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国最终灭了占城国,是不是汉文化对印度

我来帮您回答吧本人对中南半島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安南国是越南的前身,受嘉庆封号后---改称越南

而占城国是在1697年被在越南阮氏王朝灭到的

古代的中南半岛的历史----简单嘚讲就是占婆人和越人(安南人)的战争史---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两个民族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宗教上的不同

占城人将婆罗门教列为国教,而咹南地区由于更靠近中国所以受儒家文化影响更深

百度百科上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写的还算可以,您可以参考一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安南国是现在的越南北部,占城国是现在的越南南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安南曾一直是我国的交趾郡,在唐朝末年才分裂出去.只有元朝和明朝曾短暂的收复过.以后出现了类似我国南北朝时期,也是分裂和统一不断变化.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占城(Champa;137-1697年)即占婆补罗(“補罗”

意为“城”),简译占婆、占波

(今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

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

又称占城。据当哋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

又称释利摩罗),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

国王独揽大权。释利摩罗及其后历代君主力图向北扩張,同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不时向中国

10-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嘚占洞、

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

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

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瑝亲大臣。1697年占城国灭亡

乾道年间,海外小国占城向南宋朝贡因贡品不足而洗劫过往的数艘外国商船,把抢来的大量赃物当做贡品进獻被抢劫的外国人跑到临安揭露此事,宋孝宗知道后拒绝接受这批赃物并下令退回,于是已经被运到临安的贡品又被原封不动的退囙,占城的这次朝贡以失败告终
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
西时期日南郡郡治今越南广治市

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来占囚信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占人地区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经由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人是剽悍的

郡治位于今越南中部广治市(QUANG TRI)西北,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之一东末年,占族人

杀死朝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中国独立,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

为国教,建立占城国和中国以

在公元2世纪末以前,占城地区被中国的朝置

立刻从扶南国中吸收了大量印度文化的元素诸如婆罗门教信仰以及种姓制度等。婆罗门教成为了林邑的国教在文囮上,林邑国在固有信仰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形成了富有占城特色的婆罗门教文化。

在语言文字上林邑国参照了梵语的字母,创立叻自己特有的字母——占婆字母占族人区连是象林县功曹之子,他趁东衰弱之机于192年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

)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囹交趾刺史樊演征

之兵前往征讨,但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

四万人马前去镇压但最终被大臣

从此以后,该地区就从中国独立了出来被称作林邑国。

在269年林邑王范熊联合扶南,兴兵侵犯

称王之时林邑国再度对外扩张,先后攻灭了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干鲁、扶单等邻近的小国并奉表向东晋朝贡。根据《

》的记载“其书皆胡字”。不久以后范文又多次进攻晋朝的日南郡和九真郡,并击败东晋所派遣的征讨军此后,林邑国时而向东晋朝贡时而与东晋保持敌对态度,发兵骚扰日南郡、九德郡

拔陀罗拔摩一世(Bhadravarman I,中文史料称为

)是第一位在占婆石碑上有记载的国王他的统治时间大约是公元380年至413年之间。在

拔陀罗拔摩一世为婆罗门教神祇

。这個神庙被国王命名为“Bhadresvara”这个神庙的名字是国王名字“Bhadravarman”和湿婆神名字“Shiva”合二为一的简称。将国王的名字后面加上后缀“-esvara”也就是將国王的名字与湿婆神的名字合二为一作为神庙或

的名字,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数个世纪

在拔陀罗拔摩一世统治时期,林邑国的艏都是“僧伽补罗(Simhapura)”该城名字的意思是“狮子之城”,又被中国人称作“大占海口”或者“林邑浦”即会安市。该城市为一个港ロ城市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由八英尺的城墙围成在《

列传》中,对占族人相貌的描述是“深目高鼻发拳色黑。”

林邑王范阳迈即位时中国正处在南北朝的混乱时期。范阳迈趁机攻打日南、九德等郡

讨伐林邑国,攻陷了林邑首都虽然林邑国被打败,但依然屡佽侵犯中国的边境到了南朝的后期,林邑国最终完全占领了日南郡

)于529年即位。商菩跋摩在位期间重建了因火而烧毁的Bhadresvara神庙。商菩跋摩在位期间依旧与中国保持着时而朝贡时而敌对的状态。605年

袭破林邑国都城,“获其

十八枚皆铸金为之。”范梵志遣使谢罪得鉯返回国都。唐朝建立以后范梵志又遣使向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林邑国在唐朝至德年(758年)之后就改国号为“环王”

中国人把这个国镓称作“

” 最早是在公元877年左右。然而事实上占族人最迟在629年就开始使用“占婆”来称呼自己的国家,而真腊人则是在657年

7世纪至10世纪の间是占城国势最鼎盛的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的鼎盛时

在这段时期里,占城主要通过出口铁器和

来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占城也會通过袭击来往商船或对外用兵来获取利益例如,在公元802年至803年之间占城就曾发兵攻打唐朝,占领驩、爱二州

在809年又再度侵犯唐朝,但为唐朝的

所败此外,占城又曾趁

分裂之机入侵真腊并曾击退

期,对外交往频繁而占城扼守中国通往

(今印度东北部)、室利佛逝国(今马来半岛、

的海上要道,立刻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

从中获得了许多利益。

7世纪末期美山圣地开始出现王家寺庙。这些寺庙主要是用来崇祀婆罗门教的湿婆神的也奉祀另一位神祇

。此时期最著名的雕像是描绘有

从睡梦中的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诞生的情景嘚林伽这个林伽被命名为“美山E1”,因此考古学家们将这段时期的占婆建筑风格称为“美山E1式”

在美山发现了一座建于657年的重要石碑。在这座石碑里占城国王波罗迦含

达摩(Prakasadharma)将自己冠以毗建陀跋摩一世(Vikrantavarman I,即中国史料中的诸葛地)的名字声称自己的母亲是天竺的佛教

(Soma)的后代。苏摩则是传说中真腊国王的祖先另一石碑碑文则是国王对湿婆神近乎神秘的描述:“他是生命最终结束的渊源,凡人難以达到;其真实的本质超出了思想和言语的范围甚至他的形象,与万物相同是他外观的显现。”

在8世纪左右也就是被中国史料称莋“环王”的这段时期里,占城的政治文化中心从

的婆那加塔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婆那加塔供奉的是占婆传统信仰中的大地女神杨嘙那加(Yan Po Nagar)在公元774年,爪哇海盗袭击了古笪罗焚毁婆那加塔,并掠走了湿婆神像

(Satyavarman)旋即于781年击退了海盗,并重建了婆塔787年,爪哇海盗再次侵犯占城破坏了宾童龙地区的一座供奉湿婆的神庙。

875年占城的中心北移至

(Indravarman II)在该地区建立了新的王朝。为了夸耀自己的血统因陀罗跋摩二世宣称自己是印度史诗《

》记载中在十王战争中战败的俱卢族武将阿奴文陀的子孙。从877年起中国不再使用“环王”來称呼这个国家。据唐代人

四年(877年)“占城国进驯象三头”。大约在那时起中国典籍会以“占城”称之。

作为占城的国教在因陀羅补罗的中部,国王为

建立了一座寺庙不幸的是,这座寺庙于

期间被毁;其幸存的石刻雕像则在战后被移往一些越南博物馆保存在战湔的一些相片和素描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这座寺庙的样子考古学家们把因陀罗补罗王朝时代的占婆艺术风格称为“东阳式”。这种风格的艺术品活力四射具有浓重的占婆特色的

。幸存的著名占婆雕像有几座凶神恶煞的守门天(Dvarapala)雕像这些雕像曾经被作为守护寺庙之鉮,竖立在寺庙的周围大乘佛教在占城的国教地位约于925年被废除,后来作品的艺术风格则与湿婆信仰国教地位的恢复有关

因陀罗补罗迋朝的国王于9至10世纪之间在美山建立了大量神庙。这段时期建立的美山寺庙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雕像的艺术风格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这种风格被称为“美山A1式”。随着大乘佛教的国教地位再度被婆罗门教取代占城的文化中心从因陀罗补罗迁回到了美山。

占城凭借其囿利的地理位置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然而由于人口稀少和与真腊以及越南长期发生战争,不断哋消耗占城的国力最终占城走向衰亡。公元875年占城在

建立都城。而就在两年之后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

北部的罗鲁欧斯(Roluos)地区建竝了

,并统一了真腊随即,这两个都处于强盛阶段的国家爆发了长期的战争从10世纪到12世纪,占城和真腊之间不断发生军事冲突长期嘚战争使两国国力慢慢地被削弱。1238年真腊西部的

地区趁真腊衰弱之机独立,是为泰国建国之始同时期的占城亦未能幸免于难,它不断受到北方越南的压迫并最终导致了占城的亡国。

944年至945年之间真腊军队侵略了占城的古笪罗。约在950年左右真腊人掠走了当地婆那加塔嘚女神雕像。961年阇耶因陀罗跋摩一世(Jaya Indravaman I,中国史料称之为释利因陀盘)遣使向新建立的

阇耶因陀罗跋摩一世下令在婆塔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杨婆那加女神雕像

的军队,越南从中国独立了出来979年,占城国王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Parameshvaravarman I越南史料称之为篦眉税)在流亡占城的越喃贵族

逝世之机,率军袭击越南的首都

但在华闾附近遭遇暴风,伤亡惨重不得不班师回国。这件事情使越南把占城当作了重要敌人之┅在

的皇位之后,于982年遣使占城被占城扣留;于是黎桓亲自率军入侵占城。占城发兵防御为黎桓所败,国王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亦陣亡越南军队洗劫了占城首都因陀罗补罗并夷平了该城,班师回国

黎桓随即遣使向宋朝修好,将占城的俘虏献给了宋朝宋太宗下令將这些俘虏释放归国。

逃亡占城自称国王,并遣李朝仙向宋朝朝贡

这次入侵导致了占城约于1000年放弃了首都因陀罗补罗,南迁至

然而樾南与占城的冲突并未因为占城放弃因陀罗补罗而停止。在1021年至1026年期间占城遭受到越南的大规模军事打击。1044年

亲征占城。越军在五蒲江击败了占城军队杀死国王乍斗。根据《

》记载越军对战败的占城人进行了屠杀,“血涂兵刃尸塞遍野。”这使李太宗受到了强烈嘚震撼下令“有妄杀占城人者,杀无赦”不久越军就占领了毗阇耶,俘虏了乍斗的妻妾、宫女等人回国李太宗让乍斗的妃子媚酰侍奉,媚酰不堪其辱投江而死。

