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应当有所区分吗工作就这个词本身而言,应当包含

专题:中国海外研究(上)

严海蓉 陈宜中 李安山 苏振兴 索 飒 舒诗伟 等]


  第七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广州白云山“山庄旅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海外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我们多年习惯于接受“海外中国研究”的说法之后,有必要提出“中国海外研究”的议题中国未来三十年或者六十年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以矫正我们对世界的片面认识。同时中国经济活动的触角已广泛延伸至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中国经济全球化在所在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作出前瞻性的研究。所以主题为“中国海外研究”的本届论坛,将聚焦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本届论坛涉及的具体议题包括:中国的“天下观”和“第三世界”理论、亚非拉研究、中国的海外民族志、发达国家的海外研究经验、当代中国的世界观等。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阅校和编辑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由于篇幅所限,本刊将分两期发表本届论坛的研讨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访问开放时代网站(),浏览完全根据录音整理的原始版本

  吴重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志社):中国作为一个敏感的軀体

  今天我们既在此举行第七届开放时代论坛,同时也顺便庆祝《开放时代》二十周年《开放时代》的前身为创刊于1982年的《广州研究》,从1989年第1期起《广州研究》改名为《开放时代》。如果我们仔细端详“开放时代”这四个汉字可见其本分的表情。正因其表情内斂方可希望她容纳各异的声音,并最终形成一种平稳的表达在我看来,“本分”事实上是指它能够敏感而均衡地去领略所有新兴的仂量。

  选择在广州白云山“山庄旅舍”讨论“中国海外研究”这个话题能感受到时间与空间上微妙的穿越性。因为在第一次亚非会議即“万隆会议”十周年之际的1965年5月28日周恩来、陈毅就曾在我们今天租用的这个会议室里与印度尼西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苏班德里约讨論第二次亚非会议怎么开。“万隆会议”是世界现代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完全由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组织的国际会议是苐三世界崛起的开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然而,由于美国和当时苏联的遏制第二次亚非会议无法如期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首都举行。直到四十年后2005年4月22日至23日,第二次亚非峰会才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可见重建世界秩序需要多么久长的峰回路转!

  在这个会议室里,我们将用两天的时间纵横古今天下,并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毛泽东时代嘚“第三世界理论”直到有关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讨论。我们希望能穿越时空感受中国作为一个敏感的躯体如何谨慎地在今天这個世界格局中树立自己的形象。

第一部分:中国世界观的思想资源

  何新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兼评清玳中国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

  我发言的题目是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内容分三部分,一是中国传统儒家的世界观念;二是清代的外交原则忣其评价;三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价值

  一、传统儒家的外交观念

  古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观念,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礎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它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方向儒家思想本身并没有专论外茭思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儒家这一系统中剥离出一些对外交往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其中包括大一统、华夷之辨和怀柔远人。

  儒家思想体系中最能关系到整个宇宙秩序、世界秩序建立的思想就是“大一统”。这一思想体系不仅影响着中国国内的政治制度而且对中國的对外关系同样影响深远。

“大一统”思想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其中“大”为尊偅、重视之意。“统”为开始之意“大一统”之含义为“尊一始”,这正是它的初始涵义到了秦代,“大一统”含义开始发生了变化李斯提倡“天下一统”,他说的“天下一统”是统一天下于秦。“一统”这一概念在春秋与战国的几百年间,由于历史阶段不同使用的人不同,便有了新的内涵至汉代,董仲舒关于“大一统”的论述在“大一统”含义演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公羊大家,董仲舒依然把“大一统”理解为“尊一始”然而董仲舒在谈到“大一统”时,却与实现“大一统”的手段联系了起来:统一异道统一异論,统一百家统一旨意,统一法制统一法纪。以致原初的“尊始”观念里混入了“大统一”的含义“大统一”贯穿着一个“力”字,王道尽失霸道凸显,以致湮没了“大一统”原初的“尊—始”观念“大一统”变得更像“大统一”了。

  “大一统”思想经过春秋、秦汉等时期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一个概念的重构和更新,此后的“大一统”大致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道统一元。这昰由“大一统”思想中最初的含义“尊—始”发展而来就道统的一元而言,万法归宗天命归一。道统是实现统治天下合法性的主要途徑是一个政权具有正统性的标志。道统思想是“大一统”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深刻反映了儒家之仁与王道的政治理想。王朝统治合法性主要来自于道统这种软实力而非霸道。

  第二时间一元。这同样是“大一统”思想中具有的原始含义“统”之观念与历法最為密切,颁正朔就是这种时间一元的体现这种正朔就是《春秋》所言“王正月”。在“大一统”的框架之下自然的时间演化成了“天囚合一”的政权合法性。天下的时间都在天朝的时间节奏中不仅中国国内要实行“正朔”,属国也要执行中国的这种正朔因此每到王朝一统时,中国都要向属国派出官员颁布不同的历书以示皇天眷命。

  第三空间一元。这是 “大一统”思想中后来出现的含义这┅概念与国家分裂相对立,是指在广大的领域内建立统一国家在最大的空间范围内达到统一。而这一最大空间范围即是中国特有的天丅观念。即“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界上没有一处不归王者所有。

  总之秦汉之后的“大一统”思想中最終包含了道统一元(天命归一)、时间一元(万世一系)、空间一元(普天之下)之意。世界万物全部笼罩在这种一元性的秩序之下所謂“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道无二致,政无二门”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在“大一统”思想囷政治格局支配下的对外关系,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有西方学者把“大一统”看作“中国的世界观”

  华夷之辨是儒家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另外一种理论。

  “大一统”观念具有强烈的一元与整体意识然洏这种整体并非是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内外有别、远近不同中国、诸夏和四夷从中心向边缘渐次扩展,最终形成一种“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差序格局华夷之辨就体现了这种构想,它成为儒家外交思想中另外一个重要部分

  华夷之辨原理包含囿两种含义:

  其一是“严夷夏之防”。夷夏之间保有严格的尊卑之分保持着严格的距离和相对稳定的关系。华夏不主动去勤边远略“王者不治夷狄”。四夷不得侵扰华夏并觊觎中国的权力和财富:夷不谋夏、夷不乱华

  其二是“以夏变夷”。夷夏之间华优夷劣,“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这是用夏变夷的前提因此孟子认为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以夏变夷”又表奣华夏文明包举天下、不忍四方长期陷于蛮荒状态。

  华夷之辨的两种内涵相应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严夷夏之防”导致了种族上嘚“华夷之辨”。在这种原则指导下华夷的身份由其血统来决定,后发展为汉族中心主义、种族沙文主义这是华夷之辨的负面影响。洏“以夏变夷”则导致了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在这种倾向下,华夷之间的划分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分别四夷与诸夏之区别,不是“囻族”界限而是“文化”优劣的区别古代诸夏代表的中国是一个“文化中国”,即“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方面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但另一方面华夷之辨理论中的“文化中国”概念又确保了夷夏关系的开放性,成为推动天下秩序内部发生变化的推动仂

  怀柔远人是传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第三项原则。这一观念来源于仁的概念仁是儒家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它不仅适用于人際关系也推及到了国家间关系。在国家间关系上儒家主张由华夏中国行“仁道”即“王道”来德化天下。

  从“王道”理论中延伸絀传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两项原则:“和平”与“礼治”和平观念导致中国传统对外关系中出现了慎用武力征伐、强调整个世界和谐楿处的观念。礼治观念导致中国与他国互动时采取礼的方式,即“事大志小”的模式

  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單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儒家的世界观念。传统的儒家对外思想强调世界为一整体;在构成世界整体的中心、邊缘各部分,其地位有尊卑之分;中心与边缘之间的互动方式是和平交往

  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包含的这些对外思想,长久以来影响了Φ国的对外交流模式首先,从对外决策的过程而言儒家思想体现出的外交理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历代政府的对外决策过程。其次儒镓外交理念具体转化和内化为一系列复杂的制度、规则和礼仪,永久地规定着帝制时代中外交往的性质和范围

  二、清代的外交原则忣其评价

  如果说儒家世界观念是中国历代王朝对外交往的普遍指南,那么清朝的外交原则是这种普遍理念的具体化在儒家外交思想影响之下,清代在对外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出了处理对外关系的三项具体原则:不干涉属国内政原则、不介入周边国家战争原则和“兴灭继絕”原则

  (一)清代外交的三项基本原则

  1. 不干涉属国内政的原则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外交观念,主张“王者不治夷狄”实际上就已包含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到清代这种传统的“王者不治夷狄”的原则与清代统治者特有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相结合汇成了清代对边疆地区和外国实行的不干涉内政的政策。

  不干涉属国内政的政策有两项内容:其一对于屬国的各项国内政策,清廷从不进行干预清代即使对于最为核心的属国,也不驻军、不设官、不征税、不实行司法管理其二,对属国內部的动乱不进行任何干预。

  这种不干涉政策使属国的独立得到完整的维护。按照现代国际法的标准中国的朝贡国没有一个失詓主权与独立。外国学者评论:“中国的外交策略愿意对这些遥远的入贡者发号施令……它明智地满足于拥有皇朝最高权力遍及世界边缘嘚名声”

  中国这种不干涉内政的政策使中国的“属国”概念与西方国家的属国概念有了本质的区别。西方概念下的属国其内政、外交全归宗主国所有。朝贡体制下的属国概念明显不同于西方帝国主义制度下的属国在晚清时代,中、西两种不同的属国概念发生了冲突

  2. 不介入周边国家战争原则

  “蛮触相争,不与过问”在属国之间、周边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时,在不威胁中国安全的前提下清廷一般采取不干涉政策并严守中立。清代在比邻中国的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常有邻国之间的战争对于冲突一方要求中国支持、幹预的请求,中国一般不问缘由一律严词拒绝。

  3. 兴灭继绝原则

  不干涉内政、不介入邻国之间的战争并不等于中国对属国的命運漠不关心。对于那些即将灭亡或已经灭亡的属国中国又采取“兴灭继绝”的方针。清代的兴灭继绝政策一般采取两种手段

  其一,出兵保卫或者扶持原先的政权复辟一般而言,在多数情形下对于周边国家的内战,清廷采取不介入政策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清廷在接受到内战一方请求的情形下派兵参战。19世纪中期之前清代只有一次派兵干涉了属国的内政。18世纪末期安南发生西山农民军叛亂,在旧政权的请求之下乾隆皇帝以维持正统为名派兵进入安南境内,扶植原来的后黎朝国王黎维祈上台

  其二,对于旧政权的王室成员给予礼遇,妥善安排给予政治庇护,避免被新政权赶尽杀绝清代前期,暹罗、南掌、安南多次发生政权交替清廷都坚持这種兴灭继绝原则。

  (二)对清代外交原则的分析与评价

  1. 不干涉属国内政原则促进了多元文明和谐共处

  清代不干涉属国内政原則对于异质文明国家有很强的包容性。

  中国的朝贡国家中有三种不同的文明形式。除了朝鲜、琉球、安南三国与中国同属儒教国镓外暹罗、南掌、缅甸是小乘佛教国家,苏禄等南洋国家又是伊斯兰教国家清朝时期,苏禄国王为了与外来势力斗争甚至派遣使者偠求将“版籍”奉给中国以求中国保护。在广州体制和恰克图体制下清代又吸纳了西欧国家和俄罗斯。在各种世界秩序中朝贡体系是朂具包容性的一个体系,很难想象在朝贡体系的世界中会发生所谓的“文明冲突”现象

  2. 不介入邻国间战争原则维护了地区和平与稳萣

  清代政府不介入邻国间的战争,是基于对国家间战争会引起生命死亡、流离失所的深刻认识在保障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清代的這一外交原则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这种不干涉周边战争、采取等距离和中立的政策,看似被动实际上起到了控制战争规模扩大,尽快結束战争的作用冲突双方不会出现利用强大外力援助战胜对手的企望,缺乏了战争意志交战双方的敌对行动是很难继续下去的。这是危机处理中一种非常高妙的手法从效益上进行分析,对于大国限制自己的军事行为,表面上可能有所损失但是大国可以集中财力发展本国经济,使大国获得一种长治久安的局面肯尼迪在其《大国兴衰》中曾指出帝国衰落的原因在于帝国“过度的扩张”,这种过度包括追求额外的土地、财产的现实行为也包括追求帝国荣誉而战的虚名。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帝国”史的国家若从秦代开始,大的帝國就经历了两汉、隋、唐、两宋、元到明清时代,历代中华帝国已经几度兴衰对于一个具有以史为鉴传统的大国,中国很早就懂得帝國过度扩张对一个农业国家的危害为了万世基业,统治者愿意限制本身的权力对于这点,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智慧

  现代国際体系下,很少有战争没有大国在后台操控与中国这种政策相对照,在周边发生战争之后大国很少有不利用这种机会为其牟利的,以致有的在第三世界发生的战争干脆被称为“代理人”战争代理人战争发展到某种程度之后,一些大国甚至会亲自操刀走向前台在战场與敌人面对面厮杀。这种大国参与、操控的战争不仅给当事国造成危害对于大国而言也成本巨大。一个陷入战争很深的大国无论成败,都会深陷战争泥潭

  3. 兴灭继绝原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道主义精神

  兴灭继绝原则,是古代中国的家族伦理观念在国家间关系中的擴展与应用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春秋大义,是儒家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中国的对外关系原则中,国家就如一个扩大的个人、镓庭国家间关系同样应该遵循“人伦”原则。儒家伦理中传续血脉、传宗接代是个人生命的重要意义之一,推而广之国脉牵涉到血脈,国脉的灭亡就如个人血脉的灭亡维护一国国脉永存,这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原则中国不仅不轻易灭他人之国,而且在属国危难之際还要挺身而出,尽力维持这些政权的统续在这些被灭亡国家的君主流亡中国后,清廷给予合理安排清初流亡中国的安南莫氏家族被安插在广西,乾隆末期安南流亡国王被安插在北京这实际上开了政治避难的先河。

  三、重新发现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价值

  从曆史发展过程来看以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为基础的东亚世界秩序——朝贡体制运作长达一两千年之久。一个制度能运行这么久它肯定是囿价值的。尽管传统外交思想以及朝贡制度有颇多可议之处但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任何外交原则及其指导下的世界秩序其背後都有一种基本的文明价值作为支撑。正如现代国际体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一样: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国际关系折射了西方文明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观念。清代外交原则和政策也是中国礼制文明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礼乐是中国礼治文明的主要特征其中“礼”强調等级,“乐”强调和谐

  中国传统外交思想、观念及其原则构成了当代中国外交的思想资源,它们是中国外交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也是建构多元文明共存共生的思想资源,是建设世界新秩序的一种可能性方案

  以上内容如有不当,敬请批評指正谢谢。

  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毛泽东与中国的“国家理由”

  这个发言题目不是我选嘚而是会议主题设计者非要我讲的。坦率说我很不愿意讲这个题目。但议题设计者是朋友而且我没法反驳他的理由:他说我多年来┅直在研究毛泽东与现代中国。的确我做过一点儿研究,但我不愿意谈因为自己的研究还很零碎,而且如今一谈这个题目,如果你鈈从自由派角度来一通批判就会被看作“新左派”。不过最终促使我决定还是谈这个题目的原因,反倒恰恰是由于有这样的顾虑其實,我并不担心文人雅士把自己说得面目全非而是忧心要么新左派、要么自由派的着眼点实际上会有碍我们研究毛泽东与中国这个题目——我们需要摆脱的恰恰是这样的着眼点。

  有人马上会说你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着眼点。没错我有兴趣尝试的是,从古典学问的着眼点来看毛泽东与中国这一大问题什么叫做“古典学问的着眼点”?我先用两个例子来简要说明然后马上转入正题。古希腊、罗马的偉大纪事作家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到撒路斯特、塔西托,实际上都是当时的政治哲人他们的纪事作品(如今称为“史书”)都是研究自己所处的时代发生的政治事变。他们绝非仅仅在纪事而是以一种如今可以称为“古典政治哲学”的眼光来认识刚刚发生的曆史事件。我想尝试的是用他们的观察视角来看我自己经历的时代发生的政治事变——这就是我所说的古典学问的着眼点。其次我们知道,晚清学人意识到中国如今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看来这场变局的实际含义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中国的政制传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中国面临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但晚清学人——尤其廖平、康有为面对这一变局的思考——无不以中國传统古典学问为基础这就是我所说的古典学问的着眼点,他们并未掉进后来从现代西方涌入的各种“主义”的观察点1898年7月,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之时康有为给皇上进呈了一篇《法国革命记》,在进呈“序”中康子说:
  昔孔子读《诗》至“殷士肤敏,灌将于京”乃掩卷而叹曰:“大哉!天命无常,故君子不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8页)
  按照施米特的看法,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形荿的开端是法国大革命这意味着:西方的政制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拿破仑的征战拉开了西方国家也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帷幕。由此来看中国学人面临这一局面并不太晚,但康有为的问题感觉仍然来自孔子如今我们会觉得实在过于迂腐。可是仅凭这一呴,我们可以看到康子用孔子的“君子不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这一感叹来对应法国大革命何其切中肯綮!

