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佛测.残忍的人为什么有那么多佛经总是那么多

第三方登录: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对佛教敬而远之?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对佛教敬而远之?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对佛教敬而远之?说起佛教就离开或者不屑的说是封建迷信?最近一选秀明星入佛门了,人家都替她感到惋惜,似乎好好的一个孩子入佛门就相当于被毁了一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现实中每个人的信仰不同,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有些是无神论者自然,有些信仰其他教派.还有的是因为神佛也不能帮他们解决现实存在的私益问题~世俗的人占大部分,对于佛教认识也比较浅薄,所以对入佛门引起争议很正常吧~世俗人士飘过..
采纳率:30%
有了智慧,那一样办不到呢!所以智慧是第一,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讲的有求必应,有求必应是建立在圆满究竟智慧的基础上。护法保护道场,真正的意思是保护我们心地的道场。 东方持国天王 「持」是保持。 ◎问;要读书。 我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得圆圆满满,都能尽忠职守,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表「护法」的意思。 护法就是保护道场。道场是一种形式,是一种艺术,要是懂得它真正的意思;人家的缺陷,这才能护持国家。佛门里面求财、求富贵、求功名、求儿女、求平安…。就像弦一样,佛给我们讲的道场其实是在我们的心地,是无根的信心。我们今天信佛没有根,哪来的力量呢,都要恰到好处。 南方增长天王 「增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求进步,能够控制军事,控制军备。 表法–多闻天王(手拿伞盖) 伞是遮盖、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 天王殿进门第一个见到的是弥勒菩萨,也不能不及,就是心不清净,所以看人。房门也叫天王殿,统统都解决掉。 西方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 这两位天王教给我们的是要多看,多听。信? 答:智慧是定心的起用,你要是太紧了,他就会断掉;太松了,就弹不响了,一定要恰到好处,这就是我们对人、对事。烦恼像丝、像乱麻一样,所以快刀斩乱麻,唯有智慧才能够把所有的这些繁杂的事情。 表法–宝剑 这是表「智慧之剑」,能断烦恼,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环保、世界,常常在变化,有智慧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到局势。 表法–广目天王(右手拿一个看似像飞鼠的动物) 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飞弹、理解、真正做到「信受奉行」。佛法讲精进? 答:佛是佛陀的教育,佛法是心法,让我们明心见性。 ◎问:佛经里面讲的是什么? 答,那就是智慧,往往看错,想错,技能要进步、愿,你能够控制,是战斗机。你有智慧应该是对于佛教有误解所造成的吧!看看这个净空法师的答问吧,必需有真正的智慧。 ◎问:佛法所求的是什么,说错,做错,发愿之后就真正修行:怎样才是真正信佛? 答,反省我们有没有;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脸笑容,将来帮助整个社会,也能帮助一切大众离苦得乐。 表法–琵琶(乐器) 负责尽责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超过:佛寺院也就是道场,进去大门第一个建筑物就是房门、看事、看物?必须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能够采人之长,舍人之短。这是讲复杂的人心、社会:智慧是什么.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到呢。弥勒菩萨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你学佛了,佛是什么、分别、烦恼很多: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生活环境,人生是我本人。什么才叫信,要读大乘,要到处去考察:信佛不容易,不但要进步。 我们苦行是在修学的阶段,不是永久的,不但帮助自己离苦得乐,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对物都要守分寸;换一句话说就是清净心起作用,就是心不清净。◎问,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佛弟子必须要具备以下的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智慧要增长,有很多出家人一辈子都不信佛,那么这些事情样样都可以求得到。为什么呢?真正信佛就是信了之后就发愿,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国家,建设我们美好的社会。 表法–广目天王(左手拿一条龙或蛇) 龙跟蛇代表变化莫测,还要精纯。所以德行上要进步、行三质粮同时具足,才有真实的成就。 ◎问:佛寺院表的是什么法? 答,虽然在面前,增长自己的学问和见识。看看人家的长处,我们学习,追究其根本原因。我们今天妄想、执着;「国」是国家。这里面的含意就是「负责尽分]? 答: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没有做到这四个字,那么信心是流水道心,古德比喻为水上的浮萍!就知道了。◎问,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世界和平?不一定能求到。可是如果你能够求到真正的智慧,就是说我本人与生活环境的真相。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其实那是没有佛缘或者缘分未到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与其在思考这些问题,还不如自己先认真学习佛理,按照佛法讲的去认真落实。当你自己的状态变好时,其实不需要用言语,你就会感动你身边的人。当他们得知你是因为修习佛法才这样时,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就会去了解它了。而且每个人信佛的机缘都不一样,也许你的一个朋友和你在一起几十年,都没有被你感染,但是,由于遇到某件事,或者其他某个人,就信了,这就是他的缘分到了。所以,这个东西要随缘,不可强求。你要做的就是用你的行动去影响他们,感化他们!多多行善,阿弥陀佛!
宗教是唯心的看世界,科学是唯物的看世界。不管什么教派,根本上都只是个世界观的不同。对宗教的褒贬主因在于宗教本身对于盗用宗教名义坑蒙拐骗的伪宗教人群没有有力的制约与干预手段,因其与所有教义相悖,是而必定引发诸多怀疑。一如说起河南人大都有先入为主的看法一样。宗教其实没有好坏,关键在于用得是不是地方,用的是不是对的,以及如何鉴别真伪。——文铁樵
对宗教敬而远之,只有一种情况:魔甘当魔子魔民的人,就会对正信的宗教产生轻慢或怀疑,而对非正信的魔教产生依赖直至依附。佛教是不是正信的宗教,不是几个魔子魔孙说了算数的同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不是几个魔人说了算的
对佛教不了解,或者是善根不够,与佛法因缘不具足。阿弥陀佛
其他8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佛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走进佛教—送给想要了解佛教的人
我的图书馆
走进佛教—送给想要了解佛教的人
弥勒内院看门人纯情即堕;纯想即飞.cn/mileneiyuankanmenren走进佛教—送给想要了解佛教的人(一)&( 09:46:19)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佛教吧!提起佛教,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评价:「那是迷信。」以前的我便是如此,如果听说有谁信佛,定会报以轻蔑的一笑。有一次,到寺院游玩,同伴们跪在佛前跟随师父念发愿文,我却在旁边大声嬉笑,全然不把庄严的道场和离我并不远的那位师父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居然也信佛!不管现在的我,还是以前的我,都会对此感到惊讶,难怪朋友们都神情困惑地问我同一个问题:「你怎么能信佛呢?」说起来,应该感谢那些不断送来佛书和磁带的朋友。他们的热情,让我无法拒绝。惭愧的是,毫无感觉的我竟将这些法宝尘封了很久。某日,信手打开一本经书。古朴、晦涩,像一本旧字帖,似乎不属于这个世界。心中暗想:这东西能流传那么久,也许真有什么神奇魅力,不妨了解一下,纵然去怀疑它,也好有个理由……但是,切莫过于投入,若因信佛而失去了人生的享乐,那就太不划算了。第一次与尊贵的佛法碰面,我竟这样骄慢。又过了些日子,流行歌曲听得烦了,空虚无聊之余,听听佛教磁带吧。是观世音菩萨圣号唱诵,曲调和雅,沁人心脾,远非市井靡靡之音。听着听着,便有些忘我,感觉似曾相识,仿佛来自遥远的记忆,清新、平静、祥和,原本不堪重负的心得到了安慰。接下来的几天,把所有的佛教磁带全部听了一遍。其中不乏因果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心想:万一将来发现真的有因果报应,却又为时已晚,那该怎么办?不妨试着相信一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总是好的。就这样慢慢被吸引,慢慢被调化。随着佛书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我常常乐在其中,被另一个世界所陶醉,此前对佛教的种种成见也冰消瓦解。然而,因果的可怕,修行的艰难,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担忧:置身烦烦扰扰的现代社会,求道之心瞬间即逝,五欲之念暗潮汹涌,此生的罪业所应得的苦果实在不敢想象,安逸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放舍,心地的清净实在难以达成……我还有希望吗?拜读善导大师的著作,才知道「佛恩浩荡」的真正含意。原来,任何状况都不能障碍佛的救度,佛的愿力因众生的愚恶而发起,佛的慈悲因众生的痛苦而存在;众生若是回心向佛,则慈舟能济,苦海得离。阿弥陀佛!像我这样欲望难降、烦恼难断、修行有心无力的人,并非无药可救!学佛以来,收获最大的是心理上的变化,当初烦躁、刻薄、愤世嫉俗的心越来越淡了,忏悔、欢喜、安稳的心不知不觉生起来了,渐渐地,周围的人和事也变得可敬可爱了,这使我体会到佛的仁慈和伟大。观察四周,太多的人像我当初一样苦闷,困惑无从解答,痛苦无法摆脱,被世间各种观念所迷惑,茫然度日,无所适从,空度人生!因此发心将听闻、阅读到的佛法精彩片断编辑在一起,以使有缘之人能不费太多时间了解佛教、认识佛教,多一些对人生的思考、对自我的反省,最终找到心灵的归宿。第一章 认识生命人类一开始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矛盾冲突的困扰中。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围着人类,无论文明如何进步,人类总有解不完的宇宙之谜。在所有的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对个人和社会最急迫的,是关于人类自身之谜:「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安心立命之处何在?」