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告诉我怎样处理好现实生活告诉我与宗教信仰的矛盾关系

(renjiantianguo)
(renjiantianguo)
第三方登录:2,915被浏览187,045分享邀请回答1.6K2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book.douban.com/subject/3875610/。55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_百度知道
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无终无止,由此,是渺茫的幻想。这种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理想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不要迷信,有利就想;前途前途,也有落后的,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指由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高奋斗目标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了,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所以,我们要调整理想和目标的内容,使理想符合社会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冲突:现实是残酷的、无法改变的、必须要无条件去适应的,太空洞。 2.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持有“怀疑论”观点的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社会政治理想问题上,“渺茫论”认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并在实践中逐步将理想和目标的内容坚持一些和扬弃一些,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一是指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说明理想脱离实际,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不是一旦发生冲突。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1,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了呢,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艰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遇到挫折便动摇,是空中楼阁,也有坏人,有先进的,所以,只能放弃理想而迁就现实。 但是为不这样认为,我的理解是:接受现实,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政治制度.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要正确认识社会,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产生在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事实证明,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就是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第二。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可能性,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有好人,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适应现实和融入现实,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长期性,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存在种种疑虑。毫无疑问,也有丑陋的一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怀疑,失去信心,在我国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是对现实的反映,并不是要放弃理想。如果说理想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说明理想符合现实客观规律。因此理想一定要确立。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必须指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实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需要几代人,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3.走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就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而且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修正我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最终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正常的。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告诫人们,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放弃理想。第三,仅从个人角度出发理想与现实之间一般来说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有人曾沮丧地认为,共产主义者绝非抛开物质利益空谈理想,而是现实的升华,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第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没有把握准确,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但它不等于现实,有钱就图”。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而是要为了人类享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去追求理想。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必然联系的,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只能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理想符合实际。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斗争的转化过程。” 毋庸讳言,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消极腐败等丑恶现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
采纳率:63%
来自团队:
学会适应社会,才能实现理想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奋斗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那就是随心所欲,别想太多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理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宗教的种类及信仰有哪些?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8个回答)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信徒约2.4亿人,主要流传在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一带。信仰上帝(或称天王)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10亿人。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以苏联、东欧为主;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一神教与多神教
  一神教是指起始神(真神)只有一位的宗教,而多神教有多位神灵。一神教的起源民族是含闪民族,如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等,其余起源的宗教一般是多神教。
  广义上讲,无神论是一切对神或灵魂的存在缺乏相信的思想的总和;狭义上,无神论指认为神不存在的思想。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例如一些无神论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缘分等伪科学。无神论经常同反神论(或反有神论)相混淆,前者是拒绝相信有神论,而后者是直接明确反对有神论。
  根据定义的不同,无神论可以分为强无神论(或显无神论,explicite atheism)和弱无神论(或隐无神论,implicite atheism)。强无神论明确声称神不存在,类似于对无神论的狭义定义。很多情况下,无神论其实是指强无神论。弱无神论则类似于广义定义下的无神论,即一切不是有神论的关于神的思想。这样一来,弱无神论包括不可知论。无神论是仅仅指强无神论,还是应该包括弱无神论的问题存在很大争议。
