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兵解任平原郡太守:有三千静塞兵。请问什么是静塞兵?

颜真卿是军事家吗?
&&&&&&&&&&&&&&&颜真卿是军事家吗?
《辞海》给颜真卿的称号是“唐大臣、书法家”。有人觉得这两个称号不足以显示颜真卿的崇高地位,又给加了“政治家”、“军事家”等许多头衔。
说颜真卿是军事家,主要是因为他“平原首义”的非凡壮举。让我们看看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的那一段艰苦卓绝的辉煌历史。
天宝十二载(753年),颜真卿出任平原郡太守。平原郡属河北道,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兼河北采访使安禄山所管辖。颜真卿到平原后,发觉安禄山有叛乱迹象,于是暗中预作准备。他假托防范霖雨,派人加固城墙,疏浚壕沟,登记丁壮,储备粮草。同时,他时常与文人集会,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故意造成一种不修兵革的假象。
天宝十三载(754年)冬,安禄山派手下平冽等四人来平原巡按,实际上是察看动静。颜真卿亲自出城迎候,游览东方朔庙。庙中有碑,是开元八年(720年)州刺史韩思复所刻晋代夏侯湛《东方先生画赞》,时隔30多年,碑石已经苔癣覆盖,不可辨识,众人为之慨叹。颜真卿于是重新书写此文,刻于石上。平冽等人在平原所见无非是文教之治,回去报告给安禄山,安禄山认为颜真卿只是一介书生,不值得重视。这样,颜真卿以他的智慧为未来的军事斗争做好了准备。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状已极其明显。颜真卿本打算在冬天进京上计(述职),借机向朝廷报告安禄山逆谋。安禄山即将发动叛乱,恐怕走漏风声,不许地方官离开。颜真卿于是派人进京上奏状,奏状留在宫中没有回音。
十一月,安禄山率部十五万众,号称二十万,在范阳叛乱。他声称有密旨令他入朝讨伐杨国忠,挥兵南下,直逼洛阳。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累世不识兵革,闻风丧胆。安禄山管辖的河北诸郡,望风瓦解,地方官或开门出迎,或弃城逃窜,没有一个敢于抵抗的。
平原郡在河北道偏东南,不在叛军行进路线上,而安禄山令颜真卿率平原、博平两郡兵七十万防守黄河。颜真卿派平原郡司兵参军李平从小道奔赴京城,将安禄山叛乱情况上奏朝廷。李平经过洛阳,见到新任命的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封常清了解情况后,写信给颜真卿,令其坚守等待。
起初,唐玄宗听说河北诸郡望风而降,哀叹道:“河北二十四郡,无一人向国乎?”得知李平来长安,破例令其骑马直至寝殿门。奏事毕,玄宗大喜,对左右说:“颜真卿何如人?朕兼未曾识,而所为乃尔!”
安禄山叛军横行无阻,对河北后方并不太担心。这时,颜真卿率先举义。郡中原先有静塞军三千五百人,已出发往平卢镇,颜真卿派人追回。颜真卿又利用防守黄河的机会,招募属县的武举人、猎人以及勇士入伍,几天内已有万余人,由郡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选任骁勇之士为将领。兵将集齐之后,颜真卿在郡城门外设宴犒军,告以讨伐叛贼,举杯洒泪,慷慨宣誓:“国家之恩,戮力死节,无以上报!”于是群情激奋,誓死报效国家。
十二月里,守洛阳的封常清迎战叛军,连败数阵,向西退走。安禄山攻下洛阳,杀死东都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采访使蒋清。安禄山派党羽段子光携三人首级巡行河北诸郡,以此震慑人心。到了平原时,被颜真卿捉拿。颜真卿认得三人首级是真,怕动摇军心,强忍悲痛,说是诈伪,腰斩段子光。几天后,人心稍定,取出三人首级清洁,颜真卿见卢奕脸上有血迹,恭敬地用舌头舔舐干净。清洁完毕,用蒲草做成身体形状,与首级续上,入棺埋葬,举行祭礼,痛哭受吊三日,左右无不悲哀,人心归附。
邻郡信都武邑县尉李铣来投,武邑县令庞宣远囚禁其母。颜真卿自己出钱十万招人解救李母,将士为之感叹,都愿效力,于是武士往武邑,迎来李母,并把县令庞宣远杀掉。
颜真卿平原首义,河北诸郡纷纷响应,杀掉安禄山任命的伪官,占领城池,合兵二十余万,“共推真卿为盟主,军事皆禀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颜真卿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也在其中,他与袁履谦用计斩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取得井陉。这样,河北诸郡有十七郡复归朝廷(只有六郡仍从安禄山),军威大振。
此时安禄山正准备亲自攻打潼关,直逼都城西安。闻知后方生变,尤其是失去井陉要道,归路断绝,安禄山不敢继续向西攻打潼关,而是退回洛阳。以颜真卿、颜杲卿为首的河北起义军,牵制了安禄山叛军,缓解了潼关及长安的危机,为朝廷立下大功。
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派兵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颜杲卿向太原尹王承业紧急求援,王承业拥兵不救。颜杲卿独力抵抗叛军,孤军奋战三个昼夜,弹尽粮绝,城破被俘。颜杲卿被押到洛阳,痛骂安禄山,被割去舌头,最后壮烈殉国。包括颜杲卿之子颜季明、外甥卢逖在内,颜氏一门被杀害三十余人。常山陷落后,河北诸郡大多又被叛军占领。
