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制史论文选题中的六部分篇

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中国古代法制史话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
中国史,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跨入奴隶社会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已有4000多年。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断加强立法和司法措施,维护它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法制历史。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图书简介
本书简明扼要地用史话的文笔描述中国自夏王朝开始至清朝鸦片战争以前、四千多年的法制历史的概貌。纵的方面,叙及法的起源的传说,历朝的法律制度;横的方面,包括历朝的立法、法律思想、司法原则和制度,除对刑法有较多叙述外,民法、婚姻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方面亦均涉及,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中并穿插有趣的故事,更增加开读者的兴味。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作者简介
李用兵,笔名李潜,广东大埔人,1929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法学教并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主编《法学基础》、《法学基础教程》、《法学概论》、《经济法教程》、《当代干部小百科?民主与法制》等书。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著作目录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引言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第一章 开创篇
——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神兽决狱”的传说
第二节 夏礼——夏王朝的大法
第三节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第四节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第五节 西周的《九刑》和《吕刑》
第六节 刑法和礼治的原则
第七节 西周民法的雏型
第八节 西周的婚姻制度
第九节 夏、商、西周的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第二章 奠基篇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公布成文法的斗争
第二节 李悝著《法经》,封建法典之祖
第三节 商鞅变法,明法重刑
第四节 秦始皇统一法度,凡事皆有法式
第五节 秦代的严刑酷法
第六节 《挟书律》与“焚书坑儒”
第七节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第八节 秦朝的司法制度
第九节 从“约法三章”到汉律六十篇
第十节 汉代的刑法
第十一节 儒家思想入律,汉律开始儒化
第十二节 汉代的民法和经济法
第十三节 汉代的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第三章 定型篇
——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
第二节 隋文帝与《开皇律》
第三节 唐朝的建立和唐初的立法
第四节 《唐律疏议》和唐代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五节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刑法
第七节 唐代的民法
第八节 唐代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
第九节 唐代的经济立法
第十节 唐代的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第四章 发展篇
——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宋朝的立法
第二节 宋朝刑法的特点
第三节 宋朝的租佃制和典卖制
第四节 宋朝经济法的发展
第五节 两宋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六节 元代立法和元律的特点
第七节 元代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八节 朱元璋与明朝立法
第九节 明律的主要特点
第十节 明朝的经济立法
第十一节 清朝立法
第十二节 清代刑法的特点和文字狱
第十三节 清代的民事法律
第十四节 清代的经济立法
第十五节 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台湾商务印书馆[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法制史大纲大纲,帮助,中国法制史,法制史大纲,法制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法制史大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8中国法制史复习要点
  摘要:2018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于9月15日发布,关注大纲解析,获取大纲变化,考研帮为你持续关注。
  一、中国法制史的总体框架
  法律硕士(法学)和法硕(非法学)在法制史上的要求差别不大,这是不同于其他四门课程的一大特点。那么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历年的考题来看,法制史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几大部分,即夏商周阶段的法律制度、秦汉法律制度、三国魏晋时期法律制度、唐宋法律制度、明清法律制度、清末改律及民国立法部分、革命根据地时期立法等几大块。而各个时期的重点知识又可以是从立法状况、司法制度、机构设置、典型刑罚(如奴隶制五刑、封建制五刑等)等。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法制史的学科特点就是历史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且涉及到很多古代的知识,所以学起来比较费力。不过,法制史所占分值不高,而且考题比较简单,这给我们的复习备考降低了点难度。
  二、中国法制史的重点知识梳理
  根据考试大纲,我们为2018级考生梳理法制史考试重点,希望同学们重点关注。
  要想在学习法制史的过程中思路清晰,首先要把下面这个历史朝代烂熟于心,因为以历史朝代为线索,才能对法制史的内容做出有序的梳理。
  中国古代法制线索:
  源于夏商&盛于西周&春秋社会动荡,法制有所发展&战国由礼法制度向成文法典转变&秦汉成文法体系全面确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发展迅速&隋唐法制成熟、定型&宋元明清时法制伦为人治的工具&清末变法修律,法制开始近代化。
  重点知识
  夏商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禹刑;汤刑。
  二、刑事立法:奴隶制五刑
  三、司法制度:监狱。
  西周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吕刑》;九刑;周公制礼;礼与刑的关系。
  二、刑事立法: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契约;质剂,傅别;婚姻: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去),三不去;嫡长子继承。
