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人职业化不会落后的职业

中纺联直面行业发展难题:三个“不平衡”与“不充分”怎么破? - 中国丙纶网 - 中国纤维网旗下网站
当前位置: >>
>> 正文中纺联直面行业发展难题:三个“不平衡”与“不充分”怎么破?来源:中国丙纶网 - 中国纤维网旗下网站 添加人:service4 添加时间:&&&&  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克服了多种不利的内外部因素,取得了平稳的发展。在当前制造业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任务下,纺织行业围绕自身的成绩、特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近日举行的中纺联2017年工作总结大会上指出,要实现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外部环境来解决矛盾,应重点关注“三个不平衡”与“三个不充分”。即“供需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收益不平衡”与“产融结合不充分、环境建设不充分、创新应用不充分”。
  客观分析“不平衡”问题
  具体来看,三个“不平衡”主要体现在:
  其一,供需结构不平衡。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达到2610亿美元,同比增加1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网购的用户达0.42亿人,同比增长82.6%。中国居民境外消费规模的扩大正是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的直接结果。
  供需结构不平衡表现在要素供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产品供给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在要素市场,原料供应受机制政策影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棉花为例,国内外棉价差较大,降低了纺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棉花质量不高,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资源要素配置效率问题使得行业发展受到制约。在商品市场,产品同质化倾向较重,部分行业存在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供需匹配存在错位,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品种结构、品质质量、品牌影响亟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亟待增强。
  其二,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分布、竞争优势变化与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区域格局存在不匹配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纺织产业有序转移,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总体格局尚未根本转变。
  从投资来看,2012年~2016年,东部地区投资额由4556.21亿元增长至7390.40亿元,增长了62.20%;中部地区投资额由2628.95亿元增长至4143.94亿元,增长了57.63%;西部地区投资额由607.85亿元增长至1304.41亿元,增长了114.60%。但从总产值看,东部地区纺织产业、服装产业、化纤产业的工业销售总产值均占到全国的72%以上。2016年中纺联确定的199家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行业的40%。其中东部地区占到集群总数的84%,中部地区占到11%,西部地区只占5%。这种区域上的不平衡阻碍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应用,限制了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产业收益不平衡。近年来,尽管全社会工资收入在普遍上升,但在各行业中,制造业就业人员的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2015年、2016年制造业中的单位负责人收入水平低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从收入差距看,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员的收入分别是制造业从业人员工资的2.15倍、2.21倍、2.22倍,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资本市场,纺织、服装、化纤三大板块的资产回报率偏低,与食品等行业有较大差距,反映出行业盈利能力的不足。资产回报率、劳动报酬偏低的现状,折射出行业盈利能力与经济贡献的错位。行业在社会利润分配中的相对劣势地位,使得优质资源不能够在行业有效聚集,从而制约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与长远发展。
  着力解决“不充分”问题
  孙瑞哲还指出,在纺织产业的发展语境下,三个“不充分”主要体现在:
  其一,产融结合不充分。“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行业发展的老问题。与其他行业相比,不论是债券发行金额还是沪深两市企业的总市值,纺织服装行业均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行业产融结合不充分有政策执行不到位、社会认知有偏差、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原因,也有行业企业对资本运作不熟悉、对金融工具使用不充分、对金融创新参与不及时的因素。以资产证券化为例,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对现金流的重新设计和证券分层,一方面使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实现变现,另一方面能够对资产信用风险进行重组,对于企业实现“三去一降一补”有积极意义。作为资产端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通过真实销售、破产隔离、信托设立、资产分级、有限追索等机制能够实现表外融资。以这种方式融资,纺织服装企业即便信用评级较低,只要有优质财产也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2016年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井喷式发展,发行规模4730亿元,但行业企业对此参与使用非常有限。
  其二,环境建设不充分。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在海外实现,但海淘到的产品却很多来自中国;消费范围也从奢侈品转向日用品。这反映出消费外流的原因不只在制造能力上,也在品牌影响与消费环境上。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一项对比研究显示,中国国民对本土品牌信任度不高,这充分反映出行业在环境建设的不足。在文化建设方面,纺织服装作为文化载体和时尚表达,离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目标要求依然有差距,行业内文化资源的应用与推广程度不高,消费市场培养力度不够,中国时尚话语权与品牌影响力亟待提升。在责任建设方面,行业对社会责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需要加强。市场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依然面临挑战,假冒伪劣的个别现象对行业消费环境形成了破坏,赊销行为对供应链诚信与产业协同造成了一定影响,信息时代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亟待探索。
  其三,创新应用不充分。从2015年开始,我国知识产权相继实现两个“100万件”的突破,即年发明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都突破了100万件。从行业来看,科技创新要素投入也不断加大,创新产出连年递增。“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授权专利共14.5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约3.48万件,较“十一五”期间授权发明专利数增加164.86%。但总体看,行业专利的含金量不高,在核心技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方面创新仍显不足,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多数专利处于闲置状态。创新应用不充分形成了对行业创新资源的极大浪费。
  继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为解决好上述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行业将继续扎实产业调研与产业研究的根基,深入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做好各种规划导向型、基础研究型的行业工作。孙瑞哲强调,今年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即是对《建设纺织强国纲要(年)》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综合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年)》,预测和调整2020年纺织强国发展目标,并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期相一致,提出2025年纺织强国第二阶段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应强化行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实践,不管是从价值观的认同上,还是从产业链协同与诚信的机制建设上,帮助行业、企业逐步建立整体理性与责任竞争力;要加强非遗保护的产业化落地工作,找到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根本利益和核心痛点,让“文化自信”扎根于“产业土壤”;要持续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通过务实推进平台功能的建设,努力使行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达到长远的发展平衡。有哪些2017薪资高,2018却可能衰落的行业? - 简书
有哪些2017薪资高,2018却可能衰落的行业?
