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的帕森达勒战役和凡尔登战役 知乎相比哪个更惨烈

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全景式历史巨著!
  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还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颁奖辞
  书籍的出版可目为大事者寥若晨星,此书即为其中之一。
  ——《纽约时报》
  真知灼见,鉴往知来,字字珠玑,在位高权重者中。
  ——文森特·希恩
  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想像力充溢着英雄主义,叙述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世界大事时显得游刃有余,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作品中尚属罕见。
  ——《纽约客》杂志
内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布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战争,利用了人类文明从物理到化学全面的科技成果,使人深刻体会到文明的负力量。四年零三个月的战争,卷入人口15亿以上,军民死伤3000多万,许多欧洲的君主帝王消失了,摧毁了四个历史上盛极一时的伟大帝国,从而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全球政治与社会秩序的力量对比。
  为了让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能够对一个世纪前的世界有较为直观的印象。我们特委托广州集成图像公司依据图书内容,选配了近200幅插图,让丘吉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优美文字与精采的历史瞬间交相辉映。
  作者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政治家,从他的价值观出发,自然对俄国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采取敌视态度。在中文版中,我们删节了此类仅表达作者敌意和辱责的文字。但涉及到历史事件与函件时,除了个别无关叙述的字词略有删除外,保留了内涵本身,一来它们都是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向上和向下都要衔接;二来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如何害怕和干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运动。
  一个战争的指挥者对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战争的回忆: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更是长期在英国政府中身居要职,其中许多事件他都直接参与。英国是这场战争中的主要国家,因此,本书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亲历性,决定了本书作为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好版本,无论是从历史学、军事学角度,还是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都是不可或缺的珍宝。
  本卷主要叙述年欧洲史实,在剖析一战的真正起因时,丘吉尔揭示了1870年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利害冲突的历史渊源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述了临近一战时扩军备战的状况,介绍了两大集团频繁的外交活动,旨在缔结争霸和对抗争霸的联盟。
  丘吉尔把一战爆发后的1914年8月-12月,称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描述了战争开始后德国突袭中立国比利时,入侵法国的情况,随后英国渡海支援法国。此阶段法英联合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等战役,死伤数十万,徒耗生命而一无所获。描述了英德最初阶段的海战和德国海军炮轰英国沿海城市,进行骚扰的状况。
  最后介绍了将影响一战全局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关系。
  1915年是一战的第二阶段。法英发动过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洛斯战役。在新武器——机枪和大威力火炮——面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正面进攻,冲锋拼杀,击退敌人防线——失效。西线除生命消耗战外,并无收获,战事陷入僵局。英国发明坦克和使用烟幕,仅取得有限进展。
  英海军握有制海权,但主帅思想保守,海战不力,未有积极成果。
  在本卷中,丘吉尔提出战略决策——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这对国际力量的组合和对整个大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军方多数领导人对此缺乏理解和支持不力,一再延误战机,十多次坐失稳操胜券的良机,最后则以失败告终。
  协约国陷入危机。
  本卷叙述一战的第三阶段年,前两年双方处于势均力敌僵持状态。法英发动过索姆河战役,阿拉斯之战,梅西纳之战,帕森达勒之战和康布雷之战。德国则试图攻取法兰西荣誉与精神的基石——凡尔登。但双方均未建树。
  海战方面,日德兰会战英国多次坐失良机,丘吉尔对此有详尽描叙,深刻地剖析了英海军主帅的保守思想,但英国在海上击败了德国潜艇战。
  由于德国道海上封锁,由于无限制潜艇战促成美国参战,因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军士气一旦出现低落,便发生兵败如山倒,日耳曼帝国崩溃、投降。
  前三卷主要叙述一战的与海战,以及与一战命运至关重要的进攻。
  本卷专写东线战事。起始时谈及一战前两大集团间矛眉的历史渊源;然后详述奥国皇太子遇刺与此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的经过;详述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及随后两大集团间相互宣战和东线进行战争的过程。
