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鸦片战争是哪国发起的还是茶叶战争

茶历史:四场茶叶战争
中国人最先发现了茶叶的妙处,并将之介绍到全世界。这使得世界发生了一种奇怪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国家的人无法离开中国的茶叶。在那时,中国却是茶叶的唯一生产国,这使得茶叶成为中国在经济和外交的重要筹码,可也给中国带来灾难,甚至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
张居正以茶驭夷终惹祸
说到拿茶叶作为筹码,清乾隆历史学家赵冀有一段著名的“以茶制夷”的论述:
“中国随地产茶,无足异也。而西北游牧诸部,则恃以为命。其所食膻酪甚肥腻,非此无以清荣卫也。自前明已设茶马御史,以茶易马,外番多款塞。我朝尤以是为抚驭之资,喀尔喀及蒙古、回部无不仰给焉。”
的确,自明朝起,茶叶就成为中原王朝用来化解或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器,这就是因为饮食结构的问题,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于茶叶的依赖性甚至远远高于中原民族。
公元1575年,明朝终于结束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边境军事要塞的战争。进攻方是蒙古汗图们札萨克图率领的蒙古各部,以及女真族的建州部。打了三年,战争没有胜利者,蒙古各部死伤惨重,明军虽然最后守住了清河堡,但是主将裴成祖战死,军民伤亡不计其数。
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茶叶。
此前三年,明万历皇帝刚刚登基,首辅张居正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发出了一份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当时的茶叶贸易为官方垄断,官方所制定的交易价格太高,于是民间私茶、黑茶兴起。首辅张居正上任后决意打击民间走私,于是出台了暂停茶叶边贸的诏书。明王朝的本意是希望在关闭边贸茶市的同时严查贩茶私商和惩办违法官员。然而这些严厉的措施,却导致边贸茶叶供给完全断绝。
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中,纷纷上书要求明王朝马上重开边境茶叶贸易。建州女真首领王兀堂,甚至向明朝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只要能开放清河茶马互市,他情愿“请得纳为质子”。也就是说,把自己当作开放茶市的人质。
一场茶叶引发的战争终于爆发,三年的血战让茶叶贸易回到了原点。随着明王朝宣布重开茶市,蒙古和女真各部的斗志被彻底瓦解。
乾隆拿茶叶让俄罗斯听话
不过一时一势,张居正过分严格的茶叶政策,使得北方少数民族部落狗急跳墙,拼死一搏,明朝惹了不少麻烦事,但到了清乾隆时,清朝却能通过向俄罗斯禁售茶叶而让俄罗斯乖乖听话。
1728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自此恰克图就成为中俄贸易的市场。后来因为俄罗斯窝藏中方罪犯加上俄罗斯人在边境抢劫,乾隆曾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市场,分别为1762年-1768年,1778年-1780年,1785年-1792年,加起来有15年之多。这15年,大清对俄罗斯展开了贸易制裁,外禁皮毛入,内禁茶叶出。这15年间,俄罗斯至少损失了500万卢布。
1750年,乾隆就点出了俄罗斯的死穴,“俄罗斯地虽富庶,而茶布等物,必须仰给内地,且其每年贸易,获利甚厚,不能不求我通市,中国因得就所欲以控制之。”俄罗斯后来便乖乖听话。
赵冀如是说:“俄罗斯则又以中国之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旧尝通贡使,许其市易,其入口处曰恰克图。后有数事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今又许其贸易焉。天若生此二物为我朝控驭外夷之具也。”
鸦片战争其实是茶叶战争
我们再来引用一段赵冀的话:“大西洋距中国十万里,其番舶来,所需中国之物,亦惟茶是急,满船载归,则其用且极于西海以外矣。”
这种“惟茶是急”的情况至少是一直维持到了清末。工业革命之后,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对中国趣味趋之若鹜,而茶叶便是其中一种。那些年,一部荷兰话剧 《茶迷贵妇人》,已经在整个欧洲风靡了半个世纪,不止是话剧本身,还包括话剧里的主角们。下午茶,已经改变了英国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也随之改变了整个贸易格局的重心。
