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腾讯投资,宝宝玩英语16种时态表格总结怎样实现裂变式增长

2年20万付费用户,引腾讯投资,宝宝玩英语怎样实现裂变式增长?
打开宝宝玩英语APP,宝妈跟着APP上的课程学习英文单词、儿歌,再花10分钟左右教2岁多的宝宝在词汇卡上学习相应的单词、互动;有时也将宝宝学习的视频发到微信群中分享、打卡……这是很多宝妈用户们每天都会做的事。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孩子的英语启蒙。成立于2016年1月的宝宝玩英语至今覆盖超过150万华人家庭,有20多万付费用户。这家公司据称也成为2017年微信社群运营的现象级事件。
日,宝宝玩英语宣布完成1.5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腾讯公司领投,A轮领投方经纬中国继续跟投。
宝宝玩英语主要依托线上录播课程+微信班级学习群+线下教具的形式,围绕0-6岁儿童设计了12个级别的知识体系,分为0-2岁的樱桃班、2-4岁的草莓班和4-6岁的苹果班。
成立两年多的宝宝玩英语如何基于微信社群吸引数十万付费用户?线上线下课程和产品的背后经过了哪些迭代?近日,鲸媒体专访了宝宝玩英语联合创始人兼课程研发负责人张兰心。
从线下创业转到线上,从新东方老师到宝宝玩英语联合创始人
由于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张兰心一直对教育非常感兴趣,但同时她也察觉到了父母的一丝沮丧:在这所四川的二本院校中,似乎并没有很多人认真学习。在清华大学读本科期间,张兰心也发现周围很多学生都想继续去美国深造,而不是选择留在中国。因此,她原本给自己规划的先在国内读博士、再进高校工作的想法逐渐幻灭。
“后来我就决定换一个不同的路,毕业后去了新东方当老师,成人、高中、初中的课程都教过。”张兰心回忆称,“中国的家长总会觉得,把孩子交给你们了,你们就要对他负责;但我一直的观点是,家庭教育很重要,不能全部依靠于老师。”略感沮丧的张兰心最后决定离开新东方,去香港读研。结婚生子后,她开始思考自己想从事的方向。“一方面我想找地方带孩子玩,另一方面我觉得其实家庭教育是我一直以来的诉求。”于是,2015年9月,张兰心在小区里租了一间200多平米的房子,办起了线下英语早教中心。
“我当时是想打英语启蒙这个概念,就想接收小区里还没有上幼儿园的一些孩子。”张兰心心想,在小区里应该很容易看到父母,方便研究家庭教育;但依旧让她沮丧的是,见到的却都是爷爷奶奶。
彼时公众号、自媒体开始兴起,张兰心也运营起了自己的公众号。“每天我们会更新文章,里面有一段音频、一些简单的讲解,偶尔还会有一些小方法。比如很多人家里并没有乐器,我们会教家长在一个塑料小瓶子里装一些黄豆,可以当小沙锤。”其实这很像今天宝宝玩英语课程的雏形。张兰心说,最开始她是想把文章发给线下学员的家长,但后来逐渐在很多人中传播开了。
宝宝玩英语联合创始人兼课程研发负责人张兰心
2015年11月的一天,张兰心把自己的文章发到了一个二手闲置的母婴群,这引起了李红梅(宝宝玩英语创始人兼CEO)的注意。“红梅姐觉得我的内容还比较有意思,我们聊了聊后,她特别理解我的沮丧点,她觉得线下的机构可能并不能解决我的这种沮丧,因为线下可传达到的人群很少,孩子父母也不是能跟我们有直接交流。”二人做线上早教的想法一拍即合。
不久,她们又在另一个群里认识了刘乙纤(宝宝玩英语联合创始人)。央视编导出身的刘乙纤当时是个全职妈妈,在家带两个小孩,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乙纤给孩子买了很多英文绘本,可以称之为阅读分享达人,红梅姐觉得乙纤的文笔有一种妈妈的温度感,而我可能是老师感。她自己是个特有商业头脑的人。我们三个人的孩子年龄从1岁到4岁都有,正好覆盖了我们想做的人群年龄范围。”于是,张兰心把自己的十几个学员、运营了三个月的早教中心都转给了朋友,三人正式开始创业。
2016年1月,宝宝玩英语公众号正式上线,张兰心和团队在公众号录制了一些视频、音频,但却发现很难被人点开;耗尽了张兰心、刘乙纤原本各自公众号的两三千人粉丝后,宝宝玩英语的粉丝并没有多大增长。
和用户进行沟通后,张兰心发现团队一直没想明白的是,其实市面上已经不缺资源了,“家长说你给我个视频,我看了,然后呢?他们会觉得我们的资源不落地,到处都可以找到,我们跟别人有区别吗?”当时,宝宝玩英语的课程进行了分龄,比如1岁到1岁半的孩子每天听什么内容、一周的计划安排等都已经成型。
“但公众号是单向的,能完成一部分教育但不能进行交流,而妈妈们的社交属性又非常明显。”于是,张兰心和团队决定做成课程体系,一步步教家长们操作;再建立一个微信群和家长们交流。课程的形式也参考了市面上很多类型,比如当时流行的60秒长语音的微课形式。不过张兰心很快发现这对时间非常碎片化的妈妈人群并不方便,“比如听着听着孩子突然哭了,没办法再找到听的那一条了。”
