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抗战时期特工,国民党究竟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和贡献

抗战期间究竟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
&&&&来源:&&&&
原标题: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
  4、中共部队一直没有按照国际惯例,追加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军衔。
  二战中,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苏联、美国等都曾对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嘉奖的同时,普遍追加了军衔,就连加害国日本的军队也不例外。如,日,侵华日军第三师团步兵五旅团步兵六联队队长仓永辰治步兵大佐,在入侵上海吴淞铁路码头的作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日,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十三军十五师团步兵团团长田路朝一陆军少将,在安徽南部的一次战斗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国民政府方面,如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王甲本在衡阳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萧山令等几位少将,后均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等等。但对于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牺牲的将领们来说,截至目前,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军衔上的追加。
  5、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授予军衔时,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共将领仅仅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
  1955年在全国授予军衔的时候,只是对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中共将领进行了军衔授予。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等等。但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官兵仅仅是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贻误了追加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军衔的最佳时机,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认定与考证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意义重大
  毫无疑问,所有抗日的党派,所有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对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担负着敌后战场作战的任务,人民军队在敌人后方所进行的游击战争,有着伟大的战略作用。在这中间有许多的中共将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职务上来讲,他们有的是师长,有的是旅长,有的是团长,但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贡献则是巨大的。全面定位这个群体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更有助于理解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作用。
  据史料记载和部分官兵的回忆,在许多中共开辟的根据地中,当地老百姓平时都称中共高级指挥官为将军。如1938年11月牺牲的范筑先,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参谋长、旅长等职,建立了中共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生前在鲁西南一带被称为“范将军”。再如日升任为中共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的柴世荣,被东北当地老百姓称为“神兵天将飞将军”。有的中共部队领导人,不仅仅是老百姓,就连国民党人也认为他们是将军,如1939年底,苏中根据地负责人管文蔚及惠浴宇、陈同生等同志,应国民党人李明扬的邀请,去泰州访问李明扬时,李明扬公开打出了“欢迎四将军”的标语。
  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共将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理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定位。正如徐向前在1955年授军衔大会上说的:“我们这些人是幸存者,许多战友牺牲了,如果他们不牺牲,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的。”
  在国际上,通常把一国在战争中牺牲的将领数量,作为考察其在战争中贡献度大小的重要数据之一。考证与认定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就可以改变战后几十年来一直认定的中共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数量偏少的偏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在20世纪90年代,笔者曾写过一篇论文,吁请学界要正确认识与评价抗战先烈群体定位的问题。在那篇文章中,我表达的主旨是要从历史阶段论出发,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角度,正确认识与评价国民党部队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们,实事求是地恢复他们的历史地位,褒奖他们的历史功绩。今天,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把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的考证与定位问题提出来,同样吁请学界加强对他们的重视和研究。我以为,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由关注个体到群体的层面上来讲,还是从扩大视角和提升历史认知,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责编:易潇、许心怡)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评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评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让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深刻的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浓烈爱国主义精神。那么,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首先让我们看这样的四组数字
1.&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进行过22次重大战役,1117次重要战斗,28931次小型战斗,.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伤亡321万,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200余位.&
2.&自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大约25000军官中,就有一万名牺牲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四个月。
3.&&据1989年后中国大陆史家记述,在1937年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
4.&凇沪会战,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与有优势装备的敌人拼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随枣会战毙伤日军1.3万余人,日军遗尸5000余具;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2万余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共毙伤敌5万余人,俘日军139人。
试想如果忽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那么仅凭中共当时的三四万人来抵御百万日军,那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可是,一直以来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描述,经常使用的字眼却是“一溃千里”、“不战而逃”,而对于国民党的评价,强调的也是“消极”、“妥协”、“分裂”、“反共”等。原因何在?我认为是大家在意识里把蒋介石和国民党等同于一体了,认为蒋介石的政策即代表国民党的意愿,若真是这样,又怎会有西安事变。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国民党不是蒋介石,蒋介石的想法也并不代表所有国民党人的意愿。
淞沪会战,蒋介石为了引起国联的注意,硬让前方战事挺了2个月,都说国民党有200万军队,但这200万中只有四分之一是中央军,其他的都是地方军,他们自然不会听命于蒋介石,蒋介石其实面临着很多压力,前方有日军的进攻,后方有汪伪政权和共产党的威胁,更有军阀的问题摆在眼前。综合以上角度,对蒋介石做出的决策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他的想法是一个统治者的思考,这个思考未必是国民党的正确出路,也并不代表每个国民党人的选择。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国民党的成绩。
我认为任何一个政党里都会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得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洋务运动是晚清重臣对清政府的一次挽救,戊戌变法是有志之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辛亥革命则动摇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同样的,国民党之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爱国将士,正是由于他们的殊死抵抗才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狂妄企图,极大地消耗了日本军事、经济实力。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所以,我认为国民党的将领们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那他所起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首先,前线的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有些战役虽然失败了,如南京保卫战但却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
其次,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使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由于国民党的正面战争,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政府机构和沿海、沿江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然国民党在后期的表现不佳,但那是各种因素综合决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他们的成绩,尤其是那些爱国将领,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理应受到我们的敬意。所以当我们回首这段往事时,应该客观的评价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子孙以他们为傲!
