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是对的,印度保单写错港口是错的

印度为什么永远都超越不了中国?原因竟然是这个54收藏分享举报{&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isPending&:false,&contributes&:[],&title&:&印度为什么永远都超越不了中国?原因竟然是这个&,&author&:&li-xian-sheng-77-46&,&content&:&\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印度超越中国”这个话题已流传多年。\u003Cbr\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任何人群都可从内部分为智者和愚者。持“印度超越中国论”的智者相当于股市中的“庄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急需“新概念”、“新热土”的背景下,他们边造舆论边“建仓”印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盛最近预计2016年财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9%,超过去年的7.6%。而中国官方则将增长目标定在6.5%到7%之间。假如一个10岁的小男孩长得比现在的姚明快,至少也该问问姚明10岁那年长了多少,再预言“这孩子将来会比姚明高”也不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总理莫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印度GDP为2.18万亿美元。中国GDP突破2万亿美元是在2005年(2.05万亿美元),次年达到2.5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不考虑汇率,以人民计算增幅为11.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比之下,印度7.9%的增速值得恭喜,但算不上奇迹。“印度经济三年赶超中国”,这话出笼也已近三年,也许还会流传若干个三年,直到无人相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印度不是一个国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似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相似的未来。许多人把印度视为与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得出“中国的今天就是印度的明天”这个推论。印度是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不假,但却是有文明没国家。正如丘吉尔所说,“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印度的国家形态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298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分割为数十个行政区(28个邦、6个联合属地以及国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邦相当于诸侯国,享有很高的自治权,中央政府相当于“周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至今,印度尚未实现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而且语言本身就是划分邦的主要依据(所谓“语言原则”)。\u003C\u002Fstrong\u003E不幸的是印度有180种语言(其中宪法承认的有15种,比联合国工作语言多9种)外加700多种方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邦内讲不同言语的人一言不合就会爆发流血冲突,孟加拉邦、旁遮普邦都因此被拆分。在殖民时代,英语自然而然地成为通行于整个“印度地区”的官方语言。不过使用英语是少数人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政府、高校和商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298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分割为数十个行政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独立之后,印地语成为第一官方语言,不过50%的印度人不会说。诸邦推出了20多种“本邦官方语言”,英语降格为“第二附加官方语言”。如今的印度,受过良好教育、熟练使用英语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到10%(熟练不代表英国人听得懂哈),集中在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不仅过去、现在没有统一的语言,将来也不会有。\u003Cstrong\u003E如果想在印度搞统一语言文字是严重的“政治错误”,200%会出人命\u003C\u002Fstrong\u003E。没有统一语言不是小问题,说明“印度地区”缺乏起码的凝聚力,在严格意义上不应视为统一的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没有统一的语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汉语则在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甚至连入侵的外族(满族)都甘愿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大熔炉”。据《圣经》记载,上帝为阻止“通天塔”的建造而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没有了共同语言就无法沟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隔阂越来越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统一语言说明一个国家尚未完全成形,在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都会出现无数的“割裂”和“鸿沟”。比如公司内部管理与沟通。小公司或者由精英组成的IT公司没问题,英语加一种本地语言就可满足沟通之需。但几万、几十万人的大公司则会遇到麻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富士康传出在孟买附近兴建iPhone生产基地的消息。预计将招募100万人,假如要求都会讲英语,就不是从13.2亿印度人中招工,而是从几千万“英语人口”中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官方语言是“马拉地语”(印度宪法承认的15种语言之一)。