这篇文章是中兴程序员的后续之一,有的人离开了,但是带给我们的反思却不是那么容易停下来。知乎上昨天有一个问题很火热,大家在问:“有哪些现在薪资高,却很快会衰落的行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 首先高级人才和那些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的人并不在我们今天所需要思考的范围之内,这部分人完全可以化解行业的影响。薪资高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这类职位的抢手,需求量大,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从每年高考完之后大家报考专业的热情之中就能有所觉察,绝大多数人对于需求量大的专业是有判断力的。但是为什么需求量大就不是那么容易想到了。行业红利当行业红利存在的时候,这个行业内的绝大部分的企业的会快速发展。此时此刻的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企业的收入在快速增长,自然有条件给予员工更高的报酬,因为在增量市场,所以企业会大量的招聘员工,扩大经营规模,以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供小于求的背景之下,这时候行业内的从业者就容易获得比同龄人高的薪资和回报,并不是你多优秀,而是真的赶上了好时候。譬如2011年是中国功能机转智能机的元年,大量手机行业的人才都被炒到了一个天价的数字。这一年诺基亚或许略显疲态,但是小米,小辣椒,大可乐等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在大规模的招聘手机从业者,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的人都有机会拿到在原基础上翻2到3倍的薪水的机会。政策扶持行业红利一部分决定于科技的进步,另一种可能依赖于国家的政策,90年代的通讯业,2000年代的建筑行业,归根到底都是一个政策性反馈到经济上的结果。90年代是一个电信基础设施大跃进建设的背景,一方面,国家以信息安全为由,给予了华为和中兴在最需要时期的保护墙,避免了与爱立信和思科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电信,联通和中移动在政策之下飞速发展,有了大笔资金的三大运营商自然有足够的钱去供养华为和中兴。国产建筑业在这十年的表现就更容易和政策所挂钩了,“四万亿”政策下的房价飞涨,让万达,恒大以及万科这些房地产企业乘上了东风,在大基建的背景下,有的建筑公司的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2020年,如此旺盛需求下,建筑行业的人才收入怎可能不高?25岁的清华建筑学硕士,20万只是白菜价,40到50万才是special,这种情况在前几年并不鲜见。没有一个行业是长期保持高薪的,在总结了行业红利和政策扶持两方面导致的行业高薪之后我们再来谈一谈高薪行业是如何衰落的。行业红利消失当行业红利存在时,各家公司的团队的人员或多或少会有些超标,因为各家公司都在强调扩张速度,但是当红利消失后,原有的人员规模实际上已经很臃肿,此时此刻为了保持利润率,冻结招聘新员工,逐步淘汰老员工就是一个最常用的方法,供大于求,此时此刻大家的薪资自然不会太好看。美团和饿了么都出现过裁撤各地地推和送餐员的情况,百度外卖在卖身饿了么之后就大规模合并了北京的配送站点。无他,行业已经饱和,没有足够的钱养这么多人了政策扶植消失行业红利因政策扶持而兴起,当政策扶持不在时,自然也容易崩溃,在2015年国务院就数次强调了“降费提速”的要求。三大运营商的总用户达到了14亿的水准,这已经基本超过了中国人口,市场非常明显的饱和了,而流量费用一直在降低,三大运营商的盈利虽然还不错,但是并不像前几年那么强劲了。当三大运营商的经营状况下降时,作为三大运营商乙方的华为和中兴日子当然也不会好过,3G和4G的建设刚刚完毕,5G的商用还遥遥无期,此时此刻作为通讯设备销售商,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消费者业务还做的不错的华为尚且能够维持一些局面,而依旧依靠着通信设备的中兴就只能裁员了,此次发生跳楼的也正是中兴的一位员工。巨头垄断出线有时候行业依旧在快速增长,但是市场份额向巨头开始集中,此时此刻大部分的从业人员薪资会下降,最可能发生的就是未来一到两年的手游行业。手游的利润未来一到两年开始集中,将会有大批量的中小企业被淘汰。有的人说垄断了未必会有让从业人员过得很差呀,你看Google搜索,windows和office这些产品都在不断的招聘人员。实际上生产的技术要求越高,越复杂,对于人力的需求就越多,而手游是一个偏向创意的产品,因此他并不需要一个密集化的人力资源团队。譬如铁路交通行业,他的兴旺能够养活南车北车,各个电器研究所一大票人,再举个例子,windows,office也能够养活了几万研发人员,但是手游就不一样了。一般的团队,30到50人足以。前段时间,腾讯拿下了绝地求生的中国区代理,然后表示,光子和天美都会开发一款正版手游,光子的老大表示,《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是一只200人的豪华团队开发???Excuse me 200人?这个数字你拿去开发一个搜索引擎,一个操作系统?甚至一个微信都是不够的,但是在一款有可能上亿用户的游戏产品来说,他就算是豪华了。而资本的属性大家很清楚了,能用200人完成的事,绝对不用201个人,多一分工资就少一分利润,总体手游行业在增长,极少部分的人收入在增长,但是越往后,大家的收入越来越艰难.