  俄国进军东普鲁士,减轻了西线德军对法、英的压力,俄军初始告捷;但德军,由兴登堡、鲁登道夫接任东线指挥后,形势发生变化;此外,俄军由于电讯泄密,因而惨遭德军围歼,以后节节败退。
  最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一战结束,战争双方数以百万计的军队需遣返、复员、就业;战时动员从事军需品生产的妇女需下岗;军事经济需转轨改造,这是英国战争结束初出现的另一种困境。
  俄国发生内战,协约国进行武装干涉,但未果而终。
  一战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结束战争状态,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与会的列强各怀私利,为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矛盾重重。尽管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并未达到国际安全与裁军的目的。
  本卷着重叙述巴黎和会以外的事情与和会决议的后果和外界对此的反应。
  此外,本卷还叙述了矛盾深远、积重难返的英国与爱尔兰的问题;叙述了一战中土耳其虽然战败,但凯马尔主义的土耳其正在崛起;希腊虽然是战胜国,战后却因征战土耳其而演出悲剧。
  作者简介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作家、政治家。年和年任英国首相。1900年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空军、财政、军需、陆军部大臣。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获胜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个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2002年英国民意测验推吉尔为英国第一伟人,凌驾于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和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海军上将纳尔逊之上。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的丘吉尔,出于本阶级的理念,仇视苏俄革命,视工农革命为“暴乱”,视苏维埃政权为“暴政”,一次大战后曾积极支持白俄军势力,并努力策划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因协约国不齐心,未果而终;但二次大战前丘吉尔出于本国得益考虑,则积极提出联苏制德的主张,在1941年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时,立即声明摇动苏抗德;可是,在1946年二次大战结束不久,丘吉尔再次鼓吹西方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冷战”时期的序幕。著者的作品,除本书上,另有《回忆录》6卷;《》。
书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年
  第一章 积压已久的愤怒情绪
  第二章 大规模战争的里程碑
  第三章 阿加迪尔危机
  第四章 在海军部
  第五章 北海前线
  第六章 爱尔兰和欧洲均势
  第七章 危机
  第八章 海军的动员
  第九章 战争:陆军渡海
  第十章 入侵法国
  第十一章 马恩河战役
  第十二章 海战
  第十三章 安特卫普与海峡各港口
  第十四章 费希尔勋爵
  第十五章 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
  第十六章 炮轰和哈特尔浦
  第十七章 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
  第二卷 1915年
  第十八章 西线的僵局
  第十九章 坦克与烟幕弹的起源
  第二十章 选择
  第二十一章 战斗
  第二十二章 再次思考和最后决定
  第二十三章 陆军进攻的起因
  第二十四章 外围堡垒的攻克和希腊的第二次提议
  第二十五章 新的决心
  第二十六章 3月18日
  第二十七章 德·罗贝克中将改变计划
  第二十八章 德国潜艇的首次失败
  第二十九章 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
  第三十章 海滩战役
  第三十一章 登陆之后
  第三十二章 政府的垮台
  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来
  第三十四章 苏夫拉湾战役
  第三十五章 巴尔干诸国的毁灭
  第三十六章 放弃达达尼尔海峡
  第三十七章 1915年的结果
  第三卷 年
  第三十八章 血的考验
  第三十九章 法金汉的选择
  第四十章 凡尔登
  第四十一章 日德兰:开端
  第四十二章 日德兰:会战
  第四十三章 索姆河战役
  第四十四章 罗马尼亚的灾难
  第四十五章 美国的介入
  第四十六章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
  第四十七章 在军需部
  第四十八章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
  第四十九章 德军在西线集结
  第五十章 3月21日
  第五十一章 高潮
  第五十二章 舍曼代达姆岭突然袭击
  第五十三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五十四章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
  第五十五章 胜利
  外汉人名对照表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
  第四卷 东线战争
  第一章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
  第二章 吞并波斯尼亚
  第三章 走向深渊
  第四章 皇太子遇刺
  第五章 奥地利的最后通碟
  第六章 战线与战士
  第七章 宣战
  第八章 动员的间隙
  第九章 东线军队的集结
  第十章 奥地利与俄国之间的战争
  第十一章 伦贝格之战
  第十二章 对东普鲁士的入侵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首战马祖里湖区
  第十五章 第二回合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东进还是西击?
  第十八章 冬季会战
  第十九章 越过达达尼尔海峡
  第二十章 华沙的崩溃
  第二十一章 对塞尔维亚的清算
  第二十二章 法金汉重返西线