  四、司法制度:大司寇;狱,讼;五听。
  春秋法律制度
  一、成文法的公布:郑国&铸刑书于鼎&;邓析&竹刑&;晋国铸刑鼎;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论争。
  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
  战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指导思想:&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
  二、《法经》:李悝变法与《法经》的制定;《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
  三、商鞅变法:改法为律;连坐法;分户令;变法的历史意义。
  秦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云梦秦简;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
  二、刑事立法: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主要刑名;主要罪名。
  三、经济立法:农业管理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官营手工业管理立法;市场与货币管理立法。
  四、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诉讼制度;审判制度。
  汉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约法三章&;《九章律》与&汉律六十篇&;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二、刑事立法: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三、经济立法: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四、行政立法: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律法。
  二、刑事立法:&准五服以制罪&;&八议&、&官当&;&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
  三、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刑讯制度。
  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开皇律》;《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主要成就:十二篇,五百条;内容。
  唐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宽简、稳定、划一;主要法律形式;《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二、刑事立法: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民事行为能力: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四、行政立法:三省六部制:御史台;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
  五、经济立法:土地立法;赋役立法;禁榷制度;对外贸易制度。
  六、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宋刑统》;编敕;编例;条法事类。
  二、刑事立法:折杖法,刺配,凌迟;重法地法。
  三、民事立法: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财产继承。
  四、行政立法: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洗冤集录》;《名公书判清明集》。
  元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大札撒》;《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二、刑事立法:犯罪与量刑;刑罚制度的变化。
  三、民事立法:烧埋银;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
  四、行政立法:中枢和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制度的变化:监察制度的发展。
  五、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明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问刑条例》;《大明会典》。
  二、刑事立法:奸党罪;充军;廷杖;定罪量刑的主要特点。
  三、民事立法: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
  四、行政立法: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员选任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厂卫;申明亭;会审制度。
  清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
  二、刑事立法:发遣;死刑制度;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文字狱。
  三、民事立法:民事主体的变化;债权制度的发展;继承制度。
  四、经济立法: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立法;专卖制度。
  五、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秋审制度。
  清末法律制度
  一、&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背景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钦定宪法大纲》;谘议局与资政院:《十九信条》。
  二、修律活动:修律的指导思想;修订法律馆;《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事立法及其特点;礼法之争;法院组织法与诉讼法;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司法机关的调整;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二、其他革命法令:有关保障民权、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法令。
  三、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立法活动的特点。
  二、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三、刑事立法:《暂行新刑律》:单行刑事法规。
  四、司法制度:司法机关的体系;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指导思想;主要立法原则与立法阶段;法律体系与《六法全书》;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宪法性文件与宪法:《训政纲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
  三、刑事立法:《中华民国刑法》;刑事特别法。
  四、民商事立法:&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中华民国民法》;商事立法。
  五、司法制度:普通法院系统;特种刑事法庭;诉讼审判制度。