而欧洲当然也有不少贵重、甚至能推动中国生产力的物品,值得中国与之交换,如此便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了。可是,清朝当时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物华天宝,对许多西洋之物没有丁点的兴趣,只看重白银。
无奈的英国人以及其他欧洲人只好用白银与中国换茶叶。这使得英国在1710年到1760年的半个世纪里,相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非常巨大。这个国家的白银几乎耗尽。在此期间,英国向中国支付了2600万英镑的白银。如果要把它换算成中国方式的“两”计量单位,那就在后面至少乘以四。
1773年的夏天,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带到了这里。夜晚,《仲夏夜之梦》正在加尔各答的剧院里上演,在印度这部巨著的名字被翻译成《爱神的春梦》。
作为英国的贵族,哈斯丁斯保持着饮中国茶的习惯。他在品味武夷茶和莎翁喜剧的时候,心里正在盘算着,整个全球贸易的平衡。也就是在那一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那个夏天,困扰在这个英国绅士心头的一个大问题是,该不该和中国进行鸦片贸易。
起先,出于道德或者是这种非法贸易的恶劣影响,这个英国人对鸦片贸易选择了否决态度,他说,这种毒品不是生活的必须,仅仅是奢侈品中的有害物,不应该被允许。但这种道德没有持续多久,英国人就改变了主意,从表面看,好像还是武夷茶的原因,因为英国人为购买这种叶子,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白银。
那一年,最终英国人倒向了以鸦片换茶叶的政策。可历史走到这一步,则是赵冀所不能想象的了。
之后的故事,也就不必赘述了。
茶叶造就美国独立
更让赵冀无法想象的是,漂洋过海的中国茶叶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中国只好白银,而英国人太爱茶叶。
当时,全球最大的白银产地是美洲,英国用来与中国交换的白银大都来自美洲。美洲每年产出的白银有一半最终落入了清政府的口袋。
到了18世纪70年代,美洲的白银产量持续减产,英国人依靠白银购买茶叶的希望看来越来越小了。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中国人对于英货一如既往的冷漠,整个18世纪,白银占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出货值的90%。
随着英国国内茶叶消费的不断扩大,通过东印度公司,漏向中国的白银也是节节上升。到了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和法国在海外殖民地的这场世界大战,搞得英国财政捉襟见肘。战争结束,英国立刻爆发了金融危机,政府极度缺钱,将手伸向了海外殖民地。1764年,针对北美殖民地颁布的一系列的税收,第二年再颁《印花税法》。
到了1773年,英国人的《茶叶法》引发了波士顿那场针对中国茶叶的运动,两年后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了。
当北美被殖民者不满英国,因而当地居民塞缪尔·亚当斯率领60名自由之子化妆成印第安人潜入商船,把船上价值约1.5万英镑的342箱(约为18,000磅)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来对抗英国国会,最终引起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本文内容来源:人民网,转载自茶叶出口)
-----------------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鸦片战争身后的茶叶战争
14:02:56来源:互联网阅读:
 假如从世界贸易史上看,鸦片战争迸发的真正本源,其实是茶叶。这场战争应叫&中英茶叶战争&。这场战争不始于1840年,而始于1784年,不结束于1842年,而结束于1876年,前后延续了92年。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不过是这场经济战的一时军事形态罢了。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追根朔源,是为了取得茶叶。那时的茶叶是中国的&土特产&,别的地方不产,或产了质量普通,量也不大。直到1860年,中国茶叶仍占世界市场的90%。今天的大宗商品如石油、稀土,都没有这样高的集中度。所以欧洲人只能从中国买茶叶。  茶叶西传,始自荷兰殖民者。他们把茶叶运到欧洲,传到了法国(1638年)、英国(1645年)、德国(1650年)等国,很快风行欧洲。荷兰人垄断了中国与欧洲的茶叶贸易,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了欧洲茶叶供应中心,利润极高,常常在100%至125%之间。  茶叶最后落地生根,身价翻翻之地,是在英国。整个英国不管贵贱男女,都嗜茶如命,无茶不欢。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预计,有2/3的英国人,每年至少消费3磅茶叶。穷人也不例外,时人就察看到:&进入穷人家你会发现:不分早晚,茶都是独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因而,英国的茶价贵于欧洲其他国家。  假如说英国人喜欢上茶叶,而不是咖啡,这是历史的&偶尔&,那么嗜茶如命的大英帝国,想方设法要取得大量茶叶,而且是廉价的茶叶,满足自己国民的口腹之欲,这就是历史的&必定&了。  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最顶峰时期,占进口货物总值的92%。那时,英国进口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其他国家的茶叶进来得纳税,税率最高达到127.5%。如此高的税率及价格差别,导致欧洲各国纷纷把大批茶叶走私到英国。最顶峰时期,英国人喝的茶,3/4都是走私货。英国政府屡禁不止,心不甘情不愿,于1784年把税率调低,使走私茶叶无利可图,这才结束了被动局面。与此同时,为了抢夺海上霸权,英国于此一年结束的第四次英荷战争里,彻底摧毁了荷兰在中国的贸易,并取而代之,成为中国与欧洲贸易的新的垄断者。  英国随即展开取得茶叶的新步伐:扩展通商。此时的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毛纺织品盛行世界,刻不容缓想跟中国扩展通商。1792年,英国政府遂精心筹划了著名的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以庆祝乾隆皇帝寿辰为名,要求在中国增开通商口岸,降低关税,设常驻外交使节。但由于乾隆皇帝觉得他们态度不够恭敬,同时担忧他们影响内部稳定,回绝了他们。  英国人通商,意在用毛纺织品换茶叶,但由于中国人习惯用土布,买毛纺织品者少,所以英国人还是不得不自掏银子买茶,这就形成了长时间的贸易逆差。为了抹平贸易逆差,英国人接下来干的勾当,就是向中国卖鸦片。1719年4月出版的英国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就写到鲁滨逊航海到中国干的第一件事便是贩卖鸦片,&我们拿去卖给了中国人,很是赚了一点钱&。  这其中的贸易模式是:首先,英国向印度出口纺织品,换取印度农民种的鸦片;接着,英国把印度鸦片运到中国,换取白银;最后,再用白银换茶叶,运回欧洲销售。就这样,英国建立起一个&英国印度中国&的三角贸易区,借助鸦片贸易,英国成功抹平了贸易赤字,同时又取得了中国的茶叶,成了大赢家。  英国获取茶叶的第二步:战争。由于鸦片贸易越来越大,导致白银外流,严重搅扰了清朝经济,道光帝便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起初道光帝比较慎重,问林则徐,禁烟能否会导致&边衅&(战争)?林则徐是比较熟悉国外状况的封疆大吏,但他作出了误判,以为不会。禁烟开始后,君臣才发现英国特殊难缠,道光帝怒发冲冠,决定终止与英国的贸易,说&区区税银,何足计论&。  清政府可以不在乎那点贸易税银,但英国不成。茶叶是英国人日用之所需,国内茶叶供应不上,会惹起社会恐慌的。更重要的是,茶叶贸易税收达300多万镑,为英国财政收入的1/10;鸦片贸易税收则达200多万镑,为英属印度殖民政府收入的1/10。这样的财政收入,是道光帝说停就能停的吗?为此,英军动用了近两万人的部队(在那时这可谓是超级侵略军团),远渡重洋,发动了侵华战争。  英国,商贾之国也,算盘向来打得精,舍得动用那么多军队,当然是茶叶贸易的超级暴利与英国人的口腹之欲了。结局如英国人所愿,英军大败清军,彻底打开了中国通商的大门,茶叶从此滚滚而来。  自由通商完成了,茶叶更容易取得了,但英国人不满足,他们需求更多的茶叶,同时付更少的钱。于是,他们进行第三步:自己生产。  英国的农学,向来很发达。1822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设立一个奖项,悬赏给&能在英属地区发展具有中国规模的茶叶种植者与加工者&。