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共享,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做的怎样

基于互联网+的关键队伍在线情景培养体系设计产品
1、项目名称
& 基于互联网+的关键队伍在线情景培养体系设计产品
2、项目背景
& 企业人才培养工学矛盾严重,成本高、时效有限?
& 培训流程难以闭环,内化落地周期长,效果不易评估?
& 在线学习流于形式,过程运营管控困难,与线下培训脱节?
& 华信咨询自主开发“信趣邦”移动学习平台,倡导“线下培训+在线学习”O2O混合式人才培养方案,引入情景化闯关学习与测评工具,运用互联网+手段有效助力关键队伍人才能力提升,并形成长效引导与自循环机制。
3、项目成果及创新点
& 培养混合化:倡导自主式在线学习,结合传统线下培养,打造O2O混合式能力提升培养方案,学习内容、形式和情景有机混合、长效运营;
& 载体在线化:开发专属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异地测评降本增效,培训流程在线简化,个人成长记录循踪,使人才培养变得简单快捷;
& 课程情景化:聚焦真实工作情境,设计情景化路径式学习任务,匹配相应知识技能课程,并通过游戏化的闯关体验,激发学习意愿和动机;
& 内容趣味化:采用长图文、微视频等多种微课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移动化和碎片化,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提炼与包装,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成效;
& 方式多元化:整合多种学习方式,通过精选案例、标杆人物志定期推送,学友圈组建以及学习活动对赌等形式,引发自主学习,同时建立人才档案,持续追踪培养成效;
& 机制延续性:训前层层筛选,感知差距,激发动力;训中内容为王,持续成长;训后通过学分兑换、职业发展积分和荣誉机制等激发学员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4、项目价值
& 情景化学习仿真工作实战,混合式培养助力人才成长!
聚焦可持续演进,SPTN打造精品承载网
1、序言、引子:
& 在4G+、5G万物互联业务,以及宽带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对我们的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业务开通快速、高质量、低时延、调整响应快等方面。移动的PTN承载网应该如何应对呢?PTN网络发展的瓶颈在哪里?SPTN引入的技术优势,SPTN引入层次及与现网的组网架构方案,SPTN引入后对PTN网络运维的影响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和研究。
2、项目名称:
& 聚焦可持续演进,SPTN打造精品承载网
3、项目的背景:
& 随着通信业务的发展,LTE网络向纵深发展,由“覆盖”走向“精品”。5G业务要求承载网建设需要兼顾LTE-A/5G业务,专线业务对承载网质量要求更高---业务开通快速,高质量,低时延,调整响应快。
& 而传统PTN网络存在短板。在配置LTE业务时,接口配置复杂,容易漏配置,路由数量多难维护;在配置集客业务时,无法自助申请和按需调整,客户无法感知专线业务状态,难以实现电商化销售模式;在OSS方面,网络业务复杂,系统集成时间长,问题定位难,跨域跨厂商业务发放效率低;在运维方面,工单数量多,手工操作复杂,静态网络故障,保护失效,流量不均衡,资源利用率低。
& 鉴于对以上问题的担忧,浙江移动决定开展聚焦可持续演进,SPTN打造精品承载网课题研究,为SPTN引入现网打造精品承载网提供相应参考。
4、项目成果:
& 1)SPTN的技术特点:大带宽、智能化、高可靠。
大带宽:提供灵活可控的大管道带宽定制,提供高质量的客户体验。
智能化:集中化的控制平面实现网络资源信息收集和智能的路径计算等能力,提供开放接口,网络应用智能化。
高可靠:转发层面保护和整网恢复相结合,提升网络可靠性。
SPTN网络智能化和高可靠
& 2)SPTN引入LTE业务的优势
& 3)SPTN引入专业业务的优势
& 4)SPTN加载方案
5、项目方法:
& 1)跟踪技术发展:主要收集、分析SPTN的技术、设备情况;
& 2)分析现网瓶颈:现网特别是PTN网络发展的瓶颈所在;
& 3)研究SPTN引入效果:SPTN引入的技术优势,SPTN引入层次及与现网的组网架构方案,SPTN引入后对PTN网络运维的影响及分析等;&
6、项目价值:
& 为应对未来业务发展,承载网作为基础资源,需要及时发现自身瓶颈所在,并超前进行规划与建设,及时引入新的技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移动公司理清了现有PTN网络的瓶颈,分析研究了SPTN技术引入的优势,提出了SPTN技术引入需要进行了网络架构调整与建设重点,为SPTN引入现网打造精品承载网提供相应参考。
& 中国移动的PTN网络智能化提升是大势所趋,并且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现有PTN网络将随着支持SDN功能新设备的增量部署以及SDN功能的试点完善逐步向SPTN全网络演进。
黄骅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分享
&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1、项目名称
& 黄骅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分享
2、项目背景
& 2015年10月,黄骅市政府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方向,经过相关谈判和层层筛选,黄骅市政府与沧州电信达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初步合作意向。
3、项目成果
& “智慧城市”技术方案结构分为三部分:
& 1)热点目标覆盖区WIFI建设,总部运维中心以及应用开发平台。
& 2)用户认证和应用组网
根据业务需求,黄骅智慧城市方案采用集中认证-本地转发模式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认证控制点在AC设备,通过配置抓取STA认证报文(如802.1X、Portal认证)进入CAPWAP隧道,上送到AC设备,完成认证过程。
& 3)根据黄骅市公安局的统一要求,在“智慧城市”网络中,在互联网出口需要部署一台ASG连接到公安局的信息采集网络,以供局方采集信息之用。具体组网方式,如下图所示:
4、项目创新点
& 黄骅智慧城市设计加入了易信认证,这将会极大的增加中国电信天翼手机用户的网络可用度,增强“智慧城市”的品牌粘度,未来还可以在认证过程中的加入城市宣传、企业宣传等信息,提高黄骅和中国电信的知名度,打造城市的另一张靓丽的名片。
5、项目价值
& 通过该经验分享,使设计人员对智慧城市的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概念理解,对后期有类似需求的地市,提供一个深度浅出的参考。
某移动宽带提速传送网建设策略
1、序言、引子:
& 无线宽带覆盖广域,随时随地,但是受技术制约,空口传输速率有限;高带宽需求下投资、站址获取、传输、规划和运维挑战巨大。有限宽带具有大带宽、高容量、保密性、独享性等特点;承载IPTV、视频通信等高宽带应用,承载信息化应用的最佳载体:网上金融服务、视频通信、低成本。长远而言,有线宽带是全业务运营绕不开的瓶颈,是未来业务主要承载方式
& 日渐成熟的多媒体应用使宽带接入网带宽需求增长到几兆、几十兆;未来HDTV以及家庭网络的发展将使用户的带宽需求达到100M以上。而互动业务逐渐繁荣,如视频聊天、网络游戏、视频会议、P2P应用等,需要宽带接入网提供更多的上行带宽。
2、项目名称: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某有限公司宽带提速传送网建设策略
3、项目的背景:
& 某移动从10年开始建设PON网络,经过六年的建设实现了乡镇与城区的全覆盖率,为家庭宽带的接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16年移动从4M、8M为主流的带宽需求提速到20M起步,本期工程针对家庭宽带用户的提速提供解决方案。
4、项目成果:
& 2016年骨干汇聚设备扩容工程第一阶段于2015年12月启动,方案要求在2016年2月初完成。本次工程全省对2669个OLT进行分析,对854个OLT上行扩容GE端口,对804个OLT上行GE通道改为10GE通道,新增101套OLT设备。城区OTN扩容229个10G通道,乡镇扩容198个10G通道。
具体解决方案及策略如下:
一:OLT设置策略&
1、城市区域:集中设置、适度下沉,引入10G PON技术
与电信管孔、光交及局点资源相比差异较大,为了弥补基础资源短板; 在“集中设置、适度下沉”的原则下, OLT根据管道资源与用户分布(大于3600户小区)情况适当下移至具备较好机房条件、出局管孔资源丰富、已在主干光缆环上的接入点;扩大OLT站点规模,缩短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原有FTTB区域,无法进行宽带提速FTTH改造情况下,根据用户带宽需求及业务流量预测,逐步引入10G PON技术来满足要求,为FTTB用户提供100M接入能力,同时具备FTTH 1000M接入能力。
2、乡镇农村区域:无线与有线相结合
在乡镇农村,OLT部署在乡镇汇聚节点机房内,覆盖镇区及周边传输距离范围内的行政村,其次根据网络覆盖逐步完成农村聚集区域OLT部署。其他农村区域以4G提供无线宽带能力。
二、OLT上联端口扩容策略
1、目前OLT上联端口主要采取GE类型的端口,随着用户带宽的不断提升,OLT上联端口应考虑10GE扩容方案。从两种类型的端口建设的经济性、容量两方面制定上联端口建设策略:OLT初期配置2*GE上行端口,当OLT上联峰值流量需求大于6*GE时改造为双10GE端口。流量预测结果:乡镇上行GE方式能够满足,改造为10GE端口需求在城区。
2、根据上联端口需求算法扩容策略如下;对预测流量小于6G的OLT,扩容上行GE光模块或者GE上行板卡解决;对预测流量大于6G的OLT,把原来的多个GE通道改为双10GE通道。
3、现网投产的1011个能够满足,占比38%;2、需要扩容GE端口的有854个,占比32%;需要GE改为10GE上行804个,占比30%。
三、OLT上联承载策略
表一,上联电路承载方式对比
各种上联电路承载方式各有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要完成PTN向OTN承载转变。最终完成OTN分阶段覆盖汇聚点,并引入100G O&PTN构建大带宽架构,为OLT上行提速保驾护航。
表二,OTN覆盖策略
四、与CMNET协同策略
表三,与CMNET三种协同关系对传输的不同要求
以上三种协同关系,并无绝对的优劣,选择哪一种主要取决于具体城域网的业务流量和机房资源、传输资源和投资策略:协同关系一通常用于业务发展初期。考虑协同关系二在大二层域规划管理上的难度、增加了网络层次等,建议仅在业务量较小的城域网采用。组合关系三建议业务量大的城域网采用,县市骨干节点可下沉BRAS,需要注意BRAS/SR与OLT的匹配,包括归属关系和端口速率两个方面,应统筹同步。
5、项目方法:
& 本工程时间短,前期工作从2015年12月份开始,从最初的技术跟踪、到中期的各种方案对比、到最后的方案选定等。但是甲方所要求的设计查勘时间紧,任务急。每批工程从开始可研启动到设计完成一般为2个月,工作量大且任务紧急。为了满足客户对设计质量及工期的要求,我们通过对各地市工作量的详细分析,调配所内其他项目组骨干设计人员及辅助人员投入,确保在尽量短的周期内能完成设计工作,有力的保障了工程进度。
6、项目创新:
& PON网络以本地网为单位建设,为家庭客户提高继而。针对每个地市发展宽带不同的策略提供每个OLT扩容的解决方案,讨论制定方案模板,再推广到其他地市。
7、项目价值:
& 本期工程极大的完善了某移动本地网传输系统架构,提高了PON网络容量,该扩容方案提高了某移动面对市场的竞争能力。
& 本期工程在时间紧任务急,技术复杂,并涉及多专业协同的情况下,某项目组还是按时优质的完成了查勘设计任务,局方对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专业高效的技能表示相当满意。
资源池融合方案研究
1.序言、引子
&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通过将分散的计算、存储、平台、软件等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虚拟的资源,再利用软件按需提供给用户资源的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资源的自动管理、调度、分配、监控和自我维护,大大减少了用户繁琐的部署和运维工作,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2.项目名称
& 某电信2015年云资源池扩容工程
3.项目背景
& 在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推动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以IT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在实现了运营支撑系统私有云建设基础上,积极进行混合云架构的探索,力图实现更多信息系统的云化部署,达到最大化的资源整合。根据电信集团云计算发展战略指引及某电信自身私有云现状,某电信决定建设云资源池融合平台。