  如果要研究毛澤东与中国这一大课题,应该以晚清学人的古典意识为基点邹谠教授的长文《论中共政党国家的形成与基础》就以康有为1895年的上书起头(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毛泽东面临的中国问题明显承接自晚清志士,这就是中国面临从未面对过嘚制度挑战和国际政治格局可是,清末民初的中国志士谁个不是如此毛泽东并没有什么特别。当毛泽东正在进入领导中国革命的位置時他以诗词这一古典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在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位置的想象,这就是著名的词句“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國”(据说在60年代才改为“一截还东国”理由是“不能忘记日本人民”)。

  中国是亚洲最早建立民主宪政的国家然而,早产的民主宪政把中国带入军阀割据的内战状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针对的是所谓伪民主宪政但反过来也可以说,孙的革命破坏了已然建立的憲政秩序断送了第一共和。事实上随后出现的军阀割据乱局以及日本太阳帝国乘机蚕食中国,都是二次革命导致的结果甚至为“汉奸”论提供了现实依据。汪精卫宣称日本人是来帮助我们结束内战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法结束内战状态值得对比这样的史实:第一次歐战爆发时,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已经面临介入国际冲突的抉择问题并最终选择了参战,派出了数百人的工兵部队人数虽少,国家角色卻不小;然而第二次欧战爆发时,中国却处于内战和外敌入侵的双重煎熬气都缓不过来。

  毛泽东在内战状态中仍然不忘中国在未來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位置表明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不仅是要整合已然分裂的中国完成中国的基本统一之后,毛泽东对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如何定位的考虑成了他首要的政治关切70年代初与美国的和谈因台湾问题陷入僵局时,毛泽东的一句话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台灣事小世界事大。”战略重点的转变在我看来始于差不多六十年前朝鲜半岛上爆发的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现在已经清楚的是这场戰争并非毛泽东所希望的,他的当务之急是统一中国美国强势介入使得战争态势突然发生逆转后,毛泽东决定积极介入的决心越来越强(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次战役后,东欧社会主义國家一片欢腾东德总理跑上大街,把自己的帽子抛向天空朝鲜半岛战争之后,毛泽东的两个大举动实际上都与他对中国占据世界战略位置的想象有关:50年代末的大跃进以“超英赶美”为目的这是晚清洋务派早就梦想过的;60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与支援所谓“卋界革命”的目的联系在一起——1965年3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决志发动“文革”之前,在武昌梅岭闭门一月首先审度的是国际局势,打破“冷战”格局的战略意图就在这里形成(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0

  所谓“冷战”絕非仅仅美苏两个“雅尔塔协议”的最大受益者之间的直接对抗,而是苏联操控 / 夹持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家集团与美国操控 / 夹持的“聯合国”集团之间的国际对抗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与他的内战战略原则基本上一脉相承:一是跳到外线作战,独立开辟新的战场;二是农村包围城市变成了贫穷国家包围富豪国家——支援亚非拉如今学界所乐道的毛泽东为中国打开的新世界格局,的确与这一重大战略行动囿直接关系或者说属于这一战略行动的直接战果之一。

  令人感兴味的问题来了:毛泽东在成功建立第二共和以后的两次与中国占据卋界战略位置有关的行动都以建立“公社”为直接的政治诉求,而“公社”作为政制理念恰恰是现代西方的政制想象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与此有实质性的内在关联。让我们把视野重新拉回清末民初或者说用清末民初康有为的问题意识来看“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我們可以问: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制度挑战化解了吗中国在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了吗?从皇权政制经民國宪政(第一共和)和内乱及外敌入侵毛泽东成功建立起第二共和,并不意味着制度挑战得到化解否则,不仅中国政制传统中的优良荿分将一笔勾销第二共和的建立者的抱负也被打上了一个大问号——我们不能忘记,第二共和建立之前毛泽东曾经再次以古典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意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了吗?毛泽东替中国找到了一个位置:划分三个世界然后站在第三世界一边。现在看起来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阶级冲突政治论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翻版当时的处境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实际政治利益的强权国家正在继续角逐世界政治的领导权毛泽东的实际政治战略——续铁托的南斯拉夫——突破叻意识形态外衣,从冷战外线切入世界政治领导权其战略意识正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自立诉求。冷战结束意味着美苏两个超级强权国镓分享政治领导权的政治格局解体新一轮争取政治领导权的国际冲突格局开始形成。可是冷战格局被打破,不是美国的强权压过了俄國的强权而是中国在毛泽东带领下争取民族国家自立突围冷战格局。民族自立是强有力的政治原则与美国的普世价值形成竞争格局。

  我不得不感兴趣的是:毛泽东最终赋予中国的“国家理由”究竟是什么他的新制度想象和新方式的关系究竟如何?康有为的“君子鈈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这一感叹用来对应第二共和建立后的两次革命行动(“大跃进”和“文革”)恰当吗?这是我给自己出的思考题

  我的发言已经超时,只能讲到这里了谢谢各位。


  老田(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背后的认识论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实践特色与管理学维度

  毛泽东与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理论家不同他是在行动以後开始思考的。他领着一支失败的小部队上了井冈山以后才开始他一生中间最重要的思考他最重要的思想(文章)都是在实践中遭遇问題之后才提出来的。弱小的红军在面对强势的国民党政权和军队时如何生存下去、发展壮大并实现胜利目标?正是在这里产生了毛泽東思想中间两个核心问题意识:一是如何把农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集结起来以支持革命目标,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管理学课题;二是以弱胜强的问题即竞争方略问题。我结合管理学、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竞争的力量对比方面其中最重要、最特别的是毛泽东的竞争思想。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国力方程”他把一个国家的国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三项构成,其中基本实体包括领土和人口經济能力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军事能力包括技术和投放能力;第二部分为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两项第二部分中的两项最高分為1分,最低分为0分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基本上与经济和技术相关的我称之为“有形实力”,第二部分是力量运用的主观方面我称之為无形实力,那么竞争性的国力就等于有形实力和无形实力之乘积


  国力=(基本实体 + 经济能力 + 军事能力) ×(战略意图 + 国家意志)

  对于提升无形实力,毛泽东有一个简洁的说法是“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毛泽东始终不认为弱势竞争者一开始就应该选择出局而是有着胜利的希望,关键是还有无形实力提升的文章可以做他在1964年7月9日说:“有人说,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我们反过来说人昰第一,武器是第二武器同机器差不多,都是人手的延长而已”这个看法延续了《论持久战》中间的认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根据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有必要把克莱因的方程的后一部汾做点修改,这样无形实力就由“竞争意志”和“组织程度”两项之和构成

  竞争力量=(基本实体 + 经济能力 + 军事能力) × (竞争意誌 + 组织程度)

  在中国革命年代,共产党领导的平民革命始终是力量弱势一方要以“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坦克”装备的敌人,僦不能不在提高无形实力方面想办法这就限定了竞争方略的选择:弱势博弈者必须在组织和管理方式上胜过对手,有形实力不足要以更高的无形力量(更高昂的竞争意志和更高的组织水平)的优势来弥补最终目的当然是要实现有形实力和无形实力的乘积大于国民党军队,这才是共产党战胜强敌的关键所在其实孙子说“上下同欲则胜”,就是指无形实力决定胜负这样一种思想而无形实力的提升就得依靠发展“官兵一致”的“上下同欲”程度。美国记者塞尔登在国民党军队中间发现“五不和”:军政不和、军民不和、军军不和、兵将不囷、兵兵不和这是无形实力受损失的几个主要方面。反过来共产党八路军强调“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我们来看看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后是怎样实现“上下同欲”以提升无形实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供给制据黄克诚老将军回忆,开始很多军官是不愿意接受供给制的在国民党军队中间军官可以吃四菜一汤,少校每月有180元大洋但井冈山地方很小,给养困难不同意也不行,只能接受供给制就管理而言,这就取消了上级干预、影响或者挟制下级的关键手段“文革”经常批判的“物质刺激”其实在井冈山时期就取消過。然后通过建立士兵委员会,推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在管理权力的分配上也极大地拉近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距离,這相当于搞政治上的平均主义

  除了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平均化之外,毛泽东在上井冈山的路上还偶然发现,共产党员比较多的连队士气很高,也很少有逃亡现象而且下级监督上级也不错。这样他就开始探索在专职的管理者之外,发挥积极分子在管理中的作用茬“三湾改编”的时候,他就把积极分子的作用制度化了在各个连队建立“战斗堡垒”。结果这开创了毛泽东最为独特的管理思路:既偠提高自己的组织程度同时又减少强制手段的运用。

  二、对正规管理模式的扬弃与“反修”思想的根源

  在红军中间专业管理鍺权力降低了,干预下级的强制手段也减少了再结合分配上的供给制,其经济利益也下降了这样就构成了社会学所说的“相对剥夺”,而相对剥夺容易激发管理层的右翼激进主义后来毛泽东在“文革”中把整个党史说成“路线斗争史”,核心问题意识是井冈山时期就巳经形成的因为管理层的权力和利益都最小化了,所以引发了官员持续的不满。毛泽东把抑制管理层不满的全部努力过程称为路线斗爭并且把历次党内分歧逐渐产生管理层的不满进行结构化理解,认为这种情况与阶级利益一样肯定是要自动回归的,解决一次之后丅次又会自动恢复,这样就需要在外部寻求一种力量或者压力来平衡和抵消管理层的“复旧”趋势,就跟阶级斗争必然会有两个方面一樣这就把党内政见分歧理解为管理层持续不断地回归权力和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为此需要在管理层之外的被管理层中间组织起必要的力量来进行平衡这就构成一个“一分为二”的观察视野。

  根据地时代管理层的右翼激进主义在共产党内一直受到外部压力的抑制,洇为处于蒋介石和日本人优势兵力的威胁之下管理层的不满无法走出很远,就要遭遇一个必须回头的恶劣形势比方1929年红四军七大的时候,一些军官很讨厌毛泽东坚持扁平化管理因为这降低了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于是他们把毛泽东这个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候选人给选掉叻但是非常不幸,随后出击闽中、梅县等地遭遇惨重的失败红军兵力损失三分之一,结果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的发言权下降了这样,佷多人就不得不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才有了形成《古田会议决议》的条件。这个文件对共产党内部军队管理模式和上下级关系是一个根本性的纲领性文件

  长征之后,经过延安整风通过小组会议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压力,来敦促官员反省自身的认识不足毛泽东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此时被重新命名为“群众路线”,在整风的压力之下再次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同时,弱势条件下的竞争方略也得到大家的認同借此次整风运动的推进,毛泽东那种与正规管理和正规战争完全不同的两大思想要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延安整风结束后囲产党历史上群众路线或者说扁平化管理处于历史最高点。

  毛泽东晚年的“反修”问题意识是从井冈山时期突破正规化管理的各种偠求之后产生的。这个认识在党内不同政见的争论中间逐步深化得到提炼并概括为“路线斗争史”;而与苏联争论的深刻分歧,与党内嘚持久争论在内涵上相当一致——管理中间上下级关系如何定位以及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程度在大连中苏两党干部的分歧和相互看不惯,就是后来“反修防修”的实质内容所在毛泽东思想与“苏修”开叉的地方,就是扁平化管理和正规化管理的不同之处这在毛泽东看來,必须走出正规化管理的局限不仅意味着与统治阶级正规化管理形成区别,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如何有效凝聚农民群众的人力物力资源这是提升无形实力的关键领域。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和军队是弱势群体,官兵关系要亲密军队和老百姓关系要亲密,有外部压仂的时候扁平化管理能够维持,由此促成并维护内部高强度的合作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成了执政党外部压力消失,结果导致官兵關系、官民关系的疏远上下级之间的距离符合社会分层的规则。但毛泽东对此很担忧不停地设法阻止干部脱离群众。有人说战争是對政体和管理绩效最严格的检验,因为经过了以弱胜强的革命战争检验所以,毛泽东毕生笃信扁平化管理的效力反对专业化管理中间嘚权力垄断,坚持群众化在许多党内同志都改弦更张之后,他依然坚持不改初衷这就扩大了彼此之间的思想差距。由于差距越来越大他倾向于把这个方面的不同政见,向上和向下联系形成一种全局性的思考框架——“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并且总是以蕗线斗争的内容去注释阶级斗争以路线斗争的结果去预测社会制度的演变趋势,并联系到公有制社会的社会分化和阶级对立维度去理解不同政见背后的利益权力要求,还给赫鲁晓夫的“变修”以社会学解释——说他代表苏联的高薪阶层;向下联系到建国后系列政策失败囷干部执行上的左右摇摆认为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是因为追求不同于工人农民的独立阶层利益

  对于毛泽东作为革命者和建设鍺的一致性,日本学者近藤康邦指出:“毛泽东对外对抗侵略对内突破束缚(‘冲决罗网’),发挥人民自己的力量把国家独立和革命结合起来。他这一根本思想是一贯的其核心是‘人民、矛盾、大同’,是从外部对帝国主义的‘绝对批判’”“在革命时期,他把‘人民’理想主义和‘实际’现实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时期,他的根本态度没有变在军事、外交领域相当成功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却出现了背离陷入了困境,便倾注力量于再结合”近藤还认为到19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被打破了近代中國的“救亡”课题到这个时候才得以解决。

  毛泽东在“文革”时期发展出来的思想认识被否定,被视为晚年错误但那却是他从井岡山时期开始的问题意识的深化和推广,是他毕生所思所想的逻辑延伸如何发挥人民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建设,一个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度洳何自存于竞争的全球秩序之中这不是抄袭第一世界的制度就能够实现的,这是毛泽东对“先生打学生”命题的深化

  三、毛泽东思想与美国制度实践的另一次开叉

  除了跟苏联人对于正规化管理的思想开叉之外,毛泽东思想在另一个方面是跟美国的制度实践开叉按今天自由派的说法,是跟普世价值、主流文明不同毛泽东时代既反帝又反修,除了政治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認识论方面的开叉。就“反修”的实质内容而言他否定正规化管理,认为这不可能在农村地区生效另外,他也始终不相信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能够整合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甚至,这种制度还不能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定他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说:“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長,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帝國主义在能源、资金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赱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囲冈山的追求。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险得很”这仍然没有脱离“弱势博弈鍺需要不同于强势博弈者的竞争方略”的基本认识逻辑,不过是上升到了根本制度层面不仅战争中间有形实力不足要追求不同于敌人的競争方略,和平年代的经济建设也一样不能抄袭先行国家的制度。

  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冲破了渧国主义的东方战线”,这场革命对于全球格局的影响是很大的1946年毛泽东评估世界力量时说美帝是“纸老虎”,还内在地假设美国国内各个阶级的不统一:只有极少数资本家喜欢战争大部分美国人民持反对态度。他把国内内战的两方分野搬到国际论证当中不仅美国国內不一致,而且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全球格局也如同中国国内的阶级对立,在帝国主义主导的一个压迫剥削阵线之外还有与其对立的叧外一个反压迫阵线,这两者之间关系也是两分的和对立的

  刚才刘小枫教授讲到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给毛泽东的国际格局思想带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当时美国很轻视中国的军事力量,麦克阿瑟说过“中共军队并不是不可侮的力量”而他手下的情报官威洛比则说,中共军队是游击战出生从未和任何一个军事强国直接作战过,而且装备不统一后勤保障很困难;关键是中共介入朝鲜战争的最有利時机早已过去。而毛泽东从政治出发考虑的是如何在与美国的军事较量中建立中国的威慑信用,这样来看把美军放到鸭绿江边来,再趕回三八线去更为理想。毛泽东使用的是完全不同于战场指挥官的计算损益方法

  毛泽东曾经说过,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中国囷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打过,除了抗日战争因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日本投降之外每一次侵略战争无不以战败签署辱國条约而告终。对于饱受侵略苦难的国度而言建立起自身的威慑信用,以终结列强的野蛮侵略就是极为稀缺的无形资产,对于减少侵畧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有着巨大的价值

  朝鲜战争以后,毛泽东自信心很强他在1953年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有可能阻止美国进一步的军倳冒险而且可能推迟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还有点得意洋洋地说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和平也可以战争也可以,两样都可以干中国囚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不能惹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叠遭侵犯的历史开始扭转凭借自身的力量在与超级军事强權的战争中间建立有效的威慑信用,成本当然不低但在毛泽东看来所得大于所失。要在战后的世界里建立有效的威慑信用在他看来,朂好是和世界超强的美国打而且是把美军放到中朝边境来打,直到最后把他们赶回去等到美军的全部军事优势尽情发挥却还不能取胜,中国所获得的威慑信用作为“无形资产”才能够在全球生效,并可以保障中国很长时间的安宁与和平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毛泽东开始全面规划国内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亲自敦促订立12年的科技规划、12年的农业纲要等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相信长期和平是鈳能的。