导读:一个70岁的商业思想家,10多位40岁出头的战略企业家,几千位30-40岁出头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10多万20-30岁的以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孤独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华为,一个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导读:一个70岁的商业思想家,10多位40岁出头的战略企业家,几千位30-40岁出头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10多万20-30岁的以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孤独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华为,一个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哈喽,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养森商学院的院长,孙茂林。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在社群当中和我们全中国所有的养生家人以及我们海外的养生侨胞。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线上课程。我本人特别高兴,因为很久没有做这样的全体养生家人的聚会和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今年的课程线上课程的都是由我们的每...
2017年对老土来说还有一点儿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从这年开始老土不论从周岁算,还是从虚岁算都是40+的人了...从任何一个角度也都无法不承认自己算是标准的“中年人”了。偏偏2017年就有这么一个热词是关于中年人的,“油腻的中年男人”。 要说这个热词的出现就要提到一个中年男人“...
记叙文写作指导 1、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其分类 记叙文是通过记述人物、事件来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一般说来,记叙文分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两种。前者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 后者所记的人物或事件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复杂。记叙文是包含面很广的文体,童话、故...
人 连接着遥远的过去和 未来
昨天弟弟到昆山来,我们一同前往周庄游玩,并观看了四季周庄的演出。时隔五年再重周庄。这一场演出除了冬天天冷外,几乎每天都在演出。同样的动作一直在重复。也许你会觉得无聊,不过当你换个角度去思考。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全新的挑战。这样的演出将不止是简单单调的重复而是一...
这兄妹俩就这样绕过层层拦截,直接上访,见到了玉帝。接着,俩人就向玉帝哭诉着,讨要一层天,作为天宫拆迁人间建筑的补偿。 玉帝心软了,出手很阔绰。你不是要一层天吗,好吧,给你们。 于是,玉帝给盘古兄妹开了一张蓝色的、像手帕一样的支票,并且对盘古说: 你们就到太空总署去吧,只要把...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非得从我的出生开始说起。我以前时常想,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现在这个家庭,而是出生在农村的其他家庭,我的命运会怎样?我想十有八九会被抱去别人家,做别人家的女儿或者童养媳就不得而知了,等长到七八岁,发现我眼睛有毛病,被抛弃也未可知。也许有的人听到我这样说,觉得有些穿...2020年前光伏行业的形势会有什么变化?听各位大咖怎么说
核心提示:日-19日,2017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PVCEC2017)在北京隆重召开。17日下午领军者论坛I主题论坛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日-19日,2017中国大会暨展览会(PVCEC2017)在北京隆重召开。
17日下午领军者论坛I主题论坛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主持,尚德电力创始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华为网络能源产品线副总裁智能光伏业务部中国区总经理曾伟胜、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首席商务官组件及系统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庄岩、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鹏、晶澳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博作为嘉宾,展开精彩的对话讨论。
主持人李俊峰:我想大家看中国的光伏,也了解了德国的情况,包括去年在内我批评过去年太快了,我们装了3500万千瓦,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千瓦,大家对中国光伏发展的形势谈谈你们的看法,因为今天李创军谈了他的想法,王勃华也谈了他的想法,舆论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你们四位怎么判断我们光伏现在的形势,我们不要看太远,2020年之前,这三年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今年的五千万这个风过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杨立友先来吧。
杨立友:谢谢,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总是给我们每个光伏人可能都有些一些惊讶,一个是发展,市场这种魔力还是非常厉害,每年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做不成,大家在想尽办法去突破这个市场一些壁垒,一些限制,这方面的动力看起来还是非常地强劲,当然跟本身我们确实需要这种可再生能源,直到今天我们整个光伏在发电比例里面还只有占到1%多一点点,这个离真正我们国家需求,比如现在能源局的要求是到2020年能够达到15%,所以从这个比例上来说,我们应该说发展的也不算特别快。
但是,确实从其他方面上来讲,我们很多困难或者挑战,或者从财政的能力上来讲,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局限,但是我们确实在不断地往前走,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市场的活力本身是存在,我们也有这个需求,所以我觉得还不是那么悲观,我觉得至少到2020年,甚至到2025年,随着我们技术不断地进步,我们度电成本不断地下降,我们去迎接能源革命挑战的这种能力和确实这个需求是在的。从大方向上来讲我还是比较乐观,但是同时我们对每一个参与的企业来讲挑战仍然是很大,可能会碰到局部的这种市场的环境的恶化,比如说今年可能有种种因素,我们是超额发展了,这个可能是透支了,有可能2018年明年确实会是一个非常严酷的寒冬,这个可能性我觉得还是存在的。
当然,对我们来说也并不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寒冬,所以我觉得大家在应对上只要还是保持一个冷静,我觉得还是能够过得去的,并且这个行业还是在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在往良性的方向去发展,我也相信我们各个市场本身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这样一个市场环境,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后,大家对政策的稳定性这方面的经验也是更多了,所以我觉得也不会会是一个特别特别坏的一个情况吧,所以我总体上来说还是审慎的乐观,谢谢。
主持人李俊峰:谢谢杨立友先生。曾总,华为是搞通讯装备的,现在的行业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比较那个行业和我们这个行业相比较而言,它有没有大起大落,光伏是不是一个特例,还是装备制造业都是这么一种状况?