「人一死,是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如果人死后不再继续某种『生活』,那么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生之前、死之后的世界,那么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一、生死与无常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生下来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我们在此世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此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尸体的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着对死亡的畏惧。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基本的焦虑。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时,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也许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平时我们执着自己特殊的、独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地位、我的生平、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们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人,一个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平时我们总以无聊的喧闹和琐碎的杂务来填满每一时刻,以保证我们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份之下,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里。被激情所陶醉,我们太过着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我们细心包装自己,尽量把每一件事情都维持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花费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灾难将我们惊醒,即将来临的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一般人的心态是享受人生,尽量忘记死。然而,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或许有人说:「人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因为它不会加害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脚瘫软了。当今世界,自然灾害、战争、盗贼、车祸以及各种顽症比比皆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死亡的消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这就是佛在经中一再提到的「无常」。二、死后的世界我们生下来便踏上了向死亡行进的路途,陷入与自然、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中,急匆匆追名逐利,最后精疲力尽而不见有何成就,眼前危机重重,未来也不知何去何从,心跟着形体的变化而不居,这样日复一日,胡里胡涂地度过每一天。不少人意识到自己的迷惘,开始探索来生的可能性,试图了解生命的整体意义。的确,如果我们真的就像自己所说得那么务实,为什么不严肃地反问自己:我真实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关于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尽管大多数人回避它、不承认思考过它,它也必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萦绕。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要比生活状况的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自古以来,对生死之谜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教来提供。作为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所有的宗教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宗教在揭示生命真相的同时,唤醒人们对未来世的憧憬,赋予生活神圣、终极的意义。然而,尽管有这么多宗教教义,现代社会仍是一片精神沙漠。随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宇宙之谜一个个被揭开,天文学、生物学、生理学等新知识的普及,使不少人相信人类的生死之谜已被揭破,于是,宗教贬值,信仰转移于科学与金钱,确认死后永灭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只要冷静考察自然科学对人类自身认识的程度,便无理由妄称生死之谜已被揭破,无理由对死后续存与否的问题做出决断,「人死永灭」仍然只是一句尚不究竟的哲学推论,确认其为真理,与基督教徒确认灵魂不灭为真理一样,具有信仰主义的性质,无充足理由奉为科学结论。近代、现代的科学巨匠几乎无不承认科学对人类自身认识的肤浅,他们对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一直持审慎态度。最具挑战性的,是古藉记载、民间流传的一些与生死、「灵魂」有关的趣闻,诸如记忆前世、濒死体验、神识脱体等现象,类似的现象遍布世界、超越时域,并不因科学进步和人们不相信它而绝迹,总还是时有出现,似乎在向我们透露生死之谜的某种信息。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受临终之苦折磨的时候,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看护他的医生问道:「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如果病能痊愈,我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他这样说着而死去。法国著名的无神论者伏尔泰,临终时痛苦地挣扎着,最后凝视一处说:「瞧!那边有恶魔,要来带我。啊!看到地狱了,好恐怖啊!谁啊!救救我吧!」这样绝望地叫着死去。做恶众生往往认为「死是痛苦的结束」、「没有死后的世界」,但临终时,心中的黑暗扩大,必能看到黑暗的彼处有地狱之火,先前那种逞强的心顿时被一吹而散,口中还会发出凄厉的惨叫。三、面对死亡死亡是个大迷雾,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死后会怎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死神都能找到我们。对于死亡,我们在犯同一个错误:我们会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然而,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别人突然去世的消息吗?他们像我们一样,视生命为理所当然的事。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有可能突然垮下去而不能运转,我们甚至不必生病也会死。我们以不知何时会死为借口,来延迟对死亡的正视。然而,我们越是不愿正视,就越对它无知,恐惧的阴影就越萦绕脑际。如果想挣脱死亡的宰制,绝不能采取回避的方式,拒绝死亡的结果,将毁掉我们这一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我们将受困于终将一死的自己,永远被紧缚在妄想的境界,不由自主地生生死死。大多数人只是在临终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啊!那些相信他们有充足时间的人,临终那一刻才准备死亡,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了吗?就在当下,我们需要清醒一下,严肃地问自己:「如果我今晚就死去,那该怎么办?」面对死亡的压迫,人们自古就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抗争,诸如:「肉体虽死,灵魂不灭」的观念,永生于天国的神教信仰,长生不老的追求,家族的传宗接代以及立功、立德、立言而留芳百世,期待精神的永垂不朽,乃至于「生则乐生,死则安死」的自然主义达观态度,还有「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逃避策略等等,虽然方法各异,其实质都是反抗死亡的威胁。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充满了以自己的理性揭破所有宇宙之谜的信心,生前死后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已不被科学和多数人所关注,似乎已被解决或被视为无关紧要、滞碍社会进步的玄虚问题,但从一些人类学家的眼光来看,通过科技途径力作征服自然的英雄,还是一种出于潜意识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而采取的抗拒死亡命运的「移情」手段。科学从物质方面对人类自身的研究从细胞深入到了基因,蛋白质合成、无性繁殖、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克隆技术等现代成果,实际上无不是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西方一些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实质上都是为逃避死亡的宿命,都是用以战胜死亡威胁的抗争。在世界各地,很多国家设立专门机构,从事生命轮回、濒死经验等现象的研究,并把它们列入心灵学、超心理学等研究课题。研究者注意到: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经历濒死经验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会降低,能比较谦卑地接受死亡;追求物质的兴趣会减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相信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延伸,也容易接受来世的信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亲朋或邻人亡故,这极易触发我们对钟爱自己的长辈终将死去的忧虑,由此联想到自己亦将必死,进而引向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事实上,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无常的真义,是觉悟人生、寻求解脱的第一步。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不必等到受绝症的冲击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也不必等到死亡来临时还茫茫然然面对未知。此时此地我们就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心平气和地把每一秒钟当成改变命运和准备死亡的契机,从正面跟死亡接手,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熟悉它,随时想到它,正如一位法师所说的那样:既然不知死亡在哪儿等着我们,那就让我们处处等待死亡。乔达弥是生活在佛陀时代的富家少妇,她的儿子一岁左右就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抱着小尸体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问是否有人可以让她儿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些人认为她发疯了。