于是,宝宝玩英语最后采用了轻课的形式:采用音频+视频+文字结合的形式,每天10-15分,直观地让妈妈们迅速定位到所需信息。
收费课程、课件系统、线下产品,内容+技术并行
明确了课程形式之后,重要的环节随之而来——招生。2016年清明节前一天下午,宝宝玩英语的公众号上发了英语启蒙课程的招生文案,并附上刘乙纤的微信二维码报名。张兰心坦言,原本她们计划分三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招40个人,还担心招不满。而结果出乎意料,清明节前后刘乙纤在来回哈尔滨的火车上一直在添加好友,5000人的好友上限很快达到。
“当时给我们的触动是,线上英语启蒙课程是有可能达成的,我们设计的形式、内容的定位是让妈妈们感兴趣的,而且也启发了我们继续做下去的信念。”张兰心告诉鲸媒体,经过1个月的免费课程体验之后,李红梅开始考虑商业化。“当时知识付费还不流行,红梅姐也没想做知识付费那么大的框架,只是觉得我们费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做产品,如果我们收费低而大家都不愿意买的话,其实就是个伪命题。所以我们在第二个月免费课的时候就计划在第三个月收费。”
“事实证明,我们的产品是能标价的;而且用户其实是接受知识付费的,他们也能理解公司要做下去一定要有资金去支持运转。”
之后的2016年6月到9月,宝宝玩英语进入了建模型、测模型阶段:一个人能准备多少个不同类型的课程、社群运营要用什么结构、需要多少个全职员工……张兰心回忆道,当时还没有非常具体的课程大纲,同一年龄段的儿歌课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好在一开始用户的容忍度较高,她和团队一遍遍地调整、打磨课程的大纲和细节。
随着家长用户增多,从高知家庭逐步扩展到了更多的普通家庭,张兰心慢慢发现微信群并不利于知识的沉淀。“对于基础好的家长来讲,单词很容易就懂了,只是不太能主动说出单词;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家长英语水平不是很好的时候,你需要给他一个沉淀的地方,而不是在微信聊天记录里往前翻内容。”于是,张兰心和团队准备研发自己的课件系统。
“2016年底上线了一个H5版本的课件系统,比较清楚地把课程框架列出来了,每个课件又分不同的板块。用户从微信链接点击进去就是当天的课程链接。”张兰心透露,这一课程形态维持了半年多时间,直到2017年暑假宝宝玩英语APP上线后才被取代。
课件系统满足了让用户正常上课、沉淀知识的需求,但教0-6岁的宝宝学英语怎么才能更有趣?线下配套的教具便开始研发。张兰心还记得,当时公司有接近20个人,第一套线下教具是2017年初推出的词汇卡,200多个词汇卡片结合线上课程总计收费598元。词汇卡也拓展了很多玩法,“比如可以打牌,你出一个老鼠我出一个猫,我就把你吃掉。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卡片,但给用户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方法让他们能真正用起来,让小朋友加深记忆,家长才愿意为内容产生的价值买单。”
之后宝宝玩英语保持每三个月更新一套新产品的速度。4月份更新的第二套产品是动物的词汇卡,正面是动物的图片,反面是一小句科普知识。7月份推出第三套词汇卡,根据不同食物形状做成的词汇卡片。
除了词汇卡,现在宝宝玩英语的线下产品还包括教材(主要是绘本)、练习册、点读笔等等。去年底,宝宝玩英语推出了为期一年的精品班课程:8本绘本(教材)+4本配套的练习册+3个教辅教具+1只点读笔,配合线上的课程,共收费1300多元。张兰心并不希望把宝宝玩英语做成只有一部分人可以使用的高端产品,“英语启蒙一定是普适性的,一个月100多块钱是正常家庭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我们希望它可以变成一线城市至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小朋友的标配。”
目前宝宝玩英语拥有200多首原创儿歌,1000多个原创动画课程,大量原创绘本及配套课件。现在宝宝玩英语用户的孩子多在4岁之前。公司团队近400人,其中教研+技术团队200多人。全职外教4人,像项目经理一样负责不同条线工作、视频录制等。另有兼职外教约10人,负责协助写童书、录音、写课程脚本等工作。
张兰心透露,目前宝宝玩英语0-6岁六年的课程已经全部研发完毕,今年还将推出更多新产品。
基于微信社群的教育产品怎么玩?
