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的成都百信生态农业骗局农业合作社是骗人的吗?入的养老股能要回

处理 URL 时服务器出错。请与系统管理员联系。农民“草根银行” 辽源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
编辑:杜胜男
[导读]5月9日,辽源地区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东辽县平岗镇百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是辽源地区首家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将成为更多贫困农民的“草根银行”。
农民纷纷来入合作社
5月9日,辽源地区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东辽县平岗镇百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是辽源地区首家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将成为更多贫困农民的&草根银行&。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对于金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资金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东辽县平岗镇百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合作社经8个多月精心准备,在东辽县农业局指导下,经相关部门批准成立,以吸纳社员股金、互助金等为资金来源,社员入股资金占用费参照本地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期同档次存款利率执行,同时年底参与合作社的入股分红。合作社借款投向主要是社员发展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社员借款的资金占用费按当地农村信用社同期同档贷款利率执行。同时,该合作社还将为社员提供土地流转、粮食信托、粮食银行、农资服务、社员内部信用合作、免费代买飞机票火车票、020网上预约绿色种植养殖平台、农超对接、网上代销代购、驾校报名学车、保险办理等一系列服务。
&我存3000元,我想成为社员!&在平岗镇百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柜台前,不少平岗镇当地农民纷纷咨询,并要求入社。平岗镇农民韩先生介绍,他之前听说在外地有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好,当地农民都受益了。谁家生产生活缺钱了,就可以到合作社贷款,并且完全是信用贷款,手续简便。买种子化肥、卖粮食什么的,合作社都带着大家一起,取消中间商,直接实惠农民。这回咱平岗镇也有了,真是太好了。这不,合作社成立第一天,他就立刻来存了3000元,想成为正式社员。
据百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辽源地区负责人刘涛介绍,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通过政府引导、督促、规范,农民心相连,同舟共济,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解决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岗镇百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今年合作社将在东辽县推广开来,2年内将遍布辽源市各个乡镇,成为更多贫困农民的&草根银行&。
(记者&孙海涛&报道/摄)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杜胜男]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未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您所在的位置: >
农业合作社变“银行”吸储2400万 警方控制两嫌疑
  农业合作社变“银行”吸储2400万,辽宁警方控制两
  辽沈晚报
  手拿58万元的“存折”却无处取款,村民欲哭无泪。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于海涛 摄
  辽宁沈阳新民市高台子镇的一家农业合作社,没有实质性农业项目,却打着吸纳股金的旗号为农民办理存贷款。许多村民在这里,利息比银行高。该合作社运营三年,涉及金额达2400多万元。
  今年年初,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将这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的合作社查封,控制两名。合作社吸收的大多贷给当地农民,并未大量挥霍。
  警方接到举报:合作社办存贷款成银行了
  11月29日,新民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去年年底,经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新民市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没有任何金融手续却从事金融业务,“快成银行了”。
  警方对合作社进行调查,并在省、市金融审批监察单位调取相关材料,证实合作社没有任何金融手续。
  警方第一时间控制了合作社负责人王某坤和王某海,两人分别是本地人和吉林人。警方调查发现,在合作社经营期间,共计向846人揽储2400多万,其中到期取走的1169万元。
  由于合作社经营时间长,涉及人员较多,警方经过11个月侦查,取得了大量证据,案件经过基本摸清。目前,经侦大队和当地派出所已经调集警力在城商行开立账户,专门受理贷款用户还款。民警走访贷款用户,要求贷款人员尽快安排还款。
  另一方面,警方安排王某坤和王某海与其他股东见面,对不能还款人员进行起诉,通过法院执行,确保存款者经济安全。经侦大队和当地派出所负责人召集高台子镇各村负责人开会,让他们继续督促贷款人还款。
  对于存款用户关注的资金安全问题,警方表示,对合作社资产进行了查扣,资金并未被大量挥霍。
  现场:很多人家底都存了 急用钱时却取不出来
  11月29日,记者赶到高台子镇馨月家园――百信合作社的所在地,对涉及的存款用户进行走访。
  百信合作社是临街的二层门市房,卷帘门紧锁,门头“信用互助合作部”“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字样非常显眼,标识是一个麦穗,村民称,“你看,这和银行没啥两样啊!”
