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环保局2014到2016年GDP增速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年沂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突出推进现代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培植,扎实开展招大引强,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全县经济在转型提质增效中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5亿元,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6.1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84.2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7.1:41.9:4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有新的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2%,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林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1.1%;牧业增加值8.3亿元,减少2.2%;渔业增加值0.3亿元,增长10.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亿元,增长4.1%。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总播种面积98.77万亩,同比减少2.5%;总产量37.2万吨、同比减少4.1%;单产376.6公斤/亩,同比减少1.7%(调查队抽样数据)。经济作物中,花生总产8.1万吨,同比减少5.7%;蔬菜总产125.1万吨,同比增长9.6%。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5.3万头、6.8万头、32万只和5140万只,同比分别减少0.7%、3.0%、14.3%、30.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4万头、牛5.8万头、羊35万只、家禽1704万只,同比生猪减少9.7%、牛减少17.1%、羊增加3.8%、家禽减少22.3%。肉类总产量12.8万吨,同比减少21%;禽蛋产量3.8万吨,同比增长15.9%;奶类产量1.9万吨,增长28.9%。水产品产量6785万吨,增长34%。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优质农产品基地10个,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到30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示范合作社分别达到110家和162家。培育家庭农场86家、经纪人998户、专业大户148户。&三品一标&认证增至230个,新增农业知名品牌3个。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县主营业务收入达到或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1家,完成工业产值562.72亿元,增长9.73%。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3.26亿元,增长55.04%;股份制企业481.08亿元,增长11.6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39亿元,减少2.7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43.99亿元,减少8.73%。在全部规模企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81.6亿元,增长3.12%;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81.12亿元,增长17.25%。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50.04:49.9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3.13亿元,增长15.82%。
  工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3.02亿元,增长11.53%;利税46.29亿元,增长20.1%;其中利润28.47亿元,增长22.98%。实现销售产值556.17亿元,产品销售率98.84%,上升1.54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29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41亿元,增长16.0%;全县房屋施工面积267.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3.24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5亿元,增长17.6%;计划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79个,完成投资108.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4.0%;高新技术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0.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房地产企业累计完成投资额18.4亿元,同比增长88.73%。商品房施工面积22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4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面积7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2%。
  四、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3亿元,增长13.6%。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14亿元,增长35.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23亿元,增长40.4%。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6.24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4亿元。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609万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出口22227万美元,同比增长31%;进口6382万美元,同比增长55%。全县共有8家企业进出口过千万美元,比上年多3家。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2个,投资额1820万美元,同比增长5.8%。外派劳务2078人,同比增长12.3%。
  五、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19.94亿元,增长12%。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全县共引建招商项目97个,到位资金11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2%,增长12%。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4个,实际到位60亿元,占引进总量的54%。在建5亿元以上项目16个,到位44亿元,占引进总量的39%;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到位35亿元,占31%。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今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7.7%。从四大税种看,增值税增长7.9%,营业税增长15.5%,企业所得税增长45.6%,个人所得税增长53.2%。公共财政支出25.5亿元,增长18.1%。其中,民生支出18.9亿元,增长20.7%,占全县财政支出的74.2%。国地税收入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国税收入2.8亿元,增长15.7%;地税收入9.1亿元,增长14.2%。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9.04亿元,比年初增加27.8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6.85亿元,比年初增加25.9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8.22亿元,比年初增11.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8.92亿元,比年初增加4.21亿元;中长期贷款39.09亿元,比年初增加7.9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49.41%。
  七、文化、旅游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七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第十届阳都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实现了数字化放映,保证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实现放映6864场次。今年末,拥有各种群众文化机构3处,博物馆2处,民办博物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12万册。境内现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遗存有31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17个点,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沂南县馆藏的文物39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2件。
  旅游业较快增长。年末全县实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3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4家,AAA级旅游景区4家,AA级旅游景区5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旅行社12家;星级酒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4处,省级旅游特色村6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2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34%。