英魂常驻,精神永生。15个月(抗战初期)鲜血飞溅,上百万将士的血染沙场,含笑九泉。中国大地是红的,天空是红的,太多的血写就的历史难免悲壮……
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为民族而作出牺牲的人们。
附:在对日作战中阵亡的国民革命军部分将领&上将:&张自忠&李家钰&郝梦龄 唐淮源 &陈安宝 &武士敏 饶国华 冯安邦 佟麟阁 吴克仁 王铭章 &中将 &寸性奇&方叔洪&马玉仁 赵锡章 钟 毅 李必蕃 萧山令&郑做民 刘桂五&王竣 陈钟书 夏国璋 陈济恒 黄梅兴 石作衡 赖传湘 李翰卿&朱世勤 戴安澜 周复 彭士量 许国璋 孙明瑾 蔡炳兴 姜玉贞 张胥行 李国良 刘家麒 郑廷珍 庞汉木贞 秦 霖 刘震东 高致嵩 官惠民&王甲本&少将&左&权&刘眉生&吴继光&朱 赤 姚中英 李兰池&张本禹 王风山 胡义宾 梁鉴堂&杨 杰&易安华 司徒非&范廷兰 杨 怀 扈先梅 周 元 杨家骝&范筑先&徐积璋&王禹九&唐聚五 燕鼎九 张雅韵 蒋志英 谢晋元&梁希贤&陈文木已&陈忠柱&金崇印&卢广伟&王剑岳&齐学启 高志航 张数桢 尉迟凤岗 吴国璋 庞泰峰 黄启东&毛岱钧&胡文臣&赵渭冰 邹慕陶&林英灿&张 敬&刘世焱&朱实夫 吕旋蒙 史蔚香复 
让我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39被浏览40,625分享邀请回答view.news.qq.com/zt2012/gjzzd/index.htm八年抗战国统区到底有多少人被征召入伍呢?据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后来编著的《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显示,抗战八年,总共征募壮丁名。这还不算自愿入伍者和国军在沦陷区和游击区招募的士兵。(《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2卷P120-121)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中《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和《抗战期中各省壮丁配额统计表》的统计数据也差不多:抗战八年全国各省实际征送壮丁为名。但实际征兵数量恐怕远远不止这些,据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四川省达梁师管区司令官的周开勋先生回忆:“1943年夏天,国民政府兵役署长程泽润在给何应钦的报告中称: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周开勋《国民党的兵役真相》,《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P67)蒋介石侍从室组长唐纵在日的日记中也说:“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1090余万名。”(《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P301)。这样算起来,实际的征兵人数要比官方数字多得多,但到底征了多少兵,恐怕很难说清楚。具体数据现在仍无法确认,目前唯一能得到的准确数据来自美国学者易劳逸:“在1943年征集的167万人当中将近有一半——44%——在他们赶往所去部队的途中死去或逃走。在八年战争中,那些在到达所分配的部队之前就死去的新兵总数大约有140万人。……应征士兵死亡人数的精确数字将永远无法知道。宋美龄根据一份秘密文件估计,至少有1400万新兵在到达他们的部队之前就死去。这个数字大大了。令人难以置信,她可能是想说140万。”(〔美〕易劳逸著《蒋介石与蒋经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8月版)但根据蒋梦麟的描述,人数恐怕远远不止这些。壮丁逃跑的数据则相对明确些,据蒋介石侍从室组长唐纵在日的日记中说:“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一千零九十余万名,但恐逃亡者在半数以上。”(《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P301)即在其位 不谋其政谋则失算 战则败北残民以逞 竟至如此 果脯不亡 国难未已85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小组成员:宋林童, 唐俊洪,严炜鹏,李力,李志传, 林佳鸿,吴昌泉,黄杰彬,彭志揚。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 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 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尊重史实,客观评价。根据史实的评价。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进行 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 万,国民党伤亡321万,这是血的 数字,铁的贡献,不可抹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夜吟风啸月)
(曾经沧海难为水)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抗战贡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