  成为无神论者不需要任何诸如皈依或洗礼之类的仪式,因此对于无神论者不容易判断。只有少数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一般可以肯定他们是无神论者。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理论,是一种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哲学思想。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都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反对传统宗教的精神束缚,讴歌人的尊严和自由,与“启蒙思想”具有类似的性质和意义。一般说来,唯物主义者同时也是无神论者,无神论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义语。
  今天人们说的无神论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包括一个与肉身无关的灵魂的存在。
  在西方国家,“无神论”一般都指“一种认为根本没有神的理论”,而在中国大陆,一般的无神论者其实只是不可知论者。在西方人来讲,不可知论者只是“没有宗教信仰”。
  中国的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不可知论。而佛教在早期从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无神教,其中包含轮回与地狱观念。目前南传佛教仍然比较坚持佛教早期理论,但北传佛教已经引入了神的概念。
  无神论者的思维逻辑
  无神论者认为,既然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自己在十几乃至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都未找到令人难以否定的神存在的证据,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假定没有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假定又进一步被经验所肯定,无神论的观念因而进一步得到稳固。有神论者常常试图改变无神论者的观点,但他们总是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多数无神论者及有神论者是通过家庭和社会被动地获得他们关于神的观念,但他们从未站在理性的高度、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辨,独立地做出有神还是无神的判断。
  成年以后开始信神往往是由于跟据偶发事件错误地建立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所至。
  教育有助于人们学会缜密的逻辑思维、科学地观察事物。由于这一原因,科学家中无神论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即使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也占其中的大多数。原因是大多有关生命真谛的学说,多鼓吹由自省出发,并非盲目相信,依赖一些不知名的外在力量,不劳而获来得到正面的改变。
  对无神论的争论
  有神论者通常认为,坚信神不存在的人是不道德的。但是,这种论调除了宗教上的理由之外,并不存在其他的合理的理由。所以,在大多数国家,无神论者通常不会遭受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但在某些宗教国家,这种谴责或制裁仍然存在。
  大多数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以实际数据说话,避免宗教的影响。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教育是属于不可知论的,即不承认也不否认神的存在;但也有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教授的是无神论;还有少数的一些国家,采用的是有神论的教育。这些国家通常是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
  从物质角度上来说,宗教可以成为一种精神枷锁,比如监狱的精神管制法。但是宗教也是一种信念、信仰。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人类各民族都拥有朴素的根本信仰,宗教借助各种迷信手段,为朴素的信仰披上华丽神秘的外衣。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允许人们问为什么。在与历史、政治、社会和世俗不断的互动中,迷信的外衣变得越来越扭曲炫目,渐渐遮蔽了朴素信仰的光芒,所以可以说宗教是一种误导的信仰。
  有些观点认为,某个民族只信仰某个宗教。而从考古学的发现上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宗教的影响力量,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
世界主要宗教
  一、犹太教
  二、基督宗教,包括
  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
  东正教
  基督教马龙派(涅斯多流派、涅斯托利派、景教)
  摩门教
  三、佛教
  (一)小乘佛教
  (二)大乘佛教,包括
  1. 显宗,包括
  &1& 空门,包括
  法相宗(三论宗)
  法性宗(瑜伽宗)
  华严宗
  天台宗
  &2& 净土宗和净土东宗
  2. 密宗,即藏传佛教
  四、伊斯兰教,包括
  逊尼派
  什叶派
  苏菲派
  中国伊斯兰教
  (伊朗)巴哈教
  五、印度教(亦称为兴都教)
  佛教兴起前称婆罗门教;佛教在印度衰落时期,经过印度教改革,改称印度教。
  六、(中国)道教,包括
  正一道(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神霄派等符录道派的统称)
  全真道(包含全真教,金丹南宗等)
  (朝鲜、韩国)天道教
  越南道教
  七、(日本)神道教
八、(西藏)苯教
  九、(印度)锡克教
  十、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
  十一、摩尼教(波斯明教)
  十二、耆那教
  十三、威卡教派
  十四、新兴宗教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sio2),而「硅」(silica)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其中,还含有各种微量的金属,所以会造成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晶;而水晶也会广泛的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共生」在一起,如云母、长石、方解石、电气石、金红石、花岗岩等等。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补充(鬼画符 )
? 水晶(CRYSTAL)是一种有灵性矿物,它能带给我们好运,也能帮我们逍除恶运在大自然界中被喻为石中精灵的灵动法宝,特殊的分子结构加上千万年来不断的接受天地日月精华,于是有超强的气场能量,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力量,行同金钢护身,用於修行、养身、炼气、镇宅、聚财、祈福、招财、除障、供佛、许愿、灵修、增智慧、助人缘、避小人等,西方的水晶热潮涌向东方,其受到的爱戴程度,经过这么多年度,仍然压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年来水晶专家不断的提供文献及许多水晶爱好者的实例证明,水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与无限的神奇力量,不但可以扭转运气,达成愿望,更是千万年来值得推广的古代科学。
? 由于水晶有超强的气场能量及记忆能力,全世界任何宗教都运用它的能量及气场,来镇宅避邪,改风水去霉运,带来好运。配戴水晶可持盈保泰,招吉纳祥,护身平安,水晶的纯洁和神奇力量是佛曰不可说的灵异传奇,因此认识水晶与水晶结缘,纳福招财,是保平安的方便法门。
???????????
种类与功能:
白水晶(王者水晶)
? 主要功能:镇宅、避邪、去除病气、供佛灵修、百福千祥。
可使心灵平静,和谐纯洁,具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力、开启心智、开发潜在能力的功用,多病多波折的人,大多是因人体负性能量过多或煞气附身,致使人的元气消弱而得病,精神不佳,做事不顺等,白水晶的磁场可攻破不良的气流,净化全身,使人体恢复而健康,负性能量消散后,即是好运的开始。
黄水晶(财富水晶)
主要功能:招财进宝,创造意外财富,强化肠胃消化功能。
与财富联系的宇宙光有两种,一是绿光,一是黄光,黄水晶中的黄光带来偏财运,可创造意想不到的财富,即是“偏财运”。黄水晶可强化人体的第二轮,即“脐轮”,除了肠胃外,肝、肾、脾胰也可得到调适。
绿幽灵水晶(事业水晶)
主要功能:创造事业财富,主正财,招财,纳财。???????
? 绿茶色水晶中的绿光是现代经济动脉的光,若想扩展业务,吸引更多的财富因缘,便须要绿色水晶,绿幽灵水晶中的绿光有高度凝聚财富的力量。绿色水晶可强化免疫系统机能,使人自然安祥,事业官运蒸蒸日上。
紫水晶(灵性水晶)
主要功能:开发智慧、提高直觉,且人缘,沉着冷静,促进人际关系。
与脑波频率相近,有镇定安神,缓和脾气暴躁的效果。可治失眠,可开发智慧,加强记忆力,增进人际关系。紫色为阴性本质,主宰右脑世界,即直觉与潜意识,经常用脑力的人,特别适宜多拥有紫水晶,可以帮助人在思考上达到精神集中,提高脑筋的活力。使人在困境中能冷静沉着思考应战。紫晶是属於内敛的神力,能平静人的情绪,在爱情、友情、亲情及上司与下属关第上有神奇的殊效。
紫水晶洞(风水水晶)
主要功能:镇宅、改善屋内风水、聚财。
紫晶洞又称为风水石,其内部晶柱密集,彼此能量互相振动可凝聚屋内磁场,招福挡煞,吉祥平安。紫水晶洞本身具有强大的磁场,且本身有过滤的功能,固能把比它小的水晶消磁,它的气场源源不断,提供我们日常所需的能量。同时它能调节室内温度,保持乾燥、除臭,又名除湿机,紫水晶洞摆在门口,具有避小人,挡路煞,同时又可吸收日月之精华,紫水晶洞实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瑰宝。
骨干水晶(鳄鱼水晶、治疗水晶、通灵水晶)
主要功能:禅修、灵修、治博?磁场勇猛超群,强化下半身功能(海底轮)。
造型奇特,功能强大,具超强的净化,治疗能量,能吸收病气,是重病患者希望所在,练气者不可缺的利器,磁场强大,能量发射方式与白水晶不同,是往下放射,故与白水晶上白下黑配合,使用可达到平衡(如白水晶放在床头,骨干水晶则放在床尾),骨干含有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天赐的好礼物,用来拯救堕落的心灵,因此能有强大的治疗,净化及通灵的力量。