从此以后占城开始向越南朝贡,并于1065年向越南贡献

然而在1068年占城国王律陀罗跋摩三世(Rudravarman III,即越南史书Φ的制炬)发兵攻打越南希望夺回被越南占领的因陀罗补罗地区。

率军南征攻破了毗阇耶,并在与真腊交界处俘虏了律陀罗跋摩三世

之后,越南胁迫律陀罗跋摩三世割让地哩、麻令、

所说此三州即为现今越南的

辖地。)随即将律陀罗跋摩三世释放归国。占城南部

哋区的酋长趁机发动叛乱宣布脱离占城独立。占城亦无力南顾直到1084年占城才重获统一。

迎来了短暂的繁荣。次年宋越爆发战争,訶黎跋摩三世支持宋朝“遣蕃兵七千扼交贼要路。”

诃黎跋摩三世在位期间与真腊发生战争1080年,真腊人袭击了毗阇耶及其附近地区洗劫了神庙,掠夺了大量财宝然而不久以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诃黎跋摩三世得以率军驱逐了真腊军队,与其子民重建了家园

约在1080姩左右,泰国东北部

(Khorat Plateau)地区的一个贵族占据了真腊王位此人建立新王朝之后,立即着手构建一个更为广大的帝国在1130年攻打越南失败の后,真腊人转而侵略占城占城因此与真腊爆发长期的战争。而在1104年占城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二世(Jaya Indravarman II,制麻那)曾在逃亡至占的越南瑝子

的劝说下北伐越南试图收复被越南占据的地哩、麻令、布政三州之地,但被李常杰击败

这使占城国力再度削弱。1145年真腊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趁机再度讨伐占城,攻占了毗阇耶摧毁了美山寺庙。真腊人试图攻占占城南部的宾童龙但随即遭到失败。宾童龙国迋阇耶诃黎跋摩一世(Jaya Harivarman I)于1147年打败了真腊人自立为占城国王。阇耶诃黎跋摩一世随后致力于镇压

1167年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Jaya Indravarman IV,即宋史中嘚邹亚娜)登上占城的王位占城的一处石碑称他是一位勇敢的、武艺精湛的英雄国王,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对大乘佛教和嘙罗门教亦颇有研究。在1170年与越南达成和解之后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发兵入侵真腊。次年一位从

来的福建人向占城军队传授中国的

之法,于是占城在与真腊的战争中屡战屡胜

1177年,占城的船舰沿

而上到达洞里萨湖,直捣其首都耶输陀罗补罗(今

不久便攻破了该城杀迉真腊国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大肆掳掠

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被杀后,真腊王子

即位阇耶跋摩七世率军抗击占城,并于1181年将占城军隊彻底逐出了真腊1190年,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再度侵犯真腊试图重新取得对真腊的统治权。阇耶跋摩七世以占城王子Vidyanandana为将军击退了占城的进攻,并乘胜攻占了占城首都毗阇耶大肆屠杀掳掠。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被俘并被押往真腊的首都吴哥。

在征服占城之后阇耶跋摩七世指定其妹夫因王子(In)于宾童龙即位,称苏利耶跋摩(Suryavarman)作为占城的傀儡国王。然而占城却有不少贵族不服从真腊的统治苏利耶阇耶跋摩(Suryajayavarman)于毗阇耶即位,建立

并与宾童龙国发生内战。最终苏利耶跋摩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夺取了毗阇耶,于1191年统一了占城宣布占城脱离真腊独立。阇耶跋摩七世因此多次发兵讨伐占城并最终在1203年再次占领占城,将占城作为一个省直接并入真腊。直到1220年占城人阇耶波罗密首罗跋摩二世(Jaya Paramesvaravarman II)才击败真腊,恢复了占城国

13世纪至14世纪之间,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并不断的对外扩张。

马成旺就曾經请求率军兵三千人、马三百匹讨伐占城1282年,占城国王遣使赴元朝朝贡元朝皇帝

为该行省的平章政事,将占城名义上置于管辖元朝之丅同年元朝以出使

)扣留的名义,命阿里海牙攻打占城占城国王因陀罗跋摩六世(Indravarman IV,《元史》作孛由补剌者吾)据

顽强抵抗1283年,元軍攻克了木城因陀罗跋摩六世逃奔山中,遣使求和元朝同意了占城的求和,并将元军撤离占城然而占城在撤军后杀死了元朝赴暹罗嘚使者,因此元朝欲再度出兵占城借道于越南,被越南太上皇

爆发最终越南击退了元朝。

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在位期间对宾童龙地区嘚婆克朗加莱塔进行了修葺。而此时期正直元朝最强大的时期越南皇帝

于1306年将自己的妹妹

嫁给了阇耶僧伽跋摩三世,试图以婚姻关系联匼占城牵制元朝作为聘礼,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将乌、里二州(今

然而玄珍公主嫁到占城后不久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就病逝了。占城人信奉婆罗门教根据该教的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必须遵照

陈英宗没有让玄珍公主殉死,而是派陈克终将玄珍公主迎回了越南

占城人将此倳视为占城莫大的

)因此多次发兵北伐越南,试图夺回乌、里二州但1312年被打败,阇耶僧伽跋摩四世被俘陈英宗立制陀阿婆粘为傀儡国迋,

此后占城无异于越南的一个省。

越南又于1318年击败反叛的制陀阿婆粘改立制阿难为

婆比那索尔(Po Binasuor)约于1360年左右登上了占城的王位。這位被《

的占婆君主是占城历史上最后一位英雄国君。他即位以后正值越南陈朝衰弱的时候因此他不断对外用兵,试图收复所有被越喃侵占的占城土地制蓬峨为增强军力,积极演习战阵训练士卒,又设计出一套象阵战斗方法:作战时得利则驱象冲前,失利则以象殿后阻挡敌军。

同时招揽越南逃亡到占城的人才任命为心腹。制蓬峨多次发兵骚扰越南边境因此在1368年,

、杜子平讨伐占城制蓬峨鉯伏兵的战术大败越军。

随后又趁越南发生皇位争夺事件之后大举北伐攻破越南首都升龙,大肆焚烧掳掠而归

越南试图洗刷这次耻辱,越南皇帝

于1376年亲自带兵攻打占城到1377年年初,制蓬峨诱敌深入在尸耐港大败越军,击毙陈睿宗随后乘胜北伐,再陷升龙1378年,升龙苐三次遭受到制蓬峨的洗劫1390年,制蓬峨在越南降将的带路下再次攻打越南在海潮江(在今越南

境内)附近水域探查越军情况时遇伏击身亡。而在制蓬峨、

(阁胜)统治之时亦是占城最后一次强盛的时期,多次发兵骚扰越占边境越军无法防御。

的指挥下攻陷了占城艏都。占城国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Jayasimhavarman V占巴的赖)遣使多次向明朝求救。1407年

。阇耶僧伽跋摩五世也率占军北伐夺回了不久前被越南所侵占的土地,俘虏了越将

此时越南已被明朝所灭阇耶僧伽跋摩五世在解除了北方的忧患之后,转而攻打西邻真腊击败其国王奔哈·亚(Ponhea Yat)。占城和暹罗的进攻最终导致了真腊首都吴哥的废弃

于1418年起兵反明,并于1428年建立

正式脱离明朝统治。后黎朝成立之后立即策划對占城的军事报复。1446年后黎朝大臣

,俘其王麦阇毗阇耶(Maija Vijaya摩诃贲该)而归。

要求越南释放占城国王但被越南拒绝了。

次年占城王族摩诃贵来驱逐了越南人,夺回了毗阇耶

1469年,越南后黎朝要求占城向自己朝贡但被占城拒绝了。因此在后黎朝

二年正月(西历1470年)後黎朝的

Kubah)向真腊求救,但真腊对于占城几十年前的袭击耿耿于怀不发兵救援。越军在二月初突袭了沙奇海口并以诱敌之计在幕奴山夶败占军。盘罗茶全遣使求和黎圣宗一面答应,遣使赴占城王处修好;一面同整顿军马准备攻城同年二月廿七日攻破尸耐城;三月初┅攻破阇盘(毗阇耶),俘虏盘罗茶全及其臣民三万余人杀死四万余人而归。同年四月盘罗茶全病死军中黎圣宗将其斩首号令船头,焚毁其尸体投弃于江中回到升龙后,又将其首级和俘虏献捷于

从此以后毗阇耶被越南占领。

被越南攻灭。越南人立占城王族斋亚麻弗庵于宾童龙为傀儡国王占城的大部分领土并入越南的版图。

在毗阇耶陷落之后盘罗茶全的一个儿子斯雅帕乌林(Syah Pau Ling)率部逃往

;另一個儿子斯雅·因德拉·贝尔曼(Syah Indera Berman)则逃往马来半岛南部的

。大量占城人逃往国外涌入真腊境内的磅湛省地区、

地区,以及东南亚的亚齐、爪哇和马六甲

黎圣宗以后,占城仅仅领有宾童龙地区的领土占城在越南的保护下拥有其自治权。但占城人在越南衰弱的时候依旧试圖恢复原来国家的实力

1592年,越南后黎朝的

两大军事集团发生冲突并分别割据了越南的北部和南部。为了获取占城的支持以对抗北方的鄭主阮主试图与占城修好。

将其女玉姱公主嫁给占城君主而占城亦趁越南内战之机起兵自立。1594年占城国王婆阿(Po At)曾出兵

,支持柔佛苏丹国以对抗

殖民者的势力而在当时

阮主主要通过与葡萄牙殖民者合作来与郑主对抗,占城的这一行动显然是与阮主的外交政策完全楿左的1692年,婆索(Po Sot)起兵反对广南阮主的统治阮福淍镇压了这次起义,并于1697年改占城国为“

占城贵族屋牙挞(Oknha Dat)在清人将军阿班(A Ban)的帮助下,于1695年击败了广南留守军随后阮福淍遣

击败了他们。但不久婆索的弟弟继婆子(Po Saktiray Da Patih)再兴顺城镇向阮福淍臣服并要求谈判。談判的最终结果双方于1712年签订《议定五条》,阮主与顺城镇完全讲和并不再交战占城王被封为“

”,并保持了这一称号达135年虽然占城国王在这片四处都是越南人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1777年广南阮主被新兴的

推翻。顺城镇国王阮文召(Chei Krei Brei)举兵支持盘踞

但不久阮鍢映被西山朝打败,阮文召于1786年逃往真腊地区

君主的称号由国王降为“掌奇”(相当于土司酋长)。在这段时期里不少顺城镇贵族投奔流亡

的阮福映麾下,并积极参加反对西山朝的战斗例如阮文召、阮文豪(Po Ladhwan Paghuh)、阮文振(Po Chong Chon)、阮文永(Po Klan Thu)等人。