正月,朝廷拜颜真卿为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仍为平原太守;三月,加颜真卿为河北采访处置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
平原郡的西邻清河郡,境内有京杭大运河,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朝廷将江淮所纳大量钱粮布帛聚集于此,以供给北边军队,人称“天下北库”。安禄山叛乱前,清河郡库中存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余万匹,钱三十余万贯,粮三十余万斛,兵甲五十余万件。颜真卿平原首义后,清河郡立即响应。客游清河的李萼,来平原面见颜真卿,请求出兵支援清河。李萼只有二十多岁,能言善辩,他指出,清河作为“天下北库”,其财力三倍于平原,兵力两倍于平原;如果平原肯借兵,则清河跟随平原,两郡联合,其余诸郡也会听从指使,可成大事。颜真卿回答:平原兵勇是新招募的,未经训练,自保尚且不足,恐无暇顾及邻郡。李萼说:“清河县派我来求你,不是清河力量不足,而是想看看你是否深明大义。看你如此犹疑不决,我不敢轻易说你是什么样的人。”颜真卿非常惊奇,想答应派兵。但是颜真卿的部下都认为,借兵只是分散兵力,不可能成事。颜真卿不得已,没有同意李萼的请求。
李萼回到客舍,给颜真卿写信说:“清河离开叛军效忠朝廷,奉送粟帛器械以资助唐军,你竟然不肯接纳,反而怀疑我们。我回营之后,清河不能独撑局面,必然有所系托,将要成为你西面的强敌,你能不后悔吗?”李萼的这番话,使颜真卿大为震惊。清河一旦复为敌所用,后果不堪设想。颜真卿震惊之余,亲自赶到李萼下榻的客舍,答应借兵六千。他亲自送李萼到郡界,执手话别,问其计谋。
李萼提出的策略是:听说朝廷派镇守上党的程千里率兵十万出太行山的崞口讨伐叛军,叛军据险阻击,官军不得前进。现在应当出兵先攻打清河南面的魏郡;拿下魏郡之后,兵分两路,打通崞口,迎接程千里大军东出,使程千里军就近攻打汲郡、邺郡,再向北进军,一路攻取范阳以南敌占郡县。平原、清河诸郡合兵十万,向西进军,直到洛阳以北的孟津,据守黄河沿岸,使叛军不能渡过黄河北走。估计东征洛阳的官军不下二十万,河南诸郡义军西向者也不下十万,只要上表请朝廷方面坚守勿出战,不出一个月,叛军必定会发生内乱。
颜真卿同意李萼的想法。随后的战局发展,也与李萼设想的基本一致:官军攻取河北诸郡,进逼叛军巢穴,据守洛阳外围;安禄山只保有洛阳附近数郡,军心动摇;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等都上言主张长安方面坚守潼关,叛军必有内乱。
颜真卿拨平原兵六千,命录事参军李择交、平原令范冬馥率领;清河出兵四千,博平郡也出兵一千,联合驻扎在博平郡堂邑县(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临近魏郡。安禄山任命的魏郡太守袁知泰,派白嗣恭带兵二万人前来挑战。三郡义军苦战终日,大败魏郡兵,斩首万余,活捉一千余人,得马千匹,军资无数。袁知泰逃往汲郡,义军乘胜收复魏郡,取得了唐王朝在河北讨叛战役中惟一的大胜利。当时自魏郡至堂邑百余里之间,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堂邑战后,颜真卿声名远播,连叛军大本营也开始瓦解。远在渔阳的平卢游弈使刘客奴,计划杀死平卢节度使吕知晦,使渔阳等地重归朝廷,为此派人过海来平原求助。颜真卿深知渔阳乃安禄山后方重地,为了坚定刘客奴的决心,派判官贾载从水路运去军资十余万,并让年仅10岁儿子颜颇随行,充当人质。直到十几年后,颜颇才回到颜真卿身边。
由于颜真卿所统义军的有力牵制,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唐军主力分别于天宝十五载(756年)二月和四月出井陉,收复了常山郡和赵郡。五月底又大败史思明于嘉山,歼敌四万余。河北十余郡纷纷杀死叛军守将,归顺朝廷。洛阳叛军人心动摇,也准备撤兵北逃。
战局的发展对朝廷非常有利。不料唐玄宗偏听偏信,杀死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大将,强迫老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讨伐叛军。灵宝一战,唐军惨败,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继而长安陷落,唐玄宗仓皇西逃。李光弼、郭子仪被迫放弃河北,退回井陉。除平原、博平、清河三郡外,河北诸郡再度落入叛军之手。
颜真卿苦撑局面,军资消耗殆尽。他采纳李萼的建议,由官府出钱收购景城盐,然后设盐场出售,将所获利润供应军需,缓解了军资窘况。此法后来被第五琦大力推行,称为“榷盐法”。
至德元载(756年)十月,安禄山派史思明助尹子奇强攻河间。为解河间之围,颜真卿派和琳率精锐一万二千人驰援,突遭飓风袭击,一时天昏地暗,史思明趁机出兵截击,致使义军全军覆没,河间失守,饶阳、景城、乐安等县相继沦陷。平原、博平、清河三郡失去屏障,成为叛军的重点进攻目标。
十月二十二日,安禄山派康没野波将平原城团团包围。颜真卿与部属穆宁、张澹等人商量,认为困守孤城已失去意义,不如保存力量,奔赴朝廷。于是颜真卿率数百骑放弃平原郡,渡黄河南走。康没野波没有全力追击,等到颜真卿率部渡河之后才虚张声势追赶,颜真卿得以安然脱难,结束了在平原将近一年的艰苦战争。
