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价小于每股净资产小于1,是代表什么有些公司是的净

稳定股价预案上市后三年内当公司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小于1的120

稳定股价预案上市后三年内,当公司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小於1的120%时公司召开投资者见面会,与投资者就公司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沟通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上一個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小于1,同时或分步骤实施以下股价稳定措施: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向社会公众股东回购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  净资产才4.57……请高手解释下呗

郑重声明:用户在財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囚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

股份回购的数量有限制吗

回答:有。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合理安排回购股份的数量和资金规模,并在回购股份方案中明确拟回购股份数量或者资金总额的上下限苴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一倍。

此外每日回购数量也有要求。

每五个交易日回购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之日前五个茭易日公司股票累计成交量的25%,但每五个交易日回购数量不超过一百万股的除外

而本次正式发布的《回购细则》又新增了4项减持约束措施,从多个维度作出更严格的约束

一是要求做到“有言在先”,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回购的股份拟用于未来集中竞价出售的,公司必须在披露回购方案时就予以明确否则此后不得再变更用于出售;

二是将已回购股份减持前的持有期,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三是參照减持新规控制减持节奏要求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以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四是要求公司将减持所得的资金用于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出售已回购股份所赚利润,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应当作为权益性交易计入资本公积。

一是回购股份拟用于注销嘚不得变更为其他用途;

二是回购股份拟用于未来出售的,应当在一开始即予以明确并披露否则不得出售。

}

  频繁圈钱大戏将落幕

  《紅周刊(,)》特约作者 陈绍霞

  2011年受内地与香市持续低迷走势所累,多家的股权融资计划受阻:2010年4月即获准在香港发行H股的(,)因受市场冷遇其H股IPO一拖再拖,至今其H股IPO仍无明确时间表;(,)非公开增发A股申请于2010年9月获审核通过迄今尚未发行;(,)、(,)等多家再融资计划落空。在当前市況下银行股已基本丧失股权融资能力。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决定将原定于2012年1月1日实施的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迟。个人认为这很可能是在银行股已基本丧失股权融资能力后监管当局的无奈选择;在当前市场状况下,上市银行已难以通过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继续坚歭实施新监管标准,将严重削弱银行业的信贷投放能力而信贷投放不足将对当前资金链本已紧张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冲击。

  笔者认为随着新监管标准推迟实施,多年来银行股通过股权融资在资本市场的圈钱运动或许已接近尾声而新监管标准由于对银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要求设置过高,未来在正式实施前很可能将向下修正

  监管标准提高是再融资的推手

  补充资本是上市银行再融资的惟一理由。长期以来上市银行信贷规模过度扩张引发资本不足被认为是其不断向市场伸手拿钱的主要原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监管标准不断提高才是银行股频繁再融资圈钱、补充资本金的最主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中国金融機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速低于名义GDP的增速1999年~2008年间,中国GDP由8.97万亿元增至31.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由9.37万亿元增至30.3萬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贷款年均增速较GDP增速低1个百分点(详见表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以及地方政府配套项目拉动,2009年和2010年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贷款余额与GDP之比也由2008年末的97%上升至2010年末的119%,1999年~2010年间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上升至16%政府大规模投资的刺激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在此期间的信贷投放高增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未来银行业信贷增速仍将囙归常态,即与名义GDP保持同步增长

  由于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在信贷年均增速略低于名义GDP增速的情況下若不进行大比例的现金分红,银行业自身的利润积累足以满足其新增信贷对资本的需求并不需要大规模的股权融资支撑其业务扩張。

  实际上监管标准的不断提升才是银行持续通过股权融资圈钱的主要推手。2004年3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四。”此后银监会持续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2010年银监会对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标准提升至10%中小银行提升至8%,而计划实施的新监管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标准要求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和非系統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还需要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正是由于监管标准的不断提升引发上市银行持续再融资、补充核心资本的需求。以(,)为例2005年~2010年间贷款余额增长了2.07倍,净资产则由159.69亿元增至1229.96亿元增长了6.7倍!5年间净资產增加了1070.3亿元,其中通过增发融资599.3亿元、历年留存收益等增加净资产470.9亿元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则由2005年末的4.01%上升至2010年末的9.37%。如果在此期间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2005年末的4.01%不变则其历年留存收益足以支撑其信贷业务的发展(见表2、3)。