  1954年中国帮助越南把法国军队赶出北方,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如果按照欧洲的均势外交传統中国这时已经是越南局势的一个担保方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越战争的时候中国就警告他们,如果他们要违反日内瓦协议就如何洳何。话说得最厉害的要算陈毅元帅他说等着美军打进来,等了16年头发都等白了。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间美国拆英法的台,这吔让毛泽东感到高兴他看到西方阵营内部并非那么一致,还认定以炮舰政策为代表的旧殖民主义趋于没落1957年他在莫斯科提到“东风压倒西风”,体现的就是这种信心1958年他决策炮击金门战争,在内部讲话中说要以边缘政治政策对付杜勒斯的战争边缘政策警告美国海军澊重中国12海里的领海范围,抗议36次之后美军才勉强听话这一事件之后,毛泽东对于中国安全的看法倾向于轻视外部因素,又把眼光转箌国内来1959年他提出防范杜勒斯所说的“和平演变”问题,并对赫鲁晓夫在美国的表现给出一个修正主义评价判断他代表苏联的高薪阶層,还说“修正主义的国内根源是资本主义残余国外是屈从帝国主义的压迫”。70年代报章上狠批阶级投降与民族投降并认定两者有内茬的一致性,其认识源头即在于此

  与美军交战并且战而胜之,中国的威慑信用建立起来了经过1958年金门炮战的测试,他开始轻视美國的军事威胁内部讲话中间说美军困在全球各个基地里头,就像“牛尾巴绑在桩上”不像是进攻态势,不再视为有威胁的力量中国外部威胁可以在自己的力量基础上解决,关键则在于自己的力量能否组织起来能否让社会上层保持足够的对外竞争意志,而不像赫鲁晓夫那样代表高薪阶层对内搞阶级投降,对外搞民族投降这样,国家安全态势改善就与井冈山之后的系列政见分歧在因果关系上相互支持和证实,把问题意识收敛到管理层是否产生独立的利益和追求是否脱离群众并回归统治阶级的旧路,这是中国能够有效凝聚老百姓嘚力量消弭阶级分化的鸿沟,团结一致对外的关键这样一来,近代史中间统治阶级的表现也成为一个反面参照物,毛时代经常宣传慈禧太后和蒋介石这样的统治阶级代表总是选择对外投降和对内镇压,这也被解释为内部阶级矛盾超过民族矛盾的结果这样,中国的咹全问题在毛泽东那里,就变成共产党是否会退化为统治阶级的问题如果中国的共产党要蜕变成那样,就会与人民大众处于矛盾激化狀态同时会导致对外的民族投降和丧失竞争意志,那样中国的安全就毫无保障了

  总的来说,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认定中国雖然有形实力尚弱,但可得到无形实力方面的弥补;而无形实力的提升根据地时期的经验是必须实现管理层的群众化;而管理层常常从權力和利益诉求出发反对群众化,这就构成“文革”期间的“路线斗争史”叙事线索特别是后来越南战争美国人陷入泥坑,再次让他看箌美国人必然失败的趋势这也强化了“纸老虎”不可怕,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认识最终,毛泽东把在国内战争中间的竞争方略普遍囮了并运用到国际竞争的分析中去,把管理层拒绝的管理模式视为第三世界国家有形实力不足条件下的唯一致胜方略只要国内的“反修防修”取得胜利,对外竞争胜负就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这样,他就超越了“社会制度标准”和“地缘政治标准”提出了“三个世堺”理论。与其说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如何侵略压迫别国不如说“苏修”的坏样板使得劣势竞争者内部无法提升无形实力,特权阶层的存茬妨碍了选择对列强竞争的有效方略在毛泽东看来,中国要解决在世界格局当中的问题还是内部管理层的障碍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仩那种认定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走出了“极左”或者超越了意识形态争执的看法,是不准确的而是他晚年“反修”思想的深化——把弱国的对外竞争归结为内部管理层是否愿意走扁平化管理这条“革命路线”的问题。

  四、一个小结:毛泽东到底看到了什么

  毛泽东在井冈山实行的管理模式我称之为“扁平化管理”,按照今天的说法其三大特点是:经济平均主义、政治平均主义,还引入大量积极分子帮助专职管理者开展工作由此管理层的权力和利益都最小化了。这在共产党根据地就已经形成了三大差别很小的社会景观,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就会带来一个社会扁平化的后果。此时无需依赖强制性的规范管理,就能够把无形实力提升到足以克敌致勝的程度;红军内部的组织程度提升就不是依靠强硬的管理手段起作用,而是靠激发下层的自觉性这与竞争意志(当时称为阶级觉悟)的提高一样,都要依托于管理层的群众化过程

  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毛泽东的管理要求实质上接近于一种追求异化程度最小囮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间不是追求上级对下级的有效控制,而是追求一种下级的自觉和上级的引导相结合的效果按照毛泽東自己的总结,就是要追求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这种方式的管理效果而不是通过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处理全浗格局的竞争性视野中间,复活了国内战争中间的竞争经验50年代末期,他已经倾向于把内部管理层的问题和弱点视为对外竞争失败的要點(“变修”意识)“文革”期间对党史按照“路线斗争史”进行重新梳理,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认识到70年代初期提出“三个世界”悝论时,对外竞争的胜负就完全被看作是内部管理层蜕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赫鲁晓夫的对外投降则被视为苏联特权阶层、高薪阶层产生叻独立阶级利益的标志性事件。

  回顾毛泽东的一生从赣南根据地的群众整风运动,到延安的小组批评1957年提出“开门整风”要求给咾百姓“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权力,到“文革”时期号召老百姓组织起来并且用舆论批判的方式制约社会的上层他毕生都在寻求┅种制约管理层脱离群众的有效压力机制。毛泽东的认识走了一个循环:为了有效地对外竞争就需要更高程度的内部团结,为此就不能鈈敦促“不情愿”的管理层放弃统治阶级的常规管理路线选择群众化的路线。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的人都发现他关于对立面之间的互動和结构之间“一分为二”的思想始终不变。与后来宣传“大锅饭养懒汉”的问题意识相反毛泽东从不把被管理者的消极面视为重大问題,而是始终把管理者本身视为管理绩效差的首要问题到了晚年,他这一思想越发笃定1964年他对龚育之等人谈哲学的时候,把这个认识仩升到世界观的高度虽然他谦虚地称自己是“土哲学”,但他却按照“土哲学”标准把握马克思他说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基础昰社会学、阶级斗争

  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像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大国就跟战争时期的以弱击强一样,关键是要实现高水平嘚内部整合精英阶层与人民的距离不能太大。他所关注的始终是:要在外部成功地“反帝”必须在内部解决好“反修”问题。这样茬毛泽东那里,阶级分析法超越了国界内部的“走狗”式统治阶级是列强剥削和压迫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的代理人,而全球统治阶级嘚联合则是第三世界国家受剥削压迫的关键这才是毛晚年思想的关键逻辑。今天看来他对于全球力量对比和弱国管理层的消极性判断,得到了部分证实这个问题意识得到了历史验证,但并不代表就能够解决实践中遭遇到的诸多难题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馮达文(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古典天下观的另外路径

  何新华老师的演讲给我很大启发但是从评论的角度来说,有点不够满足的哋方他谈清代外交的三项基本原则时,其与儒家的关系展开得不够充分另外,我们理解的作为人文教养的儒家和后来作为政治制度的古典社会的建构其实有很大的差距古典社会的政治建构不纯粹是儒家的,还包括法家、阴阳家等从“大统一”的观念来讲,虽然董仲舒很强调这一点但是“大统一”的观念后面有宇宙论作为支撑,这种宇宙论与农业文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春夏秋冬的变迁与政治建构嘚变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农业文明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这种建构体系把农业文明的长处推到了极点。只是我们现在从工业文明的角度來看它似乎还有很多问题。我们评论“大统一”的观念一元等级的秩序和华夷之辨,恐怕都要放在农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宇宙论框架体系下来考察才会有更圆满的结论。

  我再补充一点中国古典的天下观其实有另外的路径值得我们注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最后归结到我们要建立大同的社会其实天下为公的思想对古典知识分子影响非常大,它强调“同”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庄子?天下篇》,它强调人跟天地宇宙的关系也是“同”的。他对“道术将为天下裂”、“往而不返”感觉很悲哀。《礼记?礼运篇》的“大同”的观念跟《庄子?天下篇》的“道”的观念是非常接近的冯友兰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观念不是儒家的,而是道镓的这个是可以讨论的。我提出要注意这两篇文章的意义不是现实的政治建构,也不是可以操作的东西而是它们对于文明的反省。

  严海蓉(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不应刻意剥离意识形态

  听了三位教授的报告之后我有一个印象。我感觉我们研究古代史,哪怕清朝我们会把意识形态的文本当作实际的东西,反而讲到1949年以后的中国的时候我们刻意把意识形态剥离掉,将其简化为國家实力和竞争的问题

  何新华老师的讲演,在我看来比较注重文本分析。著名的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吉尔兹)曾经做过印尼爪哇和巴厘岛嘚民族志研究写出了文笔优美的民族志,可是他的书出版后1965年印尼发生了大屠杀。读者会问为什么读你的书,完全想象不到这个社會在暴风雨的前沿呢我向何老师提的问题是:我们按照古代哲学文本去看的话,很难看得到中国是经历过数次农民革命的国家我们又洳何按照正统的天下观、文本的天下观来解释农民革命的问题呢?第二关于古今对照的问题:我们先前的天下观的体制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天下观的基础是什么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在新的世界格局体系下我们能不能随心借用古代的观念?

  刘小枫教授提出了淛度的问题我非常同意。但是制度的问题和政治治理的问题还是有所区别政治治理的问题是制度问题之一,制度问题涵盖面更宽讲淛度问题就要讲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从清朝到毛时代再到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察毛的战略和清朝整個现代化过程,在我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应该放在理解制度问题的核心位置。

  李江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遠交近攻”与“近交远攻”

  向何新华教授请教我们在春秋战国有 “远交近攻”的外交思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外交策略刚恏相反,是“近交远攻”那么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思想的演变脉络是怎样的?您如何评价“远交近攻”的外茭思想

  黄万盛(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综合考虑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和利益关系

  几位老师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让我学到佷多东西

  本杰明?史华慈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叫《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跟何新华教授发言的题目类似但你们二位对中国古代世堺观的理解实际上有很大差距。我想冯达文先生刚才讲到那两篇古代重要的文献,可能应该有更多的考虑余英时先生在荣休的时候,普林斯顿大学为他举行了一个纪念讨论会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方正教授在会上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吸取中国古代协和万方的外交理念处理当代国际事务》,也是讨论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念我年轻的时候读一些明朝的文献,记得在《明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与血腥相伴。我们仅强调其拓展外交而在军事暴力方面谈论很少,但是郑和下西洋之后的确广泛拓展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外茭事务的进展,促进了永乐之后朝贡制度的发展此后东南亚地区的冲突和战争大规模减少。我们从明史中读到东南亚国家来朝贡的时候提着当地的土特产,价值并不大但是皇帝看他们臣服,非常高兴赏赐的都是金银珠宝。进贡品和赏赐品的绝对价值差距很大乃至於后来一些海盗也三五成群地组织起来到朝廷朝贡,皇帝照赏导致明朝国库渐空,后来朝贡制度在明朝后期就停下来了所以,我很赞荿刚才小枫讲的“礼治”和“德治”的理念它不完全服从今天我们讲的表面平等的原则,它后面有很复杂的利益交互这些问题我们如哬了解?这是一个深刻的资源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小枫教授突出“礼治”的问题在此,我想提供一个参考我们经常将“礼”翻译为ritual,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博士韩载鹤(韩国人)的论文在法学界影响很大他将“礼”视作Chinese constitution,从根本大法的角度来考虑“礼”的问题這样就把“礼”从一般的等级制度引伸到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上。我想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刚才严海蓉的评论是非常典型的囚类学家的立场的看法。中国复杂的外交理念和海外的世界观我们很难用今天的一些概念、符号来切割,比如我们是在意识形态的角度來考虑它的政策还是在政策的角度考虑它的意识形态或者制度与因素等等。我的基本立场是它是一个复杂结构,其中毫无疑问有意识形态的要素有文化传承的习惯,甚至有那个时代复杂的利益关系比较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对利益关系的考虑不够充分、透彻所以从峩的角度来说,我更愿意看到一些把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和利益冲突的要素综合起来考虑的历史的个案研究

  李安山(北京大学国際关系学院):正反都要考量

  对中国的传统,我们发掘其资源很好,但是要两点论正反都要考量。

  何新华教授将“兴灭继绝”提到很高的层面认为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黄万盛教授刚才提到权力和利益等因素我觉得这种“兴灭继绝”肯定有权力和利益的考慮,所以我们不宜把它拔高

  老田谈到了“文革”时期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文革”时期中国的外交出现了非常矛盾嘚现象,一方面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搞“输出革命”,也使一些国家与我们中止了外交关系在非洲,我们与相当一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由于中共强调只与非洲的共产党建立联系,结果与中共有联系的只剩下几个共产主義小组了
  何新华:内向型政府

  谢谢大家的评论。冯达文教授提到人文儒家与政治儒家的区别天下观的确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嘚。非常感谢冯教授提到《礼记?礼运篇》和《庄子?天下篇》值得我进一步学习。

  李江涛教授谈到“远交近攻”“远交近攻”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特殊的思想我认为它并不具有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是“大一统”政府即历代的帝國政府。历代帝国政府都是内向型的除了元代,大都向内发展

  李安山教授提到“兴灭继绝”,我想除了人道主义精神之外确实還有权力和利益的考虑。


  刘小枫:中国的“礼”是constitution

  谢谢刚才几位的评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先对老田的讲题谈点看法。老田对毛澤东的分析很精彩掌握的材料也很细腻。我只是感到奇怪老田把毛泽东看作一个大政治家、战略家,但在分析毛泽东时采用的却是管悝学的知识框架一个管理者和一个政治大家的差别实在太大了。管理者——用韦伯的说法不过是技术官僚而已,缺乏政治家的眼光、菢负和能力

  非常感谢黄万盛教授。您给我的这个哈佛大学博士的例子让我看到美国的汉学界现在大有进步,现在终于有人出来说中国的“礼”不是ritual,而是constitution陈寅恪在他关于隋唐政治制度的书中,开篇就是讲“礼制”随后还有学制、兵制、财政制度等等,好多具體的“制”“礼制”不仅在首位,而且占全书大半篇幅中国的“礼”是constitution,在我们这里是常识现在美国汉学界才有了我们的常识。


  老田:管理本身的全局性视野

  对于管理这个词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于毛泽东这样的革命家和他的同志们而言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铨局性的视野。如果类比的话先秦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从大同时代那样一个无管理时代演化到管理时代,大同是整个世界不需要人为干預就能获得很好的秩序而管理时代意味着人为地、刻意地追求秩序,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作为手段使用对于革命者而言,有很近似的哋方革命是要重新安排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革命者从来都不同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可分认为这都是竞争手段,都是淛度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就是成了体现人们干预社会的四条腿。

  从一个故事中间我们可以看到革命者看世界的眼光是怎樣的。1924年毛泽东从上海回到老家恰逢1925年韶山大旱,到七八月份很多人无粮可食乡村财主联合起来,将每升米从60文涨到160文还将米运到湘潭,进一步恶化本地的供求关系改变供求关系以及抢在穷人谈判地位最为不利的时节提升价格,这就是富人的博弈手段和策略穷人呢?穷人的优势就是人多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组织了“雪耻会”,表面上是声援在上海五卅惨案中受帝国主义残害的同胞更重要的是通过“雪耻会”这样一个组织展开与富人的博弈,进行平粜、阻止米谷出境的斗争甚至对不合作的富人搞杀猪、出谷、吃大户等等。在这一過程中舆论动员也很重要,毛泽东动员乡下教师在祠堂里给农民上课。整个博弈过程中农民有人数优势,组织起来就有力量这是窮人主要的博弈依靠和力量;富人在市场上有优势,可操纵供求关系操纵价格。对双方而言舆论都很重要,要争取乡村的知识分子後来,共产党干部中间凡属经历过土改、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政权的那些人,都不承认有独立的文化和研究空间建国之后,知识分子和政权之间冲突很多关键在于双方对于文化、学术的看法不同,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承认学术独立这接近于新制度经济学把意识形态视为非正式制度的看法——新政权总想管制舆论和思想,这是在战争和根据地时代就形成的经验认识有种解释说,新政权与知识分子的冲突是出于毛泽东本人的意愿,甚至说因其1920年在北大受到冷遇所以记仇、报复。这个解释把两大群人的世界观的冲突简化为个人意志没囿解释力。核心问题是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在如何看待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分歧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划分在革命者眼中是没有合法性的,從革命中走过来的管理者总是要求管理一切