发晶(权威水晶)
主要功能:提升胆识,增加果断能力。
只要水晶内含有针状、丝状的共生物,即是发晶,其发丝带动磁场的动作,而能量加倍提高,如白发晶、茶发晶、紫发晶、黄发晶等。同时发晶可给优柔寡断的人较有魄力,是想要有担当和期望做大事业者不可或缺的水晶。
粉晶(芙蓉水晶、爱情水晶)
主要功能:增进姻缘,改善感情。
粉红光可改善人际关系,获得人缘,与紫水晶相同,可润滑男女间感情,带来好姻缘。同时开发心轮,助人追求爱情,增进人脉,主心、肺功能,有助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的健康。
茶晶(烟晶、墨晶)
主要功能:强化人体海底轮,助人返老还童。
男人性功能不足或女性妇女病,及生殖器官虚弱的人都可运用此水晶的磁场达到强化的作用。增进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细胞活跃,老化现象的速度减慢,恢复青春的活力。提升反应力,加强分析判断力。
简易清洁水晶的方法:
1、 将水晶放在盐水中(海盐、粗盐)浸泡24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干净棉布擦干即可使用(紫晶洞除外)。
2、 将水晶放在海水中浸泡亦可。
3、 将体积较小者放在紫晶洞里面,亦可达到净化、消磁等功能。
水晶是所有天然矿石中磁场最纯正的,对我们日常生活及身体帮助极大,但是如果本身不努力,却一味的依赖水晶,则其功效仍然有限。水晶是有极大能量的宝石,任何光或能量透过水晶发射出来,能量都变得无限大,如果懂得用水晶,水晶对我们身体、阳宅(风水)与运气都有无限大的帮助,所以,水晶是协助您达到目的,而不是让您坐享其成。
当代世界的宗教流派及其影响
来源:《当代世界五十年》
 当代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奉各种宗教。在数以千计的教派中, 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含印度教)三大派别为主,此外还有犹太教、锡克教、巴哈伊教、神道教等教派。它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具有重大的影响。[1]
一. 当代西方基督教及其流派
 基督教是信仰耶酥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总称。它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主流教派及非白人土著教会、圣公宗教会和边缘教会等其它非主流教派。在信仰人数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方面, 它在各类宗教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天主教会中有罗马天主教、东仪天主教、非罗马天主教会等。在正教中有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阿提阿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希腊正教会、波兰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等。在新教中有圣公宗、路德宗、加尔文宗、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贵格宗、基督复临派、救世军、五旬节派、普救派等。边缘教派有一位论派、耶和华见证会、摩门教、基督科学派等。而非白人本地化基督教会, 目前已达1.4亿信徒。整个基督教各教会的总人数, 1990年全世界共有16.86亿人。其中主流教派共占86.9%[2]
 就教义来说,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托马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正统主义、福音主义和基要主义。
 1. 基督教神学的主要流派
 A. 新托马斯主义教派
 它是天主教最具权威的官方神学教派,早在1879年8月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通谕中规定新托马斯主义为天主教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它是13世纪老托马斯主义经院哲学的现代化。其主要主张是:
 ①调和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使托马斯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相适应。
 ②强调宗教与的联系提出走出神学院和教会进入生活和社会,以至主张革新社会。
 ③主张建立以神为中心的完美的人道主义体系,宗教对异端的宽容以至赞成宗教信仰自由。
 ④强调一切权力来自上帝,只要信奉上帝就能得到自由和幸福。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马利坦() 法国神学家,著有《完整的人道主义》、《从帕格森到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与民主》等书。法国哲学家日尔松()著有《托马斯主义》、《圣奥古斯丁导论》等书。瑞士哲学家波亨斯基(1928- )著有《哲学思维之路》、《宗教的逻辑》等书。
 二战后,除在西的意、法、比、德等国流外还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地区有较大发展,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会自身的改革,在1962年第二届梵蒂冈会议上,研究了天主教内部改革以及基督教各派合一的问题, 强调赶上时代和简化礼仪等。新托马斯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的世俗文明已使世界成为一个功利主义的世界, 应当开创一个基督教的新时代, 一个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的维护自由、人权、和平的新时代。
 B. 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神学在战后的新发展, 流行于欧美。自由主义神学主张立足现实认识世界, 重视现代科学世界中上帝的存在及其意义。其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神学院的教授麦金托什。新自由主义神学强调上帝观念在现代世界的重要作用。
 C. 新正统神学在美国相当流行。它用正统神学解释教义, 又吸收自由派的某些现实主义精神。
 D. 新福音主义神学或称新原教旨主义。推行温和的基要福音主义, 在美国很是流行。他们从传统的福音教义出发, 提出“天命史观”的神学思想。[3]
 2. 美国教会的蓬勃发展
 在美国福音传遍全国。乔治·布什总统曾在一次全美宗教广播工作者会议上说:“没有哪个社会比美国社会更宗教化”, “10个美国人中有7人相信来世; 有8人相信上帝会创造奇迹; 有9人经常祈祷; 有90%以上的信仰上帝, 对此我要感谢上帝,我希望是100%。”[4]1989年全美国的教徒近60%, 其中保守教会和天主教会发展最快。美国的十大教会力量排列为天主教、南方浸信会、联合卫理会、全美浸信会、美国福音路德会、末日圣徒—摩门教、基督上帝会、USA长老会、美国浸信会、路德会—密苏里分会。1981年3月, 加州萨克拉门托县法院审理了一宗进化论案, 教会负责人向法庭起诉学校讲授进化论侵犯了他的八年级的儿子的宗教信仰自由。法院判定讲授进化论并未侵犯宗教信仰自由, 但强调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进化论。这一案件是1925年7月斯科普斯猿猴审判案的翻版。[5]
 3. 第三世界基督教的发展
 1945年以来, 在亚非拉大洋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基督教徒迅速发展。据1990年《大不列颠统计年鉴》, 在1989年的基督教徒中罗马天主教徒、新教徒、正教徒。英国圣公会徒和其它基督教徒在亚洲共有293,547,000人, 占17.12亿基督教徒中的17.15%,占亚洲人口的9.62%。而非洲共有236,700,000人, 占基督徒总数的13.83%, 占非洲人口的37.69%。拉丁美洲共有410,240,000人, 占基督徒总数的23.96%, 占拉美人口的93.39%。大洋洲共有21,700,000人, 占基督徒总数的1.27%, 占大洋洲人口的83.14%。[6]
 新教势力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发展尤为迅速。亚洲基督教一般具有明显的独立倾向, 主张教会民族化, 即基督教义要适合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点。这种被称为人民神学强调“运用亚洲固有的精神遗产和传统文化来解决社会问题”。1979年成立的亚洲普世神学会, 主张建立解放神学, 使神学形式和内容本地化。
 在非洲出现神学非洲化趋势, 其特点在于具有明鲜的民族特色和政治特色, 反对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黑人神学具有明显的反种族歧视及反压迫特色,提出基督教要从人种及肤色的偏见中解放出来。[7]
 在拉丁美洲, 战后天主教出现了革新趋势。奉行改良主义政策。1967年保罗六世发表《人民进步》通喻, 强调要努力纠正世界上穷人的贫穷状况, 建立合理的经济和政治结构。1968年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召开了第二次拉丁美洲主教会议, 突出了解放神学的实践意义。1971年拉美激进派的秘鲁神学家古斯塔夫·古铁雷斯发表《解放神学:历史、政治和拯救》, 被称为解放神学的大宪章。解放神学把宗教信仰和社会解放组织相结合, 主张实现人的三重解放任务, 第一步实现政治解放, 第二步实现个人的解放, 第三步是人从罪恶中得到解放。[8]
二. 当代世界伊斯兰教及其文化
 伊斯兰教信徒在1900年时只有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2.4%, 1970年达5.5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3%, 1990年发展到9.35亿人, 占全球人口的17.6%。[9] 其中1989年在非洲有2.63亿教徒, 亚洲有6.08亿教徒, 两者合占全部伊斯兰教徒的94%。伊斯兰教信徒在世界宗教信徒中占22.56%, 奉行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有29个国家。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最多的10国顺序是:印尼、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前苏联、尼日利亚、土尔其、埃及和伊朗。[10]当代伊斯兰教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和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兴起。