尽管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平心而论,颜真卿不是军事家。
其一,作为一名军事家,需要长期研究战略、战术,熟悉兵法,积累大量军事知识,并在战场上得到正确应用,指导军队获胜。而在颜真卿将近五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真正带兵打仗,其实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在军事上缺乏经验,只是怀着对朝廷的忠贞之心坚持抗战。收复魏郡这惟一的大胜利,主要是靠李萼的计谋和李择交的指挥,颜真卿所起的作用只是用人恰当。堂邑战后,颜真卿把军权让给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这固然有谦让为怀的君子之德,但是仔细推想起来,或许也有他不谙军事的自知之明。
其二,颜真卿被“共推为盟主”之后,虽然广泛联络河北诸郡,却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战略,基本思路是各自为战,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颜杲卿常山被围,王承业拥兵不救,形势危急,以颜真卿为盟主的十七郡虽然拥有二十万兵力也未能及时出手救援,即是一个突出例证。颜真卿是一位文人,军事毕竟非其所长。
其三,颜真卿的指挥决策有重大失误。清河郡派李萼向颜真卿求援,颜真卿显得疑虑重重,决策不够果断。穆宁曾经向颜真卿献计,颜真卿没有采纳,导致失败,最终弃城渡河。颜真卿在见到唐肃宗时也坦承:“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旧唐书》卷一五五《穆宁传》)
说颜真卿不是军事家,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平原首义,意义重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而颜真卿本人以及唐本朝人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新唐书》本传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这显示北宋史臣的评价虽然比较高,但认识还不够深刻。倒是南宋文天祥《过平原》诗所言“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评价比较到位。歼灭安禄山主力,收复大唐失地,主要是靠郭子仪、李光弼的功劳;颜真卿平原首义,牵制了叛军,缓解了潼关及长安的危急,同样功不可没。
并不是每一个带过兵打过仗的人都是军事家。历览唐朝的军事家,只有李世民、李靖、郭子仪、张巡、李光弼、李孝恭、薛万彻、薛仁贵、李勣、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李嗣业、李晟、浑瑊、李愬、刘仁轨、高仙芝、颉利可汗(突厥)、松赞干布(吐蕃)、张议潮二十几位。他们全都是驰骋疆场,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战功卓著的军事家。与这些人相比,颜真卿真算不上军事家。
&&&&身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孔子,曾经在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率领鲁国军队平息了公山不狃的叛乱。当时,费宰公山不狃和叔孙辄率领费人杀入了曲阜城内,鲁定公仓皇逃到季氏家中,登上季武子台,以求保全性命。叛军把季武子台团团围住,并进攻到了鲁定公身边,情况十分危急。这时,作为大司寇的孔子,沉着冷静地指挥司马申勾须和乐欣率兵冲下季武子台,展开反击。与此同时,公室军队也从外面包围了叛军。费人一看形势不妙,赶紧逃跑。公室军队一直把费人追到姑蔑(今山东泗水县东),并彻底击溃了他们。
现代人读了这段历史,就为孔子抱不平,说孔子也是军事家。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就大书特书了这段历史。似乎给孔子加上“军事家”的头衔,孔子就更伟大了。其实,是不是军事家,孔子都一样伟大。
我不禁联想到台湾作家李敖写的那篇《蒋介石是个什么家》,其中说到:
&&&&照国民党中常委谷正纲说:“蒋公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青年日报》)
&&&&照国民党驻美大使董显光说:“我民族领袖蒋公介石,为近代最伟大之军事政治家。”(《蒋总统传》)
&&&&照国民党国大代表蒋一安说:“蒋公发明力行哲学”,是“大哲学家”。(《先总统蒋公哲学思怒之研究》,页一)
照国民党理论家林桂圃说:“蒋公是当代世界上一位了不起的大政治思想家。”(《先总统蒋公政治思想之研究》,页四八)
照国民党教育部长刘真说:“蒋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先总统蒋公文教思想之研究),页八七)
&&&&照国民党训导专家洪同说:“蒋公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实行家。”(《先总统蒋公文教思想之研完》,页七一)
&&&&照国民党新贵魏镛及国民党教授缪全吉说:“蒋中正先生……更是一位推动行政现代化的理论家与实践者。”(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九日《青年日报》)