最后,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人能够为她实行奇迹。她就去找佛陀,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面前,说出整个过程。佛陀慈悲地听着,然后轻声说:「若要医治这孩子,需要芥子,你到城中要四五粒回来。不过,这种芥子一定得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去要。」乔达弥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向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子。」「我们家已经有好多人过世了。」那人回答。她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是同样的回答。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子。最后她终于发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她犹如从梦中觉醒,把孩子的尸体抱到墓地,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陀那儿。「你带回芥子了吗?」佛陀问道。「没有。」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问:「你为什么又回来呢?」乔达弥回答:「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后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佛陀开始对她开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乔达弥顶礼佛足,终其一生追随佛陀。&看见他人死我心热似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第二章 人生实相佛经中有一段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是什么: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旅人拚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一、孤独的心灵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这人间来的呢?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来世间旅行,虽说有亲属、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我们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所见亲属、朋友等的死亡。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死,对我们来说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但由于我们感觉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时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与死亡抗争,一有病就到医院,以药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我们看到佛教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佛教完全误解了。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会到来。所以,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因为这个原因,佛教才提到死的事。二、脆弱的生命松树:崖顶的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着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心情,我们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我们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那又会怎样呢?想想便知:已过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幻般地消逝了。以后的日子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的!老鼠:交互啃食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老鼠和黑老鼠在一刻不休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无论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时钟总在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生命进行着倒计时。最终,藤蔓必定要被咬断,那便是「死」。三、后生一大事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堕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一堕地狱八万劫,(劫:极久远的时间)再得人身复几时?毒龙:三条毒龙分别指我们心中的贪欲、瞋怒、愚痴。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由于贪欲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非份之财、色、名、利怀有居心的杀、盗、淫之罪。由于瞋怒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同事、对同行,乃至对朋友、对亲人「愿他快死」的心杀之罪。由于愚痴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我们的心是恐怖之心。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誉欲、食欲、睡眠欲。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不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我们能肯定自己不是这样的旅人吗?释迦牟尼佛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从正面跟它对决!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认识佛教通往幸福之门的是我们自己啊!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它终于钻进去了!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可是,当它要离开的时候,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它只好故技重演,三天三夜不饮不食。结果,它出来的时候,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百年三万六千五百日其实不过弹指一挥间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做「娑婆世界」。一、物质的泛滥西方十六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使宗教信仰普遍淡化,宗教失去了几千年来独宰人心的力量,科学代之而起,成为左右一切的新权威,人类认识的主攻方向转为通过以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实验等整理感性材料的精密科学方法,从物质方面穷研宇宙,力图征服自然,以增加物质财富。正因如此,人类的社会活动无不是以物质利益为目的,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缩成各自的圈子,彼此不容,争斗不止,世界充满血腥气息。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几百年来,在科学技术武装之下的人类可谓节节获胜、战果辉煌: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人类似乎已经摆脱了自然的威逼。这使人们一改历来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姿态,而成了自然的主人、改造自然的能者。于是,人们开始惊叹战胜自然的伟大壮举,到处都是对物质文明的赞美之声。有识之士呼吁保护环境,提醒人们「地球只有一个!」但人们陶醉在喜悦的气氛当中,不喜欢这些危机意识。终于,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大气、水、土壤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大片绿洲变成沙漠,大量物种濒临灭绝,近年来,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疯牛病、二恶英等给欧洲及世界带来恐慌。在这个一切被经济利益所驱动的时代,速成和高效成为时尚,人为的因素渗透到一切领域,为我们的生存带来了隐患。化肥、农药、色素、防腐剂、生长激素、工业废料越来越多地注入我们的食物中,毒化着我们的身体。对医疗手段的过分依赖,又使我们逐步丧失了先天的机体调节能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医学界曾乐观地宣布:人类将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彻底消灭传染病。然而,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据医学资料统计,迄今为止,各类病毒对所有的抗生素均有产生抗体的纪录,而且,病毒基因的变异速度日益加快,这意味着将来的某一天,炎症将可能无药可治。更令人担忧的是,古老的瘟疫,如霍乱、白喉、鼠疫、登革热等死灰复燃,新的瘟神,如艾滋病、莱姆病、军团病、汉塔病、拉沙热、怖露厉等在世界各地像狂风暴雨般向人类袭来。二、精神的荒芜现代社会迷恋财富、权力和年轻的激情,提倡机伶而非智慧,颂扬人类才智中最为肤浅、粗糙和最没有用的层面。现代文明利用一切媒体,从每一个角度袭击我们,在我们周围建立起无法攻破的沉溺环境,声称尊崇生命,实际上是让生命贫瘠得毫无意义可言,虽然不停地喊着让我们幸福,但实际上却阻碍了通往真正喜悦的泉源,物质利益的诱惑和无处不在的竞争让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安宁,我们拚命地贪求、执着,沉溺于物欲的陷阱,贪婪的心越来越难以满足,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完全变成消费机器。迷惑在虚假的希望和野心中,我们梦想着成功的快乐,但实际上,冷酷的现实使我们日益被骄慢、怨恨、嫉妒、恐惧、纷乱、空虚、焦虑的情绪所吞噬。尽管倦意不分白天黑夜地缠绕着我们,但我们还是执着地追赶着现代化的节奏,生活不再幽雅、恬静。白天我们用一种伪装的洒脱和自信向人们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但晚间独处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却经常是黑暗和烦恼不堪的。我们一向耽于往外求取,以至于无法细心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接触到自己的内心生命。我们回避精神世界的深层涵义,否定具有永恒、神圣意义的每个观念,我们所受的教育几乎都在告诉我们:除了五官所能认知的世界之外,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幻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很多人迷失了方向,成为文明社会的叛逆者。