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政协委员屏委员:什么是中国的精准农业

21世纪精确农业的新内涵及我国的发展对策--《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1世纪精确农业的新内涵及我国的发展对策
【摘要】: 介绍了精确农业的产生,拓宽了21世纪精确农业的内涵;阐述发展我国精确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总结目前国内外精确农业的发展应用状况;并提出21世纪发展我国精确农业的对策。
【作者单位】:
【分类号】:F32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何艺,郑钦玉,高琼,范轶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傅泽田;祁力钧;王俊红;;[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1期
李双胜;[J];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扈立家;李天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扈立家;;[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陈建能;赵匀;;[A];福建省农业机械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民;[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永真;[D];江苏大学;2005年
宁茂岐;[D];西南大学;2006年
吴雨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邝朴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张波屏;[J];农业机械学报;2000年03期
赵其国;[J];土壤学报;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贾科利;;[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周长吉,程勤阳,周新群,何铁仁;[J];北京农业科学;1999年S1期
涂长永;;[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富强,杨长保,杨毅恒;[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5期
曹克强,李冬梅;[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邝继双;[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邢献芳,蒋文科,薛冬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郝鹏飞,刘刚,蒋文科,刘建华;[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邓林义,蒋文科,谢景新,张梅;[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萍;;[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建能;赵匀;;[A];福建省农业机械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先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金中仁;成建权;沈健;;[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吴平霄;廖宗文;冯新;;[A];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刘刚;杨学红;;[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柳平增;丁为民;汪小旵;丁永前;陆昌华;;[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张帅;赵京音;李琳;;[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李先琨;;[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宋波;廖宗文;毛小云;杜建军;;[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德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1年
刘刚;[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黄绍文;[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孙德发;[D];浙江大学;2002年
史智兴;[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张淑娟;[D];浙江大学;2003年
陈立平;[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张漫;[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邝继双;[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方慧;[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晓颖;[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马艳秋;[D];吉林大学;2005年
郝高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房俊龙;[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赖丽方;[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庄兆洪;[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张梅;[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郝鹏飞;[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齐永欣;[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刘建华;[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才聪,马成林,张书慧,杨印生,孙裕晶,韩云霞;[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陈建能,张国凤;[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陈莉,李晓凤,丁克坚,檀根甲,管怀骥,李曙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刘大庆,柴文北,高正宝;[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田玉华;尹斌;朱兆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孙永健;周蓉蓉;;[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苏伟,聂宜民,胡晓洁,张西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刘庆;王静;史衍玺;张建国;张衍毓;;[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冯学智,柏延臣,史正涛,李文君;[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元春;;[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石元春;;[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吴仕宏;李宝筏;;[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维春;[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赵芝俊;[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单玉华;[D];扬州大学;2002年
江立庚;[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叶全宝;[D];扬州大学;2005年
刘艳阳;[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迪非;[D];浙江大学;2001年
张梅;[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张建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王玄文;[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白杨敏;[D];山西大学;2004年
孙克新;[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李树和;[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胡云峰;[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谭英;[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敖和军;[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觅;杨焕文;;[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丽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立明;[D];扬州大学;2006年
陈俊刚;[D];燕山大学;2006年
吴进;[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孙松涛;[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齐永胜;[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巽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04期
赵其国;[J];土壤学报;1996年01期
赵其国;[J];土壤;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晓燕;李仲惺;;[J];蔬菜;2011年07期
程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张童阳;孟月娇;;[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徐健;袁政;;[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金王苗;;[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陈兴;;[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米占喜;;[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2期
彭真;王立国;;[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梁东;代卫;许宏珠;尹颖;;[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任红松;王强;李鹏;;[J];农业科技管理;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平瑛;;[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孙钧;黄贤国;;[A];浙江省园艺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吴周;;[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李侠;韩联社;;[A];WTO与我国农业系列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曹转运;;[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杨利华;;[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邢宏宜;杨安民;;[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张真;张乐昌;;[A];2006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覃丽娜;方威;;[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田丽宏;;[A];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助理
文明;[N];陕西日报;2005年
刘志文;[N];中国特产报;2003年
陈迎春;[N];农民日报;2002年
国特;[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高平市绿源农业科技示范园
赵书玲;[N];山西科技报;2011年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李芒庆;[N];山西科技报;2005年
胡芳;[N];经济参考报;2007年
胡芳;[N];中国社会报;2007年
本报驻吴江首席记者
王英;[N];苏州日报;2007年
杜玉萍;[N];江苏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才聪;[D];吉林大学;2003年
刘佩军;[D];吉林大学;2007年
邹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高立鹏;[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王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洁;[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张雯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滕岷军;[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何东波;[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梁其海;[D];天津大学;2008年
刘征;[D];山东大学;2009年
何宝国;[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刘子玉;[D];吉林大学;2005年
周一峰;[D];浙江大学;2005年
薛双贵;[D];延边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第一个提出精准农业概念的张波屏先生说,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精准农业是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应用及农业技术全方位发展的需要而定位的高新适用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所有能直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耕作技术,灌溉技术,肥料工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化肥与农业及农化服务专题讲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世界精准农业航空大会前夕 极飞对媒体说了什么?_飞行频道_新闻中心_中国航空新闻网_航空行业第一新闻门户_CANNEWS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760936',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世界精准农业航空大会前夕 极飞对媒体说了什么?