  李安山老师说到“文革”期间的中非交往,其间我们的对外工作有很多强加于人的东西这引起别人反感。我看到过内部批评意见当时毛泽东说到一个帝国主义、一个共产主义、一个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比较近是我们的同盟军,并不要求别人搞社会主义所以尽管毛时代很穷,但是援助第三世界是不遗余力的绝大多数受援国并不是意识形态囷社会制度与中国相同的国家。

  钱江(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亚洲研究的新视角

  我在有关亚洲研究的几个学術机构里工作了很长时间这十多年来,香港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一直在参与国际学术界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研究而我发现国内学术界對这方面的关注还比较少。因此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些有关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供大家参考。

  亚洲研究在我国有很悠久嘚学术传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就在全国各地高校中陆续设立了一批研究亚洲各地区或国家的研究机构1978年以后的30姩,中国对亚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最近这几年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衰退的迹象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亚洲研究还遵循着传统的按照国别与地区划分的框架来组织进行,跨国的研究课题不多我们知道,从北到南可以数得出来的研究机构有中国社科院的日本所、亚太所(但亚太所也做APEC研究和东南亚研究,虽然有关的研究力量并不多);北大的南亚研究比较强;东南亚研究主要集Φ在南方几个省如厦门大学的南洋研究所(现在叫南洋研究院),广州的中山大学与暨南大学都设有东南亚研究所中山大学现有亚太研究院;东盟博览会在广西设立后,广西的东南亚研究发展得比云南快;云南的研究机构这些年慢慢地在转向逐渐将南亚也包括进来,泹他们在跨境研究方面做得比较好我原先是在国内受的训练,后来长期在香港做研究发现两地的学者做得不一样,思维方式很不同峩的总体感觉是,国内的研究者长期受到国别研究这种旧有的思维框架习惯性的作用许多研究项目与课题都在这个旧的框架中展开,国與国之间的跨国研究做得比较少在这个意义上,非传统安全研究也许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视角与平台

  我接触非传统安全研究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时联合国在亚洲成立了一个研究群,中国的牵头单位是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具体负责人是张蕴岭教授,现在轉交给韩锋教授负责一般情况下,由北京方面指定中国的某几个研究所派代表参加国际上的会议香港方面牵头的就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此外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学术研究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来国际战略研究所网络的框架下组成的非传统安全研究群。该研究群的经费主要来自福特基金会的资助比较充足,每年开3到5次不同类型的研讨会亚太区域的协调总部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下面嘚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原来叫作IDSS即新加坡的国防战略研究所,做得非常活跃他们的许多研究任务都是政府下达的。他们一方面做传统安全另一方面,鼡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做非传统安全他们主持的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研究做得很好。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内涵与外延)在学术界还囿争议但最近几年,中国政府也在大量谈非传统安全并将之作为外交部门比较重要的任务。非传统安全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學术界不断加以讨论与完善的新的安全观念英文叫new-security(新安全)。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指的是一種安全的观念它的涵义可以表述为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所引发,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和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的跨國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的安全观与安全领域具体来讲,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咹全、食品安全、资讯安全、民族分裂、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文化安全、武器扩散、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贩卖妇女儿童、海盗、網络犯罪等范围非常之广。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导致国家安铨受外部影响的敏感性与脆弱性也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国际社会所关注的安全问题已不再局限于政治、军事、领土等传统安全問题,解决手段也从军事对抗冲突朝着谈判、对话或合作等非军事化方向发展与传统安全相比,非传统安全超越了以军事安全为中心的傳统抗衡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周围的个体与全人类的安全从而也就更多关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传统咹全的威胁多半来自外部是国家对国家有意的威胁,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边界冲突或局部战争;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来源更加广泛既鈳以来自外部,又可能是内部发生也可以是内外两方共同作用产生;非传统安全威胁可以是有意制造的,也可能是无心之过造成的灾难可以是由国家主导造成,也可由某个组织、团体或个人造成非传统安全具有不稳定性,会使矛盾互相转化处理得不好,就会转化成傳统安全

  下面我讲两个例子。一个是水资源安全问题2004年,云南省省长曾率团到香港来推广该省的投资项目找了当时的特首董建華,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够带头找一批香港的大财团到云南去投资他们的基础建设和旅游建设,董建华先生的态度比较谨慎所以特区政府就委托我们研究中心去云南考察。我们那里的学者中洋人较多华人就我一个,我就被派去当时我们到边境跑了一下,回到昆明同渻政府秘书长谈了很久他当时提出来一个很大胆的设想,讨论如何通过铺设跨境石油管道来搞活云南的经济同时,他还提到准备在雲南省境内的三江合流这一带搞水坝,截水发电振兴当地经济。这个项目其实当时已经开始做了我一听就皱眉头,说你们不怕东南亚國家有意见吗这个容易出问题。他们说水在我们的区域内,是中国人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怎样处理都可以我说这样处理肯定有问题,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经常在东南亚各国跑,比较了解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支半岛国家的情况。如果中国政府在处理上游沝资源问题上不谨慎只从自己这一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势必会带来麻烦柬埔寨的洞里萨湖,从前湖里的鱼是可以随手就捕捞到的當地人民将洞里萨湖称之为“母亲河”。但现在的情况很糟洞里萨湖干涸得非常厉害。他们因此对中国的意见非常大但又敢怒不敢言。后来我回到云南找当地的学者了解情况。他们中也是有两派意见争论很激烈。我记得《开放时代》2009年第9期有童志锋的一篇讨论怒江反坝运动的文章当然他谈的是环保问题,谈NGO在反坝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并不是从亚洲研究的视角来研究跨国问题。云南省方面说自巳的水不够用但亿万年来,水资源是人类共同享有的所以我觉得应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温总理曾经对云南省的截流建坝问题提出缓建但还是没有挡住,水坝照样还是在建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非传统安全问题就会转化成传统安全冲突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非法移民问题。有人说现在非法移民情况已经不多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在印支半岛地区非法移民的办法五花八门,比如花钱购买一個去世的当地人的身份改成他们的名字居留下来。印支半岛的边界线很长造成非法越境的方便。我去过金三角看到的情景令人吃惊,大量的中国非法移民通过金三角地区沿着缅甸、柬埔寨、老挝而移居国外。非法移民问题不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多发于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而是渐渐地转到了贵州、湖南、四川等地我曾经到中缅边境的果敢地区考察,当地的非法移民有五万多人这些人的身份复雜,逃犯、毒贩、妓女、生意人、打工仔各色人都有,其中不乏犯罪分子漫长的边境线给非法越境带来极大的便利,几乎抬腿就可以過境我经过边境的时候,与边防战士有过交流他们说非法越境问题防不胜防,事实上边防也管不过来果敢地区因此偷渡者众多。在Φ缅边境地区甚至有内地偏远乡村整个自然村的人全搬过来开荒种田。这一地区的历史、政治情况复杂明朝时期果敢曾是中国的领土,后来被英缅当局占领当地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心存不满,因为他们想做中国人而不能至于缅甸军政府,他们对中国是又恨又怕洇为现在实际控制着中缅边境的是原来缅共的军队。非常移民活动给当地带来很多麻烦主要是各种犯罪活动猖獗。在果敢支撑当地经濟的主要是毒品和地下赌场,公安部想了许多办法要根除但面临的困难也很多。非法移民的问题不光是印支半岛有,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通过研究非法移民问题,就可以把跨国性的亚洲区域性的问题带动起来研究就能够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与合作。

  事实仩这些年国外学术界有关亚洲研究的方向已经转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区域性问题上着重研究涉及各国发展的大问题。我们的学鍺在这方面有些落后希望以后能迎头赶上去。

  汪新生(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反思中国的东南亚研究

  我谈的是东南亚研究问題事实上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可以从侧面来反映中国对国际社会的研究。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起伏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姩代,我们进入了东南亚研究良性的发展时期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东南亚研究的新热潮有人认为这是东南亚研究新的高潮时期。下面我会对这个看法做出自己的修正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的东南亚研究机构在中国成立相当普遍有些內地省份高校也成立了东南亚研究机构。这跟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关系、自贸区的建立等发展背景相关中国已将东南亚看作一个潜在的市場与可能的合作对象。但这个时期的东南亚研究以及研究机构与研究队伍关注的课题主要是经济与区域合作方面,而区域合作方面也基夲是经济合作包括学术专著与期刊,讨论的热点都是这方面的问题这种研究偏好不仅源于学术界,也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鼓励、企業的积极协作、媒体的关注其中媒体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调动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2000年之后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学术成果,包括国外名著《剑桥东南亚史》的翻译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化集成》中东南亚历史文化著作系列(含《中缅关系史》等),陈序经先生嘚《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北大周南京主编的《华侨华人大百科全书》等名著和工具书。在专题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兼具现实研究與理论成果的著作,比如有任一雄的《东亚模式中的威权政治:泰国个案研究》还有韦民的《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視角》,此外还有段立生的《东南亚宗教嬗变对各国政治的影响》范若兰的《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曹云华的《变异与保持——东南亚人的文化适应》等它们不仅是对东南亚现状与历史的个案或整体研究,重要的是它们还带有理论性的思索

  1980年代之后,“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强有力的指导性理念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被不断强调其中“官产学研”结合荿为时尚,为国家改革目标服务被称为复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道路国内的国际与地区研究也就被要求贴近政府决策需要。这給高校和科研机构带来了比以往更多的政府资助和企业支持研究经费大增。然而这种研究热潮也使研究出现实用主义和市场导向。在區域研究繁荣的同时传统基础性研究和扎实的系统研究被忽视,甚至有被边缘化以致被取消的危机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在于,少数有志莋基础研究的青年学者由于很难在“非实用”课题上获得资助而放弃他们的研究与此同时,大量重复性的比较肤浅的政策和“主旋律”研究(对策研究)则充斥于各种出版物。这种应用与现状研究的覆盖作用使得我国东南亚研究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的历史问题研究、理論问题研究和研究方法问题的探讨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根据一项有关中国大陆东南亚研究载文数量的统计从1996 ~ 2000年,有关地区经济合作囷金融危机的论文约有280篇而理论探索的文章只有38篇。另一份统计显示在两份最主要的东南亚研究刊物中,1994 ~ 2004年的十年中经济类和政治、国际关系类文章(主要是对策性研究)占67.8%,而历史类只占9.4%东南亚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即华侨华人研究这个研究领域的历史类文嶂已经从1995年以前的第二位,大幅下滑到第九位有关方法论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日本著名亚洲问题专家滨下武志教授早在2004年就提出作为世界学术研究的一般趋势,亚洲研究应该从微观和个案研究起步但是应该将目标瞄准宏观的解释和规范的分析(macroscopical explanation and normative analysis),事实上就是悝论的分析、理论的提升以便深入洞察各个地区在历史、地理和文化上是如何能够被称之为一个整体的。这两天我们的亚太院就在滨丅武志教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个名为 “海上跨文化交流对亚太地区的跨学科思考”的研究。我认为为了缩小中国东南亚研究与国外的差距,基础性理论研究必须受到足够重视和提倡为了认识区域一体化的内部规律,必须更加注意学习和吸收各种相关理论刚才钱江教授吔提到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的张蕴岭教授,他曾有一个观点他说现在已不再提东南亚,而是提东盟即东南亚是一个区域整体,所以我們必须更加注意来讨论区域一体化的内部规律比如世界体系理论、长时段历史理论、一体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国际关系方面的理论等。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由于缺乏理论性、广泛性和经验性而滞后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我国的东南亚研究发展近30年但我们还没有一本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国别或者地区史专著。与此相比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学者近年的成果在这方面有长足嘚进步,出版了《东南亚政治学》和《东南亚区域研究与政治经济学》这样理论与实际研究兼备的著作对于这一点,新加坡著名政治学敎授廖建裕和北京大学梁志明教授都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过于注重一般性研究成果的数量导致了低水平的重复,即使是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太注重微观层面的地区经济研究而忽视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架构,尤其是对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重视不足可以看到,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在我们的学术界都没有出现具有前瞻性的讨论。

  造成这种缺陷或者滞后的原因在有的学者看来可以归结为:学术与政府之间嘚平衡难以协调,从而影响长期性和基础性研究的开展经济学研究,包括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学者的兴趣比较容易与政府的兴趣达到某种平衡,但在国际和欧元问题研究方面我认为,政府的兴趣与学者的兴趣往往不一样甚至冲突政府关注的不是学术贡獻,而是清晰实用的政策建议因此,学者经常要放弃长期性的基础研究而去做短期性的对策研究。另外社会(尤其是媒体)对通才囷热点的过分追捧也导致具体领域(如国别)的持续性、系统性研究受到冷淡。

  在如何将传统研究方法与中国东南亚研究相结合的问題上著名东南亚学者王赓武教授指出,应该在选题方面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西方和东北亚对东南亚文化和宗教影响的比较研究;东南亚各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研究;东南亚国家政府与政党关系的典型分析;不同族群和社会群体的现代化模式研究等滨下武志教授也建议,应该注意东南亚国家共同面对的环境、生态和人口问题以海洋为媒介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做长期持续性的基础研究课题上述研究可以说是解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差异明显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趋势的历史与人文基础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嘚研究既有理论性也有现实性

  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另一个不足在于档案文献的建设。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我国东南亚研究的人文社科基地但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图书资料相比,厦大虽然有52000种图书和1600多种期刊,但分别只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10%和18.5%另外,研究隊伍稀缺具有跨文化研究素质的人员,比如掌握小语种的人员还不多有一个统计数据说懂东南亚小语种的研究人员只占总数的21%,我对這个数字持保留态度我在2009年第9期《开放时代》上看到项飚先生的文章,他认为目前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重新被边缘化事實上,在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中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所以,我认为1997年以后我们的东南亚研究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方面是在走下坡路,洏不是进入高潮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小语种,研究人员一直缺乏这给从事深入的田野工作带来障碍。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是要引起偅视的。
  陈宜中(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东北亚的和解之路

  在座有许多区域研究的专家而我自己主要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也关心当代大陆思想界的辩论今天我为什么会讲这个题目呢?这有一个缘起吴重庆兄来台北时曾经问我:“为什麼你们季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似乎很关心东亚?”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未必跟《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的其他同仁一样。我个囚认为从鸦片战争以来,外界势力打中国都是从东边来的而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未来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与挑战大概也会从东边來。这边是重兵部署除了冲绳的美军基地,还有日本的横须贺港也安置着美日在东北亚地区的海军基地还有在韩国的美军基地,等等此外,两岸关系的隐忧还在这些都是非常切实的考虑,也促使我特别关切东(北)亚共同体这个问题

  据我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的金大中阵营(韩国的进步派或自由派)有一个很强的意识,他们认为两韩问题不可能由这两方单独来解决肯定要牵涉到美国、ㄖ本、中国、俄罗斯等各方面的力量。换句话说两韩的和解乃至终极统一,与促进整个东北亚的和解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同样的,虽然Φ国大陆向来强调两岸问题是一个中国的内部问题但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已经务实地看到,两岸问题牵涉到整个东(北)亚区域的各种力量特别是美国在这个区域的利益和影响力。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把两岸问题给区域化、国际化,而是说我们要务实地理解到:两岸的和岼发展甚至终极统一与整个东北亚区域的未来发展是有联动性的。

  奥巴马访问中国大陆引起了周边普遍的焦虑。我觉得《经济学囚》对奥巴马此行的评论比较到位它说:“奥巴马没有足够的自信,北京也没有足够的自信”2009年11月初李光耀访问美国时说,美国除了應该在鸠山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应该更积极地介入亚洲事务以制衡(balance)中国的崛起。大陆的网友对此非常不高兴怹们认为新加坡一方面依赖中国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却引狼来对付中国不过李光耀的话反映出一个事实,就是东亚周边都在防华现在Φ国经济势不可当,东亚周边不得不低头但大都提心吊胆,于是搞两手策略一边跟中国改善关系,一边向美国买保险去年我去印度時,发现印度的官方和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崛起极度焦虑他们非常不客气地说,你们怎么可以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呢随着中国的经濟崛起,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等有很多国家想和中国做生意,但是他们心里面似乎把中国看作一个崛起的霸权不是王道,是一個崛起的潜在霸道

  再举两个例子。韩国《朝鲜日报》2009年11月20日的社论说因为中国的影响力迅速增强,所以韩美的FTA(自由贸易协议)巳经不完全是贸易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进一步提升韩美结盟关系的契机。在日本鸠山的背后是小泽一郎,小泽是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创始囚他希望日本能摆脱和平宪法的包袱,在美日关系中能平起平坐让日本对自己的军事有更大的掌控能力。所以说鸠山在调整与美国嘚关系并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同时,对中国的提防也是很厉害的日本民调显示,对中国有敌意、有怀疑的日本人还是占很高的比例,並没有下降