因此富士康可以而且只能要求100万工人都会讲马拉地语,不过讲这种语言的人也只有数千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题还没有解决,富士康会向工厂派出数以万计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这些人多半来自台湾和中国大陆,他们可不会说马拉地语。再比如要开发一款大众APP,以13亿印度人为目标用户,要用多少种语言?宿艺举过一个例子:印度本地最流行的新闻阅读类应用NewsHunt(类似中国今日头条)支持11种语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破割据、建立统一国家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软件”、“硬件”缺一不可。前者可概括为文化凝聚力,后者构成强大的“国家机器”。秦始皇2000多年前做到的事,印度不知多少年后能做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土地难得、廉价劳动力是伪命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3年至1990年间,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每桶原油的价格从3美元涨至40美元一线。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均出现负增长,其中日本一度下降20%。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冲击尤其严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力成本高,能源价格飞涨可谓雪上加霜,低附加值产业难以为继,刚刚开始“开放”的中国获得千载难逢的机遇。\u003Cstrong\u003E“中国成本”两大核心是土地及劳动力的丰富和廉价\u003C\u002Fstrong\u003E。利用两大优势,中国得以大规模地承接了从发达国家撤离的低端制造业,赚到了第一桶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与中国相比,印度在土地及劳动力方面都没有优势。首先是土地。印度征地之难举世皆知。依据现行《土地法》,企业征地需获得80%受到影响的家庭同意。韩国浦项制铁(POSCO)曾计划在卡纳塔克邦投资53亿美元建设600万吨粗钢生产基地,终因土地问题撤消了投资计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本土巨头安赛乐·米塔尔想在奥里沙邦投建1200万吨钢铁项目,从2006年起折腾了8年才完成第一阶段征地。在莫迪政府积极推进下,2015年4月印度下院通过了《土地法》修改草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规定印度工业走廊建设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网建设等“公共用地”,政府可不经农户许可以市场价收购,同时补偿给农户每家一个工厂工作名额。同年9月,该修改草案被宣布失效,莫迪政府的“土改”再次以失败告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士康搞这么大动静为的是让自己的项目成为“印度吸进外资”的典型,让“给富士康土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印度毕竟是土地私有化国家,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总理也不能强逼只有两亩地的农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一季度,富士康打算投资的那个马哈拉施特邦竟然有600多名农民自杀。虽然与征地没有直接关系,但富士康真的大举入邦恐怕就有了,郭台铭应对得了吗?退一万步讲,即便富士康拿到1200公顷土地也只是“特事特办”的特例,并不意味着工业用地问题得到解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地方政府控制着一些工业用地,外资还可以通过兼并印度企业获得土地。目前,只要不是太大的项目用地不是主要问题。但这种供给只能应付“小打小闹”的投资需求,与当年中国地方政府大笔一挥几乎无限量的土地供给不可同日而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土地则是瓶颈中的瓶颈。以交通运输为例,印度在英国殖民时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铁路、公路网,但条件差、运力低,需要大规模改造和兴建,势必涉及跨邦土地征用,难度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新德里到泰姬陵200多公里,4车道公路、不封闭、上下行无隔离带而且路况较差,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要走4个多小时。就为拓建这样一条路发生的土地纠纷上升为械斗,最终造成40人死亡。\u003Cstrong\u003E其次是劳动力\u003C\u002Fstrong\u003E。不明真相者总以为印度有13亿操流利英语的劳动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时准备接受雇佣并愿意每周7天、每天16小时地工作。正如上文所说,英语流利的印度人只有几千万,最优秀的已被美国“收割”,其它聚集在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大大小小的IT外包公司。哦,IBM在班加罗尔雇佣了5万印度程序员。别以为他们会到生产线上充当廉价劳动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一点绝对不可以忽视,那就是制造业需要掌握熟练技能的工人及一线技术人员,此类人才的匮乏甚至阻碍着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何况印度。最后,印度是宗教国家且教义的“内核”是随遇而安。不论威胁还是利诱,都不能让印度人像中国人那样卖命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低端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替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真正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威胁的是美国而不是印度。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高调推行“美国制造业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公司把Mac电脑的制造从中国转移回美国,福特汽车从中国、墨西哥撤回部分岗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特尔计划让75%的产能回归美国,星巴克将陶瓷杯的制造从中国迁回美国……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国产业工人平均薪资福利高达7.8万美元\u002F年(折合4.32万人民币\u002F月)。