&&&&照国民党台北市议会议长张建邦说:“蒋公是都市管理学家、未来学家。”(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新生报》)
此外,照修泽兰说法,蒋介石实在无异是“艺术家”;照蒋复璁说法,蒋介石实在无异是“书法家”;照于斌说法,蒋介石实在无异是“宗教家”;照金克和说法,蒋介石实在无异是“经济学家”……
这一大堆头衔,最终也无法抬高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因为蒋介石的地位,历史早已为他写好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两位历史名人彪炳陵县史册 两大主题公园充溢汉唐风韵_陵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6,119贴子:
两位历史名人彪炳陵县史册 两大主题公园充溢汉唐风韵收藏
(上接396期)丹心臣子热血书家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拜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为官勤谨,忠贞刚烈,向以义烈闻名官场,终为唐王朝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成忠臣义士之一代典范。被誉为“丹心臣子”“热血书家”。颜真卿自幼习书,早年自得家传,后又博采众家之长,以其人品、学识和对书法艺术的进取,开创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体系之外的新书体—楷体。楷书成熟的标志有二:一是笔画完全“独立化”,自成一体;二是笔法的可操作性完全实现。这两点中唐时代随着颜真卿的出现才最后得以实现。他一改“二王”书风的飘逸秀美,以浑厚雄健、气势磅礴的盛唐气象而开一代书法新风,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其书法极具震撼力,为楷书四大家之首,成为独树一帜的“颜体”。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成就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50岁之前,意境是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初步确立“颜体”风格;中期为50—65岁,意境是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颜体”基本成熟;后期为65岁以后,意境是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的进境,一碑存一碑的异彩。他的书法禀承家学,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又吸收了其他各书法家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正而不拘窘,庄而不板滞,丰伟遒劲,雄秀独出,世称“颜体”。颜真卿被誉为继王羲之而起的第二位书法革新家,“颜体”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东方朔画赞碑》《颜允南碑》《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碑》《元结碑》《颜杲卿碑》《妙喜寺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多种碑刻闻名遐迩。颜真卿原籍虽非陵县,但任平原郡太守4年(753年6月—756年10月)期间,正值盛年(45—48岁),他建设朔庙,迷惑探史,书写《画赞》,修筑城墙,疏浚河流,训练兵丁,烧制“石球”,抵抗“叛乱”,创下了声震朝野的业绩,走过了一段辉煌历程,成为当时有口皆碑的一代名宦。概括起来有两大功绩,一是政治方面,首举义旗,有效地抗击了“安史之乱”,维护了大唐统一;另一个是书法方面,留下了书法艺术瑰宝,国家一级文物——《东方朔画赞碑》。天宝十二年(753),宰相杨国忠及其党羽视颜真卿为异己,以加强地方吏治为名,将其排斥出京都,降为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在政治上有一种察微知几的敏感,当安禄山初露谋反苗头时,他就高筑城墙,深挖河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加以防范。为防御安禄山的骑兵,颜真卿还用烧砖的方法烧制一种特殊兵器“绊马石”,发挥了双重作用:一是铺在敌兵必经之路,一旦踏上,人仰马翻;二是在城墙上当作砸击敌兵的武器。当时颜真卿一边积极备战,一边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不问时事为假象,以释安禄山的疑心。平原郡本属安禄山辖区,他时时明察暗访,但终以为颜真卿乃一介书生,不再猜疑。喜剧性的结局是,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反叛,河朔尽陷,唯平原郡固若金汤。正当唐玄宗伤心地喟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 ”时,司兵参军李平的驰奏,无疑于一支兴奋剂。