曾伟胜:别的行业我不知道,通讯我是知道的,通讯它是五年一个周期,通讯发展一般是从最早的2G时代到3G时代,4G时代,马上到5G时代,一个时代是五年,比如说现在通信遇到了冬天,从2011年,2012年4G装完,到5G到2019年才开始,中间这一段时间现在全球的经济情况来看,全球的通信都不景气,华为遇到的就是这个挑战,我们在通信的增长遇到了瓶颈。
这个时候行业的波峰和波谷到来了,华为通信的冬天来了,但是我们另外的春天来了,也就是说我们手机的春天来了,然后我们企业的春天来了,云的春天来了,所以我们华为是多条腿走路,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均衡。第二个采用什么方式,全球化的布局,因为一个国家,这个产业跟国家也有关系,像李总讲的,我们630抢装完了,比如说印度、南美、欧洲,包括现在目前中东巨大的市场,当然一个产业不能一条腿走路,你多条腿走路的时候全球化的布局对你来说有个均衡和保护,我们华为目前产业60%以上都是在海外,这个时候我就互补了,这样的话我不会受限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是局部的影响是有的。
就光伏而言,我认为光伏在中国这个市场,全球这个市场应该是刚刚的开始,我们华为认定我们的全球来看,才刚刚开始,它的春天才刚刚起步,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个,光伏的技术在这两年突飞猛进,制约光伏的成本逐渐下降,我们讲评价上网,我们预测现在上网来说,在印度南美光伏已经变成了一个主流产品了,它已经做到和成本能源媲美了,在中国我们预测目前成本的下降和技术进步2019年和2020年之间,我们是能够达到平价上网的,我们630这是个政策性的原因,我们敢630,是为了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并不是为了制衡产业,630之后,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的产业目前来说还是有很大市场的。第一个像我们讲的扶贫,这也是政策性的因素,扶贫的市场非常巨大,我在全国大部分的贫困县都在拜访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他们对扶贫的干劲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现在全国目前我所得到的消息,大部分的扶贫县已经下了决心,要在明年630之前完成2020年的任务,因为扶贫任务是2020年完成,这次指标一下去到明年2020年完成都是争先恐后,所以这个春天扶贫按照现在的说法将近20个GW的空间,今明两年20个GW的空间是摆在这儿的,但是扶贫最大的问题空间有多大,它对我们的技术要求高,要求是高质量的,因为它管理成本非常高,所以扶贫是一块市场,另外一个是分布式的市场,巨大的市场是我们以前没有预估到的,还有就是互用市场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大,我家在湖南小村里边光照是3GW,我们的投资方向是先看光照,再判断这个地方上不上项目,但是那个地方轰轰烈烈的开始做互用这个市场了,对于我们整个分布式市场的空间是有提升的。
还有改造市场,大家知道现有的几十个GW的存量市场,事实上是面临着改造的,因为这个市场很多供应商都不在了,它必须改造,第二个,原来的方案技术相对落后了,他改造市场,我们将近几十个GW的改造市场,所以我认为光伏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谢谢。
主持人李俊峰:谢谢曾总,施正荣先生刚刚到,我们请他上来,施正荣先生过去大家都知道是尚德电力的创始人,下面我们请庄总来分享。
庄岩:大家好,我是阿特斯的庄岩,我在阿特斯前后12年了,应该说从最早的海外的扩张开始吧,这么多年,我们绝大多数海外的渠道都是我一手去跑的,我想今天这个题目应该是蛮尖锐的,如果说起来的话,我觉得现在我对行业的判断,就是行业进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应该说五年之后的市场我是非常看好的,太阳能现在只有1%的渗透率,还有下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是肯定会来到的,但在未来的几年里面是一个瓶颈期,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大家都知道,这个需求我三年前在董事会就叫,我说接下来市场的需求不是取决于供求的关系,是取决于成本。再发展下去就是成本+技术,最后是商业模式,现在已经应验了这句话,我们的需求是取决于成本,这个已经得到了应验,我们在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的季度里面,或者两个季度里面大家的利润仍然是不健康的,因为你的成本还是不够低,你的售价,你想涨价项目就建不起来,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这就决定了我们现在在扩产能所需要的资金的回收期上是太长了,是根本没有保障的。每一家公司要有很高的负债率去扩产能,控制成本,但是回收资金无望,这是第一个大问题,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什么?就是电网的大型电站超速的发展,带来电网的压力需要调峰,但是我们储能的成本和效率仍然没有到位,虽然这个成本的半衰期是四年左右,但是我觉得还需要4到6年这个成本才能真正地到位。在这两个问题的压力之下,我个人觉得从GW数目上来说,在未来3到5年它的增长是受到很大一个限制的。