这些国家重拾制造业的底牌是人工智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机器人系统的性能正以每年5%的速度提高,而价格持续下降。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系统价格将降至10万美元,美国制造业25%的工作量将由它们来完成。因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美国制造业此轮复苏被称为“无就业复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着性能的提高,机器人系统将自下而上地替代人工,首先覆盖的必然是文盲的简单劳动,然后才会涉及熟练工人的复杂劳动、然后是低端脑力劳动……假如1985年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已经可以替代简单劳动,那么“中国制造”就赚不到第一桶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这桶金,中国修建了庞大的基础施,高铁、高速公路、码头、电网、电信网。更可贵的是,在生产实践中劳动者的素质及收入亦大幅提高。为逐步淘汰粗放型、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创造了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陆续开始“腾笼换鸟”,有意识地推进产业升级。用“第一桶金”置办的“装备”,中国完全可以与美国周旋一番,印度则没这种幸运。土地问题拖累印度基础建设和制造业的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便十年以后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印度廉价劳动力提供的也只能是简单劳动。花10万美元上一套机器人系统还是到万里之外雇佣100名说“马拉地语”的印度人,让美国人选择去吧!中国制造业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印度都不具备\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3:43:2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0,&collapsedCount&:0,&likeCount&:5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印度&},{&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中国&},{&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世界&}],&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0,&height&:0},&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20,&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07:43:20+08:00&,&url&:&\u002Fp\u002F&,&lastestLikers&:[{&bio&:&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b58ef56a41c7b19d0f25b&,&uid&:744900,&isOrg&:false,&slug&:&fallen-twilight&,&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子璃&,&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fallen-twilight&,&avatar&:{&id&:&67ad1abb6bcafc2801d4&,&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知行合一&,&isFollowing&:false,&hash&:&dc7aad5cc9f83d1f1edf1&,&uid&:48,&isOrg&:false,&slug&:&bebedo&,&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不忘初心!&,&name&:&烧火棍棍&,&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bebedo&,&avatar&:{&id&:&v2-580d8cdb602adadb22850&,&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高速公路人员&,&isFollowing&:false,&hash&:&ff1e4dedb555eb&,&uid&:280800,&isOrg&:false,&slug&:&yang-shao-hua-28&,&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杨少华&,&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yang-shao-hua-28&,&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如果不能赞美,则批评毫无意义!&,&isFollowing&:false,&hash&:&619dec1b3b67cd531b723a31c9d083f0&,&uid&:496400,&isOrg&:false,&slug&:&shao-yi-xing-335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从明天起,做一个虔诚的人。\n\n读经,做功,朝拜麦加。\n\n从明天起,关心教义和信仰。\n\n我有一所经堂,面朝麦加,春暖花开。&,&name&:&华雄斩&,&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shao-yi-xing-3352&,&avatar&:{&id&:&v2-cceec08b3afec8dfac7be&,&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初雪,寂静降临&,&isFollowing&:false,&hash&:&9d42ade2f4bf9b&,&uid&:88,&isOrg&:false,&slug&:&shih-veii&,&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西云观浇水&,&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shih-veii&,&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summary&:&\u003Cstrong\u003E“印度超越中国”这个话题已流传多年。 \u003C\u002Fstrong\u003E任何人群都可从内部分为智者和愚者。持“印度超越中国论”的智者相当于股市中的“庄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急需“新概念”、“新热土”的背景下,他们边造舆论边“建仓”印度。高盛最近预计2016年财年,印度经济…&,&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20,&likesCount&:54,&FULLINFO&:true}},&User&:{&li-xian-sheng-77-46&:{&isFollowed&:false,&name&:&彼岸阳光&,&headline&:&&,&avatarUrl&:&https:\u002F\\u002F50\u002F61f11e32a2e74c2b6a726e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li-xian-sheng-77-46&,&bio&:&外企管理&,&hash&:&6acf564db3f7534cba8f0c407b4f090d&,&uid&:660200,&isOrg&:false,&description&:&&,&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li-xian-sheng-77-46&,&avatar&:{&id&:&61f11e32a2e74c2b6a726e&,&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mment&:{},&favlists&:{}},&me&:{},&global&:{&experimentFeatures&:{&ge3&:&ge3_9&,&ge2&:&ge2_1&,&nwebStickySidebar&:&sticky&,&androidPassThroughPush&:&all&,&newMore&:&new&,&liveReviewBuyBar&:&live_review_buy_bar_2&,&liveStore&:&ls_a2_b2_c1_f2&,&searchHybridTabs&:&without-tabs&,&isOffice&:&false&,&homeUi2&:&default&,&remixOneKeyPlayButton&:&headerButton&,&recommendationAbtest&:&old&,&marketTab&:&market_tab_old&,&qrcodeLogin&:&qrcode&,&recommendArticleNum&:&4&,&isShowUnicomFreeEntry&:&unicom_free_entry_off&,&newMobileColumnAppheader&:&new_header&,&androidDbRecommendAction&:&open&,&zcmLighting&:&zcm&,&favAct&:&default&,&appStoreRateDialog&:&close&,&mobileQaPageProxyHeifetz&:&m_qa_page_nweb&,&default&:&None&,&wechatShareModal&:&wechat_share_modal_show&,&qaStickySidebar&:&sticky_sidebar&,&androidProfilePanel&:&panel_b&,&nwebWriteAnswer&:&default&}},&columns&:{&next&:{}},&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edition&:{},&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message&:{&newCount&:0},&pushNotification&:{&newCount&:0}}印度错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敌人_参考网
印度错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敌人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李锋编者按:“这就是印度的中国战争:第二回合”——7月中旬,英裔澳大利亚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香港媒体上撰文,就中印洞朗对峙发声。现年91岁的马克斯韦尔,是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权威专家。1959年,他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南亚记者,常驻新德里。从1962年开始,他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印边境战争的报道。1970年,他出版《印度对华战争》一书,明确指出战争是印度挑起的。之后,他对中印关系进行跟踪研究,发表了《中印边界争端的反思》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眼下,中印对峙仍在持续,《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专访马克斯韦尔,请他阐述对这场争端的看法。中印争端为何周期性出现?环球时报:中印两国间漫长的边界线,数十年来悬而未决,您认为中印两国在划界问题上态度有何不同?马克斯韦尔:印度坚持认为,它有权根据历史、传说和实际控制线来决定边界走向。而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比印度多得多,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就主张在领土问题上与邻国通过谈判达成一致,这与印度的方式截然相反。印度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从来不让步,由它自己定义边界,并强加给邻国,而中国在此问题上要明智得多。结果就是,在14个陆上邻国中,12个已经与中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剩下的两个就是印度和被它控制的不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印度拒绝和中国进行实质性谈判,始终坚持“我告诉你边界该怎么划”,这种顽固立场导致中印不可能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由于边界问题悬而未决,中印之间的争端几乎是周期性出现,并往往导致局势变得很严峻,就像这次这样。环球时报:您说过面对中国,印度有“无辜受害者”心理,这是1962年以来很多印度人心中一直存在的阴影。这种阴影为何挥之不去?马克斯韦尔:印度的这种心理是战争失败带来的屈辱感导致的。印度带着必胜的信念在1962年与中国开战,但仅仅一个月就美梦破碎,招致颜面尽失的彻底失败。这给印度政界带来深深的伤痛,以致在印度的政治精英中演变为长期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这种伤痛又促使印度人渴望复仇,寄望于在与中国的第二次战争中获得胜利。这种精神上的妄想已经成为印度政治中极为危险的因素,特别是在军方。