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着手开发新茶源,寻觅合适的种茶地点。几番选择,发觉印度阿萨姆地区,气候近似中国,最适宜。再到那里一勘察,赫然发现:那里就长着野茶,原来茶树的原产地就是印度。1838年,英国开始在印度设立现代化的茶叶生产基地。  英国的茶厂,利用机械化生产来降低本钱,不仅产量较高,而且质量优秀。这样,到了1876年,英国消费的印度茶叶开始超越中国,中国的茶叶出口走上了下坡路。再到1894年,华茶进口仅占英国茶叶消费的24%,再不具有原先的风景,而被视为茶中次品。据时人记载:&若茶商可以买到印度茶,他们就不要华茶。许多伦敦茶商承认他们如今已经不售华茶,伦敦杂货店里已买不到华茶。&  就这样,经过92年的努力,在采取了通商、战争与自己生产三个步骤后,英国政府最终把茶叶这个稀缺物品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欲望满足后,英国人对华贸易的兴味大减,其对华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步被美国与日本取代。清政府则一败再败,不但丢失了英国这个茶叶市场,最后连美国这个茶叶市场也被新兴的日本夺走。这意味着中国从一个拥有茶叶的垄断资源国,最后变成一个&次品茶叶&的廉价供应国,在19世纪蓬勃发展的世界贸易体系中被彻底边缘化了这就是彻头彻尾的&中国战败&!用现代话讲,这场&茶叶战争&,实为英国这个19世纪的超级大国试图控制大宗稀缺商品而发动的长时间经济战。
关键字:&&&&&&&&
上一篇:下一篇:
本周热门阅读
本月精彩阅读茶文化学者周重林:鸦片战争其实是一场茶叶战争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即将启程。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发起人、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告诉记者,导致晚清衰落的鸦片战争因茶而起,茶叶还影响到英、美、俄三国的国家“塑造”。
【鸦片战争因茶而起】
  周重林说,自明朝开始,中国有了茶叶边界和疆域。这是明朝朱棣时代著名学者解缙的一个构想,即明朝在河州设置陕西都司和茶马司,以“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
  这不是明廷实控的疆域,而是来自对茶传播而想象出来的疆域。此前朱元璋的治边策略,就是力图用茶去打通西边。后来,嘉靖年间不惜与北方民族打茶叶战争,都是基于这一思路。
  1820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等贸易,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是西欧十几国的总和。直到清代前期,中国长期领先世界。
  周重林说,茶叶输入英国造成白银流失,为了扭转这种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又反过来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为了保住银子,晚清才有了禁烟运动。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近代史上著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其实就是一场茶叶战争。
【茶对英、美、俄3国的“塑造”】
  周重林介绍,19世纪,英国通过茶叶贸易取得的收入,占其国库的1/10强,这笔钱支撑了英国在全球的扩张,取得“日不落帝国”地位。为了快速运茶,诞生了飞剪船,快速打通了苏伊士运河,带来全新的航运时代。英国的下午茶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社会的生活方式。
  茶对美国的“塑造”同样重要。美国独立战争因茶而起,有波士登倾茶事件和茶叶党可作证明。茶叶贸易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困境和经济封锁。当年美国还通过与中国的贸易,激活了国内经济,诞生了第一批百万富翁,这些都为美国建国提供了必要支持。
  清代乾隆皇帝两次通过茶叶贸易制裁俄罗斯,都可以看到茶叶对俄国的影响。乾隆年间,仅恰克图一个市场的茶叶收入,就可以抵俄罗斯四五个省的财政收入。直到现在,俄罗斯依旧是中国茶的消费大国。历史上,因为契丹人在中间卖中国茶,俄罗斯称呼中国人为“契丹人”。长江日报 万建辉
---------------------------------------------------------------