  第二十三章 勃鲁的进攻
  第二十四章 俄国的崩溃
  外汉人名对照表
  第五卷 战后
  第一章 “战时魔力的消失”
  第二章 民众
  第三章 复员
  第四章 可怜的俄罗斯
  第五章 干涉
  第六章 十四点
  第七章 和平会议
  第八章 国际联盟
  第九章 未完成的任务
  第十章 “三头政治”
  第十一章 和平条约
  第十二章 俄国内战
  第十三章 维斯图拉河的奇迹
  第十四章 爱尔兰的幽灵
  第十五章 爱尔兰协议
  第十六章 爱尔兰自由邦的兴起
  第十七章 土耳其还活着
  第十八章 希腊悲剧
  第十九章 恰纳克
  第二十章 世界危机的结束
书摘/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十四章 罗马尼亚的灾难
  我们已经知道,1916年初处于孤立地位的罗马尼亚,多么容易受威逼利诱加入日耳曼强国阵营。我们已经看到法金汉如何把矛头转向西方对准法国,并让奥地利将矛头指向意大利,从而减轻罗马尼亚受到的敌对压力,因而它可再保持6个月骑墙的观望态度。现在一系列有决定性的重大事件即将发生。
  法金汉愚蠢地策划的两起重大灾难,8月底,第二起灾难落到了中欧帝国头上,即罗马尼亚对其宣战。尽管勃鲁西洛夫6月初的胜利使罗对其宣战的危险步步逼近,德国为阻止危险的发生采取了重大的预防措施,但实际宣战比德国政府预料的还要快得多,这一点令德国舆论为之震惊。一场表示愤怒与憎恶的自发运动席卷德意志帝国;德国的地位在此关键时刻,的确比最终崩溃前的任何其他时期都更为危急。凡尔登战役仍在大量消耗德国的资源,那里即将发生最严重的精神上的失败。正处于高潮,英军并未因遭受的损失而止步,继续将新的部队投入战斗,而且间隔不久就发动可怕的攻击。德军在西线受到的压力非常沉重;凡尔登之战的失败感和在索姆河慢慢被优势兵力压倒和消耗殆尽的感觉,影响了军队的士气。物资的消耗和战斗中的损失使德军的储备捉襟见肘。前线吃紧,严冬御寒物短缺,德军要在此情况下挨过许多星期的危机和应付捉摸不定的局面。与此同时奥地利的失败令人注目,东方的整个南部战线变幻莫测。俄军似潮水般滚滚向前,势不可挡。20多万捷克军争先恐后地投降敌人,并作为独立的兵团编入俄军。意大利向伊松住河的反攻正在开展。奥匈帝国的全部抵抗力量渐渐分崩离析。此时,一支勇敢和训练有素的500000罗马尼亚新军投向了天平的另一端,在日耳曼国家最薄弱和最易受伤害的战区参战。至关重要的罗马尼亚谷仓和油田丧失了,连本身也岌岌可危。长期封锁的压力大伤德国民众的元气,多方面牵制并恶化了战争物资的生产。
  在此暗淡绝望之时,理解德国民众情绪的皇帝求助于战争的两个伟大军人,他们以寡不敌众的兵力长期阻止了东方敌人的推进,在他们的眉宇间仍闪烁着坦嫩伯格胜利的光彩。8月28日,即罗马尼亚宣战的第二天,法金汉接到皇帝军事会议主席冯·林克伯爵的通知说,皇帝陛下已决定召见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法金汉理解这是罢免他的暗示,于是马上辞职;当晚,兴登堡任参谋长,鲁登道夫任副参谋长并享有同等权力,二人共同执掌同盟国战时最高指挥权。
  此二人之间关系如何?兴登堡将他们的关系描述为美满的婚姻。“在这样的关系中,”他写道,“第三者怎能清楚地分清我们两人的功过呢?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同出一辙,往往一个人说的就表达了另一个人的愿望和感受。当我了解鲁登道夫将军的价值之后,而且是很快了解的,我就了解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充分发挥他的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其近乎超人的工作能力和不倦地贯彻参谋长的决定,如果有必要便为他扫清道路,扫清我们的共同愿望和共同目标所指向的道路。……我们的军事政治信念的一致性构成了我们关于正确利用国家资源的共同观点的基础。意见的分歧不难调和,任何一方都不曾产生被迫服从的感觉而妨碍我们的关系。”
  这位年事已高的陆军元帅,因爱国主义和没有妒忌的性格而始终精神振奋,他已年迈,他军旅生涯黄金时代已过去,由于战争发生的巨变,他甘心情愿地将创议、准备和执行等机会几乎完全交给性格暴烈的同僚,他自己则对完全同意的最重大决定,凭借位高权重清除执行道路上的障碍和反对意见。他们在整个大战期间表现了绝对的团结。
  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表面看事实,那无疑问的是,鲁登道夫支配一切,而兴登堡主要是被挑选出来使他能支配一切。重大决定是在鲁登道夫的脑子里作出的。经过兴登堡有能力的手,调动与控制整个德国军队以及军队以外诸多事务。鲁登道夫就是的主人。这位军事神父,他完全是德国的控制与驱动力量,不但在整个大战的52个月期间,而且很大程度上在战前和造成战争的形势中就起着这样的作用。参谋部的成员由职业的志同道合和信奉共同信条这种最紧密的纽带联系在一起。他们和陆军其他部分的关系有如鼎盛时期的耶稣会教士与罗马教会的关系。他们派在每位指挥官身边的代表和在总部的代表,说的是参谋部的语言和维护对参谋部的信赖关系。担任德国各军、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司令的将军们,连兴登堡本人在内,被这一伙人几乎难以置信地视为傀儡,往往仅此而已。参谋官安排一切,而对将军们的权威、意见或希望不屑一顾。参谋部指挥战事、制定决策并将这些决策通知下属机构。鲁登道夫俨然是一位无可争议的主人;在他与第4集团军参谋长的多次谈话中,从来不提兴登堡的名字来支持一个决定或证明决定的正确。
  不过这丝毫无损于兴登堡的名望,他宽宏大量地顺从进程,他肯定这样的进程是符合皇帝和国家的最高利益。但是有必要指出,凡是可以相信的那便是真的。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7:53:50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一战时的惨烈堑壕战的一些情况介绍
,又称战壕战或壕沟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的战争形式。进行堑壕战时的参战双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线。当双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而移动力和通讯系统却没有多大改进时,堑壕战就会开始。南北战争(1861-65)和日俄战争(1904-05)都出现了堑壕战,堑壕战在中的西线战场造成了最多的伤亡。
  [中的应用]
  尽管火力的改善和实行征兵制的军队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可大多数军队完全不知道这些变化多么具有毁灭性,所以也就没有研究对抗措施。在一战开始时,大多数军队都认为这将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双方都将会使用拿破仑时期的战略和战术。一些骑兵单位被火车送到了前线,而他们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骑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无办法的。这些骑兵中的大多数从来没有被派上战场。
