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寻找手艺 纪录片下载》?为什么陈睿提到《寻找手艺 纪录片下载》这么多次。

1被浏览200分享邀请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寻找手艺》走红带来的启示
来源:四川文明网
作者:王坤
近日,一部由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手艺》,在网上走红。三位主创历时三年,辗转23个省份,以“行走式记录”的方式将199位手艺人和144项传统手艺带到观众面前。有网友表示,自己“沉浸在中国的传统工艺里,一点都不想快进,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流传下去。”(10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先不论这部纪录片拍摄背景有多么感人、录制过程有多么艰辛,单从影片内容来看,所展示的传统手工艺种类多达144项,其中不乏几近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就总能让人惊喜不断。拍摄工作者与民间艺人进行近距离对话,还原他们的生活、工作原貌,现场氛围自然而和谐,既没有摆拍的痕迹,也没有修饰的成分,让人感觉很朴实、很逼真、很亲切。故而,五集纪录片《寻找手艺》持续走红绝非偶然,它表面粗糙但内容精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欣赏、品味。&
  在《寻找手艺》中追寻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记忆。有媒体报道,《寻找手艺》播出一周,其点击率和播放量便远超一般纪录片,倍受观众热烈追捧,负面评价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该纪录片用“行走式记录”的方式,以独特的视觉、清新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体现地域文化、展示地域风情的各类传统手工艺创作。包括瓷器、乐具、雕塑、编织、绘画、唐卡……有的曾经盛行于世,现已不再广泛流传,有的至今仍为市场所需。诸如油纸伞、羊皮筏子、铜像、面人、印花布、绣花毡等手工作品,样样精彩,件件绝活,均留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记忆。&
  在《寻找手艺》中领略传统手工艺的神奇力量。实际上,该纪录片所讲述的每一项传统手工艺作品都堪称心血之作,其制作过程甚为复杂,步骤也很有讲究,需要花费劳动者大量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要经过数十次修改与订正才能成功。可见,如果劳动者对工艺的精细程度要求不严格,对任何一个细微动作的精准力度掌握不娴熟,则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将这些经过反复琢磨的精美手工艺呈现给观众,不禁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能够从中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神奇力量,进而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寻找手艺》中感受民间艺人展现的精气神。纵观纪录片全部内容,留给我们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民间艺人们那种执着、坚韧、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境界。客观地说,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艰苦而朴素,但他们能够以超常的毅力,无数次挑战技术难度极限,最终达到理想效果,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积极、乐观的敬业精神,如同一股涓涓清流沁人心脾,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为之感动、礼赞、喝彩的同时,又无不为之振奋,并深受鼓舞,立足自身岗位,凝聚磅礴之力,全力展示新作为。&
  纪录片《寻找手艺》持续走红,对当今的影视文化创作也带来了新思考。其实,观众真正需要的好作品,不在于视觉场景的唯美与华丽,也不在于故事情节的多姿多彩,更不在于表演者的强大阵容和非凡人气。相反,那些能在题材选择上把握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内容虽朴实无华,但能吸收传统文化养分,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影视作品,注定大会受欢迎。
责任编辑:杨均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nbsp·&nbsp
《好人365》专栏285被浏览130,827分享邀请回答438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寻找手艺》:一部非典型纪录片的寻路中国
张景;摄影:吕萌
我们读懂的世界的路径往往是细枝末节。
作者 | 何润萱
70后张景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来做《寻找手艺》,在经历了13家电视台拒片之后,这部草台班子拍摄的民间手艺人的纪录片突然在B站上火了,站内播放量超过50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放量是266万。有两百多个人给张景发了私信,夸他拍得真好。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刷到第六遍的时候问他:景大大我实在忍不住了,我想问你下一部什么时候拍?