  就台湾来说,大家可能会觉得目前是两岸关系最好的时候但是民间交流和经贸关系的发展,究竟能不能使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有更好的发展恐怕还是不容乐观。在政治上台湾岛内的趋势很清楚,整个绿营加上蓝营的主流派是拥抱美国大腿的绿营已經硬化成了一个抵制中国大陆的集团,就算这个集团不会重新执政(这点还很难说)但由于它背后有美国或隐或显的支持,它肯定还会這样一直抵制中国至于蓝营的主流派,一方面希望促进与大陆的民间交流和经贸关系但是在政治上也是相当亲美的。

  据我的观察囷判断中国大陆目前正在争取20 ~ 30年的所谓战略机遇期,想要崛起成为全球性的大国在东(北)亚共同体的问题上,目前中国政府着重於经贸议题回避政治整合。正因为中国政府相当务实地看待美国的利益和角色中国政府对东(北)亚共同体其实并不热衷。日本也不熱衷而主要是希望把印度、澳大利亚等拉进来牵制中国。所以说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所谓的东(北)亚共同体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大陆目前的发展路线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俾斯麦式的国家主义的富国强兵道路这种俾斯麦式的国家主义似乎是引起周边焦虑、不信任的主因之一,使周边在所谓的安全问题上倒向美国向美国买保险(虽然同时也想跟中国大陆做生意)。第二个特征是拒绝所谓的西方式民主主义韩国的进步派刊物《创作与批评》有个主要观点是:如果中国大陆要在区域内平衡美国的霸权,硬碰硬走俾斯麦式的国家主义道路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国大陆必须要建立更深厚的东亚纽带,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走的是俾斯麦式富国强兵的道路,而不是某种循序渐进的民主主义道路它对韩国、日本、台湾等周边地区进步派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亲美右派更会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对此韩国《创作与批评》的总编辑白永瑞有个重要观点,他说:“如果中国不是立足于民主主义而是通过复兴大一统嘚历史记忆来追求权力的合法性,走的是以民族主义为动力的近代化模式并未能新创出克服其弊端的独特发展模式,那么即使中国有意偠主导东亚秩序也不容易让周边国家自发地参与其中。”白永瑞在韩国是被定位成亲中派的他并不是亲美反中派。他的观察我基本昰赞同的。中国大陆未来的道路如何走将连带地影响着日本、韩国、台湾内部政治势力的均衡与变化。

  从目前趋势看中国政府对東北亚、东亚共同体并不太热衷。中日韩民族主义之间的冲突依然在上演这三国的民族主义都还是处于青春期的民族主义,不是度过了血气方刚时期的比较成熟的民族主义所以在我看来,东北亚的和解之路是有许多隐忧的事实上,美国对东亚的政策与对欧洲是不一样嘚在东亚,美国采取双边主义而且利用各国之间的民族主义矛盾见缝插针。如果中国大陆对东北亚的策略不调整的话随着中国的经濟崛起,这些周边国家会不会更与美国这个衰落中的霸权走近从而加剧东北亚的离心力?这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大隐忧

  我认为,歐盟有部分的经验是可以参考的欧盟各国的民族主义相对来说比较不这么血气方刚。德国、法国、西班牙、北欧、中欧等国并没有结合荿为一个所谓的大欧洲国它们各自的国族认同比欧洲认同更为重要。但是它们的民族主义或国族主义,却似乎已经度过了“为了我的國族尊严而践踏你的国族尊严”的那种青春期也就是较为平和,而这也许正是东北亚这个区域所需要的

  孙中山曾有一个演讲,他當时劝日本不要去走西方式的霸道要学学我们中国老祖宗的王道,他说我们的王道是让周边心悦诚服的我同意,中国传统中有些重要資源也许有助于我们超克东北亚青春期的国族主义对峙的局面。中长期来看目前这种局面对所谓的中国崛起是不利的。中国传统的资源当然包括《孟子?梁惠王篇》所说的“惟仁者能以大事小”,以及《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这里我想强调,孫中山所谓的“王道”不能理解为我们所固有的不能理解为“我的所做所为就是王道”。王道不是完成式它应该是与时俱进、尚未完荿的现在进行式,它是一个需要努力以赴的目标是不是王道,不是自己说了算不能只搞所谓的“自我肯定”,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而必须被别人肯定为王道才算是王道。王道的目标是要让}

随着八代酷睿处理器成为游戏本市场的主流不少厂商都对旗下产品线进行了更新。不过全新的处理器在给玩家带来高性能游戏体验的同时,游戏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也荿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作为率先搭载最新处理器的游戏本,惠普暗影精灵4代很好的展现了第八代酷睿处理器+GTX 10系显卡的潜在性能C面采用金属设计。

从惠普收集到的用户的反馈来看很多大学生用户通常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没有空调的学生宿舍)进行游戏,这对玩家的游戲体验造成了很大影响

同时,不少玩家尝试通过调整电池、禁用睿频等方式来控制温度但对整体性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反而带来了噺的问题那么如何在不改变玩家游戏环境的情况下,缓解以上问题呢?

关于这个问题惠普暗影精灵系列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二、惠普暗影精灵游戏本的解决方案

由于游戏机制的不同CPU的重要性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对于需要大量演算任务的游戏CPU自然非常关键。

但大蔀分游戏并不需要调用CPU的全部核心资源对i7-8750H这类六核处理器而言,全核心睿频的状态并不能达到游戏的最佳运行效果反而加重了游戏本嘚散热负担。


↑↑↑默认TDP下各CPU核心占用

就具体游戏而言热门《绝地求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高画质下游戏运行过程中的CPU(i7-8750H)占用约为28%-30%(洳下图所示)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合理高效的利用CPU资源,成为了缓解散热问题的关键


↑↑↑《绝地求生》CPU占用对比

另一方面,我们在测试Φ也发现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更高的CPU极限TDP虽然可以带来更高的CPU极限频率但CPU核心温度较高时频率却容易发生大幅下降,从而引起瞬時的游戏帧率降低影响游戏的流畅性。


↑↑↑不同温度环境中的游戏帧数

为了给玩家更好的游戏体验惠普暗影精灵4代游戏本针对以上問题带来了独树一帜的解决方案,将主动权交给玩家

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环境温度、运行的程序的算力需求等)通过BIOS锁定处理器TDP仩限的方式,在CPU极限算力跟平均算力中取得一个平衡从而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而在面对需要多核心并行的计算密集型任务时也可以通过默认设计解锁多核心的全部性能。

解决方案三、实际游戏测试

测试游戏:《绝地求生》(画质:高地图:大型地图)

测试机型:暗影精灵4代游戏本(G-Sync:开,狂暴模式:开)

室内温度:26℃-27℃、29℃-30℃、33℃-34℃(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室内温度:26℃-27℃(比较合适)

夏季室內温度的上限在28℃左右因此26℃的室温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还算舒适,通过对CPU功耗的设置处理器温度逐渐降低。但由于室内温度本身不高因此对C面温度影响不大。


↑↑↑默认TDP下C面温度分布


↑↑↑30W TDP下C面温度分布

室内温度:29℃-30℃(比较闷热)

30℃的室温对于多数人来说已经有些闷熱了通过对TDP的设置,CPU的温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游戏本C面温度可以维持在26℃-27℃的水平。


↑↑↑默认TDP下C面温度分布


↑↑↑30W TDP下C面温度分咘

室内温度:33℃-34℃(闷热)

在室温达到34℃的时候闷热造成的不适感已经比较明显,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对玩家是个不小的考验在这样仳较极限的情况下,通过处理器TPD调节也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C面温度更低,而且游戏效果同样很流畅


↑↑↑默认TDP下C面温度分布


↑↑↑35W TDP丅C面温度分布


↑↑↑20W TDP下C面温度分布

测试结果总结:通过以上测试可以看到,不同TDP设置对处理器的温度有着直接影响

在室内温度高于28℃时,玩家可以通过设置CPU功耗上限的方式降低游戏本C面温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这个过程中对游戏帧数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游戏嘚整体流畅度。

同时建议玩家在室温高于27℃采用这种方案,选择35W或30W的TPD进行设置;而当环境温度在34℃以上时可以直接将处理器TDP上限设置为20W,从而获得更加出色的游戏体验具体设置如下表所示:

纵观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游戏笔记本,在CPU TDP设置方面有的过于强调性能释放,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容易出现CPU核心频率波动的情况。

也有些产品则过于保守从而导致CPU性能潜力释放不足。而惠普暗影精灵4将处理器TDP调整的主動权交给用户让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状态。

这种设计思路在业界内可谓独树一帜体现了惠普从玩家实際需求出发的产品设计理念,以及对用户无微不至的关怀

}

马克斯·韦伯 著 冯克利 译

  前訁: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为青年学生们作了《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著名讲演,它影响了几代人,并作为一种信仰的发源将此后更多的人集中在学术理想的旗帜下。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8.科学对信仰所能莋的贡献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诸位希望我来谈谈 "以学术为业 "[1]这个题目。我们这些政治经济学家[2]往往有一种学究式的习惯总是从问题嘚外部环境讲起,我也打算照此办理这就意味着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今天这个问題的实际含义就是,一个决定献身于学术并以之作为职业的学生他的处境如何?为了了解我们这里的特殊情况对照一下另一个国家的凊况,会对我们有所助益这另一个国家,就是在这方面同德国形成最鲜明对比的美国

  大家知道,在德国一个有志于献身科学研究嘚年轻人,要从 "编外讲师 "(Privatdozent)开始做起在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又得到他们表示同意的保证后他以一本著作和一次系内的考试(这通常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做基础,可获准在大学里担任一名编外讲师然后他会在他被允许教课的领域里选择一门课程开课。不过除了学苼的听课费之外他并无薪水可拿。而在美国学术生涯通常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始,他先被任命为 "助教 "这大体上类似于德国的自然科学和医学机构里发生的情形,在这些地方只有一部分助理人员能得到编外讲师的正式职位,而且这种任命经常跚跚来迟两国间的这種差别,在现实中表现为德国学术职业完全是建立在金钱支配(Plutokratie)的前提上因为一个并无钱财以抵御任何风险的年轻学者,在这种学术職业的条件下处境是极其危险的。至少在几年之内他一定得有维持生计的能力,同时他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谋得一个收入可观嘚职位而在美国,却存在着一个官僚体制年轻人从一开始便有薪水,尽管这薪水相当微薄一般来说比一名半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多不箌哪里支。但他看上去确实是以一份稳定的职务为起点因为他有固定的收入。不过就像我们这里(科研机构)的助理人员一样他有被解雇的危险,不管他有什么其他想法如果他有负期望,他得常常做这样的心理准备这些期望包括他得让学生来塞满他的课堂。德国的編外讲师却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他的处境是,职位一旦到手谁也无法让他离开。当然他不能提出任何 "要求 "。但是他怀有一种可以理解嘚期待只要工作若干年之后,他便拥有某种道德上的权利让别人对他有所考虑。甚至在是否任命其他编外讲师的情况出现时这一权利也同样适用——这一点往往是很重要的。是否从原则上说应当任命所有那些能力已得到证实的学者还是给予 "教学代课人员 "以优先权,換言之让现有的编外讲师得到教学的垄断权,是一种令人苦恼的困境这同学术专业的双重性有关,稍后我们还会讨论这个问题人们通常决定作出后一种选择。然而由此也增加了这样的危险——有关的教授,无论他多么审慎多么端正,他都有可能偏爱自己的学生峩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一贯恪守的原则是,在我这里做第一篇博士论文的学者他要想取得编外讲师的资格,还必须获得另一所大学某位教授的同意结果是我最能干的学生之一,却被一所大学拒之门外因为没有人相信我的理由。

   德国和美国的另一个差别是在我們这里,一般来说编外讲师的讲课比他希望的要少原则上允许他开设自己学科范围内的任何课程,不过(如果他这样做了)这会被认为昰对较年长的编外讲师缺乏恭敬按照常规,是由教授来开 "重要 "课程编外讲师将自己限制在开次要课程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学者在年轻時有做研究的自由尽管这未必是出于自愿。

   美国的制度与此有基本的差别讲师年轻之时,也必定是他超负荷工作之时正教授只偠开一门三小时关于歌德的课就够了。可是年轻的助教如果在一周12课时之中,他被要求教一些如乌兰德这类诗人的课程并反复向学生灌输德语,他就很幸福了系里官僚规划课程表,而助教和德国研究机构里的助理一样,得领带这些官僚

   如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箌,德国学术系统中许多领域最近的发展也有着与美国相同的趋势。大型的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是 "国家资本主义形态 "的企业如果沒有大量的经费,这些机构是难以运转的就像所有的资本主义企业一样,这里也出现了同样的发展: "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工人,即助理完全依靠国家配备给他使用的工具。这样一来他对机构负责人的依赖同工厂雇员对经理的依赖并无不同。机构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認为机构就是 "他的 "机构处在他的掌握之中。因此助理的位置和 "无产阶级 "或美国大学助教的地位一样常有朝不保夕之虞·

   德国大学茬一些重要方面,就像德国的一般生活一样正在变得日益美国化。我相信这一发展终将侵入那些研究者个人仍然拥有工具(同过去工匠的情况一样)的学科,这里的工具主要是指个人藏书;我本人的学科大体上依然属于这个范围现在这一发展却已成蔓延之势。

   无鈳怀疑就像所有同时伴有官僚化的资本主义企业一样,这一发展的确有它技术上的优点但是它的主导 "精神 ",却与德国的历史氛围不合无论就表象或真实情况而言,这些大型的资本主义式的大学企业其首脑与标准的旧式教授之间,都被一道不寻常的鸿沟分离他们甚臸在心态上也是如此,对于后面这种现象我不拟在此讨论无论从表面上还是从本质上说,旧式大学的构成方式已徒有其名唯一仍然存茬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是大学职业制度所独有的一种因素一个讲师,更不用说助教了他是否能够升任正教授,甚或当上学术机构的纯粹是受着的左右。在这里运气当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它确实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我几乎无法想象还有哪个待业,运气在其Φ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可以说这样的话,因为我在相当年轻的时候便被聘为一门课程的正教授我将这归因于纯粹的运气,而在這门课程上我的一些同龄人无疑取得了比我更多的成就。基于这一经历我相信自己有足够锐利的眼光,可以看出许多人不该有那样的命运他们的才干不在话下,却无法在这种遴选制度中获得应有的职位·

机遇而不是才干,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个事实并不是只同囚的因素有关,甚至主要不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在学术选才的过程中,就像任何其他选拔情况一样这个因素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把众多平庸之辈无疑在大学扮演重要角色这个事实,归咎于教授团体或教育主管本人的失败却是不公正的。这是人类合作特别昰若干组织间合作的规律中所固有的。这里所涉及到的合作是发生在有推荐权的教授团体和教育主管之间。我们可以利用教皇的选举来仳较一下这个过程就与学术选才的性质相似而言,这种选举是最重要的可控制的例子一个被人 "的枢机主教,他的成功机会是微乎其微嘚名列第二或第三的候选人当选已成为通则。美国总统的选举亦是如此一流的或最出众的人得到党代表大会的提名,不过是一些例外凊况通常都是排名第二甚至第三的人得到得名并进入大选。美国人已经为这些候选人的类别创造出一些社会学名词通过研究这些例证,找出集体意志选择的规律会是件十分有趣的事。但这不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这些规律在大学中同样成立,令人奇怪的倒不是错误频频發生而是尽管如此,正确的任命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可以有把握地说,只有在议会出于政治原因对选举进行干预的国家让人放心嘚庸才和投机分子才会占尽便宜。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同此前的德国相同的国家那里的君主们出于同样的原因进行干预,这同如今德国嘚革命者们所做的一样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喜欢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不过我可以说,在我所了解嘚无数事例中毫无例外地存在着真诚的愿望,要让纯粹的客观标准起决定作用

进一步说,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の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了他面前嘚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学者,同时卻是个糟糕透顶的教师我想让诸位回想一下赫尔姆霍兹和兰克[3]这些给我上过课的人,在这方面他们的情况并不少见现在的情况是,我們的大学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大学,都十分荒唐地热衷于竞相招徕学生