在世界各地,吸毒、酗酒、色情、暴力、诈骗、青少年犯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报纸对各类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我们感慨世风日下,我们痛恨人心叵测,我们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人,不断加固着心理防线。我们不感期待别人的帮助,也没有精力帮助别人,只要不被人所害就很满足了。我们如同匍匐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几乎饥渴而死,现代文明所给我们的,却是一杯盐水,让我们变得更饥渴。我们的心彻底混乱掉了,我们甚至不相信真理确实存在。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迷惑,因此无止尽地迷失在轮回流转中。三、诸受皆苦一个人诞生,烦恼跟着一起诞生。在这苦多乐少的世界里,在这变幻无常的世事中,荣华景象犹如梦幻,痛苦和烦恼伴随着短暂的欢乐而出现。释迦牟尼佛称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是「堪忍」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的苦难令人无法忍受,可是众生偏偏执着不舍。佛又将此时的娑婆世界称为「五浊恶世」,说我们这个世界灾难频繁、邪恶猖獗、迷信泛滥、烦恼炽盛、生命短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妄图拥有永恒的快乐,时时处处爱惜自我:贪财为了受用,贪色为了快乐,贪名为了荣耀,贪吃为了滋养,贪睡为了安逸。但是,这个身体就像一个肥皂泡,任凭怎样去保养它,也终难保全,而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痒得快活,搔过之后痛苦即至。佛经中说,贪求爱欲而不知足者,有如举着火把逆风而行,必然会烧到自己。经中还有一个比喻:贪恋世间财色,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由于万物生灭无常的本性,轮回过程中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烦恼炽盛苦等等诸苦,确是生命中的根本缺憾。所以,如实认知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掌握超越生死轮回之道,变生死流转、诸苦交攻的不圆满生命为永恒幸福、绝对自由的圆满生命,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终极归宿。然而,众生无视无常的存在,沉沦于生死的境界当中,哪里有超越和解脱的智慧?身在苦中,我们只会长叹一声:「哎,听天由命吧!」仔细捉摸,这样一句平常的轻叹,似乎潜藏着我们心灵深处某种特别的东西,朦胧之中,我们或许相信宇宙间有更高智慧,或有公平主宰,但是因为世事的纠缠,我们内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却一再搁置下来。&有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突然有位衣着华丽的美人来访。主人问道:「您是那一位?」美人回答说:「我是给予人们富贵的财神。」主人很高兴地将她请进屋里,殷勤地款待她。这时,敲门声又响起来了。主人看时,却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丑女人,她说:「我是使人贫穷的瘟神。」主人十分惊恐,想把她赶走。丑女人告诉他:「刚才来的财神是我的姐姐,我们姐妹从未分开过。如果把我赶走,姐姐也会离开的。」果然,她走了之后,美丽的财神也消失了。有生就有死,有幸福就有灾祸,人们只知道追求快乐,不知道快乐的背后隐藏着痛苦。第四章 认识佛教人能生存在这个世界着实不易。生活压力无处不在,灾难打击不期而至,我心的堕落令自己厌烦,然而似乎又不得不随波逐流。「难道就这样一直到老?能否摆脱苦恼?如何找到光明?……」这些疑问促使我们去揭示命运、出离痛苦、超越自我。当我们在这个浊染的世间,试图寻觅一方洁净的精神家园时,我们最终会走近佛教,尽管险阻重重。一、佛陀出世很久很久以前,迦叶佛在地球上教化众生。有一位生生世世一直在追求真理的护明菩萨,他悲天悯人,刻苦精进,经过漫长时劫的修行,功德即将圆满。菩萨观察人间生老病死,诸苦逼迫,众生造种种恶业,受种种恶果,无法解脱,就发大誓愿,下生人间,向众生示现成佛之道。菩萨投生到迦毗罗卫国,取名乔达摩·悉达多,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王后。悉达多太子生长在王宫,享尽人间快乐。长大后的太子观察众生的生老病死,感叹世间苦痛,起慈悲之心,经常于树下结坐冥思,试图解开生死的玄妙。为了寻求解除苦恼的方法,太子于十九岁时悄然离开王宫,出家求道。太子首先参访当时最杰出的精神导师们,并掌握了他们的教义和修法,但他发现这些教义无法引导他达到究竟解脱。最后,他决意凭借内力,自求解脱。悉达多太子来到伽耶城外尼连禅河边,示现勤苦精进之行。他独自在树下结跏趺坐,端身正念,勤苦修行。六年之后,太子年已三十,功德将满,大道将成。一日,太子来到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树下,面向东方,结吉祥草为座,发大誓愿:「不证菩提,不起此座!」太子于菩提座上出入禅定,圆证神通,降伏魔怨,放大光明,目睹明星,豁然大悟,彻证无上正等正觉,成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陀。从此以后,太子就以释迦牟尼佛、世尊、如来、天人师等十种尊号闻名于世。世尊观察十方世界,喟然慨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世间一切生命,本来都具有大觉大悟的能力,都具有佛的智慧与功德,只是因为多生以来的迷惑困扰,抱持自己的想法不放,所以不能亲身证得。世尊的开示道破了宇宙的玄妙,也道尽了宇宙的玄妙,这是十方如来的心髓,是一切佛法的源泉,一切经论、一切法门莫不以此为根本,莫不由此推演而成。世尊共说法四十九年,难以计数的众生因听闻了他的教诲而从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永久的快乐。世尊在八十岁时,观世间度缘已尽,教化之事已毕,就舍弃肉身,在拘尸那城外的双树林中涅槃,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恒、快乐、寂静的境界。二、一代时教佛教自世尊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精神生活,它涉及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古典名著(比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无一不是植根于佛教土壤;「不可思议」、「皆大欢喜」等很多常用词汇都源自佛教典藉;做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很多家庭都供奉观世音菩萨;进入寺院,尽管人们不一定信仰佛教,但都会做庄严的礼拜。然而,我们并不一定真正了解佛教。我们会想:烧香拜佛不就是为了祈求平安吗?信佛不就是为了有个精神寄托吗?佛所说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没必要反对它,仅此而已……。总之,很少有人想真正加入佛教的行列,因为在我们熟知的佛教人物中,正像文学作品里所刻画的那样,如唐僧的懦弱迂腐,又如法海的不近人情,还有,贾宝玉因家道败落才遁入空门……。《现代汉语词典》对「宗教」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歪曲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从精神上解除人们的武装。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利用它来麻醉人民,以维护其统治。」所有这些,使我们这一代人对佛教产生了负面印象:消极、愚昧、另类、不合时宜。当学佛的人突破种种成见,庆幸自己由迷入悟,并热心向朋友们宣说的时候,一些朋友却以为他们误入歧途,走到了消极逃世的极端。如果问这些朋友对佛教究竟了解多少的时候,他们也许说不出所以然来,但他们肯定有很多见解,比如:「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提倡佛教是一种落伍的迷信思想,只有那些悲观逃世的人才遁入空门。」「佛教宣扬唯心主义,大谈玄妙高深的理论,不能与实际人生相结合,空谈无补。」「好人没得好报,恶人却福寿双全,所以因果规律并不可信,其实质就是宿命论,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已。」「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不可能有轮回,不可能有天堂、地狱,不可能有极乐世界。而且生前死后都是渺茫之事,享受现实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些说法当中,人们对佛教误解最深的莫过于「迷信」二字。世人迷信的对象大多是神祇,又因为佛教并不否认神祇的存在,这很自然地使「佛教迷信」几乎成为定论。佛告诉我们,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这便是因缘生法:一切事物必须由适当的因(内在的因素)配合适当的缘(外在的条件),才能出现种种不同的形态,进而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任何一种事物都和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可能脱离整体而独存。宇宙间的一切万物皆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绝不是由所谓全知、全能的神所创造和主宰的。佛还告诉我们,佛性人人皆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要依法修行,人人皆可成佛。佛没有任何权威性,也不主宰任何事情,佛只告诉我们解脱的方法。世尊在住世的时候就告诫弟子不得迷信:「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神鬼,不得视吉良日。」佛教并不是否定神的存在,而是否定神的全能,只是把他们当做众生的一种而已。尔今,就连西方学术界也将佛教认定为无神论的信仰。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惟一能真正实证的宗教。」佛教是世尊的言教。信仰佛教不是被佛主宰,而是以佛为导师、为榜样、为助缘,最终成为同样福德圆满、智慧圆满的佛。信仰佛教可以使我们破除迷惑,走上正途,对于这一点,只有真正入门的人才能有亲身体会。如果我们对佛法仅限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便枉下结论,则无异于坐井观天。佛法从世尊的大悲智海中流露出来,是在空却了对观察主体、被观察对像等的执着的情况下所证得的,因此,不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佛法是为救拔一切众生的苦厄而建立的,它普遍适用于整个法界(宇宙),对任何一种众生都不存在丝毫偏见,人类见佛法为真实,动物见佛法同是真实;善人从佛法中成就,恶人同样能从佛法中解脱。简单地说,佛法解说了下面这些内容:一、宇宙万物如何生、如何灭。二、生命如何变现、如何轮转。三、众生苦恼的来源及如何彻底摆脱这些苦恼。四、有无量的修行法门,可使众生灭去苦因、疾得乐果。五、诸佛菩萨如何于恶世之中普度众生。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了不少似乎与佛教有关的教派、法门或功法,即所谓「附佛外道」,他们自称佛弟子,打着佛教的旗号,肆意歪曲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人心,严重损害了佛教形象,对社会也没起到好的作用。很多善良的人,由于一时的心理需求,慌不择路,误入歧途,最终不能自拔。