现实在张景的身上形成了奇异的反差,一方面,因为《寻找手艺》的走红,他被年轻的网民们奉若圭臬,这部纪录片被众多自媒体赞赏,豆瓣评分8.7;另一方面,这部卖掉他北漂20年才买下的房子产出的作品,仅仅获得了4万元的播出费和4000元讲座费。而因为长时间地消耗在这部片子上,张景说,现在家里的生活状态有赖于妻子自制的牛肉酱,“一天能赚一百多块。”父亲的退休金也是帮助他度过困境的一部分。但在2013年制作这部片子之前,张景的年收入在30到40万之间。
跟大部分纪录片不太一样,《寻找手艺》整体风格散漫而任性,张景几乎不记录那些光鲜亮丽的部分,所到之处是现代中国的边缘地带。但某种程度上,他在非常平常的细节中找到了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来把握中国。
《寻找手艺》截图
《寻找手艺》截图
为了完成拍摄一部“伟大的纪录片”的梦想,他卖掉了自己一处价值40万左右的房产,并获得了亲友接近70万的资助。最终,他和自己的团队花了126天跨越中国23个省市,找到199位手艺人,记录下144项传统手艺。
花如此大的代价来做一部纪录片值得吗?对张景来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寻找手艺》记录了一些手艺人的高光时刻,也让张景完成了某种自我的寻找。那种自我,是人至中年之后,与生活达成的变相和解。
▋逃离生活的摩擦
在《寻找手艺》第一集开头,张景就抛出了一个典型鸡汤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弹幕纷纷作答。他则将自己在北京拥有两套房、两辆车的生活不客气地形容为“一只松松垮垮的拖鞋”,被摁在现实的地上摩擦。
摩擦的燃点大约发生在2013年,他在事业上连续遭遇了三次打击。第一次是给某高校的NGO拍摄纪录片,因为所谓效果原因对方不愿付钱;第二次是给香格里拉拍旅游纪录片,他老实地把这座城市着火的部分也放了进去,不但没钱还被反诉;第三次帮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拍宣传片,但公司资金链断了。三个片子加起来金额大概在五十万。
为了讨薪,张景打官司前后持续了一年时间,最后不但钱没拿到,倒觉得把内心最黑暗的一面给激发出来了,自己都觉得恐惧。“让我兄弟们给这个号码每周拼命打,每过半个小时打一次,只要他接了,就说什么时候履行合同?就是这样的事情我都干过。那一年,人家也有同样的(行为)。”
这种对抗,最后被朋友推荐的一种名为“上海同泰领袖之道”的课程终结了。在课程上,张景开始琢磨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自己生命终止了,觉得最骄傲的事情会是什么?他想来想去,够得着的几件事都跟钱没关系。
张景;摄影:吕萌
张景救过两个人。大学的时候,他骑车环游中国,在新疆戈壁滩上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疯子,把自己捡来的半块哈密瓜给了他,拦了一辆卡车给送到最近的镇上。在科研厂工作的时候,他在后海游泳,有一天救了一个掉进淤泥里的新疆人,后来他在新街口大街看到这个人在卖羊肉串,但完全不认得他。此外,他很骄傲自己拍过一部湖南林业的纪录片,最后推动了地方林产品安全立法。
关于同泰课程,有人在网上质疑过是精神传销,但很难判断张景对于此事的看法,因为他称呼其为“洗脑班”,而在《寻找手艺》里的某些片段,他也不避讳谈起自己的拍摄行为是含有功利性的。“洗脑班”的一些高管企业家,后来作为“愿景支持”出现在《寻找手艺》的片尾。
“这一听就是他干的事。”《中国有嘻哈》的总导演陈伟是张景的师弟,他们都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传媒学校,他形容大学时代的张景是学校的传奇人物。“他就是特别执着一个人,想做的事儿一定要做出来。”陈伟印象里的张景,为了举办摄影展,骑车穿越中国,并且自己承担了推广,最后没有场地就直接在学校操场上拉绳子。两人交集不多,但在校时隔空欣赏。“对了,他那时候就是光头,扎个头巾,跟藏族同学关系很好。”