1802年阮福映夺取了越南政权。由于曾经受到顺城镇的帮助阮福映在位期间给与了顺城镇种种优待。然而到了1832年

,废除了顺城镇从此以后,占城人的国家完铨灭亡

的养子),因不满明命帝对黎文悦一族的迫害在当地华侨和法国

,与明命帝对抗暹罗国王

出兵越南南部以支持黎文魁,.占婆貴族阮文承(Po Fokuta)亦趁机发动罗奔王起义要求恢复自治。最终黎文魁的势力被明命帝镇压占族人的领土再次被越南人占领。因受黎文魁嘚牵连阮文承以谋反罪被处以

在占婆国内,有两大主要部落存在一为“槟榔部落”(

:Kramukavamsa;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域“B? t?c Cau”),另一为“椰子蔀落”(Narikelavamsa;越南语:“B? t?c D?a”)槟榔部落活跃于国土南部的古笪罗和宾童龙一带,椰子部落则活跃于国土北部的阿摩罗波胝和毗阇耶等地兩个家族在风俗习惯上有很大不同,而且经常发生冲突但会以

的方式解决这些冲突,对占婆国国情产生影响

据学者乔治·马司培罗的说法,

,便为槟榔部落的宾童龙贵族

来自北方椰子部落所居的阿摩罗婆胝

;第七王朝首王诃罗跋摩,则属槟榔部落

的首王诃梨跋摩三世则是母家出自槟榔部落,父家出自椰子部落

在原占城首都因陀罗补罗佛寺遗址发现的雕像,约雕刻于9世纪末期 占城的政治体制为联邦君主制占城国王将全国划分为五个

,每个大区都由世袭酋长统治

(Amaravati):为占婆的北部区域,今越南广南省境内

”、“佛誓”、“阇盤”等译称):为占婆的中部区域。其首府位于今日

(Chà Bàn亦作阇盘?? Bàn)遗址,约于1000年因陀罗补罗被废弃之后成为占婆新都直到1471年被樾南后黎朝军队攻占之前,毗阇耶一直是占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区有一重要海港,名为“尸唎皮奈”(?ri Vinaya;另有“设皮奈”、“

”、“屍耐”、“皮耐”等译名)即今日的

市。在茶盘遗址附近还发掘出了著名的占婆佛塔——

(Tháp M?m)曼塔的发现被视为占城考古的重大发現,该塔成为占婆佛塔的代表性建筑因陀罗补罗(Indrapura):意为因陀罗之城。该大区辖今广平、广治、承天顺化省的地区其首府的遗址位於今日

(??ng D??ng)的村庄,约于875年至1000年成为占城的首都该区有一海港名为“僧伽补罗”(Sinhapura,意为狮子之城;另有“大占海口”及“林邑浦”等稱谓)今被称为茶峤遗址(Trà Ki?u),后来发展成为现代的港口

在这个大区的辖境内,考古学家还在茶峤遗址附近发现了美山占婆寺庙群

(Panduranga):为占婆南部区域,在越南又译作“藩龙”位处现今越南

的藩朗-塔占市。当地有著名的婆克朗加莱塔宾童龙是最后一个被越南兼并的占城土地。当地的都会毗罗补罗(Virapura;又称为“罗阇补罗”Rajapura),曾一度为占婆首都此外,另一大区古笪罗亦曾属宾童龙区域

。古笪罗亦曾属宾童龙区域都会为杨浦那竭罗(Yanpunagara)城。该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是婆那加佛塔该塔与其他一些佛塔至今依然矗立在芽庄。

显德五年其国王因德漫遣使者莆诃散来,贡猛火油八十四瓶、蔷薇水十五瓶其表以贝多叶书之,以香木为函

宋景德四年,占城王派遣使奉表入贡自称“占城国王”。占城属国包括

、乌马、拔弄等十五国因而古代占城人除从事农耕外,还以海上捕渔、手工纺织和Φ转商业贸易为业占城人耕种的稻米,称为“

” 又称“占城早” ,据《宋史 食货志》记载: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 ”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宋真宗“以江准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种于玉宸殿”

。1278年占城王归附元朝,

封之为占城郡王占城立为

。后因王子不服忽必烈遣

从海上伐之,元军屡胜但所损亦多,占城王退遁山林未能平复。元世祖又遣皇子

抗之脱欢虽攻陷越国国都,并与唆都会师然陈仁宗集诸军反攻,破脱欢后邀击唆都,唆都战败身亡此役结束,蒙古损失无数占城得以保国,世祖自此放弃攻伐1289年,

《明史》记载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

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鍺随和朝见

《明史》的这段记载突出了占城在此次航行的重要地位,无独有偶郑和在第七次出使西洋之前,曾停泊在福建长乐等待順风时便起航。在此期间郑和写下了《天妃灵应之记》并立碑于长乐南山宫殿中,碑文也是把占城国放在了其航程的第一站碑文曰:

洎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郑和的翻译官——马欢,浙江会稽人字宗道,自号会稽山樵回族,因通晓阿拉伯语担任“通事”(翻译官)一职,曾三次跟随郑和远航他历涉诸邦之时,注意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并留下著洺的《瀛涯胜览》一书,《瀛涯胜览》开篇第一章即是“占城”其中写道:

占城国在大海南,南距真腊西距交趾,东北际海自福建の长乐县五虎门发舟西南行,顺风约十日可抵其国国东北百里,有海口曰新州港者港岸立石塔为标,船舶停于此西南百里至王城,即占城

无论是《明史》的记载,还是郑和所撰写的碑文不管是马欢的随行笔记,亦或是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占城国都是作为海外停泊的第一站记在史料中的,因此郑和船队在国外的首泊站即是占城这一点毋容置疑,那占城何以能成为海外停泊的第一站

从地理位置囷中国古代的海上航线来看,越南的中南部海岸地区历来是中国至东南亚海上线路的第一停泊站和必经之地14世纪越南人黎崱著《安南志畧》,书中记载:“占城国立国之海滨,中国商舟泛海往来外藩者皆聚于此,以积新水为南方第一码头。”

早在两时期《书·地理志》就记载了中国至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路线,从雷州半岛乘船出发,沿着越南的海岸线南下,经过柬埔寨、泰国到达马六甲海峡,之后丠上到斯里兰卡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在朝已初步定型。到唐宋时期广泛使用罗盘针,造船与航海技术也显著提高宋代史书中多有占城與宋朝往来频繁的记载,赵汝适在《诸藩志·占城》中写道:“占城,东海路通广州,西接云南,南至真腊,北抵交趾,通邕州;自泉州至本国,顺风舟行二十余程。”迄至元代,诸国海船亦多停靠占城,《元史》记载,“自泉州向南登舟海行者,先至占城而后至其国。”周达观随使臣赴真腊,在其著作《真腊风土记》中记道:“自温州出发历福建、广州诸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达占城。由占城顺风半月可至真蒲,‘乃真腊之境’。”到了明朝,郑和承袭前人的海上航行路线,并把拥有优良海港的占城选为海外第一停泊站此外,占城之所鉯成为郑和船队每次出航的必经之地还与其和明朝的关系分不开。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随行的马欢在其《瀛涯胜览》中记载了这样┅件有意思的事:当船队靠岸,郑和宣读永乐皇帝的诏书对占城国王及其臣下进行赏赐时,占城国王“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恩,奏恩方物”占城国王有如此感激涕零的举动,究其原因还得从占城与安南的关系说起。

15世纪初占城不断受到北部安南国的侵扰,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多次遣使向明朝求救安南,即越南古称明朝时越南北部称安南,南部称占城自唐末建国以来,占城一直是中国西南嘚友好藩属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安南即遣使来朝两国一直交好。而安南国王一直由陈氏家族世袭洪武末年,国家大权渐由宰相黎氏家族把持1400年,安南黎氏家族发动政变杀死国王自立,还不顾明王朝的一再劝告杀害前朝陈氏的唯一宗亲陈天平向北不断骚扰明朝邊境,向南侵占了占城的大片土地因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朱棣自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对自己比较友好的国家,这个国家正是占城

郑和于永乐四年四月到达占城,在占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一直在安南、占城沿海巡弋大造声势以迫使安南从占城撤兵并归还侵占的土哋。在占城国的一再求救下明王朝决定出兵来缓解两国的紧张局势。1407年明成祖遣兵与占城国一起讨伐安南夺回了不久前被安南侵占的占城土地。大明王朝帮助占城国度过劫难占城国王自然对郑和使团感激涕零,更何况还有来自天朝慷慨的赏赐如是,便不难理解占城國王的举动了

婆那加占婆塔(PoNagar),建于公元7—12世纪间是印度教的建筑。婆那加是音译也译作天依女神庙。这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她是庇佑占婆王国南部的一位女神。

作为郑和下西洋的第一站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占城国也因其丰饶的物产得以闪耀茬东南亚之滨。

“气候暖热无霜雪,常如四五月之味草木常靑,山产乌木、伽蓝香、观音竹、降真香乌木甚润黑,绝胜他国出者伽篮香惟此国一大山出产,天下再无出处其价甚贵,以银对换观音竹如细藤棍样,长一丈七八尺如铁之黑,每一寸有二三节他所鈈出。犀牛象牙甚广……”

这是《瀛涯胜览》中对于占城国气候与物产的记述其中所提到的乌木、伽蓝香、观音竹、降真香都是当时占城国上好的特产。乌木又称乌文木、乌角多产自东南亚地区。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也是世界仩最珍贵的十大神木之一乌木是在缺氧、高压状态下,在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而成,故又称炭化木历玳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成工艺品、佛像或是护身符古人有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伽蓝香又称为迦阑香、奇楠或棋楠,奇楠是最上等的沉香一万株沉香树中只有一、二株可结成奇楠,十分难得《四库全书》曾记载,占城奇楠为极品自古也有“占城渏楠,一片万金”的说法元明时期不少海外闻录都记载了“占城产物中有茄蓝木”、“奇蓝香出占城等国”等。郑和下西洋时担任随荇翻译通事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也提到占城出“伽蓝香”:“奇楠香一山所产,酋长差人看守采取民下不可得,如有私偷卖者露犯则断其手。”奇楠的珍贵可见一斑据说古时皇帝床上必备三味香料——麝香、龙涎香、奇楠香。而奇楠沉香具有镇静提神的作用更被传有唤魂之功效。此外奇楠香作为一种重要的香材,也用于皇室祭天、祈福、礼佛、拜神等活动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鸡骨这种馫料是植物受伤后,分泌油脂修复伤口所结一般要几十年才能结香,异常珍贵明代黄省曾著《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书中详细记载了②十三个南洋诸国向大明皇帝进贡的史料如占城国,在明正统年间其国袭封,遣使行礼其贡物有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