核心提示:
农业无人机最关键的点在于效率产生的经济价值。极飞CMO龚槚钦介绍,新一代的P20 V2的最大载荷是6公斤,单次起降15分钟左右,可作业20亩农田,每小时的作业效率能达到60亩
今天(4月18日),无人机企业极飞科技在京召开了一次媒体交流会,主题是&无人机技术与明日餐桌&。
而第二天就是被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第一展&的2016世界精准农业航空大会。据悉,该大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国内多家植保无人机企业,诸如天翼合创、天途等也将参加此次大会。
见面会上,除了极飞科技CEO彭斌、CMO 龚槚钦,还邀请了农业航空专家兰玉彬教授,农业部农机化协会副秘书长杨林,AOPA技术支持部副主任王夏峥等嘉宾。
那么,在大会前夕召开记者见面会,极飞都说了些什么呢?
在讲述了过往的历(qing)史(huai)后,极飞科技推出了自己的&农飞P20 V2植保无人机系统(XPlanet)&,包括无人机、SUPERX2飞控系统、RTK定位模块、A1手持地面站、智能气象站、智能电池、药箱、监控调度管理系统。
极飞P20 V2的那些黑科技
农业无人机最关键的点在于效率产生的经济价值。极飞CMO龚槚钦介绍,新一代的P20 V2的最大载荷是6公斤,单次起降15分钟左右,可作业20亩农田,每小时的作业效率能达到60亩。和油动无人机动辄20公斤相比,极飞6公斤的载荷量显得实在太小,但龚槚钦给出了自己对载荷和效率的见解。&效率与载荷不是正相关的关系,为了让P20 V2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喷洒系统更智能,实际作业中更耐用,我们的设计、部件组成以及材料的选择都要与之相匹配。考虑到植保服务的实际运营方式,无人机不是造的越大越好,而是在载荷、功能、实际操作等方面做一个平衡,提高自动化作业能力,以求效率最高。&经过验证,极飞的服务人员一次能同时操作3架P20 V2,一天的作业量能达到1800亩,相当于60个农民的工作效率。作业效率的提升不仅为爆发性、复发性的病虫害赢得了宝贵的防治时间,也保障了农户的收成。
见面会现场/图 来源网络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实际作业的效率,P20 V2的电池和药箱采用了插拔式设计,将更换速度减少到10秒。即使在灌药的环节,极飞也颇用心思。灌药机采用了全金属设计,通过NFC的方式来读取药箱的残余药量和航线信息,实现精准灌装。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门禁、移动支付都是用的这种通信方式。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十万人遭受农药中毒,无人机植保能大大改善这一现状。极飞的灌药机让人员与农药在灌装的全过程零接触,使得植保作业更安全。
除了效率的大幅提升,P20 V2采用的RTK定位技术,让航线的精度达到厘米级,不仅让喷洒更精准,也能更好的避开障碍物。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而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定位方式是GPS,定位精准度最高只能达到3米到5米。
从米到厘米,极飞重新定义了精准。问题来了,农业植保是否需要厘米级,这么高精度的定位方式?我们知道农业无人机取代人工的优势在于高效率和低作业成本。定位系统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的关键,也是精准喷洒的基础。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不仅必需,而且是农业无人机技术要实现规模化作业必须突破的关键点。把自己置身于农业无人机作业的环境中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极飞这样做,中国大部分的农田都是不规整的,田边有电线杆、防风林,不同农户的田之间田埂可能才30厘米。如果定位不够精准,很可能漏喷,或者喷到周边的农田。
除了创新性地使用RTK定位技术外,极飞独有的离心喷头和超低容量喷洒方式也值得关注。极飞没有选择传统的高压喷头,而是自主研发了离心喷头。高压喷头不仅易堵塞、密闭性不好,防腐蚀性差,最大的硬伤在于不能精准调节流量。航空喷洒普遍采用的是高浓度的药液,如果不能精确调整流量很容易产生药害。离心喷头的优势在于能有效防止堵塞,精确控制流量,让喷洒更精准。
超低容量喷雾法是农药使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而无人机是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实施的最为理想的农用航空器机械。植保无人机和超低容量喷雾结合的优势在于,农药用量少,防治效果好,对环境的污染少。超低容量喷雾一般以极少的水量稀释,或者直接用原药,农药雾滴的挥发性浓度高、熏杀作用大,药剂接触到害虫与病菌时,能很快地向害虫、病原体内侵入或渗透,能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细密的农药雾滴在下旋气流的作用下能有效附着在作物上的比例大,因此农药的流失量减少,对土壤、农作物的污染也大大减轻。
 2016年继续扩张服务区域,但尝试合作