  八、教育、科技、卫生、体育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学生14941人,初中新生8017人,招收高一新生450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全部达到100%。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15376人,初中在校生25679人,小学在校学生58083人。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全年获得市科技进步奖6项,市专利奖5项;评选县专利奖38项;组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县级2项;全县全年专利申请量为34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3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复审2家;成功认定沂南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成为今年全国仅有的10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之一。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4年末,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6处,其中: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心理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处,专科疾病防治所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处,乡镇卫生院24处;民营医疗机构5处;厂矿医院1处;门诊部4处;诊所、医务室30处。全县拥有病床338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56人。全县有76.1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累计补偿437.7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体育事业发展壮大。一年来,先后为9个乡镇广场,249个村居、社区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县体育人口由2011年的15万增加到40万,大大提高了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组织建设,我县运动员朱靖宇在今年的仁川亚运会喜获多向飞碟金牌,成为临沂历史上首位亚运会冠军。承办了国家级大型赛事&&全国围棋甲级联赛&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专场&。全县共有体彩销售网点43个、终端机44台,体彩销量首次突破3000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
  九、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2014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9平方公里,比去年增加了2.5平方公里。财政总投入3亿元左右。实施了澳柯玛大道东段、沂河右岸滨河大道等八条道路工程,以及东湖湿地公园一期提升、汶河湿地公园绿化工程等。新增道路长度2.59公里、道路面积91.28万平方米、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9.59公顷、铺设雨水管网20.79公里、污水管网23.06公里、安装路灯1448盏。今年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6.5亿元,46个在建社区建设项目全部实施&五项&工程,有效提升了我县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水平,在建农村住房6040户,850户危房改造任务正在实施。落实抓好县城市政道路建设与绿化提升工程、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工程、片区开发建设工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14年,全县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均为营运性交通事故,死亡8人,受伤3人,经济损失4.1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3.3%、11.1%、50%和40.3%。
  十一、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11577元,增长12.7%。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94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110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全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1.2亿元,比上年增收2.8亿元,增长33%。全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万人、1.5万人、91万人、3.7万人、6.35万人、2.56万人、49.1万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稳步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523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4600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600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1300份。劳动争议仲裁进一步完善,全年受理并结案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17起。
  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2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0.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9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每人每年2600元。全县拥有敬老院15处,床位3303张;农村五保对象3535人,其中,集中供养529人、分散供养3006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和3000元。分别为111名孤儿和8名社会散居&三无&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90万元和4.5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59人次。
  注:1.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起点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500万元。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月份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工业生产开局向好,各行各业实现增长
  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09亿元,同比增长22.99%,生产发展势头较好。一是17个行业均实现正增长。全县3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涉及17个行业,1-2月份,全部行业实现正增长,黄金、医药行业增速最快,分别为527.25%和135.52%。二是冶金行业仍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1-2月份,全县8家冶金企业实现产值17.03亿元,同比增长26.57%,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5.36个百分点,成为全县工业生产的最大动力。三是新增企业对全县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显著。2016年年底,我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1-2月份,28家新增企业实现产值 4.27亿元,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5.41个百分点。四是工业用电量平稳增长。1-2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4%。
  1-2月份,我县275家&432&产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61.75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主导产业产值增长21.28%、传统产业产值增长21.42%、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5.48%,产业发展呈现全面增长的发展态势。一是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我县工业主导产业包括食品加工、鞋帽玩具和新能源电动车三产业。1-2月份,154家主导产业企业实现产值38.97亿元,同比增长21.28%。其中,食品加工产业拉动作用显著,食品加工产业是沂南县第一大产业,包括食品加工、畜禽加工以及饲料生产,其中畜禽加工业占主体。1-2月份,全县17家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51.4%,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1.37个百分点; 47家畜禽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9.54亿元,同比增长11.26%,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2.96个百分点;22家饲料企业实现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45.03%,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2.65个百分点。鞋帽玩具产业实现小幅增长,鞋帽玩具产业包括鞋帽、玩具工艺品、纺织和服装四部分,以鞋帽、玩具工艺品为主。1-2月份,51家鞋帽玩具企业完成产值6.21亿元,同比增长10.88%。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生产转好,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包括电动车及配件生产。1-2月份,17家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完成产值4.81亿元,同比增长48.1%,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34个百分点。