他环视四周,甚是感慨:“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在反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壮怀激烈,迅速从原来三千兵扩充为万余人,并择取统帅、良将,一些太守、长史也各以众归。当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为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相与起义,在安禄山后方共讨叛军。河北十七郡归朝廷,安禄山所有仅范阳、卢龙等六郡。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二十万,威震燕赵。天宝十五年(756),颜真卿曾指挥平原、清河(郡治在今河北南宫东南)、博平(故址在今山东西部)三郡之师大战反贼,斩敌首万级,生擒千余人,声威益震,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策反叛将刘客奴,他忍痛将幼子颜颇派入刘营做人质,致其流落中原。堂兄颜杲卿、侄季明及颜氏一门殉国难者三十余人。颜真卿因抗敌壮举而名垂青史,平原郡亦由此名扬古今。天宝十三年(754),颜真卿察知安禄山反状,遣使入朝密奏,并预为战备。十二月,安禄山遣判官平冽等巡按平原,颜真卿与之同游东方朔祠(今陵县神头镇),见原《东方朔画赞碑》字迹漫漶,几不可识,便挥豪重书,撰书并题额《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重刻碑石,立于院中。写此碑时,颜真卿46岁,正值盛年,又怀满腔爱国报国之志,感情所至,字体神明焕发、平整峻峭、浑厚雄健、气势磅礴,堪称颜碑中之珍品。宋代苏轼赞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而今,《东方朔画赞碑》为国家一级文物。该碑高260厘米,宽103厘米,厚22厘米,四面刻,碑阳、碑阴各15行,两侧各3行,行30字,共1073字。阳额篆书,阴额隶书,字大10厘米:正文楷书,字大6厘米。该碑造型高大,样式古朴,颜真卿的篆、隶、楷三种书法集中在同一块碑上,这在颜碑中十分罕见。三个不同朝代且均与陵县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东方朔、夏侯湛、颜真卿汇集在同一块碑上,也是历史的巧合。因此,该碑享有“三奇”美誉,即奇人(东方朔)、奇文(夏侯湛赞文)、奇书(颜真卿书法)金玉交辉,珠联璧合,堪称中国艺苑一绝。同时,该碑也是颜真卿抵抗“安史之乱”、忠贞爱国的历史见证。该碑原存神头东方朔祠内。元时移至县衙,建亭于大堂之侧。康熙六年地震,亭倒碑埋于土中。乾隆年间,陵县县令汪本庄又建亭保护。抗战期间,被日本兵放之马厩,人踩马踏。解放后才又得以应有保护,先在政府后院封闭,1984年在县文化馆建临时保护室暂存,1992年春迁至文博苑,建双层飞檐六角阁保护。出于对东方朔的崇敬以及颜真卿人品和书艺的敬仰,千余年来,世人争相拓摹东方朔画赞碑,推崇备至。王公贵族、仕宦人家,往往求到一份拓片便引为幸事,爱不释手。颜真卿公园飘逸盛唐韵味颜真卿公园位于陵县城区颜城街以东、政府街以西,南临公园南路,北连鬲津河,占地113亩,其规划建设主旨是为了纪念颜真卿。该公园前身 系 始 建 于1981年的陵县人民公园,由文博苑、唐城墙遗址、儿童乐园、旱冰场、植物园和花卉温室等组成。 30余年来,人民公园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来宾展示古郡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尤其是老城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的人民公园与周边环境越来越不协调,且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求知需求。2012年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做出“建设富强、品位、幸福陵县”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人民公园改造列入城建重点工程,当年由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完成规划设计。2013年5月,人民公园改造工程正式实施,由江苏尧塘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陵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监管。当时,笔者闻听此喜讯,喜不自禁,即兴创作拙联一副:老城改造,改造人民公园,人民至上,铸就人文气息美陵县,利在当代;新景建设,建设真卿公园,真情永久,彰显安德风韵甲天下,功垂千秋!该公园与东方朔公园设计风格截然不同,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从空中俯瞰,如果东方朔公园是一张气势磅礴的工整棋盘,颜真卿公园则是一幅灵动秀丽的工笔山水画。