 1. 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
 二战后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在伊斯兰世界流行, 社会主义成了正义、平等、独立、和解放的同义语。1948年巴基斯坦真纳提出了伊斯兰社会主义理论; 1969年利比亚的卡扎菲宣布利比亚奉行伊斯兰社会主义。宣称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还有叙利亚、伊拉克的复兴社会主义、阿尔及利亚的自管社会主义、突尼斯的宪政社会主义、和苏旦的非洲社会主义。这种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共同点是: 以伊斯兰教为基础; 以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为目标; 反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 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
 2.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兴起
 在伊斯兰教中, 主张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伊斯兰教义的原旨, 严格执行《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法, 故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或伊斯兰复兴主义。60年代西方学者使用了这一提法, 和基督教原教旨主义不同, 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自由的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始于本世纪初穆斯林兄弟会的兴起, 而以70年代伊朗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为标志的当代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穆斯林兄弟会开创的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和二战后不久, 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与民族主义政党合作 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同, 其后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政党发生了权力之争, 要求分享民族独立的胜利果实, 并强化伊斯兰教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导作用。
 1979年2月, 霍梅尼建立了由什叶派神职人员掌握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全国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其中91%为什叶派, 7%为逊尼派。宪法规定什叶派为国教, 禁止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及言论、出版自由等反对伊斯兰教。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古兰经》等宗教课程。而在伊拉克96%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除60%信奉什叶派外, 其余为逊尼派、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伊拉克的普及宗教教育不仅及于中小学, 而且电台、电视台每天都有背诵《古兰经》等宗教内容。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冲击下, 由海湾地区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当代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 出现了一系列骚乱事件。其主力是以大中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怀疑东方的社会主义模式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 认为恢复传统是解决矛盾的唯一可信药方。在巴基斯坦, 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占全部居民的96%, 90%属逊尼派, 另外10%属什叶派。伊斯兰教思想贯穿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国家元首必需是伊斯兰教信徒, 国家一切法律依据古兰经, 各级学校普遍开设伊斯兰教教育, 1980年建立的世界伊斯兰大学对全世界开放, 首都伊斯兰堡费萨尔清真寺内可容纳1.3万人, 殿外可同时有20万人做礼拜。在埃及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属逊尼派。在沙特85%的伊斯兰教徒信奉逊尼派, 15%属什叶派。全球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中沙特就有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前者作礼拜的天房可同时容纳60万人, 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后者的圣寺则可同时容纳25万多人作礼拜。在孟加拉居民中86.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多属逊尼派。[11]
 当代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① 它是一场泛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运动; 它所推崇《古兰经》中规定的平等互助, 健康
 进取和朴实生活是西方文明发生信仰危机的人来说, 具有很大吸引力;
 ② 它也是一场反西方化、反世俗化的社会政治运动, 经常引发社会和政治的动乱;
 ③它还要求顺应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
 虽然, 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极端主义派别主张采取恐怖手段, 但是其目标是企图通过强化伊斯兰化来实现个人和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三. 当代世界佛教及其文化
 本世纪以来, 包括印度教在内的佛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世俗化、现代化和群众化。二战后世界佛教有重大影响的是:日本的以“创价学会”为代表的各种新教派; 印度的“新佛教运动”; 东南亚国家佛教的新发展; 以及欧美佛教的兴起。
 1900年是全 世界的佛教徒共3.3亿人, 其中印度教徒2亿; 1970年为7亿, 其中印度教徒4.7亿; 1990年11亿, 其中印度教徒7亿。在11亿佛教徒中有10多集中在亚洲。[12]
 1. 日本的佛教
 在日本各教统计中信仰佛教的达8,712万人, 在流行的众多教派中, 以真宗(净土真宗)和日莲宗(法华宗)信徒最多。1954年成立的全日本佛教会具有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新兴宗教即新宗教开始兴起,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创价学会。创价学会的全称是“日莲正宗创价学会”是日莲正宗的在家信徒组织。1951年后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的传教活动, 1956年进入参议院, 成为日本政治性宗教团体。1960年池田大作成为第三任会长, 1961年会员800万人, 1964年正式组建公明党, 年先后在参众两院成为第三大组织。70年代以来, 创价学会在世界发展会员, 115个国家建有日莲正宗分会, 信徒在126万以上。
 1975年在关岛召开日莲正宗国际会议, 成立国际佛教联盟。在池田领导下的创价学会对教义提出了佛法民主主义、人性社会主义、地球民族主义的现代化、民主化、通俗化解释, 认为世界的本质, 既非物质, 也非精神, 而是“色心不二”的生命, 宇宙生命的本质是“妙法莲华经”, 只要口念“南无妙法莲华经”, 就可实现人生价值。由于该学会在政治上主张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生活上对丑恶现象深感不满, 在教会活动上在家信徒不必出家、不必停止工作, 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同时有着严密的组织、系统的教育网络及通过电脑高效率地领导会员的活动, 因而创价学会呈现兴旺发达的局面。在日本新宗教自60年代以来有5000多个, 处于活跃和发展期。[13]
 2.印度的佛教
 在印度, 印度教徒占全国人口的78.8%, 印度教又称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佛教徒只占人口的0.8%。印度虽是佛教的发源地, 但自12-19世纪上半期, 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绝灭, 其后有所恢复。二战后在印度兴起了新佛教运动, 安培德卡尔于50年代领导了“贱民”的皈依佛教运动。1956年10月在世界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诞生2500年之际, 他率领100万贱民举行盛大的皈依佛教仪式, 佛教徒由1951年的18万人发展到1971年的3,200万以上。安培德卡尔1956年所著《佛陀及其教法》成为当代印度新佛学的经典。他宣称人生的苦源在贫困和负债, 正当致富可以断其苦果; 人的善恶报应是现世善恶的结果。这种对佛教教义的现代化、民主化、世俗化的解释推动了佛教运动的发展。在佛教运动兴起后, 印度成立了上百个佛教组织, 一些大学或研究单位专门从事佛学研究。[14]但是由于它遭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信奉上座部传统教易国家教徒的反对, 所以它只在国内得以发展。