利润是很薄的,就意味着接下来四五年里边我们这个行业进入到下一个整合期,这个整合是什么,这个整合期就是一个生存竞赛,行业里会有什么样一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纵横的整合,就是做硅料硅片的去车到组件,组建电池片的会向上延伸到硅料,甚至最后进入到IPP,或者再小一点的机会像这种运维,这是一个纵向的整合。横向的整合,过去的组合就是组件跟组件,接下来你发现组件厂商会受到一个,他要应对储能之后的市场,逆变器可能要做组件,所以这个整合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过去几年的整合,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就是在这样的市场局限之下,这样瓶颈之下谁是赢家,能够把握和控制煤瓦获利的这个能力,这个市场的每一瓦,或者说每一个GW,或者说每一瓦,围绕着每一瓦的安装和运营它的收入模型是多种多样的,你能不能把总体的每一瓦的收入和利润最大化,这个包括了什么,包括了你对组件产品,所有硬件产品的成本控制,产品的定位,如何区分你的产品,让你的产品能够有卖点,能够有区分,你如何细化这个市场,细化渠道,能够把你的利润最大化,把你的产品定位到不同的市场区隔里面,你能不能在商业模式上把单纯的组件商变成一个系统集成商,能不能在分布式上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市场上占到一个长远市场的份额,你能不能最后细化到我去做运维,我可以在建一个团队去做不同类型的模式,来围绕着每一瓦的安装,电站每一瓦的获利把它最大化,这是生存的关键。
所以我个人认为接下来几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整合过程,这样对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市场开拓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国际化的能力,我觉得中国的市场固然够规模,规模是够的,价格也相对好一点,但是这样的一个大规模的快速的和无序的发展,它总有一个平稳下来的时候,这一天我估计也不会太远了,所以我觉得我们阿特斯永远都是坚持国际化,国际化,永远是国内海外平衡,永远是要商业模式多样化,那也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像国际化也是这么多年来,你像我们无论是从人员配备上,管理层配备上我们永远是本地化的,我们永远不会派任何一个中国人跑到任何一个海外市场去做一把手,在我们公司是禁止的。我们要有能力去管理一家全球化的公司,这种挑战对于总部的挑战,对于总部的中层经理的提升,对于他们是一个挑战,我觉得还是一句话,至于630,还是几30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应该说是,由于我们是依靠政府的补贴一个市场,应该说这是一个会对我们行业产业里的资源利用的效率它不是一个好事情,但是随着分布式增长,我觉得慢慢地会越来越平稳下来,现在市场我们面临另一个挑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我觉得贸易保护主义,大家也不要把它看得太情绪化,不是什么新东西,这个在其他的钢铁产业、汽车产业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个应对的问题,我觉得任何一个游戏规则都是有空间可以操作的,无论是像美国、印度、欧盟这样的国家,它有它的游戏规则就有一定的空间去操作,国内也是这样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看得太严重。
主持人李俊峰:接下来我们请曹总。
曹博:谢谢李所长,谢谢各位前辈,我是晶澳太阳能的曹博,现在在公司负责经营和销售工作,我来看一下针对主持人刚才这个话题我说一下我的观点,首先来说,我的看法是偏乐观的,为什么?举几个数字,刚才李所长也说了,去年是35GW,结果今年挡不住,1到8月份就接近40个GW了,现在各家大厂订单已经排满了。我汇报一个数字,我记得2012年我们做的客户只有几个数字,现在来说我们在中国市场今年的出货量是3.3个GW,去年是2.6个GW,还是在上升的。另外从客户结构来说,以前我们客户基本上全是央企国企,今年我算了一下我们的客户已经超过了50%是民营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第三再汇报一个数字,我在2014年成立了一个针对互用系统一个中国组建销售的小组,四年的时间,第一年成立销售额2600万人民币,第二年1个亿,第三年5个亿。今年是10个亿。他们报了明年的组件销售计划是30亿,也就是说这几个数字,再可以说一个数字,我们2012年进入光伏组件这个制造环节,短短五年的时间今年出货组件是7个GW,去年我统计了一下,我们客户所在的国家已经超过了100个,我记得TOne的厂家都超过了100个国家,实际上现在光伏这个产业它已经有足够的市场的宽度,当你的市场足够宽广的时候,这个需求它增长的也是非常地,应该说星星之火已经燎原了,市场还是非常乐观的。
前两天我接待了新西兰,这个国家只有400万人口,他们的互用系统发展的非常好,我说我们这些大厂当年都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个市场,那个市场也发展的非常好,这就是从市场广度上来说,第二个从技术晋升上来说,无论从硅片,我们硅料做得也非常好,我记得当前是三四十个亿只冷却投资一个年产3000吨的一个硅料厂,现在投资成本降了多少倍,硅片环境,以前我们认为单晶硅片成本下不来了,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的,下一步明年我们推出的双面PERC,你组件端,比如说是变片了,双玻了,1500伏了,发展的很好,还有就是系统,咱们在西部只单轴,斜单轴,这些系统非常成熟,发电量增加百分之二三十,还有逆变器,还有其他的一些产业,包括一些原材料,整体上我们说技术的进步也已经让它开始的自发迭代的发展,成本的下降也是不会停止的,通过这两点来说我们认为这是非常乐观的。