  大学城里的房东们用节庆方式迎接着千名学生的到来,如果昰两千名学生甚至乐意为他们举行一次火炬游行。相邻学科的教授有办法 "吸引大批学生 "对讲课费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人们应当公开承认的此外,听课者的多寡可以对能力高下做统计数字的检验,而学者的素质却是难以测算的遇到勇于创新者的情况,他便时常会荿为(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争议的对象几乎每个人都为慷慨应允之类的建议和听课者众多的好处所诱惑,说某某讲师是个很差劲的教師通常等于宣判了他的学术死刑,即便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但是他作为老师的优劣这个问题,是由决定赏光来听他课的学生人数決定的目前的事实是,某些纯粹表面的因素如讲师的性情,甚至嗓音的感召力决定着学生是否涌向某位教师,其程度要比人们所能想象的更大在获得了还算广泛的经验,又做了冷静的思考之后我对那些门庭若市的课程深感怀疑,尽管这种现象可能难以避免民主呮应当用在适当的地方,而德国大学传统中所实践的是精神贵族式的学术教育,对此我们无须讳言的确,以恰当的方式将科学问题呈現出来使一个未曾受学但具备领悟力的头脑能够理解这些问题,继而能对它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对我们来说这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大概是教育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中最艰难的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门课程门生众多,并不能决定这一任务是否已圆满完成回到我们嘚话题上来,教学技巧乃是一种个人天赋它并非一定会与学者的学术素质相吻合。同法国相比我们没有 "不朽院士 "的科学机构,[4]按照德國的传统大学应同时对研究和教学的要求做出裁判。但是将这两种才能集于一身却纯粹是靠运气。

  可见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賭博。如果年轻学者请教一些做讲师的意见对他给予鼓励几乎会引起难以承担的责任。如果他是名犹太人我们自然会说 "Lasciate ogni speranza "(放弃一切希朢)[5].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嘟会回答说: "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 "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我想,有关学术生涯的外部条件必须予以说明的也就是这些了。

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不过我相信诸位还希望听点别的什么内容——对学术的内在志向。今忝这一内在志向同作为职业的科学组织相反,首先便受着一个事实的制约即学术已达到了空前专业化的阶段,而且这种局面会一直继續下去无论就表面还是本质而言,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凡是涉足相鄰学科的工作——我这类学者偶尔为之,像社会学家那样的人则必然要经常如此——人们不得不承认他充其量只能给提出一些有益的問题,受个人眼界的限制这些问题是他不易想到的。个人的研究无论怎么说必定是极其不完美的。只有严格的专业化能使学者在某一時刻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时刻,相信自己取得了一项真正能够传之久远的成就今天,任何真正明确而有价值的成就肯定也是一項专业成就。因此任何人如果他不能给自己戴上眼罩,也就是说如果他无法迫使自己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嘚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他绝不会在内心中经历到所谓的科学 "体验 "没有这种被所有局外人所嘲讽嘚独特的迷狂,没有这份热情坚信 "你生之前悠悠千载已逝,未来还会有千年沉寂的期待 "——这全看你能否判断成功没有这些东西,这個人便不会有科学的志向他也不该再做下去了。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凊。

  不过事实却是这热情,无论它达到多么真诚和深邃的程度在任何地方都逼不出一项成果来。我们得承认热情是 "灵感 "这一关鍵因素的前提。今天的年轻人中间流行着一种看法以为科学已变成了一个计算问题,就像 "在工厂里 "一样是在实验室或统计卡片索引中淛造出来的,所需要的只是智力而不是 "心灵 "首先我得说明,这种看法表现着对无论工厂还是实验室情况的无知。在这两种场合人们必然遇到某些事情,当然是正确的事情让他可以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就。但这种念头是不能强迫的它同死气沉沉的计算毫无关系。当嘫计算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例如没有哪位社会学家,即使是年资已高的社会学家会以为自己已十分出色,无须再花上大概几个朤的时间用自己的头脑去做成千上万个十分繁琐的计算。如果他想有所收获哪怕最后的结果往往微不足道,若是把工作全都推给助理詓做他总是会受到惩罚的。但是如果他的计算没有明确的目的,他在计算时对于自己得出的结果所 "给他的意义没有明确的看法那么怹连这点结果也无法得到。通常这种念头只能从艰苦的工作中尽管事情并非总是如此。在科研方面业余人士的想法可以有着同专家见解完全一样甚至更大的意义。我们将许多解决某个问题的最出色的想法或我们的许多最好的见解,归功于业余人士如赫尔姆霍兹论说烸耶[6]那样,业余与专家的不同只在于他的工作方法缺乏严整的确定性,因此他通常做不到对他的想法所包含的全部意义进行控制、评估囷贯彻到底想法并不能取代工作,但换个角度说工作也同热情差不多,不能取代想法或迫使想法出现工作和热情,首要的是两者的結合能够诱发想法的产生。但想法的来去行踪不定并非随叫随到。的确最佳想法的光临,如伊赫林所描述的是发生在沙发上燃一支雪茄之时,或像赫尔姆霍兹以科学的精确性谈论自己的情况那样是出现在一条缓缓上行的街道的漫步之中,如此等等总而言之,想法是当你坐在书桌前绞尽脑汁时不期而至的当然,如果我们不曾绞尽脑汁热切地渴望着答案,想法也不会来到脑子里不管怎么说,研究者必须能够承受存在于一切科学工作中的风险灵感会不会来呢?他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却永远得不出自己的创见。以为這种现象只在科学中存在办公室的情况同实验室会有所不同,这乃是个严惩的误解一个商人或大企业家,如果缺乏 "——即想法或灵感——那么他终其一生也不过是那种只适合于做职员或技术官员的人他决不会是一个在组织上有真正创造力的人。与学术界狂妄自大的自鉯为是不同灵感在科学领域所起的作用,肯定不比现代企业家决断实际问题时所起的作用更大另一方面——这是经常被人遗忘的——靈感所起的作用也不比它在艺术领域的作用更小。以为数学家只要在书桌上放把尺子一台计算器或其他什么设备,就可以得出有科学价徝的成果这是一咱很幼稚的想法。从计划和结果的角度讲一位维尔斯特拉斯[7]的数学想象,同艺术家的想象在方向上自然会十分不同當然,这也是一种基本性质的不同不过这种不同并不包括心理过程。两者有着共同的(柏拉图的 "mania "[痴迷]意义上的)迷狂和灵感

   一个囚是否具有科学灵感,取决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命运但也取决于 "天赋 "的有无。也正是因为这个无可怀疑的事实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造就叻某些偶像,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在年轻人中间尤其如此。今天我们在每一个街角和每一份杂志里都可看到这种偶像崇拜。这些偶像僦是 "个性 "和 "个人体验 "(Erleben)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占上风的想法是后者就等于前者并隶属于前者。人们不畏困苦竭力要 "有所体验 ",因為这就是 "个性 "应有的生活风格如果没有成功,至少也要装成有这种天纵之才的样子过去人们只把这称为 "体会 "(erlebnis)——用老百姓的德语說—— "感觉 "[8]。我想对于 "个性 "是什么东西,它意味着什么人们已经有了更为恰当的理解。

  女士们先生们!在科学的领地,个性是呮有那些全心服膺他的学科要求的人才具备的不惟在如此。我们不知道有哪位伟大的艺术家他除了献身于自己的工作,完全献身于自巳的工作还会做别的事情。即使具有歌德那种层次的人格如果仅就他的艺术而言,如果他任性地想把自己的 "生活 "也变成一件艺术品後果会不堪设想。若是有人对此有所怀疑那就让他至少把自己当做歌德试试看吧。人们至少都会同意即使像他这种千年一遇的人物,這样的任性也要付出代价政治领域的情况有所不同,不过今天我不打算谈这个问题[9]但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在科学领域假如有人把他從事的学科当做一项表演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并由此登上舞台试图以 "个人体验 "来证明自己,并且问 "我如何才能说点在形式或内容上湔无古人的话呢 "——这样一个人是不具备 "个性 "的。如今我们在无数场合都能看到这种行为而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个人提出这样的問题而不是发自内心地献身于学科,献身于使他因自己所服务的主题而达到高贵与尊严的学科则他必定会受到败坏和贬低。对艺术家來说亦无不同同科学工作和艺术中这些共有的前提条件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和艺术实践之间注定存在着深刻的差异。科学工作偠受进步过程的约束而在艺术领域,这个意义上的进步是不存在的来自某个时代的一件艺术品创立了一种新技法,或新的透视原则洇此从艺术的意义上就比对这些技法或原则一无所知的艺术品更伟大,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技法仅限于为材料和形式辩护,也就昰说即使不采用这样的,也能以达到艺术表现力的方式去选取和构思素材那么这件艺术品丝毫也谈不上更伟大。真正 "完美的 "艺术品是絕对无法超越也绝对不会过时的。个人或许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评判其重要性但任何人也不能说,一件从艺术角度看包含着真正 "完美性 "的艺术品会因另一件同样 "完美 "的作品而 "相形见绌 "。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位科学家都知道,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在10年、20年或50年内就会過时。这就是科学的命运当然,也是科学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这种情况在其他所有的文化领域一般都是如此,但科学服从并投身于这種意义却有着独特的含义。每一次科学的 "完成 "都意味着新的问题科学请求被人超越,请求相形见绌任何希望投身于科学的人,都必須面对这一事实科学的伤口由于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肯定会在很长时间里继续有着 "使人愉快 "的重要作用。但是茬科学中的不断赶超,让我再重复一遍不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更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不能在工作时不想让别人比我们更胜一筹。从原则上说这样的进步是无止境的,这里我们触到了科学的意义问题某件事情是否由于服从了这样的规律,它本身便成为有意义和匼理的事情这显然不是不证自明的。人们为什么要做这种在现实中没有止境也绝不可能有止境的事情呢有些人从事科研,主要是出于純粹实用的目的可从这个词的广义上说,是出于技术的目的为的是将我们的实践活动导向科学实验所揭示的前景。这些事都蛮不错鈈过它们只对实用者有意义。而一位科学家他若是确实想为自己的职业寻求一种态度,那么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个人态度呢他坚持说,自己是 "为科学而科学 "而不是仅仅为了别人可借此取得商业或技术上成功,或者仅仅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吃得更好、穿得更好更为、更善于治理自己。但是他从事这些注定要过时的创造性工作,他相信自己能取得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他为何从此以后,心甘情愿地把自巳拴在这个专业化的无止境的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上呢对此可做些一般性的说明。

 科学的进步是理智化过程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它朂重要的一部分,这一过程我们已经经历了数千年之久而召集对这一过程一般都会给以十分消极的评判。首先让我们澄清一下这种由科学和技术而产生的智力的理性化,在实践中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像今天坐在这间屋子里的各位——对我们的生存條件比印第安人或霍屯督人[10]有更多的了解呢?这很难说我们乘坐有轨电车的人,谁也不知道电车是如何行驶的除非他是位机构专家。對此他无须任何只要他能 "电车的运行表,据此来安排自己的行动也就够了。但是对于如何制造一台可以行驶的电车,他一无所知野蛮人对自己工具的了解是我们无法相比的。如果我们今天花钱我敢发誓说,即使在座的诸位中间有经济学家他们对于这个问题也会囚言人殊:为什么用钱可以买到东西,并且买到的东西时多时少野蛮人知道如何为自己搞到每天的食物,哪些制度有助于他达到这一目嘚可见理智化和理性化的增进,并不意味着人对生存条件的一般知识也随之增加但这里含有另一层意义,即这样的知识或信念:只要囚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這就意味着为世界除魅[11]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樣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

  那么,这个在西方文化中已持续数千年的除魅过程这种科学即隶属于其中,又是其动力的 "进步 "是否有着超越单纯的实践和技术层面的意义呢?在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中,各位可以找到对这一问题最纯净的表达形式。他从十分独特的途径触及这个问题。他的沉思所针对的全部问题日益沉重地围绕着死亡是不是一个有意义的现象这一疑问。他以為回答是肯定的而文明人则以为否。文明人的个人生活已被嵌入 "进步 "和无限之中就这种生活内在固有的意义而言,它不可能有个终结因为在进步征途上的文明人,总是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无论是谁,至死也不会登上巅峰因为巅峰是处在无限之中。亚伯拉罕或古代的農人 "年寿已高有享尽天年之感 "[12],这是因为他处在生命的有机循环之中在他临终之时,他的生命由自身的性质所定已为他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也因为他再没有更多的困惑希望去解答所以他能感到此生足矣。而一个文明人置身于被知识、思想和问题不断丰富的文奣之中,只会感到 "活得累 "却不可能 "有享尽天年之感 "。对于精神生活无休止生产出的一切他只能捕捉到最细微的一点,而且都是些临时貨色并非终极产品。所以在他看来死亡便成了没有意义的现象。既然死亡没有意义这样的文明生活也就没了意义,因为正是文明的苼活通过它的无意义的 "进步性 ",宣告了死亡的无意义这些思想在托尔斯泰的晚期小说中随处可见,形成了他的艺术基调

  对此我們应当做何设想?除了技术的目的之外 "进步 "也有公认的自身意义,使得为它献身也能成为一项有意义的职业吗然而,以信奉科学为业嘚问题亦即以科学为业对于献身者的意义问题,已经变成另一个问题:在人的生命整体中科学的职业是什么,它的价值何在

  对於这个问题的看法,过去和现在形成巨大的差异不知各位是否记得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开头处那段奇妙的描述:那些被铁链锁着的岩洞里的人,他们面向身前的岩壁身后是他们无法看到的光源。他们只注视着光线透在岩石上的影子并试图发现这些影子之间的关系,直到有个人挣脱了脚镣回身看到了太阳。他在目眩中四处摸索结结巴巴地讲出了他的所见。别人都说他疯了但是他逐渐适应了注視光明,此后他的任务便是爬回岩洞的囚徒那儿率领他们回到光明之中。这是一位哲人太阳则代表着科学真理,唯有这样的真理才鈈理会幻觉和影子,努力达到真正的存在·

  如今还有谁用这种方式看待科学呢今天,尤其是年轻人有着恰好相反的观点——科学思维的过程构造了一个以人为方式抽象出来的非现实的世界,这种人为的抽象根本没有能力把握真正的生活却企图用瘦骨嶙峋的手去捕捉它的血气。在这样的生活中即在柏拉图看来是影子在岩壁上的表演中,跳动着真实现实的脉搏其他东西都是没有生命的幽灵,是从苼活中衍生而来仅此而已。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现出的热情,归根结蒂要由这样一个事实来解释在当時,所有科学知识中最伟大的工具之一——观念——已被有意识地发现苏格拉底发现了它的重要意义,但有这种认识的并不限于他一人在印度你也可以逻辑学的一些发端,它们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十分相近不过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有意识到观念的重要性。在希腊人們手里第一次有了这样一件工具,利用它可将人置于一种逻辑绝境使他没有其他退路,只能或是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或是同意这就是唯┅的真理,而且是永恒的真理决不会像盲人的行为举止那样遁于无形。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所体验到的奇妙感受据此似乎可以得絀的结论是,只要能够发现美、善甚至勇气、灵魂或无论什么东西的正确观念,就可把握它的真正本质这似乎又开通了一条道路,使嘚人们有能力掌握和传授生活中的正确行为首先是作为一名公民的正确行为。因为对于满脑子全是政治思想的希腊人来说这个问题决萣着一切。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人们才投身于科学。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希腊思想的发现之侧,又出现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夶工具:理性实验这一控制经验的可靠手段没有它,今日的经验科学便是不可能的实验早就有人在做,例如印度同瑜珈禁欲技巧有关嘚生理实验古希腊为了军事目的而进行的数学实验,以及中世纪出于采矿目的而做的实验但文艺复兴的功绩在于,它使实验成了研究夲身的一项原则事实上,先驱者是艺术领域里那些伟大的创新者——像达·芬奇那样的人物。16世纪制造实验性键盘乐器的那些音乐实验鍺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实验从这个圈子特别是通过伽里略,进入了科学又通过培根进入了理论领域。此后在欧洲大陆的各大学中各种严密的学科也都采纳了这种方法,开风气之先的则是意大利和荷兰的大学·

  那么对于这些刚踏入近代门槛的人来说,科学意菋着什么呢对于艺术家性质的实验者如达·芬奇和音乐创新者来说,它意味着真正的艺术,而真正的艺术在他们眼里,就是通向真正的洎然之路艺术应当上升到一门科学的层次,这首先是指无论从社会还是艺术家个人生活意义的角度,他应当达到(哲学)博士的水平举例来说,达·芬奇的素描画册,就是基于这样的雄心而作。今天的情况如何? "科学是通向自然之路 "这在年轻人听来会像渎神的妄言┅样。现在年轻人的看法与此恰好相反他们要求从科学的理智化中解脱出来,以便回到他个人的自然[13]中去而且这就等于回到了自然本身。那么最后科学是通向艺术之路吗?这种说法连评论的必要都有但是在严密自然科学发展的那个年代,对科学却有着更多的期望諸位可否记得斯瓦姆默丹[14]的话: "我借解剖跳蚤,向你证明神的存在 "——诸位由此可了解那时的科学工作(受新教和清教的间接影响)是以什么作为自己的使命:是找出通向上帝之路这条道路已不是拥有观念和演绎法的哲学家所能发现的了。

  当时所有的虔敬派神学尤其是斯本纳[15],都知道在中世纪的追求上帝之路上是找不到上帝的。上帝隐而不彰他的道路不是我们的道路,他的思想也不是我们的思想[16]但是人们试图利用严密的自然科学,因为这些学问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来把握上帝的伤口以此找出一些线索去了解上帝对这个世界的意图。今天的情况又如何呢除了那些老稚童(在自然科学界当然也可以找到这类人物),今天还有谁会相信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戓化学,能教给我们一些有关世界意义的知识呢即便有这样的意义,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这种意义的线索姑不论其他,自然科学家总是傾向于从根窒息这样的信念即相信存在着世界的 "这种东西。自然科学是非宗教的现在谁也不会从内心深处对此表示怀疑,无论他是否樂意承认这一点从科学的理性主义和理智化中解脱出来,是与神同在的生命之基本前提在有着宗教倾向,或竭力寻求宗教体验的年轻囚中间这样的愿望或其他意义相类的愿望,已成为时常可闻的基本暗语之一并且他们追求的不止是宗教体验,而且是任何体验唯一囹人诧异的事情,是他们如今所循的路线:至今唯一尚未被理智化所触及的事情即非理性的畛域,现在也被放入意义的领地经受它的嚴格检视。这就是现代知识界非理笥的浪漫主义所表明的东西这种从理智化中自我解放的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同那些以此作为追求目标嘚人所希望的正好相反在尼采对那些 "发明了幸福 "的 "末代人 "做出毁灭性批判之后,对于天真的乐观主义将科学——即在科学的基础上支配苼活的技术——欢呼为通向幸福之路这种事情我已完全无需再费口舌了。除了在教书匠中间和编辑部里的一些老稚童谁会相信这样的圉福?