这种情绪在张景2001年进央视之后很快被压了下来,因为他不再是最冒尖儿的了。央视挤满了各地来的状元,后来拍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路就是张景的前同事。
“我在里面特别弱。”张景那几年拍了大约600小时的地下纪录片素材,但没有人看过。对他来说,自己的5台摄影机就是最大的舞台。
2013年,离开央视十年之后,理想主义者张景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终于决定,要拍一部“伟大的纪录片”。他的上一个顿悟时刻发生在17岁,那一年,他从电视上看到了北京申奥的消息,决定骑车去见当时的北京市长张百发。
▋在路上后会无期
《寻找手艺》的拍摄团队一开始有4个人,其中一位成员小蒋在路上治疗鼻炎之后,因为有事提前回家。到现在为止,张景都没问过做了自己7年助理的小蒋,回家究竟是借口还是确有其实。
《寻找手艺》截图
在弹幕里被称为“被司机事业耽误了的摄影师”何思庚,原本是互联网上班的IT男,辞职加入之后,他负责开车和拍摄。何思庚原本就是摄影爱好者,经过短暂培训,他很快上岗。不过,IT男的浪漫也被很快打脸:何思庚试图在张景的大众车前放上微型摄像机,拍摄他想象当中轻拂过的微风,但现实回应的是漫天黄沙。
录音师喻攀是个清瘦的小伙子,跟张景在拍摄香格里拉纪录片的时候相识,他的上一份工作是民宿的店长。相比何思庚,喻攀要文艺得多,他一听说张景要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直接飞来北京等了他一个半月。但因为喻攀这份文艺,在理解《寻找手艺》这部纪录片时,两人也产生过一些分歧。
“拍完之后他没有看到素材,他也不知道到底会出来一个什么东西,我后面拖了一年,他好几次打电话,喝醉酒就打电话说,求你,你再找点钱再拍一次,你这样不行的别太犟了,耗了两年了。”但对于张景来说,他选择草台班子的理由就是想竭力避免成为主流。主流指的是传统电视台的拍摄模式:标配一辆4500吉普,后面跟一台官方的车,车上必有大logo,工作人员必穿马甲。
“被拍摄者,特别是农民,是完全被官方吓到了,我们再去拍摄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已经没有自我了。最后是让他拿着锄头,说,您再笑一下好吗?”
张景拍摄的制作羊皮筏子的农民。
在出发前半年,张景买了摞起来将近两米高的过期地理杂志,记录一切他觉得有意思的古朴村庄,发现了约一万个有意思的点,把其中阳春白雪的全部舍弃掉,再删掉重复、操作性不大的,出发之前,他大概选择了300多个点。这种避开阳春白雪的田野调查的会让人联想起纽约客记者何伟的采访方式,张景在纪录片里的笨拙、甚至词不达意也会形成类似的幽默效果。他们似乎都喜欢那些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们。
张景和喻攀的分歧有时候就在点的选择上,张景选的往往是那些来自农村、正在消逝、在当地能用的手艺,但喻攀偏好更文艺一些的。对此,张景采取的手法是尊敬但适当接受,“他是一个文艺青年,他对有一些艺术的理解高于我。”
大部分他们遇到的手艺,都是一种后会无期。2014年,他们拍摄云南勐海县勐遮镇做傣族油纸伞的老人坎温,今年4月,老人已经去世,再也没有人会这门传统手艺。在山东泗水,做土陶的刘新文告诉张景,他那个村子以前有几百号人在做,最后只剩他一个人了。刘新文给自己封号是“柘沟土陶末代传人”。有一位会民族乐器的新疆老人,他们耗费小半天时间在偏远村庄里找到,但老人的儿子只会笑着摇摇头说不会。老人在夜色里哼起的小调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全喀什,只有一家人在手工制作陶器。
整部纪录片的配乐是民谣音乐人小河制作的,片尾曲是《森林里的一棵树》: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张景说。
记录这些看似无用的手艺究竟有没有意义?《寻找手艺》在片中给了答案:这些手艺人从来不会去和别人讨论什么叫“工匠精神”,更不会和别人讨论“执着”、“文化”这些词,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