它以陵县新八景之一“墨香千秋”为主题,以“一轴两环三区四景”为景观结构,将儿童游戏区、市民休闲区、滨水游览区、真卿纪念区、城墙游览区、老年活动区、园务管理区等七大功能区有机串联,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参差多变、移步异景,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于一体,处处飘逸盛唐韵味,与东方朔公园相呼应,彰显充溢汉风唐韵、兼容现代气息之城建新理念。该公园紧紧围绕“墨香千秋”主题,以求特色为准则,借用“风·雅·颂”文体,以颜真卿在平原郡勤政爱民、抗击“安史之乱”、书写《东方朔画赞碑》等轶事为线索,将颜真卿文化和古郡历史脉络的表述与现代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和空间特色紧密结合。一轴:即南入口至文博苑南北景观轴线,颜真卿文化展示带。两环:即①绿环(主环路),组织功能单元交通,联系特色景区;②蓝环(湖河溪),分割景区,划分空间,丰富景深。三区:即①风区:主题是“古郡展新貌,沙棠育春色。佳境舒筋骨,童叟乐融融。”释义为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以简朴的语言,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借喻百姓安居乐业。象征颜真卿在陵县任平原郡太守期间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景象。实体系公园西侧沿路童趣园和健身广场。特色为欢声笑语。起到广大居民尤其是儿童少年娱乐休闲场所的作用。②雅区:主题是“夕阳薰香草,水色映芙蕖。岁友叙雅意,桑榆出微霞。 ”释义为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歌,庄重而舒缓,表现出典重文雅的特色。借喻文人雅趣逸致。象征颜真卿为迷惑安禄山使者而游山玩水、吟诗诵文等文人活动、气质和雅趣。实体系公园东侧老年活动中心和竹林、梅谷。特色是静谧雅致。起到烘托老年人“桑榆尚微霞”的心境与修养的作用,与风区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③颂区:主题是“断垣承唐脉,经络贯古今。颜公留轶事,墨香写春秋。 ”释义为周王和诸侯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其内容多宣扬天命,赞颂祖先的功德。借喻颜公轶事、书墨飘香。象征“安史之乱”中颜真卿指挥的“平原抗叛”使平原郡扬名全国的轶事,以及其在此留下的珍贵墨迹。实体系公园中段唐城墙残垣及书卷广场、文博苑中轴线。特色是严整律动。起到缅怀歌颂颜真卿在平原郡的轶事和伟绩的作用。四景:即①唐垣悠韵:位于颂区,围绕唐城墙遗址营造登高远眺、静坐冥想空间,苍松青砖烘托悠古气氛。②墨香千秋:位于颂区,围绕颜真卿书法营造展示景观与休闲空间,香花植物使人闻花香思墨香,品味颜体书法。③陵郡祥和:位于风区,童趣园、健身广场等空间提供市民日常生活舞台,展现陵县市民祥和兴旺的生活气氛尤其是儿童少年天真活泼的特性。④耆硕逸致:位于雅区,竹、梅、荷等植物营造雅致的景观空间,迎合老年人安然闲适的生活节奏。徜徉颜真卿公园,仿佛先贤就在身边:英勇“抗叛”,赢得百姓安居乐业;挥毫《画赞》,使其后人尽情领略书法艺术之无穷魅力……公园西侧中段,“颜真卿公园”巨大铭石前面,一尊高大的花岗岩颜真卿塑像巍然屹立:右手执剑,左手握拳,表情凝重,目光犀利,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战袍迎风飘舞,恰似一面猎猎作响的战旗……该塑像高5.8米,立于1.75米高的基座之上,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家精心设计,河北(曲阳)鑫特园林建筑雕塑有限公司的雕刻师精雕细刻而成,可以说达到了传神的程度。静立仰望,令人肃然起敬!仿佛“国家之恩,戮力死节,无以为报! ”之声久久回荡、震耳欲聋。塑像面朝车水马龙的颜城街以及万晟中央公园、加州锦城、世纪家园等人口密集的住宅区,体现了颜真卿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后人安危;其左右两侧则是健身广场和童趣园,表明他还是健康欢乐的守护神。由此南行百余米,便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平原郡故城墙(俗称“唐城墙”)。这是颜真卿做平原郡太守时,为防“安史之乱”而修建的。当时夯土筑成三道城墙,坚固宽厚,易守难攻,城上修筑有楼、橹、女墙、炮台。墙高约五丈,上宽约二丈,周长二十里,三城环绕,浑然一体,气势壮观。目前,三道城墙中唯二道城尚存两段,一段在此,长171米;另一段在县城西北隅,长449米,均呈拐角型。说到唐城墙和“绊马石”,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城墙的修建和“绊马石”的烧制是受了智圣东方朔的点化。当时颜真卿运筹备战,受两件事情困扰,一是如何完成浩大的建城工程,二是平原地带如何抵御安禄山的强大骑兵。他百思不得其解,陷入困境之中。一日,疲劳至极昏昏入睡,梦见一老者手持桃木拐杖,自东方姗姗而来,他知遇仙人,急忙上前叩拜请求指点迷津。老者执杖在地上写一“成”字,又在其旁写一“石”字,并在“石”字周围划一圆圈,微笑不语,之后向东方飘然而去。颜真卿猛然醒来,反复思索,茅塞顿开,知是东方朔显灵点化:地含“土”字,地上写“成”即“城”字,地上“成”即土城,意即点化修建土城墙。