  村民王老汉拿着一张一万元的“存折”,他双手黝黑皲裂,“每一分钱都是从土里刨出来的,这是我们家全部存款了。”王老汉眼噙泪水。与他情况相似的还有不少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子称,自己在合作社存了10多万元,年初母亲生病,可因为钱取不出来,最终母亲病故。
  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之前还经常来看看,希望合作社能重新开门,好把存的钱取出来。他们全家的积蓄都存这了,这笔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回来,“有的人家等着这笔钱治病或者给孩子结婚用,急用钱却取不出来,干着急。”
  农民们恨合作社把自己的辛苦钱变成了“死钱”,也恨自己,当时只看中了高利息却忽视了安全。
  她本来去给乡亲担保的 最终自己存了24万
  村民们信任这家合作社,不仅仅是看起来极其相似的存折以及与银行极其相似的运作手法。
  村民洪女士在合作社存了24万元,起初,她并没想在这存钱。两年前,同村村民在合作社贷款需要担保人,洪女士出面担保,才知道合作社可以存钱,利息比农商行的高。
  洪女士从工作人员那拿到一张宣传单,从宣传单上看,合作社的确“很惠民”。1万元存一年,不仅能得到利息,还能得到一桶色拉油。2016年5月,之前借给亲属的一笔钱归还到位,洪女士正好在合作社附近,就把这16万元存到了合作社。去年秋收卖苞米的钱,她也存到了合作社。本来是给别人担保贷款,可最终洪女士却在这里存了24万元。
  被高息诱惑存了58万 结果再也取不出来了
  村民白某是养猪专业户,多年辛苦存了一些积蓄,“以往都是存信用社,但利息不高。”百信合作社工作人员经常到村里进行宣传,还挨家挨户送对联,时间长了就产生了信任。合作社制作了广告牌和宣传单,“一年定期年收益达到5.8%,比银行高出一大块。”白某拿着9本“存折”,上面写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社员股金证”,打开内页,上面印着账号、社员编号、社员姓名、开户日期等信息,在账户性质一栏为“社员投资股”。
  白某手中的9本“存折”共计58万元,是一家三口多年来养猪的全部积蓄,“这都快等一年了,干着急,钱却提不出来。”
  合作社开业前两年,白某也心存芥蒂,不敢往里存钱,“后来还是禁不住诱惑,就把钱往里存了。”
  村民们介绍,百信合作社不仅存款利率高,贷款时也特别方便快捷,“下款快,也用不着找5个人担保,有一个人提供担保,照张像就行。”
  记者调查:百信合作社无存贷款业务
  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新民市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于日登记注册的,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某坤。系统显示,合作社共有10名股东,而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显示,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玉米、蔬菜种植、销售及为本社成员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以德为本,以信为大”,这是百信合作社宣传上的宣传语。合作社有入社条件和入社程序,需要填写入社申请书,经理事会或理事长审批,向合作社缴纳股金,成为社员。
  村民们称,存钱时是在一张纸上签了字,但不知道那是入社的申请书,“合计和信用社一样,填的是存单呢。”一位曾在合作社做前台工作的村民称,每个前来存钱的村民都被要求填写一张申请书,然后才可以存款。
  村民们只知道百信合作社有存贷款业务,至于有没有种植项目,谁也说不出来。在合作社办理存款的村民希望警方能尽快结案,好把存在里面的钱返还回来。(原标题:种植合作社变银行吸储2400多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热门网站宣传:/renwu/90144.html)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中央8月16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制定新形…
周二(3月8日) 亚市 ,日、中两国先后有宏观面数据 百家乐 宣布,日本四序度 GD P终…
中国成见舆图出炉:你家被黑哭了吗?…
周五(11月17日)亚市早盘,众议院通过税改,美元处于暴风雨前的宁静中。本文收集针对…
主办:中国国际时报社
联系电话:010―61977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 邮编:100142
Copyright©201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民生时报
苏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号 技术支持:江苏新闻农业合作社变“银行”吸储2400万 警方控制两嫌疑人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农业合作社变“银行”吸储2400万,辽宁警方控制两嫌疑人
手拿58万元的“存折”却无处取款,村民欲哭无泪。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于海涛 摄
辽宁沈阳新民市高台子镇的一家农业合作社,没有实质性农业项目,却打着吸纳股金的旗号为农民办理存贷款。许多村民在这里存款,利息比银行高。该合作社运营三年,涉及金额达2400多万元。
今年年初,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将这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合作社查封,控制两名嫌疑人。合作社吸收的存款大多贷给当地农民,并未大量挥霍。
警方接到举报:合作社办存贷款成银行了
11月29日,新民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去年年底,经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新民市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没有任何金融手续却从事金融业务,“快成银行了”。
警方对合作社进行调查,并在省、市金融审批监察单位调取相关材料,证实合作社没有任何金融手续。
警方第一时间控制了合作社负责人王某坤和王某海,两人分别是本地人和吉林人。警方调查发现,在合作社经营期间,共计向846人揽储2400多万,其中到期取走的1169万元。
由于合作社经营时间长,涉及人员较多,警方经过11个月侦查,取得了大量证据,案件经过基本摸清。目前,经侦大队和当地派出所已经调集警力在城商行开立账户,专门受理贷款用户还款。民警走访贷款用户,要求贷款人员尽快安排还款。
另一方面,警方安排王某坤和王某海与其他股东见面,对不能还款人员进行起诉,通过法院执行,确保存款者经济安全。经侦大队和当地派出所负责人召集高台子镇各村负责人开会,让他们继续督促贷款人还款。
对于存款用户关注的资金安全问题,警方表示,对合作社资产进行了查扣,资金并未被大量挥霍。
现场:很多人家底都存了 急用钱时却取不出来
11月29日,记者赶到高台子镇馨月家园——百信合作社的所在地,对涉及的存款用户进行走访。
百信合作社是临街的二层门市房,卷帘门紧锁,门头“信用互助合作部”“咱[]自己的‘银行’”字样非常显眼,标识是一个麦穗,村民称,“你看,这和银行没啥两样啊!”