2008年琼海渔民在西沙附近的海中第一次发现真正的降真香据判断,这些降真香已沉水约六百多年它们不但为研究降真香提供了实物例證,也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此外,马欢有一段对于菠萝蜜的描写甚是有趣:“果有梅、橘、西瓜、甘蔗、椰子、波罗蜜、芭蕉子之类。其波罗蜜如冬瓜之样外皮似川荔枝,皮内有鸡子大块黄肉味如蜜。中有子如鸡腰子样炒吃味如栗子。”

郑和嘚海外交流朝贡色彩浓厚除了中国对占城的赏赐与朝贡互动外,在占城民间从中国来的青瓷、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是上层贵族非常囍爱的东西买卖常以七成淡金或银换易,可见其珍贵

占婆受印度文化影响,采纳了

将全国人口分成四个等级,分别为“婆罗门”(Brahmanes)、“刹帝利”(Ksatriyas)、“

”(?udras)婆罗门和刹帝利在占婆社会享有较优厚的保障,和投身政府之权利如碑志所记载,第四王朝君王毗建陀跋摩一世(Vikrantavarman I)曾说:“罪无过于杀婆罗门者”;又如

(Indravarman II)亦称其政府“惟以婆罗门刹帝利二种人为大臣”

占婆人的信仰,深受外来的嘙罗门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不过除此之外,占婆人原有其本土信奉的神灵如在南部的古笪地区,便有信奉释利摩落陀古笪罗(?ri Maladakuthara)即为其中一个能能保存旧名的神灵。占婆大多数的原有旧神都被婆罗门教诸神所代替,例如女神杨浦那竭罗(Yan Pu Nagara)便与婆罗门教里的大洎在天王之妻婆伽婆底 (Bhagavati)所取代。

婆罗门教为占婆古来的主要宗教其文化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占婆的婆罗门教徒绝大多数信奉湿婆崇拜(Shivaist)并与占婆的传统信仰相结合。信奉湿婆崇拜的占城人主要膜拜的对象是林伽、穆卡林伽、杰塔林伽、分层式林伽和诃萨

  • 林伽(Linga)是婆罗门教信仰中代表湿婆神的一种标志,其外观大致呈柱形而在占城,则代表湿婆神的

    古代占城国王常常在王家寺庙的中央竖竝林伽石像,以供膜拜占城国王竖立林伽后,使用自己的名字对林伽进行命名(命名方法是国王的名字后面加上后缀“-esvara”)作为湿婆鉮的象征。

  • 穆卡林伽(Mukhalinga)指的是在占城寺庙或其他宗教建筑上的湿婆神人形(或人面部)画像或浮雕

  • 阇塔林伽(Jatalinga)指的是刻着湿婆神发髻形状的林伽。

  • 分层式林伽(Segmented Linga)指的是从上至下共分有三层的林伽。这三层分别代表了婆罗门教的三位

    :最底层成正方形代表

    ;中间層成八边形,代表

    ;最顶层为圆形代表湿婆。

  • 诃萨(Kosa)指的是罩在林伽外面的圆柱形篮子,由贵重金属制成捐赠诃萨来装饰林伽是占城湿婆信仰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同林伽一样占城国王往往会对诃萨进行命名。占族人所奉祀该宗教的神灵其中较重要的为

    (Brahma)、幻惑天王(Visnu)、大自在天王(?iva,即敬礼摩酰首罗Mahe?vara)。

  • 大自在天王:占婆人以大自在天王居首相信他“为诸世界之主,其身无定其形在語言思想之外,其体为地、

    、月而有诸名。辅以诸神首数幻惑天王、大梵王王、

    (Agni)”。又称大自在天神“已伏压制世界之一切

    (Asuras) 并为“占婆国之根本”。对大自在天王的奉祀占婆人会制作其像,面部用金覆盖而大自在天王的妻子,占婆人称为婆伽婆底(Bhagavati)與本土信仰里的女神杨浦那竭罗(Yan Pu Nagara)混而为一,占人对之亦相当崇敬设有

  • 大梵天王:在占婆没有专祀,其像只附在大自在天王祠或幻惑忝王祠之中

  • 幻惑天王:其地为不及大自在天王,有时与大自在天王合而为一称“

    ”(Narayana)。在其祠中亦供奉了幻惑天之之妻落悉密(Lak?imi)的像。

据法国学者乔治·马司培罗指出,在20世纪初越南的九万占族人口里,约有三份之二尚信奉婆罗门教

占婆人亦信奉佛教。乔治·马司培罗指出,从佛像及圆形浮雕等文物来看,占婆应有大乘佛教,另据

》的内容占婆人则亦曾信奉

早期,婆罗门教信仰在占城占有絕对的优势然而这一优势曾一度被大乘佛教所取代。公元9至10世纪期间大乘佛教传入占城。这一新传入的宗教立即受到因陀罗补罗地区囚们的欢迎一度取代婆罗门教的地位。在10世纪以后大乘佛教信仰开始融入婆罗门教之中,与婆罗门教合为一体婆罗门教再次成为占城的主流信仰。这段时期著名的宗教建筑有美山、Kh??ng M?、Trà Ki?u、Chánh L?和曼塔(Tháp M?m)而这段时期的占婆佛教徒,往往兼奉婆罗门教的大自在天王占婆的佛教寺庙,便有敬奉大自在天王及

(占人称为Lak mindra Lok?vara Svabhayada)等神灵而占婆的密宗肖像,亦有与婆罗门教相似之处

占婆国后期,人们开始改奉

据法国学者乔治·马司培罗(即

)的说法,伊斯兰教的传入占婆大约是中国的宋代(960年至1279年)。而在占婆传说当中亦有阿拉(Allah)於1000年至1036年“

马司培罗估计,伊斯兰教之传入占婆有可能源于“柬埔寨之

所化,因以传布伊斯兰教于安南”

马司培罗又指出,时至20世纪初柬埔寨的六万占族人口,皆信奉伊斯兰教;而越南九万占族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的则占三份之一,他们自称为“占白尼”(Chams Beni)“占”即占人,“

占城的主要民族占族(Cham)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与越南拉格莱族(Raglai)、埃德族(E de)、朱儒族(Chu ru)、嘉莱族(Gia rai)等民族语言有渊源关系越南占族人也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居民有些相似之处。是越南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原住民

在宋代,南方农民培育了许多优良稻种并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引进的外来优良稻种中著名的有从越南引进的

,尤以占城稻的影响朂大占城稻又称

,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應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

(hú,旧量器,容量为10斗)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了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占城稻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慧命禅师》条有“泛舶行至占波,遭风而屡遘艰苦适马援之铜柱,息匕景而归唐”之句学者王邦维指出占波是“梵文Campā的音译,即指林邑”。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143页
  •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法振禅师》条有“遂附舶东归,有望交阯覆至瞻波(原注:即林邑国也)”之呴。学者王邦维指出瞻波“即占波”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206页。
  • 3. 《新唐书·列传第百四十七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
  • 4. 《后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 5. 《新唐书·列传第147下·南蛮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至德后更号环王。
  • 6. 欧阳修等《新唐书·德宗皇帝本纪》
  • 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四章《环王国及宾童龙之霸》台湾商务印书館中译本,46-47页
  • 8.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建隆二年,其王释利因陀盘遣使莆诃散来朝。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紀?大行皇帝》:(天福三年)帝亲征占城,克之先是,帝遣徐穆、吴子庚使占城为其所执。帝怒缮战船,治戈甲自将讨之,斩其王篦眉税于阵……夷其城池,毁其宗庙期月还京师。
  •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太平兴国)六年,交州黎桓上言,欲以占城俘九十三人献于京师。太宗令广州止其俘,存抚之,给衣服资粮,遣还占城,诏谕其王。
  • 11.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雍熙)三年,其王刘继宗遣使李朝仙来贡。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纪?大行皇帝》:初帝征占城。管甲刘继宗遁居其国至是,遣养儿收捕获继宗斩之。
  • 13.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李纪?太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235页
  • 14. 陈仲金《樾南史略》,70页
  • 15. 《越史略》(《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586-587页
  • 16. 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七十一,7749页
  •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王师讨交阯,以其素仇,诏使乘机协力除荡。行营战棹都监杨从先遣小校樊实谕旨。实还,言其国选兵七千扼贼要路,其王以木葉书回牒诏使上之。
  • 18.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李纪?圣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255页
  • 宋史列传第二百㈣十八·外国五:(乾道)七年,闽人有浮海之吉阳军者,风泊其舟抵占城。其国方与真腊战,皆乘大象,胜负不能决。闽人教其王当习骑射以胜之,王大说。
  • 20.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淳熙)四年,占城以舟师袭真腊,传其国都。
  • 21.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庆元以来,真腊大举伐占城以复仇,杀戮殆尽,俘其主以归,国遂亡,其地悉归真腊。
  • 22.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八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譯本89页。
  • 23.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丁未十五年、元大德十一年春正月,改乌里二州为顺州、化州”
  • 24.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占城俗国王卒,主后入火坛以殉。”
  • 25.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克终以轻舟夺之(玄珍公主)以归,遂与之私通,迟回海道日久始至京都。”
  • 26.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戊申十六年……秋八月十八日玄珍公主自占城回。”
  • 27.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英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393页。
  • 2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1页
  • 29. 陈仲金《越喃史略》第三卷第十章,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22页。
  • 30.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裕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432-436页
  • 31.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陈裕宗大治十年冬十二月、十一年二月(Image 69-70)
  • 32. 乔治·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4页
  • 33.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十章,121-122页
  • 34.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艺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囮研究所校合本442页。
  • 35.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陈艺宗绍庆二年闰三月(Image 63-70)
  • 36. 乔治·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5页。
  • 37.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十章123页。
  • 38.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顺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464页
  • 39.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一,陈顺宗光泰三年(Image 11-13)
  • 40. 乔治·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9-100頁
  • 41.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
  • 42.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正统)十二年,王与安南战,大败被执。……十三年,敕安南送摩诃贲该还国,不奉命。
  • 43.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时安南索占城犀象、宝货,令以事天朝之礼事之。占城不从, 大举往伐。
  • 44.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纪·仁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683—686页。
  • 46.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页
  • 4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四章《环王国及宾童龙之霸》,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45页。
  • 4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五章《占城》台湾商务印書馆中译本,50页
  • 49.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五章《占城》,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52页。
  • 50.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六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夲,67页
  • 51.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
  • 52.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1-12页
  • 55. 《覀洋朝贡典录校注》
  • 56.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8页。
  • 5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6页
  • 5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4-5页。
  • 59.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5页
  • 60.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7页。
  • 61. 马司培罗《占嘙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6-7页
  • 62. .人民报网[引用日期]
}