这样一来,就地取土,极为方便,筑土夯实为城,既缓解了短期无大批砖瓦建城的困扰,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且挖土成池,城墙与护城河相连,具有双重防御功效。再看“石”外画圆,意即“球”也,即造“石球”。平原地带有土无石,何不烧砖为石,于是烧制“绊马石”,用以阻挡安禄山的骑兵。当地至今仍流传着“修城不用砖,烧砖圆圆蛋”的民谣。自然上述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不能足以相信,但人们维护祖国统一的愿望可见一斑,也彰显出当地人对东方朔和颜真卿两位历史名人的尊崇,总是愿意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赞美。据到陵县考察的有关专家介绍,国内留存至今的土城墙极为罕见;而颜真卿发明的“绊马石”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唐城墙东首,与之浑然一体紧密相连的是用灰砖砌成的一座仿古城门。其上,战旗迎风飘扬;门外,战马、战车分列左右,戒备森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城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当年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之治所安德命名之人工湖—安德湖。岸边怪石点缀、秀亭临风、杨柳摇曳;湖内碧波荡漾、莲花盛开、蛙鸣悠扬……“湖心岛”则是洋溢着浓郁书法艺术气息的颜真卿书卷广场和以纪念颜真卿为主题的仿古建筑群文博苑。颜真卿书卷广场的点睛之笔当是安德湖南岸、紧邻翰墨桥的一方3米见方的颜真卿石刻印章,方方正正,再现颜真卿百折不挠之正直人品。跨过翰墨桥,是高低不一、呈不规则“()”型排列的4组巨大石碑。东侧两组,较矮的一组是《颜真卿在陵县》简介;高大的一组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陵县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洪波悉心复原、济南石雕高手精心雕刻的《东方朔画赞碑》碑文及碑阴记,字大14—15厘米见方,是原碑的2.5倍,使人得以近距离、更清晰地领略颜体之浑厚遒劲风采,感受夏侯湛赞文之精美文采及东方朔之高贵人品、非凡才华。西侧两组,较矮的一组是苏轼对颜真卿所书《东方朔画赞碑》的赞语;高大的一组是《东方朔画赞碑》碑名和一个两米多高的镂空“颜”字,令人叹为观止。自“()”东行不远处,临近湖岸,或立或卧摆放的或大或小的石块上,雕刻了陵县书法爱好者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还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公园水面上形态各异的7座小桥以及两座亭榭之名称也是县里在广泛征求有关人士意见基础上命名、由本县书法爱好者书写镌刻于其邻近的奇石之上,充分显示了颜真卿书法艺术后继有人、不断弘扬光大。书卷广场向西北延伸,文博苑西侧的5块巨石,组成一道道故事墙,向观者娓娓道来《出生盛世》《游历江南》《拜请名师》《双喜临门》《首举义旗》《义殉蔡州》等6个颜真卿的人生故事……移步北上,便是文博苑。该苑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始建于1982年,199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2005年7月,县委、县政府又投资100多万元,对文博苑进行了全面维修和重新布展,院内面貌焕然一新,布展也更加突出了陵县地域文化特色。在人民公园(文博苑)改造即颜真卿公园建设过程中,拆除了围墙,变收费参观为免费开放;同时,还重新进行了建筑维护和道路铺装,面貌焕然一新,与周围景观协调统一。原来朝南的大门卸掉门扇,成为一座仿古牌坊,巨柳掩映,雄伟壮观,红柱碧瓦,瑞兽吉祥。牌坊正上方是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所书“文博苑”三个舒展隽秀的金色大字,充分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正殿颜公祠,红柱灰顶,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正门上方,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题“颜公祠”三个大字端庄浑厚、遒劲有力。该祠以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为主题布展,迎门矗立着手执毛笔的颜真卿石雕立像,以其《东方朔画赞碑》拓片为背景,与颜真卿公园西侧雕像相呼应,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该祠展示内容为“丹心臣子”“热血书家”两部分,分别展现了颜真卿“平原抗叛”、精忠报国的事迹和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西厢房是《智圣东方朔》展厅,采用图片加文字介绍的形式,从东方朔的生平、历史地位,历代名人对东方朔的评价,历代著名画家为东方朔所作画像,东方朔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主要文学作品及家庭渊源等几方面对其进行系统介绍,突出东方朔正言直谏、诙谐幽默的风格,总结东方朔博学多能、瞻智宏材、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的一生。