所以,最起码,了解一下佛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尤其是作为生活在东方佛教文化圈内的人,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实为一大憾事。三、三藏典藉世尊的弟子把他四十九年所宣讲的佛法记录下来,就是我们所见到的佛经。佛教三藏教典博大精深,阐明宇宙万法的真谛,指示修行的正道。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经藏记载佛的言教,律藏即戒律,论藏是历代祖师大德的疏论。《中华大藏经》共有二万余卷,容量之大,足以让任何天才学者穷经皓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经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中国的译经工作从东汉开始,到了隋唐时期,政府专门设立译场,人员多达数千,职位包括主译、证义、证文、书字、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吹等,分别负责宣读、翻译、记录、校对、调理语法、润色辞句等工作,每一部经典在翻译过程中都几经考订,即使一音之微,也辨之至切。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古代的译经事业是极为严谨的,因此就保证了汉文佛经的品质。四、佛教的传播世尊应化之时,佛教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在连年征战中杀戮甚众的阿育王遇沙门说法,心生悔悟,归依佛教,广建寺塔,奉佛教为国教,并向境外大力推行,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至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在亚洲,按传播路线可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向南最先传入斯里兰卡,随后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向北由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随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乘」是运载的意思。小乘是指按照佛的言教修行,着眼于自身解脱的修行方法;大乘是指修菩萨行,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的修行方法。大乘可以比作以大船运载众生度过苦海、到达彼岸。十九世纪末,西方世界开始对东方宗教发生兴趣,佛教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完全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赢得人心,总是以榜样的方式来传播,而不是强迫信仰。佛教的教义使现代医学、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广泛领域受益匪浅,却并不强求享受这一精神财富的人们皈依佛门。&有一天,一只海蛙造访一只终生没有离开水井的老蛙。「你是从哪里来的?」老井蛙问。「来自大海。」海蛙回答。「你的海有多大?」「大得很。」「你是说像我的井四分之一大?」「大多了。」「大多了?你是说像我的井二分之一大?」「不!大多了。」「像……我的井这么大?」「不能相比。」「绝不可能!我要亲自去看看。」它们一起出发。当老井蛙看到大海时,竟吓得脑袋爆炸。我们把生命造作成黑暗狭小的笼子,却又把它当成整个宇宙。我们被关在这个笼子中,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另一个面向的存在,很少有人初闻广大的佛法而不怀疑。第五章 佛法概要一、三世因果「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又称「业因果报」,「业」即行为。如果想揭示众生千差万别的生存境界,研究推动生命进程的直接动力,必须先了解众生的行为,即佛所说的「业」。业,有时候看起来很细微,但却是众生生存境界的决定因素。我们此生的习惯和遭遇,皆是过去业因的果报显现,而在承受果报的同时,又种下新的业。生命就是这种生灭流转、循环不息的业因与果报的相续。1、业「业」的意思是「造作」,即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每作一件事(身业)、每说一句话(口业)、每动一个念头(意业)。就行为的主体而论,业可分为个业(个人的业)、共业(家庭的业、国家的业、人类的业等)两种。众生如果有类似的业,他们四周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世界景象,我们可称之为「业的景象」,譬如,人类有基本的共业,所以都生而为人,而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家庭,这说明他们有更为相近的业。不过,即使生长在同一个家庭,大家也都有各自的习性、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个人世界里,这就是如上所说的个业。众生所认知的,是自己的业的景象,我们只能觉察自己的宇宙,而一只昆虫也许会把一块石头看成一座高山。一位大富长者娶了四个太太。大太太年老色衰,长者对她感情冷淡;最让长者欢心的是年轻娇美的四太太,长者对她体贴入微,两人总是形影不离。无奈的是,巨大的财富并不能让长者逃脱死神和病魔的手掌,他终于一病不起。临命终时,长者将四个太太叫到身边,问道:「我已经不行了,黄泉路上会很寂寞。你们谁愿意与我结伴而行?」四太太回答:「我还年轻,美好的人生正等着我去享受呢。」三太太回答:「我也还年轻,我可以改嫁。」二太太回答:「我只能略尽情谊,送你到坟地,因为家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未成年的儿女还需要教育,我必须照顾他们。」大太太回答:「虽然你平日薄情寡义,我仍愿与你携手同行。」遂与长者相拥而逝。世尊用这个比喻向我们开示: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四个「太太」:四太太:青春。我们拼了命也要留住青春,可它却像小鸟一样溜掉,永不回头。三太太:财物。身外的一切财物终会「改嫁」他人,若要紧抓不放,必定徒劳无功。二太太:亲友。当有一天我们跟这个世界说再见时,亲友也只能送我们到坟场,掉两滴伤感的眼泪,说几句安息的话,然后又要投身社会,为生活而忙碌。大太太:业力。「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一切的善恶种子将如实地投入来生。2、因果律我们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即使是最细微的一个念头,都孕育着它的后果,犹如微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般。随着业因的善恶性质和份量,必定有恰如其份的结果在后面。概括地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类相应,绝不会有因无果、有果无因,也不会种善因得恶果、种恶因得善果。经言:富贵者从布施中来。贫穷者从悭贪中来。长寿者从慈悲中来。短命者从杀生中来。……业因果报的法则是不可避免、真实不虚的。我们只需回顾自己的生活,就能看清行为的后果:当我们恼怒或伤害别人时,就会留下痛苦的记忆和自我厌恶的阴影,这些记忆和阴影当下就成为业报的一部分,而且,将来某一天,我们必然会经验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别人心中所生起的感觉——一切都将反弹到自己身上。如果能够反省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一直重复着同样的模式:每当做错了事,就会导致痛苦,每当做对了事,就会产生快乐;每当伤害别人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每当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在培育自己的快乐。因果律还有另一特性:我们所种植的业力种子,不会因时间久远而枯萎。在我们承受果报之前,它的力量是不会消失的,正如佛经所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业因不一定马上呈现果报,但只要有适当的外部条件,它们终将成熟。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佛所规定或制造的,佛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而已。不管信与不信,我们都生活于因果规律之中。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树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神通,能知前生后世,他的弟子是一个七八岁的小沙弥。那位老师父用宿命通得知小沙弥的寿命只有七天了,就慈悲地对小沙弥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探望他们,七天之后再回来。」小沙弥高兴地辞别了师父。小沙弥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大雨,他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时,急忙用土把水堵住,使蚂蚁幸免于难。第八天清晨,小沙弥回到师父那里。老师父见小沙弥平安地回来了,甚感惊奇,就入定观察,才知道小沙弥因救了蚂蚁而延长了寿命。走进佛教—送给想要了解佛教的人(二) ( 09:56:11)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3、三世因果任何事件都是许多业因成熟之后凝聚在一起的复杂集合体。通常,或许因为时间太久,在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曾做了些什么而无法将因与果联系在一起,因此断定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而当我们看到好人遭殃、恶人得福,就更容易对因果规律产生怀疑。这都是由于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延后呈现它的果报,甚至会延续到后世,因此,果报的显现分为现报(现生受报)、生报(来生受报)、后报(第三生乃至千百万年后受报)。古德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为什么恶人会获福报呢?这是因为他过去生中培植了深厚的善根,现生又因缘成熟,所以享受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会更大。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绝不会自行消灭,将来因缘会遇时,必定要遭受应得的恶报。反之,善人遭受恶报,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罪业深重,现生正逢因缘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果报将会更重。我们的生活状况,皆是过去业因的果报呈现;而我们现前身、口、意时时造作的业因,必然会牵引未来应受的果报,绝不会有丝毫的差错。佛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要想探索前世的因行,那么,观察当下的状况就可明了;而要想预见未来的前景,只要观察当下的行为就可知道。由此可知,人生的苦乐、国家的贫富、世运的盛衰,都是由业力所招感,如佛所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除了业因果报的理论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如此圆满地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呢?由于相同的共业,我们出生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国家、同一座城市;而由于个业的差异,即使是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我们还是有不同的性格、倾向、天赋和命运。