另外一点,下一步我们这些做光伏做得历史比较久的企业,的确我们有包袱,我们负债率比较高,以前我们在海外上市,现在我们在海外丧失了融资能力,我们每年利润和既改支出没有办法覆盖,但是这些来说,我认为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它必须面临的问题,像人一样,当人到中年以后他可能肥胖了,血糖高一些了,有一些心血管疾病了,这是因为你积累了很多,但是我们通过清理可以让身体年轻化的,以前人的寿命是50来岁,现在我们80来岁都是可能的,我们永远保持一个年轻的竞争态势,这个是我们晶澳,或者我们这一批时间久的企业深深地去思考问题,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你比如说我们的劣势,包括我们A股没有融资的渠道,我们的人才,我们的市场,我们的技术,方方面面有很多成熟的地方,这样我们如何推陈出新,再跟一些新兴的技术,新兴的资本,新兴的一些商业模式进行结合,我想我们这些老一点的企业,年头长的企业仍然还是很有希望和竞争实力的,最后再汇报一个观点,上一轮,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还有欧洲双反,使得我们企业都从专业化走向了纵向一体化,那个时候大家来说一方面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是自己做,所以说想去抱团取暖,但是因为上下游的利益分割,也没有办法,大家都难,逼得各家都走纵向一体化,但是大家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后随着我们进入成熟的产业,我们还是要通过技术,然后来提升自己,要通过技术提升自己,还是要走专业化这条路,比如晶澳,我们现在有硅片,有电池,有组件,我们要想下一步去发展,要在每一个环节,要么我做到最优秀,性价比最好的,要么我放弃掉,因为下一步竞争发展,还要往专业化去走,只有你在这个环节做到最优秀的时候,你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现在整体发展大了,资本也比较重视也比较支持这个产业了,这个时候如果你真的有竞争优势,就不像以前一个小的产业不受方方面面的关注,现在我认为我们的产业有足够的影响力获得方方面面的支持。
我举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你比如说龙基以前专门做单晶硅片的,但是觉得他的发展比较困难,但是他十年磨一剑也做得很优秀了,下一步我们来说,我们上一个阶段是纵向一体化,在下一轮竞争过程中,我们做专业化,在某一个环节上做到足够的性价比的优势,这个来说也是一条路。
主持人:谢谢曹总。下面请邓总。
邓鹏:刚才前面几位企业的老总讲的比较全面了,我补充一下。第一,关于市场在增长的问题,我同意华为,还有晶澳的两位领导说的,总体的市场一直在增长,这里面再补充一下除了刚才说到的扶贫,分布式,互用,还有存量市场以外,其实未来这个光伏的优势,我认为应该是分布式+储能+微网+能源互联网,它在这里头比风电更加具有优势,未来的多能互补整个体系更加符合今后能源集中消纳的区域的发展,所以这点光伏应该更比风电更有优势,这一块将来我认为是最大的一个增量市场。
第二,未来的市场是在增加,但是你能不能拿上这个市场,这是非常间的,所以我想下一步成本的快速下降导致行业内的新一轮的洗牌是必然的,这个我非常赞同咱们庄总刚才说的观点,去年到今年,特别新能源公司是从电站投资设计到EPC到后续的运维我们现在把这个产业链打造起来,就讲最近我们碰到的一些项目吧,比如到印度,我们一看印度的光伏做得确实非常厉害,不是想象中的他们有很多方面比中国差,但是在成本上面,一看印度人做的,其实我们还是很吃惊的,我们真不是它的对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最近你看海外的一些市场进行了第一轮第二轮光伏的招投标,包括巴基斯坦、埃及、非洲这些区域,它这个电价第一轮招完,第二轮下降速度比中国要快得多得多,甚至于你去了以后进不去,你干了以后亏损,你比如说海外它的土地成本,它的财务费用,像你的融资成本在国内高,但是人家海外比我们低得多,然后设计,我们国内很多的设计,我发现存在很多的,应该说有浪费,导致你的设计没有优化,设计的造成成本没有必要的增加,导致整个电站的成本下不来,未来海外的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他也在全球的份额和我们中国企业在竞争,所以走出去你再看一看我们的优势真的不明显,所以刚才咱们庄总说的,这个市场现在洗牌很严重,市场虽然在增加,你能不能拿上,谁能控制好你自己的利润,谁最终活下来,谁最终还能在这个市场上发展,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李俊峰:谢谢邓总,光伏这个行业一直是比较怪的一个行业,几乎都看不清楚,2008年,2009年那一次,因为国务院已经定调了,光伏是过剩产能,工信部要求各个部门去看这个政策,我们把这个赌住了,甚至有些同志要和中央保持一致,我说太少了,谈不上产能过剩,后来2011的难关过去了,和那个时候比大家想一想那个时候中国大概20GW,现在又翻了一番还不止,快翻了两番,大家也没觉得过剩,好多政府目标我想说出来,比如最早的到万千瓦,我们提到200万千瓦,提到500万千瓦,最后提到1.1,到2020年我们应该保到两个亿左右,应该问题不大,但是现在来看两个亿已经保守了,今年差不多1.3,1.4,如果明年后年三年平均3000万千瓦就超过2个亿了,每年三千万千瓦没有一个是满意的,所以说到底这个看不看得动,我让施正荣来说一下,那个时候规模化是几个GW就规模化了,那个时候项目最多的也没有超过10个GW,大家都是一两个GW,两三个GW开始规模化起来的,所以说你来看看,从一个过来的人你看看这两年光伏的形势你怎么判断?