东厢房系《可爱的家乡—陵县历史展》展厅。展示内容有夏古鬲国的演变历史以及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石刀、石镰、陶纺轮等,齐国刀币,战国青铜剑,汉绿釉八联灯、博山炉、陶俑,东魏、北齐出土文物,唐三彩、汉白玉佛雕、铜镜,宋元明清瓷器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精品的图片,展现陵县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颜公祠与古牌坊之间东西两侧,亭(阁)廊相连,曲折迂回,红柱黄瓦。东半壁走廊镶嵌陵县历代石刻珍品,时代跨越北齐、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东走廊南端有双层飞檐六角阁,国家一级文物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珍藏其中。其对面是三座木结构碑亭,成品字形,正中亭内是《东方朔画赞碑》复制碑,南侧亭内是《东方朔墓碑》复制碑,北侧亭内是清王钟霖撰书的《颜鲁公画像赞碑》。其南侧开辟古石刻碑林,有宋徽宗御书《赐辟廱诏书碑》及明《康氏先莹昭穆记》、清《平定清海碑记》等珍贵石刻,都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文博苑是国家AA级景区及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2006年5月,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考察文博苑后,发出“陵县何其美,大唐真面目!”的感慨。2008年6月,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被誉为“秦汉史之大家”的安作璋,省文化厅原厅长于占德等组成的省文化工作考察组一行7人,应邀来陵县考察文化工作。在市、县领导同志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神头汉墓群、东方朔墓等,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对陵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表现出浓厚兴趣。考察文博苑时,安作璋和于占德分别欣然题词“汉风唐韵”和“智圣故里,汉唐古城”。颜真卿公园北侧,水系、园路、绿化美化景观带与改造一新的鬲津河融为一体,西延至陵县汽车站,东伸至政府街,形成景中有园、园外有景的巨幅美丽画卷……注:笔者在编写有关颜真卿公园景观设计及颜真卿塑像、书卷广场等方面内容的过程中,承蒙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范明光、副局长武贵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县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洪波,提供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并多次接受电话咨询。特此致谢!工作动态:6月9日,县政协主席张法利主持召开东方朔文化研究工作例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炳超,德州市幼儿师范党支部书记邢志军,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人员参加。会议就省曲协来我县开展活动、如何进一步和中国曲协加强沟通和联系、联系北京专家教授召开座谈会、与东方朔相关的工艺品制作、如何进一步在电视媒体上宣传东方朔文化、有关简报的出版情况、寻找汉墓群迷失的冢子方案制定、画册的进一步修订等八项工作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各项工作的目标、程序和具体负责人。张法利指出,北京“我的长辈公益活动”计划于9月份来我县开展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正式成立东方朔文化研究会,并把每年的9月份定为全国曲艺节的固定活动时间。他要求,研究会工作人员要按照马俊昀书记参加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工作例会时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同心同力、各负其责,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要把这个时间作为今年东方朔文化工作的一个节点,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东方朔相关工艺品的制作、画册的正式印刷、东方朔专题纪录片的录制拍摄、汉墓群迷失的冢子等工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音耳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