▋做自己的信仰
片子在B站火了之后,迎来的评价也趋于两极。一位来自央视前纪录片团队的业内人士称,《寻找手艺》被电视台拒片很正常,因为“参与感”过重,质地粗粝,“电视台不可能成为导演抒发个人情感的平台。”张景确实在片子里加入了强烈的个人观感,兴起的时候,他还给女儿在片子里念了首自己写的诗。
“我觉得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一个技巧,就是抛出悬念式的这种拍法。其实国外有一些纪录片也是这样的做法,因为相对来说纪录片的叙事,或者是故事性、戏剧性不够,你在强戏剧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这样的一条线,能够更好的叙述这些故事。哪怕是在当中突然换了一个主题,还可以回到这条线上,有一连串的线大家想看下去,有一个悬念在,核心的是这个。”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雷磊觉得张景的“破绽”是故意为之,用一个叙事框把拍摄的经历、困难一连串穿起来,以免观众走神。作为一个同样生产非虚构故事的人,他承认自己被吸引了,一次看了两集。
张景;摄影:吕萌
不过说实话,张景自己都不知道《寻找手艺》是怎么火起来的。在制作之前,不少电视台的师兄弟拍胸脯保证一定会收,他计算了一下保守收入在百万,能回本。但做出来之后,被13家电视台拒收。
今年3月底,B站纪录片频道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张景,教他如何注册、上传,并且在纪录片频道做了一个关于片子的小调查,发现效果很好。之后,毒舌电影的编辑郑森元发现了这部纪录片,在10月中旬写了一篇推送“拒播它的13家电视台,你们后悔吗”。“就是在B站首页推荐看到了,觉得还有挺有意思,想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有趣的感情充沛的纪录片,还有导演一行的付出,那些手艺人的精神,也值得被更多人知道。”郑森元的这篇推送很快成了十万加,获得5145个赞。《寻找手艺》的弹幕里,可以见到不少毒舌电影观光团。
除去张景的作品,《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重器》《五年规划》《超级工程》等一系列看似不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纪录片在B站都有比较好的播放量。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第四届“中国纪录片推动者大会”在广州举行,作为近年来的新鲜力量,bilibili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称号。成为推手的B站在捧红《寻找手艺》这件事上依旧保持了低调,他们希望外界认可的是用户的功劳。
在此前的采访中,B站董事长陈睿也把B战和纪录片的奇妙化学反应归结于用户,“在我们(B站)1亿的活跃用户里边,25岁以上的用户不到10%,我们大量的用户应该是90后、95后以及00后的用户。从B站可以看出95后和00后这一代的用户是真正具备文化自信的一代。”
张景女儿的同班同学也从B站上看到了这部片子,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文案倒背如流。但女儿还是时常挤兑他,“大闺女怎么说,才一万多粉丝,迪丽热巴一个人怎么也有3万粉丝。她说,不定鹿晗都有2万多,你才有1万多,没出息。”张景问过女儿想做什么工作,要不要跟自己一样拍纪录片,女儿拒绝了,她最新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寻找手艺》截图
尽管这部代价巨大的《寻找手艺》带来的商业价值微乎其微,但张景仍然打算要拍第二季,在他看来“好不容易脑袋洗干净了,就不碰商业的东西了”。他自称2015年拒绝了14笔总价值超过百万的业务。
“但是你没有想过做一些理想,首先要保证温饱吗?”