  但是,在战争开始以后,德国和协约国军(主要为英军和法军)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完全错了。正面进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伤亡。在1914年9月的结束后,德军和协约国军沿着瑞士边境各挖掘了一条战壕,它们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北海海岸。从日一直到日德国发动春季攻势这段时间内,西线战场上的作战双方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在壕沟内对峙。
  在西线战场上,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变得更深且更复杂,逐渐地变成了大面积的防守工事。敌对双方的战壕之间的空地称为“无人区”,它的宽度在不同的战场之间也不同。在西线战场上,无人区一般为100至300码宽,尽管在维米岭战役中只有30码。在1917年3月德军撤退到兴登堡防线以后,无人区的宽度增加到了1公里以上。在加里波利之战中的澳新军团战场上,双方的战壕相距只有15米,在这里,士兵们连续不断地向对方战壕投掷手榴弹。在东线战场和中东战场上,双方需要占领的土地面积很大,生产弹药,混凝土和铁丝网的工厂距前线也很远,所以欧式堑壕战并没有在那里出现。
  在阿尔卑斯山中,壕沟被修到了海平面以上3900米高的地方。这些壕沟必须要适应山上崎岖的地形,坚硬的岩石和多变的天气。许多壕沟网都位于冰川中。
  [防守]
  在战争刚刚开始时,英国使用了一种由三个平行战壕组成的战壕系统,这三个战壕由一些通讯战壕连接起来。通讯战壕与前方战壕的连接点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这里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前方战壕只有少量守卫部队,这些部队只在清晨和傍晚才进入战壕。70码至100码之后是支援战壕(或叫转移战壕),当前方战壕遭受轰炸或炮击时,里面的部队就可以撤到这里。300码至500码之后是预备战壕,里面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方战壕被攻下后可以进行反击并夺回它。在炮火得到了改善后,这种战壕系统迅速地过时了,但是在前线某些特定地区,支援战壕还是被留下了,它现在的功能就是吸引火力,这样前方战壕和预备战壕就不会遭受多大破坏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会将支援战壕点上火,这样看起来就会像有人在那里。
  人们也建造了临时战壕。当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时,前方战壕附近就会出现几个临时战壕。这些战壕里的步兵将会随前方战壕内参加第一波攻击的士兵一起进攻。还有一些无人的临时战壕延伸到了无人区里。士兵可以通过它们执行多种任务,比如在敌军铁丝网附近监听敌人动静或发动奇袭。
  当一个战壕有一部分凸出到了无人区内时,一个突出部就形成了。面对突出部的敌军战壕叫做“凹陷部”。大块的突出部对里面的士兵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容易三面受敌。
  在前方战壕后面几千米,通常有至少两个部分完成的战壕,它们在前方士兵撤退时就会被用到。德国人经常挖一些多余的战壕系统;1916年的中,德国人挖了两个完整的战壕系统,它们相距1公里,而在1公里之后还有一个部分完成的第三个系统。多个战壕系统使协约国军几乎不可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如果第一个战壕系统的一部分被敌军占领,防守方就会从第二个系统挖一条通道到第一个系统中没有被占领的部分。
  德国人的防御工事建造的非常出色。他们建造的掩蔽物和据点位于地下深处,防炮弹并且空气流通。因为德军比他们的对手更想战略性地撤退到一个准备充分的防守位置。他们还首先使用了“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码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炮火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纵射。英国人最后也采用了相似的工事,但是德国于1918年发动“春季攻势”时它还没有完成,这次攻势证明,即使英国人的工事已经建造完成,它们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壕沟的建造](图)
  壕沟并非笔直,而是锯齿型的。这就意味着一名士兵在壕沟里无法看到十米以外的东西。这种形状的壕沟在敌人从侧方进攻时会保护它里面的步兵,否则里面的所有部队都会暴露在敌军火力面前,伤亡会很惨重。如果一颗炮弹落进壕沟内,它的弹片飞不了多远就会被挡住。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背墙。背墙使士兵们的后背不会为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的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那么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壕沟内的地面通常会被铺上木板。
  士兵们的掩蔽洞位于支援战壕后部。英国的掩蔽洞通常有8至16英尺深,德国的掩蔽洞一般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的也有12英尺深,有时甚至能达到3层楼的深度,士兵们通过混凝土台阶走到上方。
  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头部的同时观察到战壕外面,壕沟的胸墙上会有一些射孔。射孔可以简单到只是沙袋中的一个缺口,但它也可以使用钢板来保护士兵。为了击穿射孔,德军狙击手使用了穿甲子弹。还有一种观察战壕外部的方法便是使用潜望镜,它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根木棍与两片镜子。在加里波利的澳新军团壕沟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士兵使用了潜望镜式步枪来在不暴露头部的情况下向敌人射击。