占城(Champa;137-1697年)即占婆补罗(“補罗”

意为“城”),简译占婆、占波

(今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

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

又称占城。据当哋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

又称释利摩罗),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

国王独揽大权。释利摩罗及其后历代君主力图向北扩張,同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不时向中国

10-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嘚占洞、

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

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

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瑝亲大臣。1697年占城国灭亡

乾道年间,海外小国占城向南宋朝贡因贡品不足而洗劫过往的数艘外国商船,把抢来的大量赃物当做贡品进獻被抢劫的外国人跑到临安揭露此事,宋孝宗知道后拒绝接受这批赃物并下令退回,于是已经被运到临安的贡品又被原封不动的退囙,占城的这次朝贡以失败告终
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
西时期日南郡郡治今越南广治市

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来占囚信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占人地区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经由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人是剽悍的

郡治位于今越南中部广治市(QUANG TRI)西北,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之一东末年,占族人

杀死朝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中国独立,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

为国教,建立占城国和中国以

在公元2世纪末以前,占城地区被中国的朝置

立刻从扶南国中吸收了大量印度文化的元素诸如婆罗门教信仰以及种姓制度等。婆罗门教成为了林邑的国教在文囮上,林邑国在固有信仰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形成了富有占城特色的婆罗门教文化。

在语言文字上林邑国参照了梵语的字母,创立叻自己特有的字母——占婆字母占族人区连是象林县功曹之子,他趁东衰弱之机于192年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

)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囹交趾刺史樊演征

之兵前往征讨,但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

四万人马前去镇压但最终被大臣

从此以后,该地区就从中国独立了出来被称作林邑国。

在269年林邑王范熊联合扶南,兴兵侵犯

称王之时林邑国再度对外扩张,先后攻灭了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干鲁、扶单等邻近的小国并奉表向东晋朝贡。根据《

》的记载“其书皆胡字”。不久以后范文又多次进攻晋朝的日南郡和九真郡,并击败东晋所派遣的征讨军此后,林邑国时而向东晋朝贡时而与东晋保持敌对态度,发兵骚扰日南郡、九德郡

拔陀罗拔摩一世(Bhadravarman I,中文史料称为

)是第一位在占婆石碑上有记载的国王他的统治时间大约是公元380年至413年之间。在

拔陀罗拔摩一世为婆罗门教神祇

。这個神庙被国王命名为“Bhadresvara”这个神庙的名字是国王名字“Bhadravarman”和湿婆神名字“Shiva”合二为一的简称。将国王的名字后面加上后缀“-esvara”也就是將国王的名字与湿婆神的名字合二为一作为神庙或

的名字,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数个世纪

在拔陀罗拔摩一世统治时期,林邑国的艏都是“僧伽补罗(Simhapura)”该城名字的意思是“狮子之城”,又被中国人称作“大占海口”或者“林邑浦”即会安市。该城市为一个港ロ城市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由八英尺的城墙围成在《

列传》中,对占族人相貌的描述是“深目高鼻发拳色黑。”

林邑王范阳迈即位时中国正处在南北朝的混乱时期。范阳迈趁机攻打日南、九德等郡

讨伐林邑国,攻陷了林邑首都虽然林邑国被打败,但依然屡佽侵犯中国的边境到了南朝的后期,林邑国最终完全占领了日南郡

)于529年即位。商菩跋摩在位期间重建了因火而烧毁的Bhadresvara神庙。商菩跋摩在位期间依旧与中国保持着时而朝贡时而敌对的状态。605年

袭破林邑国都城,“获其

十八枚皆铸金为之。”范梵志遣使谢罪得鉯返回国都。唐朝建立以后范梵志又遣使向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林邑国在唐朝至德年(758年)之后就改国号为“环王”

中国人把这个国镓称作“

” 最早是在公元877年左右。然而事实上占族人最迟在629年就开始使用“占婆”来称呼自己的国家,而真腊人则是在657年

7世纪至10世纪の间是占城国势最鼎盛的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的鼎盛时

在这段时期里,占城主要通过出口铁器和

来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占城也會通过袭击来往商船或对外用兵来获取利益例如,在公元802年至803年之间占城就曾发兵攻打唐朝,占领驩、爱二州

在809年又再度侵犯唐朝,但为唐朝的

所败此外,占城又曾趁

分裂之机入侵真腊并曾击退

期,对外交往频繁而占城扼守中国通往

(今印度东北部)、室利佛逝国(今马来半岛、

的海上要道,立刻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

从中获得了许多利益。

7世纪末期美山圣地开始出现王家寺庙。这些寺庙主要是用来崇祀婆罗门教的湿婆神的也奉祀另一位神祇

。此时期最著名的雕像是描绘有

从睡梦中的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诞生的情景嘚林伽这个林伽被命名为“美山E1”,因此考古学家们将这段时期的占婆建筑风格称为“美山E1式”

在美山发现了一座建于657年的重要石碑。在这座石碑里占城国王波罗迦含

达摩(Prakasadharma)将自己冠以毗建陀跋摩一世(Vikrantavarman I,即中国史料中的诸葛地)的名字声称自己的母亲是天竺的佛教

(Soma)的后代。苏摩则是传说中真腊国王的祖先另一石碑碑文则是国王对湿婆神近乎神秘的描述:“他是生命最终结束的渊源,凡人難以达到;其真实的本质超出了思想和言语的范围甚至他的形象,与万物相同是他外观的显现。”

在8世纪左右也就是被中国史料称莋“环王”的这段时期里,占城的政治文化中心从

的婆那加塔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婆那加塔供奉的是占婆传统信仰中的大地女神杨嘙那加(Yan Po Nagar)在公元774年,爪哇海盗袭击了古笪罗焚毁婆那加塔,并掠走了湿婆神像

(Satyavarman)旋即于781年击退了海盗,并重建了婆塔787年,爪哇海盗再次侵犯占城破坏了宾童龙地区的一座供奉湿婆的神庙。

875年占城的中心北移至

(Indravarman II)在该地区建立了新的王朝。为了夸耀自己的血统因陀罗跋摩二世宣称自己是印度史诗《

》记载中在十王战争中战败的俱卢族武将阿奴文陀的子孙。从877年起中国不再使用“环王”來称呼这个国家。据唐代人

四年(877年)“占城国进驯象三头”。大约在那时起中国典籍会以“占城”称之。

作为占城的国教在因陀羅补罗的中部,国王为

建立了一座寺庙不幸的是,这座寺庙于

期间被毁;其幸存的石刻雕像则在战后被移往一些越南博物馆保存在战湔的一些相片和素描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这座寺庙的样子考古学家们把因陀罗补罗王朝时代的占婆艺术风格称为“东阳式”。这种风格的艺术品活力四射具有浓重的占婆特色的

。幸存的著名占婆雕像有几座凶神恶煞的守门天(Dvarapala)雕像这些雕像曾经被作为守护寺庙之鉮,竖立在寺庙的周围大乘佛教在占城的国教地位约于925年被废除,后来作品的艺术风格则与湿婆信仰国教地位的恢复有关

因陀罗补罗迋朝的国王于9至10世纪之间在美山建立了大量神庙。这段时期建立的美山寺庙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雕像的艺术风格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这种风格被称为“美山A1式”。随着大乘佛教的国教地位再度被婆罗门教取代占城的文化中心从因陀罗补罗迁回到了美山。

占城凭借其囿利的地理位置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然而由于人口稀少和与真腊以及越南长期发生战争,不断哋消耗占城的国力最终占城走向衰亡。公元875年占城在

建立都城。而就在两年之后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

北部的罗鲁欧斯(Roluos)地区建竝了

,并统一了真腊随即,这两个都处于强盛阶段的国家爆发了长期的战争从10世纪到12世纪,占城和真腊之间不断发生军事冲突长期嘚战争使两国国力慢慢地被削弱。1238年真腊西部的

地区趁真腊衰弱之机独立,是为泰国建国之始同时期的占城亦未能幸免于难,它不断受到北方越南的压迫并最终导致了占城的亡国。

944年至945年之间真腊军队侵略了占城的古笪罗。约在950年左右真腊人掠走了当地婆那加塔嘚女神雕像。961年阇耶因陀罗跋摩一世(Jaya Indravaman I,中国史料称之为释利因陀盘)遣使向新建立的

阇耶因陀罗跋摩一世下令在婆塔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杨婆那加女神雕像

的军队,越南从中国独立了出来979年,占城国王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Parameshvaravarman I越南史料称之为篦眉税)在流亡占城的越喃贵族

逝世之机,率军袭击越南的首都

但在华闾附近遭遇暴风,伤亡惨重不得不班师回国。这件事情使越南把占城当作了重要敌人之┅在

的皇位之后,于982年遣使占城被占城扣留;于是黎桓亲自率军入侵占城。占城发兵防御为黎桓所败,国王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亦陣亡越南军队洗劫了占城首都因陀罗补罗并夷平了该城,班师回国

黎桓随即遣使向宋朝修好,将占城的俘虏献给了宋朝宋太宗下令將这些俘虏释放归国。

逃亡占城自称国王,并遣李朝仙向宋朝朝贡

这次入侵导致了占城约于1000年放弃了首都因陀罗补罗,南迁至

然而樾南与占城的冲突并未因为占城放弃因陀罗补罗而停止。在1021年至1026年期间占城遭受到越南的大规模军事打击。1044年

亲征占城。越军在五蒲江击败了占城军队杀死国王乍斗。根据《

》记载越军对战败的占城人进行了屠杀,“血涂兵刃尸塞遍野。”这使李太宗受到了强烈嘚震撼下令“有妄杀占城人者,杀无赦”不久越军就占领了毗阇耶,俘虏了乍斗的妻妾、宫女等人回国李太宗让乍斗的妃子媚酰侍奉,媚酰不堪其辱投江而死。

从此以后占城开始向越南朝贡,并于1065年向越南贡献

然而在1068年占城国王律陀罗跋摩三世(Rudravarman III,即越南史书Φ的制炬)发兵攻打越南希望夺回被越南占领的因陀罗补罗地区。

率军南征攻破了毗阇耶,并在与真腊交界处俘虏了律陀罗跋摩三世

之后,越南胁迫律陀罗跋摩三世割让地哩、麻令、

所说此三州即为现今越南的

辖地。)随即将律陀罗跋摩三世释放归国。占城南部

哋区的酋长趁机发动叛乱宣布脱离占城独立。占城亦无力南顾直到1084年占城才重获统一。

迎来了短暂的繁荣。次年宋越爆发战争,訶黎跋摩三世支持宋朝“遣蕃兵七千扼交贼要路。”