去年极飞发布P20之初,就有很多服务商对这款农业无人机感兴趣,无奈极飞自建服务团队。在此次见面会上,极飞CMO龚槚钦介绍,今年将继续扩大服务团队和服务区域。目前,极飞农业的服务团队已超过800人,今年将超过千人,在新疆、河南两地陆续投入运营的服务基地,将能为周边地区近2000万农户提供植保服务。
农业无人机的核心在农业,如何让无人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进而服务于农民,极飞给出的答案是坚持自建服务团队,为农户直接提供植保服务&&一个显得有点任性的服务模式。极飞扎根农业4年,对如何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农业中,有自己的理解。CEO彭斌说:&农业传统植保方式成本高,科技含量极低,无人机技术要获得市场必须解决农户的实际痛点。农户关心的是在请不到人打药的时候,无人机是否能快速帮他把药和肥打下去,人工、拖拉机打不了的时候,无人机是否能帮他打,无人机打药是否比请人便宜且效果能保证。农户不关心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也不用关心。我们认为农民需要的不是无人机,而是无人机服务。中国植保市场巨大,却面临供需脱离的现状。&
在现场的交流环节,兰玉彬教授、杨林、王夏峥分别和媒体交流了农业无人机行业、技术发展和配套监管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极飞今年将尝试和国内知名农产品企业合作,让农作物在生长季节的整个植保过程中,实现用药可追溯。举个例子,以前消费者在超市购买蔬果的时候,只能查到是哪个农场哪个农民种的,极飞和农产品企业合作后,还能查到蔬果在种植期打了什么药,用量是多少。农业无人机的精准施药,将让人们的餐桌更安全,更健康。
在上届世界精准农业航空大会上,极飞科技以180m²参展,借势推出了 &极飞P20植保无人机系统&,包括P20无人机、Xsence智能气象站、A1地面站和无人机调度管理四大模块,并在大会同期召开的&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上进行了推广。而本届极飞科技将以300m²超大规模亮相,在B1展台。也会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上推出&农飞P20 V2植保无人机系统(XPlanet)&。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惠佩张波屏委员:推广精准农业 西部捷足先登
张波屏委员:推广精准农业 西部捷足先登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精准农业是根植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及农业技术全方位发展的需要而定位的高新适用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涵盖了所有能直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管理技术和收获技术,而且包含着种子工程、肥料工程、信息技术、农膜技术等。
    精准农业是“质精”、“度准”两个不同质的概念(指标)的有机统一。其特征和内涵包括:农业生产手段之精新;农业物料投入之精省;农业生产过程运作和管理之精准;农用土壤肥力之精培。它具有优质、高产、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独有特征。
    精准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精准种子工程(含生物工程与机械工程)、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作物动态调控及精准收获等6大技术环节或技术系统。每项技术无不包括投入物料之精和操作运用之准。GPS和GIS等技术只是其中为完成某一个特定工序而采用的手段而已。
    1.精准种子工程是精准农业优质高效的物质基础,是产品更新换代的生物工程,是良种繁育种子加工以适应精准播种的技术保证,不仅包括种子品质之精而且重视种子加工之准,其科技贡献率为5%~10%。
    2.精准播种(包括精准栽植、插秧)是在精准种子的前提下对土地潜力,即水、肥的最佳利用,也是对光能、空气的最大限度利用。精准播种不仅要求种子品质、种子质量(整齐度、发芽率)之精,而且更要求播种的种子“空间三维座标”位置之准,深浅一致,均匀分布,为作物生长营造最佳环境。精准播种是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其科技贡献率约为10%~15%。
    3.精准施肥不仅体现在对土壤肥力的科学补充和对作物所需营养的精准调配,而且表现在按作物生育规律的动态营养需求的准时适量地供给。它不仅要求肥料质量品位之精优,更要求“三要素”调配及施肥位置和方式之准确。因而精准施肥是农艺与农机技术的高度结合。精准施肥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可达40%~60%。
    4.精准灌溉是精准农业的重要支撑系统。它不仅对灌溉设施、灌溉手段和管理动作提出了科学的精度要求,而且还要求因地制宜按作物生育规律适时适量地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当前我国精准农业的最迫切要求。对水稻进行精准控制灌溉可提高灌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10%~20%。