  挖掘战壕有三种标准方法:地面式,延展式和隧道式。地面式即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挖掘,这种方法最有效率,因为它允许一大群人同时挖掘。但是,用这种方法挖掘战壕的人们需要暴露在地面以上,因此它只能在安全的时间及地点,比如后方或夜晚使用。延展式即从壕沟的一端向外挖掘。挖掘壕沟的人不会暴露,但是这种方法只允许一个或两个人同时挖掘。隧道式类似于延展式,只不过在挖掘时,壕沟上方还有一层“屋顶”,它在建造完成后就会被去除。英国的壕沟建造指导说450个人在夜间用6个小时的时间能挖掘250米的壕沟。在壕沟建造完成之后,它还需要经常地维护,以防止天气或炮火减低它的强度。
  在法兰德斯战场上,双方的战壕都出现了许多问题。加拿大军队的战壕出的问题最多,因为他们占领的都是一些低地。在大部分低地中,地下水层只位于地下1米左右的深处,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壕沟在这里都会充满水。因此,法兰德斯的许多“壕沟”实际上位于地面以上,胸墙和背墙由沙袋(实际上里面是粘土)构成。一开始,胸墙和背墙都是这样建造的,但是后来的壕沟取消了背墙,这就使后方战壕内的士兵在前方战壕被攻占以后可以向前射击。(与其说是壕沟,反倒更像长城)
  [战壕地貌]
  狭小,静态且位于地下的战壕拥有它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在前线,壕沟网和矿车道代替了公路和铁路这些传统的基础运输设施。许多小的山丘和山谷直到战斗开始前才有名字,一些山丘以它们的高度命名,比如60号山丘。一个农舍,风车,采石场或枯树都会成为争斗的焦点,只因为它们是这片地区内最显眼的景物。这些地标会轻易地被炮火摧毁,因此在战斗之后它们就只是地图上的名称了。
  战场上的景物可以有一个描述性的名称(比如孤独的松树或伊普尔附近的“多边形树”),一个幽默的名称(例如香肠谷和索姆河上的土豆泥谷),一个单位名称或一个士兵的名称(位于澳新湾的以约翰·莫纳什将军命名的“莫纳什谷”)。在一个地方的名称前加上“死人”两字的做法也很流行,原因是很明显的。许多壕沟系统也因为它们的形状被命名为“棋盘”或“烤架”。
  敌人的壕沟也需要被命名。许多壕沟都以观察时看到的事情命名,比如澳新湾的“德国军官战壕”(协约国军在那里看见了几个德国军官)或索姆河的“口粮战壕”(在那里发现了德军的运粮队)。英国人给位于金奇战场的德国战壕取的都是有关酒的名称,比如“啤酒战壕”,“苦战壕”,“啤酒花战壕”,“浓啤酒小径”和“细长玻璃杯战壕”。其它一些战壕以它们在战壕系统中的角色命名,比如索姆河的“换位战壕”和“中继战壕”。
  英国战壕系统的一些部分的名称听起来就像大富翁的棋盘,比如说“公园路”和“邦德街”。英国的师级部队习惯性地将它们的战壕以单位的名称来命名,它的结果就是“马斯特尔小径”(皇家马斯特尔明火枪团)和“黑手表小径”(黑手表团)这样的名称。澳新军团则倾向于起士兵的名字。
  [战壕内的生活]
  一个士兵待在前线战壕里的时间通常很短,他在回到后方之前会在那里待上一天至两星期。澳大利亚的第31营有一次在维勒·布列东内的战壕内度过了53天,但是这只是个非常罕见的例子。一个英军士兵通常会这样度过一年:
  ·15% 前线
  ·10% 支援线
  ·30% 后备线
  ·20% 休息
  ·25% 其它 (医院,旅游,休假,训练等)
  即使在前线服役时,一名士兵在一年内通常也只会参加几次战斗,比如进攻,防守或袭击等。精锐师的作战次数则较高,协约国军的精锐师包括了英国正规师,加拿大军团,法国XX团和澳新军团。
  有一些地方在战争期间几乎没有什么行动,这就使战壕内的生活变得很轻松。当澳新军团第一团在加里波利撤退后于1916年4月来到法国后,他们被派到了一个相当和平的地方。但是其它一些地方却总是有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西线,伊普尔每天都有如地狱一般,尤其是对于位于暴露的战壕突出部中的英军来说。在那些没有什么军事行动的地方,狙击手,炮火,疾病和毒气仍然造成了较大伤亡。在1916年前六个月中,英军在发起之前没有参加过大型战斗,但是伤亡人数还是有107776人。
  前线的一个部分会被分配给一个陆军军团,它通常包括了三个师。在这三个师之中,两个师会驻守在相邻的位置,第三个则在后方休息。这种任务的分配会被贯彻到每个陆军单位,所以在每个师的三个旅(德军称为团)中,两个会在前线驻扎,第三个在后方作为预备队。在每个旅中的四个营中,两个营驻扎,两个营休息,连和排的任务依此类推。越低级的单位调动次数越频繁。
  在白天,部队的运动会遭到狙击手和位于热气球中的观察员的迎头痛击,所以这时的战壕往往都很安静。夜晚是战壕内的人员最忙碌的时候,部队和补给的调动,铁丝网与战壕的维护,还有对敌军防线的侦察都可以借着夜色的掩护来完成。位于无人区内的监听哨会侦测敌军的动静。
  袭击的目的是抓获俘虏及缴获敌军的情报。随着战争的发展,袭击也逐渐成为了英军策略的一部分,这会保持部队的斗志,并且会阻止无人区落入德军手中。这种战术的代价很高,战后英国的一个研究总结说它获得的不如它损失的多。
  在战争早期,突袭都是由骑兵,尤其是加拿大骑兵完成,但是后来德军加强了警戒,协约国军在袭击前很难不惊动德军。到了1916年,袭击已经需要精心的策划,和步兵与炮兵的联合行动。袭击会以猛烈的炮击开始,在炮击将敌军前方战壕内的部队驱走或消灭,并将铁丝网炸断之后,炮弹会在前进的己方步兵周围爆炸以提供掩护。但是,炮击也通知了敌人协约国军准备攻击哪个位置,这样敌军就可以放心地从很多地方调来援兵。
  [死在战壕中]
  一战的堑壕战非常惨烈,有10%的士兵被杀。而第二次布尔战争和中分别只有5%和4.5%的士兵被杀。西线战场上的英军及英联邦自治领军队有12%的士兵战死,而总伤亡数(负伤加牺牲)达到了56%。考虑到每一个在前线作战的士兵都有3名士兵为他提供后勤服务(弹药,补给,医疗等等),那么每个真正参加了战斗的士兵想要不负伤就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的确有许多士兵负伤不止一次。
  当时的医疗还很原始,救命的抗生素还没有被发现。相当轻微的伤也可以因感染和坏疽而致人于死地。德军腿受过伤与胳膊受过伤的士兵分别有12%和23%死亡,主要的死因是感染。美军伤亡人数中的44%因为坏疽而死亡。在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头部受伤,在腹部受伤的士兵中,只有1%活了下来。
  一战中有四分之三的伤者都伤于炮火。炮弹弹片造成的伤害通常比子弹造成的伤害严重。炮弹弹片会将一些灰尘带进伤口,这很可能会导致感染。这些因素意味着,一个胸部中了炮弹弹片的士兵的死亡率为胸部中子弹的士兵的死亡率的三倍。炮弹的爆炸还可以通过引起脑震荡而致死。除了生理上的伤害,炮火还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长时间的炮击经常会导致士兵休克,而这在当时还没有被完全地了解。(现在这个症状通常叫做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人们对它了解的更多,虽然还不是完全了解)
  与其它战争一样,一战中士兵的最大杀手就是疾病。战壕里的卫生条件很差,常见的感染包括了痢疾、斑疹伤寒和霍乱。许多士兵都遭受过寄生虫害和相应的感染。极差的卫生条件也使战壕中充斥着真菌,士兵们因此会得上战壕嘴和战壕足。另外一个主要杀手是士兵的暴露,冬天的战壕温度经常在零度以下,而士兵们又没有足够的衣服穿。