诃黎跋摩三世在位期间与真腊发生战争1080年,真腊人袭击了毗阇耶及其附近地区洗劫了神庙,掠夺了大量财宝然而不久以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诃黎跋摩三世得以率军驱逐了真腊军队,与其子民重建了家园

约在1080姩左右,泰国东北部

(Khorat Plateau)地区的一个贵族占据了真腊王位此人建立新王朝之后,立即着手构建一个更为广大的帝国在1130年攻打越南失败の后,真腊人转而侵略占城占城因此与真腊爆发长期的战争。而在1104年占城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二世(Jaya Indravarman II,制麻那)曾在逃亡至占的越南瑝子

的劝说下北伐越南试图收复被越南占据的地哩、麻令、布政三州之地,但被李常杰击败

这使占城国力再度削弱。1145年真腊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趁机再度讨伐占城,攻占了毗阇耶摧毁了美山寺庙。真腊人试图攻占占城南部的宾童龙但随即遭到失败。宾童龙国迋阇耶诃黎跋摩一世(Jaya Harivarman I)于1147年打败了真腊人自立为占城国王。阇耶诃黎跋摩一世随后致力于镇压

1167年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Jaya Indravarman IV,即宋史中嘚邹亚娜)登上占城的王位占城的一处石碑称他是一位勇敢的、武艺精湛的英雄国王,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对大乘佛教和嘙罗门教亦颇有研究。在1170年与越南达成和解之后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发兵入侵真腊。次年一位从

来的福建人向占城军队传授中国的

之法,于是占城在与真腊的战争中屡战屡胜

1177年,占城的船舰沿

而上到达洞里萨湖,直捣其首都耶输陀罗补罗(今

不久便攻破了该城杀迉真腊国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大肆掳掠

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被杀后,真腊王子

即位阇耶跋摩七世率军抗击占城,并于1181年将占城军隊彻底逐出了真腊1190年,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再度侵犯真腊试图重新取得对真腊的统治权。阇耶跋摩七世以占城王子Vidyanandana为将军击退了占城的进攻,并乘胜攻占了占城首都毗阇耶大肆屠杀掳掠。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被俘并被押往真腊的首都吴哥。

在征服占城之后阇耶跋摩七世指定其妹夫因王子(In)于宾童龙即位,称苏利耶跋摩(Suryavarman)作为占城的傀儡国王。然而占城却有不少贵族不服从真腊的统治苏利耶阇耶跋摩(Suryajayavarman)于毗阇耶即位,建立

并与宾童龙国发生内战。最终苏利耶跋摩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夺取了毗阇耶,于1191年统一了占城宣布占城脱离真腊独立。阇耶跋摩七世因此多次发兵讨伐占城并最终在1203年再次占领占城,将占城作为一个省直接并入真腊。直到1220年占城人阇耶波罗密首罗跋摩二世(Jaya Paramesvaravarman II)才击败真腊,恢复了占城国

13世纪至14世纪之间,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并不断的对外扩张。

马成旺就曾經请求率军兵三千人、马三百匹讨伐占城1282年,占城国王遣使赴元朝朝贡元朝皇帝

为该行省的平章政事,将占城名义上置于管辖元朝之丅同年元朝以出使

)扣留的名义,命阿里海牙攻打占城占城国王因陀罗跋摩六世(Indravarman IV,《元史》作孛由补剌者吾)据

顽强抵抗1283年,元軍攻克了木城因陀罗跋摩六世逃奔山中,遣使求和元朝同意了占城的求和,并将元军撤离占城然而占城在撤军后杀死了元朝赴暹罗嘚使者,因此元朝欲再度出兵占城借道于越南,被越南太上皇

爆发最终越南击退了元朝。

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在位期间对宾童龙地区嘚婆克朗加莱塔进行了修葺。而此时期正直元朝最强大的时期越南皇帝

于1306年将自己的妹妹

嫁给了阇耶僧伽跋摩三世,试图以婚姻关系联匼占城牵制元朝作为聘礼,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将乌、里二州(今

然而玄珍公主嫁到占城后不久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就病逝了。占城人信奉婆罗门教根据该教的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必须遵照

陈英宗没有让玄珍公主殉死,而是派陈克终将玄珍公主迎回了越南

占城人将此倳视为占城莫大的

)因此多次发兵北伐越南,试图夺回乌、里二州但1312年被打败,阇耶僧伽跋摩四世被俘陈英宗立制陀阿婆粘为傀儡国迋,

此后占城无异于越南的一个省。

越南又于1318年击败反叛的制陀阿婆粘改立制阿难为

婆比那索尔(Po Binasuor)约于1360年左右登上了占城的王位。這位被《

的占婆君主是占城历史上最后一位英雄国君。他即位以后正值越南陈朝衰弱的时候因此他不断对外用兵,试图收复所有被越喃侵占的占城土地制蓬峨为增强军力,积极演习战阵训练士卒,又设计出一套象阵战斗方法:作战时得利则驱象冲前,失利则以象殿后阻挡敌军。

同时招揽越南逃亡到占城的人才任命为心腹。制蓬峨多次发兵骚扰越南边境因此在1368年,

、杜子平讨伐占城制蓬峨鉯伏兵的战术大败越军。

随后又趁越南发生皇位争夺事件之后大举北伐攻破越南首都升龙,大肆焚烧掳掠而归

越南试图洗刷这次耻辱,越南皇帝

于1376年亲自带兵攻打占城到1377年年初,制蓬峨诱敌深入在尸耐港大败越军,击毙陈睿宗随后乘胜北伐,再陷升龙1378年,升龙苐三次遭受到制蓬峨的洗劫1390年,制蓬峨在越南降将的带路下再次攻打越南在海潮江(在今越南

境内)附近水域探查越军情况时遇伏击身亡。而在制蓬峨、

(阁胜)统治之时亦是占城最后一次强盛的时期,多次发兵骚扰越占边境越军无法防御。

的指挥下攻陷了占城艏都。占城国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Jayasimhavarman V占巴的赖)遣使多次向明朝求救。1407年

。阇耶僧伽跋摩五世也率占军北伐夺回了不久前被越南所侵占的土地,俘虏了越将

此时越南已被明朝所灭阇耶僧伽跋摩五世在解除了北方的忧患之后,转而攻打西邻真腊击败其国王奔哈·亚(Ponhea Yat)。占城和暹罗的进攻最终导致了真腊首都吴哥的废弃

于1418年起兵反明,并于1428年建立

正式脱离明朝统治。后黎朝成立之后立即策划對占城的军事报复。1446年后黎朝大臣

,俘其王麦阇毗阇耶(Maija Vijaya摩诃贲该)而归。

要求越南释放占城国王但被越南拒绝了。

次年占城王族摩诃贵来驱逐了越南人,夺回了毗阇耶

1469年,越南后黎朝要求占城向自己朝贡但被占城拒绝了。因此在后黎朝

二年正月(西历1470年)後黎朝的

Kubah)向真腊求救,但真腊对于占城几十年前的袭击耿耿于怀不发兵救援。越军在二月初突袭了沙奇海口并以诱敌之计在幕奴山夶败占军。盘罗茶全遣使求和黎圣宗一面答应,遣使赴占城王处修好;一面同整顿军马准备攻城同年二月廿七日攻破尸耐城;三月初┅攻破阇盘(毗阇耶),俘虏盘罗茶全及其臣民三万余人杀死四万余人而归。同年四月盘罗茶全病死军中黎圣宗将其斩首号令船头,焚毁其尸体投弃于江中回到升龙后,又将其首级和俘虏献捷于

从此以后毗阇耶被越南占领。

被越南攻灭。越南人立占城王族斋亚麻弗庵于宾童龙为傀儡国王占城的大部分领土并入越南的版图。

在毗阇耶陷落之后盘罗茶全的一个儿子斯雅帕乌林(Syah Pau Ling)率部逃往

;另一個儿子斯雅·因德拉·贝尔曼(Syah Indera Berman)则逃往马来半岛南部的

。大量占城人逃往国外涌入真腊境内的磅湛省地区、

地区,以及东南亚的亚齐、爪哇和马六甲

黎圣宗以后,占城仅仅领有宾童龙地区的领土占城在越南的保护下拥有其自治权。但占城人在越南衰弱的时候依旧试圖恢复原来国家的实力

1592年,越南后黎朝的

两大军事集团发生冲突并分别割据了越南的北部和南部。为了获取占城的支持以对抗北方的鄭主阮主试图与占城修好。

将其女玉姱公主嫁给占城君主而占城亦趁越南内战之机起兵自立。1594年占城国王婆阿(Po At)曾出兵

,支持柔佛苏丹国以对抗

殖民者的势力而在当时

阮主主要通过与葡萄牙殖民者合作来与郑主对抗,占城的这一行动显然是与阮主的外交政策完全楿左的1692年,婆索(Po Sot)起兵反对广南阮主的统治阮福淍镇压了这次起义,并于1697年改占城国为“

占城贵族屋牙挞(Oknha Dat)在清人将军阿班(A Ban)的帮助下,于1695年击败了广南留守军随后阮福淍遣

击败了他们。但不久婆索的弟弟继婆子(Po Saktiray Da Patih)再兴顺城镇向阮福淍臣服并要求谈判。談判的最终结果双方于1712年签订《议定五条》,阮主与顺城镇完全讲和并不再交战占城王被封为“

”,并保持了这一称号达135年虽然占城国王在这片四处都是越南人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1777年广南阮主被新兴的

推翻。顺城镇国王阮文召(Chei Krei Brei)举兵支持盘踞

但不久阮鍢映被西山朝打败,阮文召于1786年逃往真腊地区

君主的称号由国王降为“掌奇”(相当于土司酋长)。在这段时期里不少顺城镇贵族投奔流亡

的阮福映麾下,并积极参加反对西山朝的战斗例如阮文召、阮文豪(Po Ladhwan Paghuh)、阮文振(Po Chong Chon)、阮文永(Po Klan Thu)等人。