基于微信群的运营是宝宝玩英语这两年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2016年4月,宝宝玩英语第一期启蒙入门课(集训营)在微信群上线。启蒙入门课希望通过免费体验课的形式,让更多用户零门槛接触宝宝玩英语的课程内容。每月滚动推出,截至5月中旬,启蒙入门课已开营30期,平均单月服务20多万人。
上过体验课的部分用户会在APP内购买付费课程。目前宝宝玩英语覆盖超过150万华人家庭,20多万付费用户,每天打卡学员超过100万名,每月新增学员超过10万名。一年课收费1698元,两年课收费2698元。
截至5月,宝宝玩英语有超过2000个线上班级学习群。每个在线班级群大概有110人左右的同期用户;用户可随时在群里进行学习分享,相互交流、督促。
有意思的是,线上班级学习群的职责分工参照线下班级的逻辑而设置。在一个班级学习群中,有专职运营人员担任班主任的角色,负责维护群内秩序;班委则通过用户自荐或推荐——由一名家长担任班长,另外几名家长担任志愿者。班长和志愿者负责发布新课程、督促用户跟读、打卡等工作。宝宝玩英语创始人兼CEO李红梅认为,社群运营的核心不是运营用户,而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我们借助社群的渠道,深度传播‘重视英语启蒙,参与英语启蒙’的理念,并为妈妈提供有效的理论输入和方法指导。”社群也通过班级管理体系带动群内活跃度,鼓励用户交流,并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词句布袋学习套装
此外,宝宝玩英语还有超过1000名启蒙陪伴大使(即推广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购买过付费课程是成为启蒙陪伴大使的条件之一,陪伴大使多为妈妈人群。 启蒙陪伴大使要先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每天必须保证工作6-8个小时,承担用户服务、课程介绍、配合运营活动、产品推广等任务,并对其每月拉新、在线时长、服务质量均有考核。据称,陪伴大使平均每月能挣3000元-4000元。
日,宝宝玩英语宣布完成1.5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腾讯公司领投,A轮领投方经纬中国继续跟投。资金将用于推进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品牌塑造及人才培养方面。腾讯也将与宝宝玩英语持续合作,在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更深度的探索和尝试。
近日,原途家联合创始人Melissa Yang(杨孟彤)作为联合创始人正式加盟宝宝玩英语,出任公司总裁兼COO。Melissa全面负责宝宝玩英语的运营管理,包括产品、技术、销售、市场和用户运营等工作。
现在的张兰心不再感到沮丧,她说自己每天睡得特别少但特别嗨,像打了鸡血一样,“之前的沮丧就是因为没找到价值感,老是觉得有什么地方缺失。现在感觉每天做的事情特别有价值,对内对外都有。”
在张兰心看来,整个英语启蒙市场还很新,“一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市场教育,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做早教的可行性。二是市场还偏浮躁,不能为了做噱头而做噱头。希望市场能有更多本着做教育的公司进入,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腾讯产品服务与收入模式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腾讯产品服务与收入模式分析
&&腾讯产品服务与收入模式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彭志坚独家解读腾讯投资、并购逻辑_网易科技
彭志坚独家解读腾讯投资、并购逻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创新。像这样的公司,人再多也就1、2万人,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自己做完的。” 腾讯副总裁,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董事总经理彭志坚对《创业邦》说。这是他入职腾讯5年来,首次接受媒体的独家专访。“很多人说,腾讯投资并购是这两年是突然冒起来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腾讯在2005年起就陆陆续续做了一些投资和收购,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的投资金额和数量都是翻番的,只是很多案子之前并没有对外宣布而已。”彭说。过去这几年,腾讯已经投资收购了过百家公司,投入金额超过百亿人民币。仅从数量上来看,这两个数字绝对不输于任何一家一线VC的盘子,而且是全线布局。不仅在中国投,在美国、在日韩、在东南亚都有企鹅的影子;既有游戏公司,也有华谊这样的传统媒体公司;既有规模庞大的电商公司,也有微型的开发团队;既有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也有以LP身份参与的创投基金。