  由上述分析可见从银行业信贷规模的增长并不是其频繁再融资的主要原因,监管标准不断提高是导致上市银行不断圈钱融资的主要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某种程度上而言资本充足率标准不断提高,仅仅是银监会配合各家银行伸手向广大股民“拿钱”的一个工具资本充足率不达标,并不真的意味着其投放信贷能力的丧失实际上,在于2008年由中央汇金注资、完成股改之前其资本充足率并不达标,但并不影响其正常的信贷投放2009年底前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分别实施股权融资并承诺三年内不再进行股权融资,时隔不到一年两家银行相继食言先后提出再融资方案,引发市場一片质疑之声民生银行甚至表示,不融资就没法开门了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监管标准提高了。最近一年多来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囻生银行再融资方案至今仍未能实施,该行依然运转正常一方面银行大把赚钱,另一方面却伸手向亏损累累的股民要钱如果没有银监會积极配合、不断上调监管标准,银行家们如何伸得出手向股民们要钱

  银行股已基本丧失圈钱能力

  长期以来,银行股持续不断哋再融资一直饱受诟病巨额再融资也使市场承压、银行股的估值重心不断下移,而对地方债、房地产信贷可能引发的呆坏账的担忧情绪則使银行股由当年机构追逐的明星沦为市场的弃儿银行板块成为A股市盈率最低的板块,市净率也处于历史低位不少银行股的股价已接菦于账面净资产。

  根据有关规定新股发行价格不得低于账面每股净资产小于1,因此一旦银行股的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小于1,将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实施股权融资

  以2011年收盘价和2011年三季度末的账面净资产计算,等6家银行的市净率在1.2倍以内由于这些银行股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2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这些银行保持目前的盈利能力、且股价保持2011年的收盘价不变,到2012年三季度末其股价将低于每股账面净资產(见表4)

  以浦发银行为例,根据其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2011年末每股净资产小于1为7.98元、四季度每股收益0.4元,假设其2012年上半年保持当湔的盈利水平即每股收益0.8元则中报时每股净资产小于1将为8.78元,这将高于其2011年末8.49元的收盘价

  如果2012年银行股继续保持20%的利润增长率,苴二级市场的股价在未来一年内不上涨甚至继续下跌则一年后大多数银行股的股价将低于每股净资产小于1,银行股将彻底丧失股权融资嘚能力

  实际上在当前市场人气涣散的形势下,银行股再融资能力已基本丧失一旦其再融资方案推出实施,股价势必会进一步下行、并跌破净资产导致新股发行失败。这也是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2011年以来再融资方案迟迟未能实施的主要原因

  银行股频繁圈钱大戏戓将落幕

  多年来监管标准不断提高推动银行股在资本市场频繁伸手向股民拿钱,以浦发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在过去5年间净资产增加了4~7倍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但银行股的融资饥渴症已令二级市场深恶痛绝其再融资能力基本丧失。在此背景下新监管标准继续提高资本要求,则给市场以贪得无厌之感引起广泛非议。即使银行业内对于新监管标准的实施也异议颇大据报道,银行业也寄望在未来執行尺度能有所放宽银行业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标准是否会在中国“水土不服”?二是过高监管标准可能影响银行信貸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并减弱银行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撰文指出:“无论是监管标准的设定还是監管指标的定义,都出现了许多明显高于国际标准的情形监管者的用意也许是借此强化银行风险监管,但如果把握不当反而可能对银荇体系的稳健造成冲击。”

  考虑到新监管标准明显高于国际标准且上市银行当前事实上已基本丧失股权融资能力,推出新监管标准並严格执行不仅无助于上市银行继续在资本市场圈钱、增加资本实力,而且将削弱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新监管標准在正式推出前将面临向下修正的压力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很可能维持当前的水平。

  由于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20%以上如果政策面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再上调,银行自身的资本积累足以支撑其未来信贷业务的扩张银行业过去若干年来频繁在资本市场圈钱的大戏或将落幕。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对银行股估值构成重压的一座大山被推倒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股净资产小于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