 3. 东南亚的佛教
 在斯里兰卡66.9%的居民信奉佛教, 16%信奉印度教。1950年在康提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1972年班达拉奈克夫人政府以振兴佛教和民族文化为己任, 颁布宪法规定:“把佛教放在优先地位”。1978年贾瓦纳尔德总统又提出斯里兰为“佛法化社会”的主张。1982年,建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斯里兰卡国际佛教大学。斯里兰卡在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6个比丘寺院。80年代, 斯里兰卡有寺庙6000座, 佛学院300余所, 成为佛法化社会。
 在缅甸, 佛教徒占居民的80%以上, 独立后的历届政府都大力支持并提倡佛教, 1961年一度宣布佛教为国教, 1962年宣布实行佛教社会主义。80年代末全国有僧侣10万以上。善法派占全国僧侣的85%, 主要佛教圣地在仰光、曼德勒和蒲甘。
 在泰国佛教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目前佛教徒占总人数的90%以上。寺院30,600座, 以蛮谷的玉佛寺、大理寺和金光寺最著名, 佛塔10万座, 属中国律宗法系。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影响都很大, 佛寺土地占全国的1/4, 各类学校都开设佛学课, 全国有100多佛教组织和团体。
 在柬埔寨强调佛教要面向现实改革, 积极参加政治斗争。现有佛教徒占总人口的90%,1955年政府宣布佛教为国教, 1976年被取消, 1989年再度确定国教地位。1957年有佛寺近3000座, 僧侣8.2万。
 在老挝佛教信徒占全部人口的80%以上, 主要信奉小乘教。佛教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承担文化教育的任务。全国有大小寺庙2,000多座。
 在越南,是印度支那半岛上唯一信奉大乘教的国家, 有大乘教徒2,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45%[15]
 4. 欧美的佛教
 在欧美, 二战后随着亚裔移民在欧美的增加, 佛教传播明显加快。70年代欧洲佛教徒有21万, 美国约20万。大多数教徒实际上类似居士的在家佛徒而不是出家佛徒, 他们把调节心理, 治疗疾病, 以求现世作为现实目标。日本的创价学会在美国佛教中势力最大, 有10万在家信徒。迄今东方佛教国家在美国均有传教机构和寺院, 70年代星云法师在洛杉矶创立了国际佛教促进会, 1988年又在洛杉矶东南的哈仙达岗建立了西来寺, 大雄宝殿可容纳800人做佛事。西来取名于东方佛法渡洋西来, 传播佛教的心愿。
四. 当代世界犹太教及其它宗教流派
 1.当代世界的犹太教
 目前世界的犹太教徒共有1700多万人, 分布在12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近600万, 以色列400多万,前苏联境内300万。大体上分为正统、改革和保守三大派。正统派主张坚持传统信仰和礼仪; 改革派主张不拒传统律法和礼仪, 顺应时代潮流; 保守派介乎两派之间。
 除犹太教外还有流传于印度旁遮普地区及南亚国家的锡克教;产生于伊朗的巴哈伊教在150个国家和地区有活动; 作为印度古老宗教的耆那教目前全世界的教徒共约400万, 分布在10个国家。[16]
 2.当代宗教的复兴
 90年代正是面临第三个千禧年将至之时, 是跨世纪之际, 也是冷战后的时代, 新技术革命面临新产业革命酝酿加速之际, 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生大动荡, 从而为宗教的复兴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不仅传统宗教走向世俗化、本土化、普及化, 而且各种各样的宗教教派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运动勃然兴起。如:
 在美国1988年全国教徒1.43亿人占美国人口59%, 摩门教徒仅1987年就有27.4万人皈依。1987年的调查表明, 94%的人信奉上帝。但是于其说是“笃信宗教”, 倒不如说是“追求精神寄托” 对一些教派太注重组织问题不感兴趣。
 在世界各地的神授超凡能力运动的追随者, 10年内增加了三倍, 达3亿人。有人估计苏联2.8亿人口中有30%信仰宗教。
 在大变动时期主流教派呈现衰落的局面。如1988年和1965年相比, 联合卫里公会教徒从1100万减到920万; 美国长老会由近400万减至300万人; 基督会由210万减到110万人; 圣公会由340万减至250万人; 三大路德教派十年来减少了50多万人。
 另一方面, 在美国出现了各种非主流教派, 1987年出版的《美国宗教百科全书》列举了206个新成立的宗教团体, 增加最多的是非主流宗教是28个新东方派宗教团体, 19个圣临降临派, 11个基督复临派, 11个摩门教, 11个灵魂、精神或者新纪元派。而年形成的新的宗教团体已达400个。在伊斯兰教徒中美国有400万人, 其中四分之一是黑人穆斯林, 日本的两大教派在美国拥有60万教徒, 整个北美的佛教徒有300~500万人, 美国有40多家印度教寺院, 30个朝鲜教堂。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 “在动荡时期, 在大变动时期, 人们追求两个极端:原教旨主义和个人心灵的体验。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学习了瑜伽、打坐, 或者其它来自东方的苦行修炼术。”“就电视为教育服务的潜力而言, 传道者们早就走在教师的前面。”“福音传道者已认识到高技术信息时代的种种机遇, 并且掌握这些机遇为自己的领域服务——不管是赚钱, 还是拯救灵魂。” “新纪元运动者已经完全占领了转达神启的灵媒行业——灵媒即那些声称用自己的躯体和声音为阴间的先师充当人间的中介, 转达神启的人。”“当我们迈向千禧年时, 世界的末日主题将又一次地出现。” 自从60年代中叶以来, 独立的小教会能够改变它们的礼拜方式, 以满足上教堂作礼拜的信徒的需要, 能够与“消费者”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17]
 需要特别指出,70年代末期以来,在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些披着宗教外衣进行非法活动,危害社会和教徒的邪教组织,如1979年美国的人民圣殿教、1995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成为一大公害。一些国家正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或取缔。
有人说:“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
  叔本华说:“生命短促的人类,川流不息地,一代一代相继来到这世界,又相继离开这世界;每人都肩负著恐惧、匮乏和忧虑,跃进死亡的怀抱。当人类如此地生死相继时,他们从来不厌其烦地问什么东西使自己烦恼,这个悲喜剧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向天呼求,但天道无言。天没有给我们回答,却来了一批带著启示的教士。
  但是,如果一个人还认为那些超人类的存在者曾经替人类带来信息告诉我们有关自己或世界存在的目的,那么,这个人便仍然停留在童稚时候。各种启示一定有错误,就像所有有关人类的事物一样;往往包含在奇怪的寓言和神话中并因而称为宗教,然而,除了智者的思想以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启示。因此,在这个范围以内,不论你相信自己的思想或他人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因为,你相信的都是人类的思想和意见,而不是别的东西。然而,人类往往有一种缺点,总喜欢相信那些自称其智识来自超自然力量的人,却不愿相信那些自己头脑有思想的人;可是,如果你记得人与人之间智力上的巨大不平等,那么,便可以知道,某一个人的思想,在另一个人看来,很可以作为启示。
  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波罗门教也好,回教也好,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所有教士僧侣的基本秘密和狡猾的地方,都像下面所说的。他们认识并抓住了人类形而上需要的巨大力量和牢不可破性,于是,便先称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方法,他们说,用这种需要,可以把解决人生大疑问的答案直接带给人类。一旦他们使人们相信了这种说法,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引导和支配他们。比较慎重的统治者便与他们联合起来,其他统治者本身就为他们所统治。可是,如果能绝无仅有地让哲学家做国王,那么,整个笑剧便在最不适宜的方式下结束。”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信徒约2.4亿人,主要流传在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一带。信仰上帝(或称天王)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10亿人。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以苏联、东欧为主;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10 月25日,河北省宁晋县东旺村几位农民正在将丰收的玉米码垛。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介绍,2008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9237.17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2903.15万吨,比2007年增加61.60万吨,增长2.17%。粮食生产将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第5年增产。