天津老茶人(微信号TJlaocharen),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品茶论道,提供茶叶资讯,召集天津茶友开展品鉴、讲座活动,提供消费指南。
新浪微博:/tjtea
新浪博客:.cn/tjtea
淘宝店铺: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微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鸦片战争与茶叶战争11.12
00:00/06:40回顾安化黑茶历史,鸦片战争是由茶叶引起的
文章出处:安化县江南镇 | 文章作者:伍湘安 | 文章发布时间: | 类型:安化黑茶历史
  回顾清朝1840年前后那&&期段历史,“茶叶与天朝的兴衰”,茶与国运密切相关。正如许多人所不了解的那样,鸦片战争其实就是一场茶叶战争。&“鸦片战争”这一词汇,首次出现在1840&年&4月25日的《泰晤士报》上。“鸦片战争”这一词汇从一开始就颇有争议。中英会战,因贸易而起,故许多西方学者就有了“贸易战争”、“白银战争”的说法。其实是“茶叶战争”。茶叶战争最初的是茶叶输入英国造成白银流失所引起的,为了扭转这种逆差,英国才向国输出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反过来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失,导致鸦片对民族体质的伤害,这才有了禁烟运动,导致了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近代史上著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其实就是一场茶叶战争。  历史上,茶叶是中国行走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全球化贸易最彻底的物质,正是有茶叶这样的硬通货,明清才得以立足世界,吸引来自全球贸易者。1820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是西欧十几个国的总和。直到清代前期,中国长期领先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近代史上的中国:叶时代,中国是兴旺的;鸦片时代,中国是衰败的。有衰就有兴。现在的中国,GDP是世界第二,再次面临大国输出思维,但输出什么,就很考验人。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茶文化,许嘉璐先在201&4&年&5月提出中国文化的一两翼,茶文化就是最重要的一翼。另一翼是中医文化。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安化黑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左宗棠于1840年后在安化陶澍家里有8年之久,饮用和体验了安化黑茶有独特9大养生保健功能,1845年从安化带茶苗到湘阴,种植的茶园还有19亩在故居对面小山坡上,时过160多年了,还保存了很多古茶树。图为左宗棠故居柳庄和有160多年的古茶树。  有“安化名茶”字样的“官商鼎裕隆”、“官商协和成”等茶砖,经考证为清朝末年。  《祁县大德诚文献》和《泾阳茯砖茶》均有记载:1873年以前,茶商内部分东西两櫃。1873&年以后,陕甘总督左宗棠改引为票,增加了南櫃,招商在湖南、安化办茶,如乾益升、鼎裕隆等五六家。  调研考证“鼎裕隆”是晋商寇氏在湖&南安化县江南坪的一家老字茶号,“鼎裕隆”后人取名有一个“鼎”字,母姓刘,如刘鼎志先生,生于1940&年代初的江南信村弄子的“鼎裕隆”茶号,曾就职于安徽马鞍山钢铁厂任一轧钢车间主任,现已退休。  有“官商鼎裕隆”等多老砖茶由广洲市芳村三多轩茶行黄少轩收藏)  布展在展示馆内的一篓老茶(年代待考证),内用篾篓、外用粍牛皮包装,于2014&年&11月20日由广洲市芳村三多轩茶行黄少轩捐赠。  德和兆记茶行全家福(民国25&年即即&1936&年)背景为松柴块(用于七星灶),后排左三为行主王庭芳。  清·乾隆年间,创办的德和号茶行发展为多家,以“德和号”名号的茶行保留至今仍有13家,德和兆记茶行是其中之一。  现代,在茶市,在人们饮茶活动中,“请来一杯普洱”,感到习惯、自然。但是,“安化黑茶”如“请来一杯普洱”一样“请来&&“一杯安化”,却会觉得不习惯,别扭。其实,早在清末、民国初年,在湖南就有如“请来一杯普洱”一样,“安化”就是一个茶名&&种了。有以“安化”为茶名的两则史料为证。&&赞  1、光绪34年木刻线装本《训蒙汇编》(见图),作者舒恺(又名恺真子)。