4.项目成果
& 将现有IT资源池的计算资源作为融合资源池的IT系统集群,新增计算资源作为资源池的业务平台集群。两个集群共用网络环境、存储资源和管理平台,但保持相对独立,满足各自专业的业务需求。后期将专业网管系统、IDC业务也部署在业务平台集群上。最终将资源池上的所有集群进行完全融合。新购刀片服务器、存储,扩容云资源池,共用四楼IT机房的核心交换机和光纤交换机。新增防火墙模块,升级负载均衡设备,新增入侵防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保证资源池的安全运行。交换机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横向及纵向堆叠,实现大二层网络,消除环路,简化架构。在接入层、核心层分别设置VLAN和VPN隔离集群,将管理及迁移流量和业务流量进行分离。
5.项目价值
& 完成某电信云资源池的统一建设,扩大云计算应用范围,为内外部客户快速提供优质软硬件资源,不仅将有效地支撑某电信全业务的运营,同时也提升了某电信对外云服务能力,提升某电信的客户感知度,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有效管理资源、降低成本、减轻维护压力,保障全业务的稳定运营,从而进一步提高某电信现有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国移动国内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一期工程
1、序言、引子:
& 中国移动全网共有20个省市公司已尝试开展一卡多号业务,主要采用“智能网方式”和“IVR方式”实现,但业务规则及名称、资费收取均不统一,无法整合全网资源进行规模化推广。为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提高品牌效应,有必要进行统一的业务定义和设计,进行全网推广。
2、项目名称:
& 中国移动国内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一期工程
3、项目的背景:
& 2011年9月TNS市场调研报告测算出中国移动一卡多号业务潜在的目标客户数约7400万。截至2013年2月,中国移动全网共发展约66万用户。业务发展不理想,业务实现方式、业务规则和名称、资费等均有差异,无法整合全网资源进规模推广。
& 中国移动集团数据部和市场部多次提出需求,要求重新设计国内一卡多号业务平台,统一业务模式、业务规则和业务资费,简化客户订购、设置和使用等操作,全网集中开展“一卡多号”业务。
4、项目成果:
& 本项目对一卡多号业务平台的建设方式经过了多方面、全方位的对比,最终推荐采用全网集中建设的方式。同时对全网集中建设方式下的组网架构进行了研究。
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建设方案对比分析表
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架构图&
一卡多号业务平台组网图&
5、项目价值:
& 本期工程是中国移动首次全国统一集中建设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为统一业务模式、业务规则和业务资费,简化客户订购、设置和使用等操作提供基础,通过本次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全网资源进规模推广,有利于一卡多号业务的推广。
无线网络规划辅助工具研究和开发
1、序言、引子:
&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网络制式复杂,一个站点共有多个系统,在网络规划时如何能有效、快速选取建设方案是规划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铁塔公司,在站点选址时要同时考虑三家运营商需求情况,涉及多个制式及多个需求,如果靠人工来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间,而且存在一定的误操作,会产生意外的错误,对规划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进行规划中的需求整合是当前网络规划的关键之一。
2、项目名称:
& 无线网络规划辅助工具研究和开发
3、项目的背景:
& 铁塔公司成立后,基础配套的建设全部由铁塔公司承建。目前的建设流程为运营商提供需求,铁塔公司进行需求整合,旨在把三家运营商的需求整合为可满足多方需求、并最大程度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在初期建设中,需求整合靠人工操作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整合结果也存在很多错误。因此,需要一套有效的手段或方法来完成需求整合。本项目结合云南铁塔建设要求,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使用EXCEL工具编制了一套无线网络规划辅助工具。
4、项目成果:
& 无线网络规划辅助工具采用导入的方式进行,只要把三家运营商的需求及存量资源导入表格中,工具会自动选择最优的建设方案,比如三家共建、两家共建、一家独建、共享建设等。本工具运算速度远非人工操作比拟,可进行批量操作,而且准确性非常高。本工具的投入使用,解放了需求整合中的人力资源浪费,提升了整合效率和准确度。
& 本工具已经在云南铁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使用,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 本工具也可在三家运营商网络规划阶段使用。
数据处理结果
5、项目价值:
& 本项目完成于铁塔成立之初,为铁塔公司网络规划的需求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工具也可以使用在三家运营商网络规划阶段。
& 本工具使用Excel2003编制,任何装有Excel2003的电脑都可以使用,操作简单明了,极易上手,无需指导。
& 本工具的使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提升了需求整合的效率和准确度。
& 本项目成果不仅仅可在云南铁塔项目使用,其它地方任何涉及需求整合的项目都可以使用。
单管塔共享改造-新增天线支架附带爬梯方案
1、项目名称
& 单管塔共享改造-新增天线支架附带爬梯方案
2、项目背景
& 单管塔应用广泛,是我国最常见的主要塔形之一。单管塔多以内爬为主,而内爬单管塔塔身外侧,仅在天线处设置外爬钉或爬架。为提高共享率,经常需要对已有单管塔进行改造(对原单管塔进行承重复核,并通过验算的前提下);在原有天线支架的下方新增天线支架是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但新增天线支架处往往缺少爬钉,这对后期的安装和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我院设计人员对之前的改造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一种天线支架附带爬梯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3、项目成果
【原无附带爬梯方案展示】
【改进后附带爬梯方案展示】
& & & & & &
& & & & & & & & & & & & &图2
本做法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3752.4
4、项目创新点
& 采用一种天线支架附带爬梯的改造方法,以解决工作人员在后期安装和维护不便的难题。新增的爬梯,需要和上方原有的爬钉或爬梯对准,这样可以保证爬梯的连贯性,方便工作人员的上下。
5、项目价值
& 在未来的建设工程中,存量铁塔的共享改造工作必然会成为铁塔公司的重点和难点。而存量铁塔的改造工作情况多样化,困难也较新建站多很多,这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甲方的需求,提供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改革。一种天线支架附带爬梯的改造方法,就是在原有改造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创新,从而解决了工作人员在后期安装和维护不便的难题。
& 本项目产品制作、安装简便,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可以在存量站改造中推广使用。
& 项目启发:想要在存量铁塔的共享改造工作获得更多的突破,不仅可以依靠改造工作本身的创新和调整,还可以从改造方案的多样性、协调运营商的需求等多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铁塔公司成立对运营商经营绩效的影响
1、项目名称
& 铁塔公司成立对运营商经营绩效的影响
2、项目背景
& 基于破解重复建设难题,持续推进共建共享建设,以及深化国有资产和国企改革的需求,在国资委和工信部的牵头下,三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出资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参考目前的研究,可以发现铁塔公司成立对运营商的经营成本、经营效益及资产规模等方面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并没有经过实际测算。为此,XX运营商希望利用自身的财务数据,结合铁塔公司成立相关的政策文件,对铁塔公司成立前后,运营商成本费用、净利润、固定资产的变化进行实际测算,以便为规划期内的成本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3、项目成果
& 根据客户调研和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确定了总体及各项成本费用的测算思路。首先区分存量铁塔资产及规划期内每年新增的铁塔资产,其次分别对铁塔公司成立前后,存量铁塔资产的相关成本费用及增量铁塔资产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最后用铁塔公司成立后的存增量铁塔成本减去铁塔公司成立前的成本即可得出铁塔公司成立对运营商成本费用的影响,进而也可以计算对营运效益的影响。同理测算铁塔公司成立对运营商资产规模的影响。下面用思路图直观展现测算思路,每一项成本的具体测算可以根据运营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项目价值
&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了铁塔公司成立对运营商经营绩效影响的定量分析思路,并对铁塔公司成立前后运营商与铁塔资产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了分项测算。该项目考虑了目前铁塔公司运营模式及租金定价模式,最终确定的测算思路具备合理性及可行性。项目价值主要体现在:
& (1)预算制定参考:通过该模板的计算结果,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现铁塔公司成立前后运营商成本费用的变化,为运营商下一年度成本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 (2)财务规划指引:铁塔公司成立是对运营商有重要影响的行业新动作,后期开展财务规划需要考虑这一因素,该项目对铁塔公司成立影响的研究可以为规划提供指引;
& (3)租金谈判支撑:该项目分别计算了铁塔公司成立后,运营商节约的与铁塔资产相关的成本费用及需要向铁塔公司支付的租金,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到节约的成本费用与增加的租金之间的平衡点,为运营商今后在与铁塔公司进行租金谈判时提供议价范围的参考;
& (4)整体价值提升:明晰铁塔公司成立的影响后,运营商可根据影响内容、影响程度等方面的分析,对自身业务发展进行调整,通过合理布局业务结构放大铁塔公司成立的正向影响,从而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一种特殊的角钢拉线塔新增天线抱杆
1、项目名称
& 一种特殊的角钢拉线塔新增天线抱杆
2、项目背景
& 由于该地区存在大量角钢格构式拉线塔。塔身立面横材及斜材翼缘均朝外,新增天线抱杆无法直接固定在塔身上。经研究,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抱杆固定方式,即通过短支臂过渡,值得天线抱杆横杆避开外翻角钢而固定到塔身主材上。如下图所示:
3、项目成果
& 经过试点,目前已经出具大量类似铁塔的新增抱杆图纸,且涉及铁塔均已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事实证明,该设计方案对于解决同类铁塔新增双拼天线的难题是有效且易于操作实施的。
4、项目创新点
& 增加一个过渡构件,解决了常规天线抱杆无法适配横(斜)材外翻角钢拉线塔的问题。
5、项目价值
为现存大量同类地面拉线塔的改造提供了可能。本设计将为铁塔公司大大加强存量资源共享改造的能力,其价值和效益将是巨大和显著的。