施正荣:李主任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尤其刚刚李主任讲了,这个产业一直以来好像是个看不清的产业,所以说我从事光伏是从1989年开始,已经快30年了,一开始从研究到后来产业,应该讲我们都有着一种情怀,一种理想,就说能源是一个问题,如何以一个清洁技术解决这个能源问题,所以说我们就开始了一辈子,几乎在这个台上,包括李主任,像杨博士,还有庄总,我只是看表面,我不知道年龄,看颜值我们可能是一代人,都是比较追求事业已经是一辈子追求的。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一开始可以好像有点实际是实验似的,到目前看到这个状态,我们有时候要看大局势,有时候也不能看数字,看数字也让我们非常地惊喜,看趋势也让我们信心百倍,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说我们这条路还能不能走下去,那绝对能走下去了,我记得当年回国,本来600万美金只能进3个GW,结果进了10个GW,那是2001年,我当时跟人家说,他们眼睛一瞪,现在我们一张口5个GW,10个GW,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年代。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产业已经是叫什么?曙光在前头,我们已经看到光明了。我们已经进入了自由市场时代,我们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我们可能还要努力个三年,最好不超过五年,就不需要补贴了,成本还需要降多少30%,50%,肯定不会超过50%,我想从我们各个环节,叫什么,创新、降成本,经过这么多年,毫无疑问我们根本不用怀疑的,这个目标肯定能够实现,所以在座的都是年龄面孔,重担可能更进一步落在年轻人肩上,能源转型是大趋势,是绝对会发生的,我们不会怀疑,可能从某一个企业的具体的运行方面,大家会比较谨慎,应该更多的李主任这个问题是大家比较谨慎,如果能够渡过难关,所以从这个问题我觉得无非就是成本下降,现金流控制可能更重要,我想经过那么多先例在前,我想大家都会学到很多,也不会犯错了,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这个产业为了生存,在过去这段时间,也确实做了很多尝试,企业为了生存,我做硅片的我也做电池,我做组件的我也去做电站,实际上我一直把光伏组件设备定位是发电装备,就像传统的发电企业,我是供涡轮的,然后有人投资做运营的,但是光伏这个产业后来很多做制造业的产业也介入了下游的电站的开发和投资,我就不提名了,国内的前几大光伏材料老总,我们经常都喝过茶,也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心里都很明白,我们是做装备专业化,还是做发电,发电是IPP,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行业,在那个年代怎么办,为了生存,为了我的产品能卖出去可能什么都干,但是经过这一论以后国内也有很多公司也想走,还有走资产证券化,再一看也不是很理想,国内很多公司我知道都想走这条路,但是可能也受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最后这条路走成功了可能也很少,除了早年的龙源电力做风能还是比较成功的。
所以现在大家更清醒地认识到,那个电站开发是我这个制造企业去做的吗?大家都会问这个问题,如果我是做电站开发,我那个弃光我受得了吗?我有那个口袋支撑吗?我们尚德2009年就在西北地区跑马圈地,准备做5个GW,还是几个GW,实际上我们应该做了100多个GW,2003年之前我们做了100多个GW,但是结局是什么呢?销售组件不光是价格很低,还要到银行,这个钱收不回来,我说开发电站这个活不是我们制造人干的,你没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你是不能去干这件事的,这是我当年得出的结论,后来我也看到很多2013年以后很多民营企业制造商都去开发电站,现在看来有些回归,大部分还是觉得得出来类似的结论,我总体的感觉,这个光伏产业我个人是非常看好。
我从几个方面看法,首先,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成为一个应用大国,这也就是在过去五年中国光伏产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也由于发展绿色,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第二点,由于中国我们政府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大型光伏的大手笔在国内可以形成,所以我就在想,中国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这个方面应该是成为国际社会的国际化的楷模,我不仅仅是从新能源,从基础设施各方面,因为我是国内国外两头跑,我对国外也很了解,那种所谓的民主制度,实际上是拖延了很多社会建设,从这一点角度讲,我认为我们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首先第一点,我们要下大力气尽快再降30%,摆脱政府的补贴,我们一定要成为一个自由市场的一个产业,这样这个市场发展就无限,这是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进入了自由市场年代,这个应用场景就太多了,我们在技术产品上要创新,要扩大它的应用场景,BRPD已经讲了几十年了,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实现,主要原因第一个是成本,第二个就是它能够如何的有效应用。另外一点分布式和集中式,我认为这两点应该是并行的相辅相成的,分布式是与我们所谓的农业、建筑、工业等等相结合,使得我们更加提高效率,集中式光伏,我认为市场也非常之大,我们跟李主任都讨论过,中国西藏西部地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西藏能够有,千个GW的装机容量,我们华东华北华南都是有钱的,我们投几万亿投到西部,试想一下这是多么大的产业和手笔,而且我们高压电网已经建了很多条了,可能到那时候我们光伏发电一毛钱,或者一毛多钱,到那个年代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首先我们叫全球的能源互联,可能还涉及到边远国际政治,首先国内能做到,这事情只有中国能做到,中国做到对国际社会的引领这是巨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想还是信心百倍,这个产业已经到这个地步了,绝对是绿色能源转型的一个主力军,所以接下来就是每个企业微观了,我想中国人做生意都是很厉害的,所以应该没有问题。我总体来讲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李俊峰:谢谢施总,本来我们一个小时的讨论,我们演讲嘉宾给我们留出10分钟了,是一小时10分钟了,我们现在剩下不到20分钟时间了。