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我国农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 ”(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60万吨(10032亿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万吨(近4000亿斤),增长65%;棉花产量达到762万吨,增加了2.5倍;油料产量达到2569万吨,增加了3.9倍;糖料产量达到12188万吨,增加了4.1倍。肉类总产量达到6866万吨,增加了6倍多;水产品产量达到4748万吨,增加了9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长1.5倍;油料19公斤,增长2.5倍;糖料93公斤,增长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长19倍;肉类人均占有量52公斤,增长 4.3倍,水产品36公斤,增长6.3倍。粮、油、棉、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农产品品种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 69%、55%、42%和66%,“双低”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占到75%以上,畜禽、水产、果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速。
(三)主要农产品供求总体基本平衡
10月14日,南康市赤土畲族乡新华农庄的一名畲族女孩在采摘甜柚。有“甜柚之乡”美誉的江西省南康市近年来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甜柚产业,引进良种甜柚,产品远销上海、香港等地。新华社发(杨晓明 摄)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粮食等农产品供应丰富,为市场稳定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粮食的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粮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农产品中,小麦和大米等口粮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从供求平衡向供不应求转化,棉花产销均大幅增长。蔬菜和水果产销两旺,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国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1750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万千瓦,增长了5.5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分别从1978年的55.7万台、1.9万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万台和63.4万台。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518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25.7%。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1153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37762千公顷。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温室面积为81千公顷,大棚面积465千公顷,中小棚面积231千公顷。 2006年末,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723千公顷,占全部蔬菜播种面积的4.3%;种植的水果和园艺苗木共184千公顷,占全部果园面积的1.8%。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就
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
(一)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10 月24日,一艘香港渔船的船工在蛇口码头准备进行交易。自1993年以来,在深圳市的蛇口、盐田和南澳渔港码头活跃着一支4500多人的香港流动渔民队伍,这些具有香港和深圳双重身份的渔民可在深港两地自由往来。这是改革开放环境下深圳作出的一项便民举措。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少,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中的比重分别为52.3%、4.0%、34.2%、9.5%,与1978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27.7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则分别上升了0.6、19.2和7.9个百分点。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在资源比较优势的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种植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河南、黑龙江等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80%以上;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棉花产业带。畜牧业生产也更加向区域化集中发展。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5%以上。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主产省牛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农产品产量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四、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结构呈现新的特点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1%。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全新特点:一是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194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53%,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二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 38.6%,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1997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在工资性收入中占有突出地位。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36.5%,到2007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40.8%。三是现金纯收入比重不断增长。2007年现金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85.2%,比1978年提高43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10月28日,一名工人在河北省万全县宣平堡乡南李家庄村的“新民居” 建设工地上施工。 2008年5月,河北省万全县对作为生态移民搬迁村的宣平堡乡南李家庄村村民住宅进行开工建设。该村户型设计参照借鉴《燕赵新民居》优秀设计方案,规划为二层独院联排式建筑,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可安排119户村民入住。为改善农民住宅品质,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建设厅等于2006年9月联合开展河北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大赛,从中选取100套获奖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命名为《燕赵新民居》,并于2008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巡回展出,将这些体现节约资源、舒适实用要求的新民居设计图免费送到农民手中,供各地农民群众建房时借鉴参考。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已经建成1000多套“新民居”样板房,以引导全省农村的民居建设。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 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306元、210元和328 元,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比1980年分别提高了4.4、4.4和9.8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几乎没有任何电器,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分别达到106.5台、26.1台和45.9台。在传统耐用消费品稳步提高的同时,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7年,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分别达到68.4部、77.8部和 3.7台。
(三)农村贫困状况大幅改善