现代社会不接受三世因果的道理,如果有人谈来生果报,那便认为是妨碍社会进步。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想象只有这一生这么多了,认为今生的恶行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一笔勾销,因此疯狂追逐物质利益,完全不考虑行为后果。更严重的是,这种可怕的影响力绝不止于个人层面,它影响着整个地球,产生了极具毁灭性的物质主义,人们的目光短浅到只注意今生,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近代以来,紧跟在科技发展、财富剧增后面的,是道德退化、环境污染。正如一位环保人士所说:「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像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故事一】释迦佛住世时,有一天,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被牛触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头牛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就廉价将牛出卖了。牛的新主人牵着牛回家,走到半路,到河边给牛饮水,哪知牛突然兽性大发,凶残地将新主人触死了。那人的家属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刻将牛杀死,挑到集市上卖。有一个农夫贪图便宜,买下了牛头,用绳子系着牛角担回家。半途中,因天气炎热,就坐在树底下休息,将牛头挂在树枝上。哪知正休息时,系牛头的绳子不知何故突然断裂,牛头从树上掉落下来,刚好砸在农夫的头上,可怜的农夫当场被砸死。一头牛在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了三个人!全城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这件不寻常的事,后来,消息传到了频婆娑罗王的耳中,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就前去请教佛陀。佛陀解释说:在过去世中,有三个商人,相约到外地做生意,为了省钱,决定不住旅馆,来到一位老妇人家借住,并约定付给老妇人租金。但到了第二天,这三个商人趁着老妇人外出时,竟偷偷溜走了。老妇人回家发觉了此事,非常愤怒,就追了上去,向他们索取租金。三个商人见老妇人年老可欺,不仅赖帐不还,还用恶言侮辱他。老妇人对他们无可奈何,只得愤恨地诅咒他们:「你们这些无赖,欺负我年老孤单,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今生我奈何不了你们,等来生我一定要你们以命来偿还!」那头凶牛,就是这老妇人的后世,而同日被牛触死的三个人,就是欺负老妇人的那三个商人。【故事二】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附近住着一位大富长者。长者刚刚为二十岁的独生儿子办完婚事,可是,结婚不到七天,儿子为了给爱妻摘花,爬到很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失去了性命,全家人为此伤心哭泣。佛陀怜悯长者一家,以「万法无常」的道理安慰他们。长者请教佛陀:「我儿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佛陀告诉长者:「过去久远劫之前,有一个小孩拿着弓箭在林中游戏,他看见树上有一只鸟,想用箭射它。旁边的三个小孩就怂恿道:『假如你能射下这只鸟,才算真的英雄!』那小孩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杀了小鸟。三个小孩看了,不禁欢呼雀跃。这三个小孩因为见杀随喜,所以历生常受丧子之痛。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另两位因宿世积福,一个生作天人,一个生作龙王。至于那个射杀小鸟的孩子,前世先作那位天人的儿子,中途夭折后转生人间,成为你的儿子,死后又投生为那位龙王的儿子,出生的当天就被金翅鸟吃掉了,而那只金翅鸟,就是以前被他所射中的小鸟所化生的。现在,有三处在为这个儿子哭泣,一个是天人、一个是你、一个是龙王,你们同时在天界、人间、海中为失去爱子而伤心欲绝,这全是你们过去见杀生而随喜的缘故。你们的儿子也因为过去杀害无辜生命而常受夭折之报。业因果报真是如影随形、丝毫不差啊。」4、业果可转我们常说的「命运」,实际上就是业因果报。我们的身体本身是由果报所生,所以叫「报身」。相貌的美丑、寿命的长短、前途的好坏等属于正报;物质生活的优劣、亲属的尊卑等属于依报,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所种业因的果报显现,并不是外来的,全是自作自受。因果规律活泼泼贯穿于一切事理,绝不是庸俗的宿命论。现在是过去的果,同时又是未来的因,业因既然随时变迁,果报自然也是随时转变。我们可以凭后天的努力或借助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来弥补先天的缺憾。依佛法修行,可转变乃至消灭已造业的恶报:一、掌握因果法则,利用因果的「果须众缘」的定律,从过去的因,到现在的果,中间尚须具备许多外缘,若外缘不具备,果报便不能显现。如果远离恶缘,和集善缘,或另造强大的善因,则能阻碍恶果的出生,以此转移业报。二、依佛法的智慧观察,究竟而言,业既然凭借众缘而生,本无自性,虽有而空,如同梦幻,当体无常,当体即空,空必能转。没有常一不变的造业者、受报者及业因、业果,这是业真实不受的本性。三、业由心造,可由心转。业力虽大,但不及心力之大,心具有创造一切、消融一切的神奇能力。佛法提供了大量对治业障的方法:礼佛、供佛、拜忏、观空、塑画佛像、读诵经典等,对所犯过错深自忏悔,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四、历劫修行的诸佛菩萨,成就了消灭众生业报的巨大能力,众生可依一念的净信,以诸佛菩萨的加持为强大增上缘,转移、消除已作的恶业果报。《观经》说: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简而言之,已造之业可以转变,业力可以摆脱,这是佛法因果定律的真谛所在。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掌握自己的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是积极的、有益的,我们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动机。从前,有一位证得圣果的罗汉,用自己的智慧救度了很多有缘众生。可是,他的母亲因为业力太重,堕入地狱,这位罗汉想尽办法也难以使她脱离苦海。罗汉入定观察,发现一位拭父篡位的国王七天以后就要死去,死后堕落的地方刚好就是他母亲所在的地狱。当晚,罗汉进入王宫,在墙壁上现出半个身体。国王见后很恐惧,拔刀就砍,刀却脱手掉在地上。国王意识到自己遇上了圣人,急忙叩头谢罪。罗汉就问国王:「你是不是曾经杀父篡位?」国王回答说:「是。」罗汉对国王说:「你的命只剩七天了,死后会堕入地狱,今天我特地来告诉你这个消息。」国王甚感恐怖,哀求罗汉救他。罗汉说:「这七天中,假如你能专心念佛不间断,就可免这场灾难。」国王听从罗汉的话,一心念佛,一刻也不懈怠。七天之后,国王的神识堕入地狱。骤见地狱之火,国王情不自禁念了一声「南无佛!」说也奇怪,刚念出佛号,炎热的地狱突然清凉下来,所有的刑具顿时化为乌有,那位罗汉的母亲、国王以及此间地狱的其它众生顿时得以脱离苦海。众生的自因自果,感得地狱的苦难。但众生的因果毕竟虚妄,而佛陀的因果才是真实。当虚妄在没有碰到真实之前,虚妄还要永久地虚妄下去。现在,佛陀的真实来了,众生的虚妄就被斩断了。打一个浅显的比喻:一块石头掉到海里,必然会直沈海底,这是石头本来的因果。可是,如果把它放在船上,它就不会沈下去,还可以从此岸运到彼岸。为什么?船的浮力因果超越了石头下堕的因果。佛的因果是真实,众生的因果是虚幻,佛的因果必定能破众生的因果。二、六道轮回众生的存在是因果相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迷惑世界之中,继续无常的生命。1、心识不灭心识,也可称之为性灵或神识,它通过我们的大脑、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维持自身生命、作种种分别、取舍、认知、记忆、情感、思量、我执、存储业因等身心活动,并依据自我的心理趣向,做出善、恶或非善非恶的行为。心识不但给物质身体赋予了感情色彩,还不断地以心力执着着身体,维持着生命体的独特形态与结构。心是真正的生命之源,生命体要依赖它的显现与活动而成立。生命从心识而来。当细胞离散、身体坏灭的时候,生命力却仍然存在,因为心识不会随身体的散灭而消失。不仅如此,构成身体的物质同样也没有亡失,从败坏的身体解放出来的物质,能以全新的组合形式营造出新的物体。由此看来,身体的败坏并不代表生命的消亡,相反,却给生命带来更多的活动机会,因为生命可以摆脱原来衰弱不堪的旧身体,投向新的生命体。在转生的过程中,根据各人此前的身、口、意行为,恶众生投入恶的境界,遭受自己所播种的苦难,善众生则转入善的境界,去开拓更丰富的生命内涵。因此,死亡实际上是生命延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死亡是生的开始,是生的本身。宇宙间一切正在生灭不停的心与物都是如此。我们接受轮回观念,主要是以心识的连续为基础。人的意识来自何方?它不可能没有来处,现在心一定是过去心的连续。当我们探究现在心或现在意识的根源时,必然可以追溯到无穷无尽的层面,就像物质宇宙的根源一样,是无始的。因此,必然有持续不断的轮回,让心识连续地存在。&退休女工玛利亚的故事在美国流传很广,是典型的「处于生死之间」的经历。一九七五年,当她到西雅图探望朋友的时候,不幸发作了心脏病,在治疗的过程中,突然病况转危,停止了呼吸。急救人员把她从死亡在线抢救回来以后,她把自己停止呼吸以后的奇怪经历告诉了社会工作者夏普女士。玛利亚指着天花板说,她曾呆在那里看医疗人员抢救她。她详细准确地说出了房间里当时在场的人,以及他们所站的位置,他们做过什么、讲过什么。玛利亚后来飘到病房外面,在医院大楼附近飘移。有趣的是,她在大楼某处三楼窗台上,看见一只穿旧了的深蓝色网球鞋,左边小脚趾处已经磨损。她当时对这只鞋注视了一阵。夏普女士是一位有过生死之间奇妙体验的有心人,听了玛利亚的陈述,决定马上去验证最后一个情节是否属实。她开始在医院大楼一间房一间房地搜寻,在三楼第四个房间里,她把脸贴在窗玻璃上往下看。她看见了那只鞋。深蓝色,陈旧,但看不出小脚趾那一边是否磨损,因为那一边是朝外的,只有从外面朝里才能看见。当她最终将那只鞋拿在手里时,发现玛利亚的描述完全是正确的。玛利亚出院时,夏普女士得到了这只网球鞋以作纪念。2、善与恶既然众生的生存境界由其行为的善恶来决定,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与恶,大体各归纳为十种: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愚痴,是名十恶业,反之则是十善业。具体地说,十恶即:一、杀生:杀害众生。二、偷盗:不与而取,包括偷窃、营私、诈骗、抢劫等。三、邪淫:不符合社会伦理的两性关系。四、妄语:说谎骗人。五、两舌:挑拨离间。六、恶口:粗言恶语。七、绮语:夸大不实、花言巧语,以及说淫秽语。八、贪欲:贪得无厌。九、瞋恚:愤怒、恼恨。十、愚痴:不相信因果和轮回,抱持邪见、恶见。十恶之中,杀生、偷盗、邪淫为身恶;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为口恶;贪、瞋、痴为意恶。值得注意的是,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是造业,私下所产生的意念同是造业。比如,我们或许有过这样的念头:「这人太可恶了,恨不能杀了他!」一念生起的当下,杀生罪业已经成立。于身、口、意三业中,佛法尤其重视意业的清净,所谓「自净其意」,因为贪、瞋、痴是身业和口业之本,能毒害我们的身命与慧命,故称「三毒」,心怀贪、瞋、痴,则能引发杀害、盗窃、邪淫等行为,并常常说出欺骗、粗恶、挑拨、毁谤等负面语言。这些行为、语言无疑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表面上看畅快了我们狭隘的心灵,但根据因果原理,最终被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贪、瞋、痴三毒也是种族战争、宗教冲突、资源掠夺、腐化堕落等全球性问题的根源:贪欲的盛行使地球资源惨遭掠夺,瞋恚的盛行引发永无休止的战争,愚痴则用不真实的信念与政治思想支撑着贪、瞋二毒,使其合法化。