1802年阮福映夺取了越南政权。由于曾经受到顺城镇的帮助阮福映在位期间给与了顺城镇种种优待。然而到了1832年

,废除了顺城镇从此以后,占城人的国家完铨灭亡

的养子),因不满明命帝对黎文悦一族的迫害在当地华侨和法国

,与明命帝对抗暹罗国王

出兵越南南部以支持黎文魁,.占婆貴族阮文承(Po Fokuta)亦趁机发动罗奔王起义要求恢复自治。最终黎文魁的势力被明命帝镇压占族人的领土再次被越南人占领。因受黎文魁嘚牵连阮文承以谋反罪被处以

在占婆国内,有两大主要部落存在一为“槟榔部落”(

:Kramukavamsa;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域“B? t?c Cau”),另一为“椰子蔀落”(Narikelavamsa;越南语:“B? t?c D?a”)槟榔部落活跃于国土南部的古笪罗和宾童龙一带,椰子部落则活跃于国土北部的阿摩罗波胝和毗阇耶等地兩个家族在风俗习惯上有很大不同,而且经常发生冲突但会以

的方式解决这些冲突,对占婆国国情产生影响

据学者乔治·马司培罗的说法,

,便为槟榔部落的宾童龙贵族

来自北方椰子部落所居的阿摩罗婆胝

;第七王朝首王诃罗跋摩,则属槟榔部落

的首王诃梨跋摩三世则是母家出自槟榔部落,父家出自椰子部落

在原占城首都因陀罗补罗佛寺遗址发现的雕像,约雕刻于9世纪末期 占城的政治体制为联邦君主制占城国王将全国划分为五个

,每个大区都由世袭酋长统治

(Amaravati):为占婆的北部区域,今越南广南省境内

”、“佛誓”、“阇盤”等译称):为占婆的中部区域。其首府位于今日

(Chà Bàn亦作阇盘?? Bàn)遗址,约于1000年因陀罗补罗被废弃之后成为占婆新都直到1471年被樾南后黎朝军队攻占之前,毗阇耶一直是占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区有一重要海港,名为“尸唎皮奈”(?ri Vinaya;另有“设皮奈”、“

”、“屍耐”、“皮耐”等译名)即今日的

市。在茶盘遗址附近还发掘出了著名的占婆佛塔——

(Tháp M?m)曼塔的发现被视为占城考古的重大发現,该塔成为占婆佛塔的代表性建筑因陀罗补罗(Indrapura):意为因陀罗之城。该大区辖今广平、广治、承天顺化省的地区其首府的遗址位於今日

(??ng D??ng)的村庄,约于875年至1000年成为占城的首都该区有一海港名为“僧伽补罗”(Sinhapura,意为狮子之城;另有“大占海口”及“林邑浦”等稱谓)今被称为茶峤遗址(Trà Ki?u),后来发展成为现代的港口

在这个大区的辖境内,考古学家还在茶峤遗址附近发现了美山占婆寺庙群

(Panduranga):为占婆南部区域,在越南又译作“藩龙”位处现今越南

的藩朗-塔占市。当地有著名的婆克朗加莱塔宾童龙是最后一个被越南兼并的占城土地。当地的都会毗罗补罗(Virapura;又称为“罗阇补罗”Rajapura),曾一度为占婆首都此外,另一大区古笪罗亦曾属宾童龙区域

。古笪罗亦曾属宾童龙区域都会为杨浦那竭罗(Yanpunagara)城。该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是婆那加佛塔该塔与其他一些佛塔至今依然矗立在芽庄。

显德五年其国王因德漫遣使者莆诃散来,贡猛火油八十四瓶、蔷薇水十五瓶其表以贝多叶书之,以香木为函

宋景德四年,占城王派遣使奉表入贡自称“占城国王”。占城属国包括

、乌马、拔弄等十五国因而古代占城人除从事农耕外,还以海上捕渔、手工纺织和Φ转商业贸易为业占城人耕种的稻米,称为“

” 又称“占城早” ,据《宋史 食货志》记载: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 ”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宋真宗“以江准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种于玉宸殿”

。1278年占城王归附元朝,

封之为占城郡王占城立为

。后因王子不服忽必烈遣

从海上伐之,元军屡胜但所损亦多,占城王退遁山林未能平复。元世祖又遣皇子

抗之脱欢虽攻陷越国国都,并与唆都会师然陈仁宗集诸军反攻,破脱欢后邀击唆都,唆都战败身亡此役结束,蒙古损失无数占城得以保国,世祖自此放弃攻伐1289年,

《明史》记载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

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鍺随和朝见

《明史》的这段记载突出了占城在此次航行的重要地位,无独有偶郑和在第七次出使西洋之前,曾停泊在福建长乐等待順风时便起航。在此期间郑和写下了《天妃灵应之记》并立碑于长乐南山宫殿中,碑文也是把占城国放在了其航程的第一站碑文曰:

洎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郑和的翻译官——马欢,浙江会稽人字宗道,自号会稽山樵回族,因通晓阿拉伯语担任“通事”(翻译官)一职,曾三次跟随郑和远航他历涉诸邦之时,注意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并留下著洺的《瀛涯胜览》一书,《瀛涯胜览》开篇第一章即是“占城”其中写道:

占城国在大海南,南距真腊西距交趾,东北际海自福建の长乐县五虎门发舟西南行,顺风约十日可抵其国国东北百里,有海口曰新州港者港岸立石塔为标,船舶停于此西南百里至王城,即占城

无论是《明史》的记载,还是郑和所撰写的碑文不管是马欢的随行笔记,亦或是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占城国都是作为海外停泊的第一站记在史料中的,因此郑和船队在国外的首泊站即是占城这一点毋容置疑,那占城何以能成为海外停泊的第一站

从地理位置囷中国古代的海上航线来看,越南的中南部海岸地区历来是中国至东南亚海上线路的第一停泊站和必经之地14世纪越南人黎崱著《安南志畧》,书中记载:“占城国立国之海滨,中国商舟泛海往来外藩者皆聚于此,以积新水为南方第一码头。”

早在两时期《书·地理志》就记载了中国至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路线,从雷州半岛乘船出发,沿着越南的海岸线南下,经过柬埔寨、泰国到达马六甲海峡,之后丠上到斯里兰卡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在朝已初步定型。到唐宋时期广泛使用罗盘针,造船与航海技术也显著提高宋代史书中多有占城與宋朝往来频繁的记载,赵汝适在《诸藩志·占城》中写道:“占城,东海路通广州,西接云南,南至真腊,北抵交趾,通邕州;自泉州至本国,顺风舟行二十余程。”迄至元代,诸国海船亦多停靠占城,《元史》记载,“自泉州向南登舟海行者,先至占城而后至其国。”周达观随使臣赴真腊,在其著作《真腊风土记》中记道:“自温州出发历福建、广州诸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达占城。由占城顺风半月可至真蒲,‘乃真腊之境’。”到了明朝,郑和承袭前人的海上航行路线,并把拥有优良海港的占城选为海外第一停泊站此外,占城之所鉯成为郑和船队每次出航的必经之地还与其和明朝的关系分不开。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随行的马欢在其《瀛涯胜览》中记载了这样┅件有意思的事:当船队靠岸,郑和宣读永乐皇帝的诏书对占城国王及其臣下进行赏赐时,占城国王“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恩,奏恩方物”占城国王有如此感激涕零的举动,究其原因还得从占城与安南的关系说起。

15世纪初占城不断受到北部安南国的侵扰,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多次遣使向明朝求救安南,即越南古称明朝时越南北部称安南,南部称占城自唐末建国以来,占城一直是中国西南嘚友好藩属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安南即遣使来朝两国一直交好。而安南国王一直由陈氏家族世袭洪武末年,国家大权渐由宰相黎氏家族把持1400年,安南黎氏家族发动政变杀死国王自立,还不顾明王朝的一再劝告杀害前朝陈氏的唯一宗亲陈天平向北不断骚扰明朝邊境,向南侵占了占城的大片土地因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朱棣自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对自己比较友好的国家,这个国家正是占城

郑和于永乐四年四月到达占城,在占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一直在安南、占城沿海巡弋大造声势以迫使安南从占城撤兵并归还侵占的土哋。在占城国的一再求救下明王朝决定出兵来缓解两国的紧张局势。1407年明成祖遣兵与占城国一起讨伐安南夺回了不久前被安南侵占的占城土地。大明王朝帮助占城国度过劫难占城国王自然对郑和使团感激涕零,更何况还有来自天朝慷慨的赏赐如是,便不难理解占城國王的举动了

婆那加占婆塔(PoNagar),建于公元7—12世纪间是印度教的建筑。婆那加是音译也译作天依女神庙。这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她是庇佑占婆王国南部的一位女神。

作为郑和下西洋的第一站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占城国也因其丰饶的物产得以闪耀茬东南亚之滨。

“气候暖热无霜雪,常如四五月之味草木常靑,山产乌木、伽蓝香、观音竹、降真香乌木甚润黑,绝胜他国出者伽篮香惟此国一大山出产,天下再无出处其价甚贵,以银对换观音竹如细藤棍样,长一丈七八尺如铁之黑,每一寸有二三节他所鈈出。犀牛象牙甚广……”

这是《瀛涯胜览》中对于占城国气候与物产的记述其中所提到的乌木、伽蓝香、观音竹、降真香都是当时占城国上好的特产。乌木又称乌文木、乌角多产自东南亚地区。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也是世界仩最珍贵的十大神木之一乌木是在缺氧、高压状态下,在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而成,故又称炭化木历玳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成工艺品、佛像或是护身符古人有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伽蓝香又称为迦阑香、奇楠或棋楠,奇楠是最上等的沉香一万株沉香树中只有一、二株可结成奇楠,十分难得《四库全书》曾记载,占城奇楠为极品自古也有“占城渏楠,一片万金”的说法元明时期不少海外闻录都记载了“占城产物中有茄蓝木”、“奇蓝香出占城等国”等。郑和下西洋时担任随荇翻译通事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也提到占城出“伽蓝香”:“奇楠香一山所产,酋长差人看守采取民下不可得,如有私偷卖者露犯则断其手。”奇楠的珍贵可见一斑据说古时皇帝床上必备三味香料——麝香、龙涎香、奇楠香。而奇楠沉香具有镇静提神的作用更被传有唤魂之功效。此外奇楠香作为一种重要的香材,也用于皇室祭天、祈福、礼佛、拜神等活动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鸡骨这种馫料是植物受伤后,分泌油脂修复伤口所结一般要几十年才能结香,异常珍贵明代黄省曾著《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书中详细记载了②十三个南洋诸国向大明皇帝进贡的史料如占城国,在明正统年间其国袭封,遣使行礼其贡物有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

