促进转化运用会扭曲市场。允许在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知识产权事务费的政策也不利于高校科研机构转化运用机构、团队和能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增值税税率实际高于以往的营业税税率,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收入营业税税收起征点过低,非职务成果转化收入一次性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负过高。缺乏支持转化运用的保险和再保险政策。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2011 年废弃后,最重要的需求端创新政策陷入困境。将知识产权作为国有资产要求实现保值增值,而忽视了其维持成本和价值时效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价值评估、入股等方面均存在不少制度性障碍。简单化的科技评价导向机制导致大量低质量知识产权产生,国家科技计划等往往将知识产权数量作为验收指标,科技论文和知识产权数量已成为科研人员职称晋升与评聘的主要指标。必须进行转化运用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一是要从体系化高度完善科技法律制度。要对相关法律实行系统修改,法律规定之间应不交叉、不重复、不冲突。法律要坚持市场决定原则,规定面向市场需求的转化运用模式并引导发展。规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转化运用的责任、义务。提高法律规范性,增强法律规范、限制功能,增加程序性规定和处罚性规定,尤其要加大对虚假转移转化行为的惩处力度。及时制定法律实施细则,重点解决在法律中没有解决的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突出问题。二是构建完善促进转化运用的政策体系。系统设计促进转化运用投入政策,主要以贴息和后采购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方式。要有意识采购一批国内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并推广应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意服务业实行低增值税税率,并提高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收入应税起点额度。制定非职务发明人转化激励政策。将对新产品采购作为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替代政策,并恢复中小企业创新产品采购、首台首套采购和绿色采购。三是推进转化运用组织机构、人才团队与能力建设。理工类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应建立内部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将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和投资功能三合一。支持以技术标准为依托,以专利池或专利组合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科技中介发展第三方支付和担保功能。四是加大对知识产权创业环节的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要加大对风投、保险和担保机构参与转化运用的支持。降低创新引导基金的政策门槛,发展专利混合质押贷款模式。制定支持转化运用的保险和再保险政策。五是推动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法律要坚持遵循兼顾合同和各方利益平衡原则,对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个人、部门和单位共享利益制度,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按份共有制度。六是引导加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明确专利池或专利组合构建中知识产权声明、许可、收益分配和管理的措施。七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应允许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有一定范围的浮动而不视为国有资产损失。主管部门要在备案中核查是否遵循了国内产业或中小企业优先原则。八是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科技计划、能力评价、机构认定、人才选拔使用等知识产权评价政策,增加知识产权质量与转化运用指标,如专利实施率、许可合同数量与金额等。(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1840字)
促产业转型升级,成都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和“知识产权十条”
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猎云网(微信:)成都】7月25日报道
今天下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成都产业新政50条”系列新闻发布第四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实施细则”新闻发布会。会上,重磅发布了《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简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和《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简称“知识产权十条”)两个配套文件。
“科技成果转化十条”
最高2亿元,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联合共建新型产研院
“科技成果转化十条”,从科技成果供给、成果转移、成果承接等3个方面,全面覆盖了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针对关键问题症结,形成了10项针对性措施。在科技成果供给方面,更加注重强化高校院所要素供给能力。
支持建设市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最高2亿元,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联合共建新型产研院;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开发,最高给予50万元补贴。
打造国家级重大研发平台。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对新获批(授牌)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200万元资助,对新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给予1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配套。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鼓励企业吸纳并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按照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3%和2%,分别给予高校研发团队(个人)、企业和技术交易服务机构每个项目(合同)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和20万元补贴。
在科技成果转移方面,更加注重强化成果转化中间环节建设。
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评估与孵化服务体系。鼓励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提供早期投资、产业链资源整合、创业导师辅导等服务,对在成果转化中表现突出的孵化载体最高给予100万元补贴;加快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开展市场化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按单个项目评价费用的10%给予评估机构奖励;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开放共享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分别按照服务总费用给予提供方不超过10%和使用方不超过20%的补贴。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设立总规模不低于300亿元,面向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组建规模1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对初创期、种子期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建立规模50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给予科技企业最高1000万元贷款和100万元的债权融资支持。
全面启动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对新获批的国家、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别给予50、20和10万元补贴。进一步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
在成果承接方面,更加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最高给予10%的配套补贴,重点面向成都市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航空航天等五大优势产业以及人工等五大未来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年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贴。
鼓励在蓉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支持企业实现重大科技成果产品化。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同时,促进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市场化应用,按照采购金额20%最高给予500万元补贴。
“知识产权十条”
成都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知识产权十条”,则重点着力于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利用,以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的格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助力成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在“知识产权十条”中,成都提出了数个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全国城市前列”的举措。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上,成都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基金规模位列全国城市首位。
该基金将重点支持五大优势、五大支柱和五大未来产业,并以股权投资方式直接参股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知识产权项目,推动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新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成都将大力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培育公共服务机构、试点示范市场和品牌服务机构,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在加大专利支持力度上,接下来,成都将打造20个以上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每个培育中心支持100万元,支持力度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成都将致力于以此推动让知识产权成为成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竞争力,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转变。同时,成都还将启动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加快培育50个以上的高价值专利池或专利组合。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政策将申报条件由发明专利增加到发明专利和涉外专利。
在支持企业和服务机构主动维权方面,最高给予50万元经费支持,支持力度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人送外号龙哥,龙哥微信:。
<div class="module-box mb20" v-for="(item,index) in items" v-if="index
{{item.author_user_sign}}专利、鉴定、项目验收就是成果吗?_百度知道
专利、鉴定、项目验收就是成果吗?
美女,看了你专业的解释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我家申报过一次高企,但没有通过,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下你,希望你能给与我帮助,非常感谢!什么是科技成果?我家只有7个实用新型专利(项目验...
美女,看了你专业的解释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我家申报过一次高企,但没有通过,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下你,希望你能给与我帮助,非常感谢!什么是科技成果?我家只有7个实用新型专利(项目验收、鉴定均没有),是不是说明我们只有7项成果?高企申报要求平均每年4项以上的成果转化,是不是必须有3*4=12项以上的成果,才符合转化要求?一项成果转化为多个产品,算几次转化?非常感谢!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临沂专利事务所
临沂专利事务所
采纳数:199
获赞数:435
正如您所说,成果转化具体指的就是专利证书、成果鉴定等证明材料。科技成果就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实用新型专利是其中一类。高企申报要求平均每年4项以上的成果转化,必须有3*4=12项以上的成果,才符合转化要求。一项成果转化为几个产品,就算几次转化。
这个成果的话具体算的话其实也就是骗人的,现在国内好多所谓成果转化好多都不是量化的指标,你转化成多个产品可以算多次转化的,没有什么定规了,关键是对你申请项目或者做一些什么东西有用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你的回答, 我想问下,对成果个数有要求吗,因为我对高企成果转化这块很迷糊,非常感谢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选择本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