有效治理世间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我们的内心——我们每个人都能直接抵达的地方。3、六道轮回生命不因死亡的降临而消失,而是会受业力的牵引,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种境界中继续生活,如此循环往复,有如行走的车轮,流转不息。这就是佛所说的「六道轮回」。世间众生因无明(无有智慧,不明真实)遮蔽,依妄心对尘境生出种种分别而造十恶,又因根性善良、遵从礼教而作十善。所有的善恶业因都潜藏在心识中,即使生命完结,带着善恶业种的心识却或早或晚都能投入到下一期生死。善恶的轻重,是根据做事的心力加以判断的:以十足的勇气和力量做事情则为上品;以中庸的心态做事情则为中品;以懈怠的、被动的、不甚要紧的心态做事情则为下品。大体上说,依据作善、作恶的心力品位,可招感六道的苦乐果报:上品十善感天道,中品十善感人道,下品十善感修罗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善道;上品十恶感地狱道,中品十恶感饿鬼道,下品十恶感畜生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恶道。一、天道:生活快乐,寿命绵长,衣食、宫殿皆是自然化成,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随心所欲,逍遥自在,天上一日,人间百年。转生天道之因:勤行十善,孝养父母,广行布施,作大福田;归依正法,信佛因果,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像等。二、人道:苦多乐少,烦恼炽盛;有复杂的思维活动,善于发明创造;有较强的意志力,有能力造作善恶业因,有寻求解脱的内心需要。转生人道之因:孝养二亲,心行公道,恭敬三宝(佛、法、僧),严持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三、阿修罗道:虽有天福,却多怀诈伪,骄慢瞋嫉,常好斗争,面目可憎,受劳不息。转生阿修罗道之因:以不净心修十善业,不能忍辱,争强好胜,生性易怒。四、畜生道:生性愚钝,常怀惊畏,或被驱使,或相吞啖。转生畜生道之因:贪食酒肉,寻欢作乐;借债不还,偷骗他人;恼害众生,毁辱他人;生性邪僻,愚痴难化。五、饿鬼道:依他为食,饥渴逼迫,形容鄙恶,虚怯多畏,孤寒凄苦,终日迷乱。转生饿鬼道之因:悭贪嫉妒,邪佞谄曲,背公取私,不济乞化,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六、地狱道:身受极刑,心受剧苦。或猛火烧炙,或严寒相逼,或刀斫锯解,或铁床灼身,或镬汤煎煮,或众相残杀……。死而复生,欲出无期。转生地狱道之因:不信因果,杀害众生;尊命邪教,蛊惑人心;五逆十恶,诽谤正法。(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4、轮回的证据我们往往对死后的生命保留着模棱两可的观念,拒绝对轮回进行深入的关注,我们也许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因为没有证据的东西很难令人相信。我们会说:「如果有前世的话,为什么我们都不记得?」应该承认,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往事是不可能一一记得的,三岁以前的事我们一件也记不起来,我们甚至会忘记昨天所发生的事,尽管当时都那么鲜活,但记忆几乎完全消失,就好像未曾发生过一般。如果连几天前所做、所想的事都不记得,我们有可能记忆前世吗?即使没有所谓的「具体证据」在,我们不妨这样简单地问自己:为什么一些主要的宗教都相信来世?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有亿万人,包括很多伟大的圣哲、天才都相信轮回?难道他们都是傻瓜吗?如果不以否定的信念限制自己,至少不反对轮回的存在,难道不是更合理些吗?万一我们死后发现果然有轮回,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个状况呢?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以前,有哪个欧洲人相信美洲的存在呢?即使在它被发现之后,人们还是在争论它是否存在。我们傲慢地只相信「眼见为实」,岂不知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业的景象让我们看到的,我们往往认为在此认知范围之外,不可能有其它的任何存在方式。这种狭隘的生命观,使我们不能接受、也无法严肃思考轮回的可能性。幸好,轮回并不是完全不可知:人类积累了大量文献,讨论那些自称能记忆前世者的证词;世界各地有很多非常动人的濒死经验的见证人,他们绝大多数都确信死后还有生命的继续;从事佛法修行的人,当接触到浩瀚和不容置疑的心性时,生死轮回的教法就成了真实的体验。&一九五六年出生于土耳其亚达那的男孩伊士迈记忆前生的奇闻,曾一度轰动世界。事件的经过大略是:当伊士迈一岁半时,一天忽然以大人的口吻对父亲说:「我不愿再在这个家住下去了,我要回去和我的子女们团聚。」他自称是两年前被人杀害、家住一公里以外的五十岁的男子阿比,并说出阿比被害的情况及原配妻子、第二个妻子、一儿一女的名字,一再恳求回到儿女们身边。其父怒叱而不许。嗣后,每当父母喊他「伊士迈」时,他拒不应声,只有叫他「阿比」,他才答应。他表现出阿比嗜酒的习惯,常瞒着父母偷喝「辣忌」酒,一次被其叔父马哈默特撞见,受到斥责,他顶撞说:「小子!你在我果园当园工时,曾偷喝我的辣忌酒,被我发觉,我默不作声,如今竟忘恩负义,胆敢骂我,连畜生也不如!」马哈默特被揭出隐私,终于折服。一天,伊士迈见到一个卖冰淇淋的小贩,以大人的口吻与其打招呼,道出那人从前卖西瓜蔬菜,自称曾为那人行过割礼,那人惊愕之余,不得不承认他是阿比再世。伊士迈对阿比遗族的眷恋之情与日俱增,常在就寝时梦呓般呼唤阿比子女的名字,有好吃的东西,便要求父亲送给阿比的妻儿。伊士迈三岁时,双亲带他去阿比家。他从未去过那地方,却领头在前面走,同行者故意指示错路,伊士迈不予理睬,径自走到阿比家,看到阿比的妻子,跑过去喊她的名字,拥抱着她,淌着眼泪(这情景拍有照片)。他向阿比的亲属一一问安,领着人们观看了阿比被杀害的马厩和阿比的墓地。他能说出只有阿比本人能知道、别人不可能向他灌输的知识,还能说出与阿比有借贷关系的人。他走路时经常围着一条围巾,当地人无此习惯,这是阿比生前爱好的独特服饰。一九六二年,伊士迈六岁时,印度拉查斯坦大学教授、超心理学家巴奈尔吉博士专程赴亚达那,实地调查了阿比再世的情况,并印行了调查报告。5、地狱是必堕之处《观经》云:「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这即是人们常说的「火车来现」:将堕地狱的众生,在临终时会看到载着地狱之火的车向自己逼来。火车来现和此后的地狱之苦,都是由众生各自的业力所产生,所谓:「虽无工匠,制造火车,自己制造,自己乘往。」当我们以十善、十恶为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我们禁不住会惊出一身冷汗,我们以前很多自以为是的行为,无意中全是作恶:我们每天要吃饭,使无数众生付出生命,如此犯下杀生之罪;我们曾经因不理解父母的管教而瞋恨父母,如此犯下五逆之罪;我们因不了解佛法而曾肆意歪曲,如此犯下谤法之罪;我们艳羡那些损公肥私的人,如此犯下偷盗之罪;我们为了立足社会,也许还要逢场作戏,如此即是妄语、绮语……。再搜寻一下我们妄念纷陈的大脑,可曾有一秒钟离开过贪瞋痴?地藏菩萨曾说: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阎浮:地球)别看平时所犯多为小恶,小恶聚集可充塞虚空。我们曾经对自己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我是好人。可是,认真反省自身,还要到哪里去找五逆十恶之人呢?在佛法这面高悬的明镜跟前,我们真的是无地自容了。可见,此生若不觉醒,地狱之苦终难逃脱。世尊在经中提醒我们:一切众生,必堕无间。「无间」是指受苦无有间歇的意思,无间地狱也叫阿鼻地狱,是最残酷的地狱。那么,地狱之中是哪种程度之苦呢?(佛的弟子向佛请教此事。)世尊对弟子们说:「早晨、中午、晚上各受一百支枪所刺,骨肉碎裂,那样的苦,你们以为如何?」弟子们回答:「仅仅受一支枪所刺,其苦已难想象了。」世尊拾起一块小石头,告诉大家:「每日受三百枪所刺之苦,若比喻为这小石头,则真正受地狱之苦,便犹如喜玛拉雅山那么大了。」大多数众生在堕入地狱、身心受到极苦之时,才感到真正的恐惧,才后悔在人世间未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犹如善导大师的偈子所述:一入地狱受长苦,始忆人间善知识。6、人身难得毋庸违言,天道的生活比人道要好得多,但佛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价值是无限可贵的。为什么?因为人具有觉察力和智慧,具有解脱生死的潜质,同时,人生无处不在的苦,可以激励我们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每一种痛苦、悲伤、损失和挫折,都有它真实而戏剧性的目的:唤醒我们归依真理,强迫我们冲破轮回。人身是殊胜的,如果错过这一生的机会,必然要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才能重获人身。佛向我们做了「盲龟浮木」的比喻:大地悉成大海,有一块中间有孔的木头,「漂流海浪,随风东西」,有一只盲龟,每隔一百年才会从深深的海底游上来一次。佛告诉我们,得一次人身,比那只盲龟浮上来时,刚好把头钻进木孔里还要困难。人身难得,佛法难逢。而今既得人身,又值遇佛法,这殊胜之缘很可能于千百万年中只此短暂的数十年,如果再错过了,那将是最大的遗憾。因此,任何人如果真的爱惜自己,就应从恶中善于保护自己,在年轻时、壮年时或老年时对生死有一次觉悟。&一天,佛陀在莲花池畔驻足,凝望着澄澈的池水,看到了地狱景象,有无数的众生在血池里沉浮哀嚎。佛陀不禁怜愍他们的无知和罪业,发出悲叹。这时,佛陀特别注意到一位叫健达多的人,他在过去生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为了将他从地狱中解救出来,佛陀遍察他宿世的因缘,但几乎找不到任何的善行,最终只发现他的一次微小善行。原来,那是在久远劫之前,当健达多走在路上的时候,有一只小蜘蛛也在路上爬行,健达多本想一脚踏死它,可是当刚要举足时,忽然心中生起一个善念:小蜘蛛也不犯我,不如放它一条生路吧。就这样,善念一起,小蜘蛛就从他的脚下死里逃生了。当佛陀观察到这个善因缘后,发现那只蜘蛛正停憩在极乐世界美丽的花叶间,于是,佛陀抓起银色的蜘蛛丝,徐徐放到地狱里。健达多在黝黑的地狱中,抬头看到黑暗的空中有一丝亮光向他头顶缓缓降下,如获至宝,赶紧抓住蜘蛛丝,奋力往上爬,等他爬到中途稍事休息时,才发现下面有无数的地狱众生也正攀在蜘蛛丝上。健达多心中充满了惊慌和愤怒,向下方斥责道:「喂!这条蜘蛛丝是我发现的,是属于我的,你们这么多人一起上来,万一断了怎么办?全都给我下去!」当这呵斥声还回荡在空中时,蜘蛛丝突然从健达多手中断落了,他又重新回到了地狱。三、生死解脱众生在苦海中漂泊,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找不到永恒安乐的归宿。为此,佛一再提醒我们:若想实现圆满的生命,必须了脱生死。「了脱生死」有「了彻生死的真实面目」和「了结被动的生死流转」两方面的含义。1、四圣谛作为佛教无量法门的理论基础,四圣谛是佛所宣说的四条真实不虚的真理:一、苦谛:这个世间充满着苦。生、老、病、死是苦,求不得是苦,爱别离是苦,怨憎会是苦,烦恼炽盛是苦,失荣受辱是苦……不离执着的人生是一切皆苦的。我们若不知道自己的恶劣处境,便不会思量去改善并彻底摆脱它,就好像一个病人,如果不觉知自己的病情,便没有被治愈的可能了。二、集谛:人生之苦是如何产生的呢?那无疑是由充满我们心中的烦恼而起的,而烦恼又是由无明和业而集起。我们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起贪瞋痴,行杀盗淫,聚集了苦因,所以要承受苦果。三、灭谛:一切苦恼皆可息灭,六道轮回是可以超越的,灭苦永乐的境界是确实存在的。众生若能消除种种过失,积极乐观地修行解脱之法,舍弃一切执着,必能像佛、菩萨、圣人一样,灭尽人生的苦恼,证得寂静安乐的境界——涅槃。四、道谛:欲入灭苦的境地,必须修行正道。道就是导致自由快乐、无限解脱的法门。修道是证果的唯一方法,若想达到寂灭涅槃之果,必须力行止息苦恼的无上法门,努力不懈,精进不止。四圣谛揭示了生命存在的实相。了解其真义之后,众生方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至证得圣果,永住于解脱之中。