最后我想讨论这么一个问题很聚焦,我发挥自己的想法,在年的时候,在新疆开一次光伏大会也去了,2005年吧,正好十多年了,那个时候我在会上做了一个发言,我说光伏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行业,当它几十美元一瓦的时候,后来几个千瓦,几个GW,那个时候大家会说成本会降下来,现在成本降下来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够降下来,比如说我们国家作为清洁能源的两大块,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我们在一个老人圈里施正荣也在那里面,我经常讨论这样的观点,比如核电,核电通常诞生和光伏差不多都是50年的时间,核电大体上50年之后成本差不多涨了五六倍,光伏大概下降了三四百倍,从几十美元下降到几十个每分,下降到几百倍的速度,我们的故事就是那一代人讲的故事,让我们现在实现了,我们不要讲太多,不要讲下一个五十年,因为讲五十年基本是忽悠别人的,我们讲下一个五年会是什么样子,你们判断一下,讲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人民,告诉我们的政府,我们这个行业五年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指的什么东西?昨天分管光伏的梁志鹏在风电那儿讲了,希望风电到2022年能够推出补贴,刚才施正荣也说要推出补贴,你们想2022年,2025年哪个时间段能够推出补贴,推出补贴有哪些?每个人只有两分钟的时间。
杨立友:我同意平价应该是很快就会实现,所谓快,我认为在年当中肯定会,当然最快可能就是2020年,最慢也就是2025年,根据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它在整个环节上,每一个环节事实上一旦你形成了规模,一旦有这么多的,特别是中国供应链的这个能力和大家的勤奋跟智慧加在一起,确实我觉得是举世无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每一个环节这种进步的空间,事实上都还很大,从硅料每年的下降,到现在的铸锭金刚线各种技术的层出不穷,所以这个摩尔定理这条线其实还是蛮好的一个指导,我们如果把这条线就延伸下去的话,现在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比这个还更快一些,其实从技术上来讲,当然这个变化还是很大。其实还有其他的,包括融资成本,包括其他一些非技术性的,其实这个方面如果政策更稳定,更完善以后,这些东西都可以降下去。
曾伟胜:要想解决补贴的问题,实际上是降成本和提收益的问题,成本大家都讲的很清楚了,主要就是收益,发电量的提升才是我们真正要解决这个补贴为0的问题,成本将来的体现一定是以质量作为代价来付出的,降到一定成本是不能再降了的,收益在哪个地方,第一发电量的提升,发电量提升有好几种,系统效益的提升,还是质量,质量是整个系统的故障率降低,发电量提升。第二就是智能化水平,运维水平,我的运维,其实成本最大的就是运维成本,人力成本的增加,尤其我们分布式场景越来越多,你单人所维护的GW数必须增加,这样我的成本就下降了。第三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们整个系统效率要提升,我认为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我们互联网的提升一定会把这个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最权威的就是黄河公司,黄河公司走在我们业界的前面,他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研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华为一直追随黄河公司在做这个事情。
庄岩:刚才二位讲的都很好,我想补贴其实对光伏的补贴我要谈三个。第一是对光伏的补贴。第二对储能的补贴。第三隐性的土地的补贴。所以要消灭补贴,一定是什么情况,分布式自消费占主流市场。第二,储能的成本和效率到位。第三,光伏的技术在系统层面、应用层面它要到位。最后体现在是LCOE度电成本。所以这个行业接下来竞争和走向其实是变得从过去的,把行业里过多的利润,很多的投机性的利润挤掉,我相信在未来五年里面是一个技术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改变,我的时间点我的判断也是在2025年之前应该做得到。
曹博:谢谢,同时庄总的观点,按照主持人的要求设想一下五年以后光伏什么样子,我是这么看待的,五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另外,映入到我们眼中的是国外的别墅,还有中国的农村互用电站,是非常地普及,各家的屋顶上都是铺着光伏板,再有随着电网的优化,地面电站会进一步扩大量遍布在全球,无论是中国的西部还是中东的沙漠会持续地增量。再有一个,人们认为清洁能源是理所当然的,而传统的化石能源真的人们会认为的确是落后的,再有一个投资清洁能源是作为一个理财的一个工具,就像我们现在买一些理财包一样的,这是作为一个投资的工具,带来每个人的收益。再有,可能我们这个产业也会进一步地集中,可能因为强强联合,然后强者越强,我们是一条龙的设备直接出厂,给客户直接发到现在,就是这种制造的繁荣景象,我是这么设想的。
邓鹏:我是这么看的,国际市场特别这种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倒逼你能在国际市场竞争,到2020年的时候实际某种程度来讲,你可能就能够达到降成本的水平了,平价的,这是国际的。国内方面,要达到去补贴化,可能还是我们的政策要调整,包括扶贫这都是光伏企业额外要承担的成本很重,主要是政策调整,就是这些。
主持人李俊峰:谢谢诸位,我们可以这样来做一个结论,这五年其实很短的时间了,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看得见的,光伏的技术,各个方面的,包括工艺、原材料、市场各个环节里面基本上大家都是清楚的,让它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可能性是不大的,但是变化比较大的就是庄总、邓鹏都谈到了,就像我昨天在风电会上说的,光伏之外的故事开始要讲的更多一些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融资成本,我们其他的看不见的就是习总书记在批评的制度交易成本,他用的这个词很准确,太多了,这个怎么降下来可能是我们很大的问题了,我们有好多领导,包括高层领导都会问,为什么会中东出来三个每分的,现在出来1.8每分的,南美都可以出来3个每分的,印度都可以出来低于3个每分一个千瓦时的招标,中国为什么出不来,如果中国达到那天也照样可以出来,所以说我们光伏这个行业现在讲故事,不能只讲给自己听了,还要讲给另外一波人去听,讲给搞金融、搞土地管理的人、讲给消费者去听,所以说我们还要发挥我们会讲故事的特长,我们要继续讲故事,因为这个能源是对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已经形成这么一个氛围,我们希望能够下一个五年做得更好一些,能够突破我说的那个目标2亿千瓦,甚至更多一些,因为国家1.1亿我们已经超了,所以说我们定一个新的目标2亿千瓦之后或者再过两年我们再说2025,或者2030的事情,所以发挥我们讲好故事的本事继续讲好光伏故事,就不给大家提问问题了,谢谢诸位,谢谢各位嘉宾。
(发言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微信扫一扫
; 广告投放 ; 咨询电话:2 转801 、802、8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军官职业化买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