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差在哪里比进口车差吗

视频:国产车和进口车的差距有多大?从设计上讲至少落后50年
&gt试驾测评
视频介绍:
国外的进口车之所以比国产车好太多从设计上来说国外的汽车设计团队能跟好莱坞顶级动画团队齐名,来自于动画中的灵感再将用户感受相结合打造最尖端的车型。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国产车和进口车差异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国产车和进口车差异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4:43: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产车和进口车差异
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什么国产车比进口车差?真相让我们无言以对!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国产车比进口车差?真相让我们无言以对!
  现在很多人抱怨外国的车在中国一旦国产,质量就会打折,还有各种简配,好像这些外国车企想着法子来忽悠中国人。这是事实,没错!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这些外国的车为啥进中国就变了样?车企始终是以市场为导向,他只会做卖得好的车,而不是技术最先进最安全的车,换句话说,中国消费者越看重什么,他们就会满足什么。同一款车,成本和价格摆在那里,选择了这些,就只能放弃那些。  1、为什么外国汽车一到中国就“变坏”  比如,都说日本车的钢板薄,这很好解释,降低车重就会降低成本,就会省油,就会更加灵活,更受城市人群的喜好,堵车费油啊。你不但买车的钱能少掏,而且还省油钱呢。所以买的人多。  德国人之前做车是比较老实的,但在中国他学乖了。中国人喜欢什么车?大的车,内饰漂亮的车,发动机、底盘、悬挂很少有人关心。所以大众很聪明,把皮拉长,把空间弄大,然后把悬挂、底盘上去简配,这样的车成本降低了,反而卖得更好。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就好比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欧洲那些固执的怀抱着百年造车体会的公司们,无一不在中国市场上栽过跟头。你欧洲的百年造车体会,在中国大陆市场是行不通的,最起码在当今是行不通的。只有像精明的日本人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  2、中国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  在中国,请不要讲车本身,而只要看市场就行。我们并不是在买车,而是在买面子,买车屁股,买皮座椅和多向电动调解,买定速巡航,买宽敞的后排空间,买天窗,买看上去很精细的内饰,买车载电话,买倒车雷达,买听不到发动机声的车壳子,买集成在方向盘上的各种按钮,等等。  至于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和轮胎……那有什么用呢?你说为了安全?岂不可笑?……谁家的车买来是为了撞的?是不是?  面对这样的市场,很多公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德国不算惨的,他用七十年代的技术(捷达、桑塔纳就是典型代表,到现在还在弄)赚了中国二十多年的钱,怎么叫惨呢?……真正惨的是雪铁龙,最开始引进中国的全是原滋原味的欧洲车,最后没一款卖得好的。塞纳、老标致508、毕加索这些统统都死掉了。倒是按照中国设计师思路设计的三厢富康988卖火了,为哈,就是因为多了个屁股,空间大了,能装了。至于说,加个屁股是不是影响了重心,是不是改变了风阻系数,原来的底盘是否与三厢的造型适配,都没人管,因为大家也不关心。  3、国产的合资车其实为了节省成本,在各方面都打了折扣  我们不能无原则的咒骂日本人。在车辆质量上,北美每年评出最可靠车型和最安全车型都有很多日本车的身影,甚至还占大多数。北美的日本车为什么质量好?……唯一的原因是它的零配件质量要更好,装配工艺更过硬。  一款日本车,不管其在海外市场销售了多少千万辆……那都跟即将国产的车没有关系,哪怕它们同一型号。一款欧洲车,减低了配置、拉长了车身、增加了屁股以后,其质量也与其在欧洲的销量与口碑无关。  最后说一句,不要抱怨日本人,也不要抱怨德国人,关键还是市场。车企都是要赚钱的。如果咱们中国人都认为车子长、坐着舒服宽敞那就是好车,要的是面子和屁股,那外国的车企自然会迎合你的需求。正是因为的中国汽车消费还不成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错位的局面,但我相信,未来这种局面一定会得到改善,当我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内在东西的时候,车企也就自然去满足我们的要求了。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进口车差价令人惊讶 分析为何与国外相差几倍