  参战双方都无法立即安葬死者。在前线变更之前,无人区内的尸体会一直无人拖回,而在前线变更之后,这些尸体已经变得无法辨认了。在有些战斗,比如加利波里的尼克山谷之战中,士兵们的尸体直到战后才被掩埋掉。战争结束以后,人们在耕地或位建筑挖掘地基时仍然会发现新的尸体。
  在战争的不同时期(特别是早期),双方都有正式的短暂停火,以便让伤员回到己方阵地,并且掩埋死者。但是,双方军队的高级将领都不愿意因为人道的原因而放弃进攻机会,所以都下令部队不允许敌军抬担架者进入无人区。虽然这样,双方战壕中的士兵还是拒不执行这个命令,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短暂停火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当战斗结束后,双方的抬担架者(臂上标着红十字)就会进入无人区将伤者抬走,有时他们还会交换俘获的敌军伤者。有时这些非正式的停火也被用来进行侦察或让部队休息。一个著名的停火便是英军与德军之间的圣诞休战日。它发生在1914年圣诞节夜晚的阿尔芒第耶尔附近。德国士兵首先开始唱起圣诞颂歌,然后双方的士兵就走出了战壕。他们互相交换了礼物并讲了故事,还踢了几场足球赛。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他们的长官对这次停火很不高兴,英军还依照军法审判了几个士兵。2005年的电影圣诞快乐讲的就是此次停火。
  [狙击手]
  自古以来,各国军队在作战时就会派出精锐部队来消灭敌军指挥官。随着步枪的出现,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能够进行精确射击的狙击手身上。在一战中,双方都派出了许多狙击手。
  一战以前只有极少数的的狙击步枪配备有瞄准镜,狙击手只有借助机械瞄准具来射击。但是机械瞄准具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不管用,因此德国方面率先给招募来的狙击手和运动步枪射手发放了附有望远瞄准镜的步枪,主要让他们在黎明薄暮时实施精确射击[1]。在德军启用了狙击手之后,因胸部和头部中弹而伤亡的英军与法军士兵越来越多,他们在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认清这既不是因为偶然命中也不是因为误射,而是德军狙击手所造成的。根据当时的报告,德国方面所取得的战果,使占据堑壕的英、法军队精神紧绷,士气严重低落。
  1915年以后,使用李-的英军狙击手和使用罗斯1910年型MkⅢ步枪的加拿大狙击手也取得了许多战果。法军使用的是并不适合用于狙击的1886/93式“利伯尔”(Lebel)步枪。
  虽然西线战场有大量狙击手活动着,东线上的德军与俄军却几乎没有狙击手活动。
  [堑壕战使用的武器]
  [步兵武器]
  一般来说,步兵在战壕内可以使用四种武器:步枪、刺刀、霰弹枪和手榴弹。英军的制式步枪是.303英寸(7.7毫米)短弹仓李-,它最初为一款骑兵用卡宾枪,最大射程(狙击用)为1400码(1280米),尽管有效射程更像是200码(180米)。加拿大军团广泛地使用了罗斯步枪。一般认为这种步枪比李-打得准,但是它在战场上是出了名的爱出故障,它在枪管内有污物或快速射击时经常会堵塞,加拿大步兵的制式装备逐渐变成了李-恩菲尔德步枪。但是,罗斯步枪在战争中还是被狙击手所喜爱。在战争初期,英军可以使用密集的步枪火力顶住德军的进攻,但是当堑壕战出现以后。英军就很少有机会聚集大批步枪兵了。
  德军的制式步枪是7.92毫米(.312英寸)毛瑟G98式步枪,它在精度,射程和可靠性方面与李-恩菲尔德步枪相同甚至更好。但是,它比较不适合于快速射击,因为它的弹仓只能装5发子弹,这是英军步枪子弹容量的一半。法国的勒贝尔式步枪和俄罗斯的莫辛-纳甘式步枪在许多方面都逊于德国和英国的步枪,尤其是可靠性和工艺方面。
  英军士兵装备的是21英寸(53厘米)长的刺刀,这种刺刀的长度过长,并且在近战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但是,在混战中,刺刀比步枪更安全,步枪可能会打到友军而非敌军。英军的统计显示只有0.3%的伤员伤于刺刀;但是,挨了刺刀的士兵是很容易死亡的。白刃战可以在敌军中引起恐慌,并促使他们撤退或投降。在前进时,刺刀还被用来解决路上的敌军伤员,这不仅节省了弹药,还减少了后背受攻击的几率。德军士兵一般都使用S98/05“屠夫之刃”式刺刀,这在开阔地上是一种很恐怖的武器,但是与英军刺刀一样,它在被安装到步枪上后就很难在战壕里使用。
  许多士兵都更喜欢使用短柄铲子或其他挖战壕的工具来代替刺刀。他们会将铲子的边缘磨锋利,这样它就与刺刀一样有用,而且较短的手柄也使它们在狭窄的战壕内更易于使用。
  由于在堑壕战中士兵们经常得不到足够的装备,前线的战壕中就出现了士兵们自造的武器,比如说短木棍和金属狼牙棒,还有各种战壕刀,甚至指关节金属套。随着战争的发展,士兵们也得到了更好的装备,因此这些自造武器就被弃用了。
  拉推枪栓式霰弹枪主要被美军士兵用于西线。霰弹枪一次发射的是许多颗叫做弹丸的金属球,而不是单一的一颗高速子弹。虽然每颗弹丸的杀伤力远低于步枪子弹,9.34毫米霰弹还是可以在近距离上造成一系列严重损伤。霰弹枪在近距离是一种很可怕的武器,德国在日甚至对它的使用提出了正式抗议。军队还配发了名为“战壕枪”的专门为作战而研制的霰弹枪。它们的枪管比民用霰弹枪更短,弹仓容量更大,没有空气阀门,并且在枪管和刺刀把柄(用来固定M1917式刺刀)外还有隔热层。“战壕枪”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作战用霰弹枪和防暴霰弹枪。澳新军团和一些英国部队也使用了短枪管霰弹枪,因为它们便于携带,在短距离内杀伤力大,并且在壕沟狭窄的空间内易于使用。
  手榴弹成为了堑壕战中首要的步兵武器。参战双方都很快地训练出了专门的手榴弹兵。手榴弹使士兵能够间接地攻击敌人,并且不将自己暴露于敌军火力之下,而且手榴弹不需要步枪那样的精度。德军和土耳其军在战争一开始就装备了大量手榴弹,但是自1870年就废除了榴弹兵,并且没有参加过围困战的英军却几乎没有装备任何手榴弹,所以士兵们必须使用手中一切可得的东西自造爆炸物。1915年后期,英国蛋形手榴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了战争结束时,英军一共投掷了7500万颗手榴弹。
  [机枪]
  机枪可能是堑壕战最显著的标志,它给人留下了一个一排排士兵被呼啸的子弹扫倒的印象。德军在战争之前就很注重机枪的使用,在1904年,已经有16个步兵单位配备了机枪,它们的机枪手都是步兵中的精英,这些单位隶属于Jaeger轻装步兵营。英军的每个步兵营配备一挺;德军每个营配备六挺,俄军配备八挺。而直到1917年,美军的每个步兵单位才有了至少一挺机枪。1915年以后,MG
08/15成为了德军的制式机枪。在加里波利和巴勒斯坦,同盟国方的土耳其军派出了步兵 ,但操纵机枪的却常常是德国人。
  英军的高层指挥官对机枪不怎么感兴趣,他们认为机枪太笨重,并且机枪会让士兵们更想要防守而不是进攻;因此英军配发机枪的时间要在德军之后。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海格曾经在1915年说过“人们对机枪的评价过高了,每个营配备两挺就已经比他们需要的多了。”