“我从央视出来就是这个想法,那10年虽然我一直在拍,但我没有出任何东西,我一直这么想,后来发现失败了。我也没有存上钱,我只是买了5台摄像机。”在张景的认知体系里,北京的小两套房并不能谈得上成功,他的培训班同学里,多的是身家过亿但依然苦恼的企业家。
他分享了一个来自廊坊的企业家的传奇故事,对方有价值两亿的商业地产和四星级酒店,但某一天资金链断裂,该企业家口袋里只有70块钱,想从自己的四星级酒店跳下去。“我也想把(官司)里的钱搞过来啊,但我从没想过自杀。”因为形成了革命友谊,培训班的同学有时候会借给张景一些钱,他非常认真地全部记了账,尽管双方都知道,这笔钱,可能并不会被兑现。张景拍完之后,网上可以搜到名为上海同泰张景拍了纪录片的褒奖型新闻通稿。
从做片子四年来,张景只动摇过一次,那个时刻发生在所有人都拒绝了这部片子之后,夜半时分,他坐在自己书桌前,对着电脑看着记账单,眼泪就下来了:什么时候能既有理想又能照顾到老婆孩子?为了拍这部片子,家里开始节衣缩食,张景重新收回经济权之后,老婆一个月没有理他。“她了解,我要做什么事情,必定扫尾,人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跟南墙有一个结果,或者是南墙破了或者我死了,我老婆知道我的心思。”
张景;摄影:吕萌
三年多前,张景在藏区麦宿见到了人间喇嘛洛热彭措,向他请教一些人生苦恼,比如在街上遇到身段窈窕的女子,有时一瞬间会产生邪念。洛热彭措跟他说,这欲望来自于自己身体,不要刻意追求,来了顺其自然地接受,但也不能沉醉。他听完仔细琢磨。那天他跟洛热彭措吃了饭,留意到七个菜有五个是荤菜。“这个是花教(藏传佛教萨迦派)。”萨伽教派不提倡喇嘛成家但也不禁止,而且此教派蒋扬钦哲仁波切(仁波切即汉地理解的活佛)前二世均有家室。张景也非常欣赏宗萨仁波切,他认为片子中提到的人人会工艺、不杀生的洁净麦宿跟宗萨仁波切本人的人格魅力有极大关联。
尽管张景还没有超脱到不在意自己作品是否被接受,但在经历这些之后,片子本身的商业价值似乎他来说不那么重要了——
“我以前信佛教的,有时候看到一片树叶掉下来,我就很伤感。看动物世界,或者是看一个蚂蚁搬一片叶子很辛苦的时候很伤感,现在看到树叶的时候我就知道,是老天的一股力量让它下来。”他明白,世界自有它运行的逻辑。
那个17岁的故事也有着戏剧性的结尾,1993年从长沙骑车到北京的张景在办公室堵了三天,没能等到张百发。回长沙之后,他继续给张百发写信,并且终于收到了回信,信上写了八个字:争办奥运,为国增光。但这一年,北京申奥失败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B站陈睿:超50%的年轻网民是B站用户
作者: 新浪科技来源: 新浪科技 18:35:06
第五届互联网视听大会今日在成都开幕,哔哩哔哩(简称B站)董事长陈睿在会上表示,B站的用户都是具有正能量的,善于发现美好。陈睿分析说,这在于在B站用户要发弹幕或者评论首先要经过100道题的考试,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在B站上发弹幕或者评论的人。过去4年通过考试的用户达到了3000万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过去几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据介绍,B站国风兴趣圈层的覆盖人数相比5年前增长了20倍以上,传统文化在B站非常流量,而这在于B站的用户群体的构成,在年龄构成上,0到17岁占比为37.55%,18-24岁占比为29.9%,25-29岁占比5.54%,30-35岁占比1.9%,35-39岁占比1.16%,另有25.11%年龄未知。在地区分布上,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的用户占总用户的47%,海外用户占比9%,港澳台用户有200万,占港澳台总人口的7%。陈睿介绍说,中国10-25岁的用户,人口一共是2.6亿,B站区间应该是0.9个亿,“我们可以推算出超过50%的城市的年轻网民以及超过80%的一线城市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是B站的用户。”陈睿将B站的这些用户定义为新一代文化用户,基本上这一批90后95后和00后是2亿中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他们是接受到高质量教育的一代,是中国百年以来首度享有全球较优越物质基础条件的一代,是互联网的“网生一代”。有文化自信、道德自律、人文素养,这种年轻的动能,是传统文化在中国复兴的群众基础。以下为陈睿演讲全文:谢谢!尊敬的田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哔哩哔哩的陈睿,我今天的题目是《年轻的动能》。按照我一贯演讲的惯例,我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大家看到的这一段动画是《中国唱诗班》,我截取了1分钟的片段,这是在B站UP主原创的动画。在B站有194万次播放,它的弹幕加评论加起来是41.8万。也就是说它的互动和播放比例是21%。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因为一般来说互动和播放的比例到达5%就已经是观众反应非常好的一个内容了。我们可以看看B站的用户,他们在弹幕和评论里说什么——他们在写诗。大家可以看一下,“点红伞,梅雨迟。盼予红豆长相思,半掩相思执。雪复落,泪做辞。入绣三分恍少年,难似少年时。” 我专门去了一下,发现这些诗还都是原创。《中国唱诗班》这个动画每集9分钟,是一群年轻的动画导演自己制作的。它讲的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诗词。