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1969年,中国和新苏联要来了的矛盾。如果新苏联要来了真的向中国开战,美国会帮中国吗?

发布时间: 17:05:15 浏览字号:  

  1991年12月25日,当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宣布停止履行苏联总统职务,飘扬了数十年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落之时,中国政府代表团恰好抵达莫斯科,准备与俄罗斯等原苏联新独立国家商谈继续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问题。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精心规划的系统工程。

  早在此一年前,苏联内部的离心倾向已露端倪。1991年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总统在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处别洛韦日的“野牛林”里秘密会晤。8日,三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由于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谈判陷入死胡同,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苏联已不再存在。三国决定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欢迎其他共和国加入。1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接管了克里姆林宫。21日,原苏联11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议定书》。长达69年的苏联历史从此终结。

  乘包机出访谈判建交

  在变幻莫测的新形势下,根据中央决策及外交部领导的指示,我们注意冷静观察,未雨绸缪,并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一旦苏联政府公开承认某共和国独立或正式宣告自身解体,立即按“承认、建交、设馆”的一揽子三步曲,一举解决与原苏联各国的关系问题。

  在苏联宣布承认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独立的第二天,1991年9月7日,钱其琛外长即致电三国外长,通知中国政府承认其独立。三天之后,中国政府代表田曾佩副外长就抵达这些国家的首都,与对方进行建交谈判,并很快签署建交公报。

  此时,苏联这一庞然大物的解体,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我方有关与独立后的各国举行建交谈判的具体准备工作,亦已正式启动。原拟由主管副外长前往访问,但就在出发前夕,决定先进行经贸探路,由时任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率领政府代表团出访,并特批了一架波音767包机。代表团原拟先访俄罗斯,对方称正忙于政权交接,只得改为在降落莫斯科后再先转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但当天是圣诞节,到很晚乌方才传来同意接待的答复。

  12月26日一早,代表团离莫斯科飞往基辅。一下飞机,我们一行就被直接拉到乌克兰外经贸部部长的办公室。房间不大,对方参加会谈的只有两人,而我方人员则坐了一大排。双方才谈了十分钟,主人便称,他要去议会开会,让一位副部长留下接着跟我们谈双边经贸关系问题。

  见此情景,我们当即要求对方安排代表团副团长田曾佩副外长去乌克兰外交部进行对口会谈。经现场联系,对方决定由一位副外长负责接待。

  乌克兰副外长表示,乌克兰原先就是联合国成员国,尊重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在北京的原苏联大使馆中有乌克兰16.37%的房产(原苏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分成),两国建交后很快就可以开馆。

  中午,我们被送到基辅旅馆。我们在旅馆等了两个小时,乌克兰方面最后通知说,一位主管经贸的副总理要会见代表团。李岚清团长向他转达了我国家领导人关于愿意继续保持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口信。对方表示感谢,并礼节性地说了几句客套话。会见时,没有乌克兰外交部的官员出席,也没有任何人作记录。第一站的访问就这样结束了。

  局面发生逆转与白俄罗斯建交

  按计划,我们访问乌克兰后应紧接着去白俄罗斯,但对方称,年前因忙于筹备独联体明斯克首脑会晤接待不了,我们只好返回莫斯科。经一再交涉,白俄罗斯方面问,代表团究竟谈经贸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我答复说,两个问题都谈。对方还是不置可否。下一步棋怎么走?代表团上下都在我驻莫斯科使馆焦急地等待着国内的指示。

  12月27日,钱其琛外长致电原苏联各国外长,告知中国政府决定承认其独立,并准备进行建交谈判。于是,局面一下子发生了逆转。白俄罗斯外长马上答复我们,欢迎中国政府代表团随时来明斯克访问。

  28日,白俄罗斯外长与我政府特使王荩卿大使进行会谈,双方就建交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对方表示,白俄罗斯政府高度评价中国政府承认其独立的行动,外交部将认真研究中方提交的建交公报草案,并希望在他本人访华时正式签署。

  后来在1992年1月20日,白俄罗斯政府领导人访华,外长随行,双方在北京又进行了一轮会谈,最后签署了建交公报。

  据悉,在由谁率团访华的问题上,白俄罗斯政府内部出现了“竞争”。外长提出,他本人将赴北京谈判建交。而主管副总理认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来访时是他出面接待的,应由他率团回访。最后,内阁总理做出裁决,考虑到此访的重要性,他本人将亲自率团往访。

  中俄双方不存在重新建交问题

  代表团在俄罗斯的访问相对比较顺利。12月27日上午,李岚清团长会见俄主管经贸的副总理绍欣,通报了中国政府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决定,和支持俄接替原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的立场。俄方的反应很积极,当即安排外长宴请,并进行副外长会谈。

  会谈中,田曾佩副外长指出,因俄罗斯联邦接替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双方不存在重新建交问题,建议签署一个会谈纪要,以解决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俄方表示赞同中方对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设想。我方当即提交了《会谈纪要》草案的中、俄文本。