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增长,为国家不断强化反贫困措施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先后实施了开发式扶贫规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贫措施,并确定了592个国家贫困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到2000年,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5%,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输出为依托,整村推进缓解贫困,扶贫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07年,贫困人口减少到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
五、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百废待兴。经过30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
(一)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文化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农村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通公路、电话、通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乡镇有邮电所。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机构也得到大幅改善,目前85%以上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98%以上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72%的镇实施集中供水,3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
(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0 年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取向。农村市场化改革突破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后,经过多次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主体已经从单一经营发展为农民、各种中介组织、国有流通企业等构成的多元化经营;流通渠道逐渐形成了零售、批发、期货等多层次并进;信息服务也正朝着不断满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方需要的方向发展。市场基础设施也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8.4% 的乡镇有储蓄所。
(三)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教育、卫生、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使1.5亿学生受益;在卫生方面,改造和新建1.9万所乡镇卫生院,为1.2万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在社会保障方面,2007 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6%的县,惠及7.3亿的农业人口;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566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六、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10亿元,比2001年增长1.1倍;实现利润总额14735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倍。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和外出从业人员比重迅速增长,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1]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7%提高到29.2%。
(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依托,加快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
七、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11 月2日,农民工在九龙坡区教委咨询台前就子女就学问题进行咨询。当日是第二个重庆市农民工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农民工子女就学“关心关爱”大型咨询活动在重庆杨家坪步行街拉开帷幕。来自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各区县教育部门、职业技术学校的上百人,就农民工子女入学、职业技术培训、学费减免等问题为农民工们进行了专业咨询。据了解,重庆市目前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指定学校已经达到了406所,接受进城农民工子女19.8万人。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
从三次产业来看,全社会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男劳动力占50.8%,女劳动力占49.2%。农村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70.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15.6%,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13.6%。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从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力流动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农村住户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27.5%。其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外出务工以青壮年为主,21-40岁占66%。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2%,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3.8%,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7.7%,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49.3%。二是外出务工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2.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56.7%,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40.5%。三是外出打工的模式发生转变。改革初期,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打工。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外出打工出现新迹象,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业性减弱,农村举家外迁劳动力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农民得到了长期的实惠。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三农”工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加速形成,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有多少宗教,估计很难统计清,一般都说是三大宗教,很多别的教派基本上是这三大宗教的分支。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很多别的教派基本上是这三大宗教的分支。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名悉达多,族名乔达摩。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现在尼泊尔王国
境内的迦毗罗卫。关于佛陀的圆寂时间,历史上说法不一,但大致可以推定
为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之间。释迦,是古印度种族的名称,牟尼是“贤
人”或“寂寞”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中的贤人”。
基督教创始人,耶稣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於「尽己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於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现约有信徒9亿多,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中国的道教创始人是,张陵又叫张天师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世界上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教派.