长期以来,腾讯给人的固有印象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干。几乎所有产品线都是围绕这款核武器展开的(当然,将来可能还会加上),无论是自己做还是模仿别人,产品路径清晰无比;但是,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腾讯投谁、收购谁的逻辑是什么,让外界颇感迷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是彭志坚最不希望得到的两个标签。"腾讯虽然是几千亿人民币市值的上市公司,但还是充满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都可能被人颠覆。腾讯成立产业共赢基金的原因,就是想通过投资并购的手段,依托腾讯开放平台,和产业上下游的公司进行合作,做一个产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合作者,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链。"彭说。作为一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有没有可能像、那样通过正向的资本运作,不断强大自己的业务,并且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福音,而非天敌?一、腾讯的投资战略是什么?翻开腾讯过去几年的投资清单,以传统的眼光分析几乎不可能找到什么规律:种子阶段的项目有投,A、B轮的公司有投,Pre-IPO的有投,甚至艺龙、华谊兄弟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投。天使、VC、PE,每种类型的投资机构都可以往腾讯身上套。面目不清,是外界对腾讯投资布局的最大感受。彭志坚:关于我们的投资策略,其实在腾讯内部非常清晰,最核心的就是战略价值,大部分案子我们是战略价值和财务价值并重,但第一位的永远是战略价值。什么是战略价值?一个是优势互补,一个是前瞻布局。优势互补比较容易理解。就前瞻性布局来说,有一些投资短期之内看不到明显的合作点在哪里,但是它有潜在的长远战略价值。 就像下围棋一样,一个子下去,你也不知道最后什么结果,有可能这个子被人家吃掉了,有可能逐渐占一大块空地,也有可能在关子阶段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所以这些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前瞻性的布局,我们会这么考虑。(旁白:所谓战略价值,都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即人无我有、我取人舍。说白了,这和市场竞争有关,可以看做是一场零和游戏。比如腾讯投资金山,就是不想让自己在安全领域受制于人;投资顺网,就是要扼住网吧这条中国互联网的隐秘咽喉。显然,这都属于战略价值。)二、为什么投资电商?到目前为止,腾讯最大的一串战略投资,当属电商。这也是腾讯备受争议的投资领域。原因很简单,在高举高打两年之后,中国电商行业已经成了投资机构的重灾区,几乎没有赢家。彭志坚:其实腾讯一直做电商,从拍拍开始做起,只不过当时没有看的太清楚,所以一直没有发力。到2010年后,我们越来越觉得电商是未来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有一种很紧迫的感觉。腾讯必须随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用户在成长,他们的需求在成长,不光要玩游戏,还干别的事,比如网上购物,比如网上学习,等等。我们就必须让我们提供的服务跟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当时我们想,要做这件事情,需要两个方面的积累: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是业务。从人才讲,投资和收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从业务上讲,阿里系已经规模庞大,C2C这条路已无法继续走通;而B-C方面京东快速崛起,在品类和口碑上的影响力别人也一时难以超越。作为平台型公司的腾讯,应该怎么切入?坦白说,腾讯的流量很大,但电商流量还不大。只有培养用户在腾讯平台进行网购的习惯,积累电商流量,腾讯电商才有机会。电商流量从哪里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核心品类,作为培养电商流量的基础。 这些品类要足够标准、规模足够大、用户群足够多,所以3C类电商投资了易迅、鞋类电商投资了好乐买。我们甚至也考虑过1号店等其他合作伙伴。在有了充足的电商流量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在之上打造一个类似Amazon的market place.电商这两年的日子之所以不好过,根本原因就是流量成本太高(流量成本加上其他成本覆盖不过来的话,自然会亏损)。