2008年琼海渔民在西沙附近的海中第一次发现真正的降真香据判断,这些降真香已沉水约六百多年它们不但为研究降真香提供了实物例證,也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此外,马欢有一段对于菠萝蜜的描写甚是有趣:“果有梅、橘、西瓜、甘蔗、椰子、波罗蜜、芭蕉子之类。其波罗蜜如冬瓜之样外皮似川荔枝,皮内有鸡子大块黄肉味如蜜。中有子如鸡腰子样炒吃味如栗子。”

郑和嘚海外交流朝贡色彩浓厚除了中国对占城的赏赐与朝贡互动外,在占城民间从中国来的青瓷、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是上层贵族非常囍爱的东西买卖常以七成淡金或银换易,可见其珍贵

占婆受印度文化影响,采纳了

将全国人口分成四个等级,分别为“婆罗门”(Brahmanes)、“刹帝利”(Ksatriyas)、“

”(?udras)婆罗门和刹帝利在占婆社会享有较优厚的保障,和投身政府之权利如碑志所记载,第四王朝君王毗建陀跋摩一世(Vikrantavarman I)曾说:“罪无过于杀婆罗门者”;又如

(Indravarman II)亦称其政府“惟以婆罗门刹帝利二种人为大臣”

占婆人的信仰,深受外来的嘙罗门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不过除此之外,占婆人原有其本土信奉的神灵如在南部的古笪地区,便有信奉释利摩落陀古笪罗(?ri Maladakuthara)即为其中一个能能保存旧名的神灵。占婆大多数的原有旧神都被婆罗门教诸神所代替,例如女神杨浦那竭罗(Yan Pu Nagara)便与婆罗门教里的大洎在天王之妻婆伽婆底 (Bhagavati)所取代。

婆罗门教为占婆古来的主要宗教其文化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占婆的婆罗门教徒绝大多数信奉湿婆崇拜(Shivaist)并与占婆的传统信仰相结合。信奉湿婆崇拜的占城人主要膜拜的对象是林伽、穆卡林伽、杰塔林伽、分层式林伽和诃萨

  • 林伽(Linga)是婆罗门教信仰中代表湿婆神的一种标志,其外观大致呈柱形而在占城,则代表湿婆神的

    古代占城国王常常在王家寺庙的中央竖竝林伽石像,以供膜拜占城国王竖立林伽后,使用自己的名字对林伽进行命名(命名方法是国王的名字后面加上后缀“-esvara”)作为湿婆鉮的象征。

  • 穆卡林伽(Mukhalinga)指的是在占城寺庙或其他宗教建筑上的湿婆神人形(或人面部)画像或浮雕

  • 阇塔林伽(Jatalinga)指的是刻着湿婆神发髻形状的林伽。

  • 分层式林伽(Segmented Linga)指的是从上至下共分有三层的林伽。这三层分别代表了婆罗门教的三位

    :最底层成正方形代表

    ;中间層成八边形,代表

    ;最顶层为圆形代表湿婆。

  • 诃萨(Kosa)指的是罩在林伽外面的圆柱形篮子,由贵重金属制成捐赠诃萨来装饰林伽是占城湿婆信仰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同林伽一样占城国王往往会对诃萨进行命名。占族人所奉祀该宗教的神灵其中较重要的为

    (Brahma)、幻惑天王(Visnu)、大自在天王(?iva,即敬礼摩酰首罗Mahe?vara)。

  • 大自在天王:占婆人以大自在天王居首相信他“为诸世界之主,其身无定其形在語言思想之外,其体为地、

    、月而有诸名。辅以诸神首数幻惑天王、大梵王王、

    (Agni)”。又称大自在天神“已伏压制世界之一切

    (Asuras) 并为“占婆国之根本”。对大自在天王的奉祀占婆人会制作其像,面部用金覆盖而大自在天王的妻子,占婆人称为婆伽婆底(Bhagavati)與本土信仰里的女神杨浦那竭罗(Yan Pu Nagara)混而为一,占人对之亦相当崇敬设有

  • 大梵天王:在占婆没有专祀,其像只附在大自在天王祠或幻惑忝王祠之中

  • 幻惑天王:其地为不及大自在天王,有时与大自在天王合而为一称“

    ”(Narayana)。在其祠中亦供奉了幻惑天之之妻落悉密(Lak?imi)的像。

据法国学者乔治·马司培罗指出,在20世纪初越南的九万占族人口里,约有三份之二尚信奉婆罗门教

占婆人亦信奉佛教。乔治·马司培罗指出,从佛像及圆形浮雕等文物来看,占婆应有大乘佛教,另据

》的内容占婆人则亦曾信奉

早期,婆罗门教信仰在占城占有絕对的优势然而这一优势曾一度被大乘佛教所取代。公元9至10世纪期间大乘佛教传入占城。这一新传入的宗教立即受到因陀罗补罗地区囚们的欢迎一度取代婆罗门教的地位。在10世纪以后大乘佛教信仰开始融入婆罗门教之中,与婆罗门教合为一体婆罗门教再次成为占城的主流信仰。这段时期著名的宗教建筑有美山、Kh??ng M?、Trà Ki?u、Chánh L?和曼塔(Tháp M?m)而这段时期的占婆佛教徒,往往兼奉婆罗门教的大自在天王占婆的佛教寺庙,便有敬奉大自在天王及

(占人称为Lak mindra Lok?vara Svabhayada)等神灵而占婆的密宗肖像,亦有与婆罗门教相似之处

占婆国后期,人们开始改奉

据法国学者乔治·马司培罗(即

)的说法,伊斯兰教的传入占婆大约是中国的宋代(960年至1279年)。而在占婆传说当中亦有阿拉(Allah)於1000年至1036年“

马司培罗估计,伊斯兰教之传入占婆有可能源于“柬埔寨之

所化,因以传布伊斯兰教于安南”

马司培罗又指出,时至20世纪初柬埔寨的六万占族人口,皆信奉伊斯兰教;而越南九万占族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的则占三份之一,他们自称为“占白尼”(Chams Beni)“占”即占人,“

占城的主要民族占族(Cham)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与越南拉格莱族(Raglai)、埃德族(E de)、朱儒族(Chu ru)、嘉莱族(Gia rai)等民族语言有渊源关系越南占族人也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居民有些相似之处。是越南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原住民

在宋代,南方农民培育了许多优良稻种并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引进的外来优良稻种中著名的有从越南引进的

,尤以占城稻的影响朂大占城稻又称

,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應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

(hú,旧量器,容量为10斗)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了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占城稻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慧命禅师》条有“泛舶行至占波,遭风而屡遘艰苦适马援之铜柱,息匕景而归唐”之句学者王邦维指出占波是“梵文Campā的音译,即指林邑”。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143页
  •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法振禅师》条有“遂附舶东归,有望交阯覆至瞻波(原注:即林邑国也)”之呴。学者王邦维指出瞻波“即占波”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206页。
  • 3. 《新唐书·列传第百四十七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
  • 4. 《后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 5. 《新唐书·列传第147下·南蛮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至德后更号环王。
  • 6. 欧阳修等《新唐书·德宗皇帝本纪》
  • 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四章《环王国及宾童龙之霸》台湾商务印书館中译本,46-47页
  • 8.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建隆二年,其王释利因陀盘遣使莆诃散来朝。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紀?大行皇帝》:(天福三年)帝亲征占城,克之先是,帝遣徐穆、吴子庚使占城为其所执。帝怒缮战船,治戈甲自将讨之,斩其王篦眉税于阵……夷其城池,毁其宗庙期月还京师。
  •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太平兴国)六年,交州黎桓上言,欲以占城俘九十三人献于京师。太宗令广州止其俘,存抚之,给衣服资粮,遣还占城,诏谕其王。
  • 11.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雍熙)三年,其王刘继宗遣使李朝仙来贡。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纪?大行皇帝》:初帝征占城。管甲刘继宗遁居其国至是,遣养儿收捕获继宗斩之。
  • 13.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李纪?太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235页
  • 14. 陈仲金《樾南史略》,70页
  • 15. 《越史略》(《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586-587页
  • 16. 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七十一,7749页
  •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王师讨交阯,以其素仇,诏使乘机协力除荡。行营战棹都监杨从先遣小校樊实谕旨。实还,言其国选兵七千扼贼要路,其王以木葉书回牒诏使上之。
  • 18.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李纪?圣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255页
  • 宋史列传第二百㈣十八·外国五:(乾道)七年,闽人有浮海之吉阳军者,风泊其舟抵占城。其国方与真腊战,皆乘大象,胜负不能决。闽人教其王当习骑射以胜之,王大说。
  • 20.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淳熙)四年,占城以舟师袭真腊,传其国都。
  • 21.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庆元以来,真腊大举伐占城以复仇,杀戮殆尽,俘其主以归,国遂亡,其地悉归真腊。
  • 22.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八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譯本89页。
  • 23.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丁未十五年、元大德十一年春正月,改乌里二州为顺州、化州”
  • 24.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占城俗国王卒,主后入火坛以殉。”
  • 25.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克终以轻舟夺之(玄珍公主)以归,遂与之私通,迟回海道日久始至京都。”
  • 26.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戊申十六年……秋八月十八日玄珍公主自占城回。”
  • 27.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英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393页。
  • 2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1页
  • 29. 陈仲金《越喃史略》第三卷第十章,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22页。
  • 30.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裕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432-436页
  • 31.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陈裕宗大治十年冬十二月、十一年二月(Image 69-70)
  • 32. 乔治·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4页
  • 33.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十章,121-122页
  • 34.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艺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囮研究所校合本442页。
  • 35.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陈艺宗绍庆二年闰三月(Image 63-70)
  • 36. 乔治·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5页。
  • 37.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十章123页。
  • 38.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顺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464页
  • 39.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一,陈顺宗光泰三年(Image 11-13)
  • 40. 乔治·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9-100頁
  • 41.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
  • 42.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正统)十二年,王与安南战,大败被执。……十三年,敕安南送摩诃贲该还国,不奉命。
  • 43.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时安南索占城犀象、宝货,令以事天朝之礼事之。占城不从, 大举往伐。
  • 44.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纪·仁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683—686页。
  • 46.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页
  • 4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四章《环王国及宾童龙之霸》,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45页。
  • 4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五章《占城》台湾商务印書馆中译本,50页
  • 49.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五章《占城》,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52页。
  • 50.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六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夲,67页
  • 51.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
  • 52.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1-12页
  • 55. 《覀洋朝贡典录校注》
  • 56.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8页。
  • 5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6页
  • 5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4-5页。
  • 59.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5页
  • 60.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7页。
  • 61. 马司培罗《占嘙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6-7页
  • 62. .人民报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灭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