中国铁塔湖北分公司目标网规划及城乡专项规划
1、项目名称
& 中国铁塔某省分公司目标网规划及城乡专项规划
2、项目背景
& 2015年是铁塔集团公司开展滚动规划工作的第一年,期望实现规划牵引项目、主动满足电信企业需求以及提升投资效益等目标。而作为优秀典范的湖北省分公司很早就启动了省内目标网规划,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站址级规划储备库,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积极将规划成果纳入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简化后续建站审批流程,有效提高明年实际建设效率,坐实项目精细化管理。
3、项目成果
& 某省铁塔在我院及其他几家设计单位的共同协助下在上半年就完成了省内目标网规划工作,并实现主动营销,引导电信企业需求向铁塔公司目标网站址规划靠拢。以目标网为基础的三年滚动规划成果在集团规划评审中也获得了较高评价,我院负责地市的案例(荆州古城)还有幸代表铁塔公司参展了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项目方法
& 铁塔公司目标网规划最主要的亮点在于主动预判站址资源,而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电信企业需求,主动预判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 一方面是基于电信企业现有网络数据分析之后所做出的结构性优化,通过对电信企业路测数据、日常网络质量引起的投诉工单、话务流量数据热点分布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定位,结合无线网络仿真技术进行补盲;
& 另一方面是基于城乡发展的目标网络站址布局,通过分析不同电信企业网络发展策略和建网思路,结合市政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链路预算得出的科学理论站间距,提前部署目标站址。
& 最终通过现场预查勘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将规划结果作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使得目标网站址具备了落地实施条件。
5、项目价值
& 经过两年的实际工程建设和不断创新探索,铁塔公司已经走出了组建之初的迷茫。通过规划引领需求,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从承诺的“100%承接需求,100%及时交付”到开始尝试由被动满足需求走向主动营销,已经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效。利用科学有效的规划手段,主动预判站址需求,提前部署站址资源,必将能够实现引领电信企业需求的目标,深化共建共享理念,真正做到“网络中立,网业分离”的市场化运营格局。
某电信公司人岗匹配度评估与优化项目
1、&序言、引子:
为了更好地响应集团战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公司基于集团战略转型和对岗位胜任力标准化要求,致力于设计一套全面、统一的人岗匹配度评估工具,并运用评估工具对公司全体基层岗位的人岗匹配度做一次现状扫描,分析公司人岗匹配状况,并针对结果优秀和结果不佳的人员提供发展和调整建议。
2、&项目名称:
某电信公司人岗匹配度评估与优化项目
3、&项目的背景:
运营商公司正面临着来自经济、社会与行业市场等方面的环境挑战与机遇,具体包括:
?&政策环境方面:政府新颁布政策给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带来更大的挑战。
?&产业环境方面:政府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以及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电信商业模式的冲击,使得电信行业面临来自跨行业的巨大威胁。
?&社会环境方面: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工资水平的迅速提升,逐渐弱化了电信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客户需求方面:消费者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差异化,对服务体验的要求较以往更高。
同时,在面临公司业绩和减员增效的双重压力下,运营商公司急需解决三大问题:
?&问题一:减员增效的需求日益明显,人岗匹配现状有待明晰。
?&问题二:常规人才评估作用有限,人岗匹配评估机制有待完善和统一。
?&问题三:人才队伍趋向老龄化,急需加强人才内部流通机制。
4、&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包括三大部分:
(1)人岗匹配评估标准模型:人岗匹配评估模型包括工作业绩、能力素质和归属感三个维度。该模型充分突显了三大优势:
?&业绩导向:以工作业绩指标为核心,辅以能力素质、组织归属感等软性指标,在保障人岗匹配评估标准全面性的同时,突出业绩导向,从而支撑公司业绩发展战略。
?&灵活高效:所设计的模型便于应用,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灵活、高效的调整。
?&科学严谨:模型设计取材权威,过程科学高效,结果严谨可靠。
(2)《运营商行业人员能力素质分级标准说明书》:该说明书全面、细致地对运营商行业各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分级描述,并提供评级参考,可用作人员评估的“傻瓜式”工具。
&&& (3)智能360度在线人才评估系统基础架构:在公司IT技术支持下,系统能够根据登录系统的评估者身份以及其与被评估者的工作关系,自动提供差异化的评估指标,并智能化地基于评估者、被评估者、双方工作关系、岗位胜任力模型特征等信息,按照不同算法得出并输出人才评估结果。
5、&项目价值:
本项目积累和完善对人才测评和人岗匹配的相应方法,日后可借鉴本项目方法,为后续在人才测评和人岗匹配、人员流动和发展类似项目中提供方法的参考和依据。具体来说,即:
长期评估机制:通过此次调研项目所建立而成的人岗匹配评估机制,公司在将来长期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岗匹配度的诊断和梳理
灵活适应未来:用此次设计的模块化的人岗匹配评估模型,公司将来可以根据新的战略需要和岗位体系调整,适当修正评估模型,使评估模型与时俱进
完善流程机制:借助此次人岗匹配调研的结果,公司可以完善内部人才库,根据人才特点和潜力配套相应调整、培养和发展政策,提高内部人才流通效率,防范和减缓公司人才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
中国移动某分公司2011年度通信机楼电源配套建设项目
1、&序言、引子:
某移动以往将通信机楼配套分散在各通信网络项目中建设,在机房配套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管理,对设备运行功耗情况、机房空间使用情况、机房电力、空调等资源使用等情况缺乏定期统计分析,为此提出电源配套建设新模式,将通信机楼各类配套设备统筹并整合成一类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在规划、建设、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优化建设模式。
2、&项目名称:
中国移动某分公司2011年度通信机楼电源配套建设项目
3、&项目的背景:
为解决某移动各通信机楼通信设备装机供电需求,本设计从通信机楼电源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等角度出发,根据各通信机楼的机房空间使用现状、电源系统配置及使用现状,结合设备装机需求,遵循电源专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某移动下发的相关指导意见等,编制适合各通信机楼电源配套建设系统的方案。
4、&项目成果:
(1)本工程通信机楼电源配套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通信机楼楼层通信电源配电总屏、直流供电系统、直流列头柜、UPS供电系统、 交流列头柜、动力及通信机房走线架、接地及照明等。主要工程量为:在5栋通信机楼内新建20套直流电源系统、3套UPS电源系统,扩容20面楼层配电柜、30个整流模块及部分直流配电屏、列头柜、母线等配套设备。
(2)本工程解决了2011年度某移动5栋通信机楼内新增272个网络机架的用电需求。
5、&项目创新点:
(1)项目统筹管理
为提升网络建设效率,有效控制配套建设成本,某移动提出将通信机楼各类配套设备统筹并整合成一类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在规划、建设、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优化建设模式,下表为通信机楼电源配套建设项目的具体建设范围。
(2)机房合理规划、分期建设
下图为某移动枢纽楼动力机房设备布置图,本工程根据当前楼层主设备机房的功能定位,遵循交换、传输、数据等机房的用电原则,同时考虑未来设备能耗的发展趋势,以及通信机楼投入使用的周期,分期建设机房配套电源系统。
6、&项目价值:
(1)本项目结合2011年度某移动省管和市管装机需求,编制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设计具有前瞻性。
(2)根据主设备机房不同功能定位,遵循交换、传输、数据等机房的用电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网络效率,具体如下表。
(3)直流电源以及UPS系统根据楼层装机速度分期建设,蓄电池组的容量按近期负荷配置,同时依据蓄电池的寿命,适当考虑远期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节能效果。
手机视频基地专项项目后评估
1.&序言(引子)
运营商手机视频业务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如何根据手机视频业务的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手机视频类平台项目的后评估体系?如何通过该体系客观地评估此类项目并且为未来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成为摆在三大运营商面前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2.&项目名称
手机视频基地专项项目后评估
3.&项目背景
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运营商手机视频业务迅速发展,外部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运营商内部手机视频类平台功能需求不确定,存在一定的浪费与重复投资,手机视频业务投入也缺乏投资决策评估依据,所以运营商需要一套闭环、高效的手机视频业务后评估体系与反馈机制,来评估投资决策并为未来投资建设提供指导与支撑。
4.&项目成果
本项目从传统项目后评估五个维度出发,根据手机视频业务的特点,以及视频基地在投资管理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此次后评估重点关注目标、效益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重点关注目标实现情况、投资效益情况,以及业务发展和供应商依赖性的评价。同时本项目还从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手机视频业务发展的健康度。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策略建议。
5.&项目创新
该项目除传统评估维度之外,还借鉴互联网企业运营特点,从盈利能力、市场发展、收入质量、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构建手机视频业务健康度评估模型,来评估手机视频业务的运营状况。
6.&项目价值
本项目通过对手机视频基地进行专项后评估,主要围绕项目的目标、经济效益、持续性以及综合健康度等多个方面,整理和分析运营商历年手机视频投资项目,以获得客观科学的评估结论,以指导后续手机视频类项目的投资决策;同时,本项目形成的评估方法及模板,为新技术新业务平台类项目后评估方法和思路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电信2013年全国集中MSS系统建设工程
1、&序言、引子:
全国集中MSS系统是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推进管理变革的重要手段。建设全国集中MSS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情况,迅速有效调配资源,保证管理决策的快速执行。
2、&项目名称:
中国电信2013年全国集中MSS系统建设工程