电商平台如果能够积累大量的流量,加上Market place大量的商品,每单交易的流量成本(当然还有营销成本等)就会降低,这是平台类电商的核心优势。(旁白:腾讯以拍拍起家,但它的成长速度并没有跟上整个行业的爆发速度。到2009年,腾讯终于意识到,电商是一个价值链非常复杂的领域,从供货商、物流体 系、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环节,跟腾讯原有的DNA并不完全一致,行业经验和人脉的积累,需要太长的时间。也正是从那时起,易迅、好乐买、珂兰钻石等一批电商 公司,都拿到了腾讯的Offer。据说,腾讯当年差点入股1号店,在签字前的最后一刻,被沃尔玛横刀夺爱。)三、投资还是收购?腾讯目前的投资布局,纯粹投资占大多数,10%左右是收购。哪些项目适合投资,哪些适合收购,这也是摆在任何战略投资者面前的课题。彭志坚:一个不能成为独立生意的项目,就好像一个不能独立跑的轮胎,如果我们觉得合适,就会倾向于收购进来,因为它反正在外面单独跑也不可能存活下去,就是汽车零部件,你得装到汽车里面去才能用;如果能够独立跑,有成为独立生意模式的可能,我们尽可能使用少数股权投资的模式。但是如果说这种企业对腾讯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是我们现有平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那也会考虑收购进来。(旁白:事实上,腾讯对大部分创业团队的收购,是奔着人才去的。之前,腾讯在广州收购了一个叫做MyTT的创业团队,做手机同步助手的。当时这5个人的团队 做了几十万的用户,很辛苦,但吴宇这个团队非常棒,能力强,与腾讯的价值观也非常吻合。彭志坚说,“你说腾讯自己做不出来几十万用户的产品?那不可能。我 们看重的不是他们的产品,而是这个团队。”现在MyTT的创始人吴宇手下的团队人数已经达到200多人。)彭志坚:不管是完全收购,还是少数股权投资,我们的原则就是保持团队的积极性,保证团队的利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能够独立发展的生意,我们尽可能少做股权投资,不能够独立发展的生意,我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进入,可能会考虑全资收购,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当然也有一些行业,比如说游戏其实是可以独立发展的行业。因为游戏是一个创意产业,要有强大的动力和非常好的创意, 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我们游戏上基本上很少做收购,绝大多数是少数股权投资。目的是为了保证团队有足够的利益保证、有足够的动力把事情做好。四、收购之后,如何尽快让创业者成为“腾讯人”?相对投资而言,收购的难点在于如何整合。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之后,戴志康跟彭志坚开玩笑说,以前在公司里有什么事,我走出办公室,在屋子里大喊一声,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现在很多东西要审批、汇报,一开始真不适应。彭志坚:这是不可避免的。腾讯有两万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向Pony/Martin汇报,再扁平化也会有层级。而腾讯文化的弹性在于,大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是可以直接达到公司最高层的。对于被收购团队,在收购过程中都会进行坦诚的沟通,把困难都摆在桌面上,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预期。其实就象招聘一样,把所有好的、坏的、机会、困难、挑战都讲得很清楚,双方有个合理的预期,否则最后来了你不高兴、我也不高兴,大家都不高兴,这对大家都是损失。腾讯进行收购,首先看创业者的风格与腾讯的文化是否契合。即团队的心态、文化跟腾讯的心态和文化是不是一致。至少我个人感觉,在腾讯4年多的时间里,腾讯是一个非常开放、非常民主、非常扁平的互联网公司,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大家心态都特别好,就是踏实干活,把事情做好。所以说我们要找的人也希望是那种踏实干活、有事业心、真想做事、想做大事的人,这个特别重要。(旁白:为了帮助对收购之后的团队更好的融入腾讯大家庭, 腾讯会就每个收购项目成立了“联合融合小组“,一般有100天的融合期,这个小组中,有投资部门的人、有业务线的人、还有财务、人力、法律等部门的人,在 期间内融合小组每一个星期或半个月开一次会,沟通,了解,并解决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00天之后,还有半年一次的沟通,直至这个团队完全融入腾 讯。对于收购成败的判断标准,腾讯就看两点:人和事。成功的收购,优秀的团队进来之后,一定在腾讯平台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 断壮大团队,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他们的舞台更大了,施展空间也大了。"