深圳新闻网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吴先生最近回国发展,他准备购买一辆宝马M3轿车,但到4S店一看,100多万元的指导价让他大吃一惊。他告诉记者,自己在美国买的也是这款车,售价才5万多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30万元出头。 “为什么同一款车,漂洋过海到中国后,价格竟然会变得这么高?”其实,像吴先生这样不理解的人不在少数。天价进口豪车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让广大消费者难以接受,而且也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热点。进口豪车价格究竟有多贵?贵在哪里?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解到,奔驰、宝马、路虎等进口豪车,在欧美市场上价格平易近人,一进入中国市场,售价就要高出两到三倍。究其原因,除了高额税费以外,汽车厂家和批发商对市场垄断导致的暴利,是造成价格畸高的重要原因。国外国内价格相差好几倍记者在深圳一家进口宝马4S店采访,通过对比各方报价发现,部分高端进口车型的国内和海外市场价格,存在不小的落差。根据排量和配置不同,宝马X6的国内报价为86万元至216万元,海外报价折合人民币为39万元至54万元;奔驰S550国内报价为164万至300万,海外报价为66万至80万;路虎揽胜5.0的国内报价为149万至339万,海外报价为64万至84万。以在国内颇受欢迎的进口大众途锐为例,记者了解到,3.6升的大众途锐在美国的起始售价为43995美元,折合人民币尚不足30万元,而在中国,3.6升的大众途锐售价超过90万元人民币,是美国价格的3倍以上。以宝马X5 xDrive 35i为例,其在海外市场售价约4.75万美元,按照1∶6.13汇率来计算,约为人民币29.1175万元。总的算来,一辆宝马X5 xDrive 35i进口税额部分应为21.8万左右,仅占国内官方定价的五分之一。同样的, 一辆排量为3.0T的新款奥迪Q7,国外售价4.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24万元。暂定到岸价约30万元,进口一辆奥迪Q7需要缴税费约20万元,一共为50万元左右,而国内同款进口汽车,在大幅优惠之后价格仍超过100万元。国内外差价如此大,是不是经销商存在高额利润?对此,好几位深圳进口车经销商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喊“冤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进口车经销商告诉记者,进口车价格高企,跟销售终端的4S店关系不大。实际上,多数4S店为了完成销量都平价卖车甚至赔本卖,其利润来源主要靠售后服务。进口车价格高,主要受关税及中间环节等影响。众多税费推高进口车价记者了解到,税费高是拉升进口车价的重要推手。深圳某宝马车经销商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税费,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等)。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进口关税约占车价的25%; 在计算最为复杂的消费税部分,各个国家对于大排量车均施以重税,我国对进口车也按排量不同分几个档次征收:1.5L~2.0L税率为3%,2.0L~2.5L税率为9%,2.5%L~3.0L税率为12%,3.0L~4.0L税率为25%,4.0L以上为40%。增值税按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后的价格乘以17%。仅以上这些税费,按最低一档排量计算,也要占到终端车价的40%,如果以3.0L以上排量计算,车价则要翻倍。他告诉记者,其他构成终端车价的费用和成本也都不是小数目:通关、商检、运输、银行、选装件进口环节税、其他非关税费用、经销商4S店建店成本和日常运营(主要是人工成本)、经销商利润、国内税收,等等。其中,中国的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30%,豪华车的4S店建店成本,通常都是上亿元人民币的投入。他举例说,以一辆报关价100万元的进口车为例,如果排量在4.0升以上,须交纳“三税”143万元;而排量为3.0升~4.0升的进口车,须交纳“三税”约95万元;排量在2.5升~3.0升区间的,须交纳“三税”约66万元。同样,一款到岸价格80万元、排量5.0L的豪华车,关税为20万元,消费税约为66.67万元,增值税为28.34万元,这款车的含税总价为195.01万元。进口车的总代理商也就是厂家在制定市场指导价时,一定会把经销商利润、厂家净利润、厂家运营成本都算进去,则这款车的市场指导价很可能超过250万元。如果要把车买回家,消费者还需支付购置税(约8.5%)、车船税、上牌费等。巨额利润被生产厂家留在国外进口车高价的主要原因除税费外,还有厂家对市场的垄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进口豪华轿车在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就在于外国汽车厂商的垄断。