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让我们回到正题上来吧在这些内在的前提条件下,既然过去的所有幻觉—— "通向真实存在之路 "、 "通向艺術的真实道路 "、 "通向真正的自然之路 "、 "通向真正的上帝之路 "、 "通向真正的幸福之路 "如今已被驱逐一空,以科学为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對于这个唯一重要的问题: "我们应当作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 "托尔斯泰提供了最简洁的回答。科学没有给我们答案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否认的事实。唯一的问题是科学 "没有 "给我们提供答案的是,就什么意义而言或对于以正确方式提出问题的人,科学是否有些用处現在人们往往倾向于说科学 "没有预设的前提 "。果然如此吗这要取决于此话是什么意思。在任何科学研究中逻辑法则和方法的有效性,即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确定方向的一般基础都是有前提的。这些前提至少对于我们的具体问题来说,是科学中最不成问题的方面不过科学又进一步假设,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从 "值得知道 "这个角度说,应当是重要的显然我们所有的问题都由此而生,因为这样的假设鈈能用科学方法来证实它只能诉诸终极意义进行解释,而对于终极意义每个人必须根据自己对生命所持的终极态度,或是接受或是拒绝。

  进一步说学术工作同这些预设性前提的关系,因其结构而有很大差别自然科学,例如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有一个不证洎明的预设:在科学所能建构的范围内,掌握宇宙终极规律的知识是有价值的所以如此,不但是因为这样的知识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洏且当获取这样的知识被视为一种 "天职 "时,它也是 "为了自身的目的 "但是,即使这样的预设也无法得到绝对的证明。至于科学所描述的這个世界是否值得存在——它有某种 "意义 "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意义的——就更难以证明了。科学从来不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栲虑一下现代医学这门在科学上已十分发达的实用技艺。用老生常谈的话说医学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的一般预设是这样一个声明:医學科学有责任维持生命本身,有责任尽可能减少痛苦这种说法是很成问题的。医生利用他所能得到的一切手段让垂死的病人活着,即使病人恳求医生让自己解脱即使他的亲人以为他的生命已失去意义,他们同意让他解脱痛苦并且他们难以承受维持这种无价值的生命慥成的费用——或许病人是个不幸的精神病患者——因此希望他死去,也只能希望他死去无论他们是否赞同这样做医学的预设前提和刑法,阻止着医生中止自己的努力这条生命是否还有价值,什么时候便失去价值这不是医生所要问的问题。所有的自然科学给我们提供嘚回答只针对这样的问题:假定我们希望从技术上控制生命,我们该如何做至于我们是否应当从技术上控制生活,或是否应当有这样嘚愿望这样做是否有终极意义,都不是科学所要涉足的问题或它只有些出于自身目的的偏见。我们也可拿艺术科学(Kunstwissenchafte)这门学问为例存在着艺术品,对于艺术科学是一个既定事实这门学科试图搞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有这样的事物存在但它并不提出这样的問题:艺术领域是否有可能是个魔鬼炫技的世界,是个只属于俗世从骨子里敌视上帝的领域,因为它有着根深蒂固的贵族气质同人类嘚博爱精神相对立。艺术科学不追问是否应当有艺术品或者再考虑一下法理学。法律思想的构成部分来自逻辑部分来自习俗所建立的淛度,法理学所要确定的是根据这种法律思想的原理,什么是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它只对具体的法规或具体的解释方式是否可被视为有約束力做出判定。它并不回答这些法规是否一定应当创制的问题法理学只能这样宣布:如果有人希望成功,那么根据我们的法律体系的規范这一法规便是取得成功的适当方式。或我们再想想历史和文化科学这些学科教给我们如何从其源头上理解政治、艺术、文学和社會现象。它们既不告诉我们这些文化现象过去和现在有无存在的价值,更不会回答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是否值得花费工夫去了解这些现潒它们所预设的前提是,存在着这样的关切希望透过这些过程,参与文明人的共同体但是它们不能向任何人 "科学地 "证明,事情就是洳此并且它们预设这一关切,也绝不能证明此关切是不证自明的·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同我们最相近的学科:社会学、历史学、经濟学、政治科学以及希望对这些学科做出解释的其他哲学领域。有人说并且我也同意,在课堂里没有政治的位置就学生而言,政治在這里没有立足之地举例来说,如果在我过去的同事、柏林的迪特里希·舍费尔的课堂上,和平主义的学生围着讲台大声叫嚣,同反和平主义的学生针对福斯特教授的所做所为毫无二致,那么尽管这后一位教授的观点在许多方面与我毫无相同之处,我对这种事情依然会同样感到痛惜。但是,就教师而言党派政治同样不属于课堂,如果教师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待政治那它就更不属于课堂。因为对实际政治問题所持的意见同对政治结构和党派地位的科学分析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是在公众集会上讲论民主他无须隐瞒自己的态度;在这种场匼,立场鲜明大致是一个人难以推卸的责任这里所用的词语,不是科学分析的工具而是将其他人的政治态度争取过来的手段。它们不昰为深思熟虑疏松土壤的铧犁而是对付敌手的利剑,是战斗的工具与此相反,如果在讲座上或课堂上以这种方式使用词句,那未免荒唐透顶例如,如果要在课堂里讨论民主就应当考虑民主的不同形态,分析它们的运行方式以及为每一种形态的生活条件确定具体嘚结果。然后还要将它们同那些非民主的政治制度加以比较并努力使听讲人能够找到依据他个人的最高理想确定自己立场的出发点。但昰真正的教师会保持警惕,不在讲台上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将任何一种态度强加于学生。当然 "是一种最不光明正大的手法。那么我們为何应当这样做呢?我首先得声明一些颇受尊重的同仁认为,这样的自我约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即使有可能做到,也不过是出于┅时的怪念头才避免表态这样,人们便无法以科学的方法向任何人证明他作为学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什么。他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識上的诚实认识到,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和数学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是一回事而对于文化价值问题、对于在文化共同体和政治社团中应当如何行动这些文化价值的个别内容问题做出回答,则是另一回事他必须明白,这是两个完全异质的问题他是否还应当问一丅,为何不能在课堂上兼谈两者呢我的回答是,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17]应呆的地方对先知和煽动家应当这样说: "到街上去向公众演说吧 ",也就是说到能批评的地方去说话。而在课堂上坐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必须沉默教师必须说话。学生为了自己的前程必须听某位教师的课,而在课堂上又没有人能批评教师如果他不尽教师的职责,用自己的知识和科研经验去帮助学生而是趁机渔利,向他们兜售自己的政治见解我以为这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显然个人几乎不可能完全做到排除自己的好恶,他会因此而面对自己良知最尖锐的指责但这并不能证明其他事情,纯粹事实方面的错误固然可能却并不由此证明追求真理的责任有何不当。我出于纯粹科学的利益对此感到遗憾,我愿意引用我们史学家的著作来证明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不过这需要作长篇大论的讨论超出了今晚的话题·

  我只想问一句,在讲授教会形式和国家形式或宗教史的课程上如何让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和一名共济会[18]信徒得出同样的价值判断呢?这样的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但是从事学术教育的人,必须希望并要求自己以怹的知识和方法,他对这两种人都会有所助益诸位会十分正确地说,对于基督教兴起的事实如果由某位对教义没有先入之见的教师来講述,那么一个虔敬的天主教徒是不会接受他的观点的诚哉斯言!但区别却在于: "无预设前提 "——从拒绝宗教皈依的意义上说——的科學,不承认 "奇迹 "和 "神启 "如果科学认可这种事,它便违背了自己的前提宗教信仰承认奇迹和神启。 "无预设前提 "的科学对信徒的期待不多鈈少只是要他承认,假如对事件的解释不需要那些超自然因素——经验解释必须作为偶然因素加以排斥的因素——介入那就必须用科學所浓度的方式进行解释。信徒即使不违背自己的信仰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对于那些不在乎事实本身,只以实际立场为重的囚科学的成就便是毫无意义的吗?大概如此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做的无论是谁,只要他是一名正直的教师他的首要职責就是教会他的学生承认 "令人不舒服的 "事实,我是指那些相对于他们的党派观点而言不舒服的事实对于一切党派观点来说,都有些十分囹人不舒服的事实对我也是如此。我相信如果从事学术教育的人,迫使自己的听众习惯了这样的事情他所取得的成就便超出了单纯嘚知识成就。对于如此明白的事或许没必要说些听上去虚张声势的话,但我甚至愿意不避鲁莽之嫌用 "道德成就 "这样的词语去形容它·

  到此为止,我只谈了避免把个人观点强加于人的实际理由但可说的话还有不少。除非是在讨论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所应采取的手段 "从学术上 "为实践方面的立场作鼓吹是不可能的,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从原则上说,这样的鼓吹没有意义是因为世界上不同的价值體系有着相互冲突的立场。我不打算赞同詹姆斯·穆勒[19]的哲学但他在晚年就这个问题所说的话却是正确的:如果从纯粹经验出发,必入哆神论的领地这样的有些肤浅,听起来诡诈难解却包含着一些真理。我们今天毕竟再一次明白了有些事情,尽管不美但却神圣而苴正是因为它不美且只就它不美而言,才变得神圣诸位在《以赛亚书》第53章和《诗篇》第22篇便可找到这样的例证。自从尼采以来我们便巳知道有些事情,不仅是它尽管不善而成为美的并且只从它不善这方面看,它才是美的在更早一些的波德莱尔以 "恶之花 "[20]命名的的诗集中,各位也可找到这种观点有些事情虽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为真此乃一项常识。这些现象不过是不同制度的神和价值之間相互争斗的最普通的例证。无论人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于法国人和德国人的价值,我也不知道如何去 "科学地 "做出判定这里也有不哃的神在无休止地相互争斗。这同未从神和魔鬼的法术中解脱出来的古代世界并无差别只是含义有所不同罢了。希腊人时而向阿芙罗狄蒂献祭时而又向阿波罗献祭,所有的人又都向其他城邦的诸神献祭今日的情形也如出一辙,只是那些礼俗中所包含的神秘的、内心深處又是真实的变化已遭除魅和剥离而已。在这些神和它们之间的争斗中起主宰作用的绝对不是 "科学 ",而是命运我们所能了解的,只囿神对于这个或那个制度有什么作用教授在课堂上的讨论至此已达到极限,即使如此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远未获得解决。但是在这个领域大学之外的势力却有他们的说法。对于摩西在山上的道德训词[21]诸如 "莫要抵抗恶行 "、或再给他另一面脸之类,谁能站出来 "科学地加以駁斥 "呢但是以现世的眼光看,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这是在鼓吹一种无尊严的道德这里,人们要在这种道德所赞扬的宗教尊严和说法┿分不同的人之尊严—— "抵抗罪恶,不然你要承担让它横行无阻的责任 "——之间,做出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根据他的终极立场┅方是恶魔,另一方是上帝个人必须决定,在他看来哪一方是上帝,哪一方是恶魔生活中的所有领域莫不如此。所有的宗教预言嘟产生出一种从伦理和方法两方面对待生活的高明的理性主义,它废弃了这样的多神论而赞成 "唯一的必然之神 "。那么面对着外部和内惢生活的诸多现实,它必定会被迫走向妥协和相对主义这是我们从基督教的历史中已熟知的事情。但是今天的 "日常生活 "也具有某种宗教性质那些古老的神,魔力已逝于是以非人格力量的形式,又从坟墓中站了起来既对我们的生活施威,同时他们之间也再度陷入无休圵的争斗之中但是,正视这样的日常生活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是困难的,对于较年轻的一代就更为困难对 "体验 "的全部縋求,都来自这个弱点因为,不能做到勇于正视时代的命运就是一个弱点。我们曾被引向基督教伦理的崇高痛苦这个所谓的或假定的唯一方向在我们的双眼因此而被蒙蔽了千年之后,我们将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命运·

   这些问题已足可让我们墜入迷途。但是我们的一部分年轻人还是会回答说: "不错但我们来到课堂上,只是为了除分析和事实陈述之外还能体验到一些别的东覀。 "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他们对教授的企求超出了他的所有,他们所要的已不是教师而是一位领袖。但是在讲台上我们只能处在教師位置。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我们不难让自己相信情况就是如此。请允许我再给各位谈谈美国的情况因为那里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鉯最原始的形态存在着。美国的孩子不像我们的那样学业繁多尽管考试多得不可思议,但是就他的学校生活的本义来说他并没有像德國的孩子那样,变成彻底的候考生(examination candidate)这是因为,将考试文凭作为官职入场券的官僚制在美国还处于小儿科的阶段。美国的年轻人除了他个人感兴趣的成就,对于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传统和什么官职,概无敬重可言——这就是美国人所说的 "民主 "不论在民主观念对照之下,美国民主的实际状况显得多么扭曲美国人就是这样来了解民主的,这也正是我们的关心所在美国人对站在自己面前的教师的觀念是,他卖给我他的学问和方法为的是赚我父亲的钱,就像菜市场的女商贩向我母亲兜售卷心菜一样情况就是如此。当然如果教師碰巧是名足球教练,他便也是这一行里的领袖人物他如果不是教练(或其他体育项目中的类似角色),他便只是名教师仅此而已。沒有哪个美国青年会同意让教师卖给他有关行为准则的 "世界观 "(Weltanschauungen)。如果以这种方式说话我们也会拒绝接受的。然而问题在于我故意用稍嫌夸张的语言描述的这种感情,是不是含有一些真理呢

  各位同学!你们带着这些对领袖的要求[22],来到我们的课堂上你们没囿事先告诉自己,在100名教授中间至少有99名,不但不是这个生活赛场上的教练也不应当要求成为这样的教练,他们不能要求做行动领域嘚 "领袖 "想一想吧,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取决于他是否具备领袖的素质。无论如何使人成为杰出学者或学者教师的那些素质,并不是茬生活实践的领域或更具体地说,在政治领域里造就领袖人物的素质。如果一个人也具备后面这些素质那纯粹是出自运气,如果教師感到他被期待着利用这些素质那会是一种极为堪忧的局面。如果听任所有的学院老师在课堂上扮演领袖的角色情况将更为严惩。因為大多数以领袖自居的人,往往是最不具备这种角色能力的人最重要的是,不管他们是不是领袖他们的位置根本没有为他们提供就此做出自我证明的机会。教授感到他有做年轻人顾问的职责并享有他们的信任,他可以由此证明自己同年轻人私交不错如果他感到,怹的职责是介入世界观和政治意见的斗争他大可以到外面去,到生活的市场上去这样做在报章上,集会上或无论他喜欢的什么地方。但是在听众可能有不同看法,却被责令保持沉默的地方让他来炫耀自己信仰的勇气,这未免太容易些了·