3、&项目的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集约化运营管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中国电信正在经历跨行业的产业链、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化、云计算等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变革,这些都对MSS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能力上要支撑新形势新环境下的业务发展和业务创新;架构上要支撑企业集约化运营与服务;数据上要实现共享。
4、&项目成果:
中国电信2013年全国集中MSS系统建设工程,实现了集团总部、广东、上海、江苏、安徽、新疆在财务、工程、采购、人力、法律、合同、审计等七大MSS专业的集中建设,新建系统承载约13万MSS用户。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的集约化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公司基础管理,提升行业内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力。
&&&&&&&&&&&&&&&&&&&&&&&&&&&&&&&&&&&&&&&&&&&&&& MSS系统整体架构
5、&&项目创新点:
一、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图
系统总体方案如图所示:
包括业务类系统及基础类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系统设计的原则如下:
?&流程化:将业务类系统与基础类系统分离,实现业务性需求全面覆盖与流程需求灵活实现的最佳组合;
?&统一化:方案以统一性为原则,兼顾各省分公司地方性差异,保证公司的业务流程基本统一,系统主要信息的编码规则及分类统一。
二、业务类系统总体设计
业务类系统的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
?&方案一:分专业建设子系统
?&方案二:定制开发一套MSS系统
?&方案三:成熟套件的核心ERP系统+专业的业务系统
三种方案的特点比较如下表:
本次工程推荐成熟套件的核心ERP+业务系统的模式进行业务类系统的建设。
三、基础类系统总体设计
基础类系统设计原则如下:
?&有机串联:将整个MSS体系内的专业子系统串联成有机整体的平台(例如:数据总线、流程引擎、数据交换等);
?&共用共享:将各专业子系统共性的业务需求有效整合,提供共享服务的平台(例如:门户、数据分析、电子档案、系统管理等)。
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基础类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基础类系统架构图
四、硬件平台总体架构
MSS系统采用服务端集中部署、用户远程访问的部署方式:用户通过网络(内网、外网)访问集中系统。以下重点对集中部署的服务端总体架构进行描述。
根据各系统硬件性能需求估算,本次工程硬件需求极高,特别是ERP、财务、工程、供应链、流程、数据总线等核心系统,仅目前试点五省加总部的需求规模,就基本超过单个系统数据库的最佳性能范围;另外,MSS系统进行核心功能及流程的统一与集中后,仍要兼顾各省的个性化功能;同时,从降低风险的角度看,将全国集中MSS系统以省和用户数分为几个数据库,也是必要的。
MSS应用软件系统采用分数据库的方式,但底层硬件组成资源池,统一调配资源支撑软件系统需求。
说明:MSS各系统是否需要分库,是根据性能需求估算得出:性能需求很大的,则需要分库;若性能需求较小,则系统不分库,全国一套。
根据服务器数量、对应的网络端口数量及上层软件系统的分库部署,MSS集中系统总体平台架构如下所示:
MSS集中系统总体平台架构图
6、&项目价值:
中国电信转型和发展,需要更加关注:提高经营效益,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改善综合财务指标;吸引保留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需要通过综合化的信息手段,在人、财、物、市场营销、网络发展和维护方面,全面量化管理,科学分析,帮助决策。
中国电信进行全国集中MSS系统建设将为企业集约化运营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对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在国内外同行业间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某分公司智慧云服务基地工程
1、&序言、引子:
在数据中心设计中,动力中心的布置和如何节能是很重要的。在该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建筑的底部空间布置动力中心,同时充分考虑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采用多项节能措施。
2、&项目名称:
某智慧云服务基地工程
3、&项目的背景:
某智慧云服务基地项目选址位于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内。用地范围为:东至秦皇大道、西至兴咸路、南至开元路、北至城市规划路,总用地面积215亩,净用地面积144亩。该项目包括IDC 数据中心、配套动力中心、产品研发区和服务生活配套区。
&西咸新区是一个以“田园城市”为主题的开发新区,因此在本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该主题,同时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充分结合地形,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既满足了业主要求的IDC机房面积,又突出了“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整个布局是实用适用又有情有趣的完整统一体。
在这个设计理念指导下本工程设计运用了半地下室油机、空调新风节能措施、BIM技术在管线综合中的应用、高烈度区连廊的连接等多个设计创新亮点。
4、&项目成果:
本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数据中心已经装机运行。
一期建筑面积53637m2 , IDC机房面积41029 m2,综合楼面积: 12608m2 。
IDC机房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综合楼地上五层,地下二层。
建筑采用节能技术,并采用绿色节能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5、&项目创新点:
本次设计考虑“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运用了半地下室布置油机,采用进风夹层解决油机的进排风问题,空调采用新风节能系统降低PUE值,综合楼与数据中心采用连廊连接。
6、&项目价值:
本项目采用了以下创新技术,对以后的数据中心建设有参考借鉴作用。
1、半地下室布置油机,采用进风夹层解决油机的进排风问题。-----该方案可运用在土地利用要求比较高的设计中。
2、暖通专业采用新风节能系统。-------在北方地区的IDC机房设计均可运用。
3、IDC 数据中心的各种设备管道繁多,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设计,合理布置各专业管道,优化了管线布置。-------数据中心专业多,各专业管线复杂,非常适合采用BIM技术。
4、通过设置柔性连廊,两侧建筑可以按照单独变形考虑。综合考虑两侧建筑在高烈度地区的变形,通过连廊建筑的滑动支座解决变形协调,有助于利用低成本在高烈度地区实现连廊建筑。
以精细化的服务迎接铁塔公司单站工程管理模式的挑战
1、&序言、引子:
与运营商模式有很大的差别的铁塔公司单站工程管理模式给设计方不管是勘察设计流程还是项目管理方法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项目名称:
以精细化的服务迎接铁塔公司单站工程管理模式的挑战
3、&项目的背景:
公司中标2015年吉林某地市铁塔公司市场,铁塔公司处于起步期,人员配置少,内部管理流程尚不清晰,同时工作任务量大、工期要求急对设计进度强度要求很高,单站工程管理模式精度均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设计方的勘察设计及项目管理均面临前所有未有的挑战。前方设计团队通过对客户省、市两级的纵向积极沟通,以及国内其他省铁塔项目组之间的横向分享交流,项目组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工程并发挥“设计”角色在工程中的串联优势,以7*24无间断的付出克服困难,帮客户梳理数据,积极主动熟悉工程管理模式和流程,并及时调整我方工作计划,帮助客户连续、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和优化工程管理,目前第一批工程已经稳步推进到交付阶段。
4、&项目成果:
(1)、协助地市公司在全省考评中获得进度第一名的好成绩,项目组的努力获得客户的认可,良好的客户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熟悉、掌握了铁塔公司的单站工程管理流程。单站管理模式需要的资料目录和部分资料的示例图:
(3)、适用于当前铁塔公司项目的设计文本、预算、图纸等等一系列模板。
5、&项目方法:
(1)&根据客户内部流程管理特点,立项之前由运营部负责,需要积极配合运营部进行勘察选点,初步确定站点后,根据初步方案直接做预算,根据预算金额立项。
(2)&立项之后由建维部负责,需要设计人员核实设计方案,输出设计图纸,修正预算。
(3)&协助客户进行项目管理、走OA流程。
(4)&优化人员配置,固定人员和机动人员相结合。
6、&项目创新点:
(1)&铁塔集团公司指定文本框架不涉及具体内容,项目组探索性地编写了设计文本模板。
(2)&铁塔集团公司制定预算模板,省公司无法给出增值税具体指导意见的情况下,项目组依据吉林省内经验,细化了预算中的增值税处理办法。
7、&项目价值:
在铁塔公司2015年单站工程管理模式下的设计流程、OA、文本、图纸模板等关键节点及设计方项目管理积攒了一些经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技术要求及标准图集
1、&序言、引子:
原来运营商铁塔仅能满足本运营商的需求,不能满足两家或三家运营商铁塔共享需求。在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设备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对站址资源共建共享的持续推动下,国家在2014年7月成立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铁塔公司迫切需要满足三家运营商要求的铁塔建设标准。
2、&项目名称: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技术要求及标准图集
3、&项目的背景:
由于中国铁塔公司成立之初,迫切需要标准及图集来指导铁塔建设,中国铁塔公司委托我公司主编《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技术要求V1.0》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标准图集V1.0》。
4、&项目成果:
在时间极短、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技术要求V1.0》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标准图集V1.0》标准的编制,并受到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表扬,在铁塔公司树立了华信品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技术要求V1.0》主要内容包括铁塔设计、制作、安装、验收、维护、工艺、防雷接地及标准铁塔选择与使用。&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标准图集V1.0》提供了常用47种塔型的设计图纸,涉及塔型有路灯杆塔、双轮景观塔、灯杆景观塔、三管塔、单管塔、角钢塔、屋顶拉线桅杆。
5、&项目价值: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技术要求及标准图集在满足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的需求基础上,丰富铁塔类型,基本上涵盖全国80%塔型的需求,风压范围覆盖大于95%的全国地理区域;也为从事铁塔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撑。
&&&&&&&&&&&&&&&&&&&&&& 角钢塔&&&&&&&&&&&&&&&&&&&&&&&&&&&&&&&&&&&&&&& &&&&& 三管塔