  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土地立法、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四、司法制度
  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二、土地立法、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三、刑事立法:刑法原则的发展;主要罪名。
  四、司法制度:司法组织体制;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调解制度。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二、土地立法、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劳动立法;婚姻立法。
  三、刑事立法: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四、司法制度:人民法院体制的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2019考研热门话题
考研帮地方站&&&&&&&&&&&&
2015考研法硕: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梳理(一)
  一、古代法制思想与立法概况
1、禹刑。 2、汤刑。 3、“誓”、“诰”、“命”
西周2011-综-35,2012-综-32,2012-综-60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1.礼:周公制礼①“五礼”吉;凶;军;宾;嘉;②“亲亲、尊尊”为精神;③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④社会调控手段之一
2.刑:刑法和刑罚;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3.礼刑关系:“出礼入刑”;[i]“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i] 注意:“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适用刑罚上有特权,而不是不适用刑罚。
4. 宗法制度:“封邦建国”。分封制。
“礼崩乐坏”转“严酷法治”
1.公布成文法
①郑国子产“铸刑书”: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
②晋国赵鞅“铸刑鼎”: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③邓析书“竹刑”
2.李悝《法经》2010-综-43
①特点:体现“王者之政莫急于贼盗”思想
②内容:盗、贼、网、捕、杂、具6篇
③历史地位: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承前启后” 注意:六禁在杂律,淫、狡、城、嬉、徒、金
3.商鞅变法
①改法为律;②连坐法,奖励告奸,诬告反坐;③分户令
1、“一断于法”。2、刑无等级。3、轻罪重刑。4、法布于众。
“缘法而治”
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等。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判例),可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
两汉2008-综-44,2009-综-42,2009-综-61,2012-综-61
“约法省刑”到“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约法三章”;加《户》、《兴》、《厩》;《九章律》;汉律60篇。律、令、科、比
文景帝废肉刑
“缇萦”上书,导致文帝废肉刑:a. 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b.劓刑改为笞300;c.斩左趾改为笞500;d.斩右趾改为死刑。景帝:劓刑笞300改为笞200;斩左趾笞500改为笞300,颁布《令》,规定笞杖尺寸,且行刑不得换人。 注意:“文帝废肉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
亲亲得相首匿
汉宣帝,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
奏请皇帝裁决,减免刑罚的特权
阿党附益罪;“左官”罪;漏泄省中语;左道;群饮酒;通行饮食
魏晋南北朝2007-综-39,2011-综-37,2011-综-43
律令科比格式
《曹魏律》:a.18篇;b.“具律”改“刑名”放律首;c.“八议”
《晋律》(《泰始律》):a、20篇;b、“准五服以治罪”;c、“刑名”后加“法例”;d、张斐、杜预作注,与《晋律》效力同,“张杜律”
《北魏律》a、20篇“取精用宏”b、将“官当”入律。
《北齐律》a、12篇;b、将“刑名”和“法例”合为“名例”;c、“重罪十条”。[i]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i] 注意:北有北魏南有陈,官当制度律中明,北齐跟晋有五服。
《麟趾格》东魏,格,源于汉代的科,北魏始以格代科,作为律的补充。
《大统式》西魏。式,源于汉代的品式章程。最早。
《开皇律》
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恶。 注意:十恶比 “十条”,去“降”多“不睦”,开篇强调“谋”。
唐2011-综-63,2012-综-63
[i]“德礼为本。刑罚为用[/i]”
《武德律》开端;《贞观律》;
《唐律疏议》:《永徽律疏》,唐高宗,12篇,30卷;[u]最高成就[/u],中华法系的[u]形成标志[/u],现存[u]最完整、最早、最有影响[/u]的中国古代成文法典。 海外影响:朝鲜《高丽律》、日本《大宝律令》、越南《刑书》。
《唐六典》
《大中刑律统类》
宋2007-综-41,2009-综-38
《宋刑统》:第一部刊印颁行的封建法典。213门,律令合编。 注意:《刑统》源于唐大中,敕令格式附于后。
1.敕:是皇帝对特定的人和事所颁发的诏令,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2、编敕:编敕起始于宋太祖《建隆编敕》。神宗时设有“编敕所”。宋仁宗之前,基本上“律敕并行”,神宗以后“以敕破律”、“以敕代律”。 3、条法事类。《淳熙条法事类》;《庆元条法事类》残本。
元2011-综-39
附会汉法,因俗而治
1、《大札撒》。 2、《至元新格》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3、《大元通制》20篇。定型 4、《元典章》江西地方政府的汇编
强奸幼女罪;蒙汉异法、同罪异罚;“警迹人”。
《大明律》:7篇体例:名例律+六部。
《明大诰》:明初特别刑事法规,“重典治吏”;空前普及。
《问刑条例》明孝宗
《大明会典》明英宗,仿照《唐六典》
清2008-综-38
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大清律例》:乾隆;七篇。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集大成者
创造。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
源自《唐六典》、续《大明会典》、得《大清会典》 注意:皆为行政法典。《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
《蒙古律》、《回律》、《番律条款》、《苗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西藏禁约十二事》
备战2019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中国教育在线考研订阅号
研究生留学qq群:
主讲:考仕通
主讲:吴_ 陈成业 程黄维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
&&所在院校:
 各地热招:      
记录教育点滴&&图研考研
专业人气榜
&&排名 专业名称       人气   开设院校
高校人气榜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制史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