村民王老汉拿着一张一万元的“存折”,他双手黝黑皲裂,“每一分钱都是从土里刨出来的,这是我们家全部存款了。”王老汉眼噙泪水。与他情况相似的还有不少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子称,自己在合作社存了10多万元,年初母亲生病,可因为钱取不出来,最终母亲病故。
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之前还经常来看看,希望合作社能重新开门,好把存的钱取出来。他们全家的积蓄都存这了,这笔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回来,“有的人家等着这笔钱治病或者给孩子结婚用,急用钱却取不出来,干着急。”
农民们恨合作社把自己的辛苦钱变成了“死钱”,也恨自己,当时只看中了高利息却忽视了安全。
她本来去给乡亲担保的 最终自己存了24万
村民们信任这家合作社,不仅仅是看起来极其相似的存折以及与银行极其相似的运作手法。
村民洪女士在合作社存了24万元,起初,她并没想在这存钱。两年前,同村村民在合作社贷款需要担保人,洪女士出面担保,才知道合作社可以存钱,利息比农商行的高。
洪女士从工作人员那拿到一张宣传单,从宣传单上看,合作社的确“很惠民”。1万元存一年,不仅能得到利息,还能得到一桶色拉油。2016年5月,之前借给亲属的一笔钱归还到位,洪女士正好在合作社附近,就把这16万元存到了合作社。去年秋收卖苞米的钱,她也存到了合作社。本来是给别人担保贷款,可最终洪女士却在这里存了24万元。
被高息诱惑存了58万 结果再也取不出来了
村民白某是养猪专业户,多年辛苦存了一些积蓄,“以往都是存信用社,但利息不高。”百信合作社工作人员经常到村里进行宣传,还挨家挨户送对联,时间长了就产生了信任。合作社制作了广告牌和宣传单,“一年定期年收益达到5.8%,比银行高出一大块。”白某拿着9本“存折”,上面写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社员股金证”,打开内页,上面印着账号、社员编号、社员姓名、开户日期等信息,在账户性质一栏为“社员投资股”。
白某手中的9本“存折”共计58万元,是一家三口多年来养猪的全部积蓄,“这都快等一年了,干着急,钱却提不出来。”
合作社开业前两年,白某也心存芥蒂,不敢往里存钱,“后来还是禁不住诱惑,就把钱往里存了。”
村民们介绍,百信合作社不仅存款利率高,贷款时也特别方便快捷,“下款快,也用不着找5个人担保,有一个人提供担保,照张像就行。”
记者调查:百信合作社无存贷款业务
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新民市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于日登记注册的,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某坤。系统显示,合作社共有10名股东,而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显示,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玉米、蔬菜种植、销售及为本社成员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以德为本,以信为大”,这是百信合作社宣传上的宣传语。合作社有入社条件和入社程序,需要填写入社申请书,经理事会或理事长审批,向合作社缴纳股金,成为社员。
村民们称,存钱时是在一张纸上签了字,但不知道那是入社的申请书,“合计和信用社一样,填的是存单呢。”一位曾在合作社做前台工作的村民称,每个前来存钱的村民都被要求填写一张申请书,然后才可以存款。
村民们只知道百信合作社有存贷款业务,至于有没有种植项目,谁也说不出来。在合作社办理存款的村民希望警方能尽快结案,好把存在里面的钱返还回来。(原标题:种植合作社变银行吸储2400多万)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辽县政府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