一位进口车经销商告诉记者,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国内汽车市场产销,2005年我国相继出台《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以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根据现行的品牌管理办法,进口车厂家也就是总代理商有着太多权利,比如网络数量制定、制定价格和商务政策等等。这并不是说总代理制一定有问题,在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进口车也往往采用总代理制,但是在规定总代理商诸多权利的同时,有很多法规限制总代理商“滥权”,而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厂家们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由于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极其有限,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进口车总代理为了在增长的中国车市多捞金,追求高市场占有率,快速扩张经销商网络、时常不切实际地向经销商压库,卖车、卖零配件、卖指定精品等,都能稳赚不赔。处于利益链中端的经销商,近几年在厂家高任务目标的压力下,赔钱卖车已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一些投资过亿元的新店,高额的运营成本和持续的亏损,使得收回建店成本遥遥无期,一些持续赔钱的进口车4S店甚至出现了退网。现行管理政策造成外商垄断市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建军说,国内进口车市场垄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价格居高不下,厂商利润明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高端进口汽车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当前一些管理政策不符合市场现实有关。由于《品牌办法》的保护,国外车厂在华可以全垄断,譬如国内经销商想做某个品牌,先缴纳“咨询费”成为“潜规则”,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才能得到授权许可。《办法》明确规定,只有品牌厂方授权后,才能在国内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下一步建造4S店更‘黑’,所有材料小到灯具瓷砖、大到办公用品,都必须外方统一采购,价格都大大高于市场价,就是盘剥。”其次,外商垄断定价权牟取暴利。由于独家垄断经营,国外汽车厂商掌握了中国市场定价权并获取暴利,国内消费者即使在进口汽车关税不断下调的背景下依然无法获益。一辆进口高级奔驰车,完税后外商还有30多万元的利润,保时捷、陆虎等品牌就更高,这样的暴利在全世界都不可能有。而且目前国内经销商利润普遍在10%以下,国外总经销商至少有20%毛利,甚至25%,也是由于高度垄断,造成了批零利润倒挂这样的不正常局面。一位深圳进口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按照目前《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销售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不但要高昂的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关键还要占用大量土地。一般而言,一家4S店至少要占地10亩,一些高端品牌需要占地17亩以上,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不仅如此,国外汽车厂商所有的风险都要国内经销商来承担,为了解决本国就业,他们会加大销售指标,硬压给国内经销商。有的4S店月销量200台,按理说两倍库存已经非常吃力,现在外方要压三倍以上库存,而且产品要买断,一些经销商已经不堪重负,亏损幅度正在扩大。他告诉记者,进口车的毛利率按照车型级别划分,正常情况在5%~8%之间,但终端让利往往远超过这一幅度。以奔驰S级为例,这款车卖一辆就会亏十几万元,但是为了消化库存,只能降价促销,否则后果更为严重。售车方面的亏损,经销商只有通过售后维修来弥补,这无疑提高了维修成本,而消费者则成为最终受害者。进口豪华车价格构成5.0L豪华车到岸价80万元关税20万元消费税66.67万元增值税28.34万元经销商利润厂家净利润厂家运营成本市场指导价超过250万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hysx5]
热门搜索:
刘恺威回复亮了!
虐童事件再现,“幼有所育”的底线不容击穿。
这里安静又好玩!
捡起最美“申”秋。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汽车有补贴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