该书分上下两卷,合订为一册,其内容分为42&&送类,其中一类“茶”:有“茶则为岩,安化君&&片山,贵州普&洱,香片&陈&南,龙井雀舌……”的记载,文中“茶则为岩”,指武夷岩茶是&&唱名茶;“安化君山”,指安化黑茶和君山茶,是湖南两大名茶。  2、民国初年木刻本《新赞茶》(见图),赞茶词里把“安化”和“松萝”雨前“普&洱”“毛尖等名茶并列,将“安化”作为“安化黑茶”的茶名称赞。《新赞茶》由益阳民间艺人创作。赞茶是湖&南民间的一种习俗,是司仪或民间唱词艺人在婚礼上赞美香茶和新娘的贺歌或民间莲花闹和&&:三棒鼓曲艺赞茶的赞词:“……此茶是松萝,夫妇两偕和。此茶是六筒,张仙把子,。此茶是雨前,福寿两双全。此茶是香片,早把儿孙见。此茶是普&洱,新郎把裤扯。此茶是安化,傍人莫打衩(岔)……。”唱词中“六&筒”是指安化优质茶产地“六洞茶”。  中国茶叶公司安化分公司1950&年&1月在化东坪成立。安化江南的茶人罗运隆与他女婿卢善庆由杨开智推荐筹建中国茶叶公司杭州砖茶厂,N为19年月在公司门前留影。  储运会议在安化召开。前排右四为杨开智(日)白沙溪茶厂发展史年谱(简):  1939年8月:湖南省建设厅批准由省茶叶管理处筹建砖茶厂,选厂址安化江南坪。中国第一块黑砖茶问世。  1941年元旦:挂牌成立‘湖南省砖茶厂”,省营。  日:改制由省营到国营,为“国营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砖茶厂’。  1946年7月:成立湖南省制茶厂。  1947年4月:由湖南省政府、中国银行、西北民生实业公司等七家单位成立“安化茶叶公司制茶厂’。  1949年10月:湖南省土产公司接管江:F:的“湖南省茶叶公司制茶厂”和“安化茶叶公司带搽厂’,两厂合为-,厂。  1950年4月:成立“中国茶叶公司安化砖茶厂”,总厂设泗南坪,下设“白沙溪分厂”,至当年&10月,总厂迁址白沙溪。  &年由湖南茶叶筲理处副处先泽主事。  1950年1月:成立“中国茶叶公司安仕搽厂”,精制安化红茶出口,厂址设安化酉州。  1950年:湖南第一夬茯砖茶制怍成劝。  1953年3月-12月:白沙溪茶厂和安化茶厂合并为“中国茶叶公司安化制茶厂”,“中茶。安化茶厂”为“安化—茶厂”,“中茶,安化砖茶厂”为“安化二茶厂”即“白沙溪茶厂”。  1954年元旦:“安化二茶厂”更名为“安化茶厂白沙溪加工处”。  日:白沙溪加工必经省政府批准,将已恢复的‘美化第二茶厂迁益阳,筹建“湖南省益阳茶厂”,日投产。  1958年:中国第—块花砖茶问世。  日:投产,白沙溪则为“益阳茶厂安化白沙溪精制车间”。  1965年1月:益阳茶厂与白沙溪精制车分离,正式更名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和“白沙溪茶厂”均直属省外贸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即后来的省茶叶公司。“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省主管,受省公司和县政府双层领导。  1967年: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  日:改制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月:改制为“湖南省自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路一带”新机制遇。日,为期三天的国际食品和饮料展在波兰华沙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牵头,益阳市人民政府、安化县人民政府、湖南省贸促会组织白沙溪、中茶,安化茶厂、华莱、高马二溪、久扬、道然、怡清源、益阳茶厂、黑美人等10家企业参展,举办湖南(益阳)“安化黑茶”推介会,白沙溪开启了第三次欧洲之旅,历经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益阳市胡忠雄市长推荐安化黑茶白沙溪茶厂王双如副总经理将百两茶赠予匈牙利內政部副部长Kristina&Berta女士。左一为湖南省茶业公司董事长周重旺先生。白沙溪茶厂王双如总经理在波兰国际食品展推介安化黑茶
上一篇:下一篇:
安化黑茶零售网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湘ICP证:湘号&&&
地址: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萸江路十八巷28号安化县茶叶公司&&&&联系人:夏先生()&&&&QQ在线客服:&&&&微信: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鸦片战争是哪一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