各自的信仰分别是佛教信仰的特质
§1.信仰与理性之诤
笔者的许多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争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应该具有某种信仰”。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但是似乎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因为参加辩论的双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不少他们自认为对他们的观点有利的论据来。
认为“人应该有信仰”的朋友们认为:要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应该与世间或出世间的善法相应。而这些世间与出世间善法又多是以各种形式的宗教为载体来对人类的意识形态施加影响的。尽管古往今来都有许多“导师”级的人文学者试图在不改变这些善法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用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宗教化”的语言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企图使得这些善法脱离宗教的载体,但是这些前贤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成功。他们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世间或出世间善法的精致理论体系不仅无法不走样地保持这些善法的精神实质,而且在其表达形式上反而不如以宗教为载体的表达形式更容易被世人理解和接受。
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例,自“五·四运动”以来,以各种形式的包装出现的人天乘善法走马灯式地在官方或民众思潮的推动下登上主流意识形态的舞台,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很快就被新的时尚所代替,始终无法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常青树”。而倒是那些以各种宗教为载体的人天乘善法和已经严重地变质及宗教化了的儒家思想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汹涌的新思想的潮流中巍然屹立,至今依然在对世间的教化工作中的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一种新的思想体系要被人们普遍理解并认同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积累有关,因为这些“新”思想都毫无例外地太“短命”了,与那些已经经过了上百乃至上千年的传播而相对来说比较深入人心的上述几种“旧”的与人天乘善法相应或基本相应的意识形态相比其根基是很浅的。如果不借助于官方或媒体的力量,这些新的思想在世间是很难扎根、生存下来的。
因此这些朋友提出,为了对抗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泛滥的、建立在纵欲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上的、对人类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具有持续的“慢性”的带有毁灭性的破坏性作用的欲界不善思潮,应该大力宣扬各种已有的、以“信仰”为其基本特点的、现有的世间或出世间善法。因为这些善法都是古今中外导师们在与人性的基本弱点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时代虽然变化了,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其“人性的弱点”并没有随着世事的沧桑而改变,最多是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表现出来而已。因此,这些导师们的人生经验并没有过时。作为一个接受了前人所总结出来的善法的后来者来说,尽管他随之而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不是象那些导师们那样来源于自己的社会实践,不一定是“在皮肉上熬出来的”,因而只能称之为一种“信仰”,但是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能够对这个后来者的现实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能够保证这个后来者在世间的生活中不至于离善法太远。
对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道德沦丧等问题,这些朋友则认为应该归罪于世间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无法用这些信仰中所负载的世间善法的知见通过反思的方式来检讨自己的行为,也就更不可能具备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在“喻于义”和“喻于利”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受建立在人性的基本弱点的基础上的“本能”的驱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利”作为其追求的目标;更无法借助于信仰的力量来安慰(哪怕是暂时性的)一下自己那颗在尘世的种种诱惑中变得躁动不安和荒唐颠倒的心。
因此这些朋友们把自己定位到一个以啼血的布谷鸟的方式,不知厌倦地在荒唐颠倒的世间传播善法的“福音”的,广义的传“教”士的地位上,谆谆教导人们一定要从前贤那里学习人生的智慧,并告诉他们:只有深刻地领会了前贤所阐述的善法的精神实质并义无返顾地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人才能解决自己在现实人生中碰到的各种老的或新产生的问题。“人遗子,金满屋。我遗子,惟一经。”他们总是大声地疾呼:“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
与鼓吹“信仰有益论”的朋友们相反,另外一部分朋友则公开地表示了对“将信仰作为与现代社会相应的善法的基础”这一做法的反感。这些朋友多半从辩证法的思想出发,以“科学精神”的实践者自居,对支持“信仰有益论”的一些关键的论据进行批驳。其攻击目标集中于如下的几点上:
(1)信仰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生中存在的诸种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各种烦恼。任何信仰最终都是要落位到某种人生理念上的。这些人生理念来源于导师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些导师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里,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验的正确而深刻地总结找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类生活的一个“局部最优化”的策略。
但是时代是在变化的,在导师们生活的时代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未必能够适用于无论是在大众意识形态和物质文明方面都与之相差甚远的新时代。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求他脱离现实生活而去恪守产生于古代社会中的各种与善法相应的人生理念无异于“刻舟求剑”,必然会重蹈“冬烘先生”们“按图索骥”、“邯郸学步”的覆辙。任何先贤依照自己的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对宇宙人生的认识都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导师们的人生经验通过文字或口头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本来就是很少的,而且大部分还与现代人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试图从前贤的著作里找到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的答案根本就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通过翻故纸堆的方式企图从前贤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找到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金钥匙,不如将自己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观察、体验和反思来自己给出自己的问题的答案,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在现实人生中的烦恼。只有敢于真实地面对新生事物,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断地加深对这些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的新生事物的认识的人才可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
(2)既然信仰实质上就是对某种人生理念的接受,如果这种人生理念已经被自己的实证所证得,则其被冠以“信仰”之名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有那些前贤已经证得,而自己暂时还没有证得的人生理念才需要用“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信”的方式来首先无条件地接受下来。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即如果自己的实践不足,又怎么能分辨出你所接受的前贤的人生理念——严格说来应该是对前贤们的生活理念的解读——是否真的就能解决你所遇到的人生问题?!在现实世界中,许多伪善的人生理念——如各种邪教内部的主流意识——从“教人为善”这个笼统的角度上看起来与真正的善法颇为相似,不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吃过亏的人是难以分辨其真伪的,而这就不免有些说得好听一点是“亡羊补牢”,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马后炮”的味道了。岁月匆匆,人生苦短,一个人一生要是上这么几次“假冒伪劣”善法的当的话,大概这一生就糟蹋得差不多了(这些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不信有前世后世的)。对于“假冒伪劣”善法来说,从“不能辨别”到“能够辨别”之间的鸿沟只有靠实践才能越过。
实践不仅是新的更为符合自己实际的人生理念的来源,而且也是真假善法的“试金石”。
因此这些崇尚“理性有益论”的朋友们认为,只有以辩证思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如实知,如实见”的实践精神——在现代人的词典里这种精神经常被含糊地称为“科学精神”或“理性”——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才是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他们所倡导的是他们所定义的“理性”——即“如实知见”+“辨证思惟”。而他们认为:信仰什么或有没有信仰则对现实人生的改善并不重要。他们经常借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譬喻来说明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来说,“科学精神”的培养比信仰的培养更为基本一些。他们认为:“理性”是善法真正的基础,而放弃这个比信仰更为基本的基础单纯地强调信仰的作用是带有误入歧途的相当大的危险性的。
因此,这些朋友们大声疾呼:“现代人最缺少的是科学的素养!”“只有科学精神才能够帮助这个世界走出困境”他们认为,在社会学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更应该提倡“科学精神”或“理性”,而不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告诉我作文8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