&&&&&&&&&&&&&&&&&&&&&&&& 双轮景观塔&&&&&&& &&&&&&&&&&&&&&&&&&&&&&&&&&& 路灯杆
铁塔工程技术百问(手册和手机APP)
1、&序言、引子:
本项目成果以手册和手机APP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从事铁塔项目所需要了解的各类工程技术要点、通信和配套知识及主要规范,易于携带和查阅。
2、&项目名称:
《铁塔工程技术百问》体系-手册和APP(Android/iOS)
3、&项目的背景:
铁塔项目中涉及到三大运营商的技术制式和设备性能、工艺规范要求,且对无线、动力、配套、土建塔桅跨专业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针对以上问题,根据铁塔集团规范以各省项目实践,以问答的形式汇编了从事铁塔项目所需要了解的各类工程技术要点以及基础通信和配套知识。
4、&项目成果:
《铁塔工程技术百问》体系包括铁塔工程项目基础篇、以及通信铁塔、配套、动力、分布系统规范等。其中基础篇包括铁塔公司和运营商分工界面、运营商网络架构、主要频段和制式、主流设备和天线性能等。即使未从事过具体项目管理,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体系内容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目前在推广使用中反应对于从事铁塔项目意义突出。
5、&项目价值:
《铁塔工程技术百问》体系使得从事铁塔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得以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包括跨专业知识,显著节省培训人力和时间成本,尤其是手机版APP使用便捷、易于随时学习查阅。
重庆电信2014年IP网络工程集成项目
1、 序言、引子:
  重庆电信IP网络为重庆电信运营高品质、高安全性、高QoS特性的电信关键业务和特色业务提供了承载平台。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丰富和电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数的迅速增加,当前的网络容量和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对IP网络进一步扩容。同时,需对已有老化设备进行替换翻新,降低故障发生率,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
2、 项目名称:
   重庆电信2014年IP网络工程集成项目
3、 项目的背景:
  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丰富和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高端用户 MPLS VPN 业务,高端专线接入业务,NGN,3G、IPTV、VNET 及类似重要应用业务等都对重庆电信 IP 骨干网提出高 QoS 保障和高安全性要求。
  经过几年的建设,重庆电信已经建成了一个高品质,高安全性和高 QoS 的 IP承载网,用户电信关键业务和高 QoS 业务承载,经过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发展,重庆电信 IP 承载网已经由以前承载软交换业务为主的网络发展为 VPN、 3G、 软交换、IPTV 等多业务承载的综合性 IP 承载网。
  同时,重庆电信 IP 城域网将继续承载现有互联网业务,从而全面确保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在宽带互联网和新业务部署的领先地位。重庆电信Bras 也进行了大范围改造,采用大容量 Bras 设备以扁平结构进行建设。
  随着重庆业务的迅速发展,预计 2014 年重庆电信宽带用户数将达到 387 万,iTV 用户 51 万,互联网专线用户 2.4 万。随着IP网络业务的丰富,以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转型的要求,重庆电信 IP 骨干网目前的网络容量和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容。
4、 项目成果:
  本项目共分为10个单项工程,结合现网特点,通过对拓扑结构的调整、相关设备的扩容以及陈旧设备的替换,完成如下功能:
  (1)2014年重庆公司IP城域网BRAS优化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宽带用户的认证和PPPoE终结;
  ADSL专线用户的二层终结;
  作为VPDN业务的LAC;
  POP 点内的IP VPN的VR;
  作为iTV业务的承载设备和网络到用户的组播复制点;
  作为iTV业务的VDN 接入路由器;
  作为用户的QoS 控制设备,以区别经由Bras 的互联网流量、iTV 流量和VoIP 流量;
  对单用户接入多业务的不同业务进行流量控制,实施用户的H-QoS 策略;
  作为WLAN业务的Bras和DHCP Server;
  作为e8-b 终端管理系统的DHCP Server和PE设备;
  业务融合后的互联网专线业务网关;
  业务融合后的MPLS VPN的PE设备。
  从上述主要功能可以看出,此单项工程对性能、功能、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需详细论证部署方法,并计算相关的节点容量。
  (2)2014年重庆公司IP城域网新建防火墙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DCN防火墙、DMZ防火墙、ITV防火墙、短信网管防火墙的基本防护功能;
  内网IPTV用户或者管理终端通过防火墙做NAT功能访问外网;
  公网用户通过nat server功能访问IPTV内网的服务器;
  ITV防火墙承载着163网与承载网IPTV业务的互联互通,并且达到ITV防火墙完成冗余备份。
  (3)2014年重庆公司IP承载网核心优化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目前承载网核心槽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对大坪、新牌坊承载网核心TXP进行扩容,从而满足相应需求。
  (4)2014年重庆公司IP承载网SR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在 SR 设备有10GE空余端口的节点,完成SR 设备扩容10GE互联链路;
  在 SR 设备未有10GE空余端口的其他节点,完成本节点2 台SR 间互联链路扩容1 条GE链路,实现双SR 间4GE的互联链路;
  对链路利用率超过60%的进行扩容。
  (5)2014年重庆公司IP承载网同局备份设备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通过10GE链路上行至IP承载网核心,且大坪与回龙、新牌坊与五里店、万州观音岩与涪陵桥南互为备份,从而解决链路安全问题;
  通过对重庆电信IP承载网的对应设备进行替换,将这部分节点的业务接入部分功能下移至本节点新部署的SR设备上,M320上仅保留核心业务,完成同局备份功能。
  (6)2014年重庆公司DCN网络优化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替换原有设备,将帐号认证系统和业务系统连接至DCN网络,并对端口和处理能力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DCN汇聚路由器设备新增和各节点7609扩容至目标数值。
  (7)2014年重庆公司私有云CE、VPLS交换机新建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对私有云6台CE扩容;CE采用10G链路口字形,分别上联至163、承载网网络核心设备,互联链路采用10G;CE采用10GE链路口字形上联至DCN。
  (8)2014年重庆公司RR新建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新增1台NE40E-X8设备,用于替换原有163网的RR,RR设备采用GE连接至城域网核心;单台RR与4台城域网CR同时互联,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9)2014年重庆公司城域网汇聚交换机优化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担负业务接入、业务汇聚、业务疏导、业务标志和业务优先级调度的重要责任;
  不仅作为宽带业务的接入汇聚,还负责AG、IAD 等语音业务的接入汇聚,负责IPTV、全球眼等视频流媒体的接入汇聚;
  在结构稳定,可扩展性良好,核心路由器尚有充裕容量的基础上,弥补部分网络节点设备容量不足的缺陷。
  (10)2014重庆公司天翼蓝光项目配套数据网络扩容工程
  该单项工程目标完成以下功能:
  在扁平化结构的基础上建设,各POP设立SR提供互联网专线和VPN的接入,设立BRAS 提供多业务接入;
  在网络内部署IP QoS,通过网络链路轻载方式来保证网络业务服务质量,从而能提供差异化服务
  根据多业务提出的要求,在Bras 设备支持运行流量的QoS调度和接入端口的层次化QoS 调度。
5、 项目创新点:
&& 该项目为公司承接的首个IP网集成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后续开拓集成项目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项目价值:
(1) 通过该项目实施,项目组熟悉并掌握了集成领域的工作内容,为公司拓展集成项目积累了经验。
(2) 该项目对于公司转型总包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3) 对重庆电信IP网的网络容量进行了扩容,增强了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从而全面确保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在宽带互联网和新业务布署的领先地位。
中国电信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系统建设工程
1、 序言、引子:
  你有没有曾经或正在被互联网的僵尸、木马、蠕虫困扰过?为了避免或降低这些互联网病毒的损害, 除了您自身的电脑要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外,运营商也需要从根源上来控制病毒,本项目正是在工信部净化互联网环境的要求下,运营商采取措施控制僵尸、木马、蠕虫的泛滥。
2、 项目名称:
中国电信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系统建设工程
3、 项目的背景:
&&&&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在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病毒、木马的泛滥,给国家、政府、企业及个人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 木马和僵尸网络的存在不仅侵害了用户利益,造成经济损失和用户隐私信息泄露,并且严重威胁运营商网络安全稳定和日常业务开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在日常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和定期的自检自查中加强对木马的监测与评估,防止木马窃取敏感信息,保护重要数据,不仅成为当前信息网络安全监管或维护部门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成为运营商的首要任务。。
4、 项目成果:
&&&& 通过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控防治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中国电信互联网中木马和僵尸网络的实时监测预警、趋势分析等,具备覆盖中国电信互联网内的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能力。
&&&& 本次木马和僵尸网络防治系统采取两级建设,第一级在集团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平台,同时,根据各省的具体情况,在各省建设相应的监测分析模块。其中,集中管理平台实现策略的统一管理和发布、资源的集中调度;各省的监测模块通过对各省的恶意代码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从而对各省的木马和僵尸网络恶意事件进行监测。
5、 项目价值:
&&&& 本项目的建设采用分散采集、集中研判、统一策略、快速处理的方式,通过少量链路的监测(覆盖全网流量的10%) 实现全网僵尸、木马、蠕虫的实时监测预警。本项目通过较少的投资(全网约1600万元)实现了全国互联网僵尸、木马、蠕虫的监测,并通过统一的接口与上级部门的接口,经济效益良好。
某运营商IDC业务规划咨询项目
1、 序言、引子:
你是否正在为IDC发展思路不清晰而苦恼?