当年收购Foxmail的时候,团队规模不大,你看现在小龙带多少人的 队伍、做多牛的产品。后来我们在广州收购的MyTT这个团队,CEO吴宇带着5个人加盟了腾讯,现在带200多人的团队,负责一批无线产品的开发。”彭志 坚说。)创业者:腾讯的钱好拿吗?李树斌:马化腾一点架子也没有腾讯是在好乐买C轮融资的时候进入的。当时准备这轮融资的时候,正是电商行业最风光的时候,投资人都追着跑。那段时间,鲁明和李树斌几乎每天都在接见投资人,最后两人应付不过来,干脆“轮流接客”。所以当彭志坚找上门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李树斌“值班”。彭把李约到一个饭馆吃饭,表明了来意。“当时我们其实和其他机构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接待老彭就是出于礼貌,想吃顿饭把他打发走就算了。”李树斌回忆说。但彭志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拿出了死磨硬泡的精神。最后李树斌没办法,撂下一句话:如果你们真的有兴趣,就一星期内敲定吧。“当时我想,腾讯这么大的公司,肯定不会这么快做决策。”李树斌说。但让李树斌和鲁明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周,彭志坚打来电话,说,“我们可以投,方便的话就请你俩准备一下去趟深圳见下Pony(马化腾)他们,可以对腾讯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李树斌至今还记得去腾讯总部的情景。“一天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和业务线开会,见各位副总裁,见刘炽平(总裁),最后在下午见的是马化腾。”据说那天下午马化腾迟到了10分钟,不停地给李树斌和鲁明道歉,最后又亲自坐电梯把他们送到楼下。“一点架子也没有。”李树斌说。而这次深圳之行,也让李树斌他们见识了腾讯的务实。“马化腾问的都是非常细的问题,而且都是关键问题,没有一点水分。”回到北京后,鲁明和李树斌决定接受腾讯的投资。“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腾讯的钱我们可以不拿,但是,如果竞争对手拿了怎么办?任何创业者都会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的。”李树斌说。黄建:腾讯投资绝对不是"引狼入室"2010年年底,一款叫“胡莱三国”的游戏开始在腾讯开放平台上崭露头角。彭志坚找到胡莱三国的团队,希望投资他们。“从年底开始谈,一直到2011年上半年敲定交易。”胡莱三国的CEO黄建说,当时胡莱并不缺钱,但想到腾讯能够提供的资源,还是决定接受投资。不过,胡莱创始人乔万里和黄建提出两个条件:第一,腾讯只能买进小额股份;第二,不能进董事会。“真的是有点不放心。你想,它自己也做社交游戏,而且做得还很好,我们当时感觉胡莱与腾讯自己的产品比,还是隔了一层。”黄建说,双方在进不进董事会这个问题上,吵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和Richard(彭志坚)拍了桌子。”原因是,腾讯不仅要进董事会,还要包括其游戏业务线的人。最终权衡利弊,胡莱还是接受了腾讯的董事会成员要求。2011年,胡莱开始从社交游戏向页游转型,伴随而来的是收入上的阵痛。有一次开董事会,胡莱创始团队向投资人交待过去一个季度因转型而导致的收入下降。“本来准备好挨骂了,没想到散会之后第一个请我们吃饭、安慰我们的就是腾讯的人。”黄建说,合作之后才发现,绝对不是引狼入室那种感觉,他们给的资源、协调真的很多。匿名创业者:腾讯的内部竞争要比外部更激烈把腾讯业务线的人放进被投公司的董事会,是腾讯投资的显著特色,几乎每一家被投企业都有来自腾讯相关业务线的负责人。这种安排的一个好处是,真正实现了双方在产品层面和团队方面的无缝对接;难点在于,可能会让距离最近的两个竞争对手在同一个董事会上。
腾讯曾经投资过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在手机上的直接竞争者就包括腾讯自己做的一款产品。“一开始就有竞争,他们的人还在我们的董事会上,说不别扭那是瞎话。我们是被投企业,人家是自己培养的,血缘关系就是不一样,这一点必须得承认。”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说,但是好处在于,腾讯系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在市场上我们与拍拍团队真刀真枪地干,但私下里大家都是哥们,去深圳我们一块吃烧烤、喝啤酒。”如果把中国互联网视作一个江湖,那么在腾讯内部就还存在另外一个生态系统。“大江湖的竞争是没有底线、没有秩序、没有仲裁者的,有点笑傲江湖的意思,反正大家都是无法无天。在腾讯这个‘小江湖’,竞争甚至更惨烈。你行不行,拿产品和业绩说话,其他都是废话。但是,不同在于,腾讯系内部的竞争,是良性的,有道德底线的,有秩序去遵循的,它更像一个‘法治社会’。”这位创业者对《创业邦》总结道。
本文来源:《创业邦》杂志
作者:方庄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时态16种及例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