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踩雷后法院审判流程后投资人可以拿回本金么

P2P投资人本金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收回?
2015年12月份,一家大型网络金融平台E租宝爆雷,在P2P网贷圈中掀起滔天骇浪。紧接着,2016年,又有两家大型网络金融平台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立案侦查。P2P跑路平台不少见,但是,规模巨大的P2P平台崩塌还是震惊全国。几百亿的资金,几十万的投资人血汗钱就这样血本无归吗?当然不是,在这些平台发生问题不久,地区公安局全力追查这些非法集资事件,采取多种措施追查资金流向,希望能够给投资人减少一定的损失。那么,什么情况下这类平台的投资人会无法收回本金呢?
P2P投资人本金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收回
投资人在平台所获利息大于本金
这个是说法怎么理解呢?举一个详细的例子,假若一家平台年化收益高达50%,小张10万元在该平台投资3年多的时间,所获的收益达到了十多万元。三年之后,平台因为非法集资等各种原因被查,结案之后,小张或许拿不回自己的本金。这是为何?有什么说法?
专业人员表示,在投资人进行投资的时候,所获得的利息都是有效的,立案侦查之后不会收回投资人所获得的利息。根据投资人的回款=(投资人本金-投资人获得的投资回报)*清退率,这个公式可以了解到,将小张的回款本金算一下,明显是负数,也就是说,小张这一类投资人拿不到本金。
投资人拿不到本金的依据
根据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办法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可以看出,企业非法集资所获得的资金是违法的,通过吸收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或者帮助企业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等都是不正当收入,应该要上缴。而参与集资的人本金没有归还投资人的,在投资人投资过程中集资人所支付的回报能够折抵本金。
从以往案例上看,一个非法集资平台从立案到资金返还最长需要近两年的时间,从调查到定案到宣判,没有个一年两年的时间这种涉及面广(几十万投资人)、取证困难的案件是不能够解决的。虽然明知道30%-50%的高收益不靠谱,虽然明知道这些平台的水深,但是很多投资人抵挡不住这么高收益的诱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抱着捞一笔就走的想法铤而走险,最终当然免不了踩雷的命运。
一般来说,踩雷后投资人能够完全收回本金的是少之又少。毕竟,从以往的非法集资案例来看,那些企业非法集资的钱早已经洗出去大势挥霍了,能够追回的本金只是公司抵押,车辆等一些价值较低的商品。因此,建议投资人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投资网贷是有风险的,需要谨慎。选择平台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有问题的平台往往都有一些共性,投资人应该擦亮眼睛,谨慎投资。
P2P理财QQ交流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最新播报:
投资P2P不幸“踩雷” 业内支招解决方案
投资P2P不幸“踩雷”怎么办?
票据平台突然爆出无法提现,“中汇盈”事件新浪微财富最终兜底
上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中汇盈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新浪微财富正式回应该事件,选择为其“兜底”,用户可将“中汇盈”项目债权转让至微财富,由微财富合作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债权追偿,用户可以如期拿回本金和收益。
这无疑让不少涉事的投资人长舒了一口气,但却让P2P行业开始反思:到底兜底是不是合适的选择?而更多的投资人则关心,投资P2P平台万一不幸踩雷了该怎么办?