  《会谈纪要》共有六条,俄方几乎全部接受了中方提出的方案。只有台湾一条,俄方提出需做些修改。俄方原则上同意中方的思想,但建议加上“俄的企业家及组织只在纯民间的基础上同台湾进行经济、科技及文化联系”。我方表示,对俄同台湾保持纯民间的经贸关系不持异议,但鉴于有过莫斯科市长波波夫访台的不愉快事件,以及俄方要加的那句话含意不甚明确,我方认为还是以不加为好。在我方坚持下,对方表示可采用苏中联合公报中有关台湾问题上的措辞。

  28日,双方继续举行大组会谈。田曾佩副外长着重谈了台湾问题,并对官方和民间交往的界限做了详细说明。库纳泽副外长表示,理解中方在台问题上的立场。此时,已被“靠边站”的原苏联副外长罗高寿在旁与库纳泽“咬了一下耳朵”。库纳泽的态度遂有变化,称对纪要中有关台湾问题的表述原则上不反对,但担心议会通不过。经田曾佩副外长反复说明,俄方最终同意回到中苏联合公报中措辞的立场。

  29日,双方在俄外交部正式签署了两国政府代表团《会谈纪要》,圆满解决了中苏、中俄关系的继承问题。这个纪要实际上成了新形势下发展中俄两国关系的指导性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政府代表团的王荩卿大使当时既非驻苏大使,也非驻俄大使。王大使是1991年11月底到达莫斯科,因苏联国内政局不定,还没有来得及递交国书,苏联就不复存在了。

  12月27日,钱其琛外长致电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通知中国政府决定中国原驻苏大使改任驻俄大使。按照常规,任命大使要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但在非常情况下,只能特事特办,连夜“跑签”完成报批程序。大使赴任时携带的我国家主席致苏联国家元首戈尔巴乔夫的国书业已过时,只得补办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新国书。

  王荩卿大使于1992年2月初才向叶利钦总统交上国书。王大使曾经幽默地说,以后退休没事了,要写一本怎样没有当上驻苏联大使的书。

  (摘自《世界知识》杂志 作者周晓沛曾任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等职)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


}
短视!且不提中、英、美,就日本当时的战争能力,要多久能穿过西北利亚?空间上换取时间,当时日本后勤能保障1500公里外【陆上横穿西北利亚】大规模作战部队的物资供给吗?
但如果德国进攻莫斯科时日本进攻苏联,苏联必然要调军队到远东受牵制
欧洲就会被德国击溃,欧洲完蛋苏联就完蛋了
但如果德国进攻莫斯科时日本进攻苏联,苏联必然要调军队到远东受牵制
欧洲就会被德国击溃,欧洲完蛋苏联就完蛋了
当时欧洲还剩那些国家在跟纳粹德国作战,西线英+各国流亡政府,东线欧洲就剩个苏联。
短视!且不提中、英、美,就日本当时的战争能力,要多久能穿过西北利亚?空间上换取时间,当时日本后勤能保 ...

日本只要从库页岛过去进攻海参崴就可以了
苏联必然从欧洲抽调力量,这样德国就能减轻压力一举击败苏联
本帖最后由 屺堙 于 22:00 编辑

如果德国先解决西线,再在东线开战


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确保美国不参战
如果德日有善心不瓜分我们被割让的土地
那08的预想是有可能的
日本只要从库页岛过去进攻海参崴就可以了
苏联必然从欧洲抽调力量,这样德国就能减轻压力一举击败苏联
且不说斯大林的参谋部会分不清那该放弃,那该坚守,就攻下海参崴苏联会从莫斯科调兵增员远东吗?1939苏日诺门罕战争,是苏联单打的吗?拿下海参崴苏联只会更加坚定守卫莫斯科,日本要想穿过西北利亚还有一个障碍——蒙古!
当时的日军在慰安妇的大腿中间忙得不亦乐乎,哪里有时间进攻苏联,我看某人是专业意淫,本座懒得和你辩!
当年日本抱德大腿,如今抱美大腿,发现日本还真会抱腿,抱的都是世界霸主的腿。呵呵
德占俄,日占远东后必引起没过干涉,最后还是日战败,美国的盟国中国顺势得远东!
}

那一年,中国和苏联爆发严重危机,边境摩擦不断,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甚至扬言要用核武器对付中国。对此中国也作出积极反映,各主力部队调往北方,中央机关也部分转移。毛去了武汉,彪哥去了重庆,全国各地都在挖洞,屯积战备物资。最后美国站出来表示支持中国,说如果苏联进攻中国,即标志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后苏联服了软。

撇除核武器和美国直接出兵干预的因素,仅以双方常规兵力论,如果真打起来,苏军可以推进到哪里?本帖转至《辛亥大英雄》吧!

1968年 知情下乡热潮

1969年 珍宝岛事件,三线建设,核试验

1970年 中国支持支持印度支那三国四方和谈,中意建交

1971年 林彪出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兵乓外交,中国加大支持越南,金日成秘密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中英签署《联合公报》,核试验!

珍宝岛事件,是其中的代表事件.本人转致,辛亥大英雄吧。

本帖最先开始已经是2013年6月在讨论,有些人在说楼主用心不好。以史为鉴,以史为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苏联要来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