你是否还在为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IDC运营体系而头疼呢?
华信咨询可以通过规划咨询项目帮助你梳理IDC业务发展方向和运营体系。
2、 项目名称:
某运营商IDC业务规划咨询项目
3、 项目的背景:
  近年来,全国IDC需求增势明显,但与此同时,IDC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运营商、新第三方IDC提供商纷纷加入了IDC业务的抢夺。不管是传统运营商还是第三方提供商,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产品战略以及建立专业的运营体系,均是市场从起步期向成长期迈进需要进行的转型。基于上述需求,某运营商提出IDC业务及运营规划的需求。
4、 项目成果:
  以能力诊断为基础,完成业务和运营2个规划编制,为中国移动IDC/云业务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指引,帮助梳理IDC/云业务运营体系和配套管理办法,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夯实竞争基础。
5、 项目创新点:
  创新点一:以需求调研和竞争对标为抓手,以现状诊断-目标规划-策略制定为主线形成一套后进入、战略型业务的规划方法体系
  创新点二:清晰概要地提出IDC/云业务的发展思路、业务定位和策略,为IDC/云业务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创新点三:以ETOM为基础,充分结合运营商特色,创新性提出IDC/云业务五线九要素运营模型和工作要点,为移动公司IDC运营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创新点四:提出IDC市场区域分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分区域的资源补充决策模型,为运营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做强目标提供方法支撑
  创新点五:创新性构建客户价值评估模型,为客户分等分级、精细化运营奠定良好基础,为实现市场做大提供方法支撑
6、 项目价值:
&& 一是以能力诊断和行业对标为基础,明确运营商发展定位及产品演进路径,为运营商IDC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二是从IDC特点出发,梳理IDC运营体系,为IDC运营效率提升提供体系参考。
双活数据中心应用
1、 序言:
  在业务平台云化的趋势下,如何实现高可用性、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源池部署?
  在超出设备厂商极限又无任何其他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超远距离双活安全资源池的设计,确保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如何加强多租户下的安全管理,补充完善资源池安全防护体系,弥补资源池漏洞,确保资源池的安全稳定运行?
  如何实现网络虚拟化,使得网络资源和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一样,具备灵活的租户分配、管理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下,如何降低资源池的运营成本,提高业务上线效率,满足移动互联网运营的快速资源响应需求?
2、 项目名称:
  双活数据中心应用
3、 项目的背景:
  在中国电信集团集约化经营的要求下,业务平台整合成为重要的趋势,资源池部署规模越来越大,承载在其上的业务平台数量越来越多,从部分云化到全部云化,从小型平台到大型平台,从应用服务器到数据库,资源池成为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的主要承载平台和主要的资源供应手段,因此部署一套安全可靠性、可用性高、高效低成本的资源池就成为关键的任务。
  目前,国内外超远传输距离(大于500km)的数据中心组网方案都是基于IP网络隧道技术实现,如MPLS VPN、思科OTV等,网络传输质量受限于运营商网络状况,存在带宽、延时、丢包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数据中心二层网络互联方案受限于网络设备,设备商(华为、华三、思科等)只支持在往返距离在500km范围内裸光纤传输的组网方案。浙江资源池从2012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已部署了国内传输距离最远的双活云资源池系统,通过远距网络虚拟化技术形成统一管理的,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的云资源池。本项目采用DWDM波分传输技术,实现了超1600km往返传输距离的二层广域云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是国内首例。
4、 项目成果:
  本项目成功部署了国内传输距离最远的双活云资源池系统,通过远距网络虚拟化技术形成统一管理的,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的云资源池。
  (1) 在高可用方面,本项目采用国内距离最长(1600km双向)的核心设备虚拟化技术,结合异址同PE方案,构建双活资源池系统集群,实现不基于DNS的双活双节点。实现了资源池无缝支持多种业务平台容灾模式,解决了公有IP地址资源紧张和厂家500km网络虚拟化无法实现的限制。
  (2) 依托自有力量,攻克数据库云化部署难题,对大型业务平台进行模块划小改造,解决云化难题。本项目的完成使浙江电信最先完成全集团内大型业务平台的云化,UDB、ISMP-B、WAP网关、彩信、短信中心等核心大型平台均实现云化,目前已上线140多个业务平台。在线数据库Oracle、SqlServer、Sybase、Informix、Mysql都已实现云化。
  另外,通过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DN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了更为灵活的网络和存储资源分配,资源准备时间从至少3个月缩短到2周以内;140多个平台基础设施的开通、运维和监控工作只需3名运维人员。实现了云资源池“高效”这一目标。
  (3) 在低成本方面,浙江云资源池是首家引入中国电信定制化服务器,降低了采购成本,平均单台服务器降低建设成本1.5万元;同时组建了科研团队,全面掌控云计算技术核心方案及云化迁移工作,以常规一个业务平台云化迁移10万元计算,节省了平台云化迁移费用1000余万元。
5、 项目方法:
  通过构建如图1所示的国内距离最长(1600km双向)、基于核心网络设备虚拟化堆叠实现的双活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堆叠结合传输波分技术,将金华、绍兴两地核心交换机逻辑统一为一台核心交换机。所有资源池内的服务器资源默认该逻辑核心交换机为唯一的网关设备,因此金华、绍兴两地的应用平台可以在一个二层网络内部署,配合云计算虚拟化自动调度技术,可以灵活地在金华、绍兴两个物理池内迁移,从而实现异地应用级容灾,并结合应用的负载均衡,实现两个物理资源池内应用双活,确保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新增金华(JH)的业务接入路由器CE路由信息,路由信息和绍兴(SX)业务接入路由器一致,确保归属PE设备(杭州HZ-PE)的路由信息能够在金华和绍兴两边发布,使得金华资源池的广域路由信息拥有和绍兴相同的路由信息,同时在资源池内部以及PE新增策略路由方案,确保能够按照应用需要进行灵活路由,且两地IP地址统一连续。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资源池自动切换到第二节点承接业务,应用不会中断,原理如图2所示。
6、 项目创新点:
  (1)在技术方面主要的创新点:
1) 实现国内传输距离最远的网络设备多虚一整合,简化双中心组网的路由复杂度;
2) 创新发明虚拟堡垒机,构建了立体多维的云资源池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3) 最早提出省内业务平台划小思维,设置业务分发,快速实现平台扩容;
4) 最先引入SDN技术,屏蔽底层物理网络,实现网络虚拟化,使得网络资源和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一样,具备灵活的租户分配、管理能力。
  (2)在运营方面主要的创新点:
1) 项目组成立前后端、支撑单位构成的云计算项目团队,永久性支撑云计算项目,扔掉厂家的拐杖,走自己的路,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2) 突破了数据库虚拟化技术瓶颈,自助实现全系列数据库云化方案,使得电信大型业务平台全面云化具备条件;
3) 打造完善的运维体系和流程,实现按需高效的资源分配。
7、 项目价值:
  该项目从“高可用、高效率、低成本”出发,解决了云资源池部署、到业务平台加载到资源池整个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关键问题,形成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和部署建议,为其他各省业务平台云化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
  浙江已经有更多的平台迁移或新建到资源池内,已经成为浙江公司IT资源的首选,不但承接了业务平台,还承接各类IT支撑系统,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明显的。同时,在集团网发部支持下,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电信业务云部署整体技术能力,全面提升中国电信业务云化率、资源利用率、安全性和自动化能力,显著降低资源池的运营成本,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预计全面推广后可带来超过10亿左右的经济效益。
新型VPN技术在某运营商骨干网络部署应用的研究
1、 序言、引子:
  随着运营商关键自营业务及大型政企客户VPN(跨地域跨省甚至跨国)业务快速发展,运营商现有IP/MPLS骨干网络(跨域采用OptionA方案)存在骨干网络IGP域过大(网元数量为千台量级)、关键网元ASBR/PE性能瓶颈(VPN路由转发表项等不能满足需求)、各类跨域VPN业务难以灵活部署、缺乏端到端VPN监控能力等问题,为此某运营商委托我司对IP/MPLS骨干网络应用新型VPN技术(RFC 3107等)进行针对性研究,并计划适时引入部署。
2、 项目名称:
  新型VPN技术在某运营商IP/MPLS骨干网络应用的研究
3、 项目的背景:
  某运营商IP/MPLS骨干网络规模为全球最大,LTE、IPv6、组播VPN等新兴业务的承载对于该网络提出了诸多的挑战,除了常规的网络扩容(设备替换/升级/扩容、网络架构优化、链路扩容等)外,亟待寻找和引入合适的VPN技术解决网络单IGP域可控性、网络健壮性、VPN业务弹性灵活部署等问题,以便更好适应VPN业务承载需求和保证IP/MPLS网络可持续发展。
4、 项目成果:
  本项目说明了业界主流跨域VPN解决方案,分析了某运营商现有IP/MPLS骨干网络采用的VPN跨域方案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新型VPN技术的特点,并探讨试点引入部署的可行性,为某运营商IP/MPLS骨干网的优化改造提出了可行性的思路。
  对于IP/MPLS网络跨域VPN,主要有三类解决方案
  1)OptionA:VRF-TO-VRF(背靠背方式)
  2)OptionB:MP-EBGP (单跳的MP-EBGP方式)
  3)OptionC:MULTIHOP-EBGP(多跳的MP-EBGP方式),RFC3107对应方案。
  给出三类方案的比较
  目前某运营商IP/MPLS骨干网VPN跨域主要采用Option A方案:
  补充优劣势分析文字,突出存在的问题
  (1)跨域VPN数量限于ASBR性能。
  (2)目前城域网等作为VPN承载骨干网的延伸,承载业务有限,更多靠裸光纤和传输直接接入VPN承载骨干网。
  补充对于新型VPN技术特别是RFC3107特点的说明
  试点部署的建议
  本项目建议的Option C方式可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实现集约化管理。
5、 项目创新点:
  1、结合国外先进运营商在跨域VPN方面的最新实践,对跨域VPN的应用场景、实现方式、实用效果进行跟踪和分析。
  2、基于某运营商网络设备、网络结构及业务发展等实际,结合新型VPN技术特点提出试点引入部署的思路。
6、 项目价值:
  本项目中我司项目团队表现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业实力,研究成果和部署思路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为某运营商IP/MPLS骨干网络未来演进及后续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电信行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平台
1、序言、引子:
目前各运营商都有相应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但缺乏统一和规范的资源共建共享,与高速发展的运营商信息系统不相适应。共建共享信息系统将各运营商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达到基础设施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
2、项目名称:
电信行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平台
3、项目的背景:
根据《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工信部联通[号),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大力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铁塔公司成立作为契机,通过信息系统达到共建共享资源有效整合,让基础设施利用最大化。
4、项目成果:
本项目已经在某市政府部门、某自治区通管局、某直辖市移动得到推广,并得到客户的认可;通过共建共享的评估分析子系统、空间分析子系统、数据交互子系统、辅助管理子系统以及结算管理,对所有的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5、项目方法:
&通过对最终用户和管理层用户的详细调研,梳理出共建共享的规范过程;并结合用户现阶段存在的难点进行重点分析,简化上报流程和工作步骤
&采用了平行确认方法:大大降低了管理层审批数据时的工作量,避免了反复确认的过程
&采用WGS84坐标转换,让地图上的资源坐标更加安全
6、项目创新点:
&智能终端:通过手机客户端和GIS的有效结合
&华信自定义流程引擎的框架
&云服务架构
&多级组织架构管理技术
7、项目价值:
&本课题为工信部共建共享的推进工作落到了实处,进一步规范了资源的有效管理,避免无线通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加快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无线数字城市”的步伐,符合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
通过实施本课题,可以大幅缩短与各运营商之间的沟通周期,减少沟通成本,进行有效的协同,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对存量的基站和铁塔进行分析,可以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对于新增的基础设施,则可以根据存量分析以及城市的规划进行合理、科学的新增。
某市地铁民用通信共建共享
1、 序言:
&&& 目前全国已建、在建、规划地铁城市已达32个,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运营商如何在地铁提供有限公共资源中满足客户对网络高业务需求,因此地铁民用通信“共建共享”应运而生。
2、项目名称:
&&& 某市地铁民用通信共建共享
3、项目的背景:
&&& 某市地铁一号线开通,线路全长53.44KM,设有车站34座(其中地下站31座,高架站3座)。在各方协调困难、业主提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三家运营商成立的民用通信项目组,及时跟踪地铁项目进度、统一进行机房和天馈设计施工,有效快捷解决地铁民用通信共建共享问题。
4、项目成果:
&&& 某市地铁一号线民用通信设计施工开通过程中,运营商成立统一实施项目组,既保证了民用通信能在地铁正式开通之前完成无线网络开通运营,又保证了民用通信各网络质量。
5、项目方法:
A.&&&& 项目组启动早,早期介入地铁的项目进度,配合其他专业提资
B.&&&& 民用通信项目组统一设计基站延伸系统、主机房及配套
C.&&&& 项目组内部需专任负责人,负责各运营商主设备和传输专业
D.&&& 网络建设所需设备材料须采用高品质工艺、高性能指标要求
E.&&&& 主机房及各隧道节点均采用高性能POI设备合路各网络基带信号
6、项目价值:
&&& 在全国地铁建设热潮中,本项目所运用到的项目建设流程及技术方案,可作为后续地铁民用通信建设的参考;亦可在“铁塔公司“的室分建设提供重要建设流程范本。
机场航站楼共建共享无线覆盖方案
&1、序言、引子:
机场航站楼具有超大面积,超高话务的区域特性,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信号覆盖率是否达标,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在倡导节能环保的21世纪,如何满足多家运营商在机场场景下的网络覆盖需求,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成本,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实现共建共享,已成为通信行业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2、项目名称:
机场航站楼共建共享无线覆盖方案
3、项目的背景:
某机场航站楼占地18万平方米、年旅客吞吐量1600万人次、室内最高点达32米。超大的覆盖面积、密集的过往人流、复杂的建筑结构,无疑成为了本项目的重点难点。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顶层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先规划扇区分布,再根据扇区合理布放天线,减少扇区间系统干扰。通过多系统合路共建共享,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了建设成本。
4、项目成果:
机场航站楼正式运营以后,通过测试各运营商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客户满意度明显提升。某移动运营商测试效果如下:
5、项目方法:
1) 结合建筑格局情况,采用纵向分区,将上下层同一区域天线纳入到同一扇区内;
2) 为提供最佳的LTE网络体验,该站点建设室分采用双路由天馈;
3) 根据需要引入的系统数量及频段需求,同时为降低信源成本,采用19进4出多系统合路平台(POI);
4) 为解决联通WCDMA网与移动LTE网之间三阶互调干扰,采用将WCDMA上下行分离接入多系统合路平台(POI)中,分别接入两套不同天馈。
6、项目创新点:
1、共小区组网:机场航站楼无线覆盖解决方案,2G部分通过使用某主设备厂家共小区技术组网,改变以往工程中由于2G设备限制需要通过直放站进行射频拉远的弊端,提高网络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2、多系统共建共享:在机场航站楼庞大而又复杂的场景下实现多家运营商的共建共享。
7、项目价值:
该机场航站楼属于共建共享站点,此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城市整体印象。另外此方案对于类似场景的共建共享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铁塔公司机房配套建设方案研究
1、序言、引子:
铁塔公司已经成立,基站机房配套建设方法与传统运营商独立建设存在很大差异,机房、电源系统及其他配套设备如何建设才能满足日后多家通信运营商的需求?
2、项目名称:
铁塔公司机房配套建设方案研究
3、项目的背景:
铁塔公司成立后,通信所使用的铁塔、机房及其他配套设备全部由铁塔公司承建。基站配套资源全部采用共享的方式,建设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建设方式,不仅要考虑多家运营商主设备布放格局,而且要考虑供电方式、供电容量、线缆布放方式等等。后续的机房配套建设总目标为:为多家运营商提供可靠的、多维的基站配套供应方案,满足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和质量的要求。因此,合理完善的基站机房及配套建设方案是后续无线通信建设的重中之重。
4、项目成果:
课题对中国现有几家运营商所采用的通用的机房配套建设方式进行了研究,在基于通信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综合多家运营商基站配套建设技术手段, 开创了基站配套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制定了机房配套建设的各类标准和方案。
基站机房建设界面示意图
&&&&&&&&&&&&&&&&&&&&&&&&&&&&&&&&&&&&&&&&&&&&&&&&&&&&&&&&&&& BBU-RRU传输线缆布放图
基站机房铁塔相对位置示意图
5、项目价值:
本项目完成于铁塔成立之初,为铁塔公司的基站机房配套建设提供了有效指导,为下一步基站机房配套建设开展铺垫了基础,为铁塔公司基站机房配套建设的快速开展提供了条件。
本项目成果可作为基站机房配套建设的标准规范,也可以作为各参与通信建设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参考和指导。
铁塔共建共享租费定价模型及结算标准研究
&1、序言、引子:
当前铁塔租赁标准是否仍适用于4G时代多网络制式下的铁塔建设?现有铁塔建设场景划分能否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运营商共建共享期间制定的铁塔租赁定价标准能否继续延用?