这个想法给英军带来了惨重的损失。1915年,机枪团开始了训练,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加拿大士兵,在法国长官雷蒙德将军的指导下,他们首先使用了区域封锁和间接瞄准(它很快就被所有协约国部队采用)。为了生产足够的机枪,的公司签下了生产维克斯机枪的合同。到了1917年,英军的每个连都配备了四挺路易斯轻机枪,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火力。
  重机枪在战壕中的位置是经过精心的计算的,因此一挺重机枪的射出的一串子弹可以打到敌人的胸墙或铁丝网上的缺口。它还可以被用来攻击距离很远的壕沟。负责重机枪的移动,保养和补给的有八名士兵。
  [迫击炮]
  迫击炮打出的炮弹会在升入高空后落到一个相当近的地方,这被广泛地用于骚扰敌人前方战壕,并在一次袭击之前炸断铁丝网。1914年,英军总共发射了545发迫击炮弹,而1916年他们共发射了6500000发。
  英军用的是斯图克迫击炮,它是现代迫击炮的前身。这种迫击炮虽然重量轻,但是它易于使用,并且由于炮弹底部的推进药而拥有很高的射速。在发射时,士兵只需要把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里就行了,推进药碰到炮管底部的撞针会自动引爆。
  德国应用了一系列迫击炮。最小的是发射“菠萝”榴弹的榴弹发射器。中型的战壕用迫击炮被称为布雷器,而重型迫击炮会将一枚战斗部重200磅(90千克)的炮弹发射到1000码以外。但是它的炮弹飞得很慢,因此敌军就有时间躲进掩体。
  [炮兵]
  就像空军支配着现代战争一样,炮兵支配着堑壕战。在进攻时,步兵如果冲到了提供支援的火炮射程以外的话是很难完成任务的。除了轰炸堑壕内的敌军以外,火炮还可使炮弹在己方步兵周围爆炸,这样敌军就无法靠近,双方还可以打一场炮战,即双方的火炮互相朝对方火炮射击。
  火炮一般发射的是破片或高爆弹头,在战争后期还有毒气弹。英军是第一支使用铝热燃烧弹的军队。
  火炮一般有两种:加农炮和榴弹炮。加农炮的炮口初速高,弹道平直,常常发射破片弹头来切断铁丝网。榴弹炮弹道较高,弹头最后会以接近垂直的角度与地面碰撞。口径最大的火炮一般都是榴弹炮。德国的420毫米榴弹炮重20吨,可以将一枚一吨重的炮弹打到10千米以外。
  现代火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液压式制退器,这意味着火炮在每次发射后不用再重新瞄准。火炮在对目标发射前,需要对观察员缺省的已知标地物进行射击来归零,以提高击准确度精度。但是在归零射击的过程当中会让敌人发现并提高警觉。到了1917年末,火炮已经不需要再射击前进归零,在后方完成归零的火炮可以在进入前线阵地后展开炮击。
  [毒气]
  1914年8月,法军首先使用了催泪气体,但是这仅能使敌人暂时失去战斗力。1915年4月,德军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重首先使用了氯气。大量的氯气可以致死,但是它很容易通过眼睛和鼻子察觉到。暴露在氯气中的士兵,即使大难不死,肺部也要受到永久性的损伤。
  1915年12月开始使用的光气是一战中的最后一种毒气,它的毒性为氯气的18倍,并且很难被察觉到。但是,最致命的毒气确是德军在1917年7月首先使用的芥子气。芥子气的毒性并不像光气那样强,但是它很难被察觉到,并且会附着在战场表面,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可以致命。芥子气造成的烧伤很严重,暴露在芥子气中的士兵极有可能就此失去战斗力。在接触过芥子气的士兵中,只有2%死亡,死因主要为感染。
  最初的释放毒气的方法是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将装着毒气的气缸打开。很显然,如果风向判断错误,这种方法就没有用了。还有,气缸一般都位于战壕前方,所以敌军的炮击很可能击碎它们。后来,毒气改由火炮或迫击炮来释放。
  [头盔]
  在一战的头一年,双方都没有为士兵配备头盔。士兵只带着布或皮革帽子上战场,而这些帽子几乎无法保护他们的头部。当战争演变为堑壕战时,许多士兵的头部都因为炮弹的碎片而受伤了。
  法军首先意识到了他们需要更好的防护,并且在1915年夏天开始配发钢盔。
亚德里安式头盔代替了传统的法国圆筒军帽(Kepi),后来它也被比利时,意大利和其它许多国家采用。
  大约在同时,英军也在研制自己的头盔。法国头盔由于不够坚硬和太难批量生产而被弃用。英军最终选择了布罗迪式头盔。它有一个很宽的钢盔檐,能够保护士兵不被落下的东西砸伤,但是它对士兵颈部的保护却较少。美军使用了同样的头盔,但也有一些单位使用了法国头盔。
  德国在1916年开始使用M1916式钢盔取代普鲁士M1867皮革尖顶盔。这种钢盔,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德式盔,最大的特色就是两侧突起的通气孔,以及对颈部有较大的保护。战后,
德军推出了改良形的M35, 但外观基本相同。 时至今日, 在美军、、, 日本自卫队等的现役钢盔上仍有M1916的影子。
  一些精锐的意大利部队使用的头盔是由古罗马头盔演变而来的。
  这些头盔中没有一种能够为脸部或眼部提供防护。于是,一些机枪手装备了护目镜,而比利时人使用了百叶窗式的防护镜来保护眼睛。
  [铁丝网]
  铁丝网在减缓敌人的速度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没有它,快速前进的步兵(或骑兵)就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冲到己方机枪与火炮的面前。被铁丝网阻碍的敌人则更有可能被机枪或步枪消灭。李德尔·哈特认为,铁丝网和机枪是夺取无人区的几大障碍中的两个。
  为了避免出现伤亡,双方一般在夜间放置铁丝网。
  [飞机]
  堑壕战中,飞机的主要角色就是侦察和火炮校对。战斗机被用来保护己方侦察机并击落敌方侦察机。在双方的战斗机互相缠斗时,制空权这个概念就初步形成了。火炮校对飞机会报告炮弹的落点以便炮兵进行调整。侦察机会在地图上标明双方的战壕(一开始为手画,后来改为照片),报告敌方部队的动向及炮兵位置。
  在战争后期,协约国使用了。是摧毁敌军战壕很有用的武器。它们可以轧过铁丝网,跨越战壕,而且机枪伤害不了它们,除了更深,
更阔的反坦克壕外,
堑壕战中双方最主要的障碍对坦克都没有用。但是当时的坦克速度慢、过重、缺乏有效的通讯设备,机件亦不可靠,而且炮弹还是能够伤害它们的。
  [地雷坑道]
  战争的双方在布雷和排雷方面的竞争也很激烈。索姆河地区干燥的白垩很适合于埋设地雷,而有了打气筒的帮助,法兰德斯地区的湿粘土也可以埋雷。一些一般由当过矿工的士兵组成的专门的地雷坑道挖掘队伍会将坑道挖到无人区里和敌军战壕底下。这些坑道会被填满炸药然后引爆,它会在地面上造成一个大坑。这个大坑有两种用途:它可以摧毁敌军战壕,并且由于它的边缘高于地面,它还是天然的战壕,并且距敌人还更近。每当一个坑道内的炸药被引爆后,双方的部队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并且加固这个大坑。