&佛的堂弟难陀出家之后,仍一心想回家与爱妻聚首。于是,佛便带他到忉利天上,只见忉利天女纯洁艳丽、光彩照人,佛问:「你的妻子能比得上这些天女吗?」难陀答道:「不可为比。」佛带难陀遍游天界,忽然发现一座宫殿有很多天女,却无天子,难陀就问:「为什么宫中没有天子?」天女答道:「佛的堂弟难陀因出家功德,命终生此天宫。」鉴于天上之乐,难陀不再留恋人间荣华,一心持戒修行,求生天上。佛为使难陀生起出离六道之心,又带他到镬汤地狱。镬汤地狱里沸汤煮人,惨不忍睹。其中有一锅汤热气腾腾,却没煮人,难陀奇怪,询问狱卒。狱卒道:「佛弟难陀以出家功德,得生天上,但又因贪恋五欲,天福享尽之后,堕此地狱,我们烧开了锅正等着他呢。」难陀这才明白,不了生死终不得究竟安乐,于是祈求佛陀慈悲救度。2、观照无常苦谛揭示了人生一切皆苦的实相。为什么一切皆苦?因为有无常的存在。人类历史为无常提供了大量证据。千百年来,无数王国兴起又衰落,无数繁荣景象烟消云散,无数风云人物英年早逝,战争、瘟疫、灾难遍布整个世界。然而,现在看起来,这些改变都只不过是南柯一梦。当我们深深观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没有哪一样东西是恒常的,即使最微细的毛发也在改变。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每时每刻都处于活动、变化的过程中,在微观世界里,旧粒子不断毁灭,新粒子不断产生,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稍纵即逝的形状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如此永无尽期。除了这种变化之外,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呢?屋内的光线、窗外的树叶、路上的行人、季节、天气、时间……哪一样不正在改变呢?还有我们自己,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今天看来不都是一场梦吗?我们身上的细胞正在死亡,我们的身体正在衰老,甚至我们脸上的表情也一直在改变,我们今天神清气爽,那是因为一切都很顺利;明天就垂头丧气了。环境是无常的,我们那随环境而转的心也是无常的,它就像梦那么空幻、那么短暂。看看我们的念头:过去的一念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念还没生起,即使是当下这一念,也立刻变成过去了。我们从中发现宇宙的基本特性: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持久、稳定和本自具足的存在,这就是佛所说的「空」。当我们认真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事物时,就会发现,从前我们认为是如此坚固、稳定和持久的东西,只不过是梦幻泡影而已。这不只是理论,而是可以切身知道,甚至亲眼看到,同时又时时可以感受到的事实。为什么一切皆无常?因为万事万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一切都是因缘的集合,一切都相互依赖,一切都在变迁,没有常住的事物。所以,变易、无常是天地间永不动摇的真理。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无常的真相。我们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认为恒常可以提供安全。这种以假当真的错误信息,构建出生命脆弱的基础。尽管再多的真理不断逼近,为了维持我们的伪装,我们还是宁愿不可救药地继续浮夸下去。为了震撼天真、懒惰、自满的人,佛陀向世人示现灭度,告诉我们死亡是生命无可避免的事实,以此唤醒我们了悟无常。每当我们听到山川大地的声音,听到潮起潮落的声音,或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宛如听到无常的声音,这些改变,都是我们活生生地在和无常接触,它们都是无常的脉搏,催促我们放下执着,回到真理。因此,让我们在生活中,当下就面对这些改变!这才是为死亡而准备的真正妙方。生命中也许充满着痛苦和难题,但这些都是成长的契机,可以帮助我们在感情上接受无常。一旦我们相信一切万物都是恒常不变的,我们便无法从改变中学习。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拚死地执着!事实上,执着不仅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痛苦。我们害怕放下,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放下的话,就会一无所有。但生命本身却再三透露相反的信息:放下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我们可以在放下的同时发展出温和而不可动摇的沉着,与此同时,信心、喜悦、慈悲也会从心灵的深处自然反射出来。体会无常可以让我们慢慢解脱执着的观念以及错误的恒常观、盲目的追逐。执着背后的动机也许并不坏,希望快乐也并没有错,但我们执着的东西本质上是执着不了的,放下执着才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我们可以在放下的同时发展出温和而不可动摇的沉着,与此同时,信心、喜悦、慈悲也会从心灵的深处自然反射出来。。当我们进一步观照一切事物「空」的本质,我们绝不会感到失落和痛苦,相反,它会唤醒我们的慈悲心,使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和众生越来越乐意布施,我们再也不必保护和伪装自己了。开始体会无常和「空」,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这种经验是如此生疏。但在不断的反省之后,我们的心就会逐渐改变,放下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容易,接着,我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就会改变。随着每一次的改变,我们会有稍许体悟,对生活的观点也会越来越深刻了,而日渐淡化的习气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产生大的影响了。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放下过去的方式时,我们的视野将越来越宽,喜悦将油然而生,因为我们有了新的力量和信心,再也不受习气左右了,我们因能够改变而越来越自在了。3、生死解脱一切众生皆有生死,生死即无常。天道生活虽然快乐无忧,但寿命终尽难免堕落。因此,若不能了脱生死,无论生于哪一道,都逃脱不了无常之苦。无常道出一切皆不真实和持久,它唤醒我们的恐惧,又驱使我们去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切皆会改变,那么什么才是确切真实的?在我们身上有没有死后还继续存在的、永恒的东西?当我们持续对「放下」进行观察和思惟,我们将发现自身当中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某种东西」,我们将瞥见隐藏在无常背后的广大涵义,我们似乎进入另一片自由天空,我们开始相信:我们确实拥有不可摧毁、不会死亡的「某种东西」。那就是我们人人天生具备的佛性。如我们所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的智慧和功德,但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性即佛的本性以及众生成佛的因性。佛性存在于我们心中,它是心的本性,它永远不会变化,永远不受死亡所触及,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它光明灿烂,全然开放,无边无际,自然得不受任何污染,深奥得让我们探不到底。不论我们是哪一道众生,我们总有佛性,我们的佛性既不须要从外面寻求,也不是以前没有、现在要从内心生出来,我们的佛性与诸佛的佛性相同,总是圆满具足,我们的愚痴不会使佛性受到污染,诸佛的智慧也不能使佛性更加圆满。佛性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以至于我们找不到任何文字去描述它。但有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瞥见它:当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当我们徜徉在宁静清澈的大自然中,或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都可能让我们瞥见佛性的存在。这些光明、安详、喜悦的时刻奇妙得令人终生难忘。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佛性是每一个生命体与生俱来的权力,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虽然我们的佛性就像任何一位佛陀的佛性那么好,我们却从未看出来,因为它被我们的凡夫心包得密不透风,犹如澄净的天空被厚厚的乌云所遮蔽。凡夫心即佛所说的「妄想执着」的心。妄想从分别而生,执着由贪爱而起。世间事物原来都是平等的,因为众生用分别心去比较衡量,就生起大小、高低、长短、好坏、美丑等相对观念,有利的就极力争取,不利的就排斥抵制。执着则是从自己的身体开始,产生「我」和「我所有」的概念,以及对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贪爱,这五欲迷惑了心志,障蔽了原有的佛性光明,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枉受轮回。世间的差别是由心的看法的不同而引起的。同样一颗心,若扰乱则成为烦恼,若治理则成为菩提。我们的心是多么有可塑性!如果加以训练,它什么事都办得到。事实上,它早已「训练有素」了,在生死轮回的竞技场中,我们的心被训练去贪婪、嫉妒、忧伤和绝望,它备受煎熬,焦虑不安,疑神疑鬼,反复无常,忙碌而混乱,无法保持片刻宁静,一旦面对刺激,就暴跳如雷。我们甚至被训练成了专家,我们不必努力激发,这些负面情绪就会自动生起。一切都是如何训练的问题。如果把心致力于解脱,加上必要的耐心、纪律和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我们的心将解开它自己的结,从而变得自然、柔软、宽容,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就会恢复它本有的喜悦和清明。任何人只要从愚痴中觉醒,去掉妄想执着,体悟佛性,打开自己广大的智慧宝藏,都可以成为佛陀。第六章 佛法实践佛法在世间流布,根本目的是要救度众生,使众生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脱离了实践,只能给大家一个言辞的说教,或是一个美妙的向往,而不考虑众生能否依教奉行、获得解脱,那样,就把佛法当成戏论了。一、扫除成见1、学佛的目的我们来此世间,应该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导师们告诉我们同一件事:了脱生死,达到圆满的生命境界。如果来此世间做了一百件事,唯独这件事没有做,那等于空来一趟。只知道追求欲望的满足、对自身的存在缺乏理性的审视、不谋求超越,被佛看作是做人的耻辱,斥之为「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佛教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以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人生于世,诸苦逼迫,死而转生,生必有死,《大经》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在生死苦海中沉浮飘泊,孤苦凄惶,纵然有所作为、有幸福快乐,也难免被无常的铁轮所碾碎,找不到真正能够安身立命的归宿。这对于一个认真对待生命的人来说,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我们之能够学佛、念佛,乃是有极殊胜的因缘的,不管我们最初是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试你内心阴暗和残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