二是传统产业发展情况:我县传统产业包括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优质建材。1-2月份,我县110家传统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0.79亿元,增长21.42%。其中,机械制造产业实现增长,1-2月份,39家机械制造业完成产值6.40亿元,同比增长3.13%。精细化工产业拉动力大,精细化工产业包括轮胎制造和化工生产。1-2月份,我县10家精细化工产业企业实现产值6.42亿元,同比增长55.79%,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3.44个百分点。优质建材产业较快增长,我县优质建材包括建筑材料和石英砂的生产。1-2月份,22家优质建材企业实现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20.84%。1-2月份,39家石英砂企业完成5.60亿元,同比增长15.84%。三是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我县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和医药加工,新兴产业占全县总产值的比重较小,仅为2.43%。1-2月份,11家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85.48%。医药产业增长迅猛,1-2月份,我县4家医药产业企业完成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35.52%。电子产业发展较快,1-2月份,我县7家精细化工产业企业实现产值0.81亿元,同比增长41.73%。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1-2月份,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5个,同比增长32.35%,亿元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同比增长37.84%。
    1-2月,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88万元,同比下降57.09%,比月份降幅收窄1.67个百分点。因部分房地产项目未及时纳入,截止2月底,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50%。商品房销售额6473万元,同比下降45.29%。待售面积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8%。
  (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消费增长
  1-2月份,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28.11%;营业利润稳步增长,实现营业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0.7%;应付职工薪酬0.23亿元,同比增长9.5%;平均人数增长8.85%,呈现从业人数与薪酬水平双增态势。
  1-2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5亿元,同比增长10.1%。2016年沂南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第三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在创建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我县旅游景区资金投入和环境改善,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旅游业发展迅速。
  (四)财政收入、进出口、国地两税税收、存贷款余额均有较好增速
  1-2月份,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10.3%。总量、增幅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7位和第9位。其中,税收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3.65%。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16.00%和152.51%,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106.83%和0.69%。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26.67%。其中,教育支出、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分别达7.39%、29.73%和1806.13%。
  1-2月份,实现进出口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3.0亿元,同比增长28.6%;进口0.4亿元,同比增长11.3%。
  1-2月份,国税税收收入累计入库1.7亿元,同比增长14.4%,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市第11和第13位。地税税收收入累计入库1.6亿元,同比增长2.5%,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市第5和第13位。
  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07.7亿元,较年初增加18.9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4.1亿元,比年初增加8.3亿元。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政策的落实,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工业企业显现积极变化,但在工业企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受产业政策影响,限停产企业对生产影响力度加大。受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地槽钢等因素叠加影响,沂南金冠不锈钢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已关停,山东裕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受大气污染治理未达标等因素影响,目前尚未复工生产。受此影响预计全年减少10亿元以上产值,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新兴产业规模小、占比低。1-2月份,全县新兴产业企业共11家,实现产值仅1.99亿元,仅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2.4%,同比增长85.4%。其中,电子企业7家,完成产值0.81亿元,增长41.7%,而生物制品企业4家,完成产值1.18亿元,增长1.35倍。我县新兴产业企业少、规模小、占比低,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产业链低端,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涉及较少,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
&&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达到35.59万吨标准煤,增长53.6%,其中临沂三德特钢有限公司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9.61万吨标准煤,增长2.01倍,占全县工业能源总消费量的83.2%,但产值却仅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7.3%,拉动全县能耗增长64.36个百分点。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不利于我县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部分投资项目手续不全
  部分投资项目手续不全,影响统计数据上报。投资制度改革以来,项目入库控制趋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也为大项目入库增加了难度,目前投资项目统计要求手续完备才能纳入统计网上直报,有些项目已开工,但手续不完备,影响了统计数据的上报。
  (三)房地产项目审批环节繁琐
  项目审批环节繁琐,房地产项目入库较慢。在企业报批审核过程中,既有企业报审所需的相关材料不全原因,也存在审核机关审批繁琐的问题,造成房地产项目已开工,但由于入库材料不全无法及时纳入统计名录库,相关数据无法纳入统计,影响了全县房地产行业发展成果的充分反映。
  三、近期工作建议
  (一)加快转型升级,消除关停治理、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积极为经济发展创造发展空间,一是严格按照环境治理要求,该关停的一律关停,限期治理的一律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明确治理达标期限。二是落后产能的企业能转产的尽快转产,不能转产的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配备环保设施,在治理期限内全部达标,恢复生产。三是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整合完善原有扶持政策,从事后追认向事中参与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努力招大引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强力推进大项目招引,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通过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途径,大力引进科技型、支持型、财源型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项目领导包扶、现场办公等制度,确保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
 (三)努力培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点
  积极发展电动车制造、汽车配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先进生产力。本着积极构建现代产业的新体系,坚持不懈抓下去。
  (四)加快项目手续办理,尽快申请入库
  加快项目手续的办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尽快纳入统计报表。建议各相关部门简化手续,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使项目尽快落地,有序推进,完善手续使项目尽快申请入库,更好的体现沂南经济发展。2016年山东省各县市区GDP排名,看看有哪些县市区过千亿?
我的图书馆
2016年山东省各县市区GDP排名,看看有哪些县市区过千亿?
县(市区)
单位(亿元)
枣庄市中区
馆藏&3867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沂南县环保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