    5.作物生长动态调控则是农艺信息技术的科学动作。通过水、肥、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动作,使农业的投入和产出达到预期最佳效果。
    6.精准收获是精准农业全过程的终结,又是下茬种植过程的开始。它要求实现对作物收获过程的最少损失和最快捷的收集,同时要求对作物秸秆的科学处理。在条件许可时可采用GPS、GIS等技术实现对产量的评估和对土壤肥力等信息的采集。
    这就是中国精准农业的全貌,它是一个涵盖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工程,是发挥多因素联系制约功能的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系统工程。
    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6大技术支撑系统对于改变我国农业面貌由盲目粗放型向精准农业型转变,由高投入高产出型向精准投入优质高产低耗型转变,无疑是最先进最现实的选择。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点。最具说服力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面积大范围的全面推广实施。他们自2000年春季开始,全面引种高产抗病早熟的棉花良种,进行宽膜精准播种,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和喷、滴灌精准灌溉等全套精准农业技术,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解放了劳动力。他们把6项精准农业技术完整配套地用到了种棉业上:精准施肥350万亩,采用优良品种80%以上,种子加工包衣240万亩,精准播种400多万亩,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它们是:采用精准施肥不仅不降低单产而且节约10个标肥;采用优良品种增产5%~10%;采用精准播种可节约2~4公斤棉籽;采用喷滴灌可节水30%以上;采用机器摘棉每1公斤可节约0.1~0.5元。精准农业技术减少了投入,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单产。兵团副司令员胡兆璋甚至用“一场巨大的革命”来赞扬新疆正在推广的精准农业技术。他们计划再用5年时间再建立20个这样的精准农业示范团场,全面推广提高6大技术系统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另外,安徽怀远县河溜镇农民借助精准农业技术,收到了节本增效钱粮双增的效果;全镇90%的青壮年农民掌握了2~3项精准农业技术;新疆阿瓦堤县2000年采用精准施肥技术60万亩,获得了棉花大丰收,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土壤养分平衡;河北省永清县推广精准施肥15万亩,粮经作物增收3000多万元。
    精准农业并不放弃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更重视其经济性和实用性。例如,引进的荷兰、以色列等外国自控温室设施农业,可算是最高水平的计算机全程控制的精准农业典型,但其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却使广大农民难于问津。但是,中国农民却改于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二代日光温室”,把精准农业中国化,致使大量的多品种的果、瓜、菜、花卉能以十倍以下的廉价供应市场。
    推进精准农业首先要转变观念向盲目粗放经营告别,其次还要着眼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降低成本、产品质优。为此建议:
    1.国家有关部门应全面系统地推广精准农业全套6项技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既高产又优质,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生产成本,从根本上增强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2.应大力研制推广各种精准型农业机械设备,确保精准农业的推进,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3.在新闻宣传上应消除对精准农业概念认识上的误导,不要把“3S”等个别技术在农业生产个别环节上的应用夸大成整个“精准农业”全部;不宜过分强调“国际接轨”而忘了中国的农业农村现实,更不宜过分宣传“土壤肥力差异论”而误导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推广方向。
    中国网 日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波牧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