动画做得非常用心,整体风格是水墨风,很有中国动画的特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它的配音,配音故意在模仿二三十年前比如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些配音演员说话的口气,而不是像现在比较流行的日式配音的语气。我觉得正是这种质量使它赢得了B站用户的欢迎。这种创作形式在我们B站被用户称为“国创”,也就是国产原创动画。国产原创动画是这几年在B站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创作方式,我们今年国创在B站覆盖的人群跟去年相比增长是200%,也就是翻了三倍。除了国创,我们还有很多美好的内容,比如说纪录片。我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有一部纪录片在B站爆火,叫《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片子让好几个在故宫修文物的师傅成为了明星。我们还投资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去年也上映了。今天我想推荐是是今天爆火的一部纪录片叫《寻找手艺》,这是导演自己到B站投的稿。这个纪录片基本上是导演的个人作品,他在2014年的5月份,带着2个同事走访全国各地的传统的手艺人,一走就是26个月。导演卖掉了在北京的房子,完全是自己出钱拍这个片子。这个片子拍完了,传统媒体觉得这个片子有很多制作方面的问题,它的旁白解说都是导演自己去解说的。但是在B站,这部片子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导演在B站投稿,他会自己讲一些关于这个片子故事,有两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个故事,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傣族的油纸伞手艺人。B站的用户看了以后就说我也想买这个伞,然后这个导演收集了很多用户的需求,当他再去联系这个老人的时候发现这个老人今年2月份去世了。导演在视频下面留了一个评论,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做这种油纸伞了。另一个故事是傣族造纸的两位老奶奶。她们在纪录片里说了两句话,“这个片子放了以后我们的名字到北京了,照片也到北京了,即使照片到不了,名字到了北京也好啊。”这个片段感动了很多在B站看这个纪录片的人,于是就是满屏的弹幕,“到河北,到江西了,到武汉了,到东京了……”其实这就是弹幕造成的一种共鸣,这种共鸣当你在看片子的时候会很震撼。因为我自己也跟很多纪录片导演聊过。我觉得在中国做纪录片是很苦的事。很多做纪录片的导演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或者是信仰才不断地坚持下来。因为纪录片在中国比较小众,商业化并不足够。但是我们可以想到,当一个纪录片的导演把稿件投到B站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弹幕、评论响应,我相信他内心会为自己做出的作品而自豪。通过咱们这个原创动画、纪录片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B站的用户特点——正能量,善于发现美好。当然有朋友可能会问,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相信有朋友知道,在B站你要发弹幕或者评论首先要经过100道题的考试,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在B站上发弹幕或者评论的人。过去4年通过我们考试的用户达到了三千万人,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过去几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设一个门槛确实很有帮助,至少来B站说话的都是真正想在这个社区里发言的人。B站的用户是用自己的发掘、是用自己的创作去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大家可以看到的这种舞蹈形式我们把它叫作“国风”,国风现在是B站舞蹈区最火的一种舞蹈形式。在B站播放量最高的投稿是什么?我相信有不少的B站用户也知道,它是一个古筝演奏视频。2017年的电影《闪光少女》讲的是一群喜欢民族乐器的女生的成长故事。剧情相当于喜欢民族乐的女生打败了喜欢西洋乐器的这个女生,讲的是立志的逆袭的故事。这个电影的其中主要、坐在中间那个酷酷的女孩的原型就是B站的UP主墨韵,她也是弹古筝的。B站上还有一个很广泛的爱好叫“汉服”。大家如果在B站上搜索“汉服”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到很多汉服爱好者制作的视频。他们其实是用自己的才能去把这个汉族的民族服饰发扬光大。我拿日本的和服来举例,现在的和服也跟过去的和服是不一样的,它也是经历了很多和服厂商的改良,然后变成现在这样,具备现代的美感。同样的,我觉得汉服并不一定只是会出现在我们的古装剧里,也许经过这一代年轻人的发掘,有一天它能够变成一种流行的服饰。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比如说春节、中秋、端午这样的节日里,我们真的把它穿上街。这个是我希望未来可以看到的情况。刚才我大概也介绍了包括国创、国风的舞蹈、汉服等等一系列的这个爱好,这个爱好的用户群我把它叫做国风的兴趣圈层。过去5年国风兴趣圈层覆盖人数在B站的增长是20倍。为什么?这里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在B站如此流行呢?是因为我们的运营团队专门去做了一些什么吗?