以上问题随着铁塔建设及出租主体的变化有必要重新研究和界定。
2、项目名称:
基于细分场景的铁塔租赁定价模型研究
3、项目的背景:
铁塔租赁标准制定时间较早,场景划分相对粗略,不能准确反应今后铁塔的实际造价,存在投资无法及时回收、运营效益受损的风险。同时,铁塔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运营模式还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铁塔建设及出租主体发生转变后,有必要参考国外先进运营商运营经验,对影响铁塔造价的关键因素进行重新梳理,审视当前租赁定价标准对铁塔投资效益的影响程度,明确细分场景下合理的定价标准,促进铁塔精细化运营和企业价值提升。
4、项目成果:
(1)国外优秀案例
梳理AMT、Indus等国外大型的铁塔公司的运营模式、发展策略及铁塔定价过程中需考虑的关键要素,明确国外优秀案例对国内铁塔公司发展的借鉴意义。
国外优秀经验
运营模式及策略
ü 以客户为中心,多频次的招标管理及系统化的客户端到端管理
ü 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模式,与建设团队明确分工,加强外包单位的质量管控
ü 基础服务:出租通信站点、基础设施安装、网络设备维护(收入比例85%)
ü 增值服务:多元化通信服务,如个人、移动电话、广播、增强型专用移动无线电、WiMAX寻呼和固定微波通讯塔的空间等
1、加强项目管理能力,规范业务流程,与运营商等合作方明确分工界面
2、加强业务与人事的独立化运作,提升运营效率
3、提供基础资源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增值服务能力提升
定价因素及策略
ü 成本因素:地面租金、房产税、维修及护等
ü 定价因素:位置、塔上设备数量、地面空间等
ü 定价策略:租赁不可撤销,且租金每年增加3-5%
充分考虑现有影响成本的因素,结合公司运营策略差异化定价
&&&& (2)场景细分模型
参考国外AMT等大型铁塔公司的成本、定价考虑因素,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通过关键因素驱动建立场景细分模型,细分出主流的铁塔建设场景,较已有结算标准中的分类更加细致,便于对铁塔进行准确归类、精细管理。
(3)租金定价模型
参考国外定价策略,结合国内电信业投资回收效益标准,考虑如下定价:
针对运营商单独租用的铁塔,将特定场景下铁塔造价从投资回收、资金成本、造价分摊三个角度分别测算铁塔租金定价,提供不同投资回报策略下的租赁定价标准参考。
针对多个运营商共同租用的铁塔,在确定铁塔租赁标准基础上按平台数、天线数等分摊原则确定各运营商租用价格。
5、 项目方法:
(1)对标分析法
分析标杆企业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了解定价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运营策略。
(2)关键因素驱动法
识别影响铁塔造价的关键因素,并由关键因素驱动组合构建铁塔细分场景模型。
(3)NCF法
&&&& 考虑铁塔建设成本、铁塔年度运营成本,通过测算净现金流,确定在不同的投资回收要求及不同资金成本要求下的铁塔租赁标准。
&&&& (4)成本定价法
&&&& 考虑铁塔建设成本、铁塔年度运营成本,将铁塔总成本按10年进行分摊,在此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利润加成,确定铁塔租赁标准。
6、项目价值:
&&&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首先可以了解国外先进铁塔公司在定价及运营方面的优秀案例;其次,结合国内当前现状对铁塔的建设场景进一步细分,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提出不同投资收益水平下合理的租赁标准建议,供决策层参考制定铁塔经营策略;最后,通过管理及经营的完善降低铁塔造价,有效促进投资效益及企业价值提升。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长期演进网络建设项目(Long Term Evolution, LTE)
新时期什么手段才能让运营商实现信息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视为拉动经济增长、掌握未来信息社会战略优势地位?
新时期什么举措能让运营商提高用户体验效果,提升在宽带移动市场、移动互联网市场、物联网市场的竞争力,有效应对竞争、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答案只有一个-------LTE
项目的背景
国际形势:全球LTE用户主要以美日韩为主,至2013年6月已突破1亿用户,到2016年底,全球的LTE移动用户将超过4亿。
国内形势:中移动与2012年宣布TLE TDD建设计划,2013年将完成300多个城市21万站点55万载扇部署;中联通在部分城市进行LTE 1800的试点部署,定位4G数据品牌网;中电信7个城市开展了“6+1”LTE试验网络的建设。
LTE网络建设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中国电信北方某省启动了TD-LTE混合组网试验核心网工程,新建1套EPC/eHRPD核心网络,分别放置在A机房和B机房,新建主要网元包括MME、SAE-GW、HSS、3GPP AAA、HSGW、DRA以及CG设备。新建的EPC核心网将满足70万户LTE用户,其中手机终端类55万户,数据卡类15用户。
北方电信某省在A地市和B地市各部署1套EPC核心网设备,其中OMC部署在A地市。核心设备主要包括MME、SAE GW(P-GW、S-GW)、HSS、PCRF、DRA、C、DNS、3GPP AAA、HSGW。其中MME采用POOL模式组网,SAE GW采用Serving Area方式组网。
为了实现LTE FDD网络与DO网络的互操作,需要将HRPD无线网络全部升级为eHRPD网络,全省的EVDO网络的BTS、PCF软件升级支持eAN功能。
项目创新点
根据北方电信某省实际情况,采用异地异机房建设EPC核心网络,一方面缓解了机楼压力,另一方面缓解了省会中心承载网汇聚以及出口压力,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EPC核心网以及LTE网络的建设,北方电信某省成功迈入3.9G移动网络,从而可为用户提供峰值速率下行达到150M的极速上网体验,新阶段竞争中占得先机
通过EPC核心网络建设项目,对EPC核心网络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积累了EPC网络建设的全套测算公式及组网方案,为核心网元异地异局址的组网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流量经营下互联网内容资源管理平台技术研究
流量经营含有“端、管、云”等多项内容,对内容资源管理是智能“管”道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管”道中内容资源的管理,实现内容资源及质量的可知、资源有效调度运营等目的,并对内容价值深度挖掘提升流量价值。
项目的背景
针对网内内容资源少,出网访问流量大的现状,某通信运营商通过部署多种分布式内容存储系统,如Cache和CDN,或与ICP合作的方式,以减少网间结算的费用。然而快速引入的内容资源尚处在粗放管理阶段,缺乏统一、精细化调度管理,业务质量也并未有效保障。为此,该通信集团公司启动了互联网内容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项目成果1:平台技术架构及部署研究
项目成果2:平台相关技术研究
1、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和网内用户访问感知。促进网内资源的协同,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各项指标,提升网内用户访问感知,维持用户的忠诚度。
2、节省出网流量成本:有效整合网内的资源系统,为运营商节省大量的流量结算成本。
3、网内外资源的掌控:提供直观的互联网资源基础数据界面,为网络维护人员提供有效的资源掌控手段。
4、促进产业升级:响应业务发展趋势,助推传统通信产业的升级,提升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水平。
某移动网间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试验方案
号码携带对国家安全没有影响,对市场的结构没有影响,并且是一项有明显经济效益且受用户欢迎的服务。通过在某移动的扩大试验,有效解决携转后行业短信不能正常接收、申请成功率低等问题,为全国范围开展业务奠定基础。
项目的背景
工信部对前期开展的移动号码携带试点的评估表明,我国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技术成熟,管理基本可行,对国家安全没有影响,并且是一项有明显经济效益的服务。但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调查结果也显示,用户对企业提供的携号转网服务满意度不高。因此,需要扩大试验,为今后在全国推广号码携带作技术和管理上的准备。
实现号码携带后,用户的ISDN编号已经不能表示用户所在的网络,因此在一个提供号码携带的本地网,运营企业网络收到呼叫、短消息或多媒体消息时,需要查询NP数据库,并确定被叫用户当前签约网络并通过路由码指示进行选路,号码携带路由号码为124X,中国电信使用1241,中国移动使用1242,中国联通使用1243。
试点涉及各网元建设方案如下:
实施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有效促进运营商间竞争,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促进通信业蓬勃发展;可充分提高用户感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可避免部分重复投资;对于该电信、联通,将增加业务收入,按该移动客户实际2‰携出考虑,两家运营商年增加收入约2亿元。
另外,该移动网间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扩大试点可以积累经验,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号码携带推广。
面向“宽带中国”,如何建设一张强大的传输网
目前处于全业务发展的中期,经过初期不计成本、粗放型的网络建设,各省移动的全业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面对严峻的竞争态势,目标客户的明确定位、网络建设的精准投放将是今后传输网络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前提与难点。
项目的背景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中移动加速推进“个人十兆、家庭百兆、集团千兆”的企业发展战略,力求做到多业务快速接入,增强自身的全业务服务能力;另外还需面对LTE、云计算、物联网等大带宽、低时延新兴数据业务的承载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架构稳定、大容量、智能化的强大传输网,成为摆在每个移动公司面前的现实问题。
光缆网络架构作为传输网的基础,从集团层面到先进省份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课题能充分利用现网存量资源,量身定制出一张强大传输网的目标架构,提出各项关键举措,明确各类业务接入模式,相关成果直接指导了某移动2013年下半年的全业务大跨步建设,并明确了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与关键举措。
“对症下药”——通过与竞争对手、先进省份和兄弟公司的关键能力对标,摸清传输网络的家底,明确弱点所在,扬长避短,精准投放有限的投资; 量身定制——充分利用现网存量资源,只需在密集城区增加“综合业务汇聚机房”,延伸、改造“接入机房”,即可构建面向“十”、“百”、“千”的强大传输网的稳定架构。
项目创新点
首次明确“强大传输网”的定位与内涵,提出有别于其他省移动的“一张光缆网”目标架构;改变传统以定性为主的关键举措,以3年为限,定量化明确管道、光缆、设备等的年度规模与投资,可实施性显著提高。
本项目研究开创了某移动传输方面咨询课题的新局面,进一步确立了我院在湖北移动传输市场的技术主导地位,有利于保障今后传输相关项目的顺利承接与实施;课题成果特别是“一张光缆网”架构及相应研究思路对其他省市移动市场的开拓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基于场景细分的产品规划体系和评估/分析/调研模型工具创新性研究
产品是承接运营商战略落地的必要工具,衔接前端市场和后端网络的有力武器,也是实现企业价值的直接桥梁,未来的运营商竞争,产品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那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下背景下,运营商应该如何开展产品研究?如何进行产品体系的规划?如何做好产品运营?本项目将给您满意的答案。
项目的背景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圈定、十八大、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推出,各行业信息化进程加快,这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另一方面,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与普及要求运营商对产品做出新的思考与判断;再者,微信、米聊、Skype等OTT业务对传统业务的冲击也迫使运营加快产品转型;同时,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导致运营商面临产品的持续优化与提升。在此背景下,华信咨询对运营商产品规划场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且基于不同场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各场景下的产品规划操作实施体系,为运营商未来产品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道路,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产品评估、分析、调研模型及工具,为未来运营商在产品研究工作中提供有力支持。
1)本项目对不同场景下的产品规划体系进行了研究梳理,最终形成三大类的产品规划体系。
2)运营商产品进入行业选择操作步骤
3)形成了系统化的用户需求市场调研方法
1、本项目梳理出来基于不同场景下的产品规划体系,对整个电信运营商的产品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值得大力推广。2、本项目中的行业进入评估模型,为运营商进入新的行业及领域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3、此外本项目沉淀的体系化的模型与工具,包括:用户行为需求调研分析模型及方法,行业环境分析模型,竞争对标体系及模型等,都可供其他项目参考借鉴。
中国电信ID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