与中国有过作战经历的老一代印度军人都明白当年是印度挑起了与中国的战争,但印度的新生代军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甚至寄望通过对华战争一雪前耻。当年的战争结束后,很多印度人和我谈起对那场战争的看法。尼赫鲁政府告诉他们的人民,是中国对印度发动了突然、无端的侵略,印度被中国“从背后捅了刀子”。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不过是尼赫鲁用来掩饰失败编造的借口。尼赫鲁应该为战争负责,是他将印度推向了与另一个军事上更强大国家的战争,结局必然是失败,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又不肯承认这一点,只能通过谎言来隐瞒真相。所以,印度的政治精英都被欺骗了。当年西方为何偏听偏信?环球时报:您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被视为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权威之作。但西方主流社会的立场好像站在印度一边,为什么会这样?您的书当时及之后受到很大质疑吗?马克斯韦尔:在那个年代,尼赫鲁和刚独立的印度在西方受到普遍的高度尊重。而且,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并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当时占据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是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所以,当印度宣称遭受中国侵略时,西方媒体都选择相信印度。我当年在报道中印边境战争时的立场同样是偏向印度的,我的书实质上是坦承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当我意识到在报道中抨击中国很可能有失偏颇后,我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潜心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研究结果证实我以往对中国有偏见。我的报道犯了严重错误,而我的书就是对错误的纠正。我的书出版后,几乎立刻就被西方世界所接受,西方国家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突然意识到它们被自己对尼赫鲁政府的同情心和偏爱误导了,印度在国际上树立的所谓“受害者”形象开始坍塌。所以,周恩来总理对我的书给予高度评价,他还为我的书亲笔写了留言(“送给尊敬的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先生周恩来一九七三年二月四日于北京”——作者注)。这本书几十年来我一直珍藏着,成为我珍贵的纪念。但这本书的出版也使我成为印度的敌人,有8年时间我被印度禁止入境。那些年如果我进入印度,一定会被逮捕入狱。2014年,我在互联网上曝光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该报告1963年由中印战争时的印度陆军中将亨德森·布鲁克斯和时任印度军事学院院长巴贾特准将联合撰写,分析了印度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前进政策”、军队毫无准备和断定中国不会参战的战略误判——作者注),请不要问我是如何获得这份报告的,今天印度政府依然未解密这份报告,但人们可以发现,报告内容已经成为我书中观点的强有力佐证。环球时报: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多次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但此次印军越过锡金段边界线,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方修路,并称中方施工影响到其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您对此有何看法?马克斯韦尔:那段边界已经在1890年划定。这次是印度军队入侵中国领土,中国政府的激烈反应完全可以理解。西里古里走廊距离中方工地100多公里,印度的借口难以服众。但我认为这场对峙迄今为止并非特别重大的事件,尚不至于引发中印两个大国间的又一场战争,因为双方都无意开战。1962年以来,中印在边境地区多有对峙事件发生,但幸运的是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不丹会被吞并吗?环球时报:此次中印对峙,不丹被卷入,这是中印关系中的新因素吗?马克斯韦尔:我认为不丹的被动卷入不构成此次对峙的主要因素。不丹因素只是形式上的,对现实影响不大。此次对峙的本质依然是中印之间的对抗,因为不丹是印度的傀儡,对印度只有唯命是从。不丹当然希望与中印同时保持友好关系,但它的外交和国防都被印度控制,印度在不丹有大量驻军,不丹身不由己,以至于至今仍未和中国建交。不是它不想,而是印度不允许。环球时报:印度对不丹的掌控在国际法上有依据吗?马克斯韦尔:虽然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但印度已经将不丹完全掌控,成为不丹的宗主国。实际上,宗主国制度早已成为历史,当今世界,一国要么主权独立,要么沦为傀儡,很遗憾不丹成为后者。面对印度1.5万人的驻军,不丹没有任何选择,只能默认。由于不丹并没有向联合国提起对印度的控告,国际社会也无计可施。环球时报:从锡金到不丹甚至尼泊尔,印度在南亚的“势力范围”非常明显。不丹有可能步锡金后尘被吞并吗?马克斯韦尔:巨大的体量、经济上的压倒性优势、首屈一指的地区军事实力,再加上诸多历史因素,使得印度在南亚地区具备比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更大的影响力。但印度不会吞并不丹,因为不丹是联合国会员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丹都是安全的。当今世界,吞并一个联合国会员国而不被打上侵略者的标签是很难的。所以,不丹名义上的独立会维持下去。对抗中国,印度底气何来?环球时报:很多分析认为,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印度不具备与中国抗衡的实力,但印度给人的印象却是热衷于和中国唱对台戏。印度的底气来自哪里?马克斯韦尔:我可以赞同这种观点,但印度人肯定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实力非常骄傲。印度和中国本来可以成为好朋友,但悲剧的是,印度人被自己的政客误导,错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敌人。环球时报:此次中印对峙已持续近两个月,您认为最终应该如何解决?马克斯韦尔:耐心和保持理智对解决这场危机来说至关重要。中方应向印度表明,中国政府对事件严重关切,但依然相信能够理性解决。印度政府必须停止有可能使事态升级的进一步挑衅举动,不要头脑发热,因为这很危险。▲
环球时报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电子签证出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