8.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最后各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使如此科学对现实的和个人的 "生命 ",能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吗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科学作为 "职业 "这個问题上来了。首先当然有一些技术知识,利用这些知识的计算可以对生活——包括外在事物和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但是诸位会說这仍不过是美国孩子的菜市场。我对此表示同意其次,总还有些菜贩子做不到的事情如思维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必须的手段和訓练各位或许会说,不错这不是蔬菜,但也不过是些加工蔬菜的工具好吧,今天让我们就这样看待它幸运的是,科学的贡献还不限于此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还可以帮助各位达到第三个目标:头脑的清明当然的预设是,我们教师自身便拥有这种清明情況确实如此的话,我们可使大家明白在实践方面,一个人基于对价值问题的考虑可以采取这样或那样的立场。为简单起可以举社会現象为例。如果有人采取了如此这般的立场那么根据科学的经验,他要想在实践中贯彻自己的信念必须也采取如此这般的手段。而这些手段本身或许正是你相信你必须予以拒绝的。面对这种情况你必须在目的和无可避免的手段之间做出选择。目的能否 "手段合理教師可以向你揭示选择的必然性。如果他打算维持自己的教师身份不想变成煽动家,他只能到此止步当然,他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你如果你需要如此这般的目标,你也必须接受经验显示会出现的一些如此这般的附带后果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但这就是任何技术人員都会面对的问题他们在无数的具体情况下,必须按照利多害少的权衡原则做出决定唯一的不同是,就他而言他只倾向于一件事情:目标。但十分显然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我们所处理的是些 "问题情况便不是如此。至此我们终于看到了科学本身对清明的头脑所能莋出的最后一个贡献,同时也看到了这一贡献的界限我们可以并且应当告诉各位,从如此这般的一个世界观方面的终极立场可以前后┅致地(因此也是保持忠诚地)推导出如此这般的一个实际立场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从这样一个立场或若干个立场推导,但我们可以說它不能从其他不同的立场推导。形象地说你将侍奉这个神,如果你决定赞成这一立场你必得罪所有其他的神。因为只要你坚持忠實于自己你必然会达到这样一个终极的、有着内心意义的结论。至少从原则上说这是教师可以办到的事情。作为专业学科的哲学以忣其他学科中那些本质上属于哲学性质的讨论,都试图达到这一境界因此,只要我们对事情有正确的了解(这是必要的前提)我们就鈳以迫使,或至少协助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终极意义做出说明。在我看来这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即便它只对纯粹的个人生活有益洳果教师取得这方面的成功,我甚至愿意说他就是在服务于 "道德的 "力量,因为他创造了义务的意义、清明的头脑和责任感我还想念,怹越是本着良知避免向他的听众灌输或推荐自己的立场,他的这项成就会越大

  当然,我这里所提出的设想得自这样一个事实:從生命本身的性质来理解,它所知道的只有诸神之间无穷尽的斗争直截也当地说,这意味着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是互不相嫆的,因此它们之间的争斗也是不会有结论的。所以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是否成为人们的一项 "职业 "科学夲身是否是一项有其客观价值的职业,再次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对此一问题,在课堂上也是无话好说的对此做出肯定的回答,是授课的┅个先决条件从个人角度说,我通过自己的工作对此有肯定的回答。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今日的年轻人中间有一种观点,他们将悝智活动憎为头号恶魔或更常见的是他们想象自己如此认为。但是有句箴言: "你别忘了魔鬼是位老者,要认识它你们得变老 "[23],正可鼡在年轻人身上这里指的并不是出生证上的年龄,而是说如果你想驱除这个魔鬼,你就不能像今天人们所常做的那样从他身边逃之夭夭。而是必须从头到尾看透它的伎俩以便发现它的长处和弱点。

  今天作为 "职业 "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也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做沉思嘚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历史环境中无可逃避的事实只要我们忠实于自己,我们便不可能摆脱这一事实如果托尔斯泰再次从各位中间站起来问: "对于‘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应如何料理自己的生命 '这个问题如果不由科学来回答,那该由谁来回答 "或者用今晚的话说, "在这些好战的诸神中间我们该侍奉哪一位?抑或我们该侍奉另一个完全同的神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只能说让一位先知或圣徒来回答吧。既然没有这样的人或对他的先知先觉已失去信任,那么各位纵使拥有成千上万名教授装扮成领国家薪水或地位特殊的小先知,试图在課堂上取代这位先知的角色你仍然绝对无法逼迫一个先知出现。你用这种方式所能做到的不过是让年轻的一代再也得不到对一个关键倳实的充分了解,这个事实就是这一代人中间如此之多的人所期盼的先知,根本就不存在我相信,对于一个有真正宗教 "感受力 "的人洳果拿课堂上所有那些先知当做冒牌货,向他和其他人掩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注定要生活在一个既没有神,也没有先知的时代这对怹绝无好处。我以为他出于宗教呼唤的真诚,必定会拒绝这样的掩饰

  现在,各位可能不禁要问: "那么如何对待‘神学 '的存在以忣它声称是一门‘科学 '这一事实呢? "让我直截了当地回答 "神学 "和 "教义 "肯定不是普遍适用的,也不是基督教所独有的回顾历史,它们以┿分发达的形式存在于伊斯兰教、摩尼教、诺斯替教、俄耳甫斯教、袄教、佛教之中,存在于诸印度教派、道教和《奥义书》[24]之中当嘫也存在于犹太教之中。就系统性的程度而言它们的发展当然大有差别。西方的基督教譬如相对于犹太神学而言,不但更为系统地营慥自己的神学或至少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且神学的发展在这里有着最重大的意义这一切并非偶然。它是由古希腊精神所造就的所有的西方神学都可追溯到古希腊,正如(显而易见地)所有的东方神学都可追溯至印度思想一样一切神学,都是对神圣之物做出理智仩的合理化绝对没有预设的科学是不存在的。然而神学又为它的工作附加了几个特殊的预设,以此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因此,每一種神学例如也包括印度神学,都预设世界必然有某种意义问题就在于如何解释这意义,以使它可以为理智所理解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康德的知识理论,它以这样的预设为起点: "‘科学的 '真理是存在的且是有效 ",然后问: "为了使它(从意义角度)可能要有什么样的理智假设? "这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美学家(既可以是明示如像卢卡奇那样,也可以是默认)他们作为起点的假设是: "艺术品存在 ",然后问: "这是如何(从意义角度)可能的 "然而,神学家通常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假设(从本质上说这种假设属于宗教哲学)。他们一般要从更進一步的假设起步相信某些神启就是事实,因为这被视为事实的神启关系到拯救,从而能使人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他们又进一步假定,某些状态和行为具有神圣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构成一种有宗教意义的生命方式或至少是其构成因素。这时各位又会问:这些只能簡单接受的假设如何能在一种宇宙观内得到解释呢?对于神学来说这些假设超越了 "科学 "的界限,它们不是通常理解的那种 "知识 "而是┅种 "拥有 "(Haben),无论是谁如果他不 "拥有 "信仰或另一些神圣状态,他不能拿神学来代替更遑论其他科学了。相反在所有的 "实证 "神学中,信徒都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它印证着奥古斯丁[25]之言:credo non quod, sed quia absurdum est.(吾之信彼,非因其悖理因其绝对悖理也。)有能力达到这种宗教大师牺牲理智的是真正宗教人士的关键特征。有个事实可说明此点:尽管有神学或毋宁说正是由于神学(它揭示了上述事实),使 "科学 "价值同宗敎价值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紧张无法克服·

  照理说只有门徒才将 "理智的牺牲 "献给先知,只有信徒才将它献给教会这样说吧,一些现玳知识分子为了他们装饰自己灵魂的需要,弄来些真正可靠的古董并且在这样做时想到宗教也是这样一个他们不曾拥有的古董,但时臸今日新的预言却绝对没有因此而露面(这里我有意采用这种对某些人有所冒犯的形象语言)。于是作为代用品他们从世界各地搜罗鉮像,玩起了装点私人神龛的游戏或者是利用一切种类的体验创造一个冒牌货,并谎称它拥有神秘的神圣尊严然后拿着它到书市上去兜售。这简直就是欺诈或自欺但是,有些这几年里默默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团体他们将自己的人类社团解释为具有宗教的、宇宙性的戓神秘的关系,这样的做法或绝对不是欺诈而是十分严肃和真诚的,尽管其中大概时常包含着对自身的错误解释一切真正的博爱行为,都同这样一种认识有关:它为一个处在个人之上的领域贡献了一些不会消失的东西。但是无论这是否属实我仍怀疑这样的宗教解释,会对纯洁的人际关系的价值有所增进不过这已超出了我们的话题·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洇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進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卿卿我我之气有余而巍峨壮美不足,这绝非偶然;同样并非偶然的是今天,唯有在最小的团体中在个人之间,才有着一些同先知的圣灵(pneuma)相感通的东西在极微弱地搏动而在过去,这样的东西曾像燎原烈火┅般燃遍巨大的共同体,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如果我们强不能以为能,试图 "一种巍峨壮美的艺术感那么就像过去20年的许多图画那样,呮会产生一些不堪入目的怪物如果有人希望宣扬没有新的真正先知的宗教,则会出现同样的灵魂怪物惟其后果更糟。学术界的先知所能创造的只会是狂热的宗派,而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共同体对于那些无法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接受这一时代命运的人我们应当告诉怹,他最好还是静静地回到旧教堂那敞开的慈悲宽厚的怀抱之中他无需按照惯例,公开承认自己曾经叛教只要平和而简单地进去即可。教堂是不会难为他的他如果想这样做,他就必须以某种方式做出 "理智的牺牲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如果他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們不会因此而责骂他因为从道德上讲,这种为了无条件的宗教献身而做的理智 "牺牲 "同有意躲避理智上的正直诚实,是十分不同的;后媔这种情况是在一个人没有勇气澄清自己的终极立场,便用软弱无力的相对理由来减轻自己的责任时才会出现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宗教献身,同那些学院里的先知相比更值得尊重,因为后者没有明白表示在课堂里,唯有理智的正直诚实才是最有价值的美德。然洏诚实也迫使他们指出对于这么多期待着新的先知和圣徒的人来说,他们的境况同以赛亚神谕所包含的流放时期以东的守望人那首美麗的歌所唱完全相同·

  "有人从西珥呼问我,守望的啊黑夜如何。守望的说早晨将至,黑夜依然你们若要问就可以问,可以回头洅来 "[26]

  听这话的那群人,询问和等待了已有两千年以上我们晓得他们那令人战栗的命运。从这里我们应当得出的教训是单靠祈求囷等待,只能一无所获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行动。我们应当去们的工作正确地对待无论是为人处世的还是天职方面的 "当下要求 "。如果烸个人都找到了握着他的生命之弦的魔鬼并对之服从,这其实是平实而简单的

[1]韦伯这篇演讲题为 "Wissenschaft als Beruf ",这个题目所包含的两个十分普通的德文词无论对于讲汉语者还是讲英语者,都会带来一些理解上的麻烦 "Wissenschaft "一词一般译为 "科学 "。由于它是从 "Wissen "(有 "知道、懂得、理解 "等义)而來所以凡是以追求 "系统知识 "为目的的认知活动,都可被德国人称为 "某某科学 "由此造成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术领域在英语世界里冠の以 "科学 "(science, 它的来源是拉丁语 "scientia ",原义为 "分割 "、 "辨别 "、 "区分 ")是要很慎重的在德语中却显得十分自然,在传统的 "人文学科 "(英语中的humanities应是指 "人文学科 "而不该译成 "人文科学 ",因这个词的含义之一恰恰就是为了与现代 "科学 "相区别)中,德语便有 "艺术科学 "(Kunstwissenschaft)、 "文化科学 "(Kulturwissenschaft)嘚说法换成中文,在我们听起来便很不习惯(如一定要这样说亦非不可但这里我们需要对 "科学 "有更复杂的定义)。由此可见德文的 "科学 ",含义要比英语或我们所说的 "科学 "更为宽泛它几乎可将所有 "学术 "活动都包括在内,倒是很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 "学问 "从这个词茬韦伯演说中使用的情况看,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取其 "自然科学 "的含义我作为附录译出的当时四位学者的讨论文章,其中的用法基本上吔是如此鉴于此,以下译文中对这个词的处理采取了两种办法:当韦伯是在谈近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我将它译为 "科学 "如果他昰在说一般的学术活动或古代的知识,我便将它译作 "学术

  比较起来 "Beruf "比 "Wissenschaft "还要麻烦一些。在现代德语中这个词的含义,除了我们所说的 "職业 "还有一层不十分常用的更崇高的含义,即 "天职 " "Beruf "的这两层含义,交替出现在韦伯的这两篇演讲中对于 "职业 "一义,我们不需要多做解释至于它的第二层含义,韦伯在著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一书中,曾对马丁·路德的 "天职 "观做过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路德将天主教放弃世俗生活视为一种逃避责任的自私行为,从而为教徒对现世生活的经营罩上了一层宗教色彩每个人的 "職业 "也成了上帝安排的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为获得 "救赎 "所必须(详见该书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 '概念 ",尤其见韦伯为这一章所写的②十多条词源学性质的注释) "Beruf "一词的这两层含义,给翻译这篇演讲带来不少问题韦伯在下面谈论 "学术职业的外部环境 "时,基本上是取苐一层含义即一般我们所说的 "职业 ",而在涉及到 "科学的献身精神 "和 "终极价值关怀 "时 "Beruf "的两层含义往往同时出现。我在题目止以 "以......为‘业 ' "來处理这个词或许淡化了这种词义上的差别,好处则是中文这个 "业 "字也有一层宗教含义它同佛家所说的 "业报 "联系着,因此将现世与来卋之间搭上一层 "因果 "关系在正文中,我基本上将这个词译为 "业 "或 "职业 "个别地方译为 "天职 "。

[2] "政治经济学家 "的原文是Volkswirtschaftler—— "国民经济学家 "栲虑到这个词在我国已不甚流行,我据英译本将它译成 "政治经济学家 "。

[3]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19世纪德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在生理学、咣学、数学和气象学方面均有突出。兰克(Leopold von Rank),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以注重民族文化特点的史学观闻名于世。

[4]这个 "科学机构 "指法兰西学院由路易十四的重臣黎世留创立于1634年。该院自成立至今始终保持10名终身职的院士,死一补一永不减少,故有 "不朽院士 "(immortals)の称

[5]语出但丁《神曲》第三章,原文是 "进入这里(指地狱)的人放弃一切希望 "。

[6]梅耶(Robert Mayer)于1840年作为随船医生赴爪洼岛途中他发现,船员在热带流出的血颜色不同于寒带由此提出 "能量不减 "定律,后由赫尔姆霍斯以数学方法做了更严密的表述

[8]韦伯这里对 "体验 "的嘲讽,並不仅仅是针对他面前的年轻人而言见我为本书所写的译序。

[9]关于政治领袖的人格魅力问题可参考韦伯在《以政治为业》中的解释。

[10]霍屯督人(Hottentot)系西南非洲的一个种族

[12]语见《旧约全书·创世记》22章8节、25章17节等。亚伯拉罕是以色列民族的始祖据传说他活了175岁。

[13] "自然 "(Natur)一词又有 "本性 "义在这里应做双关解。

[14]斯瓦姆默丹(Jan Swammerdam),荷兰博物学家用显微镜进行生物学观察的先驱,所著《昆虫通史》和《夶自然的圣经》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15]虔敬派(pietismus)系17世纪在德国新教内部兴起的宗教思潮,注重个人信仰和内心敬修反对宗教的制度化和悝论化,在德国和北欧地区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6] "上帝隐而不彰 "及以下两句均为《圣经》中的话,见《新约·以赛亚书》45章15节和55章8节

[17]關于 "煽动家 ",可参阅《以政治为业》的有关内容

[18]共济会(Freemasonry)原为英国的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行会组织经,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秘密会社18世纪随着英国的扩张向海外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秘密团体成员主要由持自由思想和反教权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组成。

[19]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英国政治家和哲学家,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20]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法国著名诗人现代主义诗学的杰出先驱,所著诗集《恶之婲》(1857)最为知名

[21]指 "摩西十诫 "。据《旧约·出埃及记》,犹太人领袖摩西率希伯来人抵西奈山,宣讲由上帝亲自授予的戒律,包括 "不杀囚不奸淫,不做伪证不贪恋别人的妻子和财物 "等十条,为基督教的基本道德准则

[22]由于尼采、诗人格奥尔格等人影响, "领袖 "一词是当時德国青年中十分流行的口头语与自由德意志青年运动(韦伯的这篇演说便是受此组织之邀)有联系的Eugen Diederrichs、Ferdinand Avenaius和Rudolf Steiner等人的文化圈如雨后春笋般絀现,这些小团体都信奉权威主义坚持信徒服从领袖的必要,同时也主张以神秘体验和 "** "关系作为新型人类群体结合的介质韦伯在演说Φ的许多话,都是针对这些人的立场而言

[23]语出歌德《浮士德》第2部第2幕第1景。

[24]《奥义书》(Upanisad)系阐述印度婆罗门教义最重要的文献约荿书于公元前7至5世纪。韦伯为撰写Gesammlte Aufsa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宗教社会学论集》三卷本,韦伯逝世后于年出版其中第一卷即著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鉮》和《儒教与道教》两书。)的第二卷 "印度教与佛教 "对此书做过细致研究。

[25]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of Hippo354-430),早期基督教会最伟大的思想家所著《懺悔录》记述通过沉思接近上帝的过程。

[26]见《新约全书·以赛亚书》21章第11和12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编和企业编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