当然对于好的内容我们的运营团队会推荐、会引导。但是本质的原因还是跟B站的用户结构相关。首先B站的用户群是用户群里最年轻的群体,90%是25岁以下、以90后和00后为主的用户群体。用户分布,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占整个用户的47%;另外我们的用户还有9%在海外;港澳台的用户是200万——港澳台的人口有7%是看B站的。我们也在美国过一些用户调查,基本上每一个中国的在美留学生都是B站的用户。B站的用户是一线城市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为主的群体。中国10-25岁的用户,人口一共是2.6个亿,B站区间应该是0.9个亿,我们可以推算出超过50%的城市的年轻网民以及超过80%的一线城市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是B站的用户。所以B站用户的一个特点是什么?他们是新一代的文化用户,基本上这一批90后95后和00后是2亿中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他们对文化有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希望得到理解和满足。过去B站的增长是由这一群用户推动的。而且我一直把这批用户称为是‘特殊的一代人”,因为他们具备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他们是真正从小享受了优越物质条件的人;第二个他们真正接受过高质量教育的一代人;第三个他们真的从小在互联网上的人,真的是网上一代。我用三个词的总结:叫文化自信、道德自律和人文素养。因为他们受过高质量的教育,所以他们具备更好的人文素养,因为从小上网,他们可以看到全世界的东西,所以他们会有着更好的文化自信。我个人岁数比较大了,我1978年的,已经奔四的人。父母这一代人总是担心年轻人是不是就喜欢什么韩国的文化,是不是他们就喜欢一些不好的东西,其实不是。我们不要忘了一句话叫一代比一代强,他们远胜于我们当年。他们其实对于文化有更好的自己的判断力。我跟B站的这一批用户接触比较多,他们大多数是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爱好的年轻人。他们自己知道喜欢什么,他们不会人云亦云。他们真正能够去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东西,并且他们会自发的去传播。我觉得这种年轻的动能其实是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群众基础。最近我总听到挺多人在谈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中国复兴,如何去振兴中国自己的文化。我认为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我认为其中的真正关键点在于年轻人。如果年轻人不喜欢不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只是中老年人喜欢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传不下去。所以如何让年轻人去喜欢,让年轻人自发的去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至少在B站上我看到中国的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是真正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对此我也感到很欣慰。刚才我也提到我跟B站用户接触比较多,接触越多内心越感觉到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我觉得中国的90后00后这一代人真的是很出色的一代人。B站在台湾、日本都有分公司,我也能接触到日本的这一代90后和00后的人,根据我的对比和判断,我觉得中国的90后和00后比日本的同龄人要优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看到中国的高速发展,从小到大看到中国一天比一天好,在内心对于自己的国家、对于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想去做一些事情。但是日本的这一代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从小经历的就是日本经济的下滑,所以他们看到的就是周围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更没有希望。我感觉是中国的这一代年轻人是很积极的一代年轻人,而比如说像日本这一代年轻人它是比较消极的一代。我个人是很有信心,咱们中国这一代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能够随着中国的发展,走到一个非常高的一个地位,甚至能够成为引导世界的一代人。而在我的愿景里,我希望哔哩哔哩能够成为这一代人的文化生活方式,能够和这一代人一同成长。谢谢大家!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下载亿邦App使用独家功能
一线实战高手-解答问题
热门电商峰会-随时报名
电商创投资讯-实时直播
社交账号登录
手机号已注册
验证码错误
昵称已存在
密码(不少于6位的字母和数字组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找手艺迅雷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