  如果挖掘坑道的士兵发现了敌军的坑道,他们就会朝敌军的方向另外挖一个坑道。在两个坑道快要会合时,士兵就会把它引爆,这就会提前摧毁敌军坑道。摧毁敌军坑道也成为了有些夜间突袭的唯一目标。有时,双方的坑道会互相交叉,战斗会在地底下发生。
  这些坑道也可以被用来秘密地调动部队。
  英军在的第一天,即日引爆了一系列坑道。最大的两个坑道各装了24吨炸药,它们在La
Boiselle附近的爆炸将土壤抛到了4000英尺的高空。
  日下午3点10分,英军以19条坑道的引爆为帕森达勒战役中的梅斯恩斯山脊之战拉开了序幕。平均每条坑道都装有21吨炸药,而位于St.Eloi地下125英尺深的最大的坑道装有42吨。在理论上,这些炸药引爆时产生的震动在英国都能感觉到。
  西线战场的许多大坑在今天还可以看到。梅斯恩斯山脊还有三条未引爆的坑道。
  [堑壕中的战斗]
  [战略]
  堑壕战最基本的战略就是坚守住自己的战壕,并且尝试进攻到敌人后方。这种战略一般都以消耗战,即将敌人的资源和人力消耗干净收场。但是某些雄心勃勃的指挥官还是想要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战斗来获得胜利。英国军队总司令道格拉斯·海格将军就一直尝试着使用骑兵来突破敌军防线。它的两个主要的堑壕战役,即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和1917年的法兰德斯战役,都在开始之前被认为会很快结束,但是它们都成为了代价巨大的消耗战。
  [战术]
  许多人对堑壕战的印象都是:一群群手里拿着装有刺刀的步枪的士兵,站成一排冲向无人区内密集的敌军火力。这种战术在战争早期确实是标准的战术,但是它成功的例子却很少。更常见的战术就是士兵们在夜间通过一个深入无人区内的岗哨发起冲锋,而无人区内的铁丝网在之前就会被剪断。
  1917年,德军首先使用了渗透战术,即使用小规模的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步兵来通过攻击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来深入敌人后方。它们能够前进的距离仍然受制于补给和通讯。
  炮火在堑壕战中有两个作用:第一,杀伤敌军士兵并破坏敌军防线,第二,掩护己方步兵。在战争初期,炮兵在进攻时会先集中攻击离己方最近的敌军阵地,在这个阵地被炮击之后,远处的敌军第二条防线就会被炮击。这个战术中,步兵经常得不到掩护,因为他们无法跟上炮击的进度。这就造成了后来的慢速推进的炮击,这种战术中,步兵就可以紧跟着炮火前进了。
  在战斗中,夺取目标只是成功了一半,只有守住目标才是赢得战斗。进攻方在推进时携带的不仅有武器,还有加固战壕的工具:沙袋,铲子,镐和铁丝网,在夺下战壕后,进攻方就会立即加固战壕准备击退敌人的反击。德军很注重在失去阵地后立即组织起反击。这个战术在1917年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因为英军限制了每次推进的距离来更有效地防守夺下的阵地。
  [通讯]
  进攻方在堑壕战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通讯不可靠。当时的无线电通讯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当时可用的通讯手段有电话、旗语、信号灯和信鸽。这几种通讯手段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有许多堑壕战役都是由连级和排级指挥官指挥的。
  [打破僵局]
  在战争中,参展双方都在摸索着打破堑壕战僵局的方法。当新诞生的苏维埃俄国退出一战之后,德国就有能力从东线抽调部队来支援西线了。这就使德军能够从防线中抽调出一些士兵,并按照新的战术来训练他们。
  在一战后期,德军建立了一些精锐步兵突击部队----暴风突击队(Stosstruppen / Stormtrooper)。
突击队员们装备一些轻型工程器械,轻机枪﹐迫击炮﹐和大量手雷向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进行渗透或正面突击,在突破敌军要点(例如重炮阵地)后继续向前推进,然后由后续部队打扫战场。另外,德军还意识到高层长官制定的详细计划在实战中是没有用的,所以他们让基层指挥官来进行计划。这些战术在1918年德国发起的春季攻势中是非常成功的。
  原本平静的堑壕战在坦克出现以后就大大改变了。除了为士兵提供了装甲保护之外,它还提高了移动力。尽管在一开始并没有多大用处,坦克还是在西线沉重地打击了德军的士气。
  美军在打破僵局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约翰·潘兴将军认为堑壕战代价巨大且毫无用处,所以他命令士兵对敌军战壕发起直接进攻和奇袭。
  在一战的最后一百天,英军终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他们开始使用步兵与坦克及空中支援来将德军赶回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J.F.C富勒和B.H.李德尔·哈特利用了堑壕战来研究一种新式战争。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德国人注意到,并且最终被发展成为了闪电战。
  德国闪电战在早期的巨大成功显示出马奇诺防线这样的固定碉堡可以被绕过而起不了作用。1944年协约国军的两栖登陆中,德国未建造完成的大西洋壁垒很轻易地就被突破了。欧洲内陆的灌木丛中的战斗要远比突破大西洋壁垒艰难。
  诸兵种的协同作战(包含了步兵,炮兵,装甲部队和空中支援)使堑壕战过时了。现代战争的基础变成了拥有精良通讯装备的小规模部队。
  但是这并不是说战壕没有用。它还是一种有效的防守措施。在二战最后一场战役,即柏林战役中,德军在一条战壕内给苏军造成了几万人的伤亡。
  [1945年以后的堑壕战]
  自从一战以后,堑壕战就很少出现过。当两支装甲部队相遇后,它们通常打的是二战式的运动战。但是,堑壕战在1948年中国国共内战里之决战淮海战役和朝鲜战争(1950-53)后期又出现了,而且在越南战争(1964-75)中也可以看见堑壕战的踪影。
  在冷战期间,北约部队的例行训练中包含了在“苏式战壕系统”中的战斗训练,“苏式战壕系统”是华沙公约组织国家中复杂的防御工事系统。
  一战之后最常被提到的堑壕战就是两伊战争。双方都有大量装备现代武器的步兵,可是装甲部队,空中支援和协同作战训练却很少。它的结果就与一战很相似了。
  堑壕战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1998年至2002年的-战争。朝鲜半岛和克什米尔的军事分界线也包含了几公里长的战壕,朝鲜半岛的分界线还埋设着地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尔登战役游戏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