A 项目出了问题,平台有四种解决方案
2014年显然是P2P爆发增长的一年,野蛮生长必然伴随着风险丛生。来自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贷运营平台达1575家,贷款余额也突破千亿元。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仅12月单月问题平台数量达92家,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心就想着跑路的”,广州本土的P2P平台礼德财富CEO洪凯彬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平台出问题并不一定都会跑路,而跑路的平台一开始或许就是个骗局。在他看来,之所以问题平台变多,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持续低门槛,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完全冲着骗钱去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平台自身的风控能力薄弱,一旦出现问题就措手不及。
那么,当平台项目真的出现问题,甚至逾期的时候,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对于平台来说,当平台上的借款项目发生逾期甚至违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兜底或者不兜底,比如去年红岭创投承诺垫付坏账约1.6亿元,而与此同时,面临1280万元项目违约的贷帮网却坚持选择了不兜底。
近日,有P2P行业的内部人士梳理了P2P平台面对项目逾期和违约时候的三大处理方案:一是找回平台的担保方,由担保机构先行垫付;二是开始处理项目的抵押物,暂且由平台先行垫付;三是寻找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债权追偿。当然还有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就是直接将恶意拖欠不还款的“老赖”告上法庭。
B 平台出问题,投资人有三种办法自保
“只有平台不断出现问题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才会出现跑路的现象”,一名P2P平台的老总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一旦平台出现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讲无疑就是“踩雷”。
踩雷之后有什么办法能够自保呢?一位P2P业内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比较主流的解决方式有三种:一是采取直接报案的方式,采取此种途径维权一般都是到了“人去楼空”、万不得已的地步,即已经完全丧失了谈判的余地,一旦报案可能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相对来说成本较小,但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后,能否追讨回自己的投资资金还很难讲;二是在平台一出现问题并贴出公告之时,就选择和其他投资人一起抱团,集体与平台进行协商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只是短期内流动性存在问题的平台来讲,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有追回投资款项的可能;第三点则是完全依赖于媒体监督进行,寻求政府干预,但根本上还是会回到前两种解决途径。
到底哪种办法是最佳解决途径?对此,上述P2P业内人士没有直接给出回答,只是建议投资者在发现自己投资的平台发生提现困难或是平台发布公告后,应该先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了解平台内部的情况,即应该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到底是平台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问题,还是平台上的项目大规模出现逾期或者违约,甚至是平台老板已经卷款跑路。
他认为,上述三种问题性质都不一样。“如果是跑路,应该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向当地刑侦机关进行报案”,但是对于平台短期出现流动性问题,或者只是单个项目逾期,他建议投资者先行观望,并积极与平台联系沟通,看有没有平台“兜底”的可能性。
如果投资平台遭遇踩雷,投资者需要保留哪些证据?有业内人士建议,一般而言,需要投资者在网页尚能正常登录时,下载网络版的借款合同、支付凭证以及网络公告的截屏等。如果遇到平台坚持不兜底但也并没有跑路的情况,该名业内人士表示这并非意味着投资人一定会有所损失,所以更应该联系平台进行法律诉讼程序。
投资人如何预知自己的风险?
对于投资P2P平台的投资人来讲,到底有哪些渠道可以控制风险?礼德财富的CEO洪凯彬认为,首先要避免平台自身“踩雷”,一是需要平台真实地了解清楚借款人相关的背景资质以及运营能力,同时考察好相关担保人的能力;二是要做到万无一失,需要提前考虑到项目违约的处置方案,即一旦发生违约,该如何处置抵押物或者进行追索。“事实上风控不仅要控制风险,还要在风险发生之时具有应对风险的能力”,洪凯彬表示,比如在接受抵押物的时候,平台就应该优先考虑抵押物的流通性和变现能力。
那么投资人又该如何预知自己的风险?在广州e贷的总裁方颂看来,如果投资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对平台进行实地考察,“或者最起码要对其背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这也是投资人对于自己负责任”。
在方颂看来,做金融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对风险进行控制,“P2P创始人团队的背景和能力十分重要”。他认为,创始人团队有着风控经验,曾在银行信贷部门或者在其他金融机构从事过风控运营工作的团队更值得信赖。
洪凯彬则认为,在挑选安全的平台时,更应该看平台公布的信息是否详尽和透明,具体包括这个项目的借款的用途、还款来源以及是否有第三方担保、是否有资金托管等问题,“甚至要提前了解平台处置坏账的能力和途径,而一个透明的平台一定是会在其网页上进行详细的说明”。记者 戴曼曼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P2P“踩雷”后 超八成未追回成本
在网贷平台出现问题后,投资者的本金能否追回?调查显示,在曾踩过雷的P2P投资人中,有83.11%的投资人目前尚未追回任何本金。
多方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成立的P2P网贷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问题平台占比超过四成。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问题平台有511家。在网贷平台出现问题后,投资者的本金能否追回?融360提供本报一份调查显示,在曾踩过雷的P2P投资人中,有83.11%的投资人目前尚未追回任何本金。 & 数据显示,仅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问题网贷平台就有511家。平台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老板跑路、监管查封、项目逾期、平台清盘等。融360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踩雷的投资人中,有近一半(46.67%)投资人遭平台跑路,这部分投资人全部投资都打水漂的比例高达94.29%;因其他原因“踩雷”的投资人,至今一分钱都没拿回来的比例也在七成以上。 &在“踩雷”的投资人中,有66.22%被套本金在万元以上,其中